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細講《論語》菁華錄

概要

1、《論語》這部書是孔老夫子跟他的弟子們講學的語錄,所說的內容注重在修身、修心、學道,是以立人格、知天命為學道之本。

2、趙普對皇帝宋太宗趙光義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

學而第一

1、朱熹《論語集注》:「此(《學而》)為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

2、《四書》,學《大學》是定其規模;學《論語》是立其根基,立其根本;學《孟子》是觀其發越,看怎麼樣發揮;學《中庸》是求古人之微妙處。所以《論語》是奠定聖學的根本,而「學而」篇又是根本的根本。

3、人生來就必須要求學,因此《論語》首篇首句就用「學而」,「學而時習」,這是說明學的重要,所謂「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

 4、這個學意思是什麼?就是覺悟,學了就覺悟了,學然後知不足。什麼叫覺悟?知道自己不足,這是覺悟。《論語》二十篇以「學而」篇為首,這個意思非常深遠。

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涵蓋全篇的宗旨。孔夫子是聖人,聖人之道,這一句話可以說就概括了。孔夫子之道,是以「學」字為宗,以「習」字為趣,以「時」字為樞機,以「說」字為受用。

6、學的最重要的態度,一個是謙卑,一個是誠敬。有這樣的學習態度,沒有不成功的。凡是學得不成功的,一般是不謙卑,沒有誠敬心。

7、真正依教奉行,努力去修學,我們就會學有心得。這個心得是什麼?真正體驗、證明了聖人所說的教誨,我們親身體驗到了,才能去教人,才能為人師。沒有自己的心得體會,都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夫子講,這是「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不是心性體驗得到的學問,不是實學。

8、孔老夫子講自己是「述而不作」,他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堯舜是古代的聖人,夫子是轉述、彙集了聖人的意思,叫集大成。憲章是典籍,典章制度,把文王、武王所留下來的典章制度做一個整理,所以被後人稱為「萬世師表」。他能夠垂訓後世,不是他自己的知見,都是聖人的知見。

9、儒學和學儒。只在口頭、文字上去學,沒去用,那不是實學,美其名曰叫儒學。學孔老夫子、學孟老夫子,學得和聖人一樣,這叫學儒。

10、我們能夠學而時習,就無時不覺,無時不悅,真正喜悅,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這種喜悅不是從外面來的,而是自己不斷地親證,證明聖人所說的理論境界,是從這裡得來的,與外面的物質條件好壞沒有關係。

11、顏回是「不改其樂」,他樂得這樣的環境,叫安貧樂道,心是安寧的,常處在喜悅中。正因為有這種喜悅,修學的人才能夠不斷地精進,不斷地發奮去學習。12、學聖學賢,都必須經歷信、解、行、證四個層次。首先我們要相信,相信聖道才能去學,如果不信,就是把自己自絕於聖人門外了。所以首先要對聖人有信心,對自己能成為聖人也要自信,才有學的動力,這是信。

13、信解行證,學是信解,時習就是行,天天干,念念不離聖道,我們就能得到悅,悅是證。所以「學而時習,不亦說乎」,信解行證這四個層次不是孤立的,它們相輔相成,相互提升、相互促進。

14、只要放下一分,就有一分的受用。放下十分,就有十分的受用。聖學是用來練的,無非就是把自私自利放下,把名聞利養放下,把五欲六塵的享受放下,把貪瞋痴慢的煩惱放下,這就是格物。物一格,知就致了,意就誠了,心就正了,身也修了,家也齊了,國也治了,天下也就太平了。

15、《論語·學而》篇第二章講到孝悌,這裡講忠信,孝悌忠信,八德的前四科,四個德目,這就是中國精神。現在我們國家提倡復興中華文化,弘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到底是什麼?古聖先賢用最簡單的話就概括了,孝悌忠信。孟子說得好,「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這是中國五千年道統的精華結晶。

16、曾子傳承了夫子之道,夫子之道,孝悌忠信而已矣。夫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他所總結、傳承的還是古聖先賢之道。有了孝悌的精神,家庭就能和睦,社會就能和諧;有了忠信的大道,民族就能振興,國家就能強盛。

17、如果我們見到別人是聖人,就是以聖心看人,那自己也是聖人;我們看別人是小人,就是小人之心,以小人之心看君子,君子也都成為小人了,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18、《學而》第六章是我們常念的《弟子規》的總綱領。一部《弟子規》就是以《論語》的這句話貫穿下來,是清朝學者李毓秀根據夫子的這句話編寫出來,教導童蒙、弟子,如何修身立德,成就學業道業的。

