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應知:國學常識13
241觀音菩薩是男是女?
清代白石雕千手千眼觀音像觀音菩薩據說本來是男身,但是嫁過人。當然了,他是化成女身出嫁的,意在點醒世人不要貪戀女色。這就牽扯到「化身」的概念。
在佛家故事中,佛或菩薩為了方便度化眾生,就變化出各類眾生的形象。這些形象就是他(她)們的化身,即三身(法身:普遍的真理;報身:發願成佛時完滿之身;化身:應現於世間的身體)之一。法身永遠不滅,但缺乏人格性;化身具人格性,然而卻無常變遷;而統合此二者的理想的佛身,就是報身。西方極樂凈土的阿彌陀佛就是報身佛。
242「四大金剛」都是誰?
「四大金剛」是佛家 「四大天王」的一種俗稱,四大天王是佛家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職責是守護須彌山周圍四大部洲的平安,故又稱「護世四天王」。
具體說來:東方持國天王(「持國」的意思是慈悲為懷,保護眾生,護持國土),持琵琶,守護東勝身洲。南方增長天王(「增長」的意思是傳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持寶劍,守護南贍部洲。西方廣目天王(「廣目」的意思是能以凈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民眾),持赤龍,守護西牛貨洲。北方多聞天王(「多聞」的意思是精通佛法,以福、德播於四方),持寶傘,守護北俱盧洲。
後來,民間把這四位護世天王稱為「風調雨順」,其中增長天王持劍代表「風」、持國天王持琵琶代表「調」、多聞天王持傘代表「雨」、廣目天王持龍代表「順」。風調雨順四天王又以北方多聞天王地位最尊。
243「十八羅漢」都是些什麼人?
承德普寧寺內的十八羅漢壁畫
先看其中我們所熟知的降龍、伏虎羅漢都是什麼出身?簡單一點說,他們兩個的出身都不算太正規,是編外人員。因為十八羅漢中的另外十六位都是佛經上明確記載,受過佛祖冊封和囑咐的。這兩位則是我們世人補充進去的。
那佛祖冊封的十六位羅漢都幹些什麼呢?他們永駐世間、護持正法。「永駐世間」的意思就是不入涅槃;並受世人供養而為眾生作福田。別看十八羅漢很是深入人心,但恐怕你對這十六位正統的羅漢一個也說不上來。不信嗎?看看他們的名字吧,分別是:賓度羅跋啰惰闍(shé)尊者(舊稱賓頭盧頗羅墮誓)、迦諾迦伐蹉尊者、迦諾迦跋厘惰闍尊者、蘇頻陀尊者、諾距羅尊者、跋陀羅尊者、迦理迦尊者、伐闍羅弗多羅尊者、戍博迦尊者、半托迦尊者、啰怙羅尊者(舊稱羅雲)、那伽犀那尊者、因揭陀尊者、伐那婆斯尊者、阿氏多尊者、注荼半托迦尊者。
這十六位名字不為人知的正統羅漢各駐一方,護得一方僧俗平安喜樂。
244鳩摩羅什是何許人?
鳩摩羅什像
鳩摩羅什(344~413),此為梵語Kum raj va音譯,意譯漢語為「童壽」。原籍天竺,生於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縣)。東晉時後秦高僧,著名的佛經翻譯家。與真諦(499~569)、玄奘(602~664)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據《出三藏記集》和《高僧傳》記載,其父母均為出家人。父名鳩摩羅炎,棄相位出家,東渡嶔嶺,遠投龜茲,被龜茲王迎為國師,後被逼和王妹耆婆結婚,生鳩摩羅什和弗沙提婆兄弟二人。鳩摩羅什七歲從母出家,初學小乘,後改學大乘中觀學派,學成講經時「諸王長跪高座之側,令什踐其膝以登焉」。
鳩摩羅什後從西域至涼州,被後秦國主姚興迎至長安,此時他已五十八歲。有趣的是,即便如此年紀的鳩摩羅什,此後待遇竟和其父驚人地相似:姚興待以國師禮,並以使女十人,逼命受之。
在長安,成親後的鳩摩羅什依舊譯經不輟。他與弟子共譯出《大品般若經》、《法華經》、《維摩詰經》、《阿彌陀經》、《金剛經》等經和《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至此為「四論」)、《成實論》等論,系統地介紹了龍樹中觀學派的學說。他的譯文多採用意譯,卻圓通融洽,「眾心愜服,莫不欣贊」。其中他所譯的「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為三論宗所依據的主要經典;《成實論》流行於江南,為成實學派主要依據;《法華經》是天台宗主要經典;《阿彌陀經》是凈土宗所依「三經」(另外兩經為《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之一。
此外,他與廬山慧遠交友,他們之間有關教義的問答也被輯錄成《大乘大義章》,和《維摩詰注》共同成為後世的經典文獻。
鳩摩羅什在譯經過程中也培養了大量弟子(據傳,鳩摩羅什弟子三五千,著名者數十人),其中名僧輩出,例如道生、僧肇、道融、僧睿就被稱為「什門四聖」。
245達摩祖師是誰?
