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金剛經》義解01

下面我們看:香贊

「爐香乍爇。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香贊」是通過燒香,來祈請佛菩薩降臨道場的。哪裡有祈請,佛菩薩就會降臨哪個道場。大家聽我講經,或播放我講課的錄音,佛菩薩也會降臨聽經現場的。

注意:在此,我也是方便說法的。

為什麼要燒香,燒香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在古代,交通不發達,信息的傳遞也不方便。古人為了傳遞信息,白天就用放狼煙的方式,就是點著一堆火讓它冒煙,遠處的人一看到冒煙了,就知道那個地方有事情發生了;黑夜就用放烽火的形式,夜裡一看遠處哪兒有火光了,也可以知道那個地方有事情發生了。「烽火狼煙」起的就是傳遞信息的作用。

修行人要經常與神、佛打交道,跟神佛打交道也是要傳遞信息的,所以也想採用放烽火狼煙這種形式。可是,在房間里放烽火狼煙,人會受不了的,就用香火代替了,這只是一種象徵意義。

慢慢地,人們就誤認為佛菩薩是需要香火供養的,就像我們人需要吃飯一樣。其實,佛菩薩是不需要香火的,香火對他們來說也沒有什麼用處。

燒香這個習俗,是產生在利用烽火狼煙為載體,來傳遞信息這種文化背景下的。如果佛教或者各種宗教,是產生在現代化的世界,「爐香贊」也許就會改寫了。開頭就不用「爐香乍爇」,而改為「手機剛開」了。因為,現代的通訊工具是網路、電話或者是手機。

燒香只是用來表法的。我們凡夫與佛菩薩這兩者之間,並不像三維空間里兩個物體之間,會有一段距離存在的模式。所以,用燒香的方式來與佛菩薩溝通信息,是根本用不上的,這只是方便說法而已。隨著大家覺悟的提高程度,我會慢慢地把最究竟的原理告訴大家的。

去過寺院的人都知道,一進寺院就是天王殿,中間彌勒佛像的背後是韋陀菩薩,他手裡拿的是降魔杵,這也是用來表法的。因為,佛教產生在古代,當時正處於冷兵器時代,降魔杵代表的就是當時最先進的武器了。如果佛教是產生在現代,那韋陀菩薩手裡拿的就不是降魔杵了,也許是衝鋒槍、手榴彈或者是導彈了。寺院里還有手托寶塔的形象,這也是表法的。因為寶塔在當時,就是最雄偉的建築了,它代表的是高科技。如果佛教是產生在現代,那手裡托的就不是寶塔了,也許是摩天大廈了。

下面是:凈口業真言

很多人在念經或講經之前,都要念「凈口業真言」,認為必須要先把口弄乾凈了,甚至把身體也要清理乾淨。只有這樣念經才有功德,佛菩薩才會加持自己,並消除往昔所造的業力。這是一個誤區。

語言用的是聲波,無論嘴裡有多麼臟,也不會把聲波給污染了呀!就算能污染聲波,要想把口弄乾凈,刷牙不就可以了嘛?凈手、凈身也是一樣的,凈手就去洗手,凈身就去洗澡。念咒語怎麼能起到這個作用呢?就像演員在舞台上表演一樣,演員是不會真的用水洗手的,也不會真的打一盆水放在台上,只是做個洗手的動作,表演給大家看的,這樣怎麼能把手洗乾淨呢?

這只是在表法。但修行是很現實的,並不是在演戲呀!很多人卻不明此理,每天辛苦地修行,所做的都是與修行毫不相干的表演,這樣又怎麼能夠解脫開悟呢?

什麼是「業」呢?

「業」是指通過我們身、口、意的行為,所造成的結果,所以「業」只是一個結果。例如:上學。學習結束了就稱為是畢業了,也就是有了一個結果了。學習的過程就是造業的過程,也可以說就是用身、口、意做事的過程。每做一件事,相對這個行為都會有一個結果出現,所以,人們才習慣把事與業合在一起說,稱為事業。

因為身口意是可以連續不斷地做事的,這樣所對應的結果,也會連續不斷地出現。因此,「業」也不會有一個最終的結果。例如:小學結束就會有小學的業,如果繼續上中學,就會有中學的業。隨著連續上中學或大學的行為,中學的業乃至大學的業,也會連續不斷地出現。所以說,「業」也不會有一個最終的結果。

我們這種生命,是由精神與肉體兩部分組成的,精神是屬於心理的,肉體是屬於物理的,這樣所造的業,也會有心理與物理兩方面:心理方面指的就是思想,也就是身口意中的「意」;物理方面指的就是肉體,也就是身口意中的「身」與「口」。

身體可以在物理世界裡活動,這樣就可以在物理世界裡造業了。無論身體在物理世界裡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只要對物理世界造成了影響,這個影響的結果,都屬於身體在物理世界裡所造的業。例如:蓋房子。所建造出來的房子,就是我們身體在物理世界裡所造出的業。

精神也就是心,心是有思想的,精神是伴隨著肉體同時產生的。心在最初產生的時候,裡面是沒有任何內容的,就相當於是一台沒有安裝任何程序的電腦,也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後來的一切思想內容,都是通過五根輸入到心裡去的。

「五根」就相當於是電腦的鍵盤,我們的「心」,就相當於是電腦的處理器。不但可以收集信息,還可以把收集到的信息,再重新加工、組合,以六塵的方式,顯示在我們人類這部「生物電腦」的屏幕上。

我們人類這部「生物電腦」,就是通過「五根」這個「鍵盤」,把信息輸入到清凈心這個「處理器」里的,然後又以清凈心為「屏幕」,用「六塵」的方式再顯示出來的。

可是,能顯示六塵的「背景屏幕」又在哪裡呢?

就是最初沒有任何內容的清凈心。清凈心裡本來是沒有任何內容的,也沒有自我感覺的「我」的。正因為清凈心裏面沒有「我」,所以清凈心是不屬於我們這個,有「自我感覺」的這個「我」的。但「我」卻是由清凈心所幻化出來的,與清凈心始終是一體的。所以,也可以方便說是自己的。

清凈心裡所儲存的「識」,本來就像一盤散沙一樣,都是雜亂無章地「擺放」著的。因為意識是有靈性的,所以意識里所儲存的「識」,也都具有活性,都是處於動態的。但是,這是屬於心理世界的動態,與物理世界的動態是不一樣的。

意識里所儲存的一切「識」,在靈性這種動力的作用下,就會動起來。起初的「動」是沒有任何規則的,也可以說就是「無明」妄動。只要動,就會自然而然地排列出各種各樣的結構出來。所排列出來的結構,又會被意識收集儲存起來。然後,「意識」就會以所儲存的結構為參照標準了。「妄動」所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結構,就是我們平時所學到的知識、經驗,還有習氣、性格、思維模式等。這些就是心理世界的業。

心理世界的「業」,是由心製造出來的,與肉體是沒有任何關係的,所以祖師們才說:「罪由心起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亡」。

祖師們所留下來的,用身體行為消業的方法,都是方便說法的,都是在間接地消業。其實,修行根本不需要消業,消業行為的本身也是在造業,是在造消業的「業」,消業的同時就是在造業。所以,祖師們所說的消業,並不是指把「業」消掉,而是化解業障。

意識里的習氣、性格還有思維模式等,一旦形成就會很難改變。這樣就會向下延續,促使其向下延續的這股力量,就是心理世界的業力。

由於我們的生命,是由精神與物質兩部分組成的。這樣,屬於物質的身體,就可以在物理世界裡造業;屬於精神的心理,就可以在心理世界裡造業。

什麼是物理世界的「業力」呢?

