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學與易學

佛教初傳中土時,宣講佛法者便用「格義」的方法,將佛法與中土原有之學術思想配合,來發揮佛法的意義。如道生、僧肇有著深厚的老莊思想;唐代「華嚴宗」法藏大師與李通玄都是以《易》學的結構解詁、闡揚其佛學思想,宗密以太極圖解說唯識;明代紫柏真可撰寫《解易》一文,以佛學無常說發揮易義,蓮宗九祖智旭藕益大師見儒佛均處衰微之時,即融通儒佛而著《周易禪解》,以禪解《易》,則是「以禪入儒、誘儒知禪」而說《易》;清代蓮宗十祖截流大師用太極圖講述曹洞宗風。
可知各代的大師們無不精通《易學》,且有意「誘儒入禪」,以及「藉醫弘教」「藉藝弘教」「藉術弘教」「藉數弘教」,莫不用心良苦。而《易學》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精華,佛學是天竺民族的內心成就,兩者都經過世人數千年來的研習,排斥可以不必,融合卻要下一番功夫。
清代以後之佛教徒,除非在俗家時有所了解,許多佛教大師們也不敢碰觸,造成一提《易》學,就受到有如「親向外道」之禁忌。反而是在家居士由儒向佛者,偶而提及,故今日能夠佛、《易》兩學融通的人已少,由於眾多禪宗公案、典故常與《易》學有關,若不解其理,根本無法自修參考,這也是在造成禪學沒落之一因。
東晉名士孫綽提出:「周孔即佛,佛即周孔。概內外名之耳,故在皇為皇,在王為王。佛者,梵語,晉訓覺者也。覺之為義,悟物之謂,猶孟軻以聖人為先覺,其旨一也。應世執物,蓋亦隨時。周孔救極弊,佛教明其本耳。共為首尾,其致不殊。」;南朝健康冶城寺名僧慧琳善解諸經以及《老莊》,他最早提出「白黑均善」的看法,認為代表「白」的儒家與代表「黑」﹙衣著顏色﹚的佛家,其「六度與五教並行,信順與慈悲齊立」,為「殊途而同歸」;羅什弟子之一,被譽為中土「解空第一」的僧肇大師在〈般若無知論〉中說:「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以「無知」即「不知之知」釋般若,與《易》之「無為」、「無思」釋易理是一致的。
隋代天台宗智顗大師一貫強調「會通」之思想,則對《提謂波利經》常加以運用,如在《仁王護國般若經疏》中,即利用《易》學之八卦五行以闡明自己的思想觀點,而且他更是一位通曉堪輿及度量測算的建築家;禪宗二祖慧可之弟子「那禪師」專擅《易》學、《禮》學,南至相州時,遇慧可說法,即與學士十一人出家,從慧可受道;曾於洛陽佛授記寺講說《華嚴經》給武則天聽的法藏大師,他是華嚴宗的實際創始人,對各種教理有「交絡分齊」的交叉會通。他釋解善財童子「南行」就是以「離卦」之明,發揮華嚴教義的;澄觀大師的《華嚴經疏抄》則是「援易入佛」而得以明「易」。
其實在《華嚴經·十地品》所列菩薩第五地的修行就曾指示:「此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世間技藝靡不該習:所謂文字、算術、圖書、印璽、地水火風種種諸論,咸所通達;……國城、村邑、宮宅、園苑、泉流、陂池、草樹、花藥,凡所布列,鹹得其宜;……日月星宿、鳥鳴地震、夜夢吉凶、身相休咎、咸善觀察,一無錯謬;持戒、入禪、神通無量、四無色等,及餘一切世間之事,但為眾生不為損惱,為利益故,咸悉開示,漸令安住無上佛法。」
唐人講玄學不出「三玄」,稱《易經》為「真玄」;《老子》為「虛玄」;《莊子》為「談玄」。程伊川曾說:「看《華嚴經》,不如看一艮卦。」他認為只要掌握艮卦的卦辭,就可以掌握《華嚴》的思想。因為,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以「海印三昧」看森羅萬物都是自然地顯現,與艮卦的卦辭相類似,故唐時禪家講《華嚴》常將《易經》的卦辭拿來做比較。不過,宋人傾向道、儒,則覺得艮卦講得比《華嚴》更為清楚。
