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徽州文化

第一集  尋夢徽州

第二集  神奇山水

第三集  民居建築

第四集  村落風水

第五集  田園夢想

第六集  儒學沃土

第七集  家族背影

第八集  尷尬人傑

第九集  三雕藝術

第十集  民間光華

第十一集  文房四寶

第十二集  教育啟蒙

第十三集  書院春秋

第十四集  文化先鋒

第十五集  中華楷模

第十六集  智慧之光

第十七集  不朽丹青

第十八集  不朽丹青

第十九集  縱橫徽商

第二十集  縱橫徽商

第一集  尋夢徽州 

  鄉愁就象是一碗醇香的陳年老酒,上世紀60年代初,漂泊了近半個世紀的胡適,總是常常叨念著自己的家鄉徽州,在那本《胡適口述自傳》中,第一章的標題就是「故鄉和家庭」,接下來的第一句就是:我是安徽徽州人。在書中,胡適描述了很多關於家鄉的故事,對於徽州的山山水水,這位儒雅的徽州人,總有一種無法割捨的情懷。

  徽州,位於安徽省的南部,從歷史行政區划上來看,他長期領有:歙、休寧、黟、祁門、績溪以及婺源六縣。 安徽省名就是清初有安慶、徽州兩府名各取首字合成。現在作為行政區劃意義上的徽州已不存在了,但作為一個文化的概念,他不僅包含著過去的六府一縣,而且還應該包含徽州文化產生過較大影響的一些地方。北宋年間,極富有藝術氣質的宋徽宗趙佶 將歙州改為徽州,他希望這一塊地方可以享受太平安寧,甚至能體現著自己的藝術追求和人生理想。

  徽州北有天下第一奇山黃山,還有稱為五大道家名山之一的齊雲山,群山環繞中,秀美的新安江穿流而下,峰巒疊翠、村落綿延,如詩如畫。由於數百年較少戰火和兵燹,這裡遺留著相當完好的自然景觀和民俗景觀,青山綠水之中點綴著粉牆、黛瓦、馬頭牆,更顯清幽靜謐。

  早在南宋淳熙年代,《新安志》上就對徽州有「山限壌隔,民不染他俗」的說法,正是在這種相對封閉的狀態中,徽州不受干擾地形成了自己富有個性的文化。這個看起來比較封閉的地方,曾經相當開放,因為河流,徽州人很便捷地走出了大山,他們遠賈異鄉,奮戰商場,在很長時間裡創造了經濟上的繁榮,也造就了徽州歷史上奇特的徽商現象,因為徽商經濟的發展,徽州變成了財富的聚集地。

  在明清時代,徽州曾有「海內十分寶,徽商藏三分」的說法。正因為相對發達的經濟背景,徽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人文狀態,形成了自己在建築、文化、藝術、哲學、數學、醫藥等方面的輝煌,從而擁有「東南鄒魯,文化之邦」的美譽稱。曾有人在看過徽州地圖以後,形象的比喻說:徽州看起來就像一把巨大的傘,黃山是傘軸,徽州文化則是傘骨,而徽州美麗的風光以及散落在自然之中的文化現象則是傘面。

【(安徽省徽學會副會長:張脈賢):當時我提出一個眾星捧月,就是許多星羅棋布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烘托黃山這個月亮,這才是一個美妙的天體,這就是我們的精華旅遊產品。而這個旅遊產品的旅遊結構方法上,是這麼個產品結構,而要把他結構好,怎麼結構呢?那就是把黃山當作傘尖,以黃山為中心,然後傘把它拉開,四邊這麼多人文景觀,以黃山為傘尖,疏通渠道,形成網路,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當年的胡適博士,可能沒有想到,這一片曾經沉寂的土地,在日新月異的今天,突然間變得炙手可熱。研究徽州文化的徽學一下子成為於敦煌學、藏學相提並論的地域文化研究的三大顯學之一。每天有無數遊客以及文人學者湧向徽州,為這裡鍾靈毓秀的山川河流所陶醉,嘆服這裡博大精深文化,迷戀當地人悠閑自得的生活方式,人們在尋找徽州的真正內核,尋找她的精神和歷史內涵,尋找她文化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安徽省徽學會副會長:張脈賢):徽州文化引起了這麼廣泛的興趣,是因為徽州文化它本身的豐富性、生動行、全面性,還有它的傳承性,在一定程度上講,有一定的經典性的內容,所以這樣子呢,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視,徽州文化在徽州這地方形成,又隨州徽州人走向全國各地,徽州人的特點是面向全國的,而且是走向世界的,所以徽州文化吸取了中國的傳統的優秀文化,積累了傳統的優秀的文化,又不斷的吸取各方面有積極性有影響的文化,而形成了一種中華文化中具有綜合性的文化。在一定時期裡面來講,他是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先進的思想,所以更加引起了各方面研討的興趣。當然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徽州這個地方有大量的古建築存在,就在徽州這個地區古代留下的建築:古橋、古塔、古牌坊、古民居等等,這些建築將近兩萬多處,這個兩萬多處建築都是非常鮮明的、具體的、可見的徽州文化的教材。】

  這裡有著優美無比的自然風貌,有著風格獨特的民居村落,有著影響中國思想界上千年的程朱理學,有著在近現代產生了巨大影響的江戴樸學,有著曾經稱雄中國經濟界五百年的徽商,有著新安畫派、新安醫學、文房四寶、徽派盆景……

  可以說:徽州是中國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一個保存完好的近古歷史博物館,它閃爍著文明的光暈,體現著歲月的痕迹,蘊含著曾經的田園理想。對於很多人來說,徽州的一切就像是一個夢,只有在夢裡,才會見到那麼美麗的山水,見到那麼燦爛的文化。

  徽州文化又好像是一面有著歲月的銅鏡,雖然布滿綠色斑點、破敗衰落,但在這些歷史的痕迹中,人們能發現一種獨特的美麗。

第二集  神奇山水

  徽州是異常奇特的,也是鬼斧神工的,那種美麗,寧靜,神秘,自然和天籟,的確是這個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在這片土地上有神奇秀美的黃山,有重巒疊翠的齊雲山,有煙雨迷朦的新安江水,還有翡翠一般的太平湖。

  雄偉的黃山是群山之首,有人把黃山的精華歸結於:奇峰,怪石,雲海,溫泉四絕。這裡無處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棵棵奇松破石而出,這裡的奇峰怪石比比皆是,橫空飄落,匪夷所思。雲來時,波濤滾滾,瀰漫無際,群峰忽隱忽現。至於溫泉已不僅是溫泉,黃山的名泉,名溪,名瀑都是奇觀。

  「山中一夜雨,遍地是飛泉。」曾有人這麼評價說「很多山都是在外面看起來美,進山之後覺得不過如此,而黃山卻不是這樣的。黃山是山外看著美,進得山後,會越發覺得美。黃山的美不是禁止的,而是運動的,不是單一的,而是瞬息萬變的」。

  春夏秋冬, 黃山是不一樣的;晴雨日月,黃山仍是不一樣的。縱使一千次來黃山,也會有一千次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發現。初春,黃山雲里花開,香漫幽谷;盛夏,黃山層巒疊翠,飛瀑鳴泉;金秋,黃山楓林似火,山花爛漫;嚴冬,黃山銀裝素裹,玉砌冰峰。

  唐朝詩人李白在遊覽這片壯麗山川之後寫下了: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笝金芙蓉的詩章。把黃山描繪得象金色蓮花般的美妙。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走遍中國,在遊覽了黃山之後,他深深的感嘆到:薄海內,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而後天下無山,觀止矣。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黃山建設委員會負責人許世英先生進一步把徐霞客的意思闡述得更加明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對於很多人來說,未到黃山,黃山是一個奇蹟,到過黃山,發現黃山是許多奇蹟;未到黃山,黃山是一個謎,到過黃山,覺得黃山是永遠的謎。黃山是徽州群山的一個極致。徽州其實每一座山又都有獨特的風景,獨特的美麗,比如奇崛的齊雲山,神秘的清涼峰,寂寞的牯牛降,峻峭的小九華,甚至一些微不足道的山巒,也都有著不同反響的秀美之處。

  徽州的水是有靈性的,在這片土地上有靜謐美麗的太平湖,更有承載了徽州人文內容的新安江,新安江是徽州人的母親河,也是徽州文明的月亮河。徽州地處深山,陸路交通極為不便,正是由於新安江,才使得新安江四通八達,新安江把大量的徽州產品運出,又把大量的錢財以及山外的東西運回徽州。清麗的新安江水如綢如鏡更如詩,她即湍急,也靜謐,碧波蕩漾,細浪如紗。

  唐代大詩人李白對新安江一見鍾情:清溪青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而歙縣籍詩人汪洪度的一首詩記載了送別親人的一番感觸:漁火半明媚滅,海月上山背,家鄉送別人,已隔青峰外。

  新安江在人們的頌詠中默默的流淌著,在她的兩邊有著無數村莊,也有著無數小碼頭。正是由於新安江串起了整個徽州,給徽州帶來了繁榮、希望,和不斷更新的內容。徽州人從河邊的小碼頭走出去,那往往是黎明或者傍晚,天穹之上一彎冷月,水面上霧靄朦朧,小舟緩緩撐離岸邊,遊子含淚惜別,走向山外的世界。

  徽州四季分明,氣候適中,非常適合萬物生長,竹、木、茶、麻、漆、果、桑各種農林作物一應俱全,古徽州正是因為有著這些與山水相依的豐厚綠色資源,形成了獨特的山區經濟,才培育起淳樸厚重的山區地域文化。

  也許有人會問:要是徽州沒有蛛網密布的水系,將會如何,徽州的歷史會改變嗎?回答應該是肯定的,假如沒有水的流動,徽州必將是一個封閉的沒有生機的世界,而最大的影響將是心理上的,徽州人將失去溫柔、失去細膩、失去智慧和詩情。

  有人說:如果你要了解一個人就必須到他成長的地方看看那裡的山水。我們也只有了解徽州的山水,才會明白徽州的歷史,明白徽州的文化。徽州所有的一切可以說都是這片綺麗的山水所賦予的。

第三集  民居建築

  曾有人比喻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也有人說:建築是固體的文化。的確是這樣,走進徽州,給人印象至深的是優美的自然風光下徽州的建築。從高空俯瞰就會發現,在青山綠水花叢中,總有黑白相間的老房子蹲伏在那裡。以黑白為底色的古建築,在青山綠水的背影下就像是一副副清新淡雅的水墨畫長卷。青山逶迤,綠水蜿蜒,樹影婆娑的水口,崢嶸矗立的牌坊,粉牆黛瓦的民居,偉岸宏大的祠宇,橋吐新月,塔摩蒼穹。徽州就像一副寧靜自得的桃花源畫卷,也像是一座露天的古代建築博物館。徽州的古建築代表著歷史,她飽經滄桑,又平靜自得,有時候她甚至像是老人,或者就是歷史本身。

  從某種程度上說,老房子是有生命的,有著自己獨特的人生經歷,有著夢想和性格,更有著屬於各自的神秘,徽州老房子給人總的印象是封閉的,雖然它在表面上看起來是那樣明快淡雅,徽州民居的外牆都是用磚砌成,表面塗抹白石灰,室內的間壁大都以木板構成,整個房屋是框架結構,很堅硬也很牢固。徽州的老房子從不給人以華麗之感,它一概以用小青瓦而幾乎從不用琉璃瓦,門樓和屋內的石、磚、木絕少用五色勾畫,隔扇、梁棟等也不施髹漆。徽州就是這樣的崇尚本色,大氣而樸實,不動聲色堅持著自己的審美觀念。

  從整體風格上,徽民居顯得殷實和精巧,有點儒雅,更有點莫測高深。除了粉牆黛瓦外,在當地被稱作「五嶽朝天」的高低錯落的五疊牆或馬頭牆,也以其抑揚頓挫的起伏變化體現了徽州民居的獨特韻律,這樣的感覺就像由蕭或者是由古箏奏出的曲子,餘韻悠遠。

  老房子屋角上的飾物也很多,總是有一些帶點抽象意義的畫,代表著吉祥和豐收,體現了農業社會人們的共同願望,雖然每個村落基本上是同祖同宗,但在建房時依然不與鄰共牆,這就形成了狹窄的小巷,僅容一人通行的一人巷也到處可見。曲曲彎彎的小巷,縱橫交錯,相互連通,把徽州的村落編織成形形色色的迷宮。

