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吹牛逼,害了大明王朝?

說大話又叫吹牛逼。

一輩子沒吹過牛逼的人,恐怕找遍整個地球也找不到。

一般人吹牛逼,可能無傷大雅,聽者或一笑置之,或嗤之以鼻,最多罵他一句神經病。但如果吹牛逼的是手握重兵,並受皇帝信任和重用的將軍,那後果就嚴重了。

1、寧遠大捷

袁崇煥就是這樣一個人。

故事得從公元1626年(天啟六年)的寧遠講起。

袁崇煥剛把寧遠城建好不久,後金(清)兵就打來了。

儘管努爾哈赤帶領的後金兵只有13萬,但與寧遠城不足兩萬的守軍相比,完全是拿石頭去砸雞蛋的節奏。何況當時的寧遠城是一座孤城,明經略高第和總兵楊麒聞訊把膽子都嚇破了,龜縮在山海關內,雖然手握重兵,卻不派兵救援;道臣劉詔等人要帶2000兵出關救援,卻被高第命令撤回……形勢對袁崇煥極為不利,「既後無援軍,又前臨強敵」。

各地兵馬都不來援,小小的寧前道袁崇煥毫無辦法,他能做的,就是竭盡所能做著必要的準備。

明知是雞蛋碰石頭,也要碰一碰——萬一碰贏了呢!

結果,雞蛋碰石頭不僅贏了,還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戰果——後來高第在奏報中說:「奴賊攻寧遠,炮斃一大頭目,用紅布包裹,眾賊抬去。」

這個被「眾賊抬去」的大頭目,正是敵酋努爾哈赤,他被寧遠明軍發射的大炮擊中,掛掉了(有說他是幾個月後死的)。

2、忽悠皇上

袁崇煥這麼能幹,取得了這麼大的勝利,揚了大明軍威,可把崇禎高興壞了。當袁崇煥被重新起用,擔任為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後,對他寄予厚望的皇帝老兒自然想見他。

袁崇煥自己呢,也不免有點得意忘形,說話便有點欠考慮。當他應召返回京城見到皇帝老兒,皇帝老兒向他「請教」平遼方案時,他吹了一個牛逼:「5年,臣只要5年就能搞定。前提是給臣便宜行事之權(倘若皇上能給臣便宜行事之權,五年而遼東外患可平,全遼可復)。」

這不明擺著要權么?好說好說,只要你有本事保我大明江山,小小的便宜行事之權又算什麼?皇帝老兒滿口答應,也沒想想在當時那種局勢下,別說5年搞定遼東,5年後江山是否仍然姓朱都很難說。

皇上糊塗,有的大臣可不糊塗——之前遼東幾任經略都沒搞定,姓袁的這麼大口氣,你是屬癩蛤蟆的,還是有三頭六臂?

兵科給事中許譽卿就是頭腦清醒中的一個。他趁皇上上廁所的機會悄悄問袁崇煥:「我說老袁啊,在下想請教一個問題,您說您5年搞定遼東,有把握嗎?」

實際上,袁崇煥並未發昏,他的頭腦也清醒著呢,明白5年搞定遼東純粹是白日做夢。

既然如此,他為什麼要在皇帝面前吹那麼大個牛逼呢?不僅在下不明白,兵科給事中許譽卿也不明白:「你什麼意思嘛?」剛才還談笑風生的袁崇煥突然不說話了,沉默了幾秒鐘,然後緩緩吐出四個字:「聊慰上意。」

啥意思?意思就是既然皇上做夢都想搞定遼東,咱就說點他老人家願意聽的話,安慰安慰他老人家,讓他老人家放心睡幾個好覺。

3、孤注一擲

袁崇煥倒是說得輕巧,卻把許譽卿嚇得差點小便失禁:哦買噶!這不是忽悠皇上忽悠朝廷嗎?姓袁的,你是不想活了還是腦子壞了?不行,咱有必要提醒他一哈。

「我說老袁啊,君前無戲言,皇上可是很英明的哦,到時候你若是做不到,咋辦?我怎麼趕腳你好像是在拿腦袋開玩笑呢?」

經許譽卿提醒,袁崇煥這才意識到這個牛逼吹得過分了,到時候肯定辦不到,既然辦不到,那麼小命肯定保不住。不行,我得彌補彌補。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如何彌補?

等皇上上完廁所回來,袁崇煥心裡已有了主意,於是便獅子大開口,向皇帝老兒提各種條件,錢糧啊,武器啊,人啊,等等等等,意思是我這一獅子大開口,皇上知難而退,也許就會再考慮考慮。

此時此刻的皇帝老兒,哪裡明白袁崇煥的心思,朕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來個有擔當的男子漢,好不容易出了個可能扭轉乾坤的人,怎麼能不支持呢?支持,支持,一定要支持,而且全力支持!朕不僅全力支持,還賜你一把尚方寶劍,許你先斬後奏,夠意思了吧?