李通玄﹙長者﹚更以《易》入華嚴,作《華嚴經論》,是唐代華嚴會通易、佛的代表,也是當時宗派佛教吸融《易》學的代表作。李通玄常以「艮卦」直接比為妙峰山、須彌山,為「止中妙慧」更糅以十二辟卦思想以及《周易》,在他的大作里可見。李通玄後來也以「艮卦」解《華嚴》問題,將冬末春初,新生命開始生長態勢,「化童蒙令發明故。……明智慧言論,是眾善門故。」當然嫻熟應用其它卦理,如「泰卦」、「坎卦」等等,更是他「以有明玄」以易解《華嚴》的做法。
偏向密授宗旨、重智輕悲的禪門曹洞宗一系,從唐之石頭希遷禪師開始,就與《易》學結下不解之緣,其弟子云岩曇晟接受他的衣缽,不但保留了他作《參同契》一文的風格特徵,並以此為中介,又將自己的思想與《易》學的卦爻結構緊密地結合起來,創作了《寶鏡三昧歌》,使曹洞的思想風格出現了儒、釋、道三家思想兼融的特點。其中的「十六字偈」:「如離六爻,偏正回互,迭而為三,變盡成五。」五位之變化與離卦的變化道理是一樣的,就是以《易經》離卦的卦爻辭表現禪意的重要思想之一,因其傾向於接引上機,若非精通三教,實難了解下手之處。
民初融通儒釋,後出家為僧的妙覺居士阮印長著《造化通》一書,其中答湘鄉孝廉元龍有關《易學與佛法之溝通》說:「來教獎勵太過,如何可當。《易》為宇宙人生最上哲學,妙覺所知未盡萬一,何能窮體達用,希冀利益人群。…鄙意宇宙真理,孔釋所見實同。證之大《易》一書,最易顯見,《易》無定體,唯變所適。佛無定法,唯在當機。一也;《易》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佛說真如無相無跡,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二也;《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原始反終,復於太極。
佛說一真法界,一切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無不還歸此法界。三也;《易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卦卦相通,爻爻相錯,群龍無首,其道大圓。佛說八萬四千法門,法法相融,法法無上。四也;《易》以一卦一爻能攝萬象。佛說一粒芥子能納須彌。五也;《易道》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佛性周沙界,不起於坐而能觀見無量無邊。六也;隨舉六端,不謀而合,東儒西釋,相得益彰。
妙覺常謂真知《易》者,可不學佛,因《易》中具含佛理故;真知佛者,可不學《易》,因佛法全顯《易》道故。然學佛終不妨學《易》,學《易》終不妨學佛。亦惟通《易》者能學佛,通佛者能明《易》。如必挾程朱門戶之見,吾輩固可斥佛家為虛無寂滅,佛教徒亦將以世間法小視《易》道矣。﹙文中又志:或謂《易》道僅攝世間法,不能超出三界。此未明諸法皆一真所攝,圓滿周遍一切世法中,具一切出世法相,即相入純雜無礙故。﹚」
有人說《周易》的本體是「太極」,「太極」是孔子所定名,即《華嚴經》中的「一真法界」,與《法華經》所說的「實相」是相同的意思,也是《楞嚴經》所談的「如來藏」、「妙真如性」。若經窮通教理之後,更要下一番工夫修持,才能明心悟道。因為儒、釋皆通者,莫不曾皜首窮經,又今之大學無法將此中國之絕學得以教世周知,而既融通者亦萬分無奈,難以頃刻言明,僅能一笑對無知者。
有言:「佛易之道奧,九年始悟真。」佛以一真圓覺遍撒三千世界,伏羲以一筆開演天地;佛以一芥盡納須彌,伏羲以一筆劃通崑崙;佛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方便圓覺。伏羲演繹先天八卦,延伸萬千象意,意意攝受諸象;佛觀三千大千世界,物物皆明。伏羲演算之間,通遍無盡宇空人事物之休咎;佛以無量壽證十地以上正覺境界,伏羲能搯無量後世,世世之盛衰。故易學者能體佛之無上不二法門,學佛者亦應偏覽易學之妙。


推薦閱讀:

人人都在獨木橋上
他身無分文,卻富可敵國,有種風骨叫做南懷瑾!
佛菩薩的七情六慾
當代十位最受歡迎的佛學大師
沒有想不通的事,只有看不開的人

TAG:佛學 | 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