標籤:

從人而佛的修證之道--大乘菩薩行

2、大乘菩薩行

三學、三十七道品,一般被認為屬小乘(聲聞乘、緣覺乘)修行道,大乘別有其嚴整的修證體系。大乘,梵語摩訶衍(Mahayana),亦名「菩薩乘」、「佛乘」,以修菩薩行獲證佛果為內容。與亟求個人解脫、修行重在內向凈化自心的小乘相比,大乘著眼於法界眾生,其修持以在眾生中、社會活動中帶動廣大眾生共趨佛道為特色,其胸懷、宗旨、果位較小乘廣大,故名大乘。

大乘道的修持,以「發菩提心」為前提,為動力。菩提心,一譯「道意」,具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追求無上菩提(佛果),獲得最極圓滿的覺悟之意願、誓願,它被強調為修學大乘道的根本,成佛的種子。菩提心以盡度一切眾生皆入無餘涅槃為內容,後人以「上求佛道,下度眾生」八個字概括其大意。《金剛經》佛言:

發阿耨多羅王藐三菩提自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滅度,即令其入無餘涅槃而度過生死大海。菩提心的內容,又被概括為「四弘誓願」,據《心地觀經·功德莊嚴品》等,其四大願為:

一者誓度一切眾生,二者誓斷一切煩惱,三者誓學一切法門,四者誓證一切佛果。

當代中國佛教界常用「利樂有情,莊嚴國土」八個字來概括佛教的宗旨亦即菩提心的內容,利樂有情、普度眾生、莊嚴國土或莊嚴佛土,是《華嚴經》等多種大乘經中經常能見到的話語。

菩提心須深入觀察眾生諸苦、眾生恩德、諸佛功德、自心佛性等而不斷發起,守護增廣,有具體的觀修方法。《理趣六波羅蜜經·發菩提心品》佛言,應以五種心發起菩提心:

一者於諸有情善發平等大慈悲心;二者於一切種智心不退轉;三者於諸有情起親友想,於險難中誓當救護;四者常於有情起負債想;五者恆懷慚愧:何時償畢?

發菩提心,要在以深切的慈悲心遍觀全宇宙一切流轉於生死中的無量眾生,視—一眾生皆為親友、恩人,對其痛苦愚痴感同身受,發起誓願濟度之心,不考慮自身,而唯以利益、救度眾生為念。所謂「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楞嚴經》卷二)堅決發起菩提心,誓願為此崇高目標作不懈的奮鬥者,稱為「菩薩」——梵語曰「菩提薩埵」,即志求無上菩提的眾生、「大心眾生」。菩提心又須與般若智慧相應,雖然誓欲度眾生、證佛果,而於眾生、所行道、佛果、所發心皆悉觀空,無有執著。

已發菩提心的菩薩所修的「菩薩行」或「菩薩道」,主要為「六度四攝」共十項主要內容。六度之「度」,梵語曰波羅蜜多(Paramita),意譯「到彼岸」、「度彼岸」、「度無極」,即達到最終目的地,具體指達到涅槃。

大乘六度與小乘三學及施、忍、進等的區別,是大乘六度皆以與真如相應的般若智慧即第六慧度為指導,每一度的修行,都須出以空無所得的智慧心,不執著能修所修,所謂「三輪體空」。《摩訶般若經》中,佛陀將般若度比喻為頭,其餘五度比喻為足,或般若度為目,其餘五度為足,只有以般若智慧為導首,與般若相契合,才能稱作波羅蜜,才堪以度到涅槃彼岸。

布施度,梵語曰檀那波羅蜜,謂以自己所有的財物、技術、知識、眷屬乃至身命施捨棄予需求者、求索者,毫不吝惜。分財物布施、身命布施、無畏布施(給予別人安全)、法(真理、知識、技術)布施四種。《金剛經》中佛強調:應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等相而行布施。

持戒度,梵語曰屍羅波羅蜜。謂以無相無住的心,嚴持諸戒。所持之戒,除共二乘的各種戒之外,還有大乘特有的菩薩戒,《般若經》說菩薩持諸戒,不但戒身語二業不作惡,而且戒及微細的起心動念;二乘戒只是保證「盡形壽」即終生受持,菩薩戒則自願盡未來際受持。依《解深密經》,菩薩戒的內容分為三大類:一攝律儀戒,即在家五戒、沙彌戒、比丘戒等,以止惡不犯為內容,菩薩亦戒之;二攝善法戒,如護生、放生等,以力行諸善為內容;三饒益有情戒,以積極地利益眾生為內容。各種戒在持守時皆須與般若相應,如《大般若經》卷七五佛言:

一者不執我能持戒,二者不執所護有情,三者不著戒及戒果,是為菩薩摩訶薩受持戒時三輪清凈。

忍度,一譯忍辱度、安忍度,梵語曰羼提波羅蜜。忍,是忍受、承受能力的自我鍛煉,修忍,被認為比修其它諸行力量更大。大乘忍度,所忍有怨害辱罵、冷熱病痛等諸苦及甚深佛法三種,深解奧秘之佛法而不驚疑動搖,稱為「法忍」。能安忍不動、在任何條件下都鎮靜安和的訣要,是以般若智觀察一切,對任何刺激不執不取。

