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二十五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25

主講人 : 淨空法師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二十五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25

  請掀開經本,第三十六頁第八行,從第四十段看起。

  【清涼疏謂普賢有三,一位前(但發普賢心),二位中(等覺菩薩),三位後普賢(得果不舍因行,謂成佛仍不舍因地之行)。】

  這一直到四十三,都是為我們介紹普賢菩薩。普賢這一段是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裡面說的,普賢菩薩有三種。第一種叫『位前』普賢,普賢菩薩的位次是等覺菩薩,換句話說,等覺以前都稱之為位前菩薩。但是要依普賢行願來修,才算是普賢菩薩。《華嚴經》上佛說得很清楚,菩薩若不修普賢行,就不能成佛;換句話說,成佛最要緊的條件,就是要修普賢行。普賢行它的特色是什麼?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它的特色是用圓滿的覺心。一般菩薩雖然是用覺悟的心,覺心就是真心,就是本性,但是他不圓滿。普賢菩薩用圓滿的覺心,差別就在此地;換句話說,圓滿的覺心,就是《無量壽經》經題上講的清凈平等覺,清凈平等覺都要達到究竟圓滿,這個人無論修哪個行門都叫普賢行。

  普賢行在《華嚴經》上,無論是理、事都是深廣無際,到最後把它歸納為十大綱領,這是便於教學,把它歸納為十大類。譬如我們講到普賢十願,就是十大類,第一類是「禮敬諸佛」。哪一個學佛的人不懂得禮敬,哪一個學佛的人不修學禮敬?為什麼這個禮敬不能叫做普賢行?因為凡夫有是非人我、有貪瞋痴慢,所以那個禮敬不叫普賢行,他的心不普,也就是他的心不平等、不清凈。對一些他覺得值得尊敬的人,他很尊敬,不值得尊敬的人,他敷衍了事,有形式而沒有內容,這樣不算是普賢行。凡夫如是,二乘菩薩也如是,換句話說,真正普賢行決定是法身大士,他們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都斷盡了,無明也要破個一、二分,那個心確實是清凈、是平等。雖然在這個境界裡面,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他的習氣沒有完全斷盡,但是煩惱障跟所知障確實是斷盡了,只有習氣沒有盡。他們處事待人接物完全用真心,決定沒有分別執著,這就是普賢菩薩;有一絲毫分別執著就不是普賢菩薩。所以,普賢菩薩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破一品無明之後可以說都稱為普賢菩薩。

  我們看《華嚴經》上所謂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從圓教初教菩薩說起,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四十個位次都叫位前普賢。到等覺,這是『位中』,正在他的位子上,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而初住菩薩到等覺菩薩,在一切諸佛剎土裡面修行要經歷三大阿僧只劫,要這麼長的時間,完全是斷習氣。由此可知,斷習氣是非常困難。在西方極樂世界,往生到那邊去,實在說我們凡夫往生,一品煩惱都沒有斷,生到西方世界凡聖同居土,甚至於造作惡業的眾生,下下品往生的,到達那邊都是普賢菩薩,這個不可思議,這叫難信之法。除極樂世界之外,在他方世界普賢位的菩薩,至少是圓教初住、別教初地。但是在西方世界,就是一品煩惱沒有斷,生到那邊去就當了普賢菩薩,這真的是難信之法,可是它是事實。為什麼會有這樣殊勝?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所加持。

  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注意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雖然說的是帶業往生,你的煩惱沒有斷,你要有能力伏住,若沒有能力伏住,極樂世界是去不了的。什麼叫伏住?心裡確實有這個煩惱,煩惱不會發作,發作經上講的起現行,煩惱不會起現行。為什麼不會起現行?它想發作的時候,一句阿彌陀佛就把它壓住,就把它控制住。所以在表面上看還是清凈平等的,實際裡面不清凈也不平等,他一句佛號管用,這句佛號叫伏煩惱。古人有個比喻說,叫石頭壓草,草並沒有除根,石頭壓住,它不長,不起作用。你這一句佛號,佛號有沒有力量,就是佛號能不能把煩惱伏住。

