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蘇州費氏歷史沿革》——費修竹

我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市區以西的淼淼太湖中洞庭西山島上後埠村,兒時只聽父親說過我們蘇州吳縣費氏原從我國北方遷徙而來,且曾是複姓陸費,但說得不很詳細且缺少文字考證材料。去年夏季,我大哥從北京寄我一本由揚州廣陵書社2006年7月出版、張學群等編著的《蘇州名門望族》一書,才知道我所屬的費姓乃歸蘇州費氏洞庭包山(註:我們習慣都稱洞庭西山)後埠一支。

這一支從何而來?《蘇州名門望族》書中說:溯其源,則在四千一百多年前,費氏源自山東曲阜之南的鄒費地區。公元前2100年時,黃帝第六代孫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封在費地(一說在今山東魚台縣西南),賜姓嬴。伯益生子二人,次子若木留費,子孫以費為姓。考《姓觿》及《中國姓氏尋根》,費有兩家,伯益封地在費,讀作fei,另一姬姓即魯桓公第四子季友亦因有功績,被魯禧公(前659-前627)封於費(鄪)邑(今山東費縣北),此費讀作bi  。但到宋末元初時,bi音不復存在,兩處費姓皆讀作fei,其成為經久通用的讀音,我們蘇州人念鄉音vee。

據考證,費氏家族歷來公認的「郡望」——江夏,來自費氏七十一世祖即三國時代的費禕(音yi,190-253),是當時的江夏縣(今河南省南部近湖北省的羅山西南)人。他少年喪父,隨伯父長大。伯父的姑母是益州刺吏劉璋之母,禕乃隨伯父入川,後仕於蜀。據說他批閱文件和處理事務的能力遠勝他人數倍,且牢記不忘,被諸葛亮指定為第二個蜀相接班人。諸葛亮曾說:「費禕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費禕也是我國著名學者費孝通的三國時代的祖輩。上溯其源,蘇州地區費氏原是一家。

宋室南渡時,費氏家族多有遷江南的,有力者居蘇杭郡城,無力者分居於蘇州和吳江、湖州、紹興等水網地區。居蘇州一帶的費氏逐漸分成居於郡城、蠡墅、吳江及吳縣洞庭西山後埠等支。

我家所屬的吳縣洞庭西山後埠一支費氏,宋南渡時自北方南遷,開始居於蘇州郡城,在郡城迭遭金兵襲擊焚掠及宋末元初之亂,費氏子孫從郡城避居太湖,於元代中後期舉族從湖濱遷往太湖中最大的島洞庭西山定居,即形成後埠這一支。

(二)

明代正德(1506-1521)年間,洞庭西山後埠一支的費浩(字養素)娶涵村陸謙(陸氏祖先於南宋嘉定十二年即1219年從杭州遷來)之妹,未育,費家本族無繼嗣者,就以陸氏夫人的內侄、涵村陸景榮(陸謙的第三子)嗣為己後,陸景榮改費姓後,有二子三孫。至明代後期,陸姓移居渡渚,後埠已無陸氏。費姓子孫繁衍,再無與陸姓通婚者。

我父親對我說的陸費之複姓,就是陸家人繼嗣於費家的姓氏,即《辭海》上「陸費」這一條,「複姓,清代有陸費墀其人」。我父親有一次說過,陸氏源出戰國時齊國,為齊宣王之後,傳人有東吳大將陸遜、宋代大文豪陸遊等,亦屬名門。後因陸費複姓累贅,棄陸字單姓費了。陸家繼承了費家,從此我們這一支的費氏事實上即陸氏之後也,故西山後埠費氏之源須追溯陸氏之祖。據鄭樵《通志氏族略》所載,陸氏是陳公子完(謚敬仲)的後代。他因懼禍奔齊,改稱田氏(田陳古音相近),其後代為齊王。至齊宣王,封其少子通(字季達,謚元侯)於平原陸鄉,始稱陸氏,其後遂以為姓。通之子陸發有二子:陸萬、陸皋。長房陸萬生子陸烈,烈字伯元,漢高祖時為吳縣令,遷豫章都尉,卒後,吳人懷念他,迎其喪歸吳,葬於胥屏亭,子孫遂為吳郡吳縣人。東漢以來,陸氏是為名門望族,三國東吳陸氏出了兩位丞相,即陸遜、陸凱。自東晉至陳五朝,吳縣陸氏官至五品以上者有33人。吳縣洞庭西山陸氏由陸元陽、陸元鈺兄弟自無錫移居而來,分別住在涵村和後埠,自稱屬侍郎支。明代中葉,舉族遷往渡渚,只有繼承費氏的一支仍留在後埠,但已為費姓。