例如:我們用力推車,車吸收了我們所施加的力,就可以沿著我們用力的方向前進了。當我們的身體與車分開,不再繼續推車的時候,車受慣性的影響,還會向前滑動一段距離的。促使車向前繼續滑動的這股力量,就是我們對車所造的業力。

物理世界的業力有很多種,也就是不同的能量存在方式。如:光能、電能、熱能、場能等等。

什麼是物理世界的「業障」呢?

我們推車的時候所施加的力,只能讓車向我們所推的方向行駛,而不能向其它方向行駛。如果想改變車的行駛方向,就必須克服我們原來所施加到車上的力。因為這股力量,障礙了車向其它方向行駛。相對於向其它方向行駛,所帶來的不便來說,原來我們所施加到車上,起障礙作用的力量,就是業障。

因為,物理世界的能量存在方式有很多種,所以,物理世界的業障也有很多種。

什麼是心理世界的「業力」與「業障」呢?

意識里所形成的一切習氣、性格,還有各種思維模式,都是有延續性的。促使這些習氣、性格等延續的力量,就是心理世界的業力。

在現實生活中,這些習氣給自己帶來的煩惱或不便,就是心理世界的業障。例如:愛生氣。如果用生氣來嚇唬人,是可以把壞人嚇跑的。此時,生氣可以起到保護自己的作用。但是,如果經常生氣,把身體氣壞了,或把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氣跑了,相對於身體的健康,與親朋好友之間的和睦,生氣的習氣所起的作用就是障礙,也可以稱為是業障。

「業障」只是相對而說的,如果我們有智慧,把業力用在適合的地方,是完全可以為自己造福的。所以,業力是不需要消掉的,而是像太極一樣化解掉,或是用四兩撥千斤的方式借力打力,這才是佛祖的真實義,也就是真正的消業。

什麼是「識障」呢?

「識」就是我們所學到的知識經驗。知識經驗用在適合的地方,會給我們生活帶來方便;如果用在不適合的地方,就會帶來麻煩。相對於用在不適合的地方,所帶來的麻煩就是識障。例如:水是往低處流的。如果出現了水災,我們躲到高處就可以躲避水災了。如果我們把「躲避水災」的這個經驗,用在大樓著火上,我們還像躲避水災一樣往高處走,這樣即使跑到樓頂,也是難逃被火燒的危險呀!經驗用錯了地方所帶來的麻煩,這就是識障。

「識障」還有另外一種表現形式,就是用知識經驗障礙自己。例如:跟某個法師學習,這個法師就會教自己一些理論或修行方法。之後,再跟其他法師學習的時候,就會用原來法師所講的理論,作為真理的標準,來衡量後來法師所講的理論。這樣與原來所學的理論,就會不一致。相對於不能接受後來法師所講的理論來說,先學的理論所起的作用就是障礙。這也是識障。

「識障」與「業障」都是不需要消掉的,只要有智慧,能用在最適合的地方就可以了。知識用對了地方就是經驗;用錯了地方就是識障。

「真言」是怎麼樣起到消業作用的呢?

消業的真言都是祖師們的方便說法,「業」是必須要用智慧化解的。真正開悟的師父,是可以使用很多種方法,來幫助徒弟們化解業力的。但徒弟必須要相信師父,還要按師父說的去做才可以。等「業障」化解之後,師父就會告訴你,所用的方法只是方便法,根本不是真理。不管是什麼方法,只要能幫助人破迷開悟、祛病健身就是好方法。如果用錯了地方,就是不應機。但很多修行人所選擇的修行方法,都是不適合自己的。如果不能及時改正過來,最終只能是虔誠的佛教犧牲品。

 「真言」就是當時印度的語言,後面的「凈三業真言」也都是一樣的。如果翻譯成中國話,大概意思是:讓我的身口意清凈,讓我的道場清靜。

當初,祖師們翻譯經書的時候,有「五種」內容沒有翻譯,是直接沿用印度的語言,「咒語不翻」就是其中的一項。

為什麼「咒語」不翻譯呢?

這是為了製造神秘氣氛吸引人的。「咒語」的「咒」字,上面是兩個口字,代表兩個人說話;下面是一個幾字,就是兩個人有話不好好說,嘰嘰咕咕背地裡說,這樣就會製造出神秘的氣氛了,同時也達到了吸引人的效果。

有一部分人在神秘的氣氛下,卻能激發心理產生神奇的作用。例如:出現神通或疾病可以神奇地不藥而癒等等。對於這部分人群來說,製造神秘氣氛還是有必要的,但最好是目的達到之後,再將真相告訴他。否則,這些人在受益之後,是很容易錯把方便當究竟的。

但是,如果想受益,在沒受益之前,最好還是先把方便當作究竟。如果把方便法傳給不適應的人,那就會不方便了。這些人無論怎麼修,也不會起任何作用的,最終只能是白白浪費時間。

咒語分:後天咒語與先天咒語:

後天咒語通過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咒語的含義;先天咒語是沒有含義的,只是音符。

我們最常用的一個咒語叫「嗡 啊 吽」。「嗡」起的是聚集宇宙能量的作用,就像一個肚大口小的瓶子,當有氣流從瓶口吹過的時候,這個瓶子就會發出「嗡嗡」的響聲。

當人念「嗡」字的時候,就能夠吸收宇宙中的能量;「啊」字是最容易發出來的,也是最單純的聲音。古今中外所有的人挨打的時候,都會發出「啊、啊」的叫聲,因為「啊」這個音符,可以把身體里雜亂無章的那些細胞有序排列,用來抵抗外來的侵襲,可以緩解疼痛;「吽」是巨大的能量釋放。比如:我們用筷子敲碗、盆就只會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音,這是小的能量釋放;如果推倒一堵牆或一座山,就會發出像打雷一樣「轟轟」的聲音,這是大的能量釋放。而「吽」就是巨大的能量釋放。

「嗡 」「啊」「 吽」這三個字,念「嗡」是吸取能量;念「啊」是把所吸收來的能量有序排列,就像一門大炮裝上了炮彈,方向也對準了;念「吽」的時候,就是把炮彈打出去。把能量釋放到我們需要的地方,這樣就可以用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了。

咒語我先簡單介紹到這裡吧!

