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奧巴馬:軟弱還是明智?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字型大小背景評論列印電郵收藏微信騰訊微博新浪微博

幾周前,就連歐洲人都不怎麼關注烏克蘭的局勢。如今,此事已是世界矚目。這是因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被廣泛視為對美國領導下的世界秩序的直接挑戰。如果俄國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沒有因此受到懲罰,那麼中國和伊朗等國政府可能將認定:挑戰美國的風險沒那麼大。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在華盛頓的政壇對手們認為,奧巴馬在對敘利亞動武的問題上有所退縮,在與伊朗和中國打交道時也表現出軟弱。2008年大選輸給奧巴馬的參議員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表示,烏克蘭危機是「無能外交政策的最終結果,沒人再相信美國的實力了」。但「軟弱奧巴馬」的論調不得要領。冷戰要求美國總統展現出不可動搖的決心,與勢不兩立的蘇聯敵人開展全球鬥爭,但現在已經不是那個時代。相反,烏克蘭危機是對新時代外交政策的關鍵考驗——這是全球化的時代,西方最危險的對手往往也是它關鍵的貿易夥伴。2014年烏克蘭危機與冷戰的相似之處在於,正如1956年匈牙利危機一樣,美國明白自己不能動武。奧巴馬似乎排除了軍事回應的可能性,證明的不是他的軟弱,而是他的明智。然而,當今與冷戰危機的關鍵不同之處在於:現在與俄羅斯對抗,或是有朝一日與中國對抗,會牽涉到經濟關係,而在冷戰期間,世界分裂為對立的政治和經濟陣營,這種經濟聯繫是不存在的。全球化給西方發了一張經濟牌,但我們尚不清楚西方懂不懂如何打這張牌。問題是,雖然西方大國明白它們可以損害俄羅斯經濟,但它們也明白,傷害俄羅斯也會對它們自身的經濟產生不小的附帶影響。歐洲人和美國人是否做好了接受這一切的準備?西方對伊朗的制裁影響驚人,將該國從全球金融和貿易體系中剔除,這增強了對經濟制裁潛在威力的信心。然而,對伊朗進行經濟施壓之所以奏效,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伊朗沒有不可替代的東西:說來諷刺,伊朗的天然氣可以用俄羅斯的天然氣替代。俄羅斯則棘手得多。西方政策制定者明白,要想既不暴露自身弱點又切切實實地傷害俄羅斯,這是不可能的。西方的弱點包括德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英國的金融中心地位,以及法國向俄海軍供應艦船的12億歐元合同。美國與俄羅斯的貿易比較少,但它也知道,如果沒有歐洲的參與,美國制裁的效果將大打折扣。與俄羅斯的較量具有全球性影響,因為它可能映射出西方未來與中國展開更大規模對峙時的情景。正如美俄關係一樣,美中政治和戰略關係也在日益走向對抗,而中國對全球經濟同樣至關重要。如果中國領導層準備「學普京」,在中日尖閣諸島(Senkaku Islands,中國稱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主權糾紛中動武,那麼美國和盟友如何反應?與烏克蘭不同,日本有《美日安保條約》的保護。但就像俄羅斯一樣,中國可能也會認為,美國不會冒險跟另一個核大國開戰——而且還是為了地球另一側幾座無人居住的島礁。因此,還是得考慮實施經濟制裁。但代價將比制裁俄羅斯更沉重,因為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理論上,美國可以限制中國商品進口,甚至能在緊急關頭動用美國海軍阻斷中國的能源進口。但正如俄羅斯一樣,中國也能使用多種經濟武器報復,如破壞美國企業的供應鏈和拒絕購買美國短期國債。美國知道中國人、伊朗人、敘利亞人等等都在關注事態進展,這增強了它在烏克蘭局勢上採取行動的動力。「軟弱奧巴馬」的論調雖然有失公允、太過簡單,但在世界上頗為流行。如果外界看到奧巴馬威脅俄羅斯將為在烏克蘭的行為「付出代價」,但不採取行動,那麼他看上去未免愚蠢。美國的潛在敵人也會得出結論:全球經濟相互依存沒有在政治上強化西方,而是弱化了西方。從短期看,這種觀點可能是正確的,我們將拭目以待。但從長期看,全球化仍然有利於西方,在政治上也不例外。全球化或許削弱了西方的懲罰能力,但增強了它的吸引力。歸根結底,最傷害普京的懲罰將是「丟掉」烏克蘭。但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和威脅烏克蘭東部,可能將因此永久疏離烏克蘭人民。此事同時強化了一種看法:西方比俄羅斯更具政治和經濟吸引力。即便烏克蘭危機讓西方暫時看上去軟弱,但長期趨勢仍然更有利於美國和歐盟(EU),而不是俄羅斯。譯者/何黎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幾周前,就連歐洲人都不怎麼關注烏克蘭的局勢。