  瞋恚、嫉妒是煩惱,歡喜也是煩惱,喜怒哀樂都是煩惱,這個諸位要搞清楚,為什麼?你的心不清凈了,遇到順自己心意的境界生歡喜心,歡喜心一生起來,也不清凈。諸佛菩薩在一切境界裡面,他保持著平等心。你看佛在經上所示現的,有的時候他也很歡喜,有的時候他也很憂愁,他是不是真的?不是的,他是表演。就像在舞台上表演,劇本上寫著什麼地方你該笑,到那個時候你要笑一笑;什麼時候該哭,你要哭一下,不是他自己心愿的。佛菩薩到世間來是演戲的,他不是真的有喜怒哀樂,他沒有,他那個表情完全是度化眾生的,所謂是現身說法,說法不僅是言語,一舉一動他都在表演。你看經上常講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演是表演,說是講經說法;演、說是兩回事情,演是身教,說是言教,也就是說你要做出來給眾生看,給眾生做個好樣子,這叫學佛。我們要體會到這個意思。

  所以佛法不僅僅是在口頭上,一定要在生活當中做出來。菩薩是怎樣生活的,我們要學習,菩薩是怎樣工作的,我們也要學習,菩薩如何對人接物,樣樣都要學習,那叫做學佛。學佛絕不是天天念著阿彌陀佛,讀經,每天拜佛,不是這個事情。如果大家這樣做法,那就錯了,這樣做法,這個世間人不需要佛法。佛法是生活、佛法是做人。我們真正要依教奉行,社會上大眾才知道佛法是最好的東西,最有利益的東西,人人都要學習。普賢行尤其是究竟圓滿,他是個大公無私之心、慈悲憐憫之心、普度眾生之心,這叫普賢行。

  『位後』普賢是講成佛之後,成佛之後,他不住佛位,他退回來作菩薩。已經成佛了,再退回來作菩薩,這就叫「位後」普賢。為什麼退後作菩薩?菩薩接觸眾生方便,佛不方便,佛是老師的身分,不可以降格的。老師的身分要維持師道,師道是尊師重道,所謂的是「只問來學,未聞往教」。自古,學是要求學,要到老師那裡去求,不能隨隨便便叫老師到我這來教我,沒這個道理,那是很不尊重;不尊重,老師來也沒有用處,得不到利益。世出世間法,印光大師說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老師隨隨便便就叫他來,他就來了,學生對他的心不會恭敬,縱然來教,也得不到利益。所以師道自古以來,非常的尊嚴。

  帝王接見老師,都不可以南面。古時候帝王坐的座位,最大的大位,南面是面向南,背朝北,這是最尊的位子,接見文武百官,他都是坐在這個位子上接見。老師,教書的先生,皇帝要來召見他,這教書的,當老師的人來了,皇帝不可以坐在他這個位子上來接見,他要到哪裡?他要降階,他要從位子下來。位子下來,他站在東邊,東邊是主人,老師站在西邊,老師是西賓,以賓主之禮來接見,尊師重道。帝王對老師這樣尊敬,那全國老百姓所謂上行下效,對老師哪有不尊敬的!中國古代的社會,古時候沒有警察,也沒有這麼多法院、司法官,沒有!老百姓要有什麼爭執怎麼辦?找個教書先生,來給他評評理,教書先生一開導,大家就心平氣和了,問題就解決了。所以不要看那個三家村裡頭的窮秀才,他在社會上受到大眾的尊敬。這就是中國自古以來推行的尊師重道。