下面是:普供養真言

念「普供養真言」的目的,並不是為了供養佛菩薩,而是為了讓佛菩薩供養我們,加持我們。因為,佛菩薩是神通廣大的,根本不需要我們去供養。

很多人一到寺院,就給佛菩薩燒香,或買些水果。看起來好像是對佛祖很恭敬,其實,這是在誹謗佛祖呢!認為佛祖是個貪官,必須得給他請客送禮才肯保佑我們。這種表面上恭敬佛祖,但本質卻是在誹謗佛祖的做法,根本不是真正的修行人所為。

下面是:奉請八金剛

奉請「八金剛」、「四菩薩」,還有前面的「爐香贊」中所奉請的一切佛菩薩,都是用來供養我們、加持我們的。

青除災金剛:這個金剛的作用,可以把我們過去、未來的一切災難都清除掉。

辟毒金剛:這個金剛的作用,可以把一切瘟疫、病毒都去掉。這個金剛前來我們的道場,為我們護法,可以讓我們百毒不侵。

黃隨求金剛:這個金剛能令我們一切所求都會如願,會讓我們心想事成、萬事如意。但脫離現實的慾望是不能實現的。

白凈水金剛:這個金剛可以讓我們的一切變得清凈,讓我們沒有煩惱。

赤聲火金剛:「火」代表光明,這個金剛可以幫助我們照破無明。

定持災金剛:這個金剛是化解當下災難的,可以讓我們正在經歷、承受著的災難,馬上停止下來。

紫賢金剛:這個金剛能令我們打開智慧,使我們心開意解,早日開悟。

大神金剛:這個金剛能令我們具足一切神通神變。

接下來是:奉請四菩薩

四菩薩分別代表的是:慈、悲、喜、舍。

金剛眷菩薩:「眷」代表的是慈。這個菩薩既能直接,也能間接地加持所有學佛人的親朋眷屬令其受益。

金剛索菩薩:「索」代表的是悲。這個菩薩能令所有學佛人索取之心如願,但不能脫離現實。

金剛愛菩薩:「愛」代表喜。這個菩薩能令所有學佛人享受到被關愛的喜悅。

金剛語菩薩:「語」代表舍。這個菩薩能令所有學佛人捨去所有煩惱與牽掛。

接下來是:發願文

稽首三界尊   皈依十方佛

我今發宏願   持此金剛經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這個發願文所提到的願,我們凡夫是做不到的,也沒有這個能力做到。念這個發願文,等於是在打妄語,說一些華而不實的話,只是中聽不中用。我們不如發一些:讓佛菩薩加持我,讓我的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和睦等等,現實就可以受用的願。然後,隨著自己修行功力的加深,發一些普度眾生之類的願。沒有開悟就說普度眾生,這只是在標榜自己、自欺欺人。

接下來是: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這是武則天寫的,很多人誦經的時候,都要先念這個開經偈。開經偈最後一句話是「願解如來真實義。」可是,有幾個人是真的「願解如來真實義」了呢?只是一遍一遍不停地念,根本不去領悟經書的內涵。這樣,怎麼能理解如來真實義呢?

如果誰不想每天再繼續打妄語了,真的「願解如來真實義」了,就來聽聽我講經吧!

有很多法師在講經的時候,開頭講的是最多的。有的法師一部經的名字,就會講上幾天。其實,經書根本沒有那麼複雜,也沒有那麼神秘。這都是法師們在借題發揮、方便說法而已。

修行界有一句流行的話:一經通百經通。

「一經通」並不是把一部經研究通了,而是把成佛這部經研究通了,也就是已經開悟成佛了。這樣的法師,隨便講哪部經都能講通。也就是隨便講哪部經,都能接引人開悟成佛。這樣的法師即使不照本宣科,也一樣可以講法。

因為有很多學佛的人,都喜歡依照祖師的經典學習,為了迎合眾生的這個識障,所以祖師們才依照佛經講法的。

有誰願意聘請帶著菜譜做菜的廚師呢?

真正開悟的人,只要隨口一講,記錄下來就是經,就可以當作經書使用;沒有開悟的人,即使照著佛經講,也會把佛經的意思講歪了。

末法時期歪嘴和尚念歪經,是大有人在的。

大家要注意呀!

我開始講:《金剛經》

《金剛經》一共三十二會,每一會都有名字,這些名字是梁武帝時期,昭明太子翻譯經書時所起的,三十二會也是他方便劃分的。為了節約時間,每一會的名字我就不講了。

我們先看:第一會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釋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大意:當時我見到的,好像就是這個樣子。有一次,佛祖在舍衛國祇樹太子的園子里,與自己的一千二百五十個徒弟在一起住。到了吃飯的時候,大家就穿好衣服,拿上自己的缽盂,到舍衛國里去乞食。然後,回來吃完飯,把一切都收拾好了,就坐下來休息了。

這一會是《金剛經》的開頭部分,主要描寫了佛祖當年吃飯的全過程。也是法師們講法時,應機發揮最多的一會。

有的法師把「如是」,解釋為「究竟的如來境界」;把「一時」解釋為「一切時」;有的把這段生活場景,解釋為「佛祖在用行為說法」;有的解釋為「六波羅蜜」、「八項成道」等等。

如果開篇講的很神秘,會使人感覺深不可測、無法理解,以至於讓人望而生畏,認為自己的智慧不夠,看不懂而失去信心。

其實,這些都不是經書的原意。假如當初寫經書的人還在,也許連他們自己都不會知道,當初為什麼會這樣寫了。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大將軍,在打完一次勝仗之後,由於一時高興就寫了一首詩,抒發當時的心情。後來到了和平年代,有兩個文人在一起,研究當年這位將軍所寫的詩。因雙方對詩的理解爭持不下,最後決定去找這位將軍。找到將軍之後,將軍看了自己所寫的詩,就說:我當年寫詩的時候是有感而發的,現在早已時過境遷了。我已經不是當年的心境了,也記不得當年寫這首詩時,所要表達的是什麼含義了。

有的法師在講經的時候,宣稱阿難聽經最多。佛經講:阿難是佛祖的侍者,也是佛祖的堂弟,記憶力很好,就像錄音機一樣。真的是這樣嗎?

佛經是佛祖圓寂後,由弟子們整理出來的,一共經過三次集結。第一次集結,由於阿難學的不好,沒允許阿難參加,寫到一半的時候,阿難才參加進來的。

可是,佛祖最初傳法的時候,阿難還沒有與佛祖學習,佛祖傳法多年之後,阿難才出現的。所以,佛祖講的很多經,阿難都是沒有聽到過的。之所以要用阿難的口氣來說,就是因為阿難是佛祖的侍者,這樣可以增加經書的可信度。

佛經是佛祖的徒弟們所寫的劇本,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不一定都是真實的歷史,大家只要看看印度佛教發展史就會明白了。

我們看:第二會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希」是罕見、難得;「世尊」、「如來」指的就是釋迦牟尼;「善護念諸菩薩。」是指保護身邊的弟子;「善付囑諸菩薩。」是指長期耐心地教導身邊的弟子們。這是須菩提在讚揚佛祖。

由此可以看出,當年佛祖的徒弟,跟著佛祖學習的時候,都是很虔誠、很恭敬的。須菩提在提出問題之前,也是先讚歎佛祖,然後才開始問佛祖:「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這句話就是說:如果學佛的人想成佛、想覺悟,心中應該怎樣想呢?

