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學者無法進入,非主流學者卻能入選?「高被引學者」榜單何以引發隱憂

「中國高被引學者」究竟意味著什麼?

「高被引」是否意味著「高水平」?

為什麼在有些細分領域,排名前50的頂尖學者也無法進入,而一些非主流的或者名不見經傳的學者卻能高居榜單?

日前,國際出版巨頭愛思唯爾公司發布的「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在學術界引起了不小的關注與爭議。同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講師張端鴻試圖詳解榜單背後的謎團。

「高被引」是否意味著「高水平」?

  

從「高被引學者」(Highly-cited Researcher)的字面含義來說,是指入選者的科研成果在被學術界引用方面表現出類拔萃,達到了比較高的數值。

「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發布3年來,已經越來越成為識別、衡量一名科學家在其研究領域內是否具有世界級影響力和擁有國際學術話語權的標誌。

具體而言,榜單製作者「首先排除了初步篩選出的學者中那些作為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論文的被引總次數在50次以下的學者」;第二,榜單製作者再進一步將高被引論文數為零,或者被引用次數和相同學科、相同年份、相同類型論文平均被引次數的比值小於1的學者剔除出去。

因此,高被引學者實際上必須至少滿足三個條件:

一是學術作品的總被引次數高;

二是至少有一篇作品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屬於引用次數居於前1%的高被引論文;

三是作者主要作品的平均被引在同一時間期限內要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可以說,要同時滿足這些條件,對科研人員成果的要求就變得非常高。正如一些學術同行所指出的,「需要特別注意,高被引最為核心的本質是為檢索和分析研究熱點提供方向性指標。一篇高被引論文可以成為一個研究熱點,但並不必然成為高質量或高水平的成果。

高被引學者的本質是其在英文學術世界的影響力

眼下,很多同行都在討論一個問題:「中國高被引學者」究竟意味著什麼?

首先,我們必須注意,「中國高被引學者」引用數的計量是以Scopus資料庫為基礎的。Scopus作為全球最大的文獻摘要與引用資料庫,收錄了2萬多種同行評議期刊,雖然也包含了500餘種中文期刊,畢竟主要還是屬於英文學術期刊世界。在英語學術作品為主的資料庫當中,要想產生高被引論文挑戰性很高。須知,即便是因為一篇論文被批評而產生引用,這一點也是頗具難度的。

也就是說,三個條件的約束是互相支撐的——

只有一名學者在以英語為主的學術世界中發表了一定數量的作品,

整體影響力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並且至少有一篇引起了學術界的集中關注,才有可能成為「中國高被引」學者。

記得此次的榜單發布後之所以引起一些爭議,是因為有的學者認為,自己作品的總被引次數很高卻未能上榜,從而對榜單產生質疑。但數據不會撒謊,我們會發現,這一部分學者無法入選,都是有特定原因的。

在筆者所熟悉的學者當中,好幾位確實在象徵著整體影響力的「總被引數」和象徵著引領研究主題能力的「單篇高被引」指標上都達到了要求,但是由於他們也有大量學術產出「無人問津」,屬於「零被引」文章,最終導致作品的平均影響力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所以,仔細對照上述三個條件,「中國高被引學者」的本質實際上主要體現的是學者在英文學術世界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作者的文章通過嚴格的同行評議能夠被主流的學術期刊所接受,作者在一個或幾個研究點上的貢獻能夠引發學術同行參與討論或批評。

理工與人文領域對於榜單評價各執一詞

筆者從1776名「中國高被引學者」中隨機抽樣檢索了100多位高被引學者,試圖從中發現這一群體的共同特徵。總體而言,相當一部分高被引學者既代表了本領域學者的最高影響力,也代表了本領域學者的最高水平。高被引、高影響和高水平之間呈現出了較高一致性的特點。

進一步對比可以發現:

在自然科學領域、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和若干跟自然科學關係密切的工程領域,這三者之間的一致性要更高,

