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人心與人生》第十一章 身心之間的關係(中)

梁漱溟:《人心與人生》第十一章 身心之間的關係(中)

 更新時間:2015-05-08 13:15:23

進入專題: 人心與人生  

  

   第十一章 身心之間的關係(中)

  

   此章就前章第(八)所言身心一體相聯,往複相通,而身為陰極,心為陽極,性向各有所偏的那些話,重加申說。往者亡友衛西琴先生(1)(衛西琴(Westharp)原為德國人,後改隸美國籍,以傾幕中國古代文明,用中國文字更名曰衛中,字西琴。其學蓋自音樂而入於人類心理研究,更尚談教育問題。詳見愚所作《衛西琴先生傳略》一文,此不多及。衛先生著作甚富,大抵為其在外國文言學校時以中國話口授於人筆錄而成,意義多半晦澀難於通曉。此一半固由其理致幽深,更一半則用詞造句,自成一種偏僻習慣,不合於通常中國語文。茲所介紹者只我領會所得其二三而已。)於此特著見地,茲即介紹其學說大意於次。

   (一)先說此學根本觀念:很明顯,一切生物都是活的,都有力量能有所改變顯示於外。其中動物又顯然較其他生物的力量為大。而力量更強大更高等又莫如人類。活人雖有此無比的大力量,但人死了,只一具屍體,即失去原有力量。死屍僅僅是物質。物質恆處於被動,雖缺乏力量,卻仍有其力量。總起來可以說,宇宙一切都是物質,都是力量,不過力量大小高下千差萬別不等而已。

   (二)就人來說,男女力量是不相等的,而且是極不相同。這種不同,乃是出在身心之間往複相通的根本流向上男女彼此互不相同。具體指出說:女子以身為主,從身到心是其第一根本流,而從心到身居於第二;前者為正,後者為副。男子恰相反,心至乎此身,從心到身是其第一根本流,而從身到心居於第二;前者為正,後者為副。--以上是從其力量活動上(非從表面)認真分析來看的。

   (三)上面的話須待稍加說明於後。

   遠從生物進化上看,男女兩性身體原初是一個不分的;從現在生理構造上看,男子身體內有女性的部分,比如兩乳;女子身體內有男性的部分,比如陰核。在體形上看,男子身體是往外的,女子身體是往內的;在體力上,一般說男子強過女子。所有這些都不過是物質表面。單從物質表面看,看不出人怎麼優勝於動物。人類之所以優勝,要必從力量比較上乃得認識。此突出優勝的力量則在其特別發達的大腦所開闢出來的心思活動。譬如人類的那些偉大事功、卓越創造,固然無一非完成於身體活動,而這些表見於外的身體活動卻一一出自內里深隱微妙的心思。首先是心思經由身體而有所識取於外,後更從心思運用著身體而有所施為於外。就身心兩端而論,不妨說身主於受,屬陰極;心主於施,屬陽極。說施便有主動意味,但說受卻非就是被動。生物都是活的,人是活物中最活的;感受之在人莫謂竟是被動於外。應須知,施中隨有受在,受中原有施在。身心往複相通的話,既可粗略地看待,更宜精密察識之。

   (四)身心的位置關係正要這樣來理會:身外而心內,心深而身淺,心位於上端,身位於下端。覺受由外入內,施應從上達下,其間往複交流還有不少深淺等差可言,不總是一樣的,更非人人都一樣。這就為兩端之間原有著可以伸縮的不小距離(就動物說,這距離幾乎等於零,其所以不如人者在此)。

   (五)正為身心間的距離遠近深淺決定著一個人的力量之大小,而女子身心間的距離天生來均不及男子那麼深遠,所以上面說男女力量是不相等的。若問:何以在女子這距離較為淺近?此不難知。女子擔負著創造人類幼體的天賦任務,當其身體長成熟有月經來之時,每月總有七天乃至十天不得舒服自在,及至結婚懷孕,其受累更深重。分娩後自乳其兒,每因心理影響(特如惱怒憂煎等)隨有變化見於乳汁中,可知其身心相關如何密切。蓋在女子,身體勢力是天然大過其心的,心恆受到身體勢力的牽掣影響,超脫不開。在她們一生,除開這中間一段--從月經開始到年老停經不能生育為止大約三十年或稍多的一段--只在其前或其後是女子而不十分那樣女性時候可輕輕鬆些。