因為,佛祖在講《金剛經》之前,很多弟子學的都是小乘。小乘講的是:要心無雜念,或制心一處。可是,很多人是做不到的,會有很多雜念。因此,須菩提又問:「應云何降服其心。」意思是,怎麼樣才能做到呢?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佛祖說:就像你說的一樣,我經常保護我的這些徒弟們,也經常教導、囑咐他們。所以,你今天既然問這個問題了,我就得告訴你。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如果大家想要成佛發菩提心,就應該這樣做,這樣降伏其心。

怎麼樣呢?接下來的經文,就是告訴須菩提具體應該怎樣做了。這時候,須菩提又說:「唯然。世尊。願樂欲聞。」那我就等著佛祖說了,我會很高興地聽。

以上是經文的字面意思。

下面我詳細講一下:

「希有」是很少有。雖然很少有,但畢竟還是有。在這裡指的是非有非無、既有既無、顯空一體,也就是宇宙實相。

 「世尊」是指世界上最尊貴的。為什麼會最尊貴呢?因為,「世尊」在這裡指的就是宇宙的本體,是生出世間萬事萬物的源頭,所以最尊貴。

「如來」是指「世尊」所具有的能生宇宙萬物的功能。

「希有世尊。如來」是指宇宙從無到有的全過程。就是告訴大家,宇宙萬事萬物是怎麼來的,是從哪裡來的。其實,這六個字就把佛的真實義全部講完了。

「善護念諸菩薩。」

「善」是擅長;「護」是保護;「念」是想念、思念。想念是雙方互相牽掛,難以割捨分離。在這裡是指宇宙的本體,與所生出的萬事萬物始終是一體的,彼此並沒有分開,也就是顯空一體;「菩薩」是梵語,翻譯成漢語,就是覺悟的有情眾生;「諸菩薩」是指所生出的萬事萬物。

什麼是「眾生」呢?

「眾生」就是眾緣和合而生。萬事萬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的。也可以說,眾生指的就是萬事萬物。

為什麼要用「菩薩」代表呢?

因為,菩薩的覺悟程度僅次於佛,在所有眾生中,菩薩的覺悟程度是最高的,所以就用菩薩作代表。就像我們平時的選舉一樣,當然要推選德高望重的做代表呀!

「善護念諸菩薩。」就是說「希有世尊」這個本體,與所生出的世間萬事萬物之間的關係。「善護念」是指生宇宙萬物的本體,是始終會保護所生出的宇宙萬物的。這樣,宇宙萬物就永遠也不會毀滅了。

「善付囑諸菩薩。」

「付」是交給、託付的意思;「囑」是叮囑;「付囑」在這裡是繼承、向下延續的意思。也就是說,「希有世尊」這個本體,不但能生出萬物,而且能生萬物的功能,與所生出的萬物,是永遠不會毀滅的;所生出的萬事萬物,都同時具有生萬物的功能與特點,可以無限地向下延續,生生不息。

可是,為什麼會有「生、老、病、死」與「成、住、壞、空」的說法呢?

其實,這並不是真的毀滅了,這只是物質之間與能量之間的轉換。依照物質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物質與能量的總量是不會改變的。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是指證得了「希有世尊」這個果位,也就是證得了宇宙本體。此時,只是證得了宇宙本體,一切功能也都具足了,但還不會運用。就像有了一團泥,這團泥可以捏出各種形狀,但還沒有學會製造塑像的能力。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這句話是指,在學習製造「塑像」的技能。此時的「證得」宇宙實相,只是見到「無明」了。因為宇宙萬物都是由「無明」妄動所生的。而「妄動」是沒有規則的,也不能自己做主,來主動操縱。學會製造「塑像」的技能,就可以自己做主人製造萬物了,也就是破無明了。

破「無明」的能力,與主動製造萬物的能力,就是般若智慧。自己能主動製造塑像,就可以想製造什麼樣,就製造出什麼樣子的來。設計樣子的這種能力,就是製造法身的能力。所設計的樣子,就是製造出來的法身。

「應云何住。」就是說,應該怎樣製造萬物呢?應該製造什麼樣的萬物呢?

「云何降伏其心。」這是問佛祖:是不是就這樣永無休止的「製造」下去呢?總這樣下去,長時間也會很沒有意思、很無聊的呀?

「應如是住。如是降如其心。」

佛祖說:你是神通廣大的,想怎樣造,就怎樣造。想造什麼樣的,就造什麼樣的。不想造就可以不造了,你是你自己的主人,由你自己說了算。

我們看:第三會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這一會的意思是:佛告訴須菩提,諸位大菩薩們,應該像我說的這樣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相的、無色相的、有思想的、無思想的,還有我們分不清到底是有思想、還是無思想的,我都讓他們進入無餘涅槃度化他們。這樣,雖然度化了無數眾生,其實根本也沒有眾生得度。為什麼呢?因為,如果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不是菩薩了。

下面,我詳細講一下:

前面,佛祖是用頓悟的方法,直接接引須菩提的。就是直接把宇宙實相與生命實相,告訴須菩提了。如果須菩提能明白,就可以成佛了。可是須菩提沒有明白,還認真地等著佛祖給他開示呢!佛祖看出須菩提沒聽明白,也沒有責怪他,就繼續詳細給他講解。

佛祖在前面給須菩提的開示,是運用了無需借用任何方法的頓悟法門。可是須菩提根基不夠,不藉助方法是不能開悟的。佛祖為了迎合他的根基,就藉助了「著相」的方法來接引他了。於是讓他發心,讓他把所有的「眾生」都度化,進入涅槃。

什麼是「涅槃」呢?

「涅槃」是印度外道的修行術語,就是不生不滅。從表面上看,這個結果很好,也很合理。其實,根本是說不通的。因為「不生不滅」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不生不滅」是不能同時存在的。

如果做到「不生」,就不能同時做到「不滅」。「不生」就是沒有出生,沒有出生就是什麼也沒有。「什麼也沒有」,「滅」也就無從談起了。再說「不滅」還有什麼意義呢?根本就沒有東西可滅呀!什麼東西也沒有,這樣又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做到「不滅」,就不能同時做到「不生」。既然已經有了可以不滅的「東西」存在了,那就是已經生出來了,生出來了就是有了。既然已經有了,怎麼能說是「不生」呢?所以,「不生不滅」的理論,本身就是歪理邪說。從理論上都說不通,從事上就更行不通。其實,這只是外道的理論,並不是佛祖要講的理論。

佛教是在印度九十六種外道盛行的文化背景之下誕生的。當時,外道的影響力是很大的,佛祖為了方便接引,並適應當時的環境,就只好借用外道的理論來講經了。所以,佛經里的大部分內容,都是佛祖借用外道的理論方便說法的。可是後人不明白,反而當作是佛祖的理論了。就因為這樣,所以,現在很多人把佛法學成了外道,可自己還不知道呢!

「涅槃」、「菩薩」、「羅漢」等這些修行術語,都是佛祖沒出世之前就有的,都是外道們所製造出來的。可是,現在很多修行人,包括許多法師,在講經時都把這些術語,理解成外道所制定的含義了。

佛祖就是借用外道的理論,來接引須菩提的。「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就是讓須菩提,把所有的眾生都度化進入涅槃,也就是成佛。

據記載:當時佛祖所住的地方大約九十萬人,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聽說有佛祖這個人,真正見到佛祖的人,更是沒有多少。在這種情況下,佛祖怎麼能普度眾生呢?連佛祖自己都不能普度眾生,須菩提又怎麼能普度眾生呢?何況須菩提根本就沒有開悟。如果沒有開悟的人能度眾生,那還用再跟佛祖學習嗎?

