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靜坐指導

為何要學靜坐?

  

  佛法的真理很深很廣,當中使大眾最受益的就是止觀法門。所謂「止」就是止心不動,用一種方法把妄想停止下來。有了止,必須還有「觀」,觀是指我們這念心要清楚要明白。

  

  在《小止觀》里講:「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結就是我們的心結,我們的心因執著、攀緣而起煩惱,因煩惱而成垢,由垢而成結,成為眾生生死的根本。要想解除心結,必須要修止修觀,「止」是降伏心結的第一個法門。降伏了以後,還要斷煩惱,這念心要開悟要有慧解,必須要有觀行,所以「觀」是策發神神通、智慧的解悟妙術。

  

  總之,無論修任何法門,歸納起來,不外乎是「止、觀」。念佛,是念佛止觀,假使不知道這個道理,就會始終執著我念佛要往生西方。往生西方是不錯,但西方是一個果報,而念佛就是因中修止修觀,把心止在一句佛號上面,這就是「止」,「觀」是將心中的貪嗔痴等垢除掉,這一念清凈心就是西方。

  

  「念佛」如果只知道止而不知道觀,最多只是一個定境而已,所以進一步要了解,除了把心靠在佛號上還要「觀」。心靠在佛號上,不會想過去、不會想現在、不會想未來,也不會想到財色名食睡,這就把妄想停「止」了,而「觀」就是能念之心要清清楚楚,所念之佛要歷歷明明。不但是念佛,持咒、誦經也是如此,所以原來念佛也是止觀法門,乃至於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可以用止觀法門來解釋。

  

  在因中修習名為止觀,在果上成就名為定慧。《圓覺經》講:「無礙清凈慧,皆依禪定生。」這世間上都是名利財色,為什麼是不清凈的?因為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在名利財色當中。可是這「無礙清凈慧」就不是名利財色,而是解脫的智慧、無漏的智慧、無我的智慧、平等的智慧,所以它是清凈的。要想達到清凈無礙智慧的境界,都要從禪定當中產生出來,所以止觀是很重要的。

  

  人就像一部車子,平時身體在動、心也在動,因日積月累的磨損,最後車子終於壞掉。人的身體也是一樣,心天天在想名、利、財、色、事業、前途,種種的計畫、想念,想久了,心就會感覺到疲勞、感覺到累,這就是所謂「心勞日拙」,此亦是導致人們身體生病的病因所在。心本來像清水一樣,但被名、利、財、色等種種的妄想使之渾濁,心沒有辦法寧靜,而起了很多波浪,就沒有清凈的智慧。

  

  若以靜坐修止觀的方式來善調身、心,眼睛不看外面,兩眼內視,以此能聽、能聞的這念心,往裡面收,保持這念心不動,心靜下來,波浪就沒了,水也隨之清了,清凈的智慧就顯現,這時就會感覺到身心清涼。平時一天的疲勞,也可因打坐個幾分鐘,而使身、心馬上恢復精神。所以,靜坐禪修的意義,即是藉由止觀法門,助益行者超凡入聖,轉識成智,化迷為悟,達到定心、凈心、悟心、明心的境界。

  

  靜坐的姿勢為何?

  

  先於禪座上,端身正坐,身心放鬆,面孔保持一絲微笑,頭部正直,後頸微靠衣領, 背部自然平直,不須刻意作力。

  

  雙眼自然下垂,眼睜一線。因為眼若全開,容易有妄想;眼若全閉則容易生昏沉,甚至易出現幻覺的境界。若無妄想,又無昏沉、幻覺等毛病,則眼睛可開可閉,均無妨礙。

  

  微收下顎,口不可張開,舌尖微抵上顎。

  

  雙手手掌重疊,結金剛定印,即左掌在下,右掌在上,兩手拇指尖端,微微相接,雙臂自然下垂,置於大腿上靠近腹部處。

  

  盤坐:

  

  雙跏趺:即是雙盤,兩腿互相交疊,若是左腳在上,右腳在下,稱為降魔坐。反之則稱之為吉祥坐。雙跏趺為最好之坐姿,全身重心落於中間,最安穩持久,修定較容易成就。

  

  單跏趺:若雙跏趺有困難者可選擇單跏趺,即是單盤,左腳在上或右腳在上均可,兩腳互相調適,又稱為金剛坐。

  

  如意坐:雙盤或單盤有困難者,可選擇如意坐,即是一般所謂的散盤,是將兩小腿互相交叉而坐。

  

  下坐要點:

  

  下坐時不可太快,先需慢慢搖動兩肩,然後徐徐將腿放下,免傷筋骨。.

