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楚鳳|魂兮歸來

Qiwu · 器晤總170 題

兩周時期南方有楚國,楚人愛鳳崇鳳也不亞於晉人,楚大夫屈原常常嚮往著隨著龍鳳出遊,龍鳳也經常出現在他的詩句里。也許可以這樣說,如果心中沒有鳳,楚人的精神與藝術就不會那樣生機勃發。周成王封熊繹於楚,起初只是「辟在荊山」的一個小國。小小的楚國逐漸擴張發展,尤其是周室東遷之後,至楚莊王時問鼎中原,一鳴驚人成就楚國霸業。在春秋300年間楚滅六十一國,疆域方圓3000里。戰國時楚國擴張達到頂峰,取吳越盡入楚國版圖。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之一的楚國,疆域遼闊,物產豐富,人口眾多,軍力強盛,巫術風行,藝術也堪稱典範。考古發現的大量楚國青銅器、絲織綉品、漆器、玉器和繪畫,大多都體現了楚人的崇鳳傳統。楚國文物中鳳的圖像、繡像和雕像數不勝數,虎座鳳鳥鼓和鳳龍虎綉羅衣等,鳳形鳳紋千姿百態。楚國出土文物中堪稱漆木器珍奇的「虎座鳳鳥鼓」,是楚文物中的精品,在一些楚墓中出土,規格大小不同。全器以雙虎為底座,上立一對鳳鳥,鳳身彩繪羽紋,鳳背立著一對彩繪鹿角。分析認為這鳳與虎的組合立意,是以虎托舉鳳鳥飛升。

湖北江陵楚墓出土虎座鳥架鼓另有一件出土自湖北荊州天星觀2號墓的羽人飛升漆木雕刻,與虎座鳳鳥鼓有相似立意。器體高達65.7厘米,下面是蟾蜍形底座,中間是一隻飛翔的鳳鳥,鳳鳥頭上立一羽人,羽人有鳥尾巴和鳥爪。

湖北荊州出土羽人木雕羽人是楚人神話傳說中的角色,屈原《楚辭·遠遊》中就有「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舊鄉」的句子。蟾蜍在古代神話中為月精,鳳鳥又與日神有關,日月人三者一體的雕刻,應當是楚人宇宙觀的寫照。屈原又有「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月」的狂放熾熱的詩句,縱情馳騁於天地之間,這尊雕刻藝術品可以看作是屈賦的形象寫照。楚國漆器業發達,漆工善作漆器,善於漆畫,在漆器和漆畫中也常常見到鳳鳥的形象。如出土漆器珍品漆座屏,是楚人雕刻藝術的一件瑰寶。座屏由屏面和屏座構成,採用透雕、圓雕和浮雕結合的技法,刻畫有鳳、鹿、蛇、蛙等五十多隻形態各異的動物,各類動物穿插交織一起。屏面上以雙鳳爭蛇造型為中心,左右雕刻著雙鹿和朱雀銜蛇,屏框旁還有鳳鳥啄蛇圖案。座屏雖小,場面壯觀,鳳鳥勝蛇的主題立意明確,研究者認為表現了楚人崇善抑邪的理性追求。

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漆座屏楚人的玉器,常以龍鳳為題材。我們從《韓非子》中讀到楚人卞和獻玉的故事,卞和獻的荊山玉被琢成和氏璧,這可是價值連城的寶物,後來完璧歸趙的掌故就是由此引發而來。和氏璧後來成為傳國玉璽,在歷史上又寫出了許多曲折的故事。和氏璧後來是沒有了,不過考古也曾發現一些楚國的玉璧,更讓我們感興趣的是那些與龍鳳同在一器的璧。我們現在是無法得知那和氏璧的模樣了,它是否也與龍鳳之形同器,似乎也是可以想像的。楚墓中出土一些龍鳳拱璧玉佩,也有一些龍鳳組合玉佩和鳳鳥形玉佩。

湖北荊州楚墓出土玉佩一當出現鳳鳥之形,靈動的玉佩好似有魂魄歸體,更加光彩照人。曾侯乙墓出土二十多件楚式風格玉佩,有單龍、雙龍、龍鳳等形狀,其中一件四節龍鳳玉佩小巧精緻,雕七龍四鳳四蛇,紋飾線條細如髮絲,造型生動自然,精細之中很好表達了楚人崇鳳的觀念。