自己沒有成佛,是根本沒有能力度別人的。佛祖難道不明白這個道理嗎?佛祖當然是明白的!可為什麼還讓須菩提去普度眾生呢?

其實,佛祖所說的這個「眾生」,就是指自己心中生出的各種「念頭」。因為佛祖看出須菩提,必須得藉助有形象的東西才能得度,所以就用「度眾生」這個相來接引他,幫助他開悟。

佛祖所說的意思,是讓須菩提把自己心中生出的所有念頭,都當成「眾生」,把它們都度成佛。而此時的須菩提,還不知道什麼是佛,因此理解成「一念不生」的清凈心了。也就是,把所有的念頭都消失了,回歸到空無狀態。如果所有的念頭都消失了,自然就降伏其心了。但這種「降服其心」並不是佛祖的本意,只是為了迎合須菩提,想要追求「一念不生」而方便說的。如果「念頭」都沒有了,就等於是死人或植物人了。這樣「降伏其心」還有什麼意義呢?這就相當於誰不聽我們的話,我們就把他殺掉,這不成了殘酷的暴君了嗎?

「降伏」並不是鎮壓或剿滅,而是想辦法讓對方歸順。佛祖看出須菩提陷入了這個誤區,所以才說「實無眾生可度」。佛祖知道這麼一說,須菩提又會糊塗了。因此,沒等須菩提發問,自己就代須菩提發問:「何以故?」就是問:為什麼「實無眾生得滅度」呢?接著世尊又自答:「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什麼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呢?

「相」就是形象。「我相」就是我自己的形象;「人相」就是我相之外,其它眾生的形象。這個「相」並不是單指有情眾生,而是把萬事萬物都包括在其中了。其實,「我相」與「人相」指的都是萬事萬物。只是有情眾生有相對的分別之心,所以才有了我相與人相的區別。

「眾生相」是指不同種類的萬物。這裡指的不是萬物中的某一類,而是所有的種類,合在一起的整體形象,也就是萬事萬物;「壽者相」指的是萬事萬物的發展與演變,所經歷的時間段。相對於生死來說,指的是從出生到死亡,所經歷的這段時間。

如果站在宇宙實相的角度看,宇宙間的萬物包括宇宙自身,都是幻化出來的。「幻化」就不是真實存在的,不是真實存在的東西,為什麼還要度化它呢?連能度化的自己,與被度化的眾生,都是虛幻的。用虛幻去度化虛幻,有什麼意義呢?何況能度化的這個行為,也是由虛幻出來的「東西」,所做出來的。幻化的「東西」,怎麼能做出真實的動作來呢?就像空間去「空」空間一樣。

注意:中間這個「空」字是動詞,站在這個角度看,是沒有任何動靜的。

這樣,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結果了。所以,佛祖說「實無眾生可度」。

如果站在我們生命自身的角度看,就一切都是真實存在的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都是存在的。所以,「有眾生可度」,是站在眾生的角度說的;「無眾生可度」,是站在宇宙實相的角度說的。因為站在宇宙實相的角度說,根本就沒有眾生出生。既然沒有「出生」,自然也就沒有「度化」的必要了。

眾生」,就好像電視台發射到空中的電視節目信號,這些信號的本質,就是頻率不同的電磁波。只有通過電視機,把這些電磁波破譯成圖像與聲音信號,我們才能看到有萬物的存在。這只是通過電視機,把這些電磁波擬人化、形象化了。也就是加工成了,適合我們六根能感受到的信號了。

這些被加工出來的圖像,不是真實的,其本質就是電磁波。即使把電視機屏幕上所出現的圖像都度化了,相對於電磁波來說,也只不過是改變了波的頻率而已,也許根本就沒有改變。即使改變了又如何呢?這些電磁波也不是有生命的眾生呀!這就是佛祖為什麼要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的原因。

佛祖為什麼要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呢?這個「菩薩」指的不是菩薩而是佛。這句話的意思是:假如佛有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不是佛了。

如果站在宇宙實相的角度說,連須菩提也是幻化的。此時的「菩薩」指的是須菩提;「若菩薩」是指須菩提是幻化的。既然是幻化的,就已經站在宇宙實相的角度上了。因為他是幻化的,所以前面加了一個「若」字,就是說,須菩提好像是個眾生,其實是幻化的。

既然自己都是幻化的,怎麼會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呢?所以才說「即非菩薩」。此時的「菩薩」指的是眾生;「即非菩薩」就是說須菩提不是眾生,而是佛了。

真的站在宇宙實相上了嗎?實相根本就是無相的呀!所以用了一個「若」字,「若菩薩」就是說好像站在了宇宙實相上了,其實不是。

真的不是宇宙實相嗎?不是宇宙實相又怎麼能站在上面呢?所以用了一個「若」字,「若菩薩」就是說好像不是宇宙實相,其實就是宇宙實相!

現在大家明白什麼是「宇宙實相」了嗎?

下面我們看:第四會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這一會的意思是:須菩提,菩薩在布施的時候,對任何相都不應該有所執著,對於色、聲、香、味、觸、法的布施也不要執著。須菩提,菩薩應該這樣布施,不要執著於相上。為什麼呢?如果菩薩不執著於相上布施,所得到的福德是不可思量的,就像虛空一樣不可思量。

我先講:什麼是「布施」?

一提到「布施」,學佛的人幾乎沒有幾個不知道的。為什麼要「布施」呢?因為布施可以得到福報,尤其是不著相布施,所得福德又是不可思量的。

布施真的可以得到「福報」嗎?

《金剛經》全文曾多次提到過布施,但每一次提到布施的時候,都強調讀誦「四句偈」的功德重於布施。由此可以看出,佛祖對「布施可以得福報」的理論,是持反對意見的。

「布施可以得福報」是外道的理論,如果佛祖直接就給推翻了,很多弟子會難以接受的。因為,佛祖的大部分弟子,都是從各種外道中轉過來的,他們受外道的影響,還有很多的識障。「布施可以得福報」就是識障之一。

為什麼「布施」可以得到福報,理論依據是什麼呢?

很多人得到別人的幫助之後,會心存感激,會報答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但知恩圖報只是一個片面的現象而已,恩將仇報、以怨報德的現象也是大有人在的。所以,這個理論依據是片面的,是以點概面、以偏概全的。

我們再探討一下:「福報」是怎麼來的。

拿財布施為例,財布施就是錢財在兩個人之間的傳遞,也可以說就是能量交換。根據能量守恆定律,無論能量怎樣轉換,能量的總量是不會改變的。錢財也是一樣的,假如把地球上的人口平均分成兩半,今天這一半的人,把錢財全部布施給另一半的人;明天另一半的人,再把錢財全部布施給這一半的人。這樣,整個地球上的人都做過布施了,地球上的錢財總量會增加嗎?

