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景名勝大辭典 內蒙古(二十五)
中國風景名勝大辭典目錄第二十五部分 內蒙古01、呼和浩特市02、包頭市土默特右旗03、巴林右旗巴林左旗04、和林格爾縣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05、正藍旗錫林浩特市06、新巴爾虎右旗鄂倫春自治旗扎蘭屯市07、庫倫旗奈曼旗08、准格爾旗伊金霍洛旗烏拉特後旗09、阿拉善左旗額濟納旗科爾沁右翼前旗01、呼和浩特市【大召】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蒙古語名伊克召,意為大廟。漢名原為弘慈寺,後改名無量寺。明隆慶年間,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明代譯作「俺答」)受封順義王后,與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興建呼和浩特(舊城)和弘慈寺,萬曆八年(1580年)寺成。因供奉銀佛像,俗稱銀佛寺,蒙古文史籍中有徑稱為阿勒坦召的。清康熙年間擴展建築面積,大殿改覆黃琉璃瓦。明代建築的大殿及雕鑄的銀佛像,仍保存完好。殿前有明天啟七年(1627年)鐵獅一對;鐵香爐上還鑄有蒙古族工匠姓名。另有山門、過殿、東西配殿及九間樓等建築。【大窯村石器製造場】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北33公里,保台少公社大窯村的南山。1973年發現。是由太古界花崗片麻岩和燧石構成的小山,燧石質地堅韌,適於製造石器,山下有土坡,地層構造上為黃土(Q3),下為紅土(Q2),遠古人類長期在此開採石料和製造石器,在兩平方公里的遺址上,古人打制的石器、石器半成品和石料遍地皆是,曾發掘出人股骨化石、動物化石、石器及石片等,鑒定其年代約為舊石器時代初期至晚期,其中晚期命名為「大窯文化」。此石器製造場開始於五十萬年之前,與北京周口店第一地點相當,說明內蒙古陰山地帶遠古人類活動有悠久歷史。【萬部華嚴經塔】俗稱白塔,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郊白塔村西南方,位於遼代豐州故城西北角,約建於遼聖宗時,歷代部曾維修。塔為樓閣式磚木結構,八角七層,通高50米。塔座上部砌作仰蓮瓣,塔身第一、二層外壁嵌有磚雕佛、菩薩、天王、力士像,造型優美生動,線條極為流暢,有很高的藝術造詣。第一層南面券門上嵌有石額,漢文篆書「萬部華嚴經塔」六字。每層設腰檐和平座,並用磚砌出斗栱承托仿檐。塔內有旋轉式階梯走道,遊人可攀登遠眺山川景色。塔內第一層牆上嵌有金代石碑六通,各層都有歷代遊人題記,除大量使用漢文外,還有契丹小字、女真字、畏吾體蒙古字、八思巴字、古敘利亞字及古波斯字等各種文字題記,其中以金大定二年(1162年)漢文題記的時代最早,金、元兩代的大量題記作者來自祖國四面八方,反映了當時各族間和平友好交往的情景。近年加以維修恢復了塔剎。【烏素圖召】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9公里大青山南麓。由五座廟宇組成,其中慶緣寺創建於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總監其餘各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重修時改今名。廣壽寺建干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長壽寺建於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法禧寺和羅漢寺同建於清雍正三年(1725年)。五寺廟宇各有紅牆環繞,又相鄰近,其中以法溶寺保存較好,結構玲瓏,工藝精巧而別具一格。寺後有東西橫亘的趙長城遺迹,地表有突起的夯土城牆,登臨長城瞭望,俯仰山川,廣袤無際。烏素圖為蒙古語水很多之意。廟附近樹木茂盛,春夏時節風景優美,為市郊遊覽勝地。【金剛座舍利寶塔】俗名五塔。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五塔寺街,建於清雍正年間,原為慈燈寺(俗稱五塔寺)內的一幢建築,寺宇早已圮廢。