《蘇州名門望族》書載,包山(即我說的西山)費氏雖是望族,但登仕者極少,官職最高者也只清道光年間十三世祖費侖虛(名文淦,1788-1857),是二品銜、四品知府,任浙江省軍需總局總辦。族人以去湖南湖北經商者為多,不少人幼習詩書,頗具才識。在清代,七至十二世的祖先有五支遷居湖南,定居於湘陰、長沙、常德等地。有的人壯年在外奔波務商,仍不忘本土宗族,到老還鄉。中興始祖十世松軒(名世瑞,1704-1733)在湖南湘潭、長沙幾處經營瓷業、綢布業等,成為巨富,65歲後把事業交給兒輩攜眷回西山後埠置義田贍族.他為三房子嗣建立了秉訓堂、承志堂、葆彝堂三幢深宅大院,又在辛村建綠石堂、倫彝堂兩處大宅。松軒長子敬齋(曾在浙江做小官)為大房,居秉訓堂;次子鯉泉為二房,居承志堂;三子桔懷為三房,居葆彝堂。二子三子均經商,商號在湖南長沙、湘潭、寧鄉、益陽、常德五埠一帶。

《蘇州名門望族》一書說:近現代以來,一般裔孫的氏族觀念日益淡薄,於清代遷居三湘的後裔已無從查考。族人各謀發展,多數立足外地,從工經商,以居蘇州、上海者多,居蘇州者十餘戶,居上海者二十餘戶,留故鄉西山的只有十多戶。後埠費氏也有散居在湖北省漢陽、漢口、蔡甸、荊州、沔陽、宜昌等地的。我父親在漢口工作時遇到過房主人徐竹君之佣婦費氏,屬德字輩;遇同興泰棉花行職工費氏,屬延字輩的;又遇春興裕號揀茶女工費姓,也是延字輩的。他們都記得西山後埠一支的費氏輩分排行,即費展思所撰十六字:「文德延昌、學修英茂、敬承良志、克紹華宗」。

這十六字是清道光六年(1826年)由族中議定,並議定費浩(養素)為一世祖。

(三)

依照文字資料記載為準,我只能從九世祖說起。洞庭西山後埠費氏第九世共有五房,據我父親說是兄弟秀才五人,排行第三的費質庵(名國士,1680-1733)讀書有所成,中秀才,有詩作,但仍兼農,後經商於楚,為三房始祖。其子第十世費松軒生三男,又分三房。現在的後埠費氏後代都是這三房的子孫。松軒的長子敬齋(名孝先),二子鯉泉(名孝友),三子桔懷(名孝瑞)均為第十一世。我家就屬於費鯉泉這一脈。

費鯉泉(1742-1808),是個孝子。母錢氏老病在床,久患痢疾,衾褥玷污,他親為更替,不假他人之手。母氣管積痰,他用蘆管親口吸痰,「費孝子」之名遍及洞庭西山和三湘。嘉慶二十三年,為其建孝子祠,造石牌孝子坊,並年年祭祀。因兄敬齋早逝,後埠費氏大族俱由鯉泉以長兄身份析產並安排好湖南湖北產業,使費氏中興之勢得以持續下去。鯉泉父子長袖善舞,往來於荊湘從事貿易,在湖南長沙、常德、湘潭、寧鄉、益陽開分支聯號商店,業績頗佳,且經營之餘不離經史,為後人樹立了詩禮傳家的良好榜樣。

鯉泉育子二:長子偉堂,字大傑,又名禹峰,即「麻陽太公」;次子蟾香,二子是為第十二世。蟾香中過秀才,惜早故,由偉堂次子仙洲繼承,即芝雲、怡雲之父。芝雲之子慰伊(音)住河南開封,怡雲子連元住南京烏衣巷(王謝舊址),日寇在南京犯下瘋狂大屠殺罪行後,費氏的這一支再無消息,很可能因此而絕嗣了!

