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育兒理論都強調完整的家庭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這些觀念聽起來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從養育下一代的角度來看,一個父母雙全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確實相當重要,孩子需要母親的陰柔關懷,同時也需要父親的陽剛影響。
縱觀我國古代的四大賢母,即孟母、岳母、歐陽修母和陶母,這裡除了岳母是在岳飛十九歲時喪夫,其他三大賢母均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喪夫,也就是說孟子、歐陽修和陶侃幾乎是在單親家庭長大成人的,從這些古代先賢的品德、修養、能力以及對當時的國家、乃至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貢獻來看,這幾個母親對下一代的教育可以說已經很成功了。她們的這些成功,是我們將孩子送入清華和哈佛所不能相提並論的,孩子進名校其實離人生的成功相距甚遠。
為什麼單親母親能將孩子培養的這麼成功?為什麼缺少父愛的孩子能夠成為影響中華文化的先賢?按照我們的現代育兒理論,沒有父親的影響(特別是男孩),孩子長大後出現這樣或那樣問題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在女人堆里長大的男孩還會出現女性化的現象。
還有,現任的紐西蘭總理約翰.基,在其7歲的時候,父親離世,理論上講父親在孩子這個年齡離世對孩子後來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但是,為什麼人家總理都做到第二屆了?這些都是偶然現象嗎?我不相信。是他們的母親很偉大嗎?這一點我相信,但是,孩子畢竟在沒有父親的環境下長大的,這一點與通過許多研究證實的現代教育理論相矛盾,這裡一定有一個什麼共同的原因,將孩子在幼年喪父這個壞事變成了「好事」。我個人孤陋寡聞,單身母親將孩子培養成棟樑之材的例子應該還有許多。
單親家庭(在沒有老人參與的情況下),幾乎是單親(主要是單親媽媽)自行決定撫養孩子的方式,這樣幾乎不會與自己的配偶因養育子女的方法不同而發生衝突,這種模式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效率較高。
德雷克斯曾說過一句話:「當父親失去了對母親的控制權時,父母雙方也就失去了對孩子的控制權。」他這句話其實就是講:當母親沒有給孩子樹立一個聽(父親)話的榜樣時,孩子就會變得誰的話都不聽了。在過去「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的日子裡,其實從教育下一代的這個角度,是有一定益處的,孩子從小就知道該聽誰的。有些「民主」的家庭,夫妻之間是通過吵架來決定孰是孰非的,這種方式最後的結果是什麼也決定不下來,孩子最後不知聽誰的。我們當父母不是要想方設法如何控制孩子,但是孩子也應該在一種父母最終達成一致的教養方式中成長,這裡所說的一致不是指父母之間沒有任何分歧,不同的個體之間不可能沒有分歧,有分歧不怕,關鍵是在養育孩子的問題上最終達成共識,但是這種共識對於有些父母雙全的家庭似乎很難達成,特別是再加上隔輩人參與其中,養育孩子的問題就變的越發複雜。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麼有意思,就像我們的先賢老子所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單親家庭有單親家庭養育孩子的優勢,雙親家庭同樣有其劣勢,真是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單親家庭在具備意見統一的優勢同時,還應注意養育方法,這樣在培養孩子的路上才能做到揚長避短。
如果你是雙親家庭,請在這方面向單親家庭學習,我不是讓天下的父母為了教育孩子都離婚,這裡只是想說:為了孩子,請我們的養育者,在養育下一代的問題上保持一致。
-----父愛本色的博客
推薦閱讀:
※良好家庭心理氛圍有利孩子成長
TAG:家庭 | 單親家庭 | 氛圍 | 親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