他跟中國的禪宗有什麼關係?明代白瓷達摩立像
據《景德傳燈錄》載,達摩是南天竺香至王的第三個兒子,屬印度剎帝利種姓,通曉大小乘佛法。公元527年,中國南北朝時期,他渡海來到屬南梁的南海(今廣東廣州),廣州刺史厚禮相迎,梁武帝派遣使者請他到金陵(今江蘇南京),因會談不甚契合,於是同年潛行到北魏,藏身於嵩山少林寺,九年「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世稱「壁觀婆羅門」。所傳安心禪法,深受魏孝明帝推崇,僧俗信向者甚多。
達摩以《楞伽經》為據,提出「理入」(冥想體悟)和「行入」(實踐修行)的「入道」路徑。
「理入」即「凝住壁觀」,其內容為「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塵障故。令舍偽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不隨他教,與道冥符,寂然無為」。這種特重心性的大乘壁觀,主要是比喻人心如壁立,不偏不倚,從認識上舍偽(拋棄現實世界)、歸真(追求超現實的真如世界)、無自(否認個人存在的真實性)、無他(否認他人乃至整個客觀世界存在的真實性),排除一切執見。
「行入」是指萬行同攝的「四行」,即報怨行(於一切因果都「甘心忍受,都無冤訴」)、隨緣行(相信業力流轉,緣起性空)、無所求行(安心無為,萬有皆空)、稱法行(除妄想,修六度而無所為)。
「達摩」所奉行的「二入四行」的禪法,經其弟子慧可等以下幾代禪師的闡發,到惠能時正式形成「禪宗」。惠能法嗣神會,堅持南宗為禪宗正統,認定自達摩至惠能六代系一脈相承,從此達摩被尊為東土禪宗的祖師爺。
246歷史上的唐僧就是《西遊記》中那個唐僧嗎?
唐玄奘像
唐僧的原型就是玄奘(602~664),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精通精、律、論三藏)。俗姓陳,本名褘(hu ),出生於河南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縣南境),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是唯識宗的創始者之一。
咱們再來看看他的其他事迹:抗過旨 「玄奘以貞觀三年冬,抗表辭帝,制不許,即私遁出玉關」;翻山越嶺,行走五萬餘里 從長安、經西域諸國、到天竺自費留學;拒過婚 印度王族公主的青睞都不能打動他。
有趣的是,玄奘出國留學時還是一個地道的偷渡客,可他學成歸來時就變樣了(《雙樹幻抄》:「以貞觀十九年至長安。文皇驚喜,手詔飛騎迎之。親為經文作序,名《聖教序》雲」)。
還有,玄奘在天竺求學時辯才可是雄冠諸國 在五印十八國、五千多人參加的辯經大會上,無一人能予以詰難。由此他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取經回來後還繼續從事梵文經書的翻譯和解釋工作。
247豬八戒的「八戒」是什麼意思?
據《俱舍論》載,「八戒」,又作八齋戒、八關齋,即以下八種過失:一者殺生,二不與取(指偷搶),三非梵行(男女之媾合,注意不同於五戒中的「不邪淫」),四虛誑語,五飲諸酒,六塗飾香鬘(mán)歌舞觀聽,七眠坐高廣嚴麗床座,八食非時食(午後之食)。
「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十戒」就是把八戒中的第六戒拆分成兩條,最後又加上「不蓄金銀財寶」。
此外,佛家對「戒」和「律」還有分別:「戒」指內在自律;「律」則有外在規範。佛家有戒、定、慧三種學問,稱為「三學」,這裡的「戒律」就是「戒」學,以期藉此達到「禪定」,乃至「般若」。
248佛家也有「口頭禪」嗎?
「口頭禪」原指只空談禪理而不去實行,也指借用禪宗常用語作為談話的點綴。今指經常掛在口頭的詞句。
為什麼說「口頭禪」只是一種點綴呢?因為它只是一種口上的宣稱和記憶,不關乎覺悟。就比如說佛祖的「拈花微笑」吧,這段公案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都可以說上一兩句,可這種說法關「覺悟」什麼事兒呢?
