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報紙副刊寫作淺談二

  一、當下報紙的發展

  進入2006以來,報業出現危亡論,普遍的說法是受到網路的衝擊所致,商業運作的都市報、晨報、晚報、商報、時報等贏利下降,表現在報紙副刊稿酬降低和副刊版面壓縮。但報紙會不會滅亡?答案是否定的,當下的網路新聞和文學副刊類版面欄目仍然是基於傳統報紙模式的,不過是載體發生變化。網路副刊內容的來源仍然依賴於傳統媒體。西方如美國的報業出現經營困難,但還沒有完全跨掉,中國報紙業在20世紀末以來一路高歌,現在出現了一些波折,只是暫時的,相信不久就會轉變。

  中國的網路傳播是無視作者和報刊音像版權的,2005年全國都市報發表的《南京宣言》稱其要遏止網路廉價和免費使用文字的局面。隨著中國知識產權的進步和發展,作者維權意識的提高,相信未來網路採用作者作品會付費。那麼作者的副刊類文字在網路或者紙質媒體的傳播基本沒有什麼區別了。

  網路文學是什麼?在筆者看來和傳統文學沒太大區別。網路文學沒有把關人,發表隨意,降低了寫作門檻,使交流更方便,使得一部分寫手能成功投入報刊、雜誌、圖書市場。一個常見的現象就是一些網路寫手在網路有了名氣和影響就淡出了網路,最終還是投奔圖書、報刊等傳統媒體了。網路承擔的是一個培訓初級寫手的作用,或者有一部分寫手由於自由、非功利寫作等種種原因作品沒有市場和發表陣地,或者更喜歡在網路交流和YY的感覺,或者處出於擴大影響和宣傳作品的目的,就採取了文字在網路免費傳播的途徑。但從本質上來說,寫在紙上,和寫在網上、電腦上的文字沒有根本的區別。只是載體和寫作工具、交流方式的轉變而已。

  網路文學對於傳統媒體沒有本質上的衝擊。當下的博客日誌是很個體的東西,表面上很符合文學的個性、自我的某些特性,但由於信息海量,其實更容易淹沒,沒有經過專業的從業人員選擇、疏導,基本

  是無序和雜亂的,讀者陷身於茫茫博海,最終很難選擇適合自己的文字閱讀。當下社會的問題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文字產品太繁雜,選擇太多,魚龍混雜,良莠不齊,而讓讀者無可適從。

  法國哲學家薩特認為,人最大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恰恰是選擇。對於讀者而言,網路的信息沒有過濾,沒有專業、群體的力量組織、策劃、整理,很難形成品牌和被讀者長期認同。而正是由於網路的信息過於豐富,而且免費,受眾對於網路站點忠誠度不高。

  而報刊雜誌的閱讀是要付費的,讀者花錢購買,說明他有需求,以及認同其產品。如果長期訂閱,則表明讀者具備較高的忠誠度和較積極的消費傾向。因為只有物質充分滿足的人才有更高的精神需求,有對文化文字產品的需求,這部分人也是追求理想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試問,一個沒有解決溫飽的人會一年花若干人民幣訂閱報紙和雜誌么?一個效益不好的單位會拿出資金來為職工訂閱文字、文化產品么?答案是否定的。因此對於廣告商和企業、公司、廠家來說,選擇付費報刊作廣告,無疑就面對了一個積極的有潛力和欲求的動力人群。

  我國的報紙數量遠遠小於期刊雜誌,2006年全國大概有報紙3000多種。而同期的期刊有9000多種。如果簡單分類可以分為黨政群團報紙、商業報紙、行業報紙三種。黨政群團報紙也就是各級黨委、團委、工會、婦聯、民主黨派、社團組織創辦的報紙了,目的不是商業的,而是宣傳和傳播組織觀點,為政治和組織目標服務的報紙。其發行面對下級組織,經費來自上級主管組織。當然也有團委、婦聯、黨委的報紙辦的很好,有很多非組織人士非發行渠道的受眾自費訂閱。商業報紙就是為了賺錢的,也就是各種早報、晨報、女報、都市報、時報、晚報、商報等等。它們主要是以廣告收入或報紙發行收入獲得利潤。行業報紙就是專業報紙或企業報紙,是某個行業或產業的專業報紙。