費偉堂子十三世費海門,為費氏十六字的首輩「文」字輩,名文潮,字仰蘇,配莘村灣老圃堂殷氏。海門年輕時隨父親偉堂在吳頭楚尾營商,育有二子六女:長子琴珊,次子哲如;大女適馬前堡,三女適橫山,其孫即我兄弟姐妹認識的火金,四女適東蔡春熙堂,六女適鹿村黃咸順,其餘皆不詳。海門公於五十多歲後將在湖南的企業交給大女婿前堡的馬梅溪經營,自己回西山後埠逍遙納福。洪楊之役,使海門公在湖南的企業一敗塗地,恰如其常吟誦的一句唐詩:「時難年荒世業空」。

海門的長子琴珊為第十四世,德字輩,名德宣,綽號「呆金官」;其弟哲如,綽號「呆玉堂」。兄弟二人均屬紈袴出身,沒有學問,卻又是做官迷。琴珊在湖南桃源做過巡檢,重九品之流;哲如在浙江寧波、紹興也做過小官。

琴珊有子二:長子縵卿,延字輩,名延慶,又名昶齡;次子槐卿,又名萼樓,二子為第十五世。縵卿是一花花公子,他寫的字惡劣,不堪入目,文化低又不會做生意,也不會工農手藝,獃頭獃腦,只會花錢吸鴉片煙,只活了三十九歲。槐卿公有二子,名越山、碧山,與我祖父費笠齋是堂兄弟。越山有三子,名學誠(楚寶)、學謙(阿端)、學詢(阿華);碧山有子名學謨(阿胖),學謨只活到二十五歲,身後無子女。

縵卿娶東蔡蔡氏為妻,有一子,即十六世費笠齋,屬昌字輩,名昌言,字清和(1858-1908),他是我從未見過面的祖父。他生於清咸豐戊午年,肖馬。笠齋出世正值洪楊之役,又因其父縵卿無能,家業蕩然,柴米不繼,直到28歲才得以結婚。卻說那年月,縵卿在湖南常德自己的店號中鴉片煙癮發足,卻又無錢買煙,向店中職工借錢,沒有一人看得起這少東家,人人反鎖了門不理睬他,他因此而氣絕,竟先於其父亡故。其父琴珊在湖南經商,直干到七十三歲病故,與其子縵卿一後一前,都葬於湖南省桃源縣荒地。噩耗傳到西山後埠故里,正是笠齋迎娶俞淑娟之時,即秘而不宣,先辦喜事,再發喪告。俞淑娟(1869-1916)即我未曾見過的祖母。她是俞菊生的獨生女,家住西山頭陀橋,祖上也在湖南經商,發過財,在西山造過兩處大房子,一在頭陀橋,叫居易堂,其規模比費家承志堂有過之而無不及;二在俞家弄。俞家祖上還有能力再建,於是託人帶了上萬現銀乘船回西山,船老大在到達西山時得知俞家主管人在湖南病逝,就吃沒了這一大筆現款,用這筆現款給自己買木料磚瓦在南徐造起新屋來。因為是攫取的不義之財,後突遭回祿之災,燒得只剩一片屋基。暗室虧心,神目如電,冥冥中自有報應!這件事,當時在洞庭西山幾乎無人不曉。

費笠齋因家貧,被族中人不大看得起,央人介紹到浙江南潯鎮黃泰和號當夥計,年俸只有二十八千文。可憐見的,他因勞累過度病死在歸家的一條航船里,到家已經氣絕,享年五十歲。他與俞氏生有四子四女,夭折二男一女,一女送給了南潯育嬰堂。長女費賢貞,長子名學忠、次子名學信,余不詳。

笠齋的長女費賢貞,是我的姑母,嫁西山東河鎮承啟堂徐頌如(徐家女嫁費家費學忠,是我伯母,此為兩家換親,費家與徐家乃親上加親),早寡,撫育二女:長女徐芝嬋,任上海海軍保育院主任,適東海艦隊幹部陳勛,子名陳喆,為上海軍醫大學醫生;次女徐君嬋,又名徐友偉,曾任江蘇吳縣廣播站主任、蘇州市衛生局黨委書記,適蘇州地委文教委書記張道友。我在姑母家住過近一年,知她善良勤勞節儉,她無論菜好菜差,每頓兩碗米飯;且多次教導我「食不言」。