  民居的內部與「五嶽朝天」並稱的是「四歲規堂」,這也是徽州民居的主要特徵。徽州民居往往在進門之後便是天井,天井居中組成了整個房屋的結構。天井不僅僅有著肥水不留外人田的意味,更多的還是一種上古之風,也可能來源於中原一帶原始人類的穴居方式。

  徽民居的特點當然是徽州人意識和思想的體現,從建築學的一般角度來說,通常把徽州的古民居分為七個部分:庭院,大門,門廳,天井,廳堂、廂房,格門、格窗,屋頂、火巷。這樣形式上的分類可以讓人們一目了然。

  「有堂皆設井,無宅不雕花」這算是徽州民居的一個重要特點,「井」指的的是天井,而「雕花」則是指的徽州民居無所不在的「三雕藝術」了。跨進居室目之所見,那華板、柱棋、蓮花門、天井四周、上方檐條、沿口、下方石牆裙、屏門隔扇等等,都是一些精美無比的磚、木、石雕構件。徽州古建築中剔透玲瓏的磚、木、石三雕可以稱作民居中的精華,甚至可以說是民居中的眼睛。三雕的內涵包括:人物、山水、花卉、飛禽、走獸、雲頭、回紋、八寶博古、文字楹聯以及戲文故事等等,還有一些幾何形圖案。有寫實記像的,也有寫意變性抽象的,可以說是無所不包。這些三雕藝術是當地人生活的寫實,帶有強烈的地方色彩,體現了強烈的藝術創造力。

  徽州人不愛露富,不張揚,從民居中也可以看出,徽民居從外面看平淡無奇,但卻極重視內部建設,那些精美藝術的石雕、木雕和磚雕都是建在屋內,願意「鎖在深閨人不識」,獨自欣賞,獨自品玩。這當中除了具有一種審美意識之外,應該還有著一種狹隘的提防心理。

  值得一提的是徽州民居的廳堂莊重而嚴謹,散發著濃郁的書香氣息。曾有人說:中國人的廳堂就是西方人的教堂。這是指的它所承載的文化和教育意義,徽州民居簡潔的陳設,書卷氣十足的布置,寧靜而不失莊嚴的氛圍,包括各種各樣的對聯,都在傳達著徽州人的理想和願望,表達著人們對於文化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第四集  村落風水

  清代尚書、徽州人曹文埴曾經這樣描述過自己的家鄉:「青山雲外深,白屋煙中出。雙溪左右環,群木高下密。曲徑如彎弓,連牆若比櫛……」詩情畫意中,道出了古徽州村落的優美,向人們展示了一幅徽州村落美景長捲圖.

  文化氣息和園林情調,構成了古徽州村落的鮮明特色。從建築的角度出發,徽州古村落,一個首要的支撐點就是風水。由於程朱理學的影響,徽州人更注重從文化甚至「天理」上去尋找並賦予自己的居所以哲學意義,在村落的選址上,格外注重地勢、天時和風水,甚至連房屋的朝向、樹木的選擇,徽州人都異常謹慎,此所謂「無村不卜」。這樣刻意的結果,使得徽州的每一個村落,都有著近乎天成的框架結構,使得徽州建築有著很強的概念性。

  這裡是黟縣屏山村,在這個村落中的數百間民居中,只有一幢房子朝著正南,其它的則稍有偏向,有的乾脆就是朝北!這種情況在徽州古民居中比比皆是。古代把南稱為至尊,皇宮廟宇都座北朝南,民居朝南有欺君之意。從風水理論看,住宅選址要求「巽山乾向」,根據《周易》八卦推算,巽為東南,乾為西北,住房以座西北朝東南為好,風水理論甚至認為,南方「主火,火克金」沒有財運,就諧音來說「出門南(難)不可取」。

  對於風水的篤信與不同的理解,常常左右著徽州民居以及村落所具有的風格和特點。由於出外經商的人很多,徽州民居中有不少反映了商人的自我保護意識。有很多民居的大門像是一個「商」字,暗藏著濃厚的斂財心理;而徽州民居中的卧房,光線暗淡,不重視採光,幽暗迷離,除了防盜,還有所謂暗室生財的迷信。

  這是黟縣宏村,這個古老的村落在整體結構上構思巧妙,可以說是徽州村落建設的典範。它依山傍水而建,最令人驚嘆的重要環節,是抓住了「水口」,截流河水,讓山澗之水順坡而下,然後沿著每家房屋修建水渠,清澈見底的山水可以從每家的門口經過,不僅方便了居民的生活,而且有利於民宅的防火。宏村在整個結構上有點像「牛」,它有著「牛胃」「牛腹」「牛肚」,這裡指的是蓄水的池塘;還有牛腸,那指的是涓涓流向住戶的水道。這樣的建築意識,除了是對農業社會圖騰「牛」的崇敬之外,還有著一種仿生的建築方式:村落的布置巧妙地借鑒了牛的生理結構。渾然天成,精妙無比!這樣重視風水的村落當然不止宏村一家:黟縣西遞村的嚴謹、歙縣唐模村的浪漫、洪村的精巧都可以說是徽州古村落在建築上的代表和典範。

  徽州人愛山愛水,視綠水青山為生命。他們說新安江是自己的母親河,太平湖是黃山的情侶湖。進村的水流稱為龍脈,格外珍惜。休寧縣的陳霞村,是一座綠水環繞的古堡,青山倒映在清澈的河水裡,儼然是一幅美麗的圖畫。祖上就貼過維護河水潔凈的告示,鄉規民約保護了龍脈,才有了人們在家門口的水圳里淘米洗菜涮手巾的民俗風景。黟縣盧村還有一戶人家,客堂里有一口水井,井口只有碗大,打上來的水清亮甘甜,彷彿是一杯冷飲。

  枕山、環水、面屏,是徽州古村落的整體要求,徽州古村落在總體上更強調人居與自然的緊密結合。除此之外,在村落與鄉野之中,與民居相映成輝的還有高高矗起的祠堂、偉岸恢宏的廟宇、飛檐翹壁的樓閣、參天屹立的寶塔、肅穆莊嚴的牌坊以及飛跨兩岸的橋樑等,甚至有著浪漫寧靜的廊橋!它們都是村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些極具特色的標誌性建築與道路、河流、田地、山川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徽州整體上的優美風貌。

  徽州古村落就是這樣與山水自然親切擁抱,宛如城郭,宛如園林,體現出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濃郁的文化氛圍。曾有人考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就是以徽州的自然和村落面貌為藍本的,並且在現在的黟縣,還發現了陶氏的宗譜,並居住著陶氏的後人。在陶老先生的那篇著名的文章中,他這樣寫道: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樣的景觀在徽州隨處可見,我們完全可以斷言,就景色與民俗而言,徽州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極為相似,徽州就是一個放大了的「桃花源」。

第五集  田園夢想 

  走進徽州,如同走進一幅幅中國畫。青山綠水間,群鴨戲水,漁舟唱晚,土坡田野上,桑林滴翠,牧人歸遲,炊煙裊裊處,隱現著小橋流水人家。

  而作,日落而息,躬耕隴畝。這是徽州人的一種長期田園生活方式,但徽州人並不完全滿足於如夢田園。祖上有訓,株守不可取也,要走出去,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走出去的目標是什麼?有人把人仕作為首選,「庶民之業,唯仕為尊」。

  【(安徽省徽學會副會長 張脈賢說):三間草屋書聲響,放下扁擔考一場。(徽州人)都有這種積極的思想,就是一邊在勞動,只要創造一點條件,只要有考試的機會,那就要去考,考官。所以,考官在徽州來講,是一種普遍性的,具有很大影響的一種共同性的這個要求。考不了官就要「入賈」,有人甚至把「入賈」當作第一等生業,恬靜的鄉村生活是好夢,坐賈行商同樣是好夢。圓一切夢都必須知書達理。】

  這是被聯合國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黟縣西遞村,西遞的興旺是數十代人艱苦創業才圓的夢,當年靠經營典當鋪和錢莊,而成為江南六大富豪之一的胡貫三,和另外一些胡姓人物,如南飛的燕子回歸後,在這個當時非常優美但又非常閉塞的地方大興土木,建房、修祠、鋪路,架橋,將這塊地方建設得舒適、氣派、堂皇,圓了一個「從商斂財,歸隱行善」的美夢,他這樣做是榮歸故里,追求風光,更重要的是,他真正喜歡鄉村生活,因而極其隆重的打造著自己的家園,從民居的對聯上,便能看出他們尋夢的指導思想。

  「快樂每從辛苦得,便宜多自吃虧來」、「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西遞歷經數百年社會的動蕩,和風雨的侵蝕,雖然半數以上的古民居、祠堂、書院、牌坊已經毀壞,但目前西遞仍保留下數百幢古民居,在青山綠水中,顯得十分安靜而悠閑。有人說,中國人在文化思想上是亦儒亦道。這是說的,中國人一方面積極進取,另一方面又是說,中國人在骨子裡是喜歡逍遙,喜歡田園風光。從徽商的人生走向來看,這種說法相當有道理,徽商精心構築自己的家園時,不僅僅是因為這些錢財難尋去處,實際上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孝」,對父母盡孝,對長輩重禮節,這是完美人生孝弟家風不可或缺的,自然也是田園夢想所不可少的內容。

  這個小村莊名叫唐模,它是一個沿溪水而建的,非常美麗的村落,唐模的整體布局匠心獨運,在村口,有一座八角亭,作為唐模村的水口,八角亭之後,是一座表彰該村進士許承宣、許承家的「同胞翰林」坊。再往裡走不遠,則有一片人工湖泊,這就是在徽州相當有名的「檀干園」了。據說清代初期,唐模有一姓許的外出經商,在江南各地經營幾十家當鋪,但他的老母一直在家鄉,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孝順的兒子,便想將天下絕美的西湖搬到唐模,供老母遊玩。於是便斥巨資挖塘成湖,壘壩成堤,疊石栽花,並模仿著西湖,修白堤、玉帶橋、湖心亭和三潭印月等名勝。「小西湖」終於建成了,佇立堤畔塘隈,便可見湖中荷葉亭亭玉立,小橋曲徑通幽,亭榭池沼,葯欄花徑。老母因為有美景相伴,自然心曠神怡。唐模村在結構上異常精巧,這顯然是徽商們為了田園夢想而精心打造的,在當時那個農村社會裡,從倫理上和心理上,人們都會表現出對土地的根本性依戀,只不過徽州人有足夠的財富成為這種理想的身體力行者。

  休寧縣秀陽鄉溪頭村的「三槐堂」是一座氣勢恢弘的建築,由於年代久遠,風雨侵蝕,今天看來,已經破敗不堪,可當初,卻是仿著皇宮裡的金鑾殿興建的。據當地人介紹,當時工程未了,便有人告狀,說此處有人犯上,膽敢私自建金鑾殿,房子的主人趕緊在大殿左右,隔出了兩間房子,說是廁所,金鑾殿也就從此便名叫「茅廁廳」,箇中原因,意味深長。從慈母盡孝,對皇帝盡忠,「三槐堂」的主子花了大把銀子樹起了99根柱子,尷尬地圓著忠孝兩全的夢。

  曾經有人批評徽商有濃厚的腐朽性,因為他們沒有將財富用於擴大再生產,只是用於修宅買地,建造家園,這實際上是對徽商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其實,要指望一種經濟現象,超越社會背景是不適合的,在封建社會背景下,徽商在賺得一筆錢後,選擇隱逸是可以理解的。而家鄉徽州,無疑是與山水對話的最佳所在。

  徽州就這樣一代一代地做著田園美夢。夢,並不是永恆的,當歷史走向工業革命的軌道上時,天翻地覆,徽州的夢破碎了。然而今天,當我們走近徽州時,一種印象怎麼也抹不掉,那就是,徽州的美,是永恆的。

第六集  儒學沃土 

  在徽州,牌坊是與民居、祠堂並列的聞名遐邇的建築。據考證,明清時代,徽州一共有數千座牌坊,直到現在,仍存有104座,牌坊的意義有點類似西方的紀念碑,它用來旌表那些用傳統價值觀所判定的優秀人物。透過一座座貌似凱旋門的牌坊,能夠透視徽州人的內心世界,洞徹他們的精神目標,從又一個側面,清楚地認識徽州文化。