在數學和工程領域這種一致性就要大打折扣,

而在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這種一致性就顯得非常低了。

談及這份榜單,一位神經科學領域的學者表示,「榜單很準確,幾乎將神經醫學領域的學者一網打盡。」

而一位任教於某高校數學系的教授則表示,數學學科上榜的學者有幾位是很頂尖的,但是最有成就的學者大部分都未能進入榜單。

另外,有好幾位數學領域的學者被排進了工程領域,估計是因為應用數學研究領域的關係。由於他們的研究成果可能會在工程類期刊上發表,但理當在最後確定學科歸類的時候把他們調整到數學學科。

另有一位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教授注意到,「在環境一級學科下面,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領域的高被引學者相對覆蓋較廣,但是市政環境的很多優秀學者卻很難脫穎而出。」

相比理工領域,人文學者們對榜單的評價就不太一樣了。

一位高校中文系教授尖銳地指出:「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與中國語言文學似乎沒有關係,我們最優秀的成果都發表在中文世界,如果要用這個『高被引』的評價來衡量,中國語言文學可能會一無是處。」

還有一位教育學專業的學者說,教育學領域的高被引學者只有兩位上榜,但是如果以同行評價為基礎編製一個教育學一級學科最高成就學者榜單,這兩位學者肯定排不進前100名。

一位法學教授則更加尖銳地指出:「對自然科學領域不甚了解,但是我可以肯定社會科學版塊非常糟糕。」

綜合這些評價,當筆者再將抽樣出來的高被引學者的引文數據導出來進行分析對比後發現,高被引學者的一致性在於——

他們有一篇或若干篇高被引論文,支撐了總的被引次數,

而且每一位高被引學者所發表論文集合的篇均被引表現都比全球整個學科領域的情況要更好。

客觀地說,這些高被引論文確實嚴格遵守了國際學術規範,抓住了當時的國際學術前沿和熱點,且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國際合作產生的成果。這說明,主動參與國際合作科研,主動融入國際學術圈,對於提升個人和機構的國際學術影響力是至關重要的。

高被引學者會成為一頂「新帽子」嗎?

很多院校管理者和學者高度重視「中國高被引學者」,是因為它已經成為大學排名的一項重要指標。在已經連續發布了三年的「最好大學網」排名中,「 各個學科被引用次數最高的中國學者數」、 「被引用次數位居各個學科世界前1%的論文數」、「學科標準化後的論文影響力」,這三大指標背後的主要貢獻者本質上都是高被引學者。

所以,高被引學者實際上已經成為支撐大學排名向好的關鍵性指標。以蘇州大學為例,一家獨擁15名高被引學者,多是「十二五」期間引進的高端人才,對該校在國內外大學排名上的迅速串升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由於高被引學者「可遇而不可求」,部分高校學科、科研管理部門已開始啟動「高被引學者」培育計劃。也因此,很多業內人士擔憂,未來的人才競爭會不會從過去的「帽子」學者之爭,演變為高被引學者之爭;或者說,高被引學者會不會逐漸被賦予「帽子」的含義,成為「院士」、「長江」、「傑青」、「千人」之外的一頂新「帽子」。

在筆者看來,當一個新的評價工具出現時,應當保持足夠的冷靜和定力。「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背後,固然有一些專業性機構「背書」,但作為一名理性的學者,也不應該輕易用一句「不可信」評價了之。反過來,我們也需要深入思考這個工具或指標的本質和內涵,合理地使用相關指標。

如果要把「中國高被引學者」指標限定在一個相對合理的使用範圍,很多學者認為,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表徵學者的國際學術影響力和國際學術話語權。中國的學者們可以獲得的啟示是,只要融入國際話語體系,參與國際學術網路,把握國際前沿熱點,遵守國際學術規範,並且持續致力於在被國際學術索引庫收錄的期刊或國際會議發表作品,成為高被引學者就只是時間問題。