道家講「道可道,非常道」,佛家也講口頭禪不是禪。
佛家最有名的口頭禪就是「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249「六根清凈」是什麼意思?
佛家用「六根」來說人的六種認識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六官;「六根」通過接觸和加工外物(六塵,即六官所感應到的不同對象),生成六種認識(色聲香味觸法)。
沒有修行的凡人通常只是用眼貪色、用耳貪聲、用鼻貪香、用舌貪味、用身貪細滑、用意貪樂境。這不就是莊子說的「與物相刃相靡」和「終身役役」嗎?換用老子的話說就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如果想改變這種「終身役役」的境遇,就必須清凈六根!怎麼清凈呢?
《法華經·法師品》謂,依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經典等五種行,則可依經典之力量,而使六根清凈,並得清凈六根後的種種功德。說得再明白點,就是要戒(持戒)、定(禪定)、慧(般若)。
所以「清凈六根」就是要你修身、修心,進而通達無上智慧!什麼時候能達到「慧」呢?到達「慧」之後的一個表現就是「六根互通」 任何一根都可以兼備其他五根的效用。
250「拈花微笑」說的是怎樣一段公案?
元代銅釋迦牟尼像
話說有一次在靈山會上,大梵天王向佛祖釋迦牟尼敬獻上金菠蘿花,並請佛祖說法。可是,佛祖卻一句話也不說,只是拈起一朵金菠蘿花遍示會上眾人。當時,會眾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覷,默然不已;佛祖有個大弟子,叫迦葉,也在會上,整個會上只有他破顏輕輕一笑。佛祖當即說道:「我有絕妙高招,能夠直達涅槃至高境界,可以擺脫一切虛假表相修成正果,其微妙之處在於:我不立文字,以心傳心,於教外別傳一宗,現在傳給摩訶迦葉。」這就是佛教禪宗里的「拈花微笑」公案。
佛祖講經四十九年,獨有此次一言不發。「拈花微笑」也是中國禪宗的第一宗公案,摩訶迦葉也被列為中國禪宗的「西天第一代祖師」。「拈花微笑」也作「拈花一笑」或「拈花破顏」,本指以心傳心直悟禪理,正是禪宗所謂「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義;後來也泛指彼此默契、心領神會、心心相印。
其實,釋迦牟尼這裡傳示的乃是一種心境,這種心境是純凈無染、無欲無貪、無拘無束、坦然自得、不著形跡、超脫一切,是佛教禪宗說的「無相」、「涅槃」之最高境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迦葉與佛祖在靈山會上心心相印,無須更多言語或其他表示,但一切盡在不言中,此時無聲勝有聲。而釋迦牟尼最後對迦葉所囑咐的話,也正好是對這種心境的最好闡釋。
251高僧大德為什麼要留下「舍利」?
「舍利」有「遺骨」之意。通常指佛陀之遺骨,而稱佛骨、佛舍利,後來亦指高僧死後焚燒所遺之骨頭。這些骨頭有時呈珠狀寶石樣,且五顏六色。據說,只有佛或得道的高僧大德圓寂火化後才能出現這種結晶體。
釋迦牟尼佛七彩腦舍利
呈珠寶樣的舍利,顏色通常有三種:白色的是骨舍利;黑色的是發舍利;赤色的是肉舍利。只有佛舍利有五色。當然這種區分也只是理論上的,得道高僧、大德的舍利子顏色也有五色 紅、綠、黃、黑、白,乃至多色的。從種類上,有全身舍利(全部遺骨收入一處)和碎身舍利(遺骨分置多處者);有生身舍利(佛的遺骨)和法身舍利(佛留下來的教法、戒律,借「舍利」比喻其堅實不壞)。
那「舍利」是怎麼來的呢?是一個人通過戒、定、慧的修行,加上臨走時自己的大願力得來的。這修行自然可以理解,那什麼是大願力呢?就是圓寂前高僧想留下舍利來令信徒供奉。這並不是說發大願力的這些高僧大多貪戀身後名,而是在他們看來,這樣的舍利供奉有利於人們發善心。因為你天天誠信供奉一個東西,能不心生警惕慈悲、向善之心嗎?所以,留下這些舍利的人是不願就這樣撇下眾生獨自成佛的,也是大慈大悲的。這有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意思。
此外,我們經常聽到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中的「舍利子」也可簡稱為「舍利」,但這並非什麼遺骨的意思,而是一個人的名字。他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稱。
252佛家為什麼稱別人為「施主」?