塔為磚石結構,通高約13米許,平面為長方形。金剛座建在台基上,座下層為須彌座,束腰部分為磚雕獅、象、法輪、金翅鳥和金剛杵等圖案花紋;座身下半部鑲嵌蒙、藏、梵三種文字刻的金剛經文,刻工細緻,字體工整;上半部為千佛龕,龕中一坐佛像,兩旁為寶瓶柱,龕上為梵文六字真言,再上挑出短檐;南面正中開券門,門旁為四大天王像,門上正中嵌蒙、藏、漢三種文字的「金剛座舍利寶塔」石刻匾額。門內為無梁殿,東南隅沒有通向座上的階梯,座上設置五座小塔,當中小塔七層,四角各為五層,各小塔第一層嵌佛像、菩薩及菩提樹等磚雕,第二層以上設千佛龕。造型比例適中,工藝技巧精細嫻熟,顯得玲瓏秀麗。塔後照壁嵌有蒙古文天文圖石刻,為研究天文學史的重要資料。【蒙古文天文圖石刻】在金剛座舍利寶塔後的照壁上,直徑144.5厘米,天球圓面以北天極為圓心,畫出二十八宿赤經位置的經線,還有五個同心圓,由里向外為天北極圈、夏至圈、天赤道圈、冬至圈、天南極圈。與天赤道相交的另一個雙線圈,表示黃道。全圖刻恆星約270座,星數一千五百五十餘顆。天球外面有四層注字的同心圓:最外層刻十二宮和十二肖名稱;第二層刻二十四節氣名稱,第三層外側為黃道周天度數,內側為赤道周天度;最裡層刻二十八宿名稱。圖下側偏左有一長方形署名欄,刻星等圖例,並註明「欽天監繪製天文圖」字樣。這是我國現存唯一用蒙古文標註的天文圖石刻,反映了清代初年天文學的水平。【呼和浩特清真大寺】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北門外。清乾隆年間大批回族自新疆遷到呼和浩特,始建此規模宏大的札拜寺。寺門西向,門額用阿拉伯文塑出寺名,並塑有各種圖案裝飾。寺內主要建築為莊嚴肅穆的聖殿,殿後有講堂、穆斯林浴室等。1933年回族人民捐資重修,並增建望月樓一座,為磚本結構六角四層塔樓,高約15米,六角攢尖頂,內有梯可以登樓,綺麗雅緻,秀出雲表。寺內藏有阿拉伯文《古蘭經》三十冊,為珍貴的文獻資料。【昭君墓】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9公里大黑河南岸的沖積平原上。遠望墓表黛色冥濛,因此歷代相傳稱為青冢。王昭君名嬙,西漢南郡種歸人(今湖北省興山縣),元帝時入宮為待詔,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和親,昭君自願出嫁遠入匈奴,後立為寧胡閼氏。唐代杜佑《通典》中最早有這座昭君墓的記載,歷代傳說甚多。墓表為人工夯築的封土堆,高達33米,墓前有平台及階梯相連,與中原地區漢代帝王陵墓形制頗多相似之處,墓前、墓頂各建有亭。墓草青青,古木參天,花卉爭妍,遊人心目怡霽。附近有文物陳列室展出昭君有關文物。墓前立董必武題《謁昭君墓》詩碑,詩曰:「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詞客各擄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在內蒙古西部傳為昭君墓的尚有多處,如達拉特旗的昭君墳,位於黃河南岸,僅一天然小石山。亦反映各民族間和平友好的共同心愿。【席力圖召】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石頭巷。明代原是一座小廟,萬曆年間,席力圖一世呼圖克圖希體圖噶因深諳佛教典籍,並精通蒙、藏、漢三種文字,受到順義王阿勒坦汗的推崇,召中香火日盛。四世達賴喇嘛幼年從希體圖噶學習經典,萬曆三十年(1602年)又由希體圖噶護送回藏坐床。據傳希體圖噶曾坐在達賴喇嘛的法座上,藏語稱法座或首席為席力圖,他從西藏歸來,便稱寺廟為席力圖召。從清代初年起陸續擴建殿宇,始具現在規模,自牌樓起至大殿形成一條中軸線,凡五進。大殿採用藏式結構,四壁用彩色琉璃磚包鑲,殿頂銅鑄鎏金寶瓶、法輪、飛龍、祥鹿,與朱門彩繪相輝映,絢麗奪目,富有強烈的藝術效果,是古典建築藝術的傑作。大殿前側樹立康熙御制平定噶爾丹紀功碑。東南隅有白石雕砌覆缽式喇嘛塔,高約15米,塔上用彩色勾勒圖案花紋及六字真言,莊嚴宏麗,是內蒙古現存喇嘛塔中第一巨制,結構最為完美。