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們,你們了解婆婆嗎?

媳婦必看的婆婆說明書

  

在熱播劇《媳婦的美好時代》中,毛豆豆的媽媽對農村媳婦潘美麗讚不絕口,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潘美麗「老實、不愛生事」。毛媽媽說,她最不喜歡城市的小白領,天天追著老公問「如果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水裡,你先救誰」。

 

如果毛媽媽走進現實中,估計不會如此憤慨。調查顯示,70%的80後丈夫認為母親比妻子更重要。婆媳地位一目了然,先救誰已經不算問題了。

 

據說面對這個「殘酷」的形勢,80後的媳婦並不怎麼害怕。不少80後媳婦對於婆婆的態度是「能好最好,不能好拉倒,愛誰誰」。話雖然說得很強勢,可從法院提供的數據來看,婆媳不和已經成為80後婚姻的一大殺手。強勢的媳婦往往被低調的婆婆們PK出局,畢竟姜還是老的辣。

 

由此看來,不管80後的婚姻多「現代」,婆媳關係依然是繞不過去的坎兒;不管媳婦再怎麼對婆婆敬而遠之,也無法忽視她對婚姻的影響。不願走傳統的「二十四孝」媳婦之路,又必須和婆婆搞好關係,80後的媳婦們該怎麼辦?

 

結婚後,你會發現老公來自火星,你來自金星,婆婆卻是來自木星,彼此無法交流,難怪媳婦們不斷發帖控訴自家婆婆有多「極品」。為了更好地了解木星婆婆,避免不必要的爭端,請仔細閱讀她們的說明書。

 

1、世界萬物都是圍繞兒子轉

 

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婆婆認為媳婦理所當然要全方位照顧她的兒子,否則就是失職,世界就會亂套。不要試圖去跟她說男人要自己照顧自己,更不要在她面前讓老公伺候你,這樣只會讓她更加反感你。

 

2、兒子永遠吃虧了

 

即使一個年薪幾十萬的女人跟一個平凡的男人結了婚,婆婆也會想:哼,有錢有什麼了不起?莫非想讓我兒子伺候你?她們不會「感謝你跟我那沒用的兒子結婚」,絕對不會。在木星婆婆的世界裡,兒子是天下第一。想想看吧,你拐走她的兒子,已經讓她的世界坍塌了一半;你再說她兒子沒用,那簡直是否決了她一輩子的成就,你還有活路嗎?

 

3、兒子永遠是好的,如果不好,也是媳婦的錯

 

如果兒子沒找到好工作,婆婆不會感激媳婦不嫌棄他,只會認為媳婦妨礙了兒子的前程;如果兒子外遇了,婆婆會想,你到底忽略我兒子到什麼程度,竟然讓他去找別的女人?不要試圖在婆婆面前告老公的狀,這隻會讓你在婆婆的打分表裡再降一級。

 

4、兒子、孫子以及小姑子才是一家人

 

如果你老公和小姑子睡到上午10點才起床,婆婆會笑眯眯地問他們是否還要吃早餐。如果是你呢?自己想想看吧。不要嘗試在婆婆面前談「公平」,在她的世界裡,這就是公平。

 

木星婆婆應對手冊:把她當上司

 

婆婆如此「兇猛」,更可怕的是,她還得到了老公的支持。

 

怎麼辦?反駁婆婆的木星理論?你講不過她;對婆婆招安?她未必肯接你的招兒。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順其自然,把木星婆婆當成上司。

 

結婚以後,你成為婆家的新成員,如同進了一家新公司,而婆婆就是領導—不管你承認不承認。這是幾十年來積累出的地位,你,撼動不了。

 

很多人剛剛工作時,為了早日站穩腳跟,對領導言聽計從、努力奮戰。但她們結婚時卻意識不到這一點。她們說,我們才不是為了伺候婆婆而結婚!