   (六)從尋常所見事實便可證明上面的話。請看婦女不是比男人容易哭容易笑嗎?婦女不是每每比男人膽小嗎?再試留心看,每遇群眾會上,男人一堆,婦女一堆,總聽到婦女堆中說話聲多音高,不是嗎?俗常說「婦女心窄」,正為其身體勢力大,身心間的距離近,禁當不住外來剌激。剌激(受)反應(施)之間迫速輕率,殊少深沉迴旋於內之致。如弗洛伊德等精神分析學家善治歇斯底里症(hysteria),而患者極大多數是婦女者其理正在此(1)(嘗聞濟南齊魯大學醫學院友人閑談,他們在醫學院任職或實習的男女同學很多是二十多歲快要結婚的。誰若遇有不幸失戀的事;當其臨床治病時,因為心神縈繞不寧,一般說均不能很好地盡心業務工作。但在男子仍能工作下去,在女子竟然不能工作了。工作就會出差錯,發生事故。)。

   (七)不難看出,人從初降生到年齒漸長,身心關係隨時在開展變化中。大要言之:初時心隱於身,身心渾然不分,其後則一面由於大腦機體發育慢慢完足,又一面因在社會接觸增廣,經驗繁富,心思乃日見茁露活動,從嬰兒而童年,而少年,而青年,身心之間不同程度地浸浸疏離起來。後此進趨老成練達,乃更見從容沉穩。

   這裡還須留心人的資格各有不同,上面所說發育開展可能有遲有早。再則,當兒童時期便可見出男女有所不同。譬如五六歲女孩往往表見能幹靈巧過於其同年男孩;但再過十年二十年之後,男的才思往往又非其同年女子所及。能幹靈巧是說其應付具體事務的能力,屬於身體力量,亦稱感覺力量。才思則於某些抽象學習能力上見之,屬於內心力量,亦稱精神力量。

   末後還應該點明:人類生命既然為自然界最偉大最高級的力量,而論力量男子又大過女子,那麼,宇宙間力量的最高峰就在成年男子的心--精神力量。

   (八)在前說過,力量就是能有所改變顯示干外的;從人類力量說,即是能有所創造表現。人類社會文化自古及今不斷地有所發明、發現而前進無已,正是靠著一時一代群眾的這種數不盡的創造而來。人生所貴就在有所創造。然而男子女子卻不一樣。女子所貴在創造--孕育--一個富有創造力的新人(小孩)。此事卻非男子所能為。男子總是創造一些身外的事物:一件藝術品,一文學作品,一種科學發明,一哲學理論,一偉大事功……如是等等。說男子力量大過女子的話,就是說在這方面的創造力女不如男。因為這種種創造雖須得精神力量和身體力量同樣發揮,卻要必以精神力量(心思)統率身體力量則成其功。男子力量不是以心為正身為副的嗎?其在以身體力量為正而心為副的女子來說,對於這種種創造比較差些乃是天然之事。試數一數幾千年中外過去歷史上偉大思想家或事功方面的偉大人物里,有幾多個婦女呢?然而任何偉大思想家或其他各樣偉大人物卻無一不是女子所創造--所生育。就女子力量為一切偉大創造力的根本源泉具有決定性而說,則女子力量固有其貴重過男子的力量一面,不是嗎?