只要稍微有些頭腦的人就會知道,錢財的總量肯定不會增加的,這只不過是把錢換了個地點而已。既然不會增加,那「福報」又是怎麼得來的呢?福報是必須要由勞動去創造的,布施是根本起不了作用的。如果布施能增加福報,那我們就不用工作了,所有的人每天身上帶點錢出去布施就可以了。

下面我再講一下:什麼是「著相」。

經書中講:不著相布施,所得到的福報是最多的。於是很多人為了多增加福報,就想不著相布施。但卻把「不著相」誤解為:把所做的事都不放在心上。這是因為誤解了「三輪體空」得出的結論呀!

什麼是「三輪體空」呢?

「三輪體空」就是在布施的時候,心中要無施者、無受者、也無所施之物。也就是說,心中要即沒有布施之人,也沒有所布施之物,還沒有所接受之人。這怎麼能做得到呢?只要這個人不是糊塗,或是得了失憶症就一定會記住的。

其實,「三輪體空」是祖師們借「布施」為題,應機接引學佛人見「本來面目」的,根本不是教後人怎樣布施的。

「著相」,就是只執著於事物固有的現象與特點,不會靈活變通,這樣就只能遵循於事物固有的特點與性質了。例如:我們是有身體的,身體上有眼、耳、鼻、舌與四肢,這就是我們身體的特點,也就是「我相」,但這只是我的身相。「著相」就是根深蒂固地認定自己就是這個形象了,也不能改變了。

我們都有「著身相」的習氣,所以在夢中夢到的自己,與現實的自己是一樣的。如果不著相,在夢中所夢到的自己會是千奇百怪的,是任何形象都可以出現的。我無論是在夢中,還是在禪定境界里,所出現的自己,從來不是固定的男人形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或者是動物形象;或者是山水的形象。總之,是有無數種形象的。如果誰能做到這一步才算是不著相了,也就是不著身相了。

「不著相」就是不要執著地守住原來固有的形象與特點,例如:水。水的特點是可以喝,也可以流動,也可以洗滌污垢。如果不著相,「水」既可以具有這些特點,還可以具有別的特點,甚至具足宇宙的一切特點。

下面我詳細講一下:

在第三會,須菩提就已經證得宇宙實相了,也具備製造萬物的能力了;到第四會,佛祖是在教須菩提,怎樣才能製造出豐富多彩的萬物。

怎樣製造呢?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這句話就是佛祖在教須菩提,怎樣才能製造出豐富多彩的萬物。

「菩薩」是指須菩提。因為須菩提已經明白宇宙實相了,明白的同時,他也就是宇宙實相了;「法」指的是製造萬物的依據。這個「依據」就相當於畫家繪畫時所參照的模特;「應無所住。」是指不要有所依照,要隨心所欲地製造萬物。

「布施」就是向外散發;「行於布施。」這裡指的是,從宇宙的本體向外散發,散發出的東西就是宇宙萬物,也就是製造萬物。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這句話就是告訴須菩提,在製造萬物的時候,不要找一些東西模仿製造,要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海闊天空地任意製造。

因為我們只有六根,所以見到的萬物,就只有這六種塵。須菩提製造萬物時,所參照的就是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

「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這是告訴須菩提,在製造萬物的時候,不要因為只能見到六塵,就只造這六種東西。不但能造這六塵,還可以造出七、八、九,甚至無數的塵。

「應如是布施。」應該這樣布施。

「不住於相。」就是說,不要因為你只見過這六種相,就只製造這六種塵。

「何以故。」為什麼呢?

「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福德」就是所製造出的萬物。如果不執著於,自己所見到的萬物的樣子,開發出自己無窮的想像力,所製造出的宇宙萬物,會多得不可思量。

接下來,佛祖是用「虛空」做對比,來說明「不著相」所製造出的萬物,會像虛空一樣不可思量。

「菩薩但應如所教住。」須菩提,你應該照我教的去做。

下面我們看:第十一會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這一會是讚揚《金剛經》的。

因為到第十會,《金剛經》就已經徹底講完了。為什麼要用恆河沙的恆河沙次方,這麼龐大的天文數字作對比呢?因為,能夠用來作比喻的一切東西,都是由這部經所介紹的功能生出來的。所以,無論用多麼龐大的數字作對比,也不過分的。

下面我們看:第十二會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這一會,是佛祖告誡後人,要對《金剛經》提起重視。

下面我們看:第十三會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

至此,這部經就講完了,並給這部經起了名字。但佛祖還不放心,又故意考驗須菩提:「所以者何。」

「所以者何」與「於意云何」是有區別的。

「於意云何」是問須菩提:你想說什麼?言外之意就是問: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所以者何」是問須菩提:你知道什麼是《金剛般若波羅蜜》了嗎?因為此時,須菩提已經開悟了。

「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現在大家應該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了吧?

此時,《金剛經》早就講完了,實際上到第五會就已經講完了。後邊幾會,是佛祖進一步輔導須菩提繼續深入、強化的。

前面,須菩提已經意識到自己開悟了。但佛祖知道他並沒有徹底明白,可須菩提自己不知道,所以才問:後人能不能相信。

「信」是屬於感性的。無論是信還是不信都屬於迷信。因為「信」就有信的理由,「不信」就有不信的理由。但是,無論什麼理由,如果沒有智慧,也不明白理由到底有沒有道理,就盲目的相信,那就是迷信。而此時,須菩提是真正明白了,已經從迷信的迷霧中走出來了,更深一層地意識到自己已經開悟了,所以才問此經的精確名字。

須菩提到底明白什麼了呢?

所謂明白,即非明白,是名明白;所謂道理,即非道理,是名道理呀!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這是佛祖考驗須菩提,有沒有著「說法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這是佛祖考驗須菩提,會不會著「微塵相」。

站在實相的角度,微塵就是不存在的。站在與幻化同步的角度,微塵就是真實存在的。世界是由微塵組成的,既然微塵是這樣的,那世界自然也是「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了。

色身也是由微塵組成的,既然微塵是這樣,自然色身也是一樣了。所以佛祖又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佛祖怕須菩提糊塗了,所以沒有直接說出答案,先問了一遍。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佛祖教化徒弟是多麼的細心、多麼的慈悲啊!只有開悟了,才能真正體會到佛祖的慈悲。就像父母教育子女一樣,只有我們長大後,再像父母那樣教育自己的子女時,才能真正體會到當初父母的良苦用心。

「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

這是佛祖又一次從頭到尾、從粗到細、從簡單到複雜,考驗了一遍須菩提。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佛祖看須菩提都回答對了,就又一次讚揚了《金剛經》。

下面我們看:第十四會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這段話,是須菩提在徹底開悟之後,至誠懇切地向佛祖表達感激之情,也發自內心地讚歎此經。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這段話,是須菩提繼續讚歎佛祖所講的《金剛經》:如果有誰聽到這部經,同時也能夠相信,並達到經書中所描述的境界,就可以成佛,這才是真正的實修實證。像這樣的人所成就的功德,世間是很少有人能達到的。

這個「境界」,是指佛祖站在一切外道的基點上,再突破一切外道的理論,把須菩提接引到真正成佛的境界。並不是指有一個固定的「境界」可得,只是用「境界」這個詞方便接引而已。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稀有。」

須菩提繼續讚歎《金剛經》:我聽佛祖講這部經,能夠按照佛祖的引導信、解、受、持,所以才能夠開悟成佛。如果以後的人,有誰再聽到佛祖講這部《金剛經》,並能夠像我一樣信、解、受、持,達到經書中所描述的境界,也是可以證得這個果位,真正成佛的。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