【康熙平定噶爾丹紀功碑】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席力圖召和小召內,系清康熙帝平定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噶爾丹之後,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御制刻石,用以紀念平叛的勝利。石碑兩通均用滿、蒙、藏、漢四種文字銘刻,各書兩石;每面分刻一種文字;並建有八角攢尖頂式碑亭。碑文敘述平叛經過及意義的文字完全相同,但分別表彰兩寺喇嘛功績文字稍異。席力圖召的石碑尚存原地;小召的石碑已移存內蒙古博物館內。碑文所云御賜小召的甲胄,寶刀,過去每年春節公開展覽,名為晾甲。屆時傾城出動,前往觀看。今亦由內蒙古博物館保存。【綏遠城將軍衙署舊址】在內蒙占呼和浩特市新城。清雍正年間,為鞏固西北邊防,在呼和浩特舊城(歸化城)東北2.5公里,另築駐屯滿洲八旗官兵的新城一座。雍正十三年(1735年)動工興建,乾隆四年(1739年)建成,命名為綏遠城。設綏遠將軍統領,並管轄漠南蒙古王公及大同宣化駐兵。將軍衙署設於城中心鼓樓西側,按一品封疆大吏衙署格式營造,佔地面積15,000餘平方米,門前有高大的影壁,門側立石獅一對,院內廳堂三進,前為大廳,兩側為東西廡堂,大廳後為公廨,後院為將軍私邸。衙署經過多次修繕,大致保持原有布局和形制。【清公主府】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北郊。府第凡五進,有過廳、大廳和內院,門前立照壁,其東有假山池沼。據抄本《公主府志》載,府中曾先後居住過清順治帝第四女靜宜公主,多爾袞女兒的孫女和碩格格,康熙帝第六女恪靖公主。恪靖即海蚌公主,嫁噶勒旦多爾濟之子土謝圖汗敦多布多爾濟。恪靖府曾三遷,初居清水河縣花園巷,後遷呼和浩特市舊城西北的扎達海河北岸,雍正年間又建此新第,長期居住,死後葬東郊美岱村東,其子孫後代分住市內及東郊。府第雖經多次改築,舊時格局仍依稀可見。02、包頭市土默特右旗【五當召】原名巴達嘎爾廟,藏語巴達嘎爾意為白蓮花。在內蒙古包頭市東北約70公里的五當溝內,蒙古語五當意為柳樹,召為廟宇之意。建於清康熙年間,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漢名廣覺寺。廟宇為藏式,依山勢布局,主要建築位於山谷內一處突出的山坡上,倉房等附屬建築則分布在兩側山坡或山麓。全廟佔地面積約300餘畝,屋宇二千五百餘間,各幢建築自成一區。主要有蘇古沁獨官(殿)、洞闊爾獨宮、當圪希獨宮、卻衣林獨宮、阿會獨宮、日木倫獨宮、甘珠爾府、章嘉府、蘇波爾蓋陵等。是內蒙古地區現存唯一完整的西藏佛教廟宇,塑像俱全,壁畫絢麗,其中蘇古沁獨宮為全寺集會誦經之所,殿內陳設莊嚴肅穆。其餘各殿各有特色,或立高達10餘米的釋迦牟尼銅像,或供高達9米許的黃教始祖宗喀巴銅像,或塑面目猙獰的護法金剛像等等。五當溝內老松蟠曲,溪水清流,與白壁朱門的廟宇建築相掩映,風景十分幽美,為包頭市附近遊覽勝地。【昆都侖召】在內蒙古包頭市昆都侖區。建於清康熙年間,漢名法禧寺。昆都侖蒙語為橫山口。為藏式建築。相傳早年烏拉特後旗活佛,去西藏取經,帶回召廟建築圖樣,結合地形,依山傍水修建此廟。布局以大經堂為中心,輔以數個單體殿宇組成。經堂佛殿都是二至四層,白壁黑框窗,上窄下闊,莊嚴穩重。殿堂內原有彩畫和宗教塑像等,多已圮毀,大經堂經過維修,仍是別具一格的古建築群。【美岱召】原名靈覺寺,後改壽靈寺。在內蒙古上默特右旗,呼和浩特至包頭公路北側,東距包頭市東河區約50公里。明隆慶年間,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受封順義王,在土默川上始建城寺。明萬曆三年(1575年)建成的第一座城寺,朝廷賜名福化城。邁達里胡圖克圖於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曾來此傳教,所以又叫做邁達里廟、邁大力廟或美岱召。城寺周圍有士築石包鑲的城牆,平面略呈長方形,周長681米,四角建有角樓,南牆中部開設城門。院內殿堂供奉佛像,並有順義王家族世代居住的樓院:太后廟供檀香木塔,內儲大後骨灰。城寺兼具城堡、寺廟和邪宅的功能,在內蒙古地區僅此一處。寧城縣喀喇沁旗敖漢旗【大明塔】在內蒙古寧城縣遼中京城遺址內。塔築於高約6米的夯土台基上,八角十三層磚砌密檐式,高74米。