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培養系列之一: 夫妻關係與子女成長教育

                                      子女培養系列之一: 夫妻關係與子女成長教育 

                                                                 ·李 昶· 

       大概是巧合,最近幾家社區機構和報紙都想約我辦講座談這方面的問題。同時也是因為我日常工作就是專門從事兒童、青少年及婚姻家庭的心理輔導和心理治療,現 在把自己日常的工作感受與研究寫出來與大家分享。寫這個題目還有一個原因:約兩個月前,我在多倫多舉辦一次婚姻家庭講座,當其中談到家庭婚姻不合可能對孩 子造成的負面影響時,我觀察到聽眾中好些人掉下了眼淚。這更使我想寫這篇文章來與大家共同探討這方面的問題。

      婚姻關係不合是十分常見的現 象。據我的觀察,這個比例相當高。據美國1994年的一次統計,第一次婚姻的離婚率約51%, 而第二次婚姻的離婚率約38%。那麼想想還有很多婚姻不合但並不一定走到離婚這個程度上的家庭呢?這總的百分比該有多少?雖說華人的離婚率遠低於這個數, 但筆者讀到的資料顯示中國大城市的離婚率也追近20%。同時不要忘了中國人口基數大。按照這個比例,中國人的破碎家庭實際數目可以說是驚人的。

      有些研究文章說,單親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不一定比雙親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有更多的心理,情緒和行為問題。我不清楚這些結論是怎麼來的。但搞研究的人都知道, 研究的結果與你採樣的範圍以及研究方法有極大的關係。 也有的研究文章說,在一個混亂的,劇烈爭吵的,虐待的,暴力的,憤怒的家庭中培養出來的孩子,其心靈上的創傷遠會超過一個平靜的單親家庭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筆者是同意後一種理論的。

      那麼有矛盾的、爭吵的、不離婚的家庭呢?這樣的家庭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這就要看做夫妻父母的是怎樣處理他們自己之間的關係,看他們怎麼處理家庭矛盾以及怎樣對子女解釋了。這裡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婚姻家庭矛盾的出現和加劇過程中,孩子是在哪一個年齡段上。這點是極其重要的。 一般來講,婚姻家庭爭吵不合,對兒童的心理和性格發展的負面影響最大。許多人認為,孩子小,不懂什麼,所以夫妻之間怎樣叫罵爭鬥都沒關係。孩子大了,青少年了,開始懂事了,家庭問題、矛盾衝突會對他們產生更多的影響。這是一種極大的誤解。我們講兒童,一般是指青春期到來以前的孩子。法律規定為12歲以下。這裡涉及的不是孩子小,懂不懂事的問題,這裡涉及的是兒童大腦發育和神經細胞作為一個系統的連接問題。

       一個正常人的大腦神經細胞,從理論上講有近千億。而人大腦的發育,在青春期到來以前應該有約90%的部分已經完成。而從理論上講,每個腦細胞有可能大約有 15,000種聯接方式在聯接點上進行聯接。這也就是說,大腦神經細胞之間的聯接方式,會影響一個人的人格的形成,影響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情緒模式和行為 方式。再說白一點,人的性格的培養和建立,人的情緒和行為方式,在青春期到來以前就基本定型。中國有句老話:「三歲看老。」英文中說: 「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 都是指這個意思。這裡的根本原因是,兒童的大腦神經細胞在10-11歲以前,已經進行了大規模地發育和聯接,聯接以後就定型,無用的聯接就會斷掉。你自己 可以去算算兒童大腦會有多少種可能的聯接方式。成人的大腦神經細胞的聯接,因為已經定型,聯接方式實際上沒有兒童多。這也就是說,在兒童 的成長期,環境、心理、情緒對他們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有創傷性經歷,受虐待的經歷,如果是生長在一個成天爭吵叫罵的環境中,如果所必須的物質關懷缺 乏,都會影響到兒童的心態情緒,會直接影響到兒童大腦神經細胞之間的聯接或產生錯誤聯接。這就是為什麼從人格研究的角度上講,一個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東西: 他的性格、情緒表達方式,行為模式,都會在兒童期基本定型。

      這裡順便提一句:人們經常搞不懂,兒童為什麼會學習語言那麼快、那麼順利,尤 其是移民們的孩子,可以流利地在2-3種語言中進行轉換,而成人學習一門外語,學很多年,還是覺得難以說得很地道。這裡的原因是:要把一門語言(或幾門語 言)掌握得像母語那樣流利地道,這個過程一般是要在兒童大腦神經細胞進行大規模聯接完成之前進行。這裡還多說一句:想送孩子們回國的父母們,在把孩子們送 走或接回來時,最好能考慮到孩子語言學習發展與年齡之間的問題。