  

  將兩手搓一搓,順序按摩頭→臉→身→肩膀→手臂→腰→大腿→膝蓋→腳踝,頭跟著下去,口微微張開,緩緩吐出一口氣,如是反覆三次。

  

  把蓋腿布折好後,即可起坐走動。走動時,先慢後快,可使集氣散發,以免滯留體內,發生氣結、肚脹等毛病。

  

  初學靜坐時,難免雙腿會酸、麻、疼、漲,須忍耐練習。可先由十分鐘練起,純熟後,慢慢增至一刻,乃至二十分、三十分或一個鐘頭,隨自己的狀況而定。不可驟然勉強忍耐太久,否則會傷筋骨,如果覺得非常酸痛難忍,可用小墊子,將臀部墊高三至四寸。練熟後,即可抽去,不用為宜。如果腿子太硬,很難跏趺時,可禮佛懺悔,軟化筋骨。

  

  靜坐應該注意什麼?

  

  靜坐的地點:

  

  初學靜坐時,須選擇寧靜、通風、無人打擾之處為宜。

  

  靜坐前,可先囑咐左右之人,遇有急事可用引磬或彈指,輕聲作響,聞聲出定,慎防他人突然推動身體,以免驚嚇失定。

  

  頸部勿靠近窗戶,因風由窗戶隙縫吹入,若風勢強勁,直吹頸部易致風邪。

  

  靜坐的衣著:

  

  靜坐時,因全身毛孔舒張,故應注意保暖;可用蓋腿布覆蓋兩膝,以免受風寒。

  

  衣著以寬鬆、舒適為原則,緊身衣物應於靜坐前松除。

  

  靜坐的時間:

  

  除飯後一小時內較不適宜外,其餘任何時間皆無妨礙。

  

  靜坐為什麼會產生八觸?

  

  我們在修禪定時,身口意在轉變,也就是變化氣質,脫胎換骨,轉凡成聖。這心念集中的過程,生理、心理就會產生感受與變化。心理上的轉變就是看見光明、瑞相或恐怖境界……,生理上的轉變即是產生八觸。

  

  八觸就是:動、癢、冷、暖、輕、重、滑、澀。

  

  動: 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互相變動、衝擊,身體由不規則的搖動到規鄤的搖動,甚至身體會跳動,則稱為動相。不知道的人會以為是氣機發動或魔鬼附身,其實不然。

  

  癢: 氣鑽到微細的神經,所以會發癢。

  

  冷:意識入到水大,身體即會感覺發冷。

  

  暖:心入到火大,身體會發燒、發熱、出汗,甚至大汗淋漓。

  

  輕:心入到風大,就感覺身體輕飄飄的,如雲如塵,有飛行感。

  

  重:心入到地大,就感覺到很沉重,身體覺得像一塊石頭、一座山一樣,動彈不得。

  

  滑:身體好像有光明、油脂一樣,身滑如乳。

  

  澀:身體感覺粗糙、不通,身如木皮。

  

  這些境界都是幻覺,是生理、心理的轉變,不要害怕、執著,也不要貪愛、取捨,始終在心上用功,修一切善,斷一切惡,觀心反照,不散亂、不顛倒,漸漸地一打坐,定境就現前,身心達寂靜之境界,此時會產生一種定力、智慧、感應,但皆不可執著。

 

  靜坐會不會走火入魔?

  

  有人認為禪修、靜坐會走火入魔,因此主張不可學禪、靜坐,然事實並非如此;走火入魔多是因為誤隨邪知邪見者為師,或觀念、方法錯誤所致,若能了解何謂「走火」、「入魔」,即能破疑生信,不致對禪修、靜坐產生誤解而心生恐懼。

  

  「走火」屬於生理上產生的問題,此系因修鍊「安爐煉丹」 的方法所引起。即是意守丹田,將意識集中於丹田處,此處因而發燒、發熱,猶如火種,稱之為「火」;再用意識引導此火,打通任督二脈,乃至於轉小周天、大周天。若心情過於急躁,或方法拿捏不穩,就會氣血逆流,導致微細神經受損,甚至引發嘔血或半身不遂,嚴重者因此死亡。而佛法靜坐不修此種法門,所以不可能產生「走火」的問題。