塔座為須彌座,上部砌出仰蓮瓣,經改築,成為每邊寬14米、高17米的直壁。塔身第一層每面鑲嵌浮雕造像,正中鑲成起券佛龕,龕內蓮座上躍坐佛像,姿勢各不相同,佛像兩側為菩薩、力士像,塑像之上砌出華蓋,兩側上方各有飛天一對。浮雕刀法簡練,線條流暢,形象莊嚴,是遼代雕塑藝術中的佳作。每面的轉角柱部砌成塔形,上刻塔銘及佛名。此塔始建於遼代中期,傳為感聖寺內的佛舍利塔,今塔前尚有舊寺遺迹可尋。經歷代修繕,塔剎及塔座已失原貌,塔上第一層南面尚有清咸豐四年(1854年)重修時的蒙古文題記,是現存遼塔中最大的一座。【遼中京城遺址】在內蒙古寧城縣,老哈河北岸的沖積平原上,東距赤峰至時柏壽鐵路的天義車站15公里。遼宋澶淵之盟後,契丹貴族為便於與中原交往,利用北宋每年所納歲幣,徵集燕雲地區的漢族工匠,於遼統和二十五年(1007年)興築規模宏大的陪都中京大定府城。城址遺迹現仍明顯可見。除東南角破老哈河沖毀外,部分城牆殘高仍有4米。它由外城、內城和大內三部分組成,南北長3,500米,東西寬4,200米,周圍15公里許。外城南部為漢族居住區,有坊市、民居、廟宇、官署、驛館等,現今尚有兩座磚塔矗立地表,東南隅大塔,通稱為大明塔。內城為官署及屯兵區。大內為契丹貴族所居,有宮殿和倉廩等建築,現尚有宮殿廢墟。金代改為北京路大定府,元代改為大寧路,明初曾在此建立大寧衛,永樂初年廢棄,現通稱為大明城。它在研究契丹封建化進程以及與中原地區經濟文化交流等方面,頗具科學價值,1959—1960年曾在遺址內進行考古發掘。【龍泉寺石獅】在內蒙古喀喇沁旗錦山鎮西北山中。始建於元代,現存廟宇為清代建築。大殿前橫卧石獅一軀,長約4.5米。系就原地岩石雕刻而成,造型生動,形象逼真,刀法熟練。獅背立一小型界石碑,刻於元至元二年(1336年),獅前有至正元年(1341年〕刻「松州獅子崖龍泉寺住侍慈光普濟然公德行碑」。寺建於山巔南坡,岩隙清泉細流,終年不絕,附近樹木繁茂,故有龍泉之名。【靈悅寺】在內蒙古喀喇沁旗錦山鎮。建於清康熙年間。全寺共有建築五十餘間,佔地25畝,整個建築分山門、前殿、中殿及後大殿等部分,東西是鐘鼓樓,為一喇嘛寺廟。佛殿及經堂建坑結構分別為歇山、硬山、樓閣三種,形式和布局為漢式等廟建築。寺內原有釋迦牟尼、四大天王、十八羅漢等塑像以及7米余高的嘛呢輪,現多已不存。【五十家子塔】在內蒙古敖漢旗五十家子村西,南距新惠鎮約25公里。建於金代,矗立於遼代降聖州城西北隅,元代及近代曾重修。為八角十三層空心密格式磚塔,高約41米,塔剎猶存,重檐多殘損。第一層每面鑲有佛、菩薩及飛天像,造型渾厚,手法簡練,形制略同於寧城縣大明城內的小塔。【響水玉瀑】在內蒙古敖漢旗荷時勿蘇北西拉木倫河畔。此處林木青蔥,氣候涼爽,峭崖壁立,河水由西面飛奔瀉入深谷,發出擂擊萬張鼙鼓的響聲。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乾隆帝第一次東巡拜謁祖陵路經敖漢時,專程前往觀賞,揮毫題詩《觀敖漢瀑布水》二首,並大書摩崖以志之,賜響水瀑布為「玉瀑」。03、巴林右旗巴林左旗【遼慶陵】原名永慶陵。在內蒙古巴林右旗遼慶州城遺址北約10公里大興安嶺中的王墳溝,山為東西走向,遼代名慶雲山,山麓葬有遼聖宗耶律隆緒、興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三帝及其后妃,通稱東陵,中陵和西陵。民國初年被盜掘,隨葬文物多已散失,但從此地發現的石刻契丹小字哀冊,首次得知契丹文字使用情況。壁畫內容甚為豐富,從其中帶有契丹小字榜題的人物像,第一次證實史籍記載契丹族的髡頭習俗東陵壁畫中的巨幅四季山水,表現了遼代皇帝四時「捺缽」的習俗,最富有地方特色。現陵內地表的享堂、廡殿、羨道等遺迹尚可見。【遼慶州城遺址】在內蒙古巴林右旗索不力嘎(白塔子),查干木倫河上游的沖積平原上。大興安嶺南支重巒迭蟑,四面環繞,水草豐美,山色秀麗,為遼代帝王經常遊獵之地。聖宗耶律隆緒曾狩獵於此,死後按照其遺囑葬於城北慶雲山麓,因此建立慶州,作為守護陵墓的奉陵邑。城垣南北長930米,東西寬1.090米,建築遺址極為明顯,有的高達2.5米,地表散布的遺物也多。城內西北部有遼代磚塔釋迦加來舍利塔,索不力嘎為蒙古語「塔」的意思,因此用作地名。【釋迦如來舍利塔】通稱白塔子。在遼慶州城遺址內西北角。八角六層樓閣式磚塔,保存較為完好。高49.48米,下部台座較低,自第二層起逐漸內收,顯得莊嚴穩重。