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為什麼留不住年輕人

鄉村為什麼留不住年輕人

發布時間:2013年01月08日 10:20

來源:學習時報   作者:胡海軍 我要評論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列印】 .TRS_Editor TABLE{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6px;}.TRS_Editor{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6px;}.TRS_Editor P{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6px;margin-top:0.5em;margin-bottom:0.5em;line-height:1.4;}.TRS_Editor H1,.TRS_Editor H2,.TRS_Editor H3,.TRS_Editor H4,.TRS_Editor H5,.TRS_Editor H6,.TRS_Editor HR,.TRS_Editor BLOCKQUOTE,.TRS_Editor DL,.TRS_Editor DD,.TRS_Editor DT,.TRS_Editor OL,.TRS_Editor UL,.TRS_Editor LI,.TRS_Editor PRE,.TRS_Editor CODE,.TRS_Editor TEXTAREA,.TRS_Editor SELECT,.TRS_Editor CITE,.TRS_Editor PRE,.TRS_Editor CENTER,.TRS_Editor TABLE,.TRS_Editor DIV{margin-top:0.5em;margin-bottom:0.5em;line-height:1.4;}.TRS_Editor FORM,.TRS_Editor FIELDSET,.TRS_Editor LEGEND,.TRS_Editor SELECT,.TRS_Editor TR,.TRS_Editor TD,.TRS_Editor TH{margin-top:0.5em;margin-bottom:0.5em;line-height:1.4;}.TRS_Editor BUTTON,.TRS_Editor OPTION,.TRS_Editor ADDRESS,.TRS_Editor DFN,.TRS_Editor EM,.TRS_Editor VAR,.TRS_Editor KBD,.TRS_Editor INPUT,.TRS_Editor SMALL,.TRS_Editor SAMP,.TRS_Editor SUB,.TRS_Editor SUP,.TRS_Editor SPAN,.TRS_Editor A,.TRS_Editor B,.TRS_Editor I,.TRS_Editor U,.TRS_Editor S,.TRS_Editor STRONG,.TRS_Editor LABEL,.TRS_Editor IMG,.TRS_Editor BR,.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ext-indent:0;}

  農村勞動力老化,年輕人不願意從事農業生產,大多背井離鄉,蝸居城市。這種青年中呈現出的「離農化」現象在農村比較普遍。有的農村大學畢業生、年輕農民工即使在城裡找不到工作,也不願意回到農村——我們的鄉村怎麼了,為什麼留不住年輕人?

  觀念:好男兒「志在四方」不在家鄉

  讀書改變命運,這是農村學子堅守的信條。農村孩子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走出農村,這是改變命運的最直接的辦法。他們把在城市立足、過上城裡人一樣的生活作為自己的追求。在這種背景下,農村青年不愛農村成了一種主導的情緒。一是思想上厭惡農村。「農村」是「落後」的代名詞。因為城鄉差別的客觀存在,農村青年內在精神與城市貼得很近,而與鄉村、土地隔得很遠。「他們對土地、對鄉村、對自身的文化沒有興趣,沒有完整感知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存在,即使出生在農村,也不願意當農民。」二是教育上遠離農村。當前的農村教育,無論在目標、體系建設還是內容設計上,都存在著強烈的「離農化」傾向。僅從教學內容上看,死摳書本,與農村、農業、農民缺乏聯繫,農村學生缺乏對農村的認同感,更不熟悉農業的基本知識。三是目標上背離農村。讀書就是要走出農村。以離家鄉遠作為「出息」的標準,越有能耐越遠離自己的家鄉。「好不容易跳出去了,怎麼又回來了?讀書還有用嗎?」對於一些年輕學子、「知識」青年的回歸,不少村民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回歸」成了「無用」的代名詞。對於那些生活在村裡的老人來說,一方面希望年輕人在家,自己有一個依靠;而另一方面,各家出門在外的子女卻又是最好的談資——家裡有人在外當大官、掙大錢、做大事,那是最值得炫耀的事。

  事業:「大有作為」的地方難有作為

  「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可以大有作為。」但是,目前農村給予年輕人掙錢和發展的機會太少,直接進入農村建功立業的機率不大。一是農業比較效益低。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員流動最重要的是根據其收益來取向。目前農民種地的收入太低,完全靠種地根本不能維持一個農村家庭的基本運轉,更不用說發家致富。二是農村勞動力相對過剩。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為基礎的農業生產體系,使得現階段農業生產規模小,農村勞動力過剩,年輕人回鄉難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也缺少發展的空間。三是缺乏發展必需的原始資本。在農村,雖然也有一些人紮根創業,逐步發展壯大起來,但是,認真看看他們的成長曆程就可以發現,他們中相當部分人都有外出打工經歷,先學到了一些技術,有了資本的積累之後,再回鄉創業發展。所以,年輕人要發展,首先還得走出去。

  環境:在逐步改善但沒有根本改變

  近些來來,雖然新農村建設不斷提速,農村環境有了改善,但卻沒有根本改變。生活質量與城裡相比,差距還很大。一是鄉村沒有良好的教育環境。現代社會裡,教育是決定一個人在社會階梯上能夠爬到多高的最重要因素。然而鄉村的師資水平差、教學條件差是不爭的事實。大部分農民從小就沒有得到和城市市民同等水平的教育,在家種地毫無科技含量,想找個好工作沒文化。因此,為了下一代能讀好書,將來能夠有出息,即使砸鍋賣鐵也要走出鄉村。二是鄉村的生活設施不太方便。儘管鄉村的交通、醫療、購物、通訊、養老等條件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與城鎮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三是鄉村的文化不豐富。鄉村人不能像城裡人那樣,下班後去上網、進影院、唱卡拉 OK或參加社區文化活動,他們的文化生活幾近於「荒漠化」。一些農民感嘆說:吃不愁穿不愁,一到天黑就發愁。目前農村文化生活貧乏的現狀,與農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形成強烈反差。因此,在鄉村打牌、喝酒、賭博成了風氣。

  留不住年輕人的鄉村是沒有希望的。讓年輕人留在農村,激活農村人氣,推動農村發展,這是新農村建設的需要,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所在。目前,黨和政府正在統籌城鄉發展,改變農村環境,其目標就是想讓農民與城裡人一樣生活。在城鄉統籌的大環境下,眼前最重要的是為年輕人創造好的環境,在農村建功立業。比如,通過在土地流轉、技術支持、項目設立、資金投入等方面的政策傾斜,讓年輕人找到施展才能的舞台。也只有讓年輕人在農村建功立業了,發展致富了,才會真正紮根農村。

推薦閱讀:

世界很大,年輕人盡量不要給自己設限
剛入職的年輕人如何跨越年齡歧視, 快速被公司提拔到領導崗位
Byron R. Wien 給年輕人的20 條人生建議
35歲前要做的四件事
一位四十歲寫給年輕人的一封信,值得深思 與借鑒!

TAG:年輕人 | 年輕 | 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