  

  「入魔」屬於心理上產生的問題。此乃由於心有所求,希望諸佛、菩薩或神明予以加持;長此以往,幻境現前,例如夢見佛、菩薩或神明……等指示種種吉凶禍褔之事。起初可能有些感應,慢慢地感應不復靈驗,失眠、頭痛隨之而至,此時心生恐懼,以為招感魔障,即用種種方法降伏;不知此諸境界,乃自己心識所變現之幻象,日益執著,而導致精神失常,此即所謂的「入魔」。

  

  了解「走火」與「入魔」之後,即知其與佛法之禪修、靜坐無任何關連,故勿須心生疑懼。只要依據正確的觀念、方法禪修靜坐,不僅不會走火入魔,更能啟發本具之智慧,契證生命之實相。

  

  觀行法門

  

  數息觀

  

  數息之目的

  

  「數」,即數數字;「息」,指個人鼻息、氣息。修數息觀,是將心念靠在氣息與數字上,藉以停止心念的遷流與昏闇。一般人的心理,通常有四種病態:第一是妄想心,第二是昏沉,第三是無聊,第四是無記。若將此諸病態去除,不僅可使身體健康、壽命延長,進一步更可使人心智清明、超凡入聖、達到定心、凈心、明心之境界,此即為數息觀之目的。

  

  數息的方法

  

  入坐時,調整身體姿勢,保持身心平靜,安祥自在。並且調勻氣息,使出入息微細,通順、均勻。其方法是先由鼻孔吸氣至丹田,再從口中將腹部濁氣徐徐吐出,如是返覆三次,氣息調勻之後,即可進行數息。

  

  修數息時,數出息或入息皆可,然以數出息較佳;但不可出入息同時並數,否則易導致腹中氣結。數息不宜緊張,應輕鬆自在,一心專註,將心念依靠在出入息上,隨著出息默數(不數出聲)「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十個數字,字字不斷,綿綿相續,不可夾雜,錯落不清。

  

  若氣息太短,無法數至十,可數至五或七,待氣息較長後,再加至七或十;數字至十為止,即不宜再加,若因妄想而致數字間斷,則重頭再數。若妄想紛雜,心無法收攝時,可將數字從「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倒數,即可降伏妄想。

  

  一般而言,氣息有三種病相,皆不可依之修習:

  

  第一、 喘相:即出入息時,每一息沒有吐盡,尚有部分氣息留滯於體內,產生不平衡、不通暢的現象,而形成上氣不接下氣的喘相。

  

  第二、 風相:出入息如打鐵之風箱,進出作聲。

  

  第三、 氣相:氣息雖無聲,亦不結滯,但出入不微細、均勻。

  

  若依喘相修數,則胸口悶結,頭昏腦脹,不易得定;依風相修數,則心識不能集中,散亂難成,不易得定;依氣相修數,則疲勞心苦,不易得定。故要修數息前,應先調治此三種病相,使氣息通暢、無聲、微細、均勻,再修數息。

  

  若無法數息,則可觀息,就是注意出息和入息,就是要知出知入。所謂知出知入,不是要去記憶出息和入息,只是「知」就好了。知道現在是出、是入,這個知出知入的心要存在。假使不知出、不知入,心就不知跑到那裡去了。知出知入,一定能使我們心得到寧靜、安定。

  

  數息(觀息)可以在靜坐中或睡眠前修,但行動時則不宜修習。數息得定境時,若見一切善惡境界,皆不可執著,此為幻識所生;應不取不舍、不憂不喜,應知所有相皆是虛妄,堅住正定,心念專註於數息上,能數之心必須清楚明白、作主,所數之數字須綿綿密密、無有間斷。心念清楚明白即為「觀」;綿綿密密、無有間斷,即是「止」。若能止觀雙運,修習純熟,心中妄念頓消,定境現前,則身心和悅、輕安舒適。

  

  七周緣慈

  

  修七周緣慈的目的

  

  為什麼我們修行不得力,因為在生生世世中,有很多將冤、親之間的關係沒有處理好,而有業障,若把冤親處理好,則心就能平靜得到解脫。

  

  思惟慈悲的道理,就是用來破除我們的執著、痴心、嗔心。

  

  修習步驟

  