每層外表鑲嵌有人物及圖案花磚,除有佛、菩薩、力士等像外,還有樂舞、宴飲等畫面,為遼塔中所僅見,彌足珍貴。磚雕造型渾厚,工藝精巧。塔上鑲嵌有圓形及菱形銅鏡數百面,塔剎及他獸均為鎏金銅製,日光照射,燦爛奪目,與白堊土粉飾的塔身相輝映,尤為壯觀,幾十里外即可遇見綠色草原上光燦的白塔。從第五層內發現的磚刻銘文證實,塔建於遼重熙十八年(1049年)。【薈福寺】俗稱東大廟。在內蒙古巴林右旗大板鎮東端,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康熙帝次女榮憲公主主持興建,初名巴爾斯(虎)廟,後改名薈福寺。今廟內基本保持原有規模,有前殿、後殿、東西配殿及後東側室等,以後殿最為完整,面闊、進深各五間,重檐歇山頂,殿內佛像壁畫俱存。殿前側有覆缽式石塔兩座,高4.5米。此廟落成不久,為迎接康熙帝巡幸巴林草原,特在廟西北營建行官一座,帝曾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至此,今行宮舊址尚存。【遼太祖陵】在內蒙古巴林左旗遼祖州城址西北2公里的環形山谷中。谷口山峰陡立,並築有上牆阻隔,豁口僅可容小車通行。谷內樹木參天,清泉漫衍,風景佳絕。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陵墓在谷內西北山坡上,石塊壘砌地宮牆身遺迹已暴露地表,坡下尚存有享殿遺址,石翁仲及經幢等遺物隱於叢林之中。谷口兩側有守衛建築遺迹多處,東側小山頂有石雕大龜趺一個,其附近發現的殘碑石上,刻有工整秀麗的契丹大字,為研究契丹史的重要資料。【遼上京城遺址】在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南。十世紀初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創建契丹國,後改稱遼國,神冊三年(公元918年)開始建築京城,初名皇都,後改稱上京。由漢城、皇城、大內三部分組成,周圍約9公里。漢城在南,為漢、渤海、回鶻等族人居住區,有官署、寺院、市肆、民居及驛館等建築。皇城在北,為契丹族居住區,東南一帶有府第、官署、寺院等建築,道路交錯,建築遺迹甚多,地表現存有石刻觀音像一座;西、北一帶,地表空曠無物。原是契丹貴族們借設氈帳區。大內在皇城中央,即宮廷所在,原基岩突出平地,官殿建於崗阜之上,四圍繞以宮牆,氣象恢宏。城址曾遭受洪水侵襲,殘牆高6米許,皇城南牆及漢城城牆多傾圮,皇城各門及瓮城遺迹猶在,皇城和大內的建築基址,以及街道分布情景,亦依稀可辨。今皇城及大內地區已妥為保護,城鎮工廠民居環城外東北西三面建築,各族群眾利用為牧場,牲畜星羅棋布,自由生息,古城廢墟平添生氣。【林東塔】在內蒙古巴林左旗遼上京城址附近。塔為磚砌,共兩座:一位於城址北面約1公里北山坡。稱北塔,早已殘毀,僅存密檐式塔身的下半部,殘高約6米,在此可以俯視林東鎮全景。一位於城址南面約3公里南山,稱南塔,保存較好,殘高約20米,八角七層密檐式,塔身第一層鑲嵌雕像,全用細砂岩鐫刻,有佛、菩薩、天王、力士等像,刀法精緻,線條流暢,形象逼真,是遼代雕塑藝術中的傑作,造型上有濃厚的唐代遺風,類似遼西京大同華嚴寺內形象,但此為半圓雕,工藝造詣有過之而無不及,富有藝術價值。【遼祖州城遺址】在內蒙古巴林左旗石房子村西。分內外兩城,東南向,周圍約2公里,殘垣高約6米。外城的四個門址尚存,東門和北門可見到瓮城痕迹;內城中有幾處高大的台基,西北隅現存有石房子一座。內城南門有直通外城南門的大街,寬約40餘米,兩旁尚有明顯的建築遺迹。此為守護遼太祖陵墓而設置的奉陵邑,陵在城西北山谷中。【石房子】在遼祖州城遺址內西北角。花崗岩大石板砌成,高3.5米,寬6.7米,進深4.8米,石板厚45—60厘米。全屋只用七塊大石板砌成,左、右、後牆各一塊,頂蓋一塊,地鋪一塊,前面左右各一塊留出門豁。此種結構為我國古代建築物中所少有。距今已有一千餘年歷史,可能和祭祀遼太祖陵有密切關係。【後召廟遼石窟寺】在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西南約25公里峽谷中。石窟開鑿在谷內南向的陡壁上,窟前有大殿,面闊七間、進深三間。窟分中、南、北三窟,均較完整。中窟正中為佛涅槃像,俗稱卧佛,佛像兩側有菩薩及弟子像,作痛哭流涕狀,形象逼真,惜已殘損。