 

把婆婆當成領導,並非讓媳婦「伺候」婆婆,而是讓媳婦幫助自己轉變心態,把日子過得更舒服。試想一下,如果媽媽對女兒說:「女人應該有個工作。」女兒會認為媽媽是在關心自己,怕自己沒工作受男人欺負。如果是婆婆這麼說呢?媳婦會認為婆婆在諷刺自己要靠老公養。同樣的話,不同的解讀,是因為你對說話的人預先設定了立場:媽媽和自己是一條心的,婆婆和自己是對立的。與婆婆相處時,不妨把她當成你的上司,從下屬的立場來考慮,很多事情就會變得順理成章,你心裡也會好受很多。

 

所以,當你步入婚姻時,能最快搞好婆媳關係的辦法,就是把婆婆當成上司,把自己當員工,這能幫你迅速處理好和新家庭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在職場中,你需要投入大量的心血才能贏得上司的歡心,而在家庭中,你只需要付出很小的勞動,就能獲得大大的收益—融洽的婆媳關係。這種收益和金錢無關,卻關乎幸福。

 

那麼,職場中的什麼規則適用於婆媳關係呢?下面的「紅黑榜」將告訴你答案。

黑榜之難以討好的婆婆

 

「媽,我給您寄的衣服收到了嗎?這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料子也好。」

 

「收到了。沒事花錢買衣服幹嗎?我這麼大歲數了,隨便穿一件就得了。再說了,這衣服的顏色多艷,我穿出去,別人還不得笑我老不正經?」

 

「那我給您再買一件素些的??」

 

「不用了。還有事嗎?沒事就掛了吧,我手機接聽要花錢的。」

 

曉蕾聽著話筒那端傳來的忙音,忍不住長長地嘆了口氣。都說人心是肉長的,水滴還能石穿呢,可是無論她怎麼示好,婆婆就是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

 

有句俗話說,開頭開得好,彎路走得少。曉蕾和婆婆之間的九曲十八彎,就因為開頭開錯了。公婆第一次來北京時,一下火車,只見兒子李濤,沒見到未來兒媳婦,老兩口心就涼了半截。快到中午了,曉蕾才趕過來,說昨天睡得太晚,早上沒起來。李濤媽沒吱聲,心裡卻嘀咕上了:「年紀輕輕的,怎麼這麼懶!」

 

幾個人不咸不淡地說了說客套話,就到吃飯的點兒了。曉蕾心想,公婆難得來一次,得好好招待,就帶著他們去了全聚德烤鴨店。結賬時,李濤媽瞄了眼賬單,心哆嗦了一下:568元!天啊,這都夠她和老頭子過兩個月了。再看曉蕾一臉無所謂的樣子,她心裡頓時生了氣:「這哪是過日子的人啊!以後結了婚,兒子能養得起嗎?」

 

曉蕾走後,李濤媽說:「孩子,這個女孩不是能過日子的人。我看,再找一個吧。」可是無論李濤媽怎麼勸,李濤就是不肯分手。直到李濤媽動了怒,李濤才說了實話,原來他和曉蕾在一個月之前就登記結婚了,只是沒告訴家裡。李濤媽氣得恨不得吐血。兒子一向聽話,現在因為這個女人,居然連結婚這麼大的事都不跟自己說,眼裡簡直沒有她這個媽!當天晚上,老兩口連夜回了老家,再也沒到北京來過。

 

曉蕾聽說公婆被氣走了,心裡很過意不去。結婚這兩年來,她一直想盡辦法討好婆婆,看見什麼好東西都寄到婆婆那裡,就連信用卡積分換的小冰箱,也第一時間給婆婆寄過去。可是她越寄東西,婆婆越認為她愛花錢,久而久之,對她的成見更大。曉蕾追悔莫及,可是錯早已經鑄下了,她還能怎麼辦呢?

 

關鍵詞 第一印象

 

剛入職的菜鳥們無一不在費盡心思干一件事:給領導留個好印象。一旦被留下「懶惰、浮躁、不好管理」的壞印象,那自己絕對前途堪憂。所以,就算要夾著尾巴做人,他們也樂得屁顛,為的就是用3個月的辛苦,換取未來3年的輕鬆。

 

這個職場規則同樣適用於婆媳關係,一旦媳婦給婆婆留下的第一印象差了,那麼她做啥啥不對,說啥啥都錯。而給婆婆留下好印象的媳婦,即便今後做錯事,婆婆也比較容易原諒。

 

故事中的曉蕾,給婆婆留下了「懶」、「不會過日子」、「教唆兒子先斬後奏」的第一印象,這一口氣憋在心裡,往後的冷淡疏離在所難免。曉蕾的失誤還在於,明明知道婆婆不喜歡她亂花錢,還拚命用送禮的方式討好婆婆,這不是明擺著往槍口上撞嗎?