  在東距歙縣縣城12華里的堂樾村的大道上,屹立著明清時代的七座牌坊。他們都屬於居住於堂樾村的鮑氏,三座建於明代,四座建於清代,無非表彰父慈、子孝、妻節,其中有兩座是為女人而立的節字坊。歙縣婦女節烈之風特甚,據《民國歙志》記載,明清兩代僅堂樾鮑氏家族就有節婦烈女59人,在堂樾村,甚至建有一座國內絕無僅有的規模比男祠還要宏偉的女祠,女祠取名「清懿堂」,取「品行清白,懿德美好」的意思。祠堂中,將堂樾鮑氏節婦烈女按世系順序排列,讓族中女性四時祭祀並奉為楷模。

  徽州,不僅是財富的聚焦地,而且有堅定信奉儒學準則、身體力行的群體,因為徽州正是程朱理學的故土。朱熹,字元晦,號晦庵、晦翁,別號紫陽,他生長在福建武夷山區,5歲時跟隨父親回到徽州,一直到14歲才重回武夷山。

  這是歙縣的紫陽書院,當年,朱熹的父親就在這裡讀書。婺源縣的文公山,原名叫「九老芙蓉尖」,在山林深處,至今仍完好的保存著朱熹第四世祖朱維甫妻程氏之墓,墓碑上的字是朱熹題寫的,南宋淳熙三年,時年47歲的朱熹,率族人登山掃墓,親手栽下象徵24孝的24棵杉樹苗,呈陰陽八卦形,藉此表達對列祖列宗的大孝之心。歷經800多年的風雨滄桑,尚存16棵,這16棵參天大樹,如今已被譽為江南杉王群。朱熹的祖墓有好幾處,而惟獨此處的這些參天大樹,是朱熹留下的有生命的遺物。

  朱熹在琢磨和探索自然的規律之後,真誠而旗幟鮮明的將一些社會的倫理,定義為「天道」、「天理」,人們應該「存天理,滅人慾」,這種思想在更大程度上與徽州的民風是極其合拍的,也符合徽州人的人生標準和心態。朱熹曾兩度回徽州省親,在徽州講學,從南宋前期至清乾隆年間,新安理學在徽州走紅了600多年,對徽州文化以及社會習氣產生了很大影響。徽州人喜歡讀書,徽商「賈而好儒」講誠信的風氣,都可以說是來自朱熹理學的重大影響,但是,這種道德標準的過分使用,必然造成了人心和情感的萎縮和堅硬,在徽州,對於義理的近乎變態的迷信,慢慢地形成了一種殘酷的非人道標準,這樣的結果,使大批「貞女烈婦」、「孝子賢孫」,為傳統禮教而獻身。當一種思想變為一種絕對的標準,用來強制執行時,實際上,已經意味著真理已經踅身而走了。

  這是位於屯溪隆阜的戴震故居,在喧囂的城市邊上,它顯得冷清靜謐,不帶塵煙。(戴震紀念館館長 李明說)戴震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同時,他又是一位考據學家和自然科學家,他的一生,在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方面,對人類的貢獻非常大。

  戴震,字東原,徽州休寧人,自幼生長在家鄉,作為中國近古的一個大思想家,他的一生很是落魄,直到51歲時,經《四庫全書》總纂紀昀的推薦,入《四庫全書》館為專職纂修。53歲那年,又賜同進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職務,不久,因積勞成疾,戴震死在任上,靈柩由夫人率子運回家鄉,葬於屯溪城郊8公里處的休寧縣商山鄉孝敬村山頭。在墓碑上橫鐫「隆阜戴氏」,中主刻「皇清特賜進士出身 文林郎 林院庶吉士 考東原府君 妣朱氏孺人合墓」,碑文是戴震的弟子,段玉裁的女婿,清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的父親龔麗正所題書。墓地周圍,山清水秀,阡陌連綿,墓後層巒疊嶂,蒼松滴翠。如今,為了方便遊人參觀,當地村民自發地組織起來,出工出錢,修了一條通往墓地的山路。

  作為徽州驕子的朱熹和戴震,各自的時代里代表著時代思想的高峰。(李明說)在天理和人慾這一方面,朱熹呢,他是主張天理和人慾是對立的,天理和人慾呢,也就是社會道德倫理和人們的物質生活需求,戴震主張人們的物質生活需求和社會道德倫理不能分開。

  他們之間的思想交鋒,與其看作是一種思想的分歧,還不如看作是一種時代的進步,而且他們的思想還有大同之處,都是希望人們有來自義利與理欲恰如其分的幸福。從朱熹到戴震,我們看到了一種歷史的趨勢,歷史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

第七集  家族背影 

  這是一套似乎很普通的家譜,它的生長之地是旌德縣的江村,1917年,清未翰林江志伊組織了大量人力物力開始編修,直到1926年才得以完成。這套《濟陽江氏金鰲派宗譜》清晰翔實,從地理、人物、世系、志傳、墓誌表等多方面記載了江姓的延脈。上個世紀20年代,巴拿馬萬國譜牒大會上,《江氏宗譜》曾經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的一種現象,和愛新覺羅家譜、曲阜孔姓家譜一道被會議代表研究,江村人江亢虎博士作為中國代表參加了會議。有譜在手,江氏家族的支脈分葉可謂一目了然:吾江氏系出顓帝玄孫伯益子玄仲,受封於江,今信陽東南有安陽故城,即其地也。」公元前623年,江國為楚國所滅,族人以江為姓,舉族遷居濟陽,又自濟陽而臨淄,自臨淄而河南考城,自考城而汝寧江家宅自江家宅而處州,而山陰,而宣城,而金鰲里,而歙州,而婺源,而浮梁,而貴溪等處,其居族遷移不一也。

  曾經有人認為,中國人的家族制度,在某種精神意義上相當於宗教,的確是這樣。一個家族的形成和發展,就象是一棵蓬勃生長的樹,先是發芽,然後是分杈,再分杈。樹枝與樹枝之間,葉子與葉子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徽州,幾乎每一個姓氏都擁有清楚的脈絡。徽州當地,歷來就有「徽州八大姓」和「新安十五姓」的說法。所謂八大姓,是指的「程、汪、吳、黃、胡、王、李、方」諸大姓,再加上洪、余、鮑、戴、曹、江和孫諸姓,則稱為新安十五姓。這些聚族而居的家族組織都有一部甚至數部家譜。每個徽州人,在這樣的家族背景下,幾乎都能對自己的來歷如數家珍。

  這個村莊叫呈坎,位於歙縣的西南部,這是徽州羅姓的棲集地,它同樣也擁有著羅姓的家譜。當年,全體羅姓為了更好地進行管理,把自己的家族分為好幾支,即一甲、二甲、三甲......,每一甲設置一個祠堂,即一甲祠、二甲祠......,每個祠堂設立一個族長,由各甲人員推選而成。族長對全甲人員的教育、倫理、生產、生活之事負責。在此之上又設立一個部族長,對各祠堂之間的所有事情進行協調和總管。

  祠堂,可以說是徽州宗法制度的集中體現。祠堂是祭祀的聖壇,又是維繫宗族團聚的紐帶,是正俗教化,宣傳農業社會道德觀人生觀的地方,也是規矩行為、激勵後進的場所。

  同期聲(安徽省徽學會副會長 張脈賢):祠堂應該是五大作用,我們徽州的祠堂,當然全國的祠堂也應該是。一個作用是祭祖,當然祭祖,不忘記祖先,現在我們還要祭黃帝陵;第二個,譽祖,這個是一致的,你們自己過上幸福生活了,不要忘記祖宗作出的貢獻,現在我們致富也要思源,是吧;還有,勵學,這個很多人不太熟悉,他(族長)把各家的子弟叫到祠堂來考試,考得不好,打你父親的板子,子不教,父之過。使得我們這個家族都有一種好學上進的氣氛,這也是好事;還有(一個作用)是議事,它也是一個議事廳;還有(一個作用)是執法,這個執法,過去老百姓自我執法,自我怎麼執法呢?你這個子孫不孝,賭博,拉到祠堂打他屁股:為什麼賭博?

  象這種群眾自我管理的方法,我們現在很可以學習的,把鄉規民約,村規村約搞起來之後,我們政府這個基礎就好了,管理基礎就好了,是吧,我們這個德治基礎也好了,法治基礎也好了。要使大家都知道,哪些是違法的,哪些是不違法的。把鄉民公約搞好,把基層搞好不就起來了嗎?那麼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引到現在來講,就是加強我們基層的建設,來更好地推動我們國家的穩定,是很起作用的。

  這座龐大的胡氏宗祠相當有名,它座落在位於績溪縣瀛州鄉的一片開闊地上。環山抱水,座北朝南,前後三進,由影壁、平台、門樓、庭院、廊廡、尚堂、廂房、寢室、特祭祠等九大部分組成。它始建於宋,明嘉靖年間大修,主持修繕的,就是當時的兵部尚書胡宗憲。宗祠採用中軸線東西對稱布局的建築手法,氣勢磅礴,蔚為壯觀!這樣的宗祠足以顯出家族的輝煌,也足以讓子孫們產生一種榮耀感。跟所有家族祠堂一樣,胡氏宗祠也有著天井,喻意還是「四水歸堂」。但天井在祠堂里,還有著更深一層的意思,那是象徵著人丁興旺,家族源遠流長,如天水一樣長流不息。

  曾有人認為,漢民族經歷了很多次外族的入侵之後,不僅沒有分裂崩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從文化上化解了這種入侵,促進了民族的融合。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因為擁有一種嚴謹而周密的宗法制度。不管這種理論是否正確,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種宗法制度所具有的強大的凝聚力,那是外部暴力和打擊很難割裂的!

  在徽州,可以說有村落的地方就有祠堂,有祠堂的地方就有族譜。有人說,徽州,是中國近古農業社會最有秩序的一個地方。這秩序,一方面是因為徽商積累的財富基礎;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徽州所擁有的嚴謹的家族制度。正是因為這種秩序的力量,使得徽州人有著格外濃烈的「鄉土之戀」,它將浪跡天涯的遊子與自己的故土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第八集  尷尬人傑

  從歙縣的鄭村東行,有一個汪氏忠烈祠坊,這座牌坊以及坊後的忠烈祠,是用來崇祀徽州歷史上最負盛名的人物,也是有著某種地方神靈意味的人物,那就是隋代的「護國公」汪華。一位徽學研究專家說「汪華是古徽州第一偉人」,把他名列徽州偉人之首,是因為他是公元一世紀的人,是一個對於徽州歷史有著舉足輕重的人物。

  公元587年正月十八日,汪華出生於績溪登源,他三歲喪父八歲喪母,十四歲拜南山和尚為師。隋唐之際,隋末兵燹,天下動蕩,他被眾人擁戴成為農民起義的領袖,自稱吳王,卻於武德4年自動放棄王位歸順大唐,促進了全國的統一。此後他被唐朝授予歙州刺史,總管六州軍事。

  公元628年,汪華奉命進京為官,官至「九宮留守」,公元648年病逝於長安,被封為「忠烈王」。按照他的遺囑,屍體運送到了歙州安葬。由於相距的時代較遠,在徽州汪華更多地是以一種傳說和偶像的形式影響著徽州文化。在休寧的萬安鎮古寧城岩上就有過汪華的駐兵處,後來建有吳王宮。而在績溪縣登源河畔則有建於公元980年的汪公廟,舊時每年正月十五到正月十八,在廟前都要舉行花朝會,舞弄舞獅灣花燈,唱大戲放花炮以示紀念。

  徽州人對於汪華的崇敬徽州人有著濃郁的英雄情結和功名思想,而在徽州的歷史上還有一位農民起義領袖卻未能引起人們對他的更多的興趣,他就是方臘。方臘這位北宋末年的歙縣人,曾在1120年十月率眾在歙縣的七賢村起義,義軍戰火曾席捲江浙皖贛六州52縣,他建立了「永樂政權」,自號「聖公」。1121年夏被俘遇害。方臘為正統思想所不容,因而在徽州的書籍中並沒有給足地位,顯然徽州是在竭力迴避著這個人物。今天看來,對於方臘,既要肯定他的反對封建王朝正面貢獻,也要否定他干擾了當時的抗金戰爭和傷害平民的生產與生活的負面客官效果。

  除了方臘之外另一個赫赫有名大逆不道的人物王直也曾經讓徽州尷尬,這是歙縣柘林的王直墓,他建於2000年,是由日本福江市王直的後人修建的,這些王直的後人們同時還對柘林中心小學進行了助學捐贈。王直是歙縣人,曾經是一個徽商,明嘉靖十九年,王直率一幫人帶著明王朝嚴禁出海的硝磺絲棉等商品駛抵日本、暹羅以及西洋國進行貿易,很明顯的觸犯了明代的海禁政策,明王朝把他定為倭寇予以打擊,從而進行了長達十幾年的戰爭。一直到嘉靖三十六年,王直才被他的徽州老鄉浙江巡按御使胡宗憲以誘降的方式捉住。

