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做得太多,才是把孩子養成不懂感恩的「禍根」
本想星期天要去看一看醫生的,可孩子嚷嚷著要讓我帶他去公園玩,這是幾天前就答應過孩子的……這一個學期以來,孩子學習非常認真和刻苦,老師已經表揚他好幾次了,這讓我倍感欣慰。
Advertisements孩子讓我星期天帶他出去玩一天,於是我高興地答應他了,可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幾天我身體一直不舒服,特別的困和累,可一想到既然答應了孩子就不要食言,再加上自我感覺還可以挺一挺,於是星期天我還是帶孩子出了門,盡管我是在咬牙堅持,但見孩子那麼開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傍晚去菜市場買菜回來的路上又遇上一陣雨,因為沒帶傘,想著孩子餓了,該回家做飯了,於是一路淋著雨,小跑著回家……結果晚上睡覺之後我便發起了高燒,後來吃了一點感冒藥,但絲毫也沒有減輕病情,似乎一點用也沒有。
Advertisements
早上叫孩子起床之後,我給了他一些錢,讓他自己去買早餐,並告訴他「媽媽病了,你自己上學去吧,媽媽想再躺一會兒……」
孩子洗好臉,刷好牙,折騰了一會兒,臨出門時,又跑到我的床邊,不高興地說:「媽媽,你怎麼忘了往我水瓶里裝水呢?」--孩子上學,每天都是從家裡帶水去喝的。
孩子臉上忿忿不滿的神情深深地刺痛著我,可我還是盡量溫和地對他說:「你自己去飲水機里裝些水去吧,媽媽忘了……」
Advertisements
孩子盡管最後還是自己去了,可嘴裡卻不停地嘟囔著,老大的不高興。
我又想起了前幾天的事情,鄰居家的女兒早上起來上學時找不到校服,而她媽媽出門為她買早餐去了,路上遇到一些事,所以回來晚了些,本來出門之前就想叫小女孩起床的,可又想讓孩子多睡一會兒……結果弄巧成拙,孩子的同學來叫孩子上學了,孩子起床沒見到校服,於是就對媽媽大發脾氣。
Advertisements
媽媽回來之後對她說:「校服就晾在走廊上,你拿回來不就好了?」
可小女孩罵罵咧咧的:「你為什麼不幫我拿到床頭?你不知道我要讀書嗎?天天說讀書重要,你根本是在撒謊!騙我……你看看,別人都走了,眼看要遲到了,這學我不上了!」
媽媽被小女孩「訓」得像個做錯事了的孩子,為了讓小女孩去上學,居然沒為自己分辨一句。
最後小女孩沒吃早餐就背起書包氣呼呼地出了門,媽媽跟在她後面大呼小叫的:「小孩子正長身體,沒吃早餐這能行呢?這樣會餓壞身子的?」
Advertisements
小女孩回頭,沖媽媽惡狠狠地說:「不吃,就是不吃!」
媽媽只得一手拿麵包,一手拿牛奶追了上去,求爺爺 告奶奶般的懇求著小女孩。最後又給了小女孩一些零花錢,小女孩這才接過了牛奶和麵包。
其實這樣的情形似乎每天都在上演,去幼兒園接孩子稍微有點晚,孩子就又哭又鬧的;辛辛苦苦地為孩子做好了飯菜,孩子卻說不好吃……
Advertisements難怪經常有人自嘲:「現在的孩子就是小祖宗,我們做父母的成了他們的奴隸,給他們做牛做馬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那就是我們做父母的為孩子做得太多,事事都以孩子為中心,把最好的都給了孩子……
長此以往,在孩子心裡就形成了這樣一種習慣,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應該為他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應該滿足他的,所以他們不但不感激我們為他所做的一切,反而常常因為我們偶爾的疏忽而不滿,而對我們生氣。
Advertisements
是啊,既然是媽媽們應該做的,他們怎麼會感激呢?正是因為我們事事都為孩子考慮,事事都為孩子做主,事事都為孩子包辦,這才助長了孩子的「受之無愧感」,使他們覺得這一切都是我們應該替他們做的,他們哪裡會知道感恩?如果我們沒有滿足他們,或者沒有幫他們把事情辦好就心生不滿和怨恨。
