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心得》第四章 仁者愛人、義者循理:《群書治要》的仁義思想

「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在「道」和「德」沒有了之後,「仁」「義」開始顯現出來。在中國歷史上,夏商周三王的時代,「德」也沒有了,就用「仁」,夏商周三代是以「仁」治天下。「失仁而後義」,而到了東周時期,春秋戰國的時代,「仁」沒有了,則是以「義」來治理天下。在沒有了「仁」之後,「義」顯現出來。我們看到,在春秋戰國時代,湧現出很多的「義」士。「仁」「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在儒家五常中是極為重要的,是修身、齊家、治國之本。

 

一、仁者愛人,義者循理

什麼是仁和義?在《群書治要·周易》上說:「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也就是說仁義是做人之本,「不仁不義」的人,就算不上是一個合格的人。而古聖先王的教化,其核心也在「仁義」二字,如《群書治要·列子》上說:「聖人之教,非仁則義」,說明聖人教化天下,不是仁,就是義。

仁義是什麼意思?在《群書治要·荀子》中講到:「仁者愛人,義者循理。」「仁」的意思是愛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別人。「義」的意思是循理,做事要符合道理和規律。聖人用仁和義來闡明人道,所教導人們的無非是行仁義而已。

在《群書治要·孟子》中,開篇即說道:孟子見於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曰仁義而已矣。」孟子拜見梁惠王。惠王說:「您不遠千里而來,將會把利益帶給我的國家吧?」孟子答道:「大王!為何一定要談利益呢?只要講求仁義就足夠了。」我們讀聖人的經典,往往未能明了經典的深意,孟子教我們講仁義,並不是說講仁義就沒有利益,相反,講仁義必定會有大利。這個大利,我們看周朝,周文王、周武王,他們以仁義立國,開創了周朝八百年的基業。所以,《大學》上說:「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實際上,有仁義必定會有大利。只講利而不講仁義,反而會失去利益。

在《群書治要·新語》中,陸賈講到,「治以道德為上,行以仁義為本」,說明治理國家要以道德為上策,處理事情要以仁義為根本。在《群書治要·淮南子》中,更是指出:「亂國之君,務廣其地而不務仁義,務高其位而不務道德,是釋其所以存而就其所以亡也。」說明亂國的君王,只圖擴大其領地而不行仁義,追求地位尊貴而不修道德,這是拋棄所以存在的理由,而趨向所以滅亡的途徑。

 

二、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仁是眾善之首,仁愛思想是儒家的主要思想,也是貫穿《群書治要》始終、最重要的主體思想。魏徵等人在節錄經典時,節取了大量關於「仁」的嘉言和故事,強調治國者要修習仁德,推行仁政。

如在《群書治要·孔子家語》中說道:「故為政在於得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說明為政之道,在於得到人,而得人的方法,在於為政者能修養自身,以德行感召人。修身必須依據「道」,修道要依據「仁」。所謂仁,是指人性以愛自己的親人為最重要。所謂義,是指事事合宜,以尊敬賢德的人為最重要。

在《群書治要·傅子》中,對仁說得更為詳細:「昔者聖人之崇仁也,將以興天下之利也。利或不興,須仁以濟天下,有不得其所,若己推而委之於溝壑然。夫仁者,蓋推己以及人也。故己所不欲,無施於人;推己所欲,以及天下。推己心孝於父母,以及天下,則天下之為人子者,不失其事親之道矣;推己心有樂於妻子,以及天下,則天下之為人父者,不失其室家之歡矣;推己之不忍於饑寒,以及天下之心,含生無凍餒之憂矣。此三者,非難見之理,非難行之事,唯不內推其心,以恕乎人,未之思耳,夫何遠之有哉!」這一段話告訴我們:從前,聖人崇尚仁政,是用以來為天下人興利,利民之事如果尚未興辦,就必須以仁政普濟天下。若有不得其所的人,應看作是自己把他們丟棄到溝壑一般。仁愛的人,都將心比心以待人,所以己所不欲,不施於人;推想自己之所求,延及天下之人。推究己心之好惡來盡孝於父母,並延及天下的父母,那麼,天下的子女就不會喪失侍奉雙親的準則;把自己對妻子、兒女的愛護推廣到天下,天下做丈夫、做父親的人就不會失去家庭的歡樂;用自己忍受不了飢寒的心情去想天下人之心,天下生靈就不會有凍餒之憂。這三點不是難懂的道理,也不是難辦到的事情,只是不能推己之心以寬誠待人。連這些切近的事都不去思考,哪裡還會有什麼遠慮呢?《群書治要·傅子》的這段話,可以說把仁的含義闡發得淋漓盡致。