19、「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文王雖然不在了,難道就沒有文了嗎?傳承聖人的道統,正所謂斯文在茲。文在哪兒?就在自己身上,自己擔當起來,落實聖賢的教誨,文就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文不是簡單的、表面的詩書六藝的文,是真正聖賢的道統。

20:朱熹夫子講,「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人不能離開群體,必定是在這五倫關係當中,學問就是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沒有倫外的學問,所以五倫就是為學之本,能夠「敦倫盡分」,這就是學問。

21、一個人怎麼樣才能莊重?「主忠信」就莊重,沒有忠信,就沒有莊重。所以學習要以忠信為主,自然就能莊重,我們的學業也就能堅固。有了堅實的基礎,我們就有威儀,就有實學。

22、在實際生活當中,不管對方建議的方式和心境如何,自己的心境是「貴人來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同時從真實心中去感恩,這一點非常可貴,是真正聖賢君子的風範。

23、人本來就可以做聖賢,孟子講「人皆可以為堯舜」,人人本來可以做聖賢、大聖大賢。如果不立志做大聖大賢,甚而忍心把可以成聖賢的這個機會放棄掉,把與聖賢相同的本善本性埋沒掉,那我們就是不自愛、不自重。所以立志做聖做賢,這叫自重,自然由內到外就有了莊重。人首先要自重,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24、「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用誠敬的心來祭祀,表達對祖先、對父母的感恩懷念,這是不忘本,這是養我們厚道的存心。遠的祖先我們都不忘,怎麼能忘記現前的父母?所以「慎終追遠」就是培養孝心,它的結果就是「民德歸厚」。所以有因才有果,修如是因,得如是果。

25、子貢說孔老夫子溫、良、恭、儉、讓,把聖人的德行威儀用這五德歸納出來,形象、圓滿,讓我們能在二千五百年以後,都能想像得出孔老夫子當年的形態容貌,生起效法之心。

26、孔老夫子講的孝順,不是只順從父母的意思,而不管善惡,一味遷就順從,這不是孝,那是陷父母於不義。《孝經》里專門 「諫諍章第十五」,說明這個道理。所以孝順的「順」不是順父母之情,順的是義,順的是道德,順的是純善的本性,使父母也能回歸純善的本性,也能最終成聖成賢,這是大孝。

27、現在儒釋道三家都缺乏有修、有學的弘法人才,我們非常希望,甚至祈禱,真正有聖賢出世,能夠在現前的這個時代,「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

28、人人本性中都具足了道,道非從外來,本性本來具足,所以人們都會認同它。真正的有道之人,必定是見得本性,他與道合一了,所說的、所行的,無不符合道,這叫有修有證的人。

29、拜老師不一定要在一起。正如朱子,他私淑程子,也沒見過程子,只是與程子的再傳弟子,甚至三傳弟子來學習,學習程子的著作,後人把他和程子合在一起,叫程朱理學,這是真正好學。

30、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一切都是反省自己,絕不向外攀求。不會憂慮別人知不知道自己。君子所憂患的,是自己的德行學問不足。自己有道,有德行有學問,別人不知道,只是自己沒有施展的機會,有才而不得用而已,這是天命,沒有什麼可值得憂慮的。

31、我們講法要契理契機,理是聖賢道理,一定要符合,不能亂說;機是根機,要符合現前大眾的根機。如果契理而不契機,大眾不感興趣,聽了沒有受用;契機不契理,有時聽起來挺有意思,很符合大眾口味,如果並不是正理,就更不妥了。所以講聖賢道理,做到契理契機,要有智慧。

32、知人確實需要智慧。有的人很有經驗,人生閱歷豐富,他也有這種智慧,但是不圓滿,真正有圓滿的知人的智慧,需要自己的心很清凈。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對名聞利養的追求,心就清凈,頭腦就清醒,就很容易感知對方。放下得愈多,我們的智慧就愈足。

33、聖賢之道有信、解、行、證四個階段。學是信解,時習是行,「不亦說乎」是證,愈學愈歡喜、愈快樂。最後我們證得了大聖,我們的大樂就現前了。所以「學而篇」是綱領性的,以一概全。真正領會了「學而篇」這十六章,那我們成聖成賢沒有問題。後面的十九篇是給我們更加詳細地來說明,如何去成聖成賢。

為政第二

1、真正要和諧社會,我們就要提倡敬老愛幼,孟子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社會和諧並不難達到。所以孔子用北辰來比喻領導,「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領導者行善、修德,大眾就跟著行善、修德,社會自然和諧。