  老師要維持師道,必須要保持著尊嚴。菩薩就不然了,菩薩是佛的學生,我們跟菩薩的關係是同學的關係。你說觀世音菩薩、大勢至、文殊、普賢,他是我們的學長,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早年的學生,我們是現在的學生。所以我們跟他們的關係,是學長、學弟的關係,這個就隨便多了,可以請他來,沒關係。我們不能請佛來,不能請老師來;那些學長可以請他來,可以隨便一點。所以,佛要度化眾生,必須要退到菩薩位子來做學長,以這種身分就方便太多了。這就是為什麼還有位後普賢。

  位後普賢,他到底示現的什麼身分?不一定,就像《普門品》裡面講觀世音菩薩一樣,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應以菩薩身得度他就現菩薩身,應以宰官身得度他就現宰官身,應以居士身得度他就現居士身,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他就現童男童女身,他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就像《楞嚴經》上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他沒有一定的形相,也沒有一定的說法,眾生希望什麼樣的善知識來幫助他,他就應眾生的願望來實現,這都叫做道後普賢。可見得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確實到了極處。這個註解裡頭說,「得果不舍因行」,果是成佛,因地是菩薩行,成了佛之後,菩薩行他依舊不捨棄,他還是在做,就是「成佛仍不舍因地之行」。

  【清涼疏謂普賢之義為,果無不窮曰普,不舍因地曰賢。】

  普賢菩薩的名號,諸經古大德的解釋很多,都解釋得非常好。『果無不窮』,「窮」是究竟圓滿的意思,「果」是講圓教的佛果,通常我們講成佛。如果要細說,佛有很多種,你成的是哪一種佛?天台教裡面,講藏、通、別、圓四教,就有四種不同的佛,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圓教佛,你是哪一種佛?賢首五教裡面,那就五種佛。智者大師他老人家所講的「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你是成哪一種佛?這個不能籠統,說起來很細很多。「果無不窮」廣義的說,無論哪一種佛他都透徹明了,這是普的意思。所以這裡頭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究竟圓滿的佛果,一個是各種不同的佛果,他都清楚、都明白。

  『不舍因地曰賢』,因地是我們初學,我們初學的人從哪裡學起?從持戒學起。持戒就是守規矩、守法。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現在我們世間,他的言行舉止都守法,絲毫不苟,一舉一動都按照規矩去做。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法?表演給我們初學人看的。如果他叫我們守法,他自己本身不守法,我們做學生的人就會懷疑,對他就失去信心。所以,他要做出一個守法的好榜樣給我們看,我們對於這個老師才能夠產生信心。老師教我們這樣做,沒錯,他自己就是這麼做法,這叫不舍因行。這是大慈大悲,他已經斷了一切分別執著,為什麼還要用分別執著?那是對我們來說的,來幫助我們的。

  【會疏雲,體遍法界,故曰普,位鄰極聖,故曰賢。】

  《會疏》這個說法,是三種普賢裡面的位中普賢,也就是指的等覺菩薩,這個不通位前,專門講等覺菩薩。『體遍法界』,體是心性,心性周遍法界。我們現在若從理上說,我們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也是「體遍法界」。但是從相上說、從作用上說,我們生活的範圍就太小了,小的非常可憐。原本我們生活的空間是盡虛空遍法界,現在這個生活空間小的非常可憐。為什麼會變成這麼小?妄想分別執著,把生活的空間變得這麼小。等覺菩薩,剛才說了,他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統統斷盡了,無明剩最後一品,四十一品無明已經斷了四十品,只剩最後一品。他在相上、在用上也能夠達到體遍法界,這真正稱的上普,普遍。