所以,古聖先王治理天下,最重要的,就是他們有一顆仁愛之心。在《群書治要·說苑》中說道:「堯存心於天下,加志於窮民,痛萬姓之罹罪,憂眾生之不遂也。有一民飢,則曰:『此我飢之也。』有一民寒,則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則曰:『此我陷之也。』仁昭而義立,德博而化廣,故不賞而民勸,不罰而民治。先恕而後教,是堯道也。」意思是:「唐堯心懷天下,用心去周濟貧民,痛心於百姓的苦難,憂心於眾生不能順利生長。有一人挨餓,他就說:『這是我使他挨餓的。』有一人寒冷,他就說:『這是我使他受凍的。』有人犯了罪,他就說:『這都是我造成的。』他仁愛昭著而正義樹立,施恩眾多而教化深廣。所以即使不加獎賞,百姓也會努力;不施刑罰,民眾也會安定。先推己及人,然後施以教導,這是唐堯治理天下的方法啊!」

三、治國之道,貴在仁義

大到一個國家、政權,小到一個企業、一個家庭,其興盛衰亡,都和其是否能夠行仁義有關。《群書治要·漢書》中節錄貢禹在其奏疏中講到:「自成、康以來,幾且千歲,欲為治者甚眾,然而太平不復興者,何也?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義廢也。」從周代成王、康王以來,幾乎將近一千年了,想治理好天下的君主非常之多,可是太平盛世卻不能復興,原因是什麼?是因為他們拋開古聖先王治國的法度,而聽憑自己的心意去做,才使得奢侈暢行而仁義荒廢啊。在《群書治要·六韜》中,姜太公還說道:「義勝欲則昌,欲勝義則亡。」即道義勝過私慾,國家就昌盛;私慾勝過道義,國家就衰亡。

在《群書治要·孟子》中說道:「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家(原注無家字)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之內(原注無之內二字);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說明夏、商、周三代能夠得到天下,是因為施行仁政;他們喪失天下,是因為不行仁政。諸侯各國的衰落與興盛、生存與覆滅亦是同樣道理。天子如果不仁,就保不住天下;諸侯如果不仁,就保不住國家;卿大夫如果不仁,就保不住宗廟;士人和百姓如果不仁,就保不住自己身體。

《群書治要》中多次提出,為君者能夠行「仁」,百姓自然就能「行仁」,在《群書治要·禮記》中孔子說:「上好仁,則下之為仁爭先人。」告訴為君者,如果他能夠崇尚仁德,那麼下屬就會爭先恐後地去做仁德之事。在《群書治要·禮記·大學》中說道:「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堯舜用仁愛統治天下,民眾就隨之實行仁愛;桀紂用凶暴統治天下,民眾就隨之逞凶施暴。

在《群書治要·新語》中,還記載了一個周文王行仁的故事:

周文王作靈台,及為池沼,掘地得死人之骨,吏以聞於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無主矣。」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國者,一國之主也。寡人固其主,又安求主。」遂令吏以衣棺更葬之。天下聞之,皆曰:「文王賢矣,澤及朽骨,又況於人乎?」或得寶以危國,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而天下歸心焉。

這個故事講的是,周文王建造靈台,修建池沼的時候,挖地挖出了一具死人骨頭,管理修建的官員把這事報告文王。文王說:「給他改葬。」官員說:「那是無主的屍骨。」文王說:「擁有天下的人,就是天下人的主人;擁有一國的人,就是一國的主人。寡人本來就是他的主人,你還到哪兒去找他的主人?」於是叫那位官員備辦壽衣棺木給他改葬。天下的人聽到這件事,都說:「文王真是賢君啊,連朽骨都受到他的恩澤,又何況是活著的人呢!」有人得到珍寶但給國家帶來災難,文王得到枯骨,以此表明他仁愛的誠心,因此天下人心歸向啊!