2、「思無邪」是《詩經》的宗要,宗旨和綱要,其實「思無邪」又何嘗不是千經萬論的宗要?聖人的千言萬語,歸納起來不都是講「思無邪」三個字嗎?這叫圓解,都通達了。但是真正的圓解是落實,明白了卻沒去做,我們沒幹,就是沒修。所以聖人的學問注重在落實,要真正變成自己的心行。

3、治國的人,不可以只抓住枝末。什麼是枝末?政和刑是枝末。應當深探其本,探摸到根本,根本是德和禮。國家領導人現在提倡以德治國,這是抓住了根本。怎麼樣才能真正以德治國?必須要恢復傳統文化的教育。胡錦濤主席講,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我們要回歸到這裡來。

4、文王、武王用政和刑,實際上是輔助德禮的,還是以德和禮來治國。德和禮是從格物、致知、誠意這種修身中得到的,也就是我們自性中性德的流露,需要不斷地集合正義的行為,才能成聖。孟子說「集義所生」,浩然之氣是集義所生,不是義襲而取的。義襲而取,「襲」是偶然做一點,偶然做一點正義的行為,就僥倖取得,那不是真正的浩然之氣。

5、孔子自述從十五歲到七十歲學習、成就的過程,也是他整個求學的年譜,一生在學聖人的這個過程,成聖的階梯就是學習,「是千古作聖妙訣」。孔子是隱聖作凡,給我們示現一個平常人經過的一個過程,他能做到,我們也一定能做到。如果我們很努力地去做,我們甚至會快過他,超過他。

6、我們的本心本來是覺悟的,這叫本覺,但是現在不覺了,不覺是因為有障礙。妄想分別執著,這是障礙。好像一個人身上穿著無價的寶衣,都是金銀珠寶所裝飾的衣服,外面套著一件很邋遢的,乞丐的衣服,他自己不知道自己身上穿的是寶衣,這個寶衣就是本覺。

7、假如我們有一絲毫的缺陷,沒有圓滿,還是對不起父母,還是讓父母憂慮,還是不孝。孝道還是不圓滿。什麼時候孝道圓滿了?儒家說的成大聖了,這個大聖的地位、境界才是孝道的圓滿。

8、孝重在心地,這是講存心,有這個心必有其事。事上講,是無量無邊,在不同的情況、條件下,都有不同的表現,但是同一個心體。所以學聖賢,不是在事相上學,關鍵學聖賢的存心。

9、《弟子規》是儒家的根。四書、五經、十三經,就在《弟子規》上落實。《論語》,是教我們存心,存孝心,把孝心落實,《弟子規》教我們具體落實。看我們有沒有孝心,是否禮敬,就拿《弟子規》做標準所以《弟子規》是入聖的第一階梯,是基礎。

10、顏回說,他一生去追求老師的那個境界,都達不到。可見得在他心目中對老師的景仰。尊師的人必定重道,重道的人才會尊師。古德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顏回為什麼能得到這麼大的利益?因為他真正尊師重道,所以他是諸弟子中真正得孔子心傳的。

11、老師講的,顏回完全接受,像愚人一樣,愚人是他真正老實聽話,很老實。他退居跟同學交往,處世待人接物,日用平常,動靜語默之間,全都把孔子的教誨落實了,這是發明孔子之道。顏回用得非常自然,並沒有造作,為什麼?他完全消化吸收了,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12、孔老夫子暗暗地觀察自己的學生,看他跟人接見的時候、問答的時候有什麼表相,就能夠看出他的心地。顏子表裡如一,所以孔子非常讚歎他,能完全落實孔子之道的,唯有他一人而已。

13、什麼人有資格稱為老師?通了自性了,開悟了,明明德了,他已經完成大學之道,這個人是聖人,他才能堪稱人師。沒達到這一點,都是學生,都是聖賢的弟子。

14、我們學習聖賢的典籍,邊學邊做,學有新得,跟人分享,勉強稱為人師。如果沒有去力行,就不能叫人師,有一句好聽的話,叫經師,能夠講解聖賢經典,講解的也沒錯,我們可以寫論文、寫書,能被評上教授,這是經師。古人講「經師易得,人師難求」,我們要做人師,「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我們的學問要能堪稱人師,必須力行,那樣我們才能真正作為世間人的榜樣、模範。

15、心性起作用是性德,性德的流露是純善,我們真正能夠證入心性,圓解心性的道理,開發自性的性德,那麼一切惡都永斷,一切善都無窮盡地相續,蕅益大師說,這叫知新。16、