袁崇煥有苦難言,只好準備去吞自己種下的苦果。

遼東是什麼地方?是滿人經營了幾十年的地方,尤其是薩爾滸大戰之後,取得勝利的後金不但把開原和鐵嶺也攻佔了,還征服了葉赫部,其政權得以更加穩固,並且奪取了遼東戰場的主動權,大敗虧輸的明軍完全陷入被動,自此由進攻轉入防禦態勢,剛好和後金相反。

此戰過後,明朝的大部分遼東土地也丟掉了,山海關外僅余錦州、寧遠、杏山、塔山等地,要在這樣的形勢下收復遼東,恐怕也只有求勝心切的崇禎皇帝才信。

但袁崇煥已無退路,除了孤注一擲,他別無選擇。

4、昏招迭出

剛來到遼東,袁崇煥就出了一個昏招,殺了東江總兵毛文龍。

為什麼說是昏招呢?因為毛文龍的主張和他的主張發生了衝突——毛主張防守,袁崇煥則主張主動出擊。根據當時的局勢來看,毛文龍的主張並非沒有道理,倒是袁崇煥的主張值得斟酌。

然而,被逼昏了頭的袁崇煥已經聽不進任何不同意見,他只知道他的權威不容侵犯,再說大戰在即,容不得任何人有二心,不然他的話,今後還有誰聽?

第二個昏招接踵而至。

1629年,採取主動進攻戰略的皇太極率10萬騎兵,避開寧遠、錦州一帶的明朝重兵,繞道遼西攻破了喜峰口以西的長城防線,直逼北京,將袁崇煥派去阻擊的人全部殲滅。

呆在關外的袁崇煥急了,帶領人馬增援北京,卻是戰術上犯了一個錯誤。

這個錯誤就是,當他得知皇太極的軍隊越過薊州向西時,本應主動去阻攔的他沒有阻攔,而且跟在皇太極屁股後面當觀眾。

當什麼觀眾呢?皇太極攻打北京東面幾個縣城的時候,袁崇煥沒有採取任何措施,而且在後面看熱鬧,直到對方佔領了那幾個縣城。然後把他從關外帶來的主力部隊部署在北京外圍,貌似要和皇太極決戰。

袁崇煥這個昏招,既讓被困在北京的君臣驚恐,又讓他們憤怒,這不是把戰火往京城引嗎?為什麼不禦敵於國門之外?這種低級錯誤你也犯?看來你小子是故意的,居心不良啊!

5、被處磔刑

袁崇煥這招確實昏得厲害,連京城的老百姓都看出來了,這小子肯定是故意的,肯定是!他是不是,早就站在敵人那邊去了?

袁崇煥沒想到,他的失誤給了皇太極對他致命一擊的機會,後者讓人散布謠言:沒錯,我們早就和袁先生約定好了,我們的軍隊就是他引進關內的,這個袁先生真夠朋友哦,不僅把咱們引進了關內,還要幫咱們攻取北京耶。

皇太極的反間計成功了。

崇禎二年十二月初,崇禎皇帝下令將袁崇煥逮捕入獄,第二年以「謀叛欺君,結奸蠹國,斬帥以踐虜約」等罪名處以磔(zhé)刑(分裂肢體)。

行刑之日,被五花大綁的袁崇煥視死如歸,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肉被老百姓一口口吃掉——劊子手割一塊肉,百姓付錢,取之生食。頃間肉已沽清。再開膛出五臟,截寸而沽。百姓買得,和燒酒生吞,血流齒頰(《石匱書》)。

袁崇煥一完,大明就失去了一個堅強的堡壘,因為他率領的遼東軍隊,據說是當時明朝最精銳的軍隊,在軍中威望極高的他被逮捕後,該軍頓時群龍無首,身為前鋒總兵官的祖大壽,後來還投降了清朝,隨清軍入關。

清軍入關後,明朝再無勁旅可與之抗衡,致使清軍勢如破竹,很快攻佔北京。

150多年後,終於有人意識到袁崇煥不是明朝的叛徒,而是大大的忠臣,他的所謂「通敵資敵」,其實是大清搞的反間計,要給他平反。

這個人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

這個幽默,真的很幽默!


推薦閱讀:

老家綏中(147)大明遼東悲歌(25) 袁崇煥之死
崇禎為何非要置袁崇煥於死地?原來他才是加速明朝滅亡的推手
從袁崇煥的死看崇禎 袁崇煥為什麼必須死
皇太極:完勝袁崇煥,順其自然的華麗大轉身
袁崇煥到底有沒有通敵?-今日頭條

TAG:袁崇煥 | 王朝 | 吹牛 | 大明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