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成名微探:你知道家庭教育有多重要嗎?
文/王美妮
【作者簡介】王美妮,陝西人,中學語文教師。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一提起蘇軾,我們的腦海里便會冒出「藝術全才」的評價:在兩宋詩壇上,北宋的蘇軾和南宋的的陸遊是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兩位詩人;宋詞創作方面,蘇詞在傳統的婉約之外別立一宗,開創了豪放風格,南宋辛棄疾接受他的影響,也成為後先輝映的兩位大家;散文創作方面,他繼承唐代韓愈和柳宗元的古文傳統而又加以新的變化創造,成為「唐宋八大家」的傑出代表,是繼業師歐陽修之後,宋代文壇的領袖人物,極大地推動了古代散文的發展與成熟;從書法創作來說,他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蘇黃米蔡」,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四大家之一;從學術成就來說,他是北宋「蜀學」的代表人物,與當時以程頤為代表的「洛學」、以張載為代表的「關學」並駕齊驅……
在中國文化史上,有很多人可能會在自己所擅長的某一兩個領域是最傑出的,但是沒有一個人像蘇軾這樣在各個領域都表現出如此卓越傑出的才華。
歐陽修曾對梅堯臣談及蘇軾說,「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
蘇軾緣何如此卓著,走近蘇軾的少年,或許會窺一斑而見全豹。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
(惠州市蘇東坡紀念館)
蘇軾的家鄉四川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孕育了司馬相如、陳子昂、李白等眾多的大文人,大詩人。蘇軾出生的眉山,地方雖然不大,但讀書的風氣卻非常濃厚。蘇轍和弟弟進京參加進士考試那一年,眉山縣舉薦參加進士考試的就有四十五人,考中進士的就有十三人,中榜率近四分之一,這在古代科舉的時代是很了不得的成就。
蘇軾出身於一個有良好文化教養的中小地主家庭。耕讀之家,家裡有豐富的藏書。父親蘇洵共有六個子女,三男三女,蘇軾和蘇轍的前面還有一個哥哥三個姐姐,但他們都不幸早逝,而恰恰就是蘇家僅存的這兄弟二人,日後竟然成為蘇氏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
父親蘇洵自己功名不順利,在自我苦讀的同時,更重視對子弟的培養和教育,對兩個兒子的要求非常嚴格。蘇軾曾在一首詩中記敘小時候父親監督自己讀書的情景:
「夜夢嬉戲童子如,父師檢責驚走書。
計功當畢《春秋》余,今乃粗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掛鉤魚。」
(《夜夢》)
(黃州東坡)
這首詩說:晚上夢見自己小時候貪玩兒的事,父親對學習監督得很嚴格,按照學習計劃,當天本來應該讀完《春秋》這部史書,結果才讀到桓公庄公部分,不及全書的三分之一。心裡擔心父親來檢查家庭作業,所以感到提心弔膽不踏實,好像嘴裡掛了魚鉤的小魚一樣焦慮不安。
此詩寫於蘇軾六十歲時,當時身貶遙遠荒涼的儋州(今海南島),過著清苦艱辛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他夜夢兒時父親督促自己讀書的情景,可見童年的記憶有多麼深刻。
父親的言傳身教,一方面使蘇軾兄弟接受了正規而良好的文學藝術修養,另一方面也賦予了他們不拘禮教,開拓進取的卓然之氣。與此同時,來自母親程氏的教育對蘇軾兄弟的成長也至關重要。蘇軾的母親程氏出身官宦之家,文化素養深厚,個性仁慈而果斷。他對蘇軾的人格教育,今天讀來,也令人欣賞敬仰,頗受啟發。
《宋史·蘇軾傳》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蘇軾十來歲的時候,程夫人給他讀《後漢書·范滂傳》中的故事。范滂是東漢時代著名的政治家,他查辦貪官污吏,鐵面無私,結果遭到了奸臣陷害,被判處極刑。上刑場前他與母親訣別,說:母親,我對不起您。今後只有讓弟弟盡孝了,我就要跟隨父親在九泉之下。生者和死者,都各得其所。只求您捨棄難以隔斷的恩情,不要增加悲傷。他母親深明大義,對他說,你今天能與忠義之臣齊名,死何有恨。既已享有美名,又要盼望長壽富貴,豈能雙全?我支持你為了理想捨棄生命。
(三蘇祠)
十歲的蘇軾聽完站起身來,激動地說:母親,倘若我也要做一個范滂這樣的人,您同意嗎?
