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竹:政改受挫後香港社會發展前瞻

  6月18日,2017年香港政改方案在香港立法會以8票贊成、28票反對被予以否決。香港政改的五步曲在關鍵的第三步遭遇重挫而停止。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當日宣布解散政改諮詢專責小組, 香港政改何日再能提上議事日程,現在無人能預料。

到目前為止,香港社會對政改方案受挫的反應相對平靜,這說明各界輿論對6月18日的立法會投票表決的結果早有預期。眾所周知,「泛民派」在立法會擁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票數,足以否決政改方案。《紐約時報》在立法會投票表決的前一天援引「泛民派」的說辭,認為超過三分之一的立法會議員會投反對票。儘管6月18日立法會的表決出現了「建制派」臨時缺席的意外,但投票表決的結果並不出人意外。不過,政治喧囂之後的平靜並不意味著社會問題的解決。展望未來,香港社會可能會長期面臨以下嚴重問題:

第一,少數騎劫多數的現象在未來還會出現

這次香港立法會否決政改方案是一次典型的少數騎劫多數的惡例。6月18日立法會投票表決前香港的各項民意調查都清楚表明,香港社會的主流民意與輿論場和政治場的生態嚴重不符,支持特區政府政改方案的大多數香港居民的意見難以在政治上和輿論上得到表達。下面是幾個不同民調機構在立法會投票前表決前取得的民調結果。

根據香港最大勞工團體工聯會的調查結果,有82%受訪市民希望可以「一人一票」選行政長官,其中76%被者訪者贊成立法會通過政改方案。

商界支持政改方案的比例更高,香港六大商會:香港總商會、香港中華總商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香港工業總會、香港地產建設商會、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在立法會投票表決前均向會員發放關於香港政改的問卷調查表,90.8%受訪會員表示支持特區政府的政改方案。調查也同時顯示,91.1%受訪會員認為,若果社會多數民意支持通過普選方案,立法會議員便應該跟從民意投下贊成票。

香港中國力研究中心委託專業民調機構得到的結果顯示,反對政改方案的只佔21.9%,支持和接受政改方案的佔70%。另外,調查結果顯示,贊同行政長官必須愛國愛港的佔70.8%。

此外,根據香港民意調查中心作電話抽樣調查,近85%市民認為,立法會議員應按大多數市民意願,通過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

顯而易見,各項民調反映出來的意見大同小異,都與香港政治舞台和輿論場上的聲音有很大差別。在香港的政治舞台和輿論場上,持極端偏激態度的人數雖然不多,但聲音很大,能量很大。而大多數平和理性的民眾由於缺乏政治平台和表達渠道,難以表達自己的政治選擇,少數極端派很容易在一些重大的社會議題上騎劫社會多數。

從香港回歸後的歷史看,這一次少數反對派在政治上騎劫整個社會並非第一次。2003年香港反對派發動「反23條立法」的街頭運動,迫使特區政府撤回《國家安全(立法條文)條例草案》;2012年,反對派發動街頭運動反對在香港實施國民教育,迫使特區政府取消「德育及國民教育」的規定。從香港的政治生態看,輿論場與政治場跟香港社會的真實民意相去甚遠。由於香港輿論場與政治場與社會現實的背離,少數人仍有可能在將來以街頭政治的方式綁架或騎劫整個社會,香港未來的政治發展仍將是波濤洶湧,類似於去年佔中行動的街頭鬧劇可能還可能多次出現。