「施主」梵文音為陀那缽底(其中「陀那」是施,「缽底」是主),又作布施家,即施與僧眾衣食,或出資舉行法會等之信眾。沒幹過這些事就不是「施主」了?
咱們先看一看施主惠施的五功德:(一)名聞四遠,眾人嘆譽;(二)若至眾中,不懷慚愧,亦無所畏;(三)受眾人敬仰,見者歡悅;(四)命終之後,或生天上,為天所敬;或生人中,為人尊貴;(五)智慧遠出眾人之上,現身漏盡,不經後世。
可見,「施主」的稱呼就是晨鐘暮鼓般地警醒著你要做到五事: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時施,五者門不制止。那些和尚們稱你為「施主」,也不是非得讓你布施東西,而只是為你好 提醒你有許多福分可以得到。至於你要不要這些福分,就是你的事了。
需要補充的是,舉行喪葬儀式的喪家,亦稱施主。
253「無間地獄」是什麼意思?
凡被打入無間地獄的,永無解脫希望!期間要經受五種無間。第一「時無間」,無時無刻不受罪;第二「空無間」,從頭到腳都受罪;第三「罪器無間」,各式各樣刑具無所不用;第四「平等無間」,用刑不論男女均無照顧;第五「生死無間」,重複死去無數回還得繼續用刑。
你猜猜,在這一層的人要受多長時間的苦? 換算成人間的紀年就是2 3×1025年!這是第十八層地獄的時間。而你的時間觀念也就是在十八層地獄的第一層,最多是在第二層。為什麼這麼說呢?
《十八泥犁經》記載的十八層地獄,是以受罪的時間長短與罪刑輕重而排列的。每一層地獄比前一層地獄,增苦二十倍,增壽一倍。十八層地獄的「層」不是指空間的上下,而是在於時間和刑罰上的不同,尤其在時間之上。其第一獄以人間3750年為一日,30日為一月,12月為一年,罪鬼於此獄服刑一萬年(即人間135億年)。其第二獄以人間7500年為一日,罪鬼於此獄服刑須經兩萬年(即人間540億年)。其後各獄之刑期,均以前一獄的刑期為基數遞增兩番。
前面講「六道輪迴」時說,「地獄道」就是這裡的十八層地獄,為六道中最苦的。在梵語中,「地獄」就有「苦具」、「不自在」等意義。
人如果六根不凈、六識不明,貪,嗔、痴「三毒」就出來了,而中毒的人最終要遭十八層地獄的果報。(當然,十八層地獄的具體名目在各種說法中不盡相同。既然如此,我們也只需曉得:所謂「十八」,只是果報的輕重不同。)
需要說明的是,輪迴有六道,而地獄僅是其中之一,所以人未必一定會進地獄中輪迴。
254靈魂怎麼轉世?
轉世是有前提的:靈魂不死、萬物有靈、靈魂可以流轉駐留。這三個前提在中國民間信仰、佛教、印度教以及希臘哲學中都是存在的。
藏傳佛教中的達賴、班禪的靈童就是轉世理論中的產物。
值得一說的是,轉世也並非在什麼時候都是令人愉快的,相反,有時是一種有些殘忍的痛苦。這種痛苦不單單是指六道輪迴之苦,還可以指轉世的方式 奪舍。奪舍說得通俗點就是「借屍還魂」,而且西藏歷史上有的活佛轉世就是以這樣的方式。
據《安多政教史》載,三世東科爾活佛傑瓦嘉措(1588~1639),圓寂於甘肅涼州(今武威市)。遺體被送往東科爾寺途中,遇到送殯隊伍,死者為19歲的漢族青年。這青年當時復活,自稱東科爾,遂被認定為三世東科爾活佛奪舍轉世。青海卻摩寺最後一代卻摩倉活佛,也以奪舍法轉世。當然,這種情況在活佛中較為罕見。
255佛門的「書記」是幹什麼的?
雖然我們印象中書記有很大的政治權柄,但佛門的「書記」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佛門的「書記」做的事既不是簽字簽單,也不是政治教育,他們只管榜疏、書問、祈禱之類寫東西的活。比如《鹿鼎記》上,康熙帝讓韋小寶替自己當和尚,又讓他隨身帶了好些香油錢修繕廟門。那可是皇恩!佛門不能收完錢就沒事了,總得上表叩謝一下皇恩。但這種活又不能讓方丈去干。先不說精研佛法的方丈能不能做得了這類的書面文章;即便做得了,也不能讓佛門一把手來干文秘類工作吧?所以佛門就要設立書記一職,一來他們寫的東西專業;二來分擔了其他人對外文書應對方面的工作,其他人可以專心修行。
雖然這種文書工作聽起來像文秘乾的活,但干這些活的「書記」在佛門中地位很高,為禪林六頭首之一。
256「天龍八部」是什麼意思?