【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卞利』:作為胡宗憲來自徽商故里,因為他也深深的知道,徽商的經營對當時的社會發展還是有一定的促進意義的。無論是從老鄉的情誼,還是從明王朝政策來說,他是希望這種海外貿易最後能夠合法化,希望王直能夠從事一個正常的海外貿易。】

  由於明世宗和部分朝臣力主治王直以死罪,在杭州官港口法場上被處以極刑。

【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卞利』:因為明朝所實行的這種海禁政策,那麼今天看來應當說是違背了時代的潮流的,所以在他(王直)的前半期,我覺得他所從事的海外貿易作為徽商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應當給他一個充分的肯定,但是他在建立宋政權稱徽王之後,勾結當時的日本武士、商人來對中國的東南沿海進行瘋狂的劫掠,使中國當時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的人民的生命財產收到極達的威脅。我覺得王直作為一個徽州商人的性質以及發生了改變。】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國門的打開,秩序森嚴倫理堅固的徽州開始了全方位的裂變,在清末徽州又出現了一個讓徽州尷尬的人物,那就是在民間傳言曾阻止八國聯軍屠城的妓女賽金花。

【安徽省黟縣地方志辦公室『葉蔭藩』:賽金花原名贈彩雲,12歲離開家鄉黟縣蘇州去找祖母,祖母當時在蘇州開當鋪,家道衰落了,被後母賣到妓院里,所以改名傅彩雲。】

  1887年,15歲的賽金花於48歲的前科狀元洪鈞一見鍾情,被洪鈞納為妾,並隨之出使俄、德、奧、荷四國。後來洪鈞歸國病死之後,賽金花重操舊業,才改名傅彩云為「賽金花」。

  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時,賽金花當時居住在北京石頭衚衕開設的「賽金花書寓」,曾與部分德國軍官有過接觸,而有關「妓女救駕」阻止八國聯軍的暴行傳言就產生於那個時候。

【黟縣政協副主席、劇作家『余治漼』:應該說,這種說法當時是頗為流傳的,這中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可能是劉半農先生的《賽金花本事》,因為在這個作品中就介紹了:「賽金花時而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妓女,時而又是活躍在那些貴族階層中的公使夫人,她時而是一個貧病交加的老婦人,時而又是調解清朝政府與八國聯軍之間關係的一個重要斡旋人。」所以賽金花這一生應該說是非常富有傳奇色彩的一個人物。】

  但即便如此,這樣的傳說還是讓徽州尷尬無比,徽州人很長一段時間內不願提及賽金花,也可能是因為無顏面對「程朱闕里」的徽州人吧。賽金花也始終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個徽州人。

第九集  三雕藝術

  黟縣洪村的著名古建築承志堂是清末徽商汪定貴於清咸豐五年前後營造的宅邸,據傳,當時建造承志堂花去了白銀60萬兩,木雕上鍍黃金100兩,徽商在仕途無望的情況下,往往表現得對自己的住所格外精心。畢竟「兼濟天下」的願望不能實現,只好將滿腔心血傾注在自己落根之處,算是獨善其身了。

  承志堂享譽天下的就算是它的木雕藝術了,據說屋內的木雕由20個工匠整整雕刻了4年。由此可見整個房屋木雕的精美程度。這副「唐肅宗宴客圖」座落在正對中門的前廳橫樑上,精美絕倫,層次分明。而中門上方面臨廳堂處雕刻的「百子鬧元宵」圖場面壯觀,線條清晰,人物神態惟妙惟肖。還有分布各處的「漁樵耕讀」、「金鉤垂魚」、及「董卓進京」、「長坂坡」、「三英戰呂布」等戲劇圖案,構圖豐富,雕刻精巧,讓人嘆為觀止。  

【休寧縣文化館 研究館員『張國標』:徽州商人很有錢,房子不允許蓋大,那怎麼辦呢?要在房子上來體現他的經濟實力,怎麼體現法呢?只有搞雕刻,在門樓上面用磚雕,在房子上面用木雕,在四周圍牆那地方用石雕,在三雕上面下功夫。這樣一來,他的工時自然就多了。】

  不僅僅是承志堂,實際上在徽州每一座古建築,都充分體現了徽州民間的木雕、磚雕、石雕藝術。這是民居大門上的磚雕,這些磚雕精美異常,在薄薄的磚面上,甚至能刻出七八個層次來,裡面的人物呼之欲出。

  在黟縣盧村,這座叫志誠堂的木雕樓更是滿目芳華,志誠堂為當年的徽商盧百萬所建,整座房子似乎都是三雕工藝品,登堂入室,到處都是精雕細刻的磚、木、石雕構件,琳琅滿目,清新淡雅。尤其是木雕,更有一種芳華絕代的味道。在這些精美的木雕中,有描寫帝王將相與先賢事迹的,有描寫民間傳說與戲文故事的。這一幅木雕就是反映了當年陶淵明隱居的悠然生活,以荷葉作酒盞;這幅呢,描寫的是當年伯樂相馬的故事,不識千里馬的人舉起了鞭子,只有伯樂才能真正的懂得千里馬愛護千里馬;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是《西廂記》里的故事;這一幅呢,則是西天取經圖,木雕中的師徒四人形象生動,彷彿隨時都可以從木雕中跳出來似的。

  這樣的建築在徽州並不少見,內斂的徽州人總是習慣於將最好的東西藏匿在家中,然後幽閉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品位著三雕里的芳華和故事,做著名成功就的夢。三分追求,七分無奈,在絕大多數徽州人的一生中,這樣的抱負只能於自己面面相覷,然後消失在逝水年華中。

  這是績溪縣城內的周氏宗祠,周家祠堂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清乾隆年間曾經擴建大修,現存面積為1200平方米,由影壁、門樓、迴廊、庭院、正廳、廂房以及後進奉先樓7大部分組成。門樓為重檐歇山頂建築法式,脊部花磚透雕豎砌,無數脊獸昂首站立。周家祠堂本身就是三雕藝術的代表建築,所以當地政府為了弘揚徽州的三雕藝術,在這裡建立了一座三雕博物館。在這裡更能系統的看到徽州三雕的全貌,見到一些徽州明清時代磚、木石雕的精品。

  這些三雕精品,形式多樣,種類繁多,有以各種幾何形體為內容的;有以動物來表示生趣的;也有以諧音字來表示吉祥如意的。比如用喜鵲、鹿、蜜蜂以及猴子來表示「喜祿封候」,還有「喜事連(蓮)年」、「鹿鶴同春」、「三羊開泰」、「五福(蝠)捧壽」、「喜鵲登梅」、「歲寒三友」等。還有以石榴象徵多子,以桃子象徵長壽,以牡丹代表富貴。

  在徽州從事三雕藝術的民間藝術家的地位是相當低下的,雖然留下了不朽的作品,但他們的姓名卻無從稽考,他們的高超手藝,他們對於世界的理解,他們的熱情,以及他們所表現的才智和創造力,都只能隱藏在這些三雕藝術中,而他們的價值,只有在後人的評價中才能得到承認。

  徽州三雕藝術是徽州民間藝術的奇葩,時間越長越將顯得鮮艷。

第十集  民間光華

  這是安徽省休寧縣的萬安鎮,是徽州羅盤的故鄉,不要小看這些羅盤,它就是最初的指南針,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最初羅盤是用於航海以及地理風水的測試上,在明代徽商興盛的時期,曾誕生過大批海商,航行在東南沿海一帶。因為徽商的發展,航海業以及建築業的興盛,徽州民間羅盤的製作也達到了很高的工藝水平。

  這家羅盤店的祖先在明代就以及從事羅盤的製作了,然後時代相傳,到現在已是第七代了,這樣繼承和發揚祖業,有一技之長的人在徽州民間似乎很多。他們散落於青山綠水中,有的留下了姓名,有的連姓名也沒有留下。但他們豐富的徽州文化的方方面面,這些民間文化決定了徽州文化在整體上不單一淺薄,更像是一座埋藏著無限礦藏的寶庫,博大精深,深不可測。

  祁門縣新安鄉株林存餘慶堂宗祠,祠的內部就是一座完整的室內劇場,祠的一端是高出地面兩米的鏡框式舞台,舞台的兩側是封閉的副台,表演區的後面有化妝室,觀眾廳分為前低後高的兩層,高層彷彿是樓座,兩側還有類似西式劇場的包廂,飛檐翹角,雕樑畫棟,藻井式彩繪,天花板妝飾把劇場裝扮成花戲樓。

  這座磚木結構的戲台建於清同治年間,中西合壁的建築樣式,自然與祁門商人的見識有關。清光緒以前,「祁紅」在東南亞、在日本已經走紅,祈商「販茶潯滬」、「遠客粵東」人數眾多,於是把鏡框式舞台、側翼包廂、封閉式劇場這樣洋講究,搬進了深山老林的村落中。於是徽州在靜謐地向前發展時,總是時不時地在某一個旮旯里響起快樂的清唱和鑼鼓聲。

  古戲台在「一府六縣」的城鄉里,還能見到不只一處。古徽州是中國的戲曲之鄉,徽戲流行於安慶和這裡。乾隆年間,徽商把家鄉的徽班帶到了揚州,戶部尚書徽州人曹文埴數次親自操辦了乾隆皇帝南巡。乾隆對於徽商迎駕的徽班和徽園喜愛有加,當乾隆八十大壽時,四大徽班抓住了發展的好時機,從揚州北上進京賀壽演出不僅紅極一時,還為京劇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安徽省徽學會副會長『張脈賢』:四大徽班進京就是從揚州進京的,不是從我們徽州進京的,我在和揚州人開玩笑說:"為什麼不叫揚班而叫徽班,就是因為以徽州的戲曲為基礎,而徽州人把它培育起來的,在徽商家裡把他培育起來的。"所以皇帝下江南,徽商一次一次的接駕,皇帝下江南的時候就看過徽劇。】

  同治年間,皖南的正規徽商和業餘的「鬼火班」依然很活躍,「同慶」、「陽春」、「慶升」、「彩慶」是四大名班,百姓稱它們為京外四大徽班。「慶升班」就是曹文埴的兒子軍機大臣曹振鏞的家班子。更值得稱道的是祁門縣還保存著中國戲曲的活化石-目蓮戲。在2002年黃山市民間藝術文化周上,祁門縣代表隊就曾演出目蓮戲《起猖》。明朝祁門人鄭之珍編撰了目蓮戲的劇本《目蓮救母勸善戲文》。

  台上演出的是最有刺激的「跑五猖」的場面,人鬼同台噴火燒冥錢。祁門縣栗木村依然保存著目蓮戲的劇本、戲箱,這些演員都是村民,使他們引以只好的是如今還能上演這出古老戲劇中最驚心動魄的場面。徽州還保留著明清乃至唐宋之前的很多遺風和古俗,這表現在婚喪嫁娶、生兒育女等各個方面。形式有歌謠俚語、競技遊藝,以及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

  在這些民間藝術中,我們可以更清晰的看到徽州民風富有情趣的一面。得勝鼓長期流傳在徽州的民間,起源於古代戰爭的擊鼓助威,歡慶勝利,後來漸漸的發展成為在祭祀、廟會時的習俗。每逢一些慶典活動都要打起鼓跳起舞來。跳鍾馗是舞的一種,徽州民間端午時往往都藉助於「跳鍾馗」來驅邪祈福。徽州的民間藝術還有手龍舞、花轎、布龍、游太陽、十番鑼鼓等等。這些民間藝術都是徽州民眾真性情的流露,暗藏著古代徽州民眾的生活理想,有著一種超越道德倫理正統文化之上的音容笑貌。

  徽州就是這樣的豐富多彩,在正統文化之外,在青山綠水之中,還有一種富有情趣的東西像流水一樣生動活潑,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績溪縣伏嶺下這裡原本也是徽戲之鄉,清道光年間這裡就有徽戲童子班,沿襲了一百多年,如今徽戲沒有人會唱了,但人們常聚在一起唱唱京劇和黃梅戲,渴望找回戲鄉的歡樂。這些民間文化所具有的實用功能、娛樂功能以及審美功能就像是夾雜在主旋律裡面的歡樂笑語,它增添了這個塊樂土的靈秀,使得徽州有著更廣意義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第十一集  文房四寶

  伴隨著徽州經濟的輝煌,徽州文化也曾在相當一段時間裡流光溢彩,這當中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推進了作為文化載體的文房四寶的向前發展。徽州在文房四寶上所作的貢獻,就足以讓世人注目。

