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與《楞嚴經》中的開悟說
06-01
「開悟」一詞的依據,在大小乘經律中,均可見到。第一個例子,便是敘述釋迦世尊的成道。不過在早期的聖典中,將佛的開悟,稱為「廓然大悟,得無上正真道。」見於《修行本起經》卷下,及《普曜經》卷六。或稱「得智慧光,斷於習障,成一切種智。」見於《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或謂「即生智見,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見於《佛本行集經》卷三○。 以下的幾部大乘聖典,則直接用「開悟」的一詞,表達使人證悟以及自己證悟的意思。 (一)《圓覺經》有六處,提及「開悟」兩字
「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舍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凈心,便得開悟。」 「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 「宣說一切方便漸次,並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 「願為大眾,及末世眾生,方便開示,令悟實相。」
「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群品。」 從各節上下文的經義判斷,《圓覺經》所講的「開悟」,有兩大涵義,一是以佛的教法來向眾生作說明的開示,使眾生因此而覺悟到一切現象的實相無相。二者眾生於聽聞佛法之後,如法修行,心得清凈,便是開悟。這種開悟的法門,雖然名為頓教大乘,也不拒絕漸修根機的眾生。 (二)《楞嚴經》中說到「開悟」兩字的,至少有十多處 卷二有云:「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卷四有云:「如阿難輩,雖則開悟,習漏未除。」
卷四又云:「今此會中,大目犍連及舍利弗、須菩提等,從老梵志聞佛因緣,發心開悟,得成無漏。」 卷四有云:「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凈妙常。」 卷五又云:「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 卷五則云:「悟心無際。」又云:「心開漏盡。」 卷七有云:若有人「心滅貪淫,持佛凈戒,於道場中,發菩薩願。出入澡浴,六時行道,如是不寐,經三七日,我(佛)自現身,至其人前,摩頂安慰,令其開悟。」
卷七又云:「阿難白佛言:世尊!我蒙如來無上悲誨,心已開悟,自知修證,無學道成。」 卷九又云:「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卷一○則云:「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從以上所舉《楞嚴經》中的「開悟」,有好多層面的意思:是聽到理解和明了從未聽說的佛法道理,稱為開悟;是已見佛性,已伏煩惱,但是尚未斷除煩惱愛習,稱為開悟;是已斷煩惱,已證無漏無學的果位,稱為開悟;是已見佛性真凈妙常,稱為開悟;是已證諸法非空非有,非即非離,稱為開悟。主要是指經驗到時空的超越,煩惱的解脫。但是,雖有一次又一次的開悟經驗,若非大悟或徹悟,仍在有漏的生死煩惱海中。唯有大悟徹底,才是頓悟頓超,否則開悟只是悟的理性空寂,至於事相的障礙,尚須逐漸的修行,次第的斷除。
從這兩部經典,所見的「開悟」一詞,幾乎是彼此呼應的。所云開悟,必定是悟的佛法,是悟諸法現象的實相即是無相,理性即是佛性,佛性即是妙明常凈的般若,又是常寂常照的涅槃妙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