南窟刻有佛、文殊、普賢及力士像。北窟分南北兩小室,北小室雕塑同於南窟,南小室的佛像兩下側有契丹裝束的供養人浮雕像,其旁浮雕力士像一對,面目猙獰,足著長靴,頗有地方特色。谷口兩側岩壁上亦刻力士像各一,淺浮雕手法,造型渾厚有力。石窟上端刻有「真寂之寺」門額,應是遼代寺名。窟上山頂陡壁巋然獨存巨石一塊,遠望如桃,俗名挑兒石,傳說繞此巨石一周可以得福。04、和林格爾縣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在內蒙古和林格爾縣東南40公里新店子小板申村東,1971年發現。此墓為多室磚墓,由墓道、前甲後三主室、耳室等組成。墓門東向,墓室全長19.85米。保存有50多組彩繪壁畫,布局精緻,技巧嫻熟,形象地反映了東漢後期農牧業生產、塢壁莊園,車馬出行、城垣官署、舞樂百戲、歷史故事以及祥瑞等等。按壁畫內容和榜題可知墓主曾任郎、長史、都尉、縣令等職,其最後的官職為護烏桓校尉,系負責管理北方烏桓、鮮卑等少數民族事務的最高軍政長官。烏桓、鮮卑族人物形象在壁畫中出現不少,是研究北方少數民族史的重要資料。【唐單于都護府城遺址】在內蒙古和林格爾縣上土城村北。北距呼和浩特市40公里,位於呼和浩特平原南端,西臨寶貝河。南部為西漢定襄郡治成樂縣城址,北魏初期又在此建立盛樂城,唐代單幹部護府建於漢、北魏城址之北,平面呈不規則的五邊形,周圍約8公里,現今殘存城牆高約6米,東門及瓮城遺迹還很清楚。城內建築遺迹甚多,地下蘊藏文物也甚豐富。城外唐墓較多,歷年均有所發現,出上有墓誌等文物。【普會寺】蒙古語稱為錫拉木倫召。在內蒙古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烏蘭圖格鄉,錫拉木倫河流經廟北,俗稱召河廟。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曾經多次修繕,現存正殿、山門、東西配房等建築,原系呼和浩特市席力圖召分廟,由該寺四世活佛阿旺羅布桑拉布敦主持建造。此地在清代為呼和浩特往外蒙古商旅必經之地,大青山後為農牧物資的集散地,故此寺曾負盛名。【百靈廟】在內蒙古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百靈廟鎮,初建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四十五年,清廷賜名廣福寺。因系喀爾喀右翼旗(通稱達爾罕旗)貝勒所建,俗稱貝勒廟;又因當地盛產百靈鳥,故訛傳為今名。1913年焚毀,1924—1927年重修,現尚存部分廟宇。大殿分為佛殿和經堂,作歇山頂式;兩側配房則為硬山式建築。廟前殘存覆缽式塔兩座。今附近已發展成為新興草原城鎮。05、正藍旗錫林浩特市【元上都城遺址】在內蒙古正藍旗五一牧場境內,閃電河(灤河上游)北岸的沖積平地上。都城初建於元憲宗六年(1256年),名開平府,後改為上都,又名上京或灤京。城垣平面呈方形,每面長2.200米,合於史書「外城方十里」的記載。城市布局具有中原傳統風格,有宮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宮城牆用磚包鑲,四角有樓,內有大明殿、鴻禧殿、奎章閣、大安閣等殿閣亭榭。皇城環衛宮城四周,城牆用石塊包鑲,道路整齊,井然有序,為官署府邸所在地區。外城牆全用土築,在皇城西北面,為苑囿、寺觀、作坊所在地區。城外東、南、西三處關廂地帶,為市肆、民居及倉稟所在。城於明永樂初年荒廢,城垣及建築台基依然殘留地表,蒙古語稱此城為「兆奈曼蘇默」,為一百另八座廟的意思,就是依據城址中建築台基眾多而訛傳的。城址文物對研究元代歷史有重要價值。【貝子廟】在內蒙古錫林浩特市內,由阿巴哈納爾旗(俗稱貝子旗)巴拉吉日道爾吉貝子和巴拉朱爾倫德布一世活佛主持興建,因有此名。又因該廟一世活佛曾獲得「班智達」(聰明的布教者)稱號,又名班智達葛根廟。始建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三十三年賜漢名崇善寺。乾隆以後至民國間陸續擴建,成為錫林郭勒草原上規模最大的喇嘛廟。主要建築有朝克欽殿、明干殿、內蒙古自治區(211)卻日殿、珠都巴殿、丁克爾殿、活佛殿及喇嘛塔等。今僅存部分殿宇,原有布局還依稀可辨,廟字附近已逐步發展為草原新興城市,並改名為錫林浩特,古廟已成為點綴草原城市風光的古代文物。