  徽墨的誕生地就是徽州,據《徽州府志》記載,徽墨創始於唐末,易州著名墨工奚超因戰亂攜子廷圭南逃至歙州,定居下來之後,重操制墨舊業,而後,奚家制出「豐肌膩理、光澤如漆」的佳墨,被南唐後主李煜視為珍寶,遂令奚廷圭為「墨務官」,並賜姓李,徽墨頓時名揚天下。

  自此以後,徽墨製造變成了傳統工藝,各朝制墨高手紛紛湧現,徽墨不斷推陳出新,到了清代,徽墨製作出現了四大名家,即曹素功、汪節庵、汪近聖和胡開文,這是績溪縣上庄鎮胡開文故居,胡開文本名胡天柱,生於1742年,乾隆20年,胡開文到了當時休寧縣城汪啟茂墨店當學徒,由於幹活勤快,不怕吃苦,不久被汪啟茂招為上門女婿。乾隆47年,胡開文承繼了汪啟茂墨店,後來將「汪啟茂墨店」改名為「胡開文墨庄」,開始了真正的創業之路。胡開文自立旗號之後,精益求精,在創新上更是下了大功夫,他摸索出了一套「嶺耀彩」墨模,用它制出的墨,震動了制墨界和文壇,自此之後,他的後人將制墨業不斷發揚光大。1915年所制的「地球墨」,獲巴拿馬博覽會金獎,徽墨開始享譽世界。

  歙硯的興起和徽墨很相似,唐朝時山西人移民至徽州後發現徽州一些地方的石頭質地堅硬漂亮,於是,嘗試著用這種石頭刻制硯台,據說,曾經有一方金星硯台,傳到了南唐皇帝李璟的手中,李璟一時驚嘆,讚不絕口,連稱「歙硯甲天下」,歙硯也因此名聲大噪。

  歙硯的原料產於婺源縣龍尾山,龍尾山位於高山峻岭之中,交通閉塞,採石工人往往要冒著生命危險,靠一錘一錘的鑿,一鎬一鎬地挖,起早摸黑,採石的艱難愈顯出硯石的珍貴。歙硯發墨而不耗墨,貯水而不吸水,潤筆而不損毛,經久耐用,還有著質地細蜜、紋飾精美的特點。按天然紋理的不同,可將歙硯分為金星、銀星、金暈、銀暈、羅紋、眉子、眉紋以及玉帶、紫心、棗心、豆斑、錦簇等名貴硯石品種。

歙硯對雕刻的要求也相當高,它要求雕刻者既是雕刻家又是畫家。

【中國歙硯雕刻藝術研究所所長 張建說:在刻畫人物上,能夠把刻畫人物的形態和特殊的那種人物的感情能夠栩栩如生地刻出來,所以有神似而不是形似,這是雕刻家最重要的一點,能夠把人物的心理活動刻出來,這是很了不起的。】

  因為雕刻的眼上功夫最重,謀篇布局,就如同在畫一幅精美的畫一樣,而且只能一次成型,不能有絲毫閃失。

【三百硯齋主人『周小林』說:這個是一百五十八朵眉再加上它這種飛瀑流泉高山流水,它也是目前存世的歙硯老坑存世的最好最大的一塊,這個世界上的最好最大的一塊,它(好)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到我和我的一些硯雕大師們不敢動刀,怎麼去雕它呀,隔一階段(時間)慢慢看吧,一定要有一個很完美的構圖,然後才能請一些藝術家們來雕刻它。】

  硯雕的功夫主要在手上,手勁要勻,持刀要穩,下刀要准,推刀要狠,同時在布局上要掩疵顯美,不留刀痕。徽州歷代都出現過一批雕刻大師,他們的雕刻渾厚樸實,美觀大方,圖案均勻飽滿,刀法剛健,體現了徽州版畫的風格。它們中的精品,鬼斧神工,師法自然、堪稱國寶。

  文房四寶中的宣紙,就產在徽州附近的涇縣,在民風民俗民情以及文化傳統上,這裡與徽州基本一致,宣紙的生產過程體現了相當的創造性和手工技能,至今,徽州附近及涇縣的宣紙仍是全世界產量最高、質量最好的地方。徽州在南唐時,也曾生產過著名的澄心堂紙。

  至於文房四寶中的筆,在徽州以及附近一帶自古也有著製作傳統。韓愈所著《毛穎傳》記載,秦時大將蒙恬和王翦,在中山地區以竹為管,兔毛為柱,製作第一批改良的毛筆,而中山地區正是指的皖南一帶的涇縣,自此之後,這一帶的制筆工藝,慢慢流傳到不遠處的浙江湖州,而湖州同樣也是徽商聚集的地方,因為有著廣泛的買方市場,這才使得湖筆大為興盛。

  中國的文房四寶,作為產地,徽州可以說佔有「半壁江山」,另外半壁與徽州或者徽州文化也有著密切的關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徽州包括徽州附近的文房四寶的崛起和時興,與徽商的「賈而好儒」有著相當大的關聯。

  文房四寶之所以興盛,是因為在徽州有著廣闊的買方市場,有著雄厚的資金,和舞文弄墨的文化氛圍,同時,在徽商漫走全國的過程中,他們又將文房四寶作為隨身物件或者饋贈禮品,這樣也使徽州的文房四寶享譽全國。徽州墨硯筆紙所代表的成就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徽州文化的輝煌,也意味著這塊土地對中國文化的貢獻。

第十二集  教育啟蒙

清代三朝軍機大臣曹振鏞在《西遞明經胡氏壬派宗譜》序中寫道「山川清淑,風氣淳古,弦誦之聲,比舍問答,其人類無涼薄之心,而有士君子之行。」這麼好的民風習尚,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文化的積澱,教育的成果。

徽州教育源遠流長崇尚教育遍及城鄉,所謂「十戶之村不廢誦讀」,「遠山深谷,居民之處,無不有師有學」正是這種風尚的真實寫照。「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這副對聯似乎已成為徽州人世世代代的家訓。而現實也正是如此。

唐模村,是一座始建於隋唐,文化氛圍濃郁的古村落。現在的全國文明村,這裡的許多孩子,從小就誦讀三字經,古詩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大人們生活往往是很艱苦的,難能可貴的是,許許多多家長非常理解,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的意義。因此,對孩子的生活和讀書是竭盡心力的。朝廷廢除科舉,倡辦新學。徽州的一些開明儒商以及他們受過西洋教育的後人,積極響應,竭力支持。回程成了安徽省辦新學建洋學堂最早最積極的地方。

  這是績溪縣仁里村希望小學,它的前身是建於1904年的思誠小學堂。清末廢除科舉制度後,開明的富商程序東,程松堂等兄弟四人認識到培養近代化人才的社會意義與歷史作用。不惜巨資率先在家鄉創建了由中國人自己開辦的安徽第一所洋式的小學堂。小學為三層樓房,四周種植了名花珍樹,聘請了著名教育家胡晉接為堂長,並掌管教務,教授國文。還邀請了一批留學生教數學和外語,他們的薪金,竟然等同於當時的國立大學堂的教授,由此可見他們對教育的重視。

  在「思誠」的感召下,至1910年,績溪縣興辦了新學堂24所,為安徽省各縣之冠。1905年,汪瑞英又在績溪縣城創辦了城西女子學校,開啟了徽州女性學校教育的先河。歲月滄桑,一個世紀過去了,思誠小學堂的校園裡只有這棵保護起來的桂花古樹,昭示著那段改舊學為新學的歷史。

  這是績溪縣上庄小學,師生們正在舉行升旗儀式。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國歌聲中冉冉升起。農村小學的辦學條件是有限的,然而有著傳統讀書風氣的地方各界,都力所能及地爭取著辦學的規範化。上庄小學的原名叫毓英小學,當年胡適先生為了家鄉的教育事業,親自勸募基金創辦並擔任名譽校長。聘請了名士胡近仁為執事校長,留學日本的鮑劍奴等人為教員。胡適每年從個人年俸中拿出100元大樣饋贈學校以充經費,知道1938年他赴美國留學為止。胡適對自己家鄉的新學教育尤其關心,而他自己卻是徽州舊學培養出來的。私塾,就稱蒙童館,古來有之。

  明清以後,由於徽商的青睞,私塾盛極城鄉。上庄村先後有七所私塾,如今早已蕩然無存。上庄人胡介如,胡禹臣先後擔任過胡適的塾師。當年胡適在胡禹臣門下讀書時,別人家交先生兩塊銀洋的學費,而胡適的母親總要多交些,第一年就送六塊錢,以後每年增加,最後一年加到12元。這樣的學金在家鄉要算打破記錄的了。就是想讓先生教胡適多學點知識。胡傳,胡適的父親,也是胡適的第一位老師。他親自為胡適編寫了《學為人詩》的教科書。為人之道,在率其性;子臣弟友,循理之正;謹乎庸言,勉乎庸行;以學為人,以期作聖。從一開始就教胡適做人的道理。

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對家鄉乃至全國的新學教育,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而他的童年也是在徽州讀的私塾,6歲時,陶行知被鄰村的塾師方庶咸相中收為弟子,9歲時,陶行知被父親帶到萬安。就讀於吳爾寬經館,現在的陶行知紀念館,是陶行知15歲後就讀的崇一學堂舊址。這是歙縣最早的洋學堂了。進入崇一洋學堂,是陶行知一生中的關鍵一步。這使得陶行知在推行教育行知合一上,有著濃郁的宗教成分。二年的學堂生活,可以說,是陶行知命運和思想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據史書記載,徽州州學,祁門縣學,是徽州出現最早的地方官學。村塾私學十分發達,文風鼎盛。人們對文字書畫的愛惜非同一般。這是一副「惜畫圖」,畫面要告訴人們的是凡是寫了字畫了畫的紙張都不能污穢。廢氣的,破損的要撿起來燒掉,絕對不能挪作它用。這些田契,狀紙,契約,書籍,地圖,已是幾百年前的文墨了,居然還這麼完好。私塾與洋學堂的啟蒙教育,直接關係到書院科舉和近現代人才的培養。而私塾以及洋學堂的興旺,則充分表達了徽州人崇尚大眾心理和文化風氣。在徽州人的觀念里,只有重視教育,徽州才有希望。只有重視教育,徽州這條河流,才會源源不斷生生長流。

第十三集  書院春秋

清光緒29年,廢除科舉,徽州開創了新學。不僅建立了初等教育,也開創了中等教育。尤其是民國之初,中等師範,初級中學應運而生。到20世紀末,徽州幾所老資格的中學,已經度過八十歲生日。這些老學校優美的教學環境,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當然是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的保證。但除此之外,還有一中潛在的教育力量,無形地影響著徽州的莘莘學子,那就是徽州一脈相傳的教育傳統。

在休寧中學的校史館裡,高懸著一塊匾額,上面有四個大字「斯文正脈」。這是休寧還古書院的遺物。休寧中學首任校長,著名教育家胡晉接先生親自題款,把它當作校訓保護下來。在胡校長的苦心經營下,學校曾獲得「安徽學府」的美譽,蜚聲海內外。

黟縣中學有一座碧陽書院,碧陽書院始建於明嘉靖42年,也就是公元1563年。老教師們說,這裡原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書院只是其中一小塊。在這方石碑上,鐫刻了當年建造這座書院的意旨和規條。書院右側的寵教祠,以及鐫刻在牆桓門額上的「源頭活水」四個字,都表達了徽州人尊師重教的大眾心理。表達了徽州人對於家鄉弟子的希冀。

歙縣中學的校門口矗立著一座牌坊,這是乾隆年間建造的甲第坊。歷代鼎甲、狀元、榜眼、探花、傳臚、會元,解元的名字都鐫刻在上面。這些曾經的光耀自然與書院有關。而校園另一端的林蔭處,就是赫赫有名的古紫陽書院的遺志。朱熹的父親曾在這裡讀書學習,校內的明倫堂,還有著乾隆御書的「百世經師」和康熙御書的「學達性天」兩塊匾額。這些保存完好的文物,都顯示了這個地方不同尋常的光輝業績。

