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再好的學區房,也不過父母!

為人父母的,最頭疼的莫過於孩子的教育問題。

買房要買學區房;小學開始就給孩子報上七八個補習班;胎教還不算誇張,要讓孩子贏在受精卵時期的說法愈來愈大行其道……至於,到底有沒有用,誰也說不清楚,反正先試了再說,別人都在做,我不做豈不是虧了嗎?

有意思的是,當代中國父母的育兒壓力,竟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儒學大牛孟子他老媽,正是這樣一位充滿焦慮感的母親。她為我們留下了一個又一個引人深思的育兒故事。 

孟母三遷

《三字經》有云:「昔孟母,擇鄰處。」孟母三遷的故事,被寫進這則短小的歌謠,傳唱千年。

孟軻(即孟子)年幼之時,他的父親便去世了,母親帶著小孟軻住在墓地邊,為孟父守節。豈料,小孟軻整天在墳墓之間玩耍,玩起了辦喪事的遊戲。

他的母親心想:「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

不久後,孟母帶著孩子,搬到了市集旁邊。這小孟軻啊,不知說他太過於貪玩呢,還是好奇心太強呢,居然又跟著鄰家小夥伴,玩起了買賣、屠殺的遊戲。

他的母親又愁了:「這個地方也不適合孩子居住。」

這回孟母狠了狠心,咬了咬牙,帶著孩子搬到了租金貴得多的學宮(學校)旁,這一次,小孟軻學起了士大夫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儀。

他的母親這回心滿意足了:「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

 評價 

孟母大概是學區房最早的擁護者吧,雖為一介婦人,不見得認識幾個字,卻有著堪比士大夫的遠見。她堅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的成長與環境密不可分,半點馬虎不得。

但是,只要小孩的成長環境好,父母就能高枕無憂了嗎?當然不是!我們許多人只知道孟母三遷,卻不知道對孟子有著更深遠影響的,其實是另外兩個故事。 

買肉啖子

孟軻年少時,有一次見到鄰居殺豬,就問母親:「他們為什麼要殺豬?」

孟母隨口一答:「要給你吃肉。」剛說完這句話,她就後悔了。實際上,她是沒有考慮到語言的嚴謹性,但這句話確實給了孩子錯誤的期待。現在收回,不就變成欺騙了嗎?

遙想當初懷孕的時候,她尚且可以做到席子擺得不正,不坐;肉割得不正,不吃。這麼做雖然有些迷信,卻是一位母親最樸實的願望,願孩子長大一身正氣。如今孩子開始懂事了,卻為他樹立不好的榜樣嗎?

再三糾結之下,孟母買下鄰居的豬肉,給小孟軻吃,以證明她沒有撒謊。

這兒必須說明一下,當時的豬肉有多貴?

《孟子·梁惠王上》中,梁惠王炫耀自己治理國家比鄰國好,孟子反過來譏諷對方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真正治理的好,是要讓老百姓富裕起來,搞好畜牧業,實現「五十可以衣帛,七十可以食肉」的美好願景。

由此可見,當時的肉價非常貴,連老人都吃不起,更別提孤兒寡母了。

 評價 

非常喜歡這個故事,因為許多父母都做不到這一點,出門時答應了要買一斤糖炒栗子,小孩滿心期待著父母兌現承諾時,卻只是等來父母一句「忘了」。

這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種下了一個惡果,被欺騙著長大的孩子,也會變得像他們的父母一樣言而無信,反覆無常。 

斷機教子

自從搬到學宮邊,孟家的經濟情況就一天不如一天,孟母沒辦法,只能晝夜不分地織布貼補家用,或許因此疏忽了對孩子的管教,小孟軻最近在功課上有點懈怠。

這天孟軻放學回家,母親正在織布,見到孩子回來了,就問他:最近功課怎麼樣了?小孟軻漫不經心地回答:還不是老樣子。孟母見他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頓時就火冒三丈,隨手將織了一天一夜的布剪了。

小孟軻見狀害怕極了,問道「母親為什麼發那麼大的火?」

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提問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如果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

孟軻聽後恍然大悟,從那以後,全身心地撲到了學業上,並把子思(孔子的孫子。一說,孟子的老師是子思的門客)當做老師,終於成了名動天下的儒學名家。

 評價 

又是一則勵志故事,孟母的話是不是很耳熟,就像小時候父母常在耳邊嘮叨的:你不好好讀書,長大了要掃大街啊!

然而,孟母的話卻顯得更有力度。試想,孩子看見父母把千辛萬苦賺來的口糧扔到海里,今晚明晚都要餓肚子了。當下就體會到「不好好讀書」,造成「餓肚子」的後果。他們對這件事的印象必然是刻骨銘心的。


推薦閱讀:

孝敬爸媽,Blackmores、GNC、Swisse……哪個好?深海魚油,你買對了嗎?
為什麼我對父母越來越失望?
如果有機會,你還會選擇現在的爸媽嗎?
是不是父母都跟子女算計給你花了多少錢?
有時候父親會說排骨少吃點,明天留著煮麵,我覺得好像就是說我給你的愛就到這兒了,你別要了。?

TAG:父母 | 學區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