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歷史基礎知識 天皇、將軍、幕府、大名與上洛

日本歷史基礎知識 天皇、將軍、幕府、大名與上洛

將軍與幕府

上洛

將軍的全稱是征夷大將軍,在日本歷史上原為大和朝廷為對抗蝦夷族所設立的軍事職位。將軍由1192年至1868年是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將軍的政府稱為「幕府」。

由鎌倉幕府開始,到明治維新之前,大部分幕府將軍,取代日本皇室與天皇,掌握日本實際政權,成為日本的實際統治者。

在歐美,由於將軍的長期軍政統治,到後來歐洲人敲開日本大門,一直誤以為將軍就是日本的皇帝。直到江戶幕府末年,美國派到日本的特使也還沒有弄清楚。

歷代幕府:鎌倉幕府 - 室町幕府 - 織豐政權 - 江戶幕府(德川家康開創)

織豐政權(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政權)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但他的出身使得他無法輕易開幕,因為長期以來武士集團都認為只有源氏、平氏的子孫才有資格開幕,如同只有五攝家能當攝政、關白一樣,麻煩多多。秀吉先冒充平氏,不成,再認五攝家之一的近衛做乾爹,此後蒙天皇賜姓「豐臣」,才算當上關白(公家朝廷的最高官),終其治世,他都沒有開設幕府,當然也談不上什麼征夷大將軍,他的政權結構與平清盛類似,是寄生於公家朝廷的官位體系,同時又輔以奉行等役職而運轉的。

大名

大名是日本古時封建制度對領主的稱呼。由比較大的名主一詞轉變而來,所謂名主就是某些土地或莊園的領主,土地較多、較大的就是大名主,簡稱大名。土地或莊園的領主為了保護家園,大多擁有其所屬武力,一般稱之為武士,相當於中國古時的護院、護衛,規模越大,進而成為統領一國的領主,那就是所謂的大名了。日本各個時代中大名的定義都有些不同,不過一樣都是統領某一個領地的地主之意。大名這個稱謂的意義相當於中國古代的諸侯。

上洛

上洛是「赴京都」的意思(洛=洛陽=京都),「去京城」是比較正式的說法,但並不是一般百姓可以使用的,主要是用於形容有實力的大名集結大軍開往京都朝見將軍與天皇,表明地位,以證明自己擁有爭霸天下的實力。

上洛是指戰國時代地方的有實力大名進京保護室町幕府的將軍,恢復舊秩序,籍此「挾天子以令諸侯」,樹立支配全國的權威。這裡的天子,僅指將軍,與天皇無關。明應之變後,室町幕府威信喪失,變成各大名彼此擁立的傀儡。

上洛最早始於永正年間大內義興支持足利義稙上洛奪回將軍位。上洛本身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途中會遇到其他大名勢力的阻止,發生戰爭等,今川義元和武田信玄都死於上洛途中。織田信長的上洛是成功的,但他的目的是建立新秩序而不是恢復舊秩序,由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繼承其遺志,最終完成了日本的統一。

天皇

天皇是日本國君主的稱號,日本國家的象徵。天皇制是世界歷史上最長的君主制度(書籍記載於前660年)。由於被認為不同於普通的日本人(在神道教中,天皇是天照大神後裔,故具有神性),天皇與其家族沒有姓(歷史學上稱其為天皇氏),日本憲法也未賦予其公民權。雖然裕仁以後的日本天皇已宣布完全放棄歷史上其被賦予的「神性」,但多數日本人仍認為天皇代表著「國家」。

天皇作為日本實際最高統治者的時間並不長。自公元6世紀大和國征服本州島和九州島的大部分地區後,天皇的權力達到頂峰。但從10世紀開始,日本經歷了攝關政治、源平相爭、鎌倉幕府、室町幕府、安土桃山時代(織豐政權)、江戶幕府,天皇權力被架空了近一千年的時間。直至明治天皇睦仁才重新掌權。 裕仁(昭和)天皇在位時期發動了侵略中國和亞太其他國家的大戰。

推薦閱讀:

手機攝影系列課程丨基礎篇 No.3,教你做一個好「色」之徒
周易文化」入門基礎(三)
女生需要哪些基礎款的鞋子? | 時尚技術流
超實用可以摺疊的漂亮簡易包包製作,零基礎的也能做哦
風水基礎——羅盤基礎(6)

TAG:日本 | 歷史 | 日本歷史 | 知識 | 基礎知識 | 天皇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