第十七世、笠齋的長子費學忠(1897-1937),字讓之、讓志,肖雞,從小天性聰穎,十三歲,由族祖費懷芝介紹到漢口立豫錢莊當學徒。他曾拜湖北書法家程子大為師,練就一手好書法,又善丹青。費讓之是我伯父,他北伐後在漢口震泰錢莊、達源錢莊當過經理、協理,本小力微,並未發過大財,因病在漢口去世,享年僅41歲。費讓之生育二男三女,長子費修綆,又名汲泉;次子潤泉,幼年病夭。長女費佩玉,嫁蘇州洞庭西山東河鎮三餘堂徐嘉昌,育子女六人,即懋賢、麗霞、樂賢、麗潔、立曉、麗蓉。次女費修君,又名玉雙,上海市徐匯區小學教師,丈夫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黃葦;三女費修文,上海市委機關保育院院長,丈夫郗藩封,北京對外經貿大學教授,與婚後不久亡故的前夫尤雅章有一子,名費邑,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

第十八世費修綆(1932-),是我唯一嫡親堂兄,195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水產系,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他又是青島市勞動模範、山東省先進工作者。他長期從事海藻栽培生物學基礎和應用研究,發明專利8次,獲中科院科技獎多次。他曾作為專家被邀請到美國研究和講學7次,被邀去瑞典3次、西班牙2次。1994年和資深院士曾呈奎一起在青島主持召開了大型國際性學術會議「第五屆國際藻類學術大會」。費修綆妻子鄒競雄,他倆育二子,為費氏第十九世費崢、費瀾。

(四)

第十七世費學信(1900-1978),字遜之,費笠齋次子,即是我的父親。他生於農曆九月二十五日,肖鼠,家裡為了給他起名字,請來了幾位西山的秀才老儒,有說叫「菊生」的,因為與俞家外公同名,不行;有說叫「謙祥」的,因叫起來不順口,也棄用。最後才說用「遜之」吧(又寫作「洵之」)。父親笠齋去世時他才8歲,母親去世時他只16歲。因家貧,寡母無力撫養,虛歲13歲就由族祖費懷芝(1874-1936)即費延珍介紹,於1912年8月中旬到漢口武聖廟上首的三善巷口門面不大的保成錢莊當學徒,老闆叫湯德仁,系浙江餘姚人,湯老闆看他人小勞動力差,經常打罵他,打得他遍體青紫也不敢作聲。我們兄弟幼年時常聽父親講這個湯德仁如何的兇狠吝嗇。有一次吃飯時,我父親舀湯不在意,一調羹舀去了八個油花,湯老闆大聲嚷道:「一共十來個油花讓你舀走八個,這還得了!」接著就是一頓毒打。父親常回憶並講這類事,就怕我們子女將來出門謀事不經意時會遭老闆打罵。1914年,費懷芝再介紹他到漢口同德錢莊做「過堂」,還是學生意。該錢莊規模較大些,老闆朱余梁是浙江上虞人,干到1920年,由朱老闆介紹,到漢口新開的德康錢莊當會計主任,這裡的老闆叫夏致賢,做至1926年北伐軍到漢口。當時漢口的錢莊因國庫券問題而大部倒閉,他於是轉到淳大錢莊做會計,後由好友韓蔭堂介紹到上海興聖街義生昌華洋百貨店做櫃員,因為對櫃員業務不熟,做了一年就辭職,轉到上海德茂小錢莊做收票員,再轉到上海益大錢莊任專員,到江西九江、浙江吳興索回錢莊借款,收賬結束後由益大錢莊老闆何晉元介紹到上海十六鋪黃隸路寶來進出口公司司倉庫賬。1945年,寶來公司解散僱員,他之後便失業約八年,靠借親友所囤絨線,在同鄉開的義生祥呢絨綢緞棉布店門邊擺一絨線攤,到解放前夕把這些老本虧光吃光,負債纍纍,延至1952年進他大女婿邱朝鈿開的昌信絨線店做收銀員。昌信店公私合營後,短期內他被調至信義絨線店和恆源祥絨線店工作,1956年到上海市中百公司化妝品批發部做收銀員和食堂會計,1962年光榮退休。他因家貧輟學沒有較高學歷,也沒有資金,向來只當夥計、職員,沒有當過老闆。但他一生好學,當學徒時每晚練寫毛筆字,天天寫幾百個「永」字,把永字八法練熟,中青年時收藏並研讀各類字帖揣摹學習,因此寫得一筆好字,堪與書法家媲美。他晚年參加上海樂天詩社,詩作頗多,常與詩友唱和。

他病故前一年的1977年11月19日在上海寓所萬茂里4號亭子間作詩云:

                  生逢庚子菊花天,

                  喜值農村大有年,

                  鴻鶴山房借打穀,

                  何家婆媳祝綿綿。

                  髻年喪父悲荒學,

                  奮發圖強習藝堅,

                  五十春秋艱苦度,

                  迎來幸福樂余年。

                  小樓入晚月光寒,

                  革命電波鳴玉盤,

                  燕語鶯歌聲嚦嚦,

                  宏圖四化萬家歡。

另須贅述一筆的是西山後埠費氏多有良醫,十二世費韻初、十四世費雲卿、十五世費伯均、十六世費芝蓀等均擅長醫理,深通岐黃。我父親費遜之與西山名醫費丹如(我叫他「七公公」)過從甚密,情同手足,業餘便愛好學習醫書,也與滬上有些名醫交友,亦略知一些醫術,能治癒一些疑難雜症。他在西山家中常年備有丸散膏丹,以濟世治病為心愿,給葯貧苦鄉民,不收報酬。

我的母親蔡青霞(1900-1957)是我外祖父、號稱洞庭西山工商企業界「總董」的西山東蔡村蔡介軒與簉室周氏所生之女。蔡介軒在西山開設同興店,經營糧食、油料、酒類、雜貨等商品。其簉室周氏是湖南長沙人,十四歲時隨蔡介軒不遠千里來到洞庭西山蔡家,於1900年農曆四月十五日生女青霞,因受蔡介軒嫡室秦氏百般找茬迫害,在女青霞120天時母女即被活活拆開。周氏被逼遣嫁,給宜圖裡村的朱錫桂為妻,周氏心戀女嬰,長期苦哭。青霞尚在襁褓中,由蔡介軒之母徐氏即「七太太」撫育長大,虛齡19歲嫁到費家。「七太太」為死要面子而立下戒規,不準青霞與宜圖裡朱家有任何往來,故此青霞直到周氏病故後才知生母是誰,前去朱家跪拜時,周氏靈位似有神助感應一般,突然墜落於地!我母親為費家生育十一胎,夭折五胎,育二女四男。長女費梅君、次女費亦君,長子費修梅、次子費修石、三子費修竹、四子費修漁,均為費氏之第十八世。

費梅君(1924-),適浙江寧波鎮海人氏邱朝鈿,生育六子二女,長子邱松年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在山東濟南工作,配孫維芳,育女邱蓓蓓,蓓蓓適王勇,生女王鶯;次子邱柏年,配劉佳華,育女邱健,復旦大學新聞學系學生;三子邱延年,配王玲珍,育女邱珏,上海市委黨校研究生;四子邱嘉年,配柏寶英,育女邱如蓮;五子邱昌年,配吳愛琴,育女邱謙,上海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六子邱偉年,配鮑珏,育女邱露儀,畢業於上海大同中學;長女邱曉芬,上海市公交系統電路技師;次女邱亞芬,上海南市區工商行政管理局幹部。

費亦君(1926-1994),中國保險公司職員,後任無錫市廠校教師,適浙江海寧人氏孫輔圭(造英),育三女一男:長女孫以明,適高國清,育女高磊;二女孫以真,適沈學毅,育子沈小波;三女孫以剛,適許美榮,育女許罡;子孫以智,配張建萍,育子孫辰鑫。

費修梅(1929-2007)上海市錢業中學畢業,考入滬江大學國際貿易系,解放初大學院系調整時轉入上海市財政經濟學院(今上海市財經大學)國際貿易系。畢業後曾在國家外貿部工作,主編《國際行情》多年,後被下放至寧夏回族自治區永寧縣中學任教,十年浩劫結束以後調回北京擔任北京對外經貿學院(今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室主任、教授。1989年應日本東京經濟大學聘任為客座教授,去日本講授國際金融專業課程,又多次去香港講學。著作和譯著有《國際金融原理與實務》、《銀行基礎業務》、《中國近代對外貿易》、《華僑匯款》等。配同學、江蘇湖州人氏、中國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幹部徐玲玲,育一子三女。長女費英瓊,河北省廊坊市廊坊師範學院教師,適詩人、教授姜宇清;長子為費氏第十九世費英瑤,畢業於北京大學,現任北京對外經貿大學副教授,配王平,育子為費氏第二十世費茂植;二女費英珮,中國人民銀行職員,適中國人民銀行高級管理幹部時文朝,育子時靖哲;三女費英瑜,中國工商銀行職員,適總參下屬企業高級幹部喬子和,育女喬昊瑩。