 

也許你會說,第一印象是很重要,但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話沒錯,事實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婆婆會發現,她所看中的「好媳婦」其實並非那麼好,她不喜歡的「壞媳婦」也未必那麼壞,但這絕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壞媳婦」要付出的努力,可比一開始贏得婆婆歡心要艱難多了。記住,一定要給婆婆留個好印象,哪怕當時要裝、要受累。什麼?你才不願意一開始就慣著婆婆?好吧,要累3個月,還是累3年,你自己選。

 

黑榜之媳婦,別跟我玩心眼

 

飯桌上,金晶對婆婆說:「媽,我們單位發了兩張電影票,是3D電影,您和爸去看看吧。」

 

「讓我們去看電影?」婆婆和公公互看了一眼,淡淡地說,「晶晶,有什麼話就直說吧,是不是嫌我倆在家妨礙你們了?」

 

氣氛頓時緊張起來。飯後,金晶對老公大發脾氣:「有你爸媽這樣的嗎?」鄭軍嘆了口氣,說:「也不能怪他們,他們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鄭軍說的是一年前的事兒。國慶節時,鄭軍的父母說想到城裡來跟兒子住一段時間。金晶百般不樂意,因為她也想讓自己的父母來住。父母還沒來過南京,她可以趁著放假陪老人到處逛一逛。

 

鄭軍為難了,自己父母已經開了口,他不好回絕啊。僵持不下時,金晶突然想到一個辦法,讓公公婆婆去旅遊。公公婆婆一開始還挺高興,直誇金晶孝順。沒想到,事情最後露了餡兒。公公婆婆去旅遊時打電話回家,竟是金晶的媽媽接的。這下,家裡炸開了鍋。婆婆認定金晶是個有心機的女人,從此對她十分防備。

 

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更是讓婆婆對金晶十分不滿。婆婆下樓時摔了一跤,嚴重骨折。她嫌郊區的醫院條件不好,想來城裡住院。婆婆讓金晶幫忙打聽一下,城裡的醫院哪家比較好。金晶不以為然,心想不過是骨折,用得著這麼大費周章嗎?於是,她隨便找了一家離家比較近的醫院,這樣照顧婆婆比較方便。

 

沒想到,婆婆對醫院很不滿意,嫌病房人太多,護士也不夠細心。後來,婆婆對鄭軍說:「你爸跟人打聽過了,這家醫院根本就不行。你說,她還拿我當長輩嗎?」

 

經過這件事之後,婆媳倆的關係急轉直下。看到鄭軍兩面受氣,金晶心想,自己是晚輩,就讓一步好了。於是她這次主動把鄭軍的父母接過來住,還誠懇地請二老看電影,可他們怎麼就不領情?

 

關鍵詞 真誠

 

不管職場風雲如何變幻,「真誠」一詞永不過時。真誠意味著踏實幹活、坦率交流、不耍心眼、不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縱觀職場寶典《杜拉拉升職記》,杜拉拉升職的最大秘籍,就是用心做事、真誠待人。

 

這個法則對於婆媳相處至關重要。偏偏金晶不懂這個道理,對婆婆採取欺騙和糊弄的態度。站在金晶的立場,她做的事情並非不可理解。她的錯誤在於處理事情的方式不夠坦蕩,用敷衍的心態面對矛盾。其實,真誠並非意味著不能有矛盾。有委屈就說出來,有意見可以討論,這也是真誠。直接讓婆婆聽到你的想法,即便當時有爭吵,也比她事後發現你的「小算盤」要強得多。如同在職場中,你是願意事先和領導交流意見,讓自己的工作量減少,還是願意自己背後偷工減料被領導抓到?

 

俗話說,將心比心。很多媳婦抱怨婆婆不好,婆婆確實有不對的地方,但媳婦自己也沒有做好。看起來婆婆對媳婦要求很多,其實,她期待的只是媳婦的真心而已。媳婦敷衍婆婆,就別怨婆婆刁難媳婦。你覺得無所謂?哦,你是想說,對上司敷衍會讓自己喪失機會,甚至被開除,但婆婆不能開除媳婦?你倒是試試看,到時候一地雞毛,別怪我沒提醒你。 

紅榜之把婆婆當「大人」

 