      兒童大腦的發育,神經細胞的聯接,還會影響到大腦的許多功能:如記憶力 (記憶力,即指保留信息能力,是學習是否成功的關鍵之一);對信息的編碼(encoding, 將信息移植於大腦存儲系統中)和解碼(decoding, 對信息的理解解釋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目測空間能力(Visual-spatial ability)——即對符號、幾何圖形、圖畫、空間距離的識別能力;執行功能——如做決定和執行任務,信息處理速度;數字運用和數學推理;以及對假性詞 匯信息的解碼能力(pseudo-word decoding ability)——即對不帶意義、荒唐、不合邏輯的辭彙信息的識別能力。以上這些部分,是大腦功能的核心部分,如果大腦在發育過程中受過較大刺激或負面 影響,以上這些功能就可能會發展不完全或有部分功能喪失。

      夫妻之間的矛盾衝突,一般來講是會影響到孩子的。至於孩子受到負面影響的程度, 其一取決於孩子年齡的大小;其二取決於夫妻(父母)之間的吵鬧不合程度的嚴重性。父母關係越惡化,孩子就會感受到越驚嚇、情緒心理傷害就越深。 如果孩子小12歲以下),因為這是關鍵時期,可能受到的傷害會更大一些。

      整個兒童發展心理學的核心部分,是「親情聯繫」 (Attachment),而許多兒童心理、情緒、行為問題,都是從這裡派生出來的(這裡不包括遺傳問題、基因問題、以及人們還未完全弄清楚的先天因素, 還加上酒精、化學物質、放射物質對胎兒的影響)。如果兒童期的這種親情聯接的關係受到影響或中斷,比如父母長期吵鬧打罵或分居離婚,這種親情聯繫受阻或隔 斷,對兒童的心理創傷一定是不小的,有的甚至是無法彌補的。這就是為什麼一個充滿吵鬧、暴力的家庭,很有可能會孕育出有以下一方面或幾方面都有問題的孩 子:比如有反叛心理、行為過失,不認真學習,對權威(包括父母或老師)的抗拒心理,不遵守紀律或社會公德,懶惰,不能安排好時間,沒有組織管理能力,反社 會心態或行為,仇視他人,尖酸刻薄,焦慮症或憂鬱症,暴力傾向,濫用酒精或毒品,過早發生性關係(進入青春期以後)等。

      我個人認為,做為 父母,當我們把孩子帶入世上,培養他們成長,我們就有責任和義務讓他們身心健康地在相對寧靜、溫馨和諧和愛的環境中成長起來。這時我們考慮的,不僅僅是我心裡不舒服要發脾氣,也不僅僅是對配偶還有多少情感的問題,也不單是對異性或配偶是否能產生「化學反應」的問題,也不僅僅是去抱個二奶、二爺感覺青春刺激 的問題,這裡是對一個孩子——一個生命成長一生負責任的問題。

      作為成人的父母,你當然可以有權利跟著你的感覺走,愛則合,不愛則分。但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是:無論長期劇烈爭吵或分居離婚,你有沒有考慮過對孩子的創傷性影響?「分裂的忠誠」(Split Loyalty)就是這種創傷性影響的一部分。它是指夾在父母嚴重矛盾衝突中的孩子(尤其是向孩子講大人之間問題的那種情況),不知道他該向他所愛的父母中那一方表示忠誠,導致的結果可能是孩子的迷茫、痛苦和強烈的失落感。這 種心內的撕裂與分裂往往可能會導致孩子心理上的扭曲、情緒的變態或行為的過失。孩子的內心痛苦和憤怒找不到宣洩口時,也可能內化為(Internalizing)轉為反對自己的心態或行為:如憂鬱症,焦慮症,飲食功能失調,自虐或自殘行為,或以生病的方式來吸引轉移父母之間的矛盾沖 突; 或是可能外化為(Externalizing)對他人的攻擊性行為,易發怒,在家裡、在學校與家長老師對抗,或不良行為:如撒謊、偷盜、破壞公物、不遵守 公共道德。再大一點,這些孩子中有些可能發展出反社會反法律行為,或過早發生性關係,或涉及毒品酗酒。

