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無雙《論風水龍脈》7.8.9.
06-01
七、平原地區龍脈的看法。龍脈在山區較易觀察,脈落平原,閃蹤隱跡,難以辨認。脈落平原,看似一馬平川,雖無秀麗聳撥的高峰,如若仔細辨別,也會發現有隱隱隆隆,彷彿高低,依稀厚薄。說起風水,一般人會認為山環水繞便是佳境,認為平原地區無山,不會有什麼風水。其實,平原地區以地高一寸為山,地低一寸為水。有人會有疑問,高一寸便可指為山嗎?是的,只要地下有生氣存在,地高一寸便可為山。平原地高一尺似高山千尺,地高三尺勝高山萬仞。龍落平原,煞氣脫盡,真氣凝結,福力更大,更平穩,更悠久。從陰陽理論上講,高山龍為老陰,平崗龍為太陰,平原龍為少陰,少陰的生氣和生命力一定會大於老陰和太陰,因此平原風水與山區風水也不辨自別,平原地不僅有風水,而且平原風水勝過山區風水,只是平原風水難尋而已。龍脈跌落平原,有時也會微作堆阜斷繼而行,要學會在斷處察其續,在續處察其斷,如遇到有稍微潤大的土堆,一定會有肩翼帳幔分出,至龍脈結穴處必微微湧起,結成窩鉗的形狀,成窩穴或鉗穴。窩鉗宜平,宜淺,開口不可太大,如窩鉗鋪展太大,則中間需要再起微突微乳,變成乳穴或突穴,否則氣散不聚。……………………………………平原水鄉,龍脈來去難辨,可以水流辨別龍脈,通過水的分合及流向來確認地氣的行止,這是最為簡便而又直觀的方法。龍脈行度,兩旁必有界水跟隨,百里來龍有百里界水,十里來龍有十里界水。不論來龍長短,龍脈到頭結穴時左右必有兩股小水兜拱,以界送氣脈入穴,穴前必有小明堂,左右隨龍水送至局前交互,穴前有朝案砂和橫欄水彎環向穴,四周護衛之砂回頭駐紮,向穴有情。穴前明堂平正,不易低曠,水口要交鎖,不見水流去,穴前有兜收(穴前水聚即是兜收),穴後有托送(穴後水來即是托送),這是平原水鄉龍脈自然的結穴方法。
推薦閱讀:
平原地區雖一望無山,但也有高地、平地和窪地的區別。平原龍脈有高地連綿盤繞結地的;有墩阜連線忽起忽伏結地的;有壙坂田中微微高低界水,其脈如絲如線盤旋結地的;有平田平地,無高處可尋,水道環繞收束地氣結地的。無論哪種結作方法,都要先觀察水流的來去(即地脈的來去),水匯的方位(即地氣朝拱的方位),然後才能確定。在平原地區另有一種圩頭或墩阜結穴的情況,四面為平湖或窪地,中間起墩阜或圩頭,此是煞氣脫盡,吉氣湧起的象徵,大多結穴,但要求穴內藏風,四圍有纏護,穴內見不到四外的大水,方能成為貴格。
平原地脈有順行的有逆行的,結穴也有順結的有橫結的有逆結的,結作方法和山龍大同小異。…………………………………………………………………………………………八、干龍 。主幹龍發祖皆出自名山大川,山中氣機旺盛,雲霧撩繞。主幹龍行度常跨省連市,綿延數千里,如主幹龍發出的較大枝幹蜿蜒千百里,行布一方,也可稱為大幹龍。主幹龍身上多不起高大星峰,起高峰的山多是干龍的護從山脈。干龍行度都有大江、大河夾從,有時離河較遠,有時隨河而行。大龍跌斷,一去十餘里或數十里遠,或穿田渡水,或藕斷絲連,或拋蹤閃跡,跌斷後又忽起高山,牽連而行,行而又斷,連綿而去。干龍結作多為怪穴,或遇穴結高山,或遇穴結石間,或者形成騎龍,或者房分不均,有吉有凶。干龍結作皆是天然形成,造化無全功,不可求龍穴十全十美,更不可以小嫌而棄干龍真穴。干龍行度過程中有時拋下枝腳,過峽束氣後一節即結穴,此穴不拘遠近,因於干龍同祖,氣脈宏大,結穴之後必多餘氣兜收,大水被餘氣隔在遠處,穴不拋頭露面,所以此等穴極貴。主幹龍在行度的過程中過峽束氣,過峽束氣後又重新起頂,從頂部分出數條大支龍,這些大支龍可稱為小干龍,小干龍多頓起高大星峰,自此離祖下殿,迢迢行度而去。小干龍的長度從數百里到百餘里不等,小干龍分枝辟脈較多,干中有枝,枝中有干。小干龍到頭多融結陽基,結地的大小根據龍氣的旺衰也不一樣,大的可結都會,中的結市縣,小的結鎮村。……………………………………………………………………………………………九、支龍 。在人們的心目中,往往注重干龍,輕視支龍,認為干龍力量大,結地大,支龍力量小,結地小。干龍雖然好,但干龍必定少,而且干龍也很少結作陰穴。論地只可以真為本,以聚為要,不可拘其大小。氣雖旺,散而不聚不可用,氣雖薄,只要聚結也可用。大地難求,小地易得,積少而可以成多,積小而可以成大。
支龍也有大小之別,有支中干,有支中支,有支中梢。支龍行度多起伏、多跌斷,左拋右閃,帶倉帶庫。凡支龍結穴多在將盡未盡處,穴後一節山或束氣結咽,或跌斷為峽,然後頓起穴星結穴。穴四周的送、迎、托山重重,下手砂有力。如支龍貴重,也會結大富大貴之地,穴場會有印、蛇、樓台、旗鼓、華表、朝案等砂作為佐證。小支龍是支中之支,離祖不過三四節,遠者十數里,近者數里。小支龍結穴也要結咽束氣,束氣處要不受風吹,不犯劫煞,龍脈有起伏,有夾送,穴地龍虎、應案、堂氣、水城、下砂、門戶都要合法度,這樣才是真結,也主富貴。小支龍結穴緊巧,所以發福很快,只是龍脈短小,後勁不足,雖富貴卻不長久,少則發一、二代,多則發三、五代。…………………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