  我們要學的,原理原則不外乎此。如何去突破障礙,什麼障礙?分別執著。講妄想,分別執著都是妄想,妄想是總說,妄想裡面有兩大類,一個是分別,一個是執著,分別就是所知障,執著是煩惱障。真正發心學佛沒有別的,要突破這個障礙,也就是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盡量減少分別、減少執著。能把分別執著逐漸的淡化了,就是你功夫得力,你修行有了進步。為什麼不能分別執著?因為實在講,所有的現象都是幻相,都是空相,因此你的分別執著是完全錯誤。這個事實真相連現代的科學家都發現了,都知道得相當的透徹。科學家不能成佛,雖然知道這個現象,近代的科學家所說的,根本就沒有物質存在,物質現象是什麼?現象是波的作用,愛因斯坦說場的作用。場這個字的意思也不太好懂,說場的現象也不承認有物質存在,場是個能量集中的場所,跟波動的講法意思差不多,沒有真正東西存在,《金剛經》上給我們講的「如露亦如電」。露是比喻相續相,短暫,像露水一樣;電是比喻剎那生滅,現象有,但是這個現象確實不存在。《楞嚴經》上講,「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生滅是同時,決定不可得。我們在這個裡面去分別執著,豈不是大錯特錯嗎?這就是迷惑。離開分別執著,這個人叫覺悟。什麼是覺悟?就是一切都不分別、都不執著,自在隨緣,這是諸佛菩薩的生活,自在隨緣。所以我們要向,現相跟作用也要向體遍法界這個目標去努力。這是普的意思。

  『位鄰極聖』,「極聖」是圓教的佛果,就是成佛了。他跟成佛就是一個階級,最後這一品生相無明破了,他就成佛,所以他跟佛是鄰居。什麼叫生相無明?那個名詞好,生相就是宇宙所有一切現相。這個現相從哪裡來的?佛在經上講,從無明來的。這一品無明破了,所有的現相都沒有了。這個意思大家如果還不能體會的話,我們可以用作夢來做比喻。夢中有現相,夢中現相從哪裡來的?就是生相無明變現出來的。生相無明破了,就好比你醒過來了,夢中境界全沒有了,你醒過來了。從這個比喻當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一個彷佛,這是比較接近的一個比喻。所以相是假的,不是真的,相是無明變現出來的,沒有這個無明這一切相沒有。所以,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上說,「覺後空空無大千」,覺了以後就是最後一品無明破掉了,圓滿的大覺。大千世界有沒有?十法界、六道統統沒有。覺後再回想以前的那個境界,夢中境界,所以「夢裡明明有六趣」,有六道輪迴、有十法界,「覺後空空無大千」,《金剛經》上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哪裡有錯?沒錯,確實如此。我們現在都在夢中,夢中何必去計較,夢中何必去分別、何必去執著?我們能常常這樣想法,人會開悟,你的情執自然就淡了,幫助你開悟,幫助你恢復自性。所以位鄰極聖,則稱之為賢。這普賢的意思。

  【又雲,能導御一切,發十大願王,願西方往生,特翼贊彌陀,故於此經是為上首。】

  這一段也是讚歎華嚴會上的普賢菩薩,這是專指,前面所講的,意思很廣,凡是等覺菩薩都是普賢菩薩,凡是等覺都是位中普賢。凡是圓教初住以上,別教初地以上,都是位前普賢,無論這個菩薩用的是什麼名號,實際上他都是普賢菩薩。這個地方講的是專指,指華嚴會上的文殊、普賢,指這個普賢菩薩。他能夠『導御一切』,這個一切就是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來引導他們。「御」也是帶領的意思,統御的意思,帶領,他來領帶華嚴會上這些大眾們。

  『發十大願王』,十大願王是普賢行的總綱領,每一願都是以清凈平等覺為基礎,每一願都是圓滿清凈平等覺的修持,發這樣的大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幫助阿彌陀佛接引十方的眾生。如果我們從這個意思來體會,十方世界的諸佛菩薩全是普賢菩薩變現的,都是幫助阿彌陀佛接引眾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生圓成佛道。所以,在《無量壽經》菩薩眾中,排名第一是普賢菩薩。跟聲聞眾中的憍陳如尊者,阿若憍陳如尊者擺在第一,他都是表法的意思。普賢菩薩擺在這個地方,就說明這個法門周遍法界,普度眾生圓成佛道,他顯示這個經有這種功德,有這個大用。