      筆者見過不少父母,孩子出了各種心 理、情緒、行為問題,來找專業人士幫助,這時他們都還堅持認為這只是孩子的問題,而不是大人的問題。有的家長還有這樣的態度:這孩子的問題,交給你了,由 你負責給治好。他們看不到要解決孩子的問題,首先要調節大人之間的關係,要解決婚姻家庭中的矛盾衝突。家庭系統理論,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研 究夫妻關係、婚姻家庭矛盾對每個家庭成員的影響,尤其是對孩子們的負面影響。要想糾正這方面的問題,首先是要從大人做起,來調整各種關係,爭取轉化解決矛 盾衝突,而不是將矛盾衝突轉移到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員身上去。要多給孩子們以愛和關懷,要建造一個相對和諧穩定的家庭環境,孩子們才能健康地成長。

       最後還要提一句:我們都曾走過彎路,無論是單親還是雙親家庭的父母,為了孩子,我們都要好好活著,調整自己的心態行為,把孩子們培養成長起來,是我們最大的心愿和幸福。

       這篇文章主要談了夫妻關係與孩子(尤其是兒童)成長發育過程之間的關係,下一部分將講婚姻家庭問題對青少年的影響。

 

        

 

                                           夫妻關係與子女成長教育: 子女培養系列之二

 

                                                                    ·李 昶· 

       上次談了兒童問題,這次主要談家庭關係與青少年的問題。青少年時期,由於心理生理髮展階段不一樣,它有著它的特殊的特徵。西方法律將青少年期定為13-16歲。如果從腦電圖來看,青少年時期大腦部分有比成人或兒童期的大腦有更多的光亮點部分,它意味著青少年時期人的大腦最為活躍,同時也標誌著由於荷爾蒙以及各種內分泌的大量釋放,刺激大腦,使青少年處於一種神精身體充分生長發展甚至亢奮的階段。

      西方的發展心理學,涉及到青少年部分,核心是講「角色」(identity)理論。其根據是埃里克-埃里克森(Eric Erikson)教授提出的青少年時期人格心理發展的核心部分是「角色(身份)迷茫」(identity confusion)的理論。它主要是指青少年在這一時期由於脫離了兒童期,開始探索人生,探索自己的身體(女孩子來月經,男孩子開始射精的現象),對異 性的好奇和興趣,對性的興趣以及性刺激,尋找滿足性要求的方法(如手淫或偷嘗禁果)。同時這一時期的青少年開始向成人階段邁進,開始探索 人生生命的意義,開始考慮我是什麼,我這輩子希望幹什麼,我人生的目的是什麼。有的青少年對前途充滿幢景,有的對前途充滿了擔心害怕,有的懶得去想明天, 有的焦慮今天,有的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時行樂,有的開始發奮讀書用功,希望今後有一天能功成名就。總之,對自己在生活中將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身份)的認同或對這個認同的喪失,是青少年發展心理的核心部分。

      這裡還要提一下:大部分青少年是基本順利渡過青春期的,不一定會產生「角色(身份)迷茫」(identity confusion)以及其它有關問題。另外,青少年時期,還有一種現象,就是在家裡對父母的反叛心理和在社會上(包括學校里)要求被同齡人認同被接納的心理。對父母的反叛心理行為主要表現為:不再像兒童時期的乖孩子,不再怎麼聽父母的指示或教訓,頂嘴,不按規定的時間回家,對什麼事都好像有自己的主見,認為父 母觀念老朽陳腐,不願意參加家人的活動,不願意做指定的家務事,不收拾房間,有的不注意個人衛生,東西隨地亂扔,開大音量聽搖滾樂之類,喜歡做帶刺激的有 一定危險的行為,認為自己什麼都行,認為自己是戰無不勝(invincible),有的去交上父母認為不該交的朋友,有的過早發生性關係,並且不聽父母的 勸告即應該採用防止懷孕或防止性傳染病的措施,有的去發展一些父母認為不應該發展的興趣(如長時間上網,打遊戲)等等。

      青少年的對同齡 人的認同需求行為包括:希望能參加某些小團體,希望被同齡人接納,希望穿著流行服裝款式,如當下時興的衣服要Adidas,鞋要Nike/Nikon,男孩子要穿寬褲口的吊襠褲(看上去馬上要掉下來的那種),女孩子的上身緊身衣與褲腰之間要留出約一寸的距離,露出腰間部分,腰間皮帶部分要隱隱顯出內褲褲 腰;年青人希望的認同還包括做同齡人做的事,有的青少年感受到同齡人的壓力(peer pressure)而不得不去做內心本不願意做的事情,如吸煙、喝酒、嘗試毒品等。據資料顯示,大部分青少年都嘗試過至少一次大麻。男孩子與女孩子在青春期的行為有有些不同。男孩子的外化行為問題多半表現為反抗行為,不服管教、頂嘴、斗歐、易發怒或某些反社會行為。很多時候都是獨立行為。