06、新巴爾虎右旗鄂倫春自治旗扎蘭屯市【呼論湖】俗名達賚湖,古稱俱輪泊。在新巴爾虎右旗東北。長約80公里,寬約35公里,面積2.31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539米,克魯倫河和烏爾遜河分別由西南和南部注入,水量豐富,盛產魚類。湖畔岡阜起伏,牧草叢生,風光綺麗,素有呼倫貝爾草原明珠之譽。【嘎仙洞】在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北約10公里、大興安嶺北段頂巔的東端。其地峰巒層迭,古木參天,松樺蔽日。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約2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長90多米,東西寬27米許,高20餘米,相傳為仙人洞府。1980年夏季在洞口內15米處的石壁上發現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銘刻。按《魏書》載,是年烏洛侯國遣使報稱:「其國西北有國家先帝舊墟,石室南北九十步,東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派中書侍郎李敞去祭祀,並「刊祝文於室之壁而還」。現今發現的銘文共二百零一字,與史籍記載基本相符,證實為拓跋鮮卑族的發祥地。洞內堆積的文化層較厚,對於研究拓跋鮮卑族早期歷史,具有重要科學價值。【扎蘭屯】在大興安嶺的東南麓,內蒙古扎蘭屯市,城鎮街市整潔,其地山環水繞,樹木參天,城旁為公園,每當盛夏時節、河旁濃蔭蔽日,山野鮮花盛開,水上遊艇如梭,各族人民來此歡渡假日,為內蒙古著名的避暑勝地。07、庫倫旗奈曼旗【興源寺】在內蒙古庫倫旗庫倫鎮。建於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為藏漢混合式西藏佛教寺廟。面積7,000餘平方米。分東西兩院,東為喇嘛住所,現已不存;西為寺院,保存尚好。正殿為八十一間二層藏漢混合式建築,殿內為六十四根朱漆繪金龍大柱,大殿二十八根大梁以及門、窗、斗栱均為木雕或彩繪。殿前有鐘樓(鼓樓殘缺),殿後為天王、羅漢等廟。庫倫旗在清初實行政教合一的統治,成為當時蒙古地區宗教統治的中心,興源寺是當時庫倫旗最高政教權力機構,錫呼圖扎薩克喇嘛在此坐床。【福緣寺】在內蒙古庫倫旗庫倫鎮的興源寺東南,兩寺相距五十米。建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為漢式西藏佛教寺廟。前殿為重檐殿堂建築,屋樑、斗拱均為明袱彩繪,後殿為二層樓閣式建築,左右為配殿和廂房,面積2.000餘平方米,寺院保存完好。寺內青松翠柏,古木參天,頗有古剎之風。【奈曼王府】在內蒙古奈曼旗大沁他拉。建於清同治二年(1863年)。原分東、西兩院,東院為衛隊駐地,現已不存。西院為王爺住房,僅有側門經東院出大門,大門前有大、小石獅各一對,現存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為迴廊式四合院布局,建築具有清末懸山滾龍脊、獸面瓦當以及雕樑畫棟、紅柱迴廊等特點,鮮明反映出封建王公的等級尊嚴。據史料記載,奈曼旗於公元1627年歸附清太宗,被封為郡王,共歷十四代,先後共建四個王府。此為十一代郡王德木楚克孔布親王所建,但在十二代郡王瑪什巴圖爾時始遷入。是全區唯一保存的王府。08、准格爾旗伊金霍洛旗烏拉特後旗【寶堂寺】俗稱准格爾召或西召。在內蒙古准格爾旗西部,距伊克昭盟駐地東勝縣城約40公里。初建於清代,1928年重修。寺內主要建築為經堂、佛殿及左右配殿。殿宇全部用黃綠兩色琉璃瓦覆蓋,並堆砌各式圖案花紋,極為絢麗奪目。小廟和倉房不規則地散布在大殿兩側及後方,自成系統。結構有西藏式和中原式之異。柳綠叢中,殿閣嵯峨,清幽典雅,別有情趣。【成吉思汗陵】在內蒙古伊金霍洛旗阿騰席連鎮東南15公里。建築面積1.500多平方米。平面為⊥字形,主體是中央紀念堂,高20多米,下部為八角形,內置通柱,上出重檐,蒙古包式穹窿頂,精工彩繪藻井。左右兩翼作不等邊的八角形,單檐蒙古包式穹窿頂。