敏之的婆婆是老師,第一次見她之前,敏之上網狂看了不少帖子。看著那滿頁控訴教師婆婆的恐怖之處,敏之打脊梁骨里冒涼氣。取經未遂,光自己嚇自己了。沒招,只好使出最原始的方法:樂唄。見了面,大笑臉掛著,一聲聲「阿姨」叫得響亮亮的。俗話說了,伸手不打笑臉人。一直到現在,敏之從沒在婆婆面前綳過臉兒。據老公私下透露,婆婆第一次見面就對敏之很滿意,說愛笑的姑娘性格好,沒心眼兒。

 

敏之覺得,婆婆無非都喜歡媳婦有禮貌、有眼力價兒,於是將這幾點發揮到了極致:嘴上勤快,從起初的「阿姨好」到現在的「媽您回來啦」,招呼打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了親切感;眼睛勤快,夏天開空調、拿薄被,冬天盯著點兒婆婆手上的暖手寶,一發現涼了趕緊給充上電。這些搭把手的事情,並不會讓人真正累到哪裡去,卻能讓婆婆覺得舒服。而她舒服了一分,敏之的日子就會舒服十分。

 

天南地北的人湊在一個屋檐底下,不出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次,婆婆和老公出門了,敏之一個人在家。電話響了,一連串敏之根本聽不懂的濃重口音迅速襲來。她聽了半天,十分無奈地說自己聽不懂,然後把電話掛了。沒想到,電話是婆婆的表哥打來的。敏之掛電話的行為惹惱了他,四處對人說:「北京媳婦兒又怎樣?一點兒都沒禮貌,明顯是看不起我們噻!」表哥的話讓婆婆很生氣,覺得敏之抹了她的面子。敏之有些委屈,自己明明聽不懂嘛!但她一想,要是自己辯駁,婆婆肯定會更生氣,於是老老實實道歉,並「苦學」方言,現在已經能用方言和婆婆流暢對話了。

 

老人都希望自己在兒女面前「有用」,於是,敏之常常向婆婆請教,比如買菜的技巧、省錢的妙招。婆婆有觀念落後或做得不對的地方,要是事情無關緊要,敏之笑笑就過去了;要是事情涉及原則問題,敏之也不會指責婆婆「落後、不懂」,而是想辦法讓婆婆接受自己的觀念。

 

敏之說,把婆婆當「大人」,最終還是為了自己能過得舒服。她好,小兩口的日子才能好,是不是這個理兒?

 

關鍵詞 新員工

 

全世界的領導都喜歡新員工,為的就是他們身上那股幹勁兒。為了迅速融入集體,博得領導賞識,新員工一般具備以下特點:笑臉迎人、虛心求教、敢於認錯、爭著干臟活累活??而且,從來沒有怨言。因為他們知道,這些行為最終會讓自己脫穎而出,甚至超越老員工成為領導面前的紅人。

 

領導喜歡這樣的員工,婆婆也喜歡這樣的媳婦。很多媳婦不明白,婆婆第一需要的,不是你和她親如母女,而是對她尊重。所以,把婆婆當成領導來尊重,會勝過一開始就要和她做母女。其實,除了特別極品的婆婆,一般的婆婆都不會太為難媳婦,因為婆婆也需要營造自己的形象,哪個領導願意下屬恨自己呢?

 

把婆婆當上司,最忌諱的就是說「算了吧,你什麼也不懂」。老人最不愛聽這個,我活了大半輩子,難道還不如你?於是,即便她知道自己做得不合適,也要和你扛到底。想想看,如果上司做了不合適的事,你能直接諷刺他?你肯定會用比較有技巧的方式來說這事。上司吃這套,婆婆一樣吃。

 

看到這兒,估計不少媳婦都熱血沸騰了:憑什麼她是上司?憑什麼讓我遷就她?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但現實就是,你不把她當上司,她也想當你的上司,如果你用「新員工」的心態和婆婆相處,會少很多麻煩。當然,你可以不這麼做,後果就是:你們掐吧,掐到最後還是她贏—沒辦法,她是婆婆,怎麼說也是長輩,地位天然比你高。  

紅榜之給婆婆提供「吹牛」的材料

 

曼麗和老公在杭州工作,婆婆住在湖南的一個小縣城。遠隔千山萬水,曼麗和婆婆相處的殺手鐧就是:給婆婆長臉。

 

還在戀愛那會兒,第一次跟老公上門時,曼麗就很在意送禮的事。送什麼呢?水果糕點,沒啥創意;衣服鞋襪,又不知是否合老人心意。有了,像婆婆這樣50多歲的家庭婦女,最愛在院里扎堆聊天,內容不外乎是顯擺自個兒的孩子。曼麗決定了,送一樣能讓未來婆婆有說頭的禮物—金戒指。拿到禮物後,婆婆十分激動,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第二天,她就戴上金燦燦的戒指炫耀去了。