歙縣雄村竹山書院的建造同樣起源於徽商。寓居揚州的兩淮八大鹽商之一的曹堇飴富甲天下,但卻有著濃重的儒家情懷。在輾轉病榻,彌留人間之際,曹堇飴再三囑咐兩個兒子--曹景廷、曹景宸當在雄溪之畔建文昌閣,修書院。由曹景廷、曹景宸兄弟捐資建造的竹山書院終於建成了。族人立下規矩,中舉的人,可以在院被種植桂花一株以示嘉勉。從建成到現在,園內桂樹已有幾十株。平日里鬱鬱蔥蔥,到初秋之時滿庭桂花香飄數十里。這香氣無形中也成了激發子弟的一種動力。「文昌閣」飛檐畫棟,八面玲瓏。閣高三層,每層每角都懸有銅鈴,微風吹動鈴音迴響不絕於耳。竹山書院在此之後果然出了不少人才,這當中最有名的,當首推曹文埴、曹振鏞父子尚書。曹文埴曾官至戶部尚書,而曹振鏞則官至軍機大臣。據史料記載,僅明清兩代,雄村曹姓學子中舉者就多大52人之多,其中還有狀元1人。這樣的一個小小的村落,就因為有著書院,英才輩出,人文薈粹了。

當然在徽州竹山書院只是一個縮影,據統計,明清兩帶徽屬六縣共有書院54所。這是績溪縣上庄鎮宅坦村桂枝書院的遺址。據考證,桂枝書院建於宋景德4年,也就是公元1007年,是安徽省建立最早的書院。桂枝書院曾為胡氏宗族培養了一個又一個儒學人才。據統計,出現過20多位著書立說的人,有40多人中舉人中進士。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領導者之一,著名學者胡適,從小也在這個書院里苦度過。

書院,作為府學,縣學以外的私立教育機構。它最耀眼的作用就是向科舉輸送考生。一旦金榜題名,那將是人生命運的大轉折。矗立在歙縣大街上的八角牌坊,就是為了旌表大學士許國而建的。許國就是科舉出身的佼佼者,後來當上了皇帝的老師。這同樣也是兩座古舊牌坊,他們位於旌德縣江村。這是一對父子進士牌坊。

  這兩座牌坊建於明代,是為了旌表江氏48代江漢和49代江文敏父子而興建的。橫樑一面書「青雲直上」,另一面書「金榜傳芳」,都代表著徽州教育史上的一段輝煌。在徽州,「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或者「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之類的科舉故事不勝枚舉。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在徽州,書院與地方文化,以及歷史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說書院所代表的教育,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也影響著地方的社會風氣。同時這種教育本身還給徽州帶來了很大的文化積累。不僅僅是人才,更重要的是為這個地方積澱著底氣,為這個靈秀之地,培養著一種人文力量以及地域靈魂。

第十四集  文化先鋒

徽州給人呈現了一個矛盾統一體,它長期在崇尚儒學的背景下,不僅人才輩出而且還造就了和諧安寧,理性平和的社會秩序,以及重視人倫傳統,但卻封閉保守的心靈結構。在很長時間內,徽州都是在延續著傳統,緩緩地踱步向前。然而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於閉關鎖國的大門被轟開,中國早熟的農業文明,突遇西方工業文明的強烈衝擊。一夜之間,天翻地覆。在新舊交替,傳統尷尬異常的背景下,一些跨時代的人物挺身而出,徽州也不例外。它沒有被時代扔在背後,在這片土地上,由於裂變而誕生的人物,在中國歷史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胡適,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主將,1891年12月17日出生於上海。1895年回到家鄉績溪縣上庄。胡適乳名嗣糜,學名洪驛,字適之。他父親胡傳,曾經擔任過台灣的知州和統領。胡適幼年在徽州接受了九年的啟蒙教育,傳統的程朱理學在他身上有著深深的烙印。1904年,跟許多徽州子弟一樣,胡適從故鄉前往上海求學。在那裡,胡適接觸到了嚴復翻譯的,英國赫胥黎的《天演論》,第一次接觸到西方思想。1910年胡適考取了庚子賠款第二期官費生赴美國留學,在康奈爾大學求學。1914年獲文學士學位後,又去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哲學,師從哲學家杜威,深受其實用主義哲學的影響。

(以下引自安徽省徽學會顧問,研究員:郭因)「胡適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是一個學識淵博的人。他一生獲得了36個博士學位。這個記錄是空前的,也可能是絕後的。」

1917年1月,胡適尚在美國時,便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文學改良芻議》一文,被詡為文學革命「首舉義旗的先鋒」。1917年,胡適畢業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主講中國哲學史。

(引郭因語)「他做學問的主要興趣和主要成就,是在人類思想史方面。他早年寫的中國哲學史,儘管只有上卷,但是,他運用了當時較為新穎的較為合理的方法來做學問。這一點是劃時代的。」

1918年胡適加入《新青年》編輯部,宣傳民主科學,倡導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和革命文學運動。與陳獨秀,李大釗等同為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物。

(引郭因語)「對文學來說,他最大的貢獻是首倡白話文,首倡文學革命,並且提出了新文學的八個要點。由於他的這種主張符合歷史發展的大潮流,因此當時的文學革命很快就在全國普及了。」

胡適幼時由母親作主,與鄰近的旌德縣江村女子江冬秀訂婚。1917年,胡適的母親怕婚姻有變,假裝有病,急電召回在美國留學的胡適。胡適是一個孝子,當他回家得知事情真相後,雖然心中極不願意,但也立即遵循母命,步行20來里山路迎娶了江冬秀。洞房花燭夜,胡適只是自我解嘲地作了一副婚聯。「三十晚上大月亮,二十八歲老新郎」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之一,胡適與江冬秀這段舊式婚姻,雖一度出現波浪,但由於胡適性格寬厚,有能遵循傳統道德,所以一直維持著這箇舊式的婚姻。一直到1962年胡適在台灣逝世。從這一點看來,胡適的確堪稱新文化的闖將,舊禮教的楷模。

胡適就是這樣一位充滿矛盾的人,他的矛盾不僅僅體現在婚姻上,還更多的體現在他的一些文化主張,甚至是政治主張上。這些決定了胡適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一個無黨派人士,一個詩人,一個教授,一個實實在在做事的人,一個謙謙君子。這個徽州人,的確繼承了徽州的很多傳統,讀書勤奮,明白事理,溫文爾雅,做事認真。

(引郭因語)「當然,胡適也不是聖人,也不是完人。他不是沒有可以非議之處,不是沒有可以批評之處。任何人都應該是一分為二的,對胡適也不能例外。」

現在,胡適的故居已按原貌修復,(績溪縣政協副主席 羅曉錦)「改革開放以後,在國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績溪縣委縣政府積極努力,修復修繕胡適故居。這幾年來,前來胡適故居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我們歡迎海內外各地的朋友,來胡適故居參觀指導。」

胡適一生寫了很多詩,在這些詩中,表達了對於愛情以及友情的歌唱,當然還有對故土徽州的眷念。

可能是因為胡適以及家人,格外的喜歡蘭花吧。胡適故居中的很多木雕,都精緻的雕上了蘭花。在1922年的《新青年》上,胡適曾寫過一首題為《希望》的詩。「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胡適,就似乎帶者徽州的蘭花草,走向世界的。他對於蘭花草的思念之情,實際上就是拳拳的思鄉之情。

第十五集  中華楷模

  這座小山村是距離黟縣縣城數十公里的九都屏山村,它座落在重重大山之中,安詳而寧靜,就在這裡,誕生了一位在現代史上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舒綉文。1915年7月,舒綉文出生在這裡,一直到七八歲,她才隨父母親離開這座小山村,來到了當時的北平上學,青少年時,她就參加了進步的戲劇活動,主演了話劇《棠塛之花》,1932年進入電影界,主演了《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影片,與白揚、張瑞芳、秦怡一同被譽為三四十年代中國電影的「四大名旦」。抗戰爆發後,舒綉文一腔熱血追求光明和進步的文藝戰士行列中。

  徽州雖然地處偏隅,但她的目光一直敏銳地關注著山外的世界,她的心跳似乎一直與山外的世界同步,在動蕩不斷的上個世紀前50年代,從這裡走出的一系列人物,似乎都在中國現代史都有著相當的影響,值得緬懷,也值得追憶。

  在徽州,還誕生了一位一直靜靜地做著驚天動地事情的偉人,他就是平民教育家陶行知,這是一個無私的人,他所致力的一直是推進平民教育和鄉村教育,他以自己的人格和愛心,在這個世界不懈地努力著,他所做的一切是最簡單的,也是最根本的,是最平凡的,也是最高尚的。

  陶行知1891年出生在歙縣黃潭村一個貧民家庭里,先在本村後到休寧縣萬安鎮上了私塾,學習異常刻苦,由於貧窮,十來歲就不得不靠半工半讀來繼續學業,每天他從十幾里地以外的黃潭源村挑菜挑柴進城,賣完以後才能到先生家上課。1906年進入崇一洋學堂,是陶行知一生中關鍵的一步,這使得陶行知在推行教育,行知合一上有著濃郁的宗教成分,少年時的貧苦經歷,以及對於人生的思考,使得陶行知成為了一個虔誠的人道主義者,在他的思想中,始終將人的價值作為核心。兩年學堂生活可以說是陶行知命運和思想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陶行知紀念館館長 左和平】:在這裡,應該說三年的課程他兩年就學完了,從這讀完了這個學堂應學的課程以後,考入杭州,從杭州又到了南京,最後修業完畢以後,大學畢業以後到美國留學,接受了中西合璧的教育思想。

  1914年,陶行知在哥倫比亞大學著名教育家杜威門下攻讀教育,遇到了徽州老鄉胡適,成為同窗好友。1917年,陶行知返回祖國,在歸國的海輪中,他躊躇滿志地向好友表示:「我要使全中國人都要受到教育!」

【陶行知紀念館館長 左和平】:那麼他在美國辛苦這麼留學下來以後,美國(人)正式發現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才,就用高薪的待遇聘用他在美國任教。那麼對於陶行知來講,他知道,中國也需要人才,他毅然婉言謝絕了美國教育家杜威向他提出了高厚待遇的這麼一個要求。毅然謝絕了,回來以後,穿上布衣,套上草鞋,開始了我國的鄉村教育。首先創辦了曉庄師範,繼而創辦了山海工學團,創辦了新安旅行團,創辦了重慶的育才學校,創辦了社會大學,開展了平民教育、鄉村教育,普及教育、抗戰教育、戰時教育,民族教育等等。

  經過幾年時間的四處奔走,他把平民教育推廣到20個省區,《平民千字課》一書發行了300多萬冊,他在課本上寫道:「我是中國人,我愛中華國,中國現在不得了,將來一定了不得。」在多年的平民教育實踐中,他還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糾正了杜威教授的一個觀點。

【陶行知紀念館館長 左和平】:杜威有這麼兩句話:「學校即社會,社會即生活。」那麼陶行知呢將他的這一思想推翻了,他講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他在後面加了一句:「教學做合一。」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裡面一個閃光的地方。

  陶行知走上了一條艱難而快樂的道路,他以教育改造國民的道路任重道遠,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樂此不疲。陶行知推崇博愛,「愛滿天下」是他的人生信條,並且終身恪守不渝。陶行知後來最重要的推動力量仍是博愛,可以說,愛是陶行知畢生事業的靈魂,陶行知的一生正是努力描繪愛,歌頌愛,實踐愛,創造愛的一生。

  1946年7月25日,因教育事業與民主運動,勞累過度,陶行知病逝於上海,享年56歲,陶行知先生,就這樣為著實現他的理想而忘我奮鬥一生,他想用一種水滴石穿的精神,來改變中國落後的面貌,改變中國人的心靈狀態,「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陶行知的一句名言,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個徽州人是一個十足的理想主義者,他宅心仁厚,充滿愛心,為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矢志不移,這樣的人,不僅是一個「人民教育家」,更稱得上「萬世師表」。

第十六集  智慧之光

  這是位於黃山市屯溪區的一座普通的徽州民居,就是在這裡,一位名叫程大位的徽州小商人,發明了珠算的運演算法則,這個一生未戴過烏紗的布衣,將中國的數學研究大大推進了一步。據《程氏宗譜》記載,程大位精於卜算,擅算術,他少年時隨父經商,足跡遍及吳楚地域,在商務往來中,程大位切身感到傳統籌碼計算的不便,決心編纂一部簡明實用的數學書。40歲以後,程大位帶著滿腦子的數學問題回到了故里,20年以後,程大位終於完成了影響深遠的《演算法統宗》一書,計17卷。

  1598年,程大位又刊行了《演算法統宗》的簡明本《演算法纂要》4卷,成為後世民間算家最基本的讀物。程大位在著作中所敘述的整數、分數及加、減、乘、除、乘方、開方等基本知識在當時都有著領先的作用,尤其是書中全面介紹了珠算的各種方法和歸除口訣,具有相當的實用性和指導性。