這是一個讓為人父母者左右為難的問題。該如何回答呢?或許更多的父母在內心深處,都不願讓自己的兒子像范滂一樣走向斷頭台。
可程夫人卻很平靜的說:如果你能做范滂,我難道不能做范滂的母親嗎?
好一個與眾不同的回答,好一位義薄雲天的母親。程夫人的話讓人在心裡對這位封建時代的女性油然生出讚歎與敬仰。什麼叫人格教育?什麼叫潛移默化?什麼叫以身作則?為什麼蘇軾一輩子嫉惡如仇、光明磊落、愛憎分明、百折不回?為什麼有那麼多人仰慕蘇軾的人格魅力?良好的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灌輸中的人格教育將對孩子的一生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
程夫人個性果敢堅毅而又仁慈善良。蘇軾家裡的庭院種滿了各式各樣的花草樹木,顯得生機勃勃,引得許多鳥雀都來這裡棲息、築巢。可程夫人卻擔心小孩子不懂事會弄傷鳥雀,傷及幼雛,於是「下令」嚴禁小孩子捕鳥。如此一來,來這裡安家築巢的鳥兒自然越來越多,有些膽子大的鳥兒甚至把鳥窩築到了低矮的樹枝上。蘇軾兄弟和小夥伴常常圍繞在鳥窩邊,逗弄可愛的小鳥,給它們餵食。蘇軾曾在《異鵲》詩中深情回憶起童年這段有趣的場景:
(三蘇祠)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於家。
家有五畝園,幺鳳集桐花。
……
憶我與諸兒,飼事觀群呀。
程夫人剛柔相濟的個性對蘇軾的一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蘇軾每到地方做官,都能關心民生疾苦,幫助苦弱,以他的文人情懷,溫暖著一方民眾。即使是被貶黃州、儋州,自身艱難清苦,也盡一己之力幫助當地百姓。他那寬厚、仁慈個性必然與他的母親程氏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良好的家庭環境是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沃土」。除了父親在學業上的嚴格督促,母親在人格方面的悉心引導,蘇軾也以堅強的毅力與科學的方法進行學習。
第一,下笨功夫,打好紮實的基礎。
蘇軾曾經將一百卷的《漢書》手抄三遍。《漢書》的字數將近七十五萬字,抄寫三遍,得有多麼堅強的毅力,又是多麼深厚的基礎。蘇軾抄寫《漢書》也很有個人特色:最初抄寫一段,以三個字作段落題目,第二次抄寫以兩個字作題,最後只需一字題目便可概括全意,真正做到了記憶與理解的有機結合。有人從《漢書》中隨意舉出一個字,蘇軾便可由此字開始一直背誦下去,沒有一字差錯。
(蘇東坡紀念館內蘇東坡家人農耕臘像)
第二,下巧功夫。
蘇軾發明了八面受敵讀書法(蘇軾《答王庠書》),其實就是分主題閱讀法。比如我們讀《西遊記》,第一次圍繞唐僧專心取經這個主題讀;第二次圍繞孫悟空斬妖除魔這個主題誦讀;第三次圍繞豬八戒三心二意這個主題誦讀等等,從每一個主題去讀的時候,就等於是一本新書。通過這種讀法,一本《西遊記》可以變成兩本、三本、甚至十來本書,所以這種分主題的反覆閱讀可以將書讀通讀透。
蘇軾本來就天資聰穎,再加上父母的精心調教和自身的勤奮好學,他少年時代寫文章就出手不凡。
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三月,二十一歲的蘇軾與十八歲的弟弟蘇轍,在父親的帶領下前往北宋都城開封參加科舉考試。此次科舉的主考官,禮部侍郎、翰林學士、當代文壇宗主歐陽修,讀到一份試卷,這篇文章見解獨到深刻,文字質樸自然,筆力穩健通達,隱隱傳遞出一股大家風采。歐陽修非常喜歡這篇文章,本來決定將它列為第一名,可是轉念又一想,這篇文章寫的如此之好,作者會不會是自己的得意門生曾鞏呢?可是將曾鞏列為第一名,自己的行為不是徇私舞弊嗎?為了維護考試的公正性,歐陽修決定忍痛割愛,將這篇文章列為第二名。
(三蘇祠)