  二、當下報紙副刊的發展

  那麼報紙副刊,是常見於各種報紙區別於新聞的版面和欄目。當下的商業報紙進入厚報時代,受眾細分,為了吸引讀者購買閱讀和吸引廣告商,也為了和電視、電影、圖書、網路等傳播媒體爭奪讀者尤其是青年讀者,商業報紙副刊類的版面越來越豐富。

  當下報紙副刊的發展

  那麼報紙副刊,是常見於各種報紙區別於新聞的版面和欄目。當下的商業報紙進入厚報時代,受眾細分,為了吸引讀者購買閱讀和吸引廣告商,也為了和電視、電影、圖書、網路等傳播媒體爭奪讀者尤其是青年讀者,報紙副刊類的版面越來越豐富。可以說當下報紙副刊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繁盛期。

  縱觀當下的報紙副刊的發展,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 全民的個體真實體驗文字和對當下生活的真實反映。

  進入80年代以來,文學和藝術由從前的集體話語和為主流政治服務,由個人的失語缺失逐步轉變為個體意識的覺醒和社會對於個體心路、經歷、思潮的關注。 小人物的經歷體驗和生活,平民蒼生的日常瑣碎生活和個體在社會變革以及城市鄉村背景的生活體驗文字成為了主流。

當下副刊集中體現了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表現群眾真實體驗的特點。寫作已不再是專業作家和職業寫手的專利,而日益成為一項全民的集體的群眾性的文藝文化活動。

  一篇文字只要言之成理,真實可信,反映了個體的思考和在社會變革生活的經歷,折射了時代的發展和現實的矛盾,也許文學性藝術性不高,但可能成為報紙副刊的選擇。

  以商業報紙副刊,廣州《南方都市報》的《城市筆記》為例,該副刊的體裁是隨筆和故事,多以第一人稱為主。作者多為草根、平民階層,和業餘作者。內容涉及社會生活方方面面,以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點滴遭遇和經歷,真實反映了時代給予個體的烙印,是當下生活的世說新語和真實比錄。

  再如上海《新聞晚報》副刊為例,作品以隨筆散文為主,多為描述個人日常生活和經歷文字。

  當下報紙副刊在文學體裁上,以「我」為主的散文隨筆佔據了主流位置,以「我「現身說事的筆記、故事體裁日益繁盛。而第三人稱的純小說,過於文學哲學化的詩歌邊緣化。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副刊重視個體經驗和個體里程的變化。從世界文學潮流而言,在社會競爭加劇,生活節奏加快,社會物化和異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學也更注重個體,更注重對個體心靈和個體經歷的表達。向內走,挖掘內心世界和目光瞄向普通人群也是西方當下文學的潮流。英雄主義,高大全的人物和單純的政治標籤和說教宣講已經日益淡化。

  二、 文學藝術性地淡化和大眾商業化娛樂趣味性的增強。

  報紙副刊文學藝術性地淡化,報紙副刊在上個世紀的新文化運動乃至民國時期,是以文學藝術為主的。當時的知名作家、詩人、藝術家都把報紙副刊做為重要的作品發表陣地。以魯迅為代表的進步作家發展了報紙副刊,奠定了中國報紙副刊的基礎。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報紙副刊也主要是以純文學的小說、詩歌、散文、戲劇作品為主,報紙副刊的作者多為職業作家、詩人、藝術家,文學中青年、藝術中青年等。