如今,此事已是世界矚目。這是因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被廣泛視為對美國領導下的世界秩序的直接挑戰。如果俄國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沒有因此受到懲罰,那麼中國和伊朗等國政府可能將認定:挑戰美國的風險沒那麼大。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在華盛頓的政壇對手們認為,奧巴馬在對敘利亞動武的問題上有所退縮,在與伊朗和中國打交道時也表現出軟弱。2008年大選輸給奧巴馬的參議員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表示,烏克蘭危機是「無能外交政策的最終結果,沒人再相信美國的實力了」。但「軟弱奧巴馬」的論調不得要領。冷戰要求美國總統展現出不可動搖的決心,與勢不兩立的蘇聯敵人開展全球鬥爭,但現在已經不是那個時代。相反,烏克蘭危機是對新時代外交政策的關鍵考驗——這是全球化的時代,西方最危險的對手往往也是它關鍵的貿易夥伴。2014年烏克蘭危機與冷戰的相似之處在於,正如1956年匈牙利危機一樣,美國明白自己不能動武。奧巴馬似乎排除了軍事回應的可能性,證明的不是他的軟弱,而是他的明智。然而,當今與冷戰危機的關鍵不同之處在於:現在與俄羅斯對抗,或是有朝一日與中國對抗,會牽涉到經濟關係,而在冷戰期間,世界分裂為對立的政治和經濟陣營,這種經濟聯繫是不存在的。全球化給西方發了一張經濟牌,但我們尚不清楚西方懂不懂如何打這張牌。問題是,雖然西方大國明白它們可以損害俄羅斯經濟,但它們也明白,傷害俄羅斯也會對它們自身的經濟產生不小的附帶影響。歐洲人和美國人是否做好了接受這一切的準備?西方對伊朗的制裁影響驚人,將該國從全球金融和貿易體系中剔除,這增強了對經濟制裁潛在威力的信心。然而,對伊朗進行經濟施壓之所以奏效,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伊朗沒有不可替代的東西:說來諷刺,伊朗的天然氣可以用俄羅斯的天然氣替代。俄羅斯則棘手得多。西方政策制定者明白,要想既不暴露自身弱點又切切實實地傷害俄羅斯,這是不可能的。西方的弱點包括德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英國的金融中心地位,以及法國向俄海軍供應艦船的12億歐元合同。美國與俄羅斯的貿易比較少,但它也知道,如果沒有歐洲的參與,美國制裁的效果將大打折扣。與俄羅斯的較量具有全球性影響,因為它可能映射出西方未來與中國展開更大規模對峙時的情景。正如美俄關係一樣,美中政治和戰略關係也在日益走向對抗,而中國對全球經濟同樣至關重要。如果中國領導層準備「學普京」,在中日尖閣諸島(Senkaku Islands,中國稱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主權糾紛中動武,那麼美國和盟友如何反應?與烏克蘭不同,日本有《美日安保條約》的保護。但就像俄羅斯一樣,中國可能也會認為,美國不會冒險跟另一個核大國開戰——而且還是為了地球另一側幾座無人居住的島礁。因此,還是得考慮實施經濟制裁。但代價將比制裁俄羅斯更沉重,因為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理論上,美國可以限制中國商品進口,甚至能在緊急關頭動用美國海軍阻斷中國的能源進口。但正如俄羅斯一樣,中國也能使用多種經濟武器報復,如破壞美國企業的供應鏈和拒絕購買美國短期國債。美國知道中國人、伊朗人、敘利亞人等等都在關注事態進展,這增強了它在烏克蘭局勢上採取行動的動力。「軟弱奧巴馬」的論調雖然有失公允、太過簡單,但在世界上頗為流行。如果外界看到奧巴馬威脅俄羅斯將為在烏克蘭的行為「付出代價」,但不採取行動,那麼他看上去未免愚蠢。美國的潛在敵人也會得出結論:全球經濟相互依存沒有在政治上強化西方,而是弱化了西方。從短期看,這種觀點可能是正確的,我們將拭目以待。但從長期看,全球化仍然有利於西方,在政治上也不例外。全球化或許削弱了西方的懲罰能力,但增強了它的吸引力。歸根結底,最傷害普京的懲罰將是「丟掉」烏克蘭。但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和威脅烏克蘭東部,可能將因此永久疏離烏克蘭人民。此事同時強化了一種看法:西方比俄羅斯更具政治和經濟吸引力。即便烏克蘭危機讓西方暫時看上去軟弱,但長期趨勢仍然更有利於美國和歐盟(EU),而不是俄羅斯。譯者/何黎


推薦閱讀:

奧巴馬發表911紀念日演說 稱美國比11年前更強大(圖)
奧巴馬用一張不懂漢語的中國臉以華制華? - 辣眼時評 - 華聲論壇
原創丨普京死掐土耳其命門,奧巴馬為何急了?
特朗普就奧蘭多恐襲要求奧巴馬下台希拉里退選|奧巴馬|伊斯蘭|特朗普
奧巴馬告別演講觀眾大喊「再干四年」 回應:「不可能」

TAG:軟弱 | 奧巴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