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玉佩楚國絲織與刺繡技術也很發達,五顏六色的絲織品和綉品在考古中有不少發現。織品綉品紋樣華麗,圖案構思巧妙。楚人的絲織綉品,題材更是主要取自龍鳳。考古出土一些保存較好的絲織綉品,最重要的是郢都遺址附近楚墓中發現的一批織物,其他在湖南長沙、河南信陽等地也有出土。其中江陵馬山1號小型貴族墓,就出土各類衣物35件,包括刺繡21件,數百片絲織物碎片,此墓因此號稱為「絲綢寶庫」。錦是最能反映當時絲織技術水平的經線提花織物,織造時按設計圖案用提花技術控制經線沉浮織出花紋。楚墓大量出土彩錦,馬山1號墓出土最多,有一件舞人龍鳳紋錦,花紋由七組不同的動物和舞人構成,以長袖飄拂的歌舞人物和長尾曳地的峨冠鳳鳥為中心,還有兩組姿態不同的爬龍,場面宏大生動,大約使用了七千多根經線織造,真是傑作中的傑作。

湖北荊州馬山出土織錦及紋樣馬山1號墓出土不少保存很好的刺繡品,刺繡題材以動植物為主,又以龍鳳圖案最多。綉品有蟠龍飛鳳紋綉、舞鳳舞龍紋綉、花卉蟠龍紋綉、一鳳二龍相蟠紋綉、一鳳三龍蟠紋綉、鳳鳥紋綉、鳳鳥踐蛇紋綉、舞鳳逐龍紋綉、花卉飛鳳紋綉、鳳麟龍虎四神紋綉、三首鳳鳥紋綉、花冠舞鳳紋綉、銜花鳳鳥紋綉、鳳鳥花卉紋綉等,每樣綉品都少不了鳳這個角色,真可謂無鳳不成綉。三頭鳳與四神圖案,造就了楚綉頂級精品。楚綉鳳鳥頻頻出現,多姿多色,有正面有側面,或飛翔或奔跑,或踐蛇起舞,或與龍相嘻,或與虎相對。馬山出土最大的一件綉品,過去被稱為「對鳳對龍紋淺黃絹繡花衾」,絹面為對鳳對龍紋綉,針法是鎖綉。其實紋樣是由八組左右對稱的鳳麟龍虎四神構成,是楚國所見的一種四神體系。四神彼此勾連纏繞,似戲非戲,如斗非斗。綉線以金黃、深褐色為主,配以棕色、紅棕色、黃綠色和灰色等,與淺黃絹地襯托對比,形色美妙至極。

湖北荊州馬山出土織綉馬山楚墓還出土一件非常奇異的綉品,紋樣被稱作「三頭鳳」。站立的大鳳作仰視狀,左右張開的翅膀化作兩個側視的鳳首,構成怪誕的三頭鳳模樣。有研究者認為三頭鳳應是上古神話中的「離珠」,是傳說中的一種不死鳥,表達古人對靈魂永生的期盼。

湖北荊州馬山出土織綉及三頭鳳紋樣復原圖楚人綉品有鳳,畫品也少不了鳳,考古都有精彩的發現。1949年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一幅帛畫,畫面描繪著一位細腰高髻、廣袖長裙的貴族女子,似在行進中合掌祈禱,頭頂有大鳳展翅,前方另有向上升騰的一條龍(圖14)。

湖南長沙楚墓出土帛畫這幅婦人龍鳳圖,許多學者認為是龍鳳導引靈魂升天的「魂幡」,出殯時作為前導,入葬時放進棺槨。香港中文大學名譽教授饒宗頤先生考證認為此帛畫即是《山鬼圖》,他說「惟楚人之山鬼,乃為女神,故兼繪窕窈佚女;合以鳳鳥,則或取郊媒之意。」讀到屈原《遠遊》中「祝融戒而蹕御兮,騰告鸞鳥迎宓妃」,和《離騷》中「吾令豐隆乘雲兮,求宓妃之所在」的句子,我更願意相信畫中女子是宓妃,鳳鳥正在迎接她的歸來。傳說中的宓妃即雒妃,她本是伏羲的女兒,因在洛水渡河不幸溺亡,後來成為洛水的女神,這便是洛神。楚立國之前,長江中游地區崇鳳已成傳統,一些史前遺址發現了不少的鳳鳥紋文物,其中以石家河文化的玉鳳最為重要。這表明楚人崇鳳,既有周室的傳統,也有江漢的舊俗,而且更加發揚光大了。有研究者指出,在楚國出土文物上我們看到了數不勝數、形態各異的鳳鳥形象,或具象,或抽象,寄寓著楚人豐富的思想情感。楚鳳兼具德性與神性,在現實世界鳳是楚人心中美的象徵,在幻想世界鳳是先祖的遺影和通天達神的使者,是巫的化身。楚人將鳳視為靈物,溝通著人間與神界。

 ●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我願在這座城,只為等你歸來
就讀這篇 | 燕歸來:紙上悲文,紙下涼人
描寫田園閑居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TAG:歸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