天龍八部其實是兩個詞段:天龍、八部。
「八部」也稱「八部眾」,是指護衛佛法的八種守護神:天、龍、夜叉(住於地上或空中,以威勢惱害人,或守護正法,屬於鬼類)、乾闥婆(與緊那羅一同奉侍帝釋天,主管奏雅樂之神。又作尋香神、樂神、執樂天)、阿修羅、迦樓羅(金翅鳥)、緊那羅(此神形貌似人,然頂有一角,人見而起疑,故譯為疑人、疑神;具有美妙的音聲,能歌舞,又稱為歌神、歌樂神、音樂天)、摩睺羅伽(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其中天、龍二眾居上首,所以就用「天龍八部」作為八部眾的統稱。
257佛家也講「相好」嗎?
佛家的「相好」就是指「好的相貌」 佛的色身所具備之莊嚴微妙的形相。
其中「色身」就是屬物質的身體,它有形有相能摸能觸。不過要注意的是那可是「佛的形相」,自然不似你我這般邋遢俗氣。佛的「相好」是「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的並稱。其中佛身微妙之相狀,可了別者,是謂之相,細相之可愛樂者,謂之好。也就是說,「相」較粗,「好」較細。也就是這「一粗一細」使得你我這等凡夫即便見到了佛,也最多是見他的「相」而已,其「好」則很是難見。
舉個例子吧,「阿彌陀佛」就有八萬四千相,每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每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厲害吧?所以即便美如潘安,頂多就是一臭皮囊而已。
另外,「相好」也不是什麼容易事,菩薩修滿了三大阿僧祇劫之後,要在佛前修各種的「相好」,而且只有修完一百種福,才成就一種相好。
258你知道「邪魔外道」的真正涵義嗎?
「邪魔外道」語出《藥師經》:「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
玄奘法師在印度求學時,參加辯經大會。會上,他與五千人辯難而難逢敵手。要說的是,這五千人中有兩千是外道人士。可「外道人士」是什麼意思呢?
「外道人士」就是不明佛法的人,其中有「邪」有「魔」。前者是指走了歧路而向心外求法的人,後者是指妨害佛法的人(包括異教徒)。由此也可見唐僧與人辯難時的精彩,因為這些外道人士的「不明」不是不知道,而是偏執。對付偏執的人自然是要有大智慧、大手段的。
259「一塵不染」的「塵」是灰塵嗎?
佛教中有六根、六識、六塵的說法。其中「六塵」指的是色塵(眼睛所看到的)、聲塵(耳朵所聽到的)、香塵(鼻子所聞到的)、味塵(舌頭所嘗到的)、觸塵(身體所感覺到的)、法塵(思維到的)。
這六塵會污染我們的六根,從而污染我們的清凈本性,即如來藏。因此佛教修行時,就要通過學習佛法,去除這六塵所帶來的污染,回復清凈本性。一旦修行到「一塵不染」的境界,人就不再受到六塵的侵擾,從而證得「般若智慧」,如《五燈會元》所說:迥脫根塵,靈光獨耀。
俗語用「一塵不染」來形容衣物、環境的清潔、潔凈,也可引申讚譽人高潔的品格。
260「一絲不掛」和佛教有什麼關係?
「一絲不掛」在佛家表示的是一種自然專一的清凈心。
源律禪師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師(慧海大師)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師曰:「飢來吃飯,困來即眠。」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
雲門文偃說:「終日說事,未嘗掛著嘴唇,未嘗道著一字。終日著衣吃飯,未嘗觸著一粒米,掛一縷絲。」
「一絲不掛」是指不流於口頭禪、打機鋒這類的事情上,而是主張頓悟的禪宗在修行功夫上的體認。以前我們以為輕鬆隨意的禪宗,其實在簡單的吃飯穿衣上都要下大工夫。「一絲不掛」在這裡就是外物外事不縈於心的意思。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請在頁面底部給老翟點個贊;如果你能打賞下勤勞呆萌每天想著法子變著花樣給你文章的老翟,就請打賞下吧,別擔心,不花錢,點擊文章下面的廣告,就OK啦~
推薦閱讀:
※拋開陳詞濫調,理性分析孝的利弊 |《孝經》天子章第二
※孝與中庸之道 |《孝經》諸侯章第三
※道教神祇——四瀆龍神
※方久銘國學空間
※《大學》之由來:源於《禮記》,唐代之後才被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