  【探玄記曰,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

  《探玄記》是賢首法師作的《六十華嚴》的註解,清涼的《疏鈔》是《八十華嚴》的註解。『德周法界』,周是周遍,跟前面講的體遍法界意思相同。『至順調善』,這一點很不容易做到。順就是普賢行願裡面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恆順做到最圓滿,這個「至」是講到極處,沒有不能隨順的,隨順裡頭做到最圓滿叫「至順」。「調善」,調是調伏,調伏是說的什麼?說的是煩惱、習氣統統斷盡,叫調善。煩惱、習氣還有絲毫沒有斷,不能叫善;統統斷盡了,於一切法中確實沒有絲毫分別、染著,這才叫調善。具備這兩個條件才稱之為賢,可見普賢含義甚深甚廣。我們接著看底下這一段。

  【大日經疏一曰。】

  『一』是第一卷。

  【普賢菩薩者,普是遍一切處,賢是最妙善義,謂菩提心所起願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故以為名。】

  《大日經》是密宗最重要的一部經典,在註解裡面對於普賢菩薩這個名號有這一段的說明。『普是遍一切處』,說遍一切處,裡面就含著遍一切時,我們今天講的時間與空間。『賢是最妙善義』,妙善達到極處。這一句是總說,下面再加以解釋,什麼是最妙善。『謂菩提心所起願行』,菩提心簡單的說就是四弘誓願,他的起心動念、他的造作行為都與四弘誓願相應,這就是菩提心所起的願行。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做法,真正能夠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斷煩惱,沒有破無明,我們可不可以算普賢菩薩?給諸位說,可以算。圓教初住以上,破一品無明的法身大士,他們是位前普賢。像我們這個算什麼?我們這個算是位前相似位的普賢菩薩,天台大師講的「觀行普賢,相似普賢」。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是分證普賢;等覺菩薩那是究竟普賢,在普賢菩薩,那是究竟圓滿位的。所以我們真正能發心照這個去做,也算是位前,位前再延伸一點。像大學,大學生是位前,大學前面有中學,中學前面有小學,慢慢可以延伸到幼稚園都是的。但是它的目標、方向決定是一致的,就是我們起心動念、造作行為一定要與四弘誓願相應;與四弘誓願相違背,那就不是的。也就是我們要認真的學習,四弘誓願天天念,念得很熟,可惜的沒有照做。

  『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身是指造作行為,口是指言語,意是指起心動念,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平等。以平等的心、平等的行,利益一切眾生。諸佛菩薩都是平等的,一切眾生所得佛法利益不平等,這個不平等是怎麼產生的?產生在遇緣不同。緣給諸位說,不在佛菩薩這一邊,是在眾生那一邊,就是眾生願不願意接受?願意接受,有緣,不願意接受,無緣。不是佛不幫助他,是他自己抗拒,他不願意接受。願意接受裡面又分許多的等次,有人非常歡喜,有人比較上勉強一點,這裡面差別就很大,所得利益淺深各個不同。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備具眾德』,依照十大願王四弘誓願來修學,也就是我們講的,依照這個原則來生活、來做人、來處事,諸佛菩薩的德行你統統具足,所以稱之為普賢菩薩。

  【四十華嚴經四十頌曰。】

  《四十華嚴》是《華嚴經》第三次翻譯的本子,總共有四十卷,所以稱它做《四十華嚴》。我們稱《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十華嚴》,都是稱這部經卷數來說的。六十是晉朝翻譯的,所以也稱為晉經、晉譯,那就是六十。八十是唐朝翻譯的,八十跟四十都是唐朝翻譯的,通常我們稱唐經、唐譯都是指八十,這是現代流通最廣的本子,讀誦最多的這一本。四十就是《華嚴經》最後的一品,《普賢菩薩行願品》。這一品完全的題目,前面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是經題,品題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這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一真法界,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是一真法界,「普賢行願品」。「普賢行願」是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換句話說,你要想入一真法界,憑什麼入一真法界?憑普賢行願,修普賢行願就入一真法界。你要是明白這個道理,才曉得佛在《華嚴經》上說,為什麼菩薩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圓成佛道?就是因為普賢行才能入一真法界。