  但隨著都市報和商業報紙的崛起,報紙副刊的文學藝術性日益淡化,報紙副刊的作者主體已經不再是專業作家和文學青年的專利,其作者群體更為廣闊。一家省級報紙的副刊作者可能是農民、個體戶、工人、職員,甚至是沒有多少文化的老婆婆、老爹爹。有一名作家說,他有一次去買燒餅,賣燒餅的得知他是一個作家,也很自豪地說,自己也在某省級報紙的百姓故事版發表過作品。作家感慨頗多。這個真實的故事說明,當下報紙副刊已經不再是專一的文學文化類,而呈現更多樣,更通俗,更民間,更大眾地特性。

  段子,即生活小幽默的興起,字數在100字、200字左右,取材真實的民間的生活笑料,人人能懂,人人能寫。眾議、民議、時評或者各種娛評、影評,字數200、300、500字,只要讀者發表真實的自我看法,言之有理,也可登報刊版面。

  此外還有寵物、美食、旅遊、汽車、老年、教子、夫妻、校園、讀書、美容、化妝、情感、愛情等各種副刊。只要你是讀者,你能發表你真實的看法,記述你獨特的經歷,和談論你的心得,語句夠通暢,邏輯不混亂,有趣有味,都可能被報紙副刊採用。

  甚至於你懷念親人、道歉信、情書、老照片、掉文這些文字也可以成為副刊的選擇。

  副刊的商業大眾化使讀者的地位得到提升,讀者寫的文字只要是文字都有可能被採用。副刊成為讀者自己看,自己讀,讀者自娛自樂的文字,成為報紙聯繫讀者的紐帶,成為日益與文學藝術基本無關的事情,而是一些平常普通的生活經歷、個人感悟、生活趣味、自我傾訴等。

  三、 報刊職業寫手群體的出現和專業作家隊伍遠離報刊。

  報紙同質化和雷同化是進入商業報紙時代不可避免的一個現象。商業文化的特性就是可以大量複製、轉播和大量生產。和藝術的不可複製和帶有獨特個性以及文學性相比,商業文化有自己的模式甚至於格式,這使大量生產和操作成為可能。

  報紙競爭使報紙不斷擴充版面,推出新刊,對於文字的需求日益增加。商業報紙的經濟效益的增強使得稿酬水漲船高,驅使作者進行文字創作。

  報紙職業寫手在中國成為群體出現。他們熟知報紙用稿傾向,熟悉各地報紙副刊,了解編輯意圖,對於江湖規則洞悉於心,於是一批職業殺手開始行走江湖,他們轉戰各地報紙副刊,成為真正的職業的報紙副刊寫手。

  而與此同時的專業作家則日益遠離報紙副刊,除少數文學副刊和專欄以外,很難看到專業職業作家出現在報紙版面上。深圳一位青年作家聲稱,他從來不看報紙的那些小學生作文,並且以作品被某大報副刊登載為恥。這個偏激的言辭,很具有代表性。

  也許對於看慣了古今中外優秀作品的作家而言,當下許多作家的作品也難入法言。對於文學青年來講,也存在對於文字欣賞地門戶、流派、偏好之分。所以什麼是好作品、什麼是不好作品,恐怕難以有個標準,只能是1000個人有1000個哈姆雷特。

  另一方面,在文學衰落的當下,還有多少純正的文學青年和文學愛好者呢?他們充其量只是報紙讀者的一部分和一個群體,不能代表所有讀者,畢竟全民文學,文學至高無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四、 版面內容的細化專業化和針對受眾和廣告的細分。

  4、 版面內容的細化專業化和針對受眾和廣告的細分。

  當下報紙副刊的內容已經分化。既有針對文學青年、藝術青年、知識分子的文化、文學、讀書類版面,也有針對普通百姓、市民的通俗的生活隨筆、小故事、小幽默版面,還有針對彩票、汽車、旅遊、收藏、美食、寵物愛好者的相關副刊版面、欄目。有針對女性的美容、時尚、健身、化妝、情感,有針對老年的養生、老年,有針對學生的校園、青春,有針對教師的教育,針對房產的家園,還有夫妻、教子、訓夫等等不一而足,還有各種時評、雜文、評論。可謂包羅萬象。同時報紙在發行對象,閱讀者,受眾上也有很大的區別,有綜合的市民小報,有一般女性報紙,有小資女性報紙,有青年校園報紙,有男性高端報紙,有深度專業報紙,還有針對特定人群的報紙,表現在不同的報紙,不同的版面,甚至不同的編輯那裡,文章風格和整體傾向自然大不相同。