 

結婚後,曼麗和老公一年回兩次老家,每次回去,曼麗定要大包小包地買東西,而且要給每個親戚朋友都帶禮物,讓婆婆賺足面子。婆婆喜歡打麻將,經常招呼朋友上家裡來。這時,曼麗會給大家倒好水、切好水果。這些活兒都不累,卻賺到了口碑。大家都誇曼麗懂事、孝順,說現在能碰到這樣的兒媳婦真是太難得了。

 

結婚第二年,曼麗帶著婆婆上北京玩。這對於一輩子沒出過小縣城的婆婆來說,無疑是大開眼界。回到家,她就對街坊四鄰感嘆,自己真是享了福,娶了個好兒媳婦,「比兒子還好」。然後忙不迭地顯擺自己吃了西餐、進了皇宮、坐了地鐵,兒媳婦還給買了好幾身衣服,「都是名牌,大商場的!」

 

公公婆婆都有退休金,生活也能自理,平日里不需要曼麗小兩口操心。但曼麗每年都會攢出兩大筆錢,一筆錢在過年時給婆婆,一筆錢則用來請婆婆去外面旅遊。有了孩子後,曼麗隨時向婆婆彙報孩子的狀況:會叫奶奶了、會認字了、會唱歌了。於是,婆婆的吹牛小喇叭里,又多了一樣內容。

 

曼麗不用像別的兒媳婦那樣,對街坊四鄰哭訴自己對婆婆有多好,她的口碑有人幫她傳—婆婆會添油加醋地加工一番,然後跟親戚朋友吹得天花亂墜。這樣做兒媳婦,是不是很省心?

 

關鍵詞  面子

 

職場如戰場,你默默地幹活,只能成為大眾臉;在關鍵時刻干出大動靜,才能讓領導記憶深刻。比如,雖然你一年只做了一單業務,但這單業務是大Boss覬覦已久的。那麼恭喜你,你絕對不會比一年做了10單業務的員工差,你的直屬上級一定會把你的業績重重寫上,大肆「介紹經驗」。你紅了,因為你給領導提供了吹牛的資本,正確地來說,是升職的材料。

 

這個職場秘籍一定要在媳婦中推廣開來。所有的婆婆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愛攀比,你只要給她提供可以跟人攀比的素材,就成功了一大半。至於你平時是否會做家務、是否對她言聽計從,那都是可以再商量的事兒。曼麗就是靠這一招贏得了婆婆的歡心。其實,那些每個月都給婆婆零用錢的兒媳婦,一年加起來的錢未必比曼麗給得少,但因為沒有形成「規模」,婆婆不好拿來吹牛。對於老人來說,你給了她面子,她就會還給你里子。你讓她吹牛吹高興了,她沒準自己都被自己吹暈了,認為你就是絕世好媳婦。

 

當然,給婆婆吹牛的材料,未必都要和錢掛上鉤。你可以學個按摩技術,回家時給她按摩,或者把孩子的獎狀拿給她看。和婆婆相處,做好這些面子上的工作不是壞事。有人說了,這一招看起來不累,其實費腦子,得多用心才能投婆婆所好。我的天,你還想怎樣?要不然你試試做劉慧芳?

 

本刊觀點

 

對於在職場中驍勇善戰的媳婦來說,只需動用一點兒智慧,就能把婆婆上司的小心思揣摩得清清楚楚,把她哄得高高興興。但就是這麼簡單的事,媳婦們總是沒有時間去做,或者說不願意去做。「我在職場已經夠壓抑了,回到家只想說想說的話,做想做的事,憑什麼要伺候她?」

 

還是那句話,你不這麼做,她也是來自木星的婆婆,你一樣要面臨她的各種「木星行徑」,然後掐來掐去,把自己搞得十分痛苦,婚姻質量也大打折扣。與其星球大戰,媳婦不如換種心態,在婆婆身上稍微投入一點兒,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快樂和融洽。


推薦閱讀:

男人應該了解女人的十種口是心非
你了解天唐錦繡情節嗎?
就算看了37遍《教父》,你還是不夠了解這部電影
女人,你了解自己嗎

TAG:婆婆 | 了解 | 媳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