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 魏晉南北朝文學

緒  論

(2課時)

一、學習提示

《緒論》分6節介紹了魏晉南北朝文學的基本情況。第一節:文學的自覺與文學批評的興盛。介紹了文學自覺的三個標誌,指出了文學理論與批評的興盛是與文學的自覺聯繫在一起的。第二節:動亂中文人的命運與文人的風尚。指出了這一時期作為亂世文學的「三大主題」:生死主題、遊仙主題、隱逸主題。第三節:門閥制度與門閥觀念下的文學創作。主要概述了這一時期文學的兩大現象: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學創作中,如左思、鮑照;文學家族的大量出現,如「三曹」、「三張二陸兩潘」、「二謝」等。第四節:玄學對文學的滲透。論述了魏晉玄學對文學藝術的影響,玄言詩的歷史地位。第五節:佛教與佛經翻譯對文學的影響。從5個方面考察了佛教對文學的影響。第六節,魏晉南北朝文學發展歷程。介紹了建安、正始時期、兩晉時期和南北朝時期文學的不同風格和特點,指出了這一時期的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一個醞釀著「新變」的時期。

要求了解本時期多種社會思潮、文學觀念對文學發展的影響。重點掌握文學的自覺和它在我國文學史的地位。

二、重點和難點

1、文學自覺

2、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發展歷程。

從公元196年(漢獻帝建安元年)至公元589年約近四百年,是中國歷史上的魏晉南北朝北朝,這一時期的文學稱為魏晉南北朝文學,也有稱為中國中古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是一個承上啟下,走向繁榮的過渡時期。這一時期,在文學思想、文學的題材、體裁以及整體風貌上,都呈現出許多新的變化。

一、魏晉南北朝文學的起訖及分期:

                  東魏→北齊

漢  魏     北方十六國→北魏  

末  蜀  西晉          西魏→北周

建  吳                      隋

安        南方東晉 →宋→齊→梁→陳    

↓                              ↓

(196)………………………(約400年)…………………………(589)

二、魏晉南北朝文學的時代特徵

魏晉南北朝時期,可說是中國歷史上的「亂世」。這近四百年間,除了西晉短暫的統一外,一直處於分裂、動蕩之中,漢末動亂,代之而起的是三國鼎立。公元265年,司馬炎篡魏建立西晉王朝,至280年滅吳而統一全國,但至316年即由於「八王之亂」而滅亡。317年,司馬睿在江南建立東晉王朝,420年又為劉裕所篡。此後便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北方是十六國的混亂局面,南方則宋、齊、梁、陳幾個朝代頻繁更迭。這一時期除了西晉的統治時間較長外,其餘的朝代均為時較短,最短的蕭齊政權不過20餘年,王朝更迭帶來的爭鬥以及南北對峙帶來的相互攻伐,使這一時期戰亂不斷,少有寧日。戰亂使很多人喪生,也帶來了饑饉、瘟疫及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這些都深刻地影響了文人的心態與精神風貌,同時也影響到整個文學創作的主題、題材與作品的基調。因為戰爭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使心靈敏感的作家與文人普遍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的脆弱、命運的多變難卜,人生禍福無常以及生命個體面對多變的時代風雲的無能為力。於是我們便在魏晉南北朝文學裡看到了一些集中的文學主題,如生死主題、遊仙主題及隱逸的主題。在亂世之中,文人的生活方式或表現為慷慨悲歌、或任誕放達、或及時行樂,追求聲色,而文學風貌也呈現出或梗概多氣、或隱約曲折、或綺麗華靡的特點,這些都不能不說和特定的時代背景相關。

魏晉南北朝時期除了社會動蕩不寧外,其另一值得注意的特點則是門閥制度。

門閥制度又稱士族(世族)門閥制度。士族或世族,是指高門大族。約在東漢後期,士大夫中就出現了一些世家大族,他們累世公卿,在入仕上,其子弟比一般人更容易獲得政治上的權利。漢末以後,他們成為一個獨立性很強的社會力量。世族的力量在漢末曾一度受到打擊與削弱,但到曹丕實行「九品中正制」後,由於中正官為士族所把持,從而又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至東晉時,由於門閥勢力的強盛,一些門閥士族控制了中央政權而形成了政權由士族與皇權的共治局面,所謂「王與馬共天下」,即是這種現象的反映(參田餘慶《東晉門政治》一書)。