因此,《群書治要·孟子》講到,「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惡於眾也。」說明只有仁德的人應該處於統治地位,沒有仁德的人如果處於統治地位,就會將其不良行為傳播給民眾。

 

四、失仁後義,義者循理

夏商周三代,是以「仁」治理天下,到了春秋戰國的時代,大部分人都不講「仁」了。「失仁然後義」,義就是循理,依照道理和規律來辦事情,在春秋戰國時代,王道不行,但是人們還講道義。雖然出現了臣弒君的事情,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講「義」的。

什麼是義?《群書治要·荀子》中講道,「義者循理」,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思想、言行合情、合理、合法,這稱為義。《呂氏春秋》中說道:「義也者,萬事之紀也,君臣上下親疏之所由起也,治亂安危之所在也。」意思是:義是萬事的準則。君臣、上下、親疏都是因它而起,它是治亂、安危的關鍵所在。

在《群書治要·左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魯昭公十五年,晉國荀吳率領軍隊攻打鮮虞,先包圍鼓城。鼓城人請求舉城背叛鮮虞投降(晉國),可是荀吳不答應。這時,左右部將就說:「不費一兵之力,就能得到一座城池,將軍為何不同意呢?」荀吳說:「我聽叔向這樣說過:『如果你的喜好與厭惡沒有錯失,民眾就知道他們該向何處去,這樣,事情就沒有不成功的。』若有人帶著我們的城邑叛變投降,這是我們極其憎惡的;別人帶著城邑背主來降,我們自己卻為什麼喜歡呢?如果讚賞我們很憎惡的,對所喜歡的該怎麼辦呢?如果不加賞賜,這就是我們失信,用什麼來庇護民眾?力量可以就進攻,否則就撤退,總之必須量力而行。我們不可因為想得到城邑便趨近於奸詐,那樣所失去的更多。」於是荀吳就派使通知鼓國人,先殺死謀反的人,然後加強守備。晉軍一連包圍鼓城達三月之久,鼓城人又準備開城投降,並且派投降代表拜見荀吳。荀吳說:「看鼓城人的面色,就知道城內還有食糧,你們暫且加固、守衛你們的城池!」這時,一位晉國軍官(很不理解地)說:「能獲得城池卻不接受,偏偏在這裡勞民傷財而按兵不動,如此又怎樣奉事君王呢?」荀吳說:「我正是以此奉事君王。假如得到一座城池,卻使百姓變得怠惰,那要這座城池又有什麼用呢?如果得到城邑招來怠惰,還不如保持原本的狀態。招來怠惰不會有好結果,拋棄原來的狀態就會不吉祥。鼓國人能事奉他們的國君,我也能事奉我們的君主。遵循正義而不違背,端正好惡而無差失,城池既可得到,又能使民眾明白正義之所在,從而拚死效命於晉國而沒有異心,這不是很合適嗎?」後來鼓城人告知晉軍說,城內糧食已吃完,百姓力氣已用盡,晉軍才佔領該城。荀吳攻取鼓城後率軍凱旋而歸,沒有殺死一個鼓城人。

我們從這裡可見,當時雖然處於亂世,但是仁義之道並沒有失掉。在《群書治要·國語》裡面,還講到一個故事:

晉武公攻打翼國,殺死哀侯,勸阻欒共子(不要抵抗),說道:「如果你不死戰,我把你封為上卿,執掌晉國政務。」欒共子辭謝說:「我聽說:『人為三個人而活著,侍奉他們始終如一。』父母生育他,老師教誨他,君王給予他爵祿。只要是這幾件事,就應以死相報,這是做人的原則。臣豈敢為了私利而拋棄做人的原則呢?您又用什麼來教導人呢?如果我跟隨君主卻有二心,您怎麼會任用我呢?」於是戰鬥至死。

在《群書治要·論語》中,夫子曾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也就是說,志士仁人,不為保全生命而損害仁義,寧肯犧牲生命以成全仁義。

實際上,像欒共子這樣的義士,春秋時期有很多。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仁人志士,更是層出不窮,如南宋時期的文天祥,就用生命為仁義做了最好的註解。他的絕筆文寫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正是有無數這樣的仁人志士,中國文化才能夠傳承幾千年來,薪火不斷。