費修石(1933-),畢業於上海市錢業中小學,1955年畢業於華東化工學院,為我國建材工業著名專家、高級工程師,曾任國家建材局處長,對水泥、玻璃工業研究、窯爐技術深有造詣,曾襄助建設家鄉洞庭西山水泥廠。他的專著有《水泥工業技術革新經驗彙編》、《降低玻璃熔窯燃料消耗量的若干途徑》、《關於水泥企業開展「無故障、全效率、設備綜合管理」的探討》等。他的妻子是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陳綉文,育女費英鴻,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系,現定居於美國從事科研教育工作,有一女名。

費修竹(1937-)1943年至1955年,就讀於上海市錢業中小學。自上海解放之後,即擔任《大公報》、《新聞日報》、《新民報晚刊》、《文匯報》、《大報》、《通俗報》通訊員(新聞日報社的通訊員證號為94146),從事課餘採訪寫作。1955年考進復旦大學新聞學系,1960年五年制本科畢業,從此一直在安徽日報編輯部所屬的經濟部、工商部等部門任記者、編輯,曾擔任周末刊副主編、生活特刊編輯部主任、省城新聞版主編、總編室版面主編等職。1984年被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授予全國一級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1988任安徽省第六屆政協委員。1993年被國家新聞系列高評委評定為高級編輯職稱,同年被評定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99年正式退休,受安徽省省長王太華聘請,任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在崗工作時所寫通訊《他們真有「龍圖」風格》獲全省好新聞一等獎,所編讀者來信《兩億斤粉絲求買主》獲全國好新聞一等獎。1980年代編著的《安徽名特產》和《安徽特產風味指南》兩書分別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妻子戴麗華,為浙江永嘉人氏,安徽省新華印刷廠排字車間工人,育一女一子:女兒費雁,畢業於安徽大學新聞系,現任中國銀行安徽省分行計劃處主管,適鎮江人氏、安徽日報報業集團所屬《江淮時報》副總編輯顧群,育一子,名顧亦飛;兒子費氏第十九世費英凡,畢業於合肥聯合大學計算機專業和安徽大學經濟學院會計系本科、工商管理學系本科,為雙學士,任安徽日報報業集團所屬《文摘周刊》報編輯,配安徽鳳台人氏、安徽省武警部隊總隊醫院主治醫師高琳,育一女,為費氏第二十世費茂林。

費修漁(1944-)1965畢業於華東水利學院(即今河海大學),長期在浙江省新安江水電廠、衢州水電廠擔任總工程師,職稱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並任數屆浙江省政協委員。妻子是浙江梅城人氏江振坤,育一女,為費氏第十九世費英鶴,畢業於安徽工學院,在浙江省嘉興發電廠工作。

我大姐費梅君告訴我,在西山鹿村的三房有費蘭生(郁如),其四子為:費乾元、費坤元、費震元和費燮元。費震元有二子即費修瑩(居廣州)、費修強(居上海),費修強育子第十九世費英傑,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還有在西山前灣的三房有費桔生(淡如),有子費瑞元,瑞元長女名費引寶,嫁我姑母費賢貞的承嗣兒子徐紫葭為妻。

對於費氏歷史深有研究者的費氏傳人有費懷芝(延珍)庶出之子費氏第十六世費昌運(我叫他「興公公」),即習慣稱「興寶」的費燕詒先生,他今已高壽84歲,住與承志堂相鄰的介福堂內。他在史無前例的十年浩劫中想方設法保存了許多寶貴的歷史資料。還有辛村的第十六世費昌怡即費芍如(費懷芝之族侄)之次子費百鈞之子費氏第十八世費鳳圖先生,據說他在蘇州寓所保存了珍貴的族譜。費燕詒和費鳳圖都是《蘇州名門望族》一書的撰稿人。費燕詒屬大房即秉訓堂一門的後人,曾任鹿村小學校長,思想進步,矢志研究洞庭西山歷史,補充了缺失的費氏族史,他撰有18萬字的《洞庭西山文史志》。

推薦閱讀:

修護古籍善本,離不開數字化技術
歷史上有諸葛亮這個人嗎?
假設歷史·沒得到紅衣大炮 清軍還能攻克中原城池嗎
中國第一美男是誰?

TAG:歷史 | 蘇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