  如果說有一句哲言叫做:「沒有人能同時踏進同一條河流。」,那麼套用一下,就是誰可以把一篇文章同時發到全國各省(直轄市)?依照一般的規則,一省一投是允許的。因為實際上,由於報紙副刊的版面各不相同,報紙欄目的編輯經常更換,以及個人情趣,知識結構,寫作風格,創作特點,個人愛好的不同,一名不經常閱讀一張報紙副刊,不真心喜愛這張報紙副刊的作者,很難長期出現在該報副刊上。

  而且當下的報紙副刊日益的本土化和本地化,追求特色和差異,同樣的版面欄目,你多投也未必就能多發。所以一稿多投並非就見得招招命中,當下的報紙副刊一篇文章能發上十家應該慶幸了。

  當然,全國報紙眾多,許多報紙副刊風格、傾向、用稿基本一致。甚至個別地區少數有影響力的報紙會影響其他地區報紙副刊的設置和風格,這個也不矛盾。比如中國廣東省、上海市、北京市的一些報紙副刊對於其他地區就有很強的示範效應。甚至於一些流行雜誌、商業雜誌、文學、新聞雜誌的欄目也對報紙副刊有影響。比如《三聯生活周刊》、〈讀者〉、〈故事會〉、〈意林〉、〈知音〉、〈愛人〉、〈時尚〉〈十月〉、〈大家〉、〈當代〉、〈收穫〉、〈讀書〉、〈隨筆〉這些雜誌對於報紙副刊就具備相當影響。

  報紙版面的細化一定程度是為了廣告受眾的細化和更有針對性。比如汽車和彩票版,多設置在汽車和彩票廣告後,副刊是廣告的附庸。其文字也就是彩票、汽車愛好者的自我現身說法以及自我體驗了。再如職場版的設置可以考慮為報紙招聘、求職廣告的需要。情感版是徵婚廣告的需求。以後如果尋人廣告多,可能會有尋人副刊。此外的IT、搜街、麗人等等大多如此。再如讀書版、影視評論版本身其副刊文字就可以做廣告用。商業報紙成為廣告紙,但也還需要招牌門面副刊,特色副刊,從這種意義上,某些報紙的文學、文化、思想類高雅副刊其實還是該報紙的形象、公關廣告。

  報紙越來越厚,副刊越來越多,也造就一個問題,把一張一天60版乃至於100多版的報紙都讀完,需要多少時間?現在的人為什麼很少讀書了?以我為例,我一天要閱讀至少3份報紙,在厚報時代,三張報紙是多少字?我想應該文字和信息遠遠超過了三本圖書。閱讀已經飽和,尚不談在網路接受各種免費的信息,已經電視、圖象的轟炸。閱讀疲勞,審美疲勞,信息疲勞,知識疲勞,已經讓純粹的非功利閱讀成為一種奢侈。

  我們不能一味指責商業,以及廣告,如果沒有商業報紙,現在的格局仍然是一張報紙四個版面,一期副刊等一周。甚至許多黨報從前一周只出一期、兩期。半月、一月才有一張副刊。對比現在和從前的作者發表園地,你就應該知道,為什麼80年代,一個作者在本地縣、市報紙發表幾篇作品就幾乎要被稱為作家了。而現在一個作者在海外、國家、省、市級報紙發表1000篇文章,群眾還要問他是誰了。

推薦閱讀:

活在當下的真義
拿什麼來拯救當下婚姻的信任危機
與其對未來過多的焦慮,不如活在當下
大道至簡,活在當下  每日禪話 670
答佛友問——讀《法華經》當下成佛的真實義!

TAG:寫作 | 報紙 | 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