  走進珠算資料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形態各異的算盤了。置身其間,會驚喜地發現,一個小小的算盤居然有如此大千世界。豐富多彩的算盤不僅僅是計算的工具,更可以作為徽州經濟發展的一個見證物。這些算盤都誕生於程大位之後,它們的產生顯然得益於程大位的珠算理論,同時也將程大位的珠算理論向前發展了一步。在徽州民間,似乎「高人」總是層出不窮,是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徽州更加豐富多彩。

  如今程大位故居所在的小巷,被命名為大位巷,故居附近的小學命名為大位小學,這座小學的學生運算能力之強,已名揚海內外,這是四年級的學生在上算術課,這樣的算術水平真叫人驚嘆不已,不愧為程大位故鄉的孩子。程大位的《演算法統宗》先後傳到了朝鮮、韓國、日本、東南亞以及歐美各國,日本人把《統宗》作為國家珠算的奠基石,程大位被日本人推為「算神」。

  在與算術緊密相關的經濟領域,徽州還有一位人物,在濟世措施上所表現出的睿智引起國外經濟學家的注目,他就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上所提及的唯一中國--王茂蔭,王茂蔭1798年誕生在歙縣南鄉屺梓里的一個徽商家庭,義成村這套房子是他暮年返鄉時買下的。

  王茂蔭少年入私塾,曾就讀於歙縣城紫陽書院,先後中了舉人與進士之後一直在戶部任職,直到50歲以後才擢升為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成為清廷主管財政貨幣事務的官員之一。王茂蔭任京官前後達30年,歷道光、咸豐、同治三朝,不攜眷屬隨任,一人獨居徽州會館,以兩袖清風、直言敢諫聞名。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 研究員 孫樹霖】:王茂蔭做官很清廉,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他一直住在北京的歙縣會館,後來有一段時間住在什麼廟裡,但他沒有帶家眷,吃飯就在會館裡面吃的大眾的伙食,所以他一直到最後去世的時候,他家裡沒有任何東西,除了買了一棟房子以外。那幢房子是他私人買下來以外,沒有任何更多的財產,為官是很清廉的。

  關於王茂蔭,最根本的一點就是,王茂蔭在當時已經有了強烈的現代經濟和貨幣觀點。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 研究員 孫樹霖】:他在紙幣和金屬貨幣之間的聯繫,他雖然沒有達到科學認識的程度,但是他已經在這個道路上前進了一步。王茂蔭,雖然他也是屬於貨幣金屬論(思想),但是他沒有被貨幣金屬論這個框框所限制,他前進了一步,他已經感覺到或者是模糊的猜測到金屬貨幣跟紙幣之間有某種聯繫,所以他一再主張紙幣發行要限制數量,而且到了不限制數量造成通貨膨脹以後,他主張兌現。

  在清咸豐年間,王茂蔭旗幟鮮明地表達過自己建設性的意見。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 研究員 孫樹霖】:他有很重要的兩句話:官能定錢之值,不能限物之值;錢當千民不敢以為百,物值百民不難以為千。這句話就擊中了貨幣名目論一個很重要的要害,貨幣名目論的要害就是混淆了價格標準和價值尺度的這一關係,這個批判是非常精彩的。

  從對於經濟以及貨幣的理解上可以看出,王茂蔭已經具備當時世界先進的貨幣和經濟觀念,王茂蔭就這樣榮幸地走進了不朽的恢弘巨著,這是徽州人的光榮,也是中國人的光榮。 

  對於這些影響著中國歷史的人物,徽州人一直是有著濃重的感情的,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五百年,這兩句詩用來形容徽州再確切不過了,從朱熹到戴震,從程大位到王茂蔭,可以看出,彈丸之地的徽州,對於中國歷史特別是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她甚至在某些方面決定了中國歷史的走勢,這是徽州不可磨滅的榮光。

第十七集  不朽丹青

在古徽州,寺廟宗祠,樓台歌榭,官邸民宅,商鋪酒肆,到處都有字畫。三雕藝術的形成,也是在書畫發展的基礎上。琳琅滿目的妙筆丹青與金石雕鏤,透徹的反映了徽州文化的燦爛輝煌。當然書畫繁榮昌盛的重要因素,首先應歸功於徽商。是徽商為書畫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厚實的經濟基礎,為書畫藝術打開了通往山外的大門。徽州的確給無數人以夢想,而夢想測試文學藝術的原動力。在瑰麗山水的映照下,徽州歷代文學家和畫家層出不窮。尤其是畫家,更如過江之鯽。有人曾統計過,僅明朝萬曆年間到清朝乾隆初年,在新安區域就曾湧現出300多位畫家。不單單在數量上,徽州所產生的一些畫家或者與徽州有著關聯的一些畫家,應該說在中國繪畫史上有著相當高的地位。徽州本地畫家比較著名的是新安畫派。

(以下引自黃山市書畫院副院長 俞宏理):「新安畫派是清初的一個重要畫派,新安畫派在中國美術史上應該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地位。」

新安畫派出現在明末清初,以徽州本地畫家為主體,以黃山白岳及徽州山水為創作的主要題材。畫風追求清逸簡淡,意境崇尚幽遠冷峻。關於新安畫派的創始人,後人比較認同僧人漸江。

漸江,俗名江韜,出家後法號弘仁。明萬曆36年,也就是公元1610年,出生於歙縣桃源塢。在歙縣中學的運動場邊,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僧漸江宅若米舫遺址」。若米舫是漸江的族弟,也是他的學生江注的畫室,江注的家就在歙縣東關桃源塢。漸江自幼愛好書畫,一直不婚不宦,潛心於作畫。20多歲就頗見功力,已在文友間作畫酬答了。38歲出家,其原因一半是對時政的鄙視,一半是為了雲遊山水,可以更清靜的作畫。這是歙縣城西的西干山,早在唐朝,披雲山麓建有寺院24座,香火甚旺,名太平興國寺。太白樓記載了詩仙對披雲山麓的游訪。李白有詩曰:「天台國清寺,天下稱四絕;我來興唐游,與中更無別。」清初,漸江入住時,尚存寺院10座,漸江住在五明寺。他為自己的畫室命名為「澄觀軒」。其意在「澄清自己的懷抱,以觀聖人之道。」現在歲月滄桑,寺院已經消失了,但五明寺泉的泉眼還在。太平興國寺有兩處重要遺址至今保存完好。一處是長慶塔,另一處便是漸江墓。想當年練江江畔,碎月灘中。漸江攜友人歡聚,泛舟江上,飲酒作畫,洒脫飄逸,別有情趣。練江,留下了大畫家無數的歡樂和憂愁。

(俞宏理語)「漸江,在清初的畫家中間,他是被作為一個創新派的畫家,不光是新安話派的奠基人,同時,他又是清初四大畫僧之一。他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他不是另起爐灶,不是那種蔑視傳統否認傳統,然後來創新的。他是借傳統來創新的,這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來創造的。他的繪畫的特點,主要是吸收了宋元(代畫家)的東西,而且特別是倪瓚的東西。他對倪瓚的推崇,一直是貫穿他整個創作過程。他曾經有一首詩就講到『迂翁筆墨予家寶,歲歲焚香供作師』。」

漸江是畫黃山的第一人,有畫黃山的作品60幅。《黃海蟠龍松圖軸》是他的代表作。構圖中,用干筆勾勒的磯市石狀石塊形成危峰孤峭,空闊孤幽。半株受盡風雨摧殘的虯松,斷臂殘忮地盤繞倒掛而下。這痕迹累累,卻不失倔強的拗怒,欲騰欲飛,猶如得氣而生。整個畫面潔凈無塵,靜穆超然。漸江的畫作一直呈現出一種冷逸和靜寂的風格,這也是漸江對人生和世界的理解。

(俞宏理語)「明代是不重視寫生的,一直到清初很多畫家象「四王」的畫,他就是注重臨摹,漸江是第一個提出寫生的,而且他有一句很著名的話,就是:『敢言天地是吾師』--敢說這個天地是我的老師『萬壑千岩獨仗藤』。」

漸江以山水畫作為自己的精神寄託,將中國的山水畫推到極至致。他將山水與畫,與自己的生命交融在一起。在這種交融中,漸江也找到了生命的新況味。與漸江並稱為「新安四大家」的,還有查世標、孫逸、汪之瑞。另外,被後人看作新安派傑出的畫家,則有程遂、鄭慕倩、戴本孝等。此外「揚州八怪」中的汪士慎、羅聘也都是徽州人其他如蕭雲從、石濤、梅清等,都與徽州與新安畫派有著緊密的關係。無論是徽州人也好,或者與徽州有密切關係也好,這些畫家的足跡遍及徽州的山山水水。可以說,正是徽州奇妙的山水,賦予了他們以創作的靈感,賦予了他們生命的激情。

第十八集  不朽丹青

中國的哲學思想一向視田地自然為一大生命。對於中國的繪畫藝術來說,最高的藝術境界就是尋求自我與自然的天人合一。新安話派對此理念的信奉,可以說是堅定不移。漸江畢生都以「家在黃山白岳間」而自豪。他一再吟頌「敢言天地是吾師,黃山影里是吾棲」,以此表達自己對於靈秀的徽山徽水的感激和虔誠。

  黃山白岳,壁立千仞,巍峨奇秀;新安山水,清潭淺灘,縈迴明麗。山環水繞,岩壑幽邃。的確是一幅美麗無比的圖畫。 到了近代,徽州畫家更是層出不窮 ,他們活躍在徽州,也活躍在浙江上海等地。當時滬上知名的畫家中,僅歙縣籍的就有虛谷、吳鴻勛、黃賓虹、汪律本、吳淑鵑、汪聲遠等。對海上畫派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在這些畫家當中,堪稱一代宗師的當屬二人,一個是虛谷,「海上畫派」的創始人之一。另一個則是被稱為「北齊南黃」的黃賓虹。

黃賓虹,1865年生於浙江金華,名質,字撲存。後根據原籍安徽歙縣縣西鄉潭渡村有座濱虹亭而易名賓虹。黃賓虹6歲學畫,7歲能識千字,8歲開始誦讀四書五經,11歲臨刻鄧石如篆刻石多方。他的聰明好學深得父母喜愛。賓虹後來寫下了「幼承宗族賢,修業父母喜」的詩句,真切的表達了童年的幸運。為了應童子試,13歲的黃賓虹,第一次踏上了回老家潭渡的里程。父親領著他,乘船北上。這是他第一次親眼目睹秀麗的新安江。雖是第一次回到老家,但他一下子喜歡上了徽州。爾後的數年他異常刻苦攻讀。十七歲中秀才,二十三歲考中貢生。同時,他開始了繪畫的實地寫生。

這裡是歙縣潭渡黃賓虹故居。當年「懷德堂」和「鑄園」留下了他年輕時的人生軌跡。1883年,18歲的黃賓虹首次上黃山。黃山的美麗使他豁然開朗,黃賓虹立志要當一名畫家,以一種藝術的方式,完成生命與自然的交流。從18歲到71歲,黃賓虹9上黃山。他心繫黃山情注黃山,作了許許多多的描繪黃山的詩和畫。他自擬了這樣一幅長聯「九次上黃山,鉤奇峰,鉤古木,作畫作狂草,洋洋洒洒,渾渾噩噩;一生墮墨池,寫金文,寫大籀,以斜為正則,點點斑斑,淋淋漓漓」這裡有詩人的理想,畫家的追求,也深深的蘊涵著大師對家鄉的依戀。

  黃賓虹一生在許多地方留下足跡,1886年21歲的黃賓虹抵達揚州,廣泛接觸揚州名畫,並師從揚州老畫家鄭珊,陳若木等。1960年41歲的黃賓虹在歙縣新安中學教書,與當地的一些書畫名流切磋書畫藝術。這一段時間,對於「新安畫派」的理解大有精進。1907至1937年,整整30年,黃賓虹一直居住在上海。期間中國藝術專科學校成立,他曾一度擔任校長。在此期間,他曾多次遊歷徽州,並跑遍全國的名山大川。他的畫作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1937年5月,黃賓虹受聘於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為該笑教授中國文學和美術史。此時,他已是72歲的老人了,之後這10年,是他繪畫中最為燦爛的階段。曾有人讚歎說「先生七十後,奪得造化的精英,圖寫自然,千筆萬筆無一筆不是;年過八十,尤見精神。」