這段話是佛祖在啟發、鼓勵須菩提,給後人講《金剛經》。

「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佛」指的是宇宙的本體,也就是清凈法身佛。清凈法身佛並不是真正圓滿的佛,真正圓滿的佛是體、相、用三位一體的。

證得宇宙本體,只是證得了根本智,也就是證得了能生出宇宙萬物的那個「東西」。只有把製造萬物與演變萬物的技能集於一身,才是真正圓滿地成佛了。

有很多人都認為「離一切相。則名諸佛。」就是斷妄想、斷分別、斷執著,一切相都沒有了,就成佛了。一切念頭真的都沒有了,那怎麼能算是佛呢?那不等於形神俱滅了嗎?這個結果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這句話中的「佛」,指的並不是究竟圓滿的佛,這是方便說法的。如果站在體、相、用三位一體這個標準上來說,只是證得了三分之一而已,必須全部證得了才算圓滿。

當須菩提說:「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時,佛祖卻說「如是如是。」意思是說:好像是,但不究竟。此時,須菩提與佛祖都知道,「離一切相」並不是圓滿成佛了。

這一會是須菩提與佛祖,分別對究竟的佛法做出的總結。他們彼此之間很默契,佛祖知道須菩提所指的是清凈法身佛。

什麼是「清凈法身佛」?

「法」就是法則、規則;「法身」就是以法則、規則為身;「清凈法身」就是清凈到連法則、規則都沒有了,也就是離一切相了,這才叫真正的清凈法身。

「清凈法身」是什麼樣子的呢?

比如:我們睡著了,也沒做夢的狀態,或者愣神的狀態,或者是我們這個生命還沒出生之前的那個狀態,都叫清凈法身。

清凈法身就是清凈到「什麼都沒有」這種程度,連能感知到「沒有」的那個感知也沒有,這就是清凈法身。也叫素法身。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稀有。」

這是佛祖在讚歎聽聞《金剛經》的人:如果有誰聽到這部《金剛經》,能夠接受並信、解、受、持,這種人是很稀有的。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既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這是告誡須菩提與後人:究竟的般若智慧,是沒有固定內容的.如果有一個「波羅蜜」可得,那就不是真正的波羅蜜了,同時也被「波羅蜜」給局限住了。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忍辱」不要理解成忍受侮辱。當初佛經傳入中國,中國正是「士可殺不可辱」的文化觀念很重的時候,寧可不要命,也要氣節。為了迎合這種文化背景,在譯經時就方便翻譯成「忍辱」了。其實,「忍辱」是認可、容納的意思。

比如:宇宙生出萬物,生出六塵。生出的任何東西,不管她是好的、壞的,還是稀奇古怪的,只要是她生出來的,那都是她的傑作,她的藝術品,都要倍加珍惜。就像父母生出來的孩子一樣,只要是自己的孩子,不管他長的好壞美醜,都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父母都會善加呵護。「忍辱」就是這個意思。

因為我們已經習慣站在相對的角度上,認為這個是好的,那個是壞的,去相對取捨。實際上,不論是好是壞,只要是存在的東西,都是宇宙中應該有的。不應該有的,它是不存在的。只要我們能夠認可他、容納它、不排斥它的存在,我們就做到忍辱了。

真正做到忍辱的人,就是「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一切現象只要發生,就有發生的道理。不必去排斥、去分別哪個是壞,哪個是好。因為,那都是站在相對的角度說的。如果站在宏觀的角度上說,一切現象都是現象,都應該珍惜。就像地球上所產生的各種物種一樣,這些物種有的傷人,有的不傷人。不管它是什麼,那都是地球上的物種,都應該保護。達到這種心態,就是做到忍辱了。

真正做到忍辱波羅蜜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一個「辱」可忍了。這種心態是很平常的,一切現象的存在都能認可,哪還有一個「辱」可忍呢?這樣,心胸自然就開闊了,甚至連「開闊」都沒有了。

所以,佛祖才說:「所謂忍辱波羅蜜。即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接下來佛祖舉了兩個例子: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肢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做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這兩個例子是說:面對身體受傷害的時候,如果站在沒有是非、好壞、對錯、生死等相對觀念的角度看問題,他所見到的,就不會是身體受到侵犯,然後就會死亡的場面。而是一個會動的物體,用刀切割另一個物體。就像見到自然界里,發生了一場颳風下雨的自然現象一樣。所以不會生出嗔恨與煩惱。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這是告訴須菩提:菩薩要想成佛,得到般若智慧,應該離開一切色相與法相的限制。就是不要受色、聲、香、味、觸、法這些現象的限制。並不是脫離這些現象,而是利用這些現象造福。既能有所住生心,也能無所住生心;既能生有所住心,也能生無所住心,才完美。

六祖慧能大師就是悟到了《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開悟的。「無所住而生心」就是不藉助任何東西,就可以生出有覺知的精神生命;所生出的精神生命,又可以不藉助任何東西,生出各種觀念或情感。

「無所住而生心」不但可以生心,還可以生出萬物。所生出的任何東西,都可以不藉助任何事物而憑空存在,甚至連自身都可以不藉助。

反過來還可以「有所住而生其心」。誰要能從正、反這兩方面分別做到,就是具備圓滿的般若智慧了。

「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如果心有住,就是住在六塵上了。可是「六塵」是虛幻的,「虛幻」又住在哪裡了呢?所以,佛祖是站在這個角度上說:「若心有住。即為非住。」一切都是無所住的。

「是故。佛說菩薩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這是佛祖用「色」做代表,告訴須菩提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所利益的一切眾生,就是製造出來的萬物;「布施」就是製造的意思。就是不要依照六塵,要突破六塵的模式,製造出更豐富多彩的內容來。

我們繼續往下看: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這是佛祖又站在實相的角度,告訴須菩提:所製造出來的「東西」,其本質就是什麼也沒有。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如來」指的是能生宇宙萬事萬物的那個功能。既然是一種功能,怎麼能說話呢?

這是用擬人的手法,把「如來」的功能擬人化、形象化了。「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就是說所生出來的萬物,並不是虛幻的,而是真實存在的。

這是告訴須菩提,不要著了「空相」。「如來」的功能是沒有任何局限性的。所以,也可以反過來說,如來是「假語者。虛語者。不如語者。誑語者。異語者。」

「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如來所得法。」就是《金剛經》所要表達的這種功能。「這種功能」是什麼呢?所謂功能,即非功能,是名功能。

「這種功能」既不是實的,也不是虛的;反過來說,既可以是實的,也可以是虛的;也可以說是與虛、實沒有任何關係的。

因為我們人類有「虛」、「實」這種文化的觀念 ,所以佛祖就只好用「虛」、「實」這個概念來方便表達了。其實站在宇宙實相的角度來講,無論是「虛」是「實」,都是宇宙的產物。「如來」是具有生「虛」生「實」能力的,而她自身既不是「虛」的,也不是「實」的,是非虛非實的。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心住於法」,「住」是指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如果住在六塵上,就只能遵循這些規律製造六塵了。因為被六塵這些東西給擋住了,六塵之外的無數塵也就看不見了。

「心不住法」,不住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就不會著六塵之相,就可以任意製造無數種塵了。

「不住於相而行布施」,並不是說不可以住於相。住六塵而生萬物,也是「如來」功能中的一種用,何苦不住呢?