但很顯然,中國的學術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新階段,我們要加強話語體系建設,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增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進入「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的學者,屬於率先進入國際學術網路的學者,應當率先承擔起這個責任和使命。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中國期刊努力走向國際學術話語體系的中心,中國自然會湧現出更大批的高被引學者。

一流大學必須是孕育大師的土壤,培養大師的搖籃,大師願意終身在此奮鬥的地方。大師裡面會有高被引學者,高被引學者裡面也會有大師;但大師不必然是高被引學者,高被引學者也不必然是大師。高被引學者數量是結果,而不是目標。我們在使用「中國高被引學者」指標時,切不能犯下本末倒置的錯誤。

【學者聲音】

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熊慶年:

「高被引學者』從一誕生就無法擺脫功利主義和工具主義的羈絆。榜單的開發者主要是從排名數據採集的便利性和客觀性角度尋找一個能替代實際情況的數據指標,這是商業排名出於成本和收益的考量。

實際上,各個學科被引用次數最高的中國學者數並不能完全表徵「頂尖人才」, 被引用次數位居各個學科世界前1%的論文數也不能完全表徵「頂尖成果」。例如,綜述性的文章容易形成高被引,但這類文章本身創新性要素卻很少。

揚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沈明:

過於在意這些指標的大學基本都不是一流大學。如果把排名或指標當成大學找差距、爭上游、干實事、辦特色、惠及學生教師和社會,那就是辦學的智慧。

倘若追排名、搞面子、丟特色、盲目求全、惡性競爭,大學不僅永遠成不了一流,反倒會在創一流長跑中節節敗退,終究會成為不入流。

北京大學學科建設辦公室研究員賀飛:

從統計學意義上說,高被引學者當中的傑出學者確實比普通作者中的更多。不少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也是因為高達上千次的高被引一舉奠定自己的學術地位,所以高被引學者的指標是值得重視的。

不同的學科,引用的生態不一樣。比如說生化就多一些,數學就要少一些,不同的學科之間具有差異性。學術引用和文章類型、發表時間、發表的學科都有內在的關係,所以科學計量學家們開發了歸一化的相對影響力指標來彌補這一點。

第三,目前高被引學者的遴選方法在細節上還不是特別公開,例如自引是否扣除等內容還不明確,只有充分公開信息才能接受學界的檢驗。

同濟大學辦學質量評估院副研究員樊秀娣:

大學具有多樣性和多元化的顯著特徵,隨便將兩所不同類型的大學進行比較會犯下拿蘋果和桔子比高低的錯誤。

「高被引學者」更加適合於評價自然科學領域,輕易把這個指標用於評價所有的學科領域是不恰當的。

浙江大學中國科教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吳偉:

高教領域的排名,無論針對人員、學科,還是機構,只是判斷對象的一個角度和工具,其間摻雜著主觀與客觀,局部與全面,利益至上與理性認知的糾葛,爭議必將伴隨終身。高被引學者也不例外。它產生於高層次人才成為科技創新核心要素的時代背景,是學術圈子內部認識頂尖學者的一個手段。

由於數據來源、清洗技術、排名偏好等的差異,在學術評價領域的認可度還不是很高。用它來評價人員的創新能力及其影響力,會有偏差,希望只是為內行提供一個參考,而不能成為外行從事簡單化、絕對化評價的手段。在娛樂化情境下,高被引學者容易造成部分學術潮男(超男),對學術整體的良性發展並非一定是積極的。



推薦閱讀:

浴+居 | 關於頂級浴室櫃你知道多少?
全球四大頂尖跑鞋品牌
世界頂尖品牌(71)朗萬Lanvin
韓國頂尖投資專家的成功啟示
媽媽育兒經 | 女兒被7所頂尖學府相中,怎樣才能教出這麼優秀的孩子?

TAG:非主流 | 學者 | 頂尖 | 榜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