發榜之後,歐陽修才發現曾鞏並不是第二名,他讀到的這篇文章根本不是曾鞏寫的。歐陽修只知道他的學生曾鞏的文章天下第一,哪裡知道有個來自眉山的小夥子文章更為出眾,其文章才是天下第一,此人姓蘇名軾字子瞻。這份答卷是蘇軾的。禮部的考試,本來可以穩拿第一的蘇軾卻獲得了第二名,這對蘇軾來講有些委屈,卻給後人留下了一段佳話。
蘇軾蘇轍同科進士及第,蘇洵的文章也被朝廷官員爭相傳看,父子三人當時號稱「三蘇」,名噪京師。歐陽修感嘆不已,說「更數十年,後世無有誦吾文者」,久後蘇軾「必獨步天下」。這一年,蘇軾二十二歲,蘇轍才十九歲。
蘇軾用他天才的文思與妙筆,一舉成名天下知。可是,因為母親程夫人的不幸去世,蘇軾只得返回家鄉服喪。三年之後,也就是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二月,當蘇軾兄弟陪父親再次來到京城的時候,一次北宋王朝最高級別的人才選拔考試——制舉考試即將舉行。曾經在三年前的進士考試中小試牛刀、一舉成名的蘇軾兄弟自然不會放過這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們準備向這次考試再次發起衝擊。
制舉考試到底是怎樣的考試製度?制舉考試不同於三年舉行一次的「進士」「明經」一類的「常科」,它是由皇帝特別下詔並親自主持,為選拔非常人才而特設的一種考試製度,倘若被錄用,就可以獲得較快的擢拔提升。參加制舉考試的考生必須有朝中大臣推薦,然後由六名考官先行考核,及格者才能參加皇帝主持的考試。制舉考試開設次數極少,兩宋三百年歷史中,只舉行過二十二次制舉考試;資格審查也極為嚴格,能夠參加考試的人很少,能夠考中的就更少,考中而成績優異者則少而又少。宋朝三百年中考中制舉的僅有四十人左右,而考中進士的則有將近四萬人,相差近一千倍。
(三蘇家庭生活雕塑)
蘇軾所應考的是「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賢良方正」是說文學出眾道德端正,「能直言極諫」是指善於策論,勇於給皇帝提意見。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八月,蘇軾以所作五十篇策、論通過制舉考試。蘇軾應考制舉的策論文章再一次得到了主考官的賞識,不過這次賞識他的還有當朝皇帝宋仁宗。仁宗皇帝與司馬光等考官將蘇軾點為制舉第三等,這是極高的榮譽。按照宋代制舉等級的慣例,一二等都是虛設,實際最高等級為第三等,其次為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此等,第五等算是不及格。自從北宋開設制舉以來,只有吳育以「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通過第三等,其他人都在四等以下。因此,蘇軾得第三等是破天荒的大事。弟弟蘇轍也不示弱,獲得了第四等的好成績。這一年蘇軾二十六歲,蘇轍二十三歲。
從蘇軾的讀書生活中可以總結出幾個很重要的因素:第一,眉山濃厚的讀書風氣,更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第二,他有非常紮實、雄厚的基本功;第三,他有非常科學有效的讀書方法;第四,良好的機遇,在人生的關鍵時刻,歐陽修、司馬光乃至皇帝對他的認可獎掖起到了重要作用。所有這些因素,綜合到一起,造就了少年成名的蘇軾。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眉山是個距離京城西南數千里之遙的小地方,而蘇家父子文章一時間傳遍天下。一代文豪蘇軾滿身閃耀著光輝,就這樣走上了歷史的舞台,從此「獨步天下」。
(三蘇家庭生活雕塑)
推薦閱讀:
※最重要的時間,最重要的人和最重要的事
※彰顯女人氣質的,除了修養,更重要的是......
※男士五大重要時刻著裝指南
※千萬記得!遇見「臉上有酒窩」「脖子後有痣」「胸前有顆痣」 此三種人絕不能錯過!太重要了 | Love...
※男人有這一點比有房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