五、以仁為本,以義治之

魏徵等人認為,治理國家,最根本的是仁義,其次才是法律制度。

在《群書治要·司馬法》中講到:「古者以仁為本,以義治之。」古聖先王治理天下,真正以仁愛為懷,以道義來治理天下,因此天下太平。

在《群書治要·文子》中也講到:「凡學者,能明於天人之分,通於治亂之本,見其終始,可謂達矣。治之本,仁義也;其末,法度也。先本後末,謂之君子;先末後本,謂之小人。法之生也,以輔義;重法棄義,是貴其冠履而忘其頭足也。仁義者廣崇也,不益其厚而張其廣者毀,不廣其基而增其高者覆。」意思是:有學問的人,能夠明白天和人的職分,知道治和亂的根本,能預見事物的發展和結果,這就可以說是通達了。治國的根本是仁義,其次才是法律制度。先根本後其次的人,稱為君子;先其次後根本的人,稱為小人。法律的產生,是為了輔助道義推行的;如果重視法律而拋棄仁義,這是重視帽子和鞋,卻忘記了自己的頭和腳。仁義寬廣高大,不增加仁義的厚重,卻只擴張其廣度的做法,會毀壞仁義;不擴張仁義的基礎,卻僅增加其高度的做法,會使仁義傾覆,所以沒有大的棟樑,就不能承擔重負。

《群書治要·文子》裡面還說道:「有功離仁義者,即見疑;有罪有仁義(有仁義原作不失仁心)者,必見信。故仁義者,事之常順也,天下之尊爵也。雖謀得計當,慮患而患解,圖國而國存,其事有離仁義者,其功必不遂矣;言雖無中於策,其計無益於國,而心周於君,合於仁義者,身必存矣。故曰:百言百當,不若舍趣而審仁義也。」

意思是:有功但卻喪失了仁義的人,就會被懷疑;有罪卻不喪失仁義之心的人,一定被人信任。所以仁義,是事物的自然之性,是天下最為尊貴的品德。即使計謀得當,事先考慮如何預防禍患而禍患也得以消除,想使國家得到發展時就能實現發展,但如果所從事的事有違背仁義的地方,其功業是一定不會圓滿實現的;出言雖不能提出好的策略,計謀也對國家沒有什麼幫助,但是一心為君主著想,而且符合仁義,他就一定能有安身之處。所以說,與其要求每次言語都得當,不如根據仁義來選擇自己的做法。

同樣是行仁,不同的人動機卻不一樣。在《群書治要·禮記》中就講到:「子曰:仁有三,與仁同功而異情〔利仁強仁,功雖與安仁者同,本情則異也〕。與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與仁同過,然後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畏罪者強仁〔功者,人所貪。過者,人所避〕。」意思是:孔子說:「仁愛有三種情況(指安仁、利仁、強仁),三種仁愛之舉的外在功效雖可能相同,但其內在心情(動機)卻各不相同。即使與仁愛者有同樣的外在功效,其施行仁愛的內在心情(動機)卻難以知道。等到與仁愛者出現同樣的過失之後,其施行仁愛的動機便可以知道了。真正的仁愛者是安適自然地去施行仁愛;聰明的人是知道施行仁愛對自己有利而去施行仁愛;畏罪的人心存畏懼,也會勉強地去施行仁愛。」

因此,在《群書治要·論語》中,孔老夫子多次提到「仁」,說道:「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仁德難道離我們很遠嗎?只要自己想要仁德,仁德就會到來。又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克己,約身〕。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一日猶見歸,況終身乎〕。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行善在己,不在人〕?」意思是顏淵問怎樣實踐仁德,孔子說:「克制自己的私慾,使言行合於禮,這就是仁,一旦自己能在一天中克己復禮,整個天下就會回歸到仁的境界。實踐仁德完全在自己,難道還靠別人嗎?」

中華文化之所以幾千年綿延不息,正是因為有無數的仁義志士前赴後繼、為之獻身的結果。在《群書治要》中,許多明君忠臣都堪稱「仁義」的模範。《群書治要》一書處處散發著仁愛思想的光輝,尤其對於明君賢臣的仁義之舉和古人闡發仁義的言論,節錄很多,深刻體現了魏徵等人以「仁義」治國的政治主張。(邵陽後學肖祥劍整理)

 

推薦閱讀:

台灣首富承認戀上劉嘉玲 願買小島與愛人共度(組圖)
看著愛人離開不挽留的星座
生日佔卜:看看未來愛人啥星座 bbs.frogwa.com
你的不滿,該如何與愛人訴說?
對自己摳,對愛人大方的星座

TAG:思想 | 愛人 | 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