所以,住也可以,不住也可以,既能住也能不住,這才是真正的圓滿。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須菩提,如果有人明白這部《金剛經》的意思,同時也做到了,那佛祖當然知道,這個人能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了。

「悉知是人。悉見是人。」「人」指的是能夠受持此經的人。能「悉知」、「悉見」的人,並不是指別人知道此人,而是此人自己知道自己。這是自給自足、能所合一的境界。

「悉知」知道的是理,「悉見」見到的是事。這就是理事無礙的圓滿解脫境界。此時,這個人就已經成佛了,可以製造萬事萬物了,也就是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了。

下面我們看:第十五會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

「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是指早上、中午、晚上,或者是過去、現在、未來;「以身布施」是指用身體或生命做布施。可是命布施出去就死了呀!死了還能有什麼用呢?

用生命做布施,就是身體力行地去修行,並不是把生命布施出去。即使真的布施了很多生命,與誦持《金剛經》,或與受持經中的「四句偈」,所得到的福德相比,還是相差很遠的。

「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這是佛祖在方便說法,如果有人能夠書寫、讀誦此經,佛法就可以流傳了。書寫這部《金剛經》,或為別人讀誦《金剛經》,真的可以得到很多福德嗎?

明白「四句偈」,也可以方便說是已經成佛了;如果不明白,只單純地讀誦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但是,佛祖是有很大心能力量的,所說出的話是具備一定能量的,就相當於是人為地製造了一條規律。只要按照佛祖說的去做,就會得到福德的。但是,所得到的多與少就因人而異了。

埃及的法老曾經說過:誰打擾我的安寧,誰就不得好死。因為法老的心能力量很強,他說出這句話,就等於在宇宙中製造了這條規律。誰真的打擾了他的安寧,就會不得好死。所以,很多科學家進入法老的墳墓,出來後幾乎都沒有得到好死。

佛祖說:讀誦、受持這部《金剛經》,就會有福報,就會得到天龍八部護法的加持。所以,我建議大家要多讀誦,為人演說。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這是佛祖進一步強調這部經的作用。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這部經是佛祖專為大乘人所說的,小乘人聽了會很難相信。大家可以用這部經來驗證一下自己,是屬於大乘還是小乘。如果只是為了追求福報或神通的人,讀此經就等於是大材小用了。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人等」指的是已經開悟成佛的人,這樣的人,當然可以承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也就是徹底地承擔如來家業了。

現在,有誰能承擔如來家業了呢?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這段話還是在強調,此經不是為小乘人講的。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這段話是提示後人如何重視這部經的。這部經無論在什麼地方,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都會前來供養,擁有此經的人也會間接受益。

供養的方法,就是在此經的周圍放一些鮮花,這只是著相供養。真正的供養,是用生命去供養。但是,並不是犧牲自己的生命,而是將自己的生命融入經中,與經中所要表達的那個「東西」融為一體。真正做到了,就是圓滿成佛了。

下面我們看:第十六會

「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這一會,佛祖還是進一步強調讀誦、受持《金剛經》的好處。由於好處太大了,以至於佛祖不敢把好處都說出來,是怕後人聽了不敢相信。

下面我們看:第十七會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這個問題,須菩提在第二會就已經問過佛祖了,為什麼在這裡又提出來了,難道須菩提沒有明白嗎?

大家注意:第二會是「應云何住」,而這裡是「云何應住」。「應」字的位置改變了。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大家看清楚了嗎?這段話為什麼與第二會是一模一樣的呢?

我們繼續往下看: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原因就在這裡:「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前面須菩提問佛祖:「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當時須菩提沒有開悟,認為應該有個「地方」可住。所以問:應該怎樣住。經過佛祖一番開示之後,須菩提明白了,並不是有一個固定的「地方」可住,既可以住,也可以不住。

「心」與「境」之間,最好的狀態是不即不離。所以須菩提又問:「云何應住。云何降服其心。」意思是:為什麼要住呢?為什麼要降服其心呢?

言外之意:本來就正好呀!為什麼還要在「住」與「不住」之間糾結呢?無論「降服」還是「不降服」都是正好的。即沒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可發,也沒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可得。這正好是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正好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們繼續往下看: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受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這段話是佛祖進一步強化須菩提,不要著了「佛」的相。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諸法如義」就是想生什麼,就生什麼。這個地方大家要注意:如果說想生什麼,就可以生什麼,就等於在沒生萬物之前,已經有一個想生萬物的「生命」存在了,這就不如意了。在沒有生出任何「東西」之前,是連一個能「想」的「東西」都不存在的。

這個「東西」,可以生出一個有思想的生命體。這個「生命體」,同時又繼承了「如來」能生萬物的功能,再運用「如來」的功能,又可以繼續生出萬物了。

「諸法如義」就是一切都自如,正好是如來真實義。悟到此境界,方知原來自己本來就是佛,才能真正明白,什麼是「無修無證亦無得」。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個問題,在前面已經重複多次。此處是指須菩提,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上,是真的如意了。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前面,剛說完沒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得,為什麼又說「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呢?

「無實無虛」是指既不是實的,也不是虛的。

「一切法。皆是佛法」有兩層含義:

第一、是指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如來」所生的,如來所生的法都是佛法;第二、是指所生的一切法都具備「如來」的法力。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這是佛祖又怕須菩提著了「一切法」的相,所以說「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這是佛祖用人身體從小長大的過程,來比喻說明成佛並不是有一個可得的最終結果。「人身長大」只是一個過程,並不是一個結果。所以不能把「人身長大」的過程,當做「長大了的大身」的結果。

「人身長大」是動態的,「長大了的大身」是靜態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人身長大」是一樣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永無止境。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

這是佛祖在破須菩提的「度眾生相」。「度眾生相」與「人身長大」也是一樣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永無止境。

如果真的把眾生都滅度了,那就等於消滅了所有眾生的物種。這豈不是嚴重地破壞生態平衡的行為嗎?

「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

這是說,「菩薩」這個結果與「人身長大」是一樣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永無止境。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這句話把範圍又擴展了,是指得到「一切法」的結果與「人身長大」是一樣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永無止境。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這句話是說,得到「莊嚴佛土」的結果與「人身長大」是一樣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永無止境。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通達無我法」,不是指自己不存在了,而是「我」具備了「人身長大」這個特點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永無止境。

注意:大家千萬不要想得這麼簡單呀!如果真的達到這種境界,其中的奧妙可不是幾句話就能表達完美的。

 大家可以依此類推,如果所有的色、聲、香、味、觸、法與受、想、行、識,都具備了這種「人身長大」的特點,那會是什麼境界呢?


推薦閱讀:

金剛經中道了義疏----(慈舟)
金剛經講記(聖嚴法師 法鼓全集第七輯第二冊之一)
金剛三昧(凈挺《閱經十二種》)
宗薩欽哲仁波切《金剛經》精彩開示(六)_
含萬樓樓主的【金剛經】

TAG:金剛經 | 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