精進度,梵語曰毗離耶波羅蜜。是對毅力、意志的鍛煉,其修持貫徹於諸度中。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勇猛不懈的精神,修習六度四攝等一切菩薩道,不疲厭,不懈怠,不畏難,不後退。精進與智慧、慈悲三者,可謂佛陀最重要的精神。大乘精進度的修習訣要,是以般若智觀照精進心,令心不動如山,靜如止水,則自能發起精進而不致因精進過度而傷身減壽、灰心喪氣。

禪定度,梵語曰禪那波羅蜜。大乘禪度,強調以大乘的實相印為指導修習諸定,除了以大乘見地修與小乘相共的四念處、十遍處、四無量心觀、不凈觀等禪定,證入初禪乃至四禪外,大乘還有其獨具的諸多禪定,如念佛三昧、一行三昧、首楞嚴三昧、如幻三昧、法華三昧、覺意三昧、一相莊嚴三昧、海印三昧等,《摩訶般若經》卷三、卷五,《大般若經》卷四一四,舉出一百多種大乘禪,稱「百八三昧」,此外,大乘經中還有多種三昧的名目。專門講大乘禪定的佛所說經,有《觀佛三昧經》、《菩薩念佛三昧經》、《月燈三昧經》、《般舟三昧經》、《首楞嚴三昧經》、《佛印三昧經》、《力莊嚴三昧經》、《金剛三昧經》、《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如幻三昧經》、《寶積三昧經》、寂照神變三昧經》等20餘種。除了旨在斷滅自心煩惱、契證實相的禪定外,大乘禪中還有一類為成就神通、知識、技術、說法撰文等利益濟度眾生的「方便」而修的禪定,稱「辦事禪」。小乘以神通為禪定的副產品,嚴禁顯露,大乘則以神通力教化眾生不可或缺的「方便」。大乘諸定的修習,以不執著、不住於禪定為訣要。

智度,梵語曰般若波羅蜜。這一度為諸度的首腦,能攝諸度。《大般若經》稱前五度如盲人,般若如嚮導,或般若為首,前五度為足。六度每一度的修行,都包含般若度,可以說其實質即是修般若。大乘般若度不僅包括小乘慧學的全部內容,其諸法實相義較小乘慧學的三法印義更為深刻,而且其修學範圍極為廣泛,包羅一切佛法及世間的一切知識技術、攝化眾生的種種技巧。《大般若經》卷三九三佛言:

若菩薩摩訶薩不學一切法,終不能得一切智。

《解深密經》卷五謂菩薩須於「五明」處如實了知勝義諦義,五明為聲明(語言聲韻學)、因明(邏輯辯論學)、工巧明(種種工藝技術)、醫方明(醫藥學)、內明(佛學),包括當時印度的所有知識、學問。

各種智慧的修習,皆以無所著、無所得為訣要。

六度中,第六般若度修智慧;前五度修福德,總稱「方便」——即度化、利益眾生所需的條件、資糧、技術。智慧與方便密不可分,如車之二輪,鳥之雙翼,必須雙運並舉,才能直達佛地。六度的修行,一方面是內向地對治、斷滅自心煩惱,如布施度對治慳貪,戒度對治諸惡,忍度對治瞋恚,進度對治懈怠,定度對治散亂,慧度對治愚痴,屬自利。另一方面,六度又外向地攝化眾生,修集福德方便,屬利他。自利利他、福慧雙修,乃菩薩道的特色。

四攝,為四種攝化眾生的技巧,乃《阿含經》中佛陀多次教誡弟子應當修習的課目。第一布施,謂以財物、知識、關懷等惠施予人;第二愛語,謂以親切、關心的語言與人交談;第三利行,謂做對眾生有利的事,或勸導人做對他有利的事;第四同事,謂走到眾生中去,以平等的姿態與其共事,打成一片。靈活運用這四種方法,便能廣結人緣,獲得眾生的愛戴擁護,便於引導他們趨向善道、佛道。《雜阿含》卷二六第669經中,佛陀將以四攝法廣攝世間比喻為「車因釭運」——車有了輪軸,便能順利運行,運載眾生直達涅槃彼岸。大乘更強調以四攝法普攝一切眾生。

在《菩薩瓔珞本業經》、《大乘寶雲經》等經中,佛說十波羅蜜,是前述六度加方便、願、力、智四度。方便度,謂修學拔濟各類眾生趨向佛道的技術及利益、攝化眾生所需要知識、藝術等。力度,謂進一步修學智慧、神通力,獲得摧破邪外、說法度人的力量。願度,謂進一步廣發普度眾生、莊嚴國土、上求佛果的宏願。智度,謂進一步增廣智慧,獲得如實遍知一切及成熟眾生的究竟智慧。這四度,實際上都可以攝入第六般若度。

摘自:?佛陀的智慧?,陳兵著

第八章 三學六度——由人而佛的修證之道

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28
虛空孕菩薩經卷下
(6)《觀音菩薩的故事》
上半年好事一籮筐的三大生肖,財神送財、菩薩送福,橫財一大片!
043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森下大圓著,星雲法師譯)

TAG:菩薩 | 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