士族門閥制度無疑是落後反動的,因為它強化了士族的地位,阻礙了寒族(庶族)出身的士人的仕進之路,加劇了士庶之間的矛盾。而門閥制度作為這一時期的一個重要的社會特點,對這一時期文學特色的形成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一,表現為這一時期的文學中,寒士不平成為一個重要的主題。面對士族把持政治權力,不少出身寒族的文人在他們的作品中發出強烈的呼喊,形成了一個具有時代性特點的文學主題。左思的《詠史》,鮑照的《擬行路難》十八首,都將他們的不平傾注於詩中,成為這一時期此類文學的代表。其二,士族不僅僅是政治上的高門,士庶的分野甚至更主要地表現在文化上。陳寅恪先生說:「所謂士族者,其初並不專用其先代高官厚祿為其唯一之表徵,而實以家學及禮法等標異於其他諸姓。」「夫士族之特點既在其門風之優美,不同於凡庶,而優美之門風實基於學業之因襲。」(《唐代政治史述論稿》P71、72)士族在文化上所具有的優越的先天條件,對於形成其在文學上的優長具有重大的影響。南北朝時期出現的以世家大族為中心的文學家族或文學集團,即與士族的文化承傳有關。以世族文人群體為特徵而構成的文學集團,成為六朝文學中的一個重要現象,因為世族普遍地愛尚文義,其群體趣味與個體性情在文學中多有表露,且能影響其文學思想與創作實踐(程章燦《世族與六朝文學》)。兩晉時的陸氏家族,劉宋時的謝氏家族,蕭梁時的蕭氏父子、庾氏父子、徐氏父子等文學家族,即是這方面的代表。其三,士族由於其獨特的地位與藝術素養,對其文學創作的主題與藝術趣味也具有重大的影響。由於士族重門風與禮法,大都具有家族的使命感,因而他們的作品中也多有追述或炫耀門第、追敘祖先功德之作。其在藝術上多追求典雅、精工等審美特徵,這些都對六朝時期文學風貌的形成產生巨大的影響。

三、魏晉南北朝文學的主要特徵——文學自覺

魯迅在他的著名論文《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係》中說:

曹丕的一個時代可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或如近代所說,是為藝術而藝術的一派

「文學的自覺」是本時期文學的最主要的特徵。貫串整個魏晉南北朝,大約經過三百年才實現。所謂文學的自覺有三個標誌:

第一,對文學的重視和文學觀的發展,

曹丕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典論·論文》)他所說的文章,不僅包括政治、倫理等方面的文章,還包括詩、賦等文學作品。這在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將文學提高到「大業」、「盛事」的高度來看待。這個情況與漢代作比較就可以看出區別。漢武帝雖然也喜歡文學,他的身邊確實也聚集了一批文學家,但只不過是「固主上所戲弄,倡優畜之」(司馬遷《報任安書》)。而他的喜歡文學,更多的是注重文學作品的娛樂消遣作用。所以說,漢代文學還未走向自覺,還未取得完全獨立和高尚的價值與地位。

對文學的重視還表現在一些學者文人對文學作品的收集、整理、編輯和品評。如梁太子蕭統編的《文選》,南朝陳代徐陵編的《玉台新詠》,鍾嶸的《詩品》等。

文學觀的發展,主要體現在文學批評理論的繁榮。一些文學批評家著書立說,專門對文學進行品評、研究。這方面的主要論著有:曹丕的《典論·論文》,陸機的《文賦》,劉勰的《文心雕龍》等。劉勰《文心雕龍》的出現,標誌著中國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建立了完整的體系。主要的貢獻:(一)論述了文學發展的外部原因和內部規律;(二)總結了許多寶貴的文學創作經驗,揭示了創作活動的奧妙,從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創作論。

第二,對文學的各種體裁有了比較細緻的區分,更重要的是有了對各種體裁的文體辨析的意識;魏晉南北朝出現了新的文學思潮,就是將文學從學術中區分出來,進而探求文學的特點、文學本身的分類、文學創作的規律及價值。《文選》列各種文體為37類,《文心雕龍》把文章分為33類,而且將這些類又歸納為兩大類:文與筆。《文心雕龍》說:「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這裡所說的「文」,主要指詩賦等注重文采、抒情體物的文體;「筆」,主要指論說、表章等實用的文體。雖然這樣的分法只是從有韻無韻上考慮,但畢竟已經注意到了各種文體的特點和性質。

第三,對文學的審美特性有了自覺的追求。曹丕《典論·論文》說「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善實,詩賦欲麗」;陸機《文賦》說「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而《文心雕龍》以大