(以下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 王伯敏語)「都知道黃先生有學問,黃先生的根底非常好,可是沒怎麼表現出來,你七十歲了么?就無非就是一個畫家。到了七十歲之後,到了七十五歲,到八十歲差不多。嗨喲,從他自己的思想上講,他有體悟,有所悟,從變法的上面來將叫晚年變法。許多的有名的有研究的山水畫家,對黃先生都是非常尊重他,推動他在晚年的變法。在晚年能夠這麼個變法,變得出來,確確實實是自己的根基打得好。」

有人曾這樣評價黃賓虹的畫:「若論才情之旺盛,黃賓虹不如齊白石;若論思想之謹嚴,黃賓虹不如潘天壽;然後,要論體悟之深邃,則誰也不如黃賓虹。」他混跡於筆墨意象,會心於藝術真諦,而不知老之將至的個體特質。寓含著人在不斷追求美時,所煥發出來的靈性之光。有了這種靈性之光,作畫便可從心所欲不逾矩,從而達到了一種天地之境了。當然,這一個「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高層次的文化背景正是徽州所給予的。徽州一直有著感悟自然的傳統。因為它直接地面對自然,它美麗絕倫的自然環境,更容易讓人悟到自然的精神。如果了解了這一點,就會明白黃賓虹所具有的獨特氣質,也就會理解大師畫作的一脈淵源了。 

第十九集  縱橫徽商

  文化的繁榮和興盛是離不開經濟基礎的,對於徽州來說也不列外,正是因為近代徽商的崛起,造就了徽州經濟的空前繁榮,也成就了徽州文化的輝煌!徽商的興起仍是時勢的產物。

  【安徽省徽學學會副會長 張脈賢說:明代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大量的作坊出現,大量的交換出現,所以經商就隨著這個形勢的發展而興起。徽商正是適應了這麼一個形勢而興起,所以他當時應該有一定的先進性。他(如果)不是一個先進性的代表,他是不可能這樣發展起來的。所以從社會發展(方面)來講,他是好的,他是適應潮流的。】

  從明朝中葉起,徽商的興盛一直持續了300多年,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奇蹟。關於徽商的興起原因,曾有著各式各樣的推論。

  【安徽省徽學學會副會長 張脈賢說:為什麼要出去?這也是徽州人引起很多爭論的,徽州文化中,引起許多爭議的一個問題。有人說是因為徽州這地方山多,太窮了,要出去,這樣講,可以說不是不是個原因,他也是一個原因。但是,徽州這地方大部分人來自中原,他本來或是他自己或是他祖上,就知道外面有一個很大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所以,有這麼一種發自內心的主觀的這種要求,要打出去。】

  徽商的去路主要有四條,一是東進杭州,入上海,蘇揚,南京,滲透蘇浙全境,而是搶灘蕪湖,控制橫貫東西的長江商道和淮河兩岸。進而入湘,入蜀,入雲貴,三是從大運河北上,往來於京,晉,冀,魯,豫之間,並遠涉西北,東北等地,四是西進江西,沿東南進閩,粵,有的還以次為跳板,揚帆入海去日本從事對外貿易。

  【安徽省徽學學會副會長 張脈賢說:最早做生意是做木材生意,做茶葉生意,以後做蠶絲生意,以後再做的生意就多了,包括各種工廠都開。開工廠,開票號,開當鋪,一直到辦學校都有了,辦出版社都有了。】

  【揚州學學會會長 韋明燁說:那麼徽商在明代的時候,它擁有的財富很多,達到三千萬兩白銀以上,到了清代的時候,凡是一般家產,在百萬以下的都算是小商人了,他的財富基本上和當時國庫裡面的基金相等。】

  徽商現象,可以說是一個系統,在文化上,徽商也有一整套理念,在架構上,徽商普遍帶有一種血緣和地緣關係,外出闖蕩,往往是父帶子,兄帶弟,親幫親,鄰幫鄰。

  【安徽省徽學學會副會長 張脈賢說:當然有大部分人都是和自己親戚一塊出去的,那麼就給你一點基金,你自己另開商店,好多店面就重新開開了,一個行業也變成了一個很大的行業,一個家族變成了很大一個財團,所以這個群體性,宗族性構成了徽商的一些特點】

  在經營中,徽商尤其注意商業道德,講究以誠待人,以信接物,奉行以儒為體,以賈為用的信條,因而形成了賈爾好儒,棄儒為賈,亦賈亦儒的重要特色。

  今年76歲的羅時雨老人,可以稱之為「最後一代老徽商」了。

  【老徽商 羅時雨說:我是16歲從魚梁壩做船到金華的,到了金華以後呢,就在金華梨花井一個百貨店裡做學徒。】

  記得當年走的時候,周圍鄰居以及親友對他都抱有很大希望,希望他在外能成就一番事業,這樣的希望並不是奢望,因為左右的鄉鄰們都有著這樣的榜樣,而他在背著行囊上路時,也背著沉重的無形的壓力,他在外面兢兢業業的當著一名夥計,忘我的進行著積累,然而,就在他即將實現發家致富的願望的時候。

  【老徽商 羅時雨說:抗戰了,日本人打到金華來了,我就跑了,跑了之後呢,我就從金華白山翻(山)到了旌德,翻(山)到旌德以後我就回家了,回家以後呢,第二年我又到浙江臨安縣,做夥計了吧,那個時間要長一些,做到抗戰勝利,我又到了杭州,杭州自從解放以後再回來的,回來後在歙縣的百貨公司,一直工作到90年65歲才退休。】

  公有制實行後,羅時雨不得不放下自己的老闆夢,當了一名小職員,羅時雨一直對自己的人生有著一種不服氣的感覺,可以說,做為最後一代老徽商,他奮鬥了,但由於時也勢也運也的緣故,他並沒有實現自己的抱負,當年徽州人到江浙地區謀生,主要道路有兩條,一條是從新安江到達浙江省建德,淳安,然後在到達杭州,在轉到蘇州,上海,一條則是走的陸路,即所謂「徽杭古道」,翻山越嶺,從現在的績溪縣逍遙鄉境內到達浙江的臨安縣,然後再走向浙江的其他地區。

  這是當年的徽杭古道,是徽商外出的一條重要的道路,現在,這條山路顯得寂寞而冷清,當年,很多徽州人就是從這裡步行上百公里走到浙江杭州的,徽杭古道的關口就是「江南第一關」,只要過了這一關,就算是離鄉背井,飄落他鄉了,想當年外出的徽州人行走到此地,應該是別有一番滋味,今天,這些杭州的年輕人,翻山越嶺,徒步旅行,只能體驗當年徽商出門的艱難,卻難以體會當年徽州人外出時,背井離鄉的心境了。

  這是當年徽商從水路下江浙的一個重要的碼頭--漁梁!當年徽州有八景,「漁梁送別」就曾被列為一景,時人有詩描繪道,欲落不落晚日黃,歸雁寫遍遙天長,數聲漁笛起何處,孤舟下漱如龍驤。詩中所用的意向,真實的記載了當年徽州人,下江浙謀生的悲壯心境。

  前世不休,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這首民謠,就是徽州人出外經商的真實寫照。

第二十集  縱橫徽商

  對於絕大多數徽商來說,家鄉徽州既是他們的起點,也是他們的終點,而他們的漫漫經商路,卻是在外面的世界裡進行的。這是績溪縣的湖裡村,這座現今破敗的小村落,毫不引人注目,但「一代巨賈」胡雪岩就出生在這裡,胡雪岩很小的時候就到了杭州阜康錢莊當學徒,由於他勤奮,肯吃苦,慢慢的擢升為「跑街」,並於咸豐十年也就是1860年繼承了無有子女的店主遺贈的產業,並有了後來的發展。

  在杭州,還有另外一個徽州人也很有名,他曾創立了聞名全國的張小泉剪刀,張小泉是黟縣人,小時候跟隨父親來到杭州,最初乾的是打鐵的苦力活,日子過的拮据慘淡,但他努力鑽研靠著勤奮,精益求精,以及苦心經營獲得了的成功!

  徽商就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創造了自己的發家史。晚年的胡適,在給台灣[[集溪縣誌]]題辭時,曾極富感情的寫下「努力做徽駱駝」幾個字,艱難跋涉的「沙漠之舟」算是對徽商的最好比喻,無論是從最開始的打工,還是到後來的自己當老闆,徽商都恪守著一些重要原則,一是勤勞,二是誠信,三是節儉,這些都是老徽商重要的品質。

  這位老人名叫方念裕,出身徽商世家,上世紀50年代曾任浙江蘭溪祝裕隆布莊末代副經理。

  【浙江蘭溪市工商聯副秘書長 方念裕說:我的祖父在清朝咸豐年間,就到蘭溪來經商了,我的父親後來也在蘭溪經商,當上了布店經理,據我所知,祝裕隆布店所僱用的員工,除炊事員以外,都徽州人,那時在祝裕隆布店裡面,都是講徽州話的,那麼祝裕隆布店近兩百年,僱傭徽州員工沒有一個貪污瀆職的,對老闆忠心耿耿。】

  在杭州胡慶余堂,店堂內高高懸掛著兩塊巨大的金匾,一為對外的宣言「真不二價」,另一為對內的警戒「戒欺」,「採辦務真,修制務精」是胡雪岩的辦店宗旨,胡雪岩的從商思想,代表著徽商的「商業理想」,這哪裡是商人,分明是一群文人,他們都有著自己的精神追求,有著自己的夢想。清朝初期,揚州曾是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創造揚州輝煌的人,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徽商,當時在揚州,徽州鹽商名列八大商種之首。

  【揚州學研究會會長 韋明燁說:從歷史上看徽商來揚州經商,一共有兩次高潮,一次是在明代中葉以後,一次是在清代的中葉,所以我們現在所說的揚州鹽商,主要就是指的徽商。】

  那麼,徽商在明代的時候,擁有財富很多,達到三千萬兩白銀以上,今天我們看到的揚州文化,在建築,在文化,在藝術,在戲劇,在書畫以及工藝等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說都離不開歷史上徽商的貢獻。

  這是揚州瘦西湖畔的白塔,整體造型優美,雄偉古樸,酷似北京北海公園的喇嘛塔,相傳,此塔是一名叫江春的徽州鹽商所建,由此可見,當時徽商財力的豐厚,徽商,在揚州留下了很多家鄉的痕迹,許多保存下來的鹽商故居,都有明顯徽派建築的特色,著名的康山草堂和小玲瓏山館,雖然覓不到蹤跡了,但平山堂「新安汪應庚」的石刻大字仍然在那裡昭示著,曾經有過的歷史。小玲瓏山館因玲瓏石而得名,而這塊石頭,如今仍被完好的保存著,揚州的古巷就象是悠久的歷史,曲曲折折,幽密深邃,隱藏著無數蒼茫而寂寞的故事。

  這座小苑的主人姓汪,曾是當年的徽商,現在看來這座小苑仍顯得相當精緻漂亮,小苑佔地3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80平方米,存有老房近百間,橫為三路,縱為三進,中軸相貫,兩廂相對,有供小孩讀書的春暉室,有供長輩活動的樹德堂,還有正房,耳房,船廳,邊廊,浴室,倉庫等。清朝後期,旌德地區飽受兵燹,汪氏的曾祖父曾祖母無奈只好來到揚州,當時他們才20歲左右,與他們一道前來的還有大批旌德人。

  【揚州學研究會會長 韋明燁說:在揚州的徽商當中,來自旌德的商人力量最強,揚州人稱他們為旌德幫,現在揚州還存在兩所,旌德會館的遺址,讓我們可以想像當年旌德人在揚州的氣勢。】

  然而,當時的政治和經濟環境,已決定徽商的風光不在,揚州徽商的輝煌,在皇權取消了鹽商對鹽業的控制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不久,鴉片戰爭爆發,經濟的重心從內地轉向沿海,慢慢地,徽商沉淪了,消失了,但是老徽商的經營理念和創業精神卻被世世代代傳承下來。如今,新一代的徽商正在把它發揚光大。

  【安徽徽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蔡文龍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改革開放的年代裡,新徽商繼承了古徽商的文化歷史底蘊,弘揚了古徽商這種經營理念和奮鬥精神,自強不息,艱苦創業,做一個名副其實的新徽商人。為我們安徽的振興,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復興,做出我們自己應有的貢獻。我想這是我們作為新徽商人,應該為之奮鬥不止的偉大事業。我們應該竭盡全力!】


推薦閱讀:

太極湖村:繪製在大地上的太極圖騰
徽州吳氏祖宗(句吳國帝王)世系
徽州四雕
[分享]徽州女人
金華酥餅和黃山燒餅到底是誰抄襲誰?

TAG:文化 | 徽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