頂外部用藍色琉璃瓦砌出渾厚典雅的雲頭,鑲嵌黃色琉璃磚,並置金黃色琉璃寶頂,金碧輝煌,與叢林相映,光耀奪目。明正統以後,鄂爾多斯蒙古部進駐河套一帶,供奉傳為成吉思汗靈櫃的「八白室」,原在今達拉特旗的王愛召,清初移伊金霍洛,世代傳為成吉思汗陵。抗日戰爭中靈櫃先移甘肅興隆山,後遷青海塔爾寺,解放後迎回原地,並新建陵園。中央紀念堂正中塑成吉思汗坐像,兩廊精工彩繪成吉思汗生平事迹壁畫,堂後寢宮安置黃色蒙古包四座,供奉成吉思汗夫婦以及其孫貴由夫婦的靈櫃。每年在此舉行公祭,遠近蒙古族及各民族人民部來參加盛會。【布爾很哈達岩畫】在內蒙古烏拉特後旗達里蓋溝北約2公里。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小山,狀如無頂塔基,峭壁懸崖,令人目眩。當地傳說為眾神棲息之所,蒙古語布爾很哈達,意為神山。山北坡怪石嶙峋,古代遺留岩畫甚多,包括各種野牲、騎者、車輛、穹窿、舞蹈場面以及星圖內蒙古自治區(213)等等。表現了古代游牧人的經濟生活、思想意識,以及與自然界進行鬥爭的樂觀精神。這些岩畫不限於一個時代,至少分屬於青銅時代和隋唐兩代,可以看到人們相繼來此游牧的歷史情景。09、阿拉善左旗額濟納旗科爾沁右翼前旗【延福寺】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原系阿拉善旗王府家廟,故築於王府側旁。布局整齊,結構玲現,工藝情巧,樹木掩映,宛如王府花園。現存主要建築有山門、東西配殿和大殿,殿內塑像及彩繪畫像均保存較好,近年修茸一新。【甲渠侯官遺址】俗稱破城子。在內蒙古額濟納旗南24公里,納林、伊肯河之間的戈壁灘上,為漢代居延都尉西部防線甲渠塞之長——甲渠侯官衙。發掘前,遺址大部為砂礫掩沒。往西300米,南北排列「一」字形烽燧和雙重塞牆遺迹。1930年,前西北科學考察團掘獲漢簡五千餘枚。1974年甘肅居延考古隊進行了發掘。障塞為一土坯方堡,基方23.3米,厚4—4.5米,殘高4.6米,結構為由三層土坯夾一層芨芨草築成,草層間距45厘米。門在東南角。障內堆積近頂,兩側有台階馬(自治區道可登城頭。建築毀於大火。塢北連障牆,方47.5X45.5米,夯土牆厚1.8—2米,殘高0.9米左右,牆面抹草泥白灰,塢門在東牆,外有曲壁似瓮城形制。塢四周3米內埋尖木樁四排,史書和簡冊謂之「虎落」,塢頂女牆嵌有「轉射」,塢內房屋三十七間。障塢內出土木簡計三千四百三十四枚。塢南50米,有方形夯土台,屬侯官的專職瞭望哨。塢東灰堆,出簡三千二百二十二枚,實物七百三十九件,與其他出土文物,共計簡六千八百六十五枚,實物八百八十一件。重要的有弓箭、銅鏃、轉射、鐵甲、轆轉、貨幣、鐵農具、網墜、獵具、木柱斗、木板畫、竹笛等。本簡堅固如新,字跡清晰。箭頭、箭桿、箭羽完整,實屬罕見。【黑城】在內蒙古額濟納旗達賴序布東南35公里、納林河東岸的河岸三角洲上,傳為西夏古都黑水城。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置亦集乃路,蒙古語為哈日浩特,意即黑城。現存城牆高9米,周圍約2公里,東西兩面開設城門。城西北隅保存有高大的覆缽式塔一座,其它建築遺址殘柱頹壁仍到處可見。城外西南角有伊斯蘭式建築一座。城內埋藏地下的有機物質,由於氣候極其乾燥,出土時保存如新,引起國內外考古學界的密切注視。傳說元亡之際,駐守危城者為一位黑將軍,曾將珍寶埋藏城內井中。帝國主義分子據此傳說在城中肆意挖掘,埋藏珍寶雖未尋獲,但盜走不少西夏、元代珍貴文物,如著名的西夏漢文字典《番漢合時掌中珠》,即出土於此。【阿爾山溫泉】在內蒙古科爾沁右翼前旗西北部、大興安嶺的崇山峻岭之中,其地群山翠迭,山泉四溢匯流成池,共有大小溫泉四十二處。為著名遊覽療養勝地。每年盛夏時節,蒙古族人多有自帶蒙古包遠道來此沐浴療養者。溫泉附近樹多林密,蒼松白樺掩蓋嶺巔,山谷遮翳不可見。山珍藥材,遍地叢生。登臨山嶺,可飽覽祖國北疆的壯麗山川。美景美圖精品美文音樂空間職場技巧音畫圖文感悟哲理星座運清生活百科史海鉤沉健康常識書畫古玩網頁特效電腦技巧在線書架精美相冊
您已閱覽
分
秒 感謝光臨古箏:高山流水
推薦閱讀:
※為了跳支舞,這1500多個歪果仁同時跑來了中國丨推介
※中國十大名茶排名
※好人好報 中國佛教故事網
※《中國神話故事》十二生肖
※世界餐桌上,少不了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