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學聲譽百大榜 陸港台大洗牌
(南早中文網訊)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公布今年全球大學聲譽百大排行榜 ,陸港台三地上榜大學中,香港和台灣的大學排名都有下跌,香港大學排名更是首次跌出前50,內地大學排名上升,其中清華大學上升到第26位,首次超過日本京都大學。
有製作排名的編輯表示,香港的大學排名下跌,可能與去年佔領示威引發國際學界擔憂言論和學術自由有關,香港的學者對此則有不同的看法。
全球大學聲譽百大排行榜
這是《泰晤士報》第五年公布該排行榜。調查在去年12月到今年初進行,全球142個國家、近9800名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就個人觀感,每人推舉不多於10所院校,再分析出世界頭一百所名氣最好的大學。
今年的排行榜顯示,香港的大學平均大跌20位。
其中香港大學從去年的42位,跌到51到60位,是有該排行以來最差成績。
香港科技大學排名從51到60位,跌到71到80位。香港中文大學則從去年的81到90位,跌到百大以外。
台灣唯一上榜的台灣大學排名,也從去年的51到60位,下滑到61到70位之間。
內地的兩家上榜大學今年的排名則有較大的進步。清華大學從36位上升到26位,第一次超過日本京都大學。北京大學則從41位上升到32位。
全球大學中,今年排名第一的仍然是哈佛,劍橋則排第二,牛津第一次躋身三甲,排第三,被擠出三甲的是麻省理工學院,僅列第四。
亞洲區方面,日本東京大學整體排名雖然下跌一位,排第12,但仍然是「亞洲第一」。新加坡國立大學則排第24。
《泰晤士報》發言人認為,亞洲地區大學獲得政府支持,有大量資源,加上西方國家受經濟危機影響,大學撥款承受壓力,讓世界關注亞洲區的大學崛起,至於中國高校今年進步大,則反映中國獲得國際學術界的關注。
負責排名的編輯Phil Baty表示,清華北大的進步,「反映該國致力於發展世界一流大學」。
對於香港的大學的齊齊下滑,發言人表示,排名基於世界各地學者對不同大學的觀感,他們不挑選香港的大學的原因,可能與去年佔領示威,讓學者擔心陸港兩地融合的影響。
《泰晤士報》發言人稱:「世界領先的大學通常是言論自由的堡壘及擁有高度自主,而近月連串事件,或令學者擔心中國與香港兩地間的融合。」
編輯Phil Baty表示,香港的大學表現未如理想,三所大學排名都下跌,連其中最有名的香港大學也未能晉身前50,預示香港可能要面對不利的前景,因為享有盛譽的大學,是吸引全球頂尖人才的要素。
Phil Baty還點評了台灣大學的排名下跌。
他說,這次下跌是個警號,好的全球聲譽排名不僅彰顯大學當前的成功,也顯示未來可以繼續名列前茅的能力,如果保持優良排名,可以有良性循環,如果不慎,也可能出現惡性循環。
對於下跌,香港大學回應稱,大學在教學、研究及知識交流等多方面一直力求卓越及創新,各個大學排名榜均有不同的衡量指標和比重,亦會時有修改,有關資料對大學具參考價值。
跌出百大的香港中文大學則表示,不同的排行榜各有不同的評分準則,產生不同的排名結果,學校矢志培育優秀且對社會有承擔的人才,將繼續追求卓越的教研成績。科大回應指,學校建校短短二十四年,一直追求教研卓越、提升國際化水平,成就廣獲認同,科大不追求排名,排名並不影響大學的目標及理念。
針對《泰晤士報》有關學者擔心香港學術和言論自由,從而導致香港的大學排名下跌,有香港學者認為有道理,也有香港學者認為純粹是猜測估計。
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認為,香港不少大學教授、學生曾經參與佔領示威和罷課,或許會讓人舉得,香港的大學教學受到影響,無法聚焦教研,讓國際學者質疑質素下降,相信他們或會在未來幾個季度,留意香港的大學發表國際性論文的數量和質量,以了解大學是否回到正軌。
香港教育學院副校長(研究與發展)莫家豪則表示,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的確是香港的大學賴以成功的基石,新加坡社會也相對不開放,政府和大學卻十分重視排名,下了很多功夫,讓排名很高,可見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與排名的關係未必很大,有關說法純粹是排名編輯的估計。
莫家豪稱,自己沒看到有人干預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反而是外國人不了解香港的情況,看到警方處理佔領示威的新聞片段之後有憂慮,可以理解,但暫時沒有證據顯示,參加評分的大學學者表達了這種憂慮。
「佔中」發起人之一、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認為,新加坡已經從過往的高壓政治,逐步變得開放,相反香港正在走下坡,中央和港府把佔領歸咎為高等教育出了問題,顯示當局有系統地收窄香港的學術自由,讓他擔憂。
推薦閱讀:
※張國榮喜歡什麼樣子的女生?
※港台影片 三笑(陳思思版)
※如何看待第52屆金馬獎把最佳動畫頒給了《麥兜我與我媽媽》而不是《大聖歸來》?
※林子祥在香港樂壇的地位或者作用是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