  於靜坐前先思惟自己平日修行會有障礙,皆因過去及現在對長輩不恭敬,對平輩爭強、好嫉,對晚輩沒有負起指導照顧的責任。現在覺悟了,心中覺得很慚愧,就用自己修行初禪、二禪、三禪的功德送給他們做補償。但現在自己未得到初禪、二禪、三禪的功德怎麼辦?於是將我此生、他世所做的供養、布施、持戒、精進、誦經、持咒、念佛、聞法、護法、禮懺、隨喜、孝養父母等一切功德,合起來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功德等於三禪,中品功德等於二禪,下品功德等於初禪。但是要有信心,肯定自己確實有初禪、二禪、三禪的功德,才會落實,之後方可正式開始修習。

  

  先將所迴向的對象分為七種:上親、中親、下親、上親之冤、中親之冤、下親之冤、中間人(非冤親),再分別依下列步驟依序迴向。

  

  願將三禪的功德迴向給上親

  

  現在今世的父母、師長,願他們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

  

  過去累世的父母、師長,願他們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早日超生善道。

  

  願將二禪的功德迴向給中親

  

  現在今世的兄弟、姊妹、配偶、同參道友,願他們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

  

  過去累世的兄弟、姊妹、配偶、同參道友,願他們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早日超生善道。

  

  願將初禪的功德迴向給下親

  

  現在今世的子女、晚輩們,願他們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

  

  過去累世的子女、晚輩們,願他們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早日超生善道。

  

  願將三禪的功德迴向給上冤

  

  (上親的冤親債主)

  

  現在今世和我的父母、師長們所結下的冤親債主,願他們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

  

  過去累世和我的父母、師長們所結下的冤親債主,願他們業障消 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早日超生善道。

  

  願將二禪的功德迴向給中冤

  

  (中親的冤親債主)

  

  現在今世和我的兄弟、姊妹、配偶、同參道友們所結下的冤親債主,願他們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

  

  過去累世和我的兄弟、姊妹、配偶、同參道友們所結下的冤親債主,願他們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早日超生善道。

  

  願將初禪的功德迴向給下冤

  

  (下親的冤親債主)

  

  現在今世我和子女、晚輩們所結下的冤親債主,願他們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

  

  過去累世我和子女、晚輩們所結下的冤親債主,願他們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早日超生善道。

  

  其餘功德隨心所願迴向給一切中間人

  

  (累世非親非故之人)

  

  現在今世的中間人,願他們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

  

  過去累世的中間人,願他們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早日超生善道。

  

  「上親→中親→下親→上親之冤→中親之冤→下親之冤→中間人」

  

  ────────────────> 第一周

  

  <──────────────── 第二周

  

  ────────────────> 第三周

  

  <──────────────── 第四周

  

  ────────────────> 第五周

  

  <──────────────── 第六周

  

  ────────────────> 第七周

  

  如此,由上親至中間人,從中間人至上親,周而復始共思維七遍,七遍想完了,就稱為「七周緣慈」。

  

  功德

  

  培養定力、耐心,增長智慧。

  

  對治自己的嗔心,同時化解他人嗔心。

  

  人際關係日漸改善。

  

  冤親之善根現前,趨向佛道。

  

  重慮緣真,反覆修習,則行人修道之障礙消除,助緣增長。 方法雖然簡單,但做到了功德不可思議。

  

  注意事項

  

  須至誠思惟,不可只是隨意誦念七遍。

  

  不用將人一個個想出來,如要叫出名字,心中思惟一下即可,不需將人觀在眼前,只要至誠懇切就好。

  

  七遍想完了,要由有念歸於無念,由有想歸於無想,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四念處

  

  觀身不凈

  

  欲愛、色愛是生死的根本,只要有一點點貪愛的念頭,將來還是要繼續受輪迴的果報,所以修習觀身不凈,來破除我們自己及他人對身體的愛著,以及破除欲愛、色愛的根本煩惱。

  

  在日常生活當中,看見自貪愛的人,我們就會開始打妄想,想那個人的頭髮很飄逸,身材很勻稱,或者面貌姣好、清秀、有氣質等,種種念頭就會開始念念遷流,所以用「觀身不凈」的道理來思惟,破除對「凈」的執著。不靜的觀法很多種,例如:五種不凈、七種不凈、九孔流不凈及白骨觀等。在此簡單舉例九孔流不凈之修法。

  

  九孔是指兩眼、兩耳、兩鼻孔、口,及大小便道。

  

  兩眼:

  

  起床未洗臉時,眼角布滿乾乾、濕濕、黏黏的眼屎。

  

  患眼疾時:如針眼,紅腫充血、變形、流膿汁;又如白內障,兩眼混濁等。

  

  兩耳:

  

  耳內有耳屎,忽略耳朵的清潔時,耳內、耳背結成黑色的耳垢。

  

  耳疾:發炎、生膿、發臭。

  

  兩鼻孔:

  

  鼻孔有鼻屎,感冒時會流鼻水、鼻涕。

  

  鼻竇炎會發膿、發臭。

  

  口

  

  不刷牙時,牙齒積滿牙垢,口臭逼人。

  

  蛀牙、牙周病,牙齒流血,一嘴黃色的大板牙。

  

  小便道:

  

  大、小腸有如垃圾場,我們吃的、喝的水份液體,沒有吸收的部份,就成了尿液,由小便道排出。

  

  憋尿或細菌感染,尿道發炎,尿液呈現茶黃色,有尿騷味。

  

  大便道:

  

  未消化的食物,積成大便,腸子里的細菌作祟,大便就會發臭。

  

  拉肚子時,黃稠、水瀉狀的大便。

  

  肛門會排出臭氣。

  

  依據不凈觀的道理修習,一次、二次、三次、乃至十而百、百而千,不斷反覆薰修,直到任何時刻,看見自己和他人都不會貪著,一點貪愛之心都沒有了,這樣「觀身不凈」這個法門就修成功了。

  

  觀受是苦

  

  受,就是一種感受。承認接受外面的苦樂境界,這就是受。但眾生執著種種快樂的感受,因而起了貪愛,拚命去追逐、佔有,就不斷地造惡業,將來就要受報。所以,觀受是苦,是用來對治眾生對「樂」的貪求慾望。

  

  所有的感受可分為三種,一是苦受,二是樂受,三是不苦不樂受,其實所有的感受都是苦的,苦受是苦苦樂受有有壞苦,不苦不樂受有行苦,觀受是苦就是了解一切的受都是苦。

  

  苦受是苦苦:

  

  即苦上加苦,如社會上有不少人吃不好、住不好,身體也不好,本來就已經是苦,又遇到老闆看自己不順眼,再加上經濟不景氣,這又是苦。甚至為了家庭,不但做工苦,薪水又低,這又是苦。所以,諸如此類,可說真是苦上再加苦。

  

  樂受有壞苦:

  

  有樂受就會有壞苦,世界上所有的快樂,到最後都有悲傷、煩惱、不管身體或心念都是如此。做了善事,人家稱讚幾句,心中就會感到快樂,可是等到失去了或好的東西毀滅了,樂的最後都是壞苦。就像我們吃東西,吃得很可口,就拚命地吃,覺得很高興,結果吃壞了肚子,不但沒營養,腸胃也出了問題,這就是壞苦。

  

  不苦不樂受有行苦:

  

  雖然沒有苦也沒有樂,可是心始終還是想東想西,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妄想沒有停過。不想打妄想,偏偏打妄想,所以,有微細的生滅和念頭還是苦,這樣念念遷流就是行苦。

  

  除了打坐時可以思惟外,在日常生活當中反覆思惟身心的感受,一切都是苦。如果與觀受是苦這個法門一念相應,這樣一來,樂也沒有了,苦也沒有了,不苦不樂也沒有了,這些都是虛妄不實的,就離開三受因了。這個苦與樂了不可得,中庸受也是虛妄的,就能超脫凡夫的境界。

  

  觀心無常

  

  我們的心,不是一個永遠不變的心境,一下子這樣,一下子那樣,這就是無常。而眾生執著一切萬物皆恆常不變,而不知此均有生滅現象,所以觀心無常,是用來破除眾生對「常」的執著。

  

  例如現在口很渴,想喝一杯水 這是一個念頭,把這一杯水拿起來喝一口茶,覺得這杯茶很可口,繼續再喝一口,就有點淡而無味,再喝就不想喝了。同樣是在喝茶的這一念心,前後的心境念念遷流,這麼大的變化,這就是無常。

  

  除了觀心無常之外,也可觀一切萬物之生滅。如花草、樹、木,或一枝筆、一張桌子,任何看得見的東西,皆有生滅。人、事也是無常,當無常到來的那一剎那間,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一樣東西,可以作為我們生命的依靠,每個人這輩子汲汲營營所追求的一切財富、名利、情感,卻在瞬間都有可能幻滅,變成一場空。