 「君子不器」,君子不會像器具那樣,只有一種用途。「成德之士」就是君子,君子已經成就了德行學問,他能夠「體無不具,故用無不周」,也就是他證得體了,究竟地來講,他已經證得自性,圓解開發,他證得了不變之體,就是心性。在任何的條件下、任何的環境中,都能夠有妙用,這就是不變隨緣,證得不變之體,就有隨緣的妙用。他的才華、技藝無有窮盡,全是性德流露,這叫大用無方。

17、學貴力行,一定要力行,才叫做真實學問。力行是不論大事、小事,都盡心儘力而為。當然先得從小事做起,小事做不好,就想做大事,怎麼可能做好。先從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這些小事上,盡心儘力地去做,把誠敬心養成,然後用誠敬心去做大事,大事必定做得好。

18、君子之學,是通心性的學問。君子只是修身而已,身修圓滿了,家、國、天下都和諧了。現在我們提倡和諧世界,從哪做起?從我做起,君子之學,但反求諸己。自己的身修好了,這是不器,就能有各種各樣的才藝。才藝哪來的?都是從德而生成的。

19、證得一分聖人境界,就不是《禮記》所謂的「記問之學」,是自己自性流露出來的真實體驗,別人聽了之後能感動、感奮,能依教奉行。

20、《弟子規》講的「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孟子?梁惠王上》講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一切人看做自己的父母,或者自己的兒女,這種存心,是世間聖賢的存心,泛愛眾。

21、圓人說法,無法不圓。這個圓,是他的知見圓了,他見了性了,他看一切法無非自性,心中沒有異端,外面哪有異端?我們為什麼看到有異端?那是因為我們自己有分別有執著,一落到分別執著,頭緒一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22、孔子不是只教子路知識,是教他怎麼樣得到真知、得到智慧。這個智慧,是自性中本有的,不是從外面學來的,這叫性德,自性本具的德能,《大學》講的明德,必須要用真誠的心,不能夠自欺欺人,用真誠才能夠打開自性的寶藏,才能夠讓自性智慧流露出來。孔子教子路的是真智慧,聖人重在啟發弟子的智慧,知識在其次。

23、正如古人講,「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為什麼行好事?因為這是符合性德的;為什麼不問前程?因為我們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應無所住,而行布施,而生其心」,生什麼心?樂善不倦的心,不住於利祿,而修天爵,這就是《金剛經》所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儒家的一個說法。

24、君子的德像風一樣,引導民眾,確定社會的走向。除了政治的領導人能夠確定社會走向以外,現在還有一種產業,也能確定社會走向,那就是傳媒。媒體的工作者,他們也有帶領社會的能力。如果媒體的內容都是正面的,都是善的,就能將社會引向和諧;如果媒體的內容不善,就能讓社會民眾變得不善。

25、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什麼是屠刀?不是屠宰用的刀,屠刀是比喻,比喻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我們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就成佛了。妄想分別執著就如屠刀一樣,在傷害我們的法身慧命,讓我們得不到的受用。屠刀還有把刀,妄想分別執著,什麼都沒有,本來都沒有,純屬虛妄。

26、從我自己做起,「全在自己」,沒有外在的,全是自己分內事。從自己做起,我修好了,天下就修好了。聖人千言萬語,反覆強調說明的,不外乎就是這個道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個身修好了,一切都好了。

27、如何幫助國家社會?能夠行孝悌,就是幫助社會,就在構建和諧社會,就在共建和諧世界,就在為政,這是為政以德。我們的目的不一定是要從政、當官,可是,我們必須要有為天下國家而憂的意識,要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聖賢情懷,不知不覺的,我們也入了聖賢之域。

28、五倫不能變更,十義也不能變更。十義就在五倫關係中,是我們要承擔的義務,應該扮演的角色。譬如父子關係,父慈子孝,慈和孝就是義務,我們必須要做的。君仁臣忠、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兄友弟恭,這些都是不能變更的。所以五倫十義這個根本超越時空,只要有人的地方,禮的根本必須要有,否則就成了亂世。

29、 「夫義婦聽」,夫對妻要義,妻對夫才能聽順,妻子順的不是丈夫這個人,是順的義,如果夫不義,怎麼能讓妻子順?

30、五常是仁、義、禮、智、信。常,是永恆的,所謂常德,不管是什麼時候,古時候或者現在都必須遵守的,超越時間;中國要遵守,外國也要遵守,超越空間。如果不遵守五常德,天下就會大亂。

推薦閱讀:

從孝道到德治:讀《論語·為政》札記
《論語》半部可治天下,讀懂這12句則受益終身
【經】《論語》為政篇·第二十三章
《論語》共讀,人而不仁
《論語》為政篇第二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