   (九)不徒從表面形體來分別男女,而更從根本力量上認識男女天生的互不相同之後,則在其後天教育上和職業工作上男女不當強同,便是十分明白的事理。教育應是讓生性不同的力量各自得到培養成長,工作則應是讓不同的力量各得發揮以盡其天職。然而世俗見不及此,男女教育、男女工作職業率多強求其同。此因近世力反先時封建陋俗歧視女性之所為,不免多所矯枉,實不符合科學客觀真理。(1)(前於第八章曾批評Man,theunknown一書之未善,然其書中卻不少可取資料,如其力陳男女兩性之不同即一例也。茲就王世宜譯本《身體與生理之活動》一章略摘如次:

   性腺能加緊生理上心理上與精神的活動。(中略)睾丸與卵巢具有極其重要的機能。它們產生陽細胞或陰細胞。同時它們分泌一種物質到血液中,使細胞組織體液與意識或呈陽的特性或呈陰的特性,並且予一切機能以它們的密度--緊張性。(中略)卵巢的壽命較短,而睾丸到老年還能以活動,所以老年婦女遠不同於老年的男人。

   男女的差別起於細胞組織本身的結構,以及女人全部有機體飽涵卵巢所分泌的一種特殊的化學原素。(中略)事實上,男女之間有極深遠的差別。女子體中每一細胞都印有女性的記號。她的器官也是如此,她的神經系尤其是如此。(中略)我不能不就其本然加以接受。

   母體在全部懷孕期間時刻受胎兒的影響。母親的生理和心理狀態總不免因胎兒而起變化。(中略)我們不應以訓練男孩的智力體力的功課來訓練女孩。亦不應以鼓勵男孩的志趣來鼓勵女孩。教育家對於男女兩性特具的身體器官、心理特性以及他們天然的機能應該大加註意。)

   (十)說身體力量不等於說身體。認真地說,深功地說,身體力量是身體創力,即創造身體之力,即男子的或女子的生殖力量。說精神力量,非第因其力量發之自心,而實為有別於身體力量而說的,即說它是創造除人類幼體外一切大小事物的那種創造力,此種創造力男女皆有之,但在男子更優勝於女子。

   (十一)男子的精神力量不論如何之大,要非其身體力量同樣大,他將不是一個能作大事的人。譬如膽氣壯盛,勇於作為,躍躍欲試,若能涵蓋一切的那種氣勢,即屬身體力量。(2)(身體的力量即創造身體的力量,對於一個人的智勇均有密切關係。《人之奧妙》一書富於科學知見,其中有如下的話:要理智充分發揮它的威力,同時需得兩種情形,一是發展完善的生殖腺,二是性慾暫時受到節制(見王世宜譯本第148頁)。這與衛先生學說完全符合。)

   精神力量、身體力量充沛能作大事的人,我們就謂之大人物。每個男子當其年屆發情時期(青年時期)都接近於大人物,特富於創造力。

   (十二)如前說,男子力量以發之自心者為其第一根本流,女子以本乎其身者為第一根本流,在年幼時是不甚明顯的。但當其發育成長各屆發情期時,男子力量的第二流(身體力量)活動起來,其心比任何時候更往外活動;女子力量的第二流(內心力量)活動起來,其感覺比任何時候更往裡活動,可以譬喻說:此時男子的感覺第一次回家(覺醒起來),此時女子的心思第一次出門(萌動起來)。這男子回家的感覺力量,女子出門的內心力量,在情慾發動時容易被認得出,乃由此時男女力量都有兩流對比可見的緣故。這就好比當人正出門或正回家的時候,訪問他們是容易遇見的機會那樣,殊有助於吾人學理之講明。

   (十三)人的力量大小高下各不相等,一個人亦且時時有所不同。稱之曰偉大力量,兼涵高等之義;蓋言其精神力量、身體力量同優俱勝者。但在力量高等的,卻不必同時為力量大的;此以優於心思者,其身體力量或不足相副。心身力量雖相關係,但不定優則同優,勝則俱勝,其間申絀變化不可計數。要而言之,力量為高等,為低下,一視乎心思優劣而定。此如力量高者恆表見:從容,細緻,周密,精確,文雅,溫和,蘊藉,輕妙,靈活,優美,……如是種種。反之,若迫促,粗糙,粗野,粗疏,粗暴,冷漠,板硬,尖刻,笨重,鈍拙,……則為力量低等之表見。力量低等與缺乏力量每相聯。