  這部經有四十卷,所以稱為《四十華嚴》,「普賢行願品」總共有四十卷。下面講『四十頌』,這個四十,是四十卷的第四十卷,就是最後一卷。最後一卷,前面有長行,後面是偈頌,這是偈頌裡面所說的。第四十卷流通最廣,現在我們一提到「普賢行願品」,實在講就是這一卷,就是第四十卷。這偈頌裡面說: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

  由此可知,普賢菩薩的名號是通號,不是一個人的名號。你說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太多了,哪一位普賢?這是佛學常識,我們學佛的同修必須要知道。普賢、文殊、觀音、勢至全都是通號,不是專指一個人的。一般社會上人,往往都認定那是一個人,那是錯誤的。譬如我們在學校念書,我要問你,你學校的國文老師是誰?你怎麼答覆?你學校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教國文的老師大概有十幾個,不是只一個人。菩薩就是如此,文殊菩薩有多少?無量無邊。觀音菩薩有多少?也是無量無邊,你找哪一個觀音菩薩?一定要懂這個道理。通常我們講菩薩的名號,實在不是指一個人,而是指法,用它來表法的。我們講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是表慈悲,慈悲就是觀音。我們自己能以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自己就是觀音菩薩;我們以孝順心孝順一切眾生,你就是地藏菩薩;我們以理性,決定不以感情,你就是文殊菩薩。諸佛菩薩名號是表法的,不是專指一個人的。塑造一尊形像,叫你看到這個像就想到這個法門,就要修學這個法門,那就對了。

  所有諸佛菩薩的名號,就是自己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智慧德能,一個也不缺!你要成佛,經上講的,四弘誓願上就講得清楚,「煩惱無盡誓願斷」,你的見思、塵沙、無明統統要斷盡。「法門無量誓願學」,所有諸佛菩薩這些名號你一個人統統具足,你就成佛了。你還少一個菩薩名號你還沒有學到,你就沒有成佛,統統具足學到了,你就成佛。所以,菩薩名號是代表修德,諸佛名號是代表性德,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菩薩名號是教我們修行的。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名號的意義我們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

  一切如來的長子,這是比喻。在古時候宗法制度之下,長子是一個家的繼承人,傳宗接代,他的責任很大。老人過世了,他是一家之長,這個家庭裡面他的兄弟姐妹、親戚朋友,他都要照顧,所以他是家長。在佛法裡面,續佛慧命、住持佛法的是誰?普賢菩薩,每一尊佛的傳人都叫做普賢菩薩。由此可知,普賢是通名,不是專指一個人的。下面是:

  【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曰。】

  這部經也是密宗的經典。這個經上說:

  【此金剛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賢。】

  我們把底下這段再念下去,這是講的密教。

  【五秘薩訣曰,金剛薩埵者,即是普賢大菩薩異名也,亦名一切如來長子,亦名大阿闍黎。】

  《無量壽經》裡面有密宗的教義,所以這部經分量雖然不多,有顯教、有密教,有禪、有教,的確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都在這一部經中。我們講中國佛法,古時候講的十大宗派,小乘兩個宗,大乘八個宗,十宗教義都在《無量壽經》中。《無量壽經》確實是圓滿的法輪,所以古人叫它做中本《華嚴》,有道理!《華嚴經》的教義圓滿,顯密、性相、宗教統統包含在裡面,《無量壽經》也如此。