      男孩子的內化行為是焦慮多於憂鬱。女孩子外化行為問題可能有獨立行為如叫、罵、哭泣,但也有不少時候表現為小幫派,並以小幫派的方式去拉攏或打擊某個具體的 女孩子。女孩子多半是以惡毒語言或背後編小故事來攻擊他人,而不一定是像男孩子一不對勁倆人就可能幹上架來。而女孩子的內化行為,往往可能是更多地壓抑自 己,壓抑的結果要不就是怨恨,要不就是落入憂鬱症。要說明一點:這裡男女孩子在青春期的行為,不一定能那麼嚴格地劃分開來,有時會有許多交叉相同之處。

       無論男女青少年,如在青春期出心理行為問題,都可能有以下這些問題中的某些情況:在人際關係中,容易與人發生衝突,表面強硬下藏著怯弱。希望退出人際關係衝突,但又更害怕獨立自主,要自己拿主意,於是產生沮喪情緒或自我無助的感覺,他 極其希望依賴於家人或同齡人,但他又去預見期待在這些關係中對他人的失望幻滅,從而產生自我預言 (self-prophecy),因為覺得他人會不同意我或會讓我失望,也就相應產生對他人的抱怨對抗行為,最後出現被他人拒絕的現象,從而自我預言也因 此變為現實。順便說一句,自我預言是一種很有意思的現象,屬於自我擊敗(self-defeating)的範疇。當個人價值感垮掉以後,對個人失敗的預期或社會周圍環境加給他的羞愧感會局限一個人朝向獨立成長的發展,並難以將他從垮掉的精神狀態中給重新鼓勵站起來。

      青少年還容易出的心理行為問題還有比如,他會認為當他試圖建立自信或者是自我肯定態度的時候,別人不會贊同讚賞他。這種思維方式很容易讓其輕易放棄那些本來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的。這樣做的結果,仍然會挑起心中的怨恨或憤怒。這就解釋了有些時候青少年會莫名其妙地發火的原因。

     有的青少年也會對生活、前途以及未來的廣泛的擔憂,心情沮喪,情緒波動擺指向兩個極端,消極的攻擊性行為(passive-aggressive acts),抱怨批評他人不理解自己,不支持自己。他內心的不安全感增強。為了保護自己的那份自尊,他寧可從社會交往與人際關係中退出。這種對人際關係的脫離不僅使他更失望焦慮,而且使他產生憂鬱。有這種情緒波動、自信心打了折扣的青少年,他從他人那裡得到的,可能是更多的引發他人看不起自己的行為,帶來更多的孤獨或羞辱。這時他的自我保護意識就更強,更龜縮到一個自我封閉的空間里,要不成天上網打電腦遊戲,要不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睡大覺,要不就是對家人發脾氣來泄憤。他會發現似乎生活中每條路都是充滿衝突,他看不到這種情況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造成的。因為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如此脆弱,他甚至不敢站起來捍衛自己應有的權益。他同時因為不相信他人因而他也不敢依賴或對他人充滿信任。這種人因為活在生活中就是期待失敗,那麼難怪這種人性格行為中表現出那麼多抱怨、焦躁不安和失望。

       青少年出心理、情緒、行為問題,與家庭和父母很有關係。沒有自信心的父母、憤怒的長輩、發牢騷的成人、焦慮憂鬱的引路人,帶出來的是同樣的下一代。長期劇烈吵鬧的父母,有很大可能性你的青少年的孩子會同你吵鬧。鬧得不可開交最終分居或離婚的父母,你的孩子在青少年或成人期談朋友、結婚後有更大可能性捲入衝突,或分手分離,就像在重演一幕戲一樣。充滿尖酸刻薄言詞、充滿憤怒的父母,你會發現進入青春期的你的孩子發展出同樣的情緒或行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自己都可能從你孩子那裡品嘗到不曾善待他人的結果是什麼樣的,是什麼味道。

      憤怒暴力的父親多半會造就一個同樣人格行為模式的男孩;而一位喜歡嘮叨、操縱慾強的母親,往往可能會培養出一位優柔寡斷的、性格軟弱的兒子,而往往可能會培養出一位反叛心理、行為出軌、性格極強的女兒。至於為什麼,有待今後另撰文詳述。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成長 | 子女 | 夫妻 | 夫妻關係 | 關係 | 成長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