第二,經濟發展缺乏新的增長點仍是香港社會最大的困境

根據中國力研究中心的民意調查,在「經濟發展」、「收入公平」與「政治民主」三個選項中,受訪者對經濟發展問題的關心居於首位,遠遠高於公平問題與民主問題。這說明,儘管香港各派在政治上紛爭不已,但民眾感受最深切、最不滿的還是經濟問題。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內地的迅速發展,缺乏獨立性的香港經濟受到嚴重衝擊。到2013年,香港的製造業只有2萬人左右,相當於八十年代初的五十分之一,而現在的香港人數已經700萬出頭,服務業超過就業人口的85%。也有數據統計說香港的服務業在經濟中的比重已經超過93%。相比較而言,香港地區既無領先世界的高科技,也無引領世界潮流的國際時尚品牌,而作為內地跟海外經貿聯繫的中介角色逐步喪失。目前,香港的零售、餐飲、酒店、倉庫、物流、碼頭中的低端工作構成了普通勞工的主要就業機會。

現在內地與香港之間開放的自由行雖促進了香港的旅遊業與零售業,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香港社會的就業問題,但自由行本身對香港經濟只能起到治標的作用,而難以成為香港經濟的增長點。展望未來,香港經濟發展面臨的困境依然如故,難以看到有根本性改變的希望。

第三,畸形的房價與貧富懸殊仍是香港社會矛盾的焦點

由於香港的經濟空心化,中產階級急劇萎縮。普通市民的收入實際上處於負增長狀態。香港普通僱員的工資在回歸後十幾年幾乎沒有增加。但十多年來,香港的樓價和租金迅速攀升,普通物價也不斷上升。從某種意義上講,今天的香港變成了承租者的社會,絕大部分社會財富都被業主佔有,普通香港人都在為地產商打工。

與普通市民實際收入不斷下降相比較,幾家控制了香港經濟命脈的大地產商每年都獲取巨額暴利,根據《福布斯》財富榜,李嘉誠在2012年的財富增加了36%,增值高達624億港元,這跟普通市民的經濟狀況形成鮮明對比。香港大資本對社會的壟斷和社會公平正義的喪失在香港普通市民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陰影,也引發了強烈不滿的情緒。

由於香港畸形的土地制度,土地壟斷的情形早就存在。在七八十年代,香港幾大洋行擁有大量的土地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而香港回歸後,英資退出後的土地市場通過整合,逐漸形成了今天香港地產商的四大家族。這四家最大的地產商在上世紀末就已經控制了香港55%的房地產市場,如今新的地產商已經極難進入這個市場。而大地產商憑藉地產事業獲取的暴利,進而收購擁有大量土地的公用事業和公共服務機構,今天香港的公共交通、煤氣、電力以及超級市場等,大多皆由大地產商所控制。朝未來看,香港社會的貧富懸殊與住房問題仍將困擾著大多數的香港居民。

但是,儘管香港社會未來問題重重,但總體來說來形勢還是可控。堅守國家政治底線的強大中央政府仍是穩定香港的根本力量。香港反對派在政治上折騰喧囂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中央政府在街頭政治的壓力而退讓妥協。他們在2003年的「反23條立法」和2012年的「反對國民教育」的街頭運動中曾經迫使特區政府退讓。但是,中央政府這一次在香港政治改革問題上表明了非常堅定的立場,即使政改方案在立法會受挫,即使行政長官的選舉原地踏步,全國人大在去年8.31批准的政改方案也絕不可能收回。展望未來,香港的反對派雖然還會採取騎劫社會的街頭政治行動來脅迫政府,但是,只要中央和特區政府堅守政治底線而不動搖,堅守法治而不妥協,反對派的街頭政治鬧劇終究難以持久而不可避免走向式微。

香港未來的問題還是經濟發展乏力與社會貧富懸殊問題,而這兩個問題由於反對派的處處制肘長期以來無法解決。在經過了圍繞政改的政治喧囂之後,香港社會最終還是要回到迫切的現實問題上。如果香港政府在未來幾年能夠拿出魄力,擺脫反對派的阻撓,做出一兩件真正能夠解決香港普通民眾的民生問題,香港民眾將會重拾信心,社會還是大有希望。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推薦閱讀:

商業進化論(二)
《世界是個生命體嗎》目錄

TAG:社會 | 香港 | 社會發展 | 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