  密宗的承傳是從哪裡來的?龍樹菩薩以前沒有密宗,密宗是龍樹菩薩傳的。什麼人傳給龍樹的?經論上的記載,龍樹菩薩開鐵塔,鐵塔裡面就見到『金剛薩埵』。金剛薩埵也叫做『金剛手』菩薩,將密法傳給龍樹,龍樹再傳出來的。金剛手菩薩是誰?普賢菩薩的化身,所以密宗第一個祖師就是普賢菩薩。我們顯教裡面,大家知道有觀世音菩薩,密教裡頭大家也知道准提菩薩,准提就是觀音,在密教裡頭叫做准提菩薩,顯教裡面稱觀世音菩薩,顯密是一不是二。這是說凈宗裡頭有究竟圓滿的密法在裡頭,不但是究竟圓滿的禪,而且是究竟圓滿的密,所以這個法門才會被一切諸佛如來稱讚。

  這是經上講『此金剛手菩薩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曰普賢』,金剛手就是普賢菩薩。『金剛薩埵者,即是普賢大菩薩異名也』,異名就是別名,一個人、一個法門。『亦名一切如來長子』,這個跟《華嚴經》上講的一樣。『亦名大阿闍黎』,阿闍黎就是密宗的上師,我們中國人叫上師,在佛經裡面稱為阿闍黎,阿闍黎就是上師。阿闍黎的意思是軌範師,他的言行可以做一切眾生的榜樣,是一切眾生的好模範,這是闍黎的意思。

  【夏老雲,凈土即是密教顯說。】

  這是夏蓮居老居士所講的,這個講法非常正確。所以,有人把顯密分開來,而且互相的詆毀,這是不了解教義。顯跟密是一樁事情,顯教就是密教的顯說;換句話說,密教就是顯教的密說,顯密是一不是二。因此,在許多的經中,佛開始是用顯說,最後用密說。譬如大家念得很熟的《般若心經》,《般若心經》前面是顯說,後面咒語是密說。這個在世間文章、典籍裡面沒有的,唯獨佛經有這個體例,有顯說、有密說。為什麼佛顯說之後再加上密說的咒語?古德曾經說過,佛說法的聽眾不只是我們在座的這些人,我們肉眼凡夫,看到聽眾不少人在裡面,其實不然,他有諸天鬼神在座,還有他方的菩薩在座,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所以佛為我們這些人講經說法,要用人間的語言,我們能聽得懂,就是顯說。這些來參加法會的這些菩薩、羅漢、諸天鬼神,對於佛講的這個言語他也能懂,所以「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他們都能聽得懂。雖然能聽得懂,講完之後,佛用他們的言語,把所說的內容提綱挈領的再說一遍,對他們來講比較親切,有這個意思,用他們的語言說。所以咒語也不是印度話,印度人也不懂,它是鬼神的言語,是他方世界的言語,不是我們這裡的言語。

  因此密咒這部分自古以來就不翻,它不是我們的言語,你怎麼翻法!而且密咒所說的,就是前面顯說所說的意思,把那個意思濃縮起來就是的。所以顯密是一不是二。但是密咒也能夠對治一類眾生,哪一類眾生?妄想特別多的。佛教你讀經,一面讀經一面在想裡頭什麼意思,就打妄想。對付這一類眾生,佛就不叫他念經,叫他念咒,咒沒得想頭,只好老實念,依照這個音去念,沒有意思,沒得想的,把他的妄想打掉,使他恢復到清凈心。所以有一類密教根性的人,也就是妄想多的人,用這個方法把他妄想打掉。可見得佛的教學,方法、手段很多,什麼樣根性的人用什麼樣的方法。這是我們知道顯跟密是一不是二,特別是這部《無量壽經》,內容圓滿具足。