   (十四)人的力量最能改變環境,創造新事物,愈有力量愈不怕困難;反之,畏難退縮即見出其力量衰微。凡圖眼前一時省力的做事法,或為少麻煩竟爾免除其事者,或唯務襲取模仿他入者,或唯貪圖享用現成財物者,大都可以如是觀之。觀看一個人如是,觀看一社會,一民族更加如是。(力量衰微率由於其社會上婚姻不對和教育不對而來。)

   (十五)如前說,人生貴有所創造。但究其實,何者為創造,何者不足言創造,只是相對比較的,非可截然劃分者。以畫家作畫為例,拙巧優劣之間只有數不盡的等差,並無一定溝界。其拙劣之品,浪費紙墨,直可謂之破壞。此猶其事之小焉者。試留心閱歷人世間事,原非蓄意破壞而卒落於破壞者豈可勝數?尋求其故,則咎在人的力量低下而已。是故讓人的力量趨進於高等,實為廣興創造之本。前云:力量為高等,為低下,一視乎心思優劣而定;然則人心之重可貴也昭昭矣。

   (十六)世間至可寶貴者莫如人,人之可貴在此心。然心之顯其用卻一息不得離乎此身。人心之能有任何創造者,必先從感覺不斷地接取乎事物,累積吸收為創造所需的資料,而整理之,溶化之。整理溶化--經驗總結--便是創造。其卒有創造成果在此焉。當最後成其創造之功也,正不知經過多少次從外達內,由上而下,既施且受,受而又施,種種往複活動矣。是心詎曾一息得離乎身哉!

   (十七)但心身相聯通固有距離,此便伏有著險關危機:心有可能偏遠乎身而多枉動,身有可能偏遠乎心而多盲動,亟須當心注意。茲試分別指點之。--

   原夫經驗總結就是所謂學問,恆寄託於語言文字所撰成之名詞概念上,又著錄於書冊以資傳播。此蓋以身通心、心通身的成果更去發展人們的創造活動,推進著社會文化的。卻有人誤以多讀書為學問,此即心思偏遠乎身而多枉動之一種事例,有悖乎身通心、心通身的原理原則,其結果就不可能以解決他所遇到的什麼問題,實有所創造。似此假學問世上多得很,自誤誤人,亟須戒避。

   又如流行於世的許多名詞概念(或觀念)不一定都出於經驗總結,代表著實際事物(事理),只是從乎某些情感要求而臆想虛構出來,用以應付生活中問題的,像在人類社會文化幼稚、經驗知識不足的社會那許多宗教迷信,不正亦是心偏遠乎身種種枉動的產物嗎?

   身偏遠乎心而失之於盲動者,主要亦有兩種。一種是未假思索,發乎一時衝動的莽撞行事、粗魯動作。更廣泛的說,則凡缺乏自覺的言動皆可屬於此。另一種是行事缺乏(自覺)主動精神,徒爾慣性地沿襲傳統文化的軌範禮儀,掩蔽其力量衰微低下之實質者。此在古時曾有高尚優美文化的中國社會,最容易看見。(1)(關於衛西琴先生學說之介紹暫止於此。至其有關男女兩性婚姻、兩性教育的許多見解主張,實為一極重要部分,既不易通曉又與吾書此章題目不切合,即略去不談。)

進入 梁漱溟 的專欄     進入專題: 人心與人生  

本文責編:黎振宇

發信站:愛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欄目:天益學術 > 哲學 > 哲學大師與經典

本文鏈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87622.html 


推薦閱讀:

胡思亂想也是病 讓人身心受損 攀比心理 - 一切痛苦的根源 心理更自卑不會幸福
《西遊記》師徒五成員,最好的團隊,最完美的組合 ← 經營智慧 ← 智慧身心健康網
我師父說丨身心一致的人生,就是精彩的
為什麼學佛之後反而出了問題?
值乎統一作答(1)--如何做動作?

TAG:人生 | 人心 | 關係 | 梁漱溟 | 身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