這種受之無愧感強烈的人,長大之後就可能變成一隻「白眼狼」。
Advertisements
曾經聽過一位來城市謀生的農村媽媽講過這樣一件事。在她們老家有這樣一位老媽媽,生有一兒一女,老伴已經去世。女兒考上大學,畢業之後去了外地工作,並遠嫁異鄉。而兒子從小就不喜歡讀書,長大之後只好四處打工謀生,因為沒文化,沒技術,所以掙錢不多,娶了媳婦,近幾年又建了房子,欠了不少債務……而女兒卻從來不肯幫弟弟一把,也很少回家,就算是回來一趟,也總是匆匆地來,又匆匆地去,幾乎每回來一次都要與老媽媽吵架,說老媽媽從小虐待她,重男輕女……
每當有人與老媽媽的女兒說起老媽媽,老媽媽的女兒也是憤憤的:「我就是恨他們,他們從小就看不起我,正因為他們看不起我,我才拚命地讀書,從小我就發誓要離開那個家,離得遠遠的,越遠越好……」
言辭間很多對父母的不滿,毫無感激之情。
在農村是有些重男輕女的思想,「養兒防老」,「嫁出去的女兒 潑出去的水!」……他們對女孩子是有些輕視,但是如果沒有父母的養育,她會自己長大嗎?如果沒有父母供她讀書,她會考上大學?會有今天這樣出息?
對待外人尚且要「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是把自己撫養成人的父母,有什麼理由不回報自己父母的養育之恩呢?
「我替這位老媽媽感到悲傷,多年辛苦竟養出一隻白眼狼。」最後這位來自農村的媽媽對我說,「一定不要為孩子做得太多,只有從小讓他們參與家庭活動,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品嘗一下生活的艱辛,才能明白父母的不易……」
這位農村媽媽就做得很好,她在街上擺了個水果攤,家裡很多的家務活都是孩子做的,孩子每天放學之後,第一件事是洗衣做飯,飯好了,再給媽媽送過去,然後才是回家做作業……
一次我笑著問農村媽媽的孩子:「別的孩子都在玩,而你回家之後要做很多事,你不覺得苦和委屈嗎?」
農村媽媽的孩子卻說:「媽媽很辛苦,我不幫她,她更辛苦……媽媽帶大我們不易,我長大之後一定要讓媽媽好好休息……」
而後來我還知道,農村媽媽的孩子的學習成績也不錯,一直在班上前幾名。因為在她心裡她明白,目前的她只有讀好書才是對媽媽最好的感恩。
沒有人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養成白眼狼。我決定與孩子好好談一談,每天上學是你自己的事情,你應該為自己準備好一切,以前媽媽為你做了,你要謝謝媽媽,如果媽媽為你做了,你就認為是媽媽應該為你做的,這種思想是錯誤的。從今天開始,你能自己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不會的,媽媽教你……
從此,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為孩子做得太多,他份內的事情一定讓他自己去做,並將一些家務分配給他,讓他承擔作為家庭一員應該承擔的責任,在我們勞動的時候,邀請(並要求)他幫忙,讓他體會我們勞動的辛苦,在我們為他做一些事情之後,就教導他應該對我們表達感謝;以前他想要什麼我們立即會滿足他,而現在我們並不會立即答應他,而是讓他懂得並不是他想要任何東西都可以得到……
通過長期堅持,孩子變了好多,每天自己上學,大人做事情的時候也會過來幫忙,學會了負責、懂得了感恩。而且在節日的時候,還用自己的零花錢為我們買了禮物,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事情。
我們終於明白不要替孩子做太多是對的,做太多只能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我們要時時教導孩子懂得感恩。
推薦閱讀:
※專家|治療抑鬱症的四個陷阱
※是你,讓我看到了世界美好的一面
※有必要對母校感恩嗎?感恩活動有意義嗎?
※為什麼人對於自己父母的付出不及對自己孩子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