  【放缽經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文殊菩薩表智慧,代表智慧,智慧是佛母,佛怎麼成佛的?智慧開了成佛的。把智慧,般若智慧比喻佛母,這是從比喻上說的。由此可知,佛法的教學是以般若智慧為中心,以般若智慧為主,我們可以從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學當中能看的出來。他一生教學可以分為五個階段,而五個階段當中是以講《般若經》的時間最長,《般若經》講了二十二年。釋迦牟尼佛總共講經四十九年,《般若經》佔二十二年,你才曉得般若是佛法的精華,是佛法的中心。在中文翻譯經典裡面,也是以《般若經》的分量最大。通常我們只知道《華嚴》是大經,《華嚴》只有八十卷,而《般若經》有六百卷之多,六百卷的《大般若》。這是中文所譯經典裡面,分量最重的一部大經。《金剛經》也在六百卷當中,是六百卷裡面的一卷,這一卷,古大德特別把它提出來單獨流通。正如同八十卷《華嚴經》裡頭,把「普賢行願」這一卷提出來單獨流通的意思是一樣的。這一卷可以代表全經,是全經的精華之所在,全經綱要之所在,沒有時間讀全經,讀這一部就夠了。這是古人為了便利初學的一種措施。

  實在說,不但是古時候人,就是現代人要想讀全經都不容易。八十卷《華嚴經》,一般人讀誦,這一部經讀下來差不多是兩個星期,兩個星期從頭到尾念一遍。你就曉得,六百卷《大般若》要從頭到尾念一遍,至少要半年的時間,《大般若經》一年頂多你念兩遍。現在的人煩惱很重,念前面不曉得後面,念到後面,前面忘光了。這就是大經,今人沒有能力受持。古德這個設施就太好了,讓我們在這裡面讀一卷,選擇它最重要的。這一卷的經義可以能含蓋全經,在《般若經》裡頭取《金剛般若》,《華嚴經》裡面取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一卷。

  因此,這經上就有這樣的讚歎,『今我得佛』,這個「我」是釋迦牟尼佛自稱,釋迦牟尼佛怎麼成佛的?『文殊師利之恩』,文殊菩薩。文殊菩薩,佛在經上講,他是過去七尊佛的老師。老師還在作菩薩,學生已經成佛了,七尊佛都是他的學生,這是從事相上說。實在講,最重要的是從理上說、是從教義上說,他表智慧,得究竟圓滿的智慧,就成佛了。這是文殊師利的恩惠。『過去無央數諸佛』,「無央數」是沒有方法計算得出,沒有方法能說得出的數字,我們通常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如來,過去現在未來這三世諸佛,成佛都得力於般若的教誨,那就都是文殊師利的弟子,文殊師利代表般若智慧。『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當來」是將來,還沒有成佛的,現在在學佛的人,也都靠般若智慧,離開般若智慧不能成就。

  我們在去年年底一直到今年年初,用了很長的時間將《金剛經》重新再講一遍,這一次總共講了兩百四十八個小時,這一部《金剛經》。我是很多年來沒有講這部經了,所以起講的時候有很多同修來問我,他說你不都是講《無量壽經》、講《彌陀經》嗎?你怎麼講起《金剛經》來了?我在講經的因緣上跟大家說過,為什麼講這部經?大家現在念《無量壽經》念得很多,念得很熟,有人一天念十遍。可是念佛功夫不得力,也就是修行凈土法門的時候有障礙,什麼障礙?看不破、放不下。這樣念佛,恐怕不能往生。講《金剛經》的目的就是叫你開智慧,看破放下,老實念佛,就決定往生。所以這一次將《金剛經》詳細講過一遍,道理在此地,幫助我們老實念佛。有智慧的人才老實念佛,沒有智慧的人不老實。

  下面說,『譬如世間小兒』,就是兒童,他要有父母照顧,文殊菩薩『佛道中父母也』。文殊菩薩以高度的智慧來照顧這些學人,就如同世間照顧兒童的父母一樣。這是解釋文殊,四大菩薩,普賢后面接著就是文殊菩薩。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美國軍工體系只佔GDP 的1%
哪個國家對美國航母威脅最大,為什麼不是中國?
華人如何看待美國學區房?
同時對抗中俄,美國打定主意要兩面作戰
從天而降的惡魔

TAG:美國 | 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