  

  生滅就是無常,稱為無常觀,從早上到晚上,我們的念頭都是生滅生滅,念念不住,念念遷流,現在明白了,這就是一個法門,這個無常觀的法門可以達寂滅、沒有生沒有滅的境界,這樣就了生死、出三界了。

  

  觀法無我

  

  在這個世界上,任何的人、事、物,皆要具足種種條件、因緣才能成就。既然是因緣和合,就沒有一個實質的自性存在,自性就是「我」,所以一切法即是無我。一切現象都是仗因托緣而生,而眾生執著一切為實有,所以就用這法門來對治。

  

  我們思惟「人」是由骨、肉、血、細胞等組合而成,具足種種條件才能組合成這個「人」。若這些組合因素散去,「人」也就不存在了。一棵樹,要有水、陽光、泥土、根、莖、葉等,因緣合和才能生長。一張桌子,先要有一棵樹,再由工人砍伐,運輸至工廠,再加工製造等,才有桌子的產生。這些都是觀法因緣和合而生,一切色法、心法皆如是觀,就能了達緣起性空,與空性相應了,就能了生死了。

  

  四無量心

  

  如果發心要普度眾生,救拔苦難的眾生,將佛法傳布到每一個地方,使每一個人都能了解佛法,就先要觀眾生的苦,發起菩薩的慈悲喜舍願心。發慈悲喜舍的菩薩心,就是修四無量心,也就是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

  

  慈無量心:

  

  給予眾生一切樂,名慈無量心。發願不但今生,乃至盡未來世,都要救度無量無邊的眾生,隨著願力給予一切快樂,因為眾生無量,所以菩薩行也是無量,起這種慈心,就是修慈無量心。

  

  悲無量心:

  

  救拔一切眾生的苦,名悲無量心。眾生有種種的苦,要盡我們的力量,用自己的悲心,想辦法把眾生的苦除掉。不但這一生要去做,生生世世都要去做,起這種悲心,就是修悲無量心。

  

  喜無量心:

  

  見人行善或快樂時,心生歡喜,名喜無量心。見眾生有種種的成就或得樂時,心生喜悅,心量廣大,念念如此無有間斷,就是修喜無量心。

  

  舍無量心:

  

  對一切眾生,不論是冤或親,都能一律平等,不起愛、憎,名舍無量心。能舍內在種種心境、外在種種境界、物質等,而不起分別、憎愛,就是修舍無量心。

  

  修四無量心,可在靜坐時反覆思惟四無量心的道理,如此十而百,百而千,使我們的心量能達到無量無邊,這個法門就成就了,此即是慈心三昧。除了靜坐思維外,更重要的是要把這道理在日常生活上來實行、體證。能夠真正做到四無量心,無人無我,心行平等,就是真正的菩薩行。

  

  參話頭

  

  參禪的認識

  

  參禪這個法門,是禪宗祖師因應不同根器者所開立的方便法門。本來禪宗一脈,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諸祖師相傳是以心印心,契悟而已。沒有什麼法可傳,也沒有什麼法可得。古德云:「佛說八萬四千法,人人各持一妙法,唯有祖師西來意,不在八萬四千門。」所以禪宗一門的確不在八萬四千法門之內。但是後來的人根器趨下,無法領悟玄妙的奧旨,契悟本心,所以祖師們在不得已之情況下,開出參禪一門,既有方便,又在八千萬四法門之內了。所以古德云:「參禪念佛本來同,看破分明總是空,功 到自然全體現,春來依舊百花紅。」參禪是方便法門,所以對方便法的內涵就必須更清楚的認識與了解,才能生出正信,有正信才會產生力量,有了力量才能靈活運用這個方便法門,如駕車一樣,平平穩穩地到達寶地。

  

  話頭與疑情

  

  話頭的種類很多,如「看拖死屍的是誰?」「看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本來面目?」「看念佛的是誰?」 又如「看吃飯的是誰?」「看喝茶的是誰?」 「看持咒的是誰?」「看誦經的是誰?」「看聽法的是誰?」亦是相同。目的在以毒攻毒,以一念抵萬念,這實是祖師不得已所立的法門。

  

  什麼是話頭呢?話就是說話,頭就是說話之前,那一念不生不滅的心。如水有源頭,樹有根一樣,找到水的源頭,這股水就用不盡了。參禪就是要找到本心,本心當中具足如來智慧德相,也是無窮無盡的。如念「阿彌陀佛」是句話,未念之前是頭,簡單的說,一念未生之際,就叫做不生不滅,不掉舉,不昏沉,不著靜,不落空,時時刻刻,單單的的,提起一念,反照這「不生不滅」的地方,叫做看話頭,或稱照顧話頭,或稱不離本參,更明白的說,就是觀心。故云:「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心者沉淪諸趣。」所以參禪一法是即是參究心地。

  

  看話頭先要起疑情,疑情是看話頭的拐杖。古德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如問「念佛的是誰?」大家都知道,是自己在念。但反問自己一下,是用口念?還是用心念。如果用口念,睡著了還有口,為什麼不會念?因此不明白者便在「誰」上發起輕微疑情,但不要粗,愈細愈好,隨時隨地,單單照顧這個疑念,像流水般不斷地看去,不生二念。

  

  若疑念在,不要動著它,疑念不在,再輕微提起,一定要保持這個疑念。無論行住坐卧,只要「誰」字一提,就能發出這個疑念,不是經由考慮才有作用。故「誰」字話頭,實在是參禪的妙法。但不是將「誰」字或「念佛是誰」四字,念個不停,也不是去東尋西找。念個不停不是話頭,而是已成話尾;東尋西找,不是起疑情,而是打妄想。如果這樣的參禪,還不如老實念佛。

  

  博山和尚說:「做參究工夫不得起絲毫別念,行住坐卧,單單只提一個本參話頭,發起疑情,一定要討告下落。」若起絲毫別念,古人所謂「雜毒入心」。豈但傷身命,更傷慧命。

  

  參禪受用以後,境界很多,但一切境界不出識心幻現,不要去理會它,便不礙事。若見妖魔鬼怪來擾,不起煩惱,也不起恐懼。若見佛來摩頂授記,也不自滿,也不歡喜。楞嚴經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古德云:「但盡凡情,別無聖解。」總之,不管善惡境現前,始終不失本參覺照,自然太平無事。

  

  中道實相觀

  

  中道實相之意義

  

  中道即實相,實相即中道,如來不住苦樂兩邊,常行中道。禪宗祖師云:「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儒家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一般人無不生活在喜怒哀樂之中,無時不在明暗、動靜、苦樂、禍福、得失、是非、善惡、美醜、欣厭、取捨 等兩邊中討生活。都是生存在虛妄不實的夢境中,從未與中道實相碰過頭、見過面,故稱為凡夫俗子。

  

  簡單說,實相就是指吾人當前一念心性,實實在在的心境。若起善念是光明相,起惡念是黑暗相,在無聊的時候,是痴呆相,落入無記的夾縫中,是無明業相。以上都是夢境,善念是美夢,惡念是惡夢,其於皆是糊塗夢。實相不是作夢的境界,是智者心性的現量。要想解脫人生的苦惱,必須超越兩邊的虛妄夢境,而安住在真善美的實相之中,所以實相是人生之最高真理,是修行者所追求的最終目標。

  

  如何修中道實相觀

  

  佛法云:「修空觀斷見思惑,證一切智,成阿羅漢果。修假觀斷界外塵沙惑,得道種智,證菩薩果。修中道實相觀破無明惑,得一切種智,三智圓明,證佛果。」所以修中道實相觀,在修行的方法上,是最上乘止觀法門。《涅槃經》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只要信心堅定,不高推聖境,不自處凡愚,迷即眾生、覺即菩提的道理,不起妄念、不落昏沉、不住無聊、不入無記等幻覺,了了分明,如如不動,常寂常照,行住坐卧不離當念,保持無念、無住、無相、無為的心性,即是中道實相觀。

  

  此種實相心境,即戒、即定、即慧,是一如的,能延持不斷,動靜閑忙、明暗順逆等外境來時,皆不昧此心,即成無功用行,等到定慧功深,因緣成熟時豁破無明,即證真如法身,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現,至無明漏盡,究竟圓滿成佛種智。


推薦閱讀:

造命課的理論指導(錄《辨方書》) 年神總論
EMA和FDA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要點
黃飛鴻的傳人,李連杰、成龍、吳京、甄子丹全都受過他的指導!
大班幼小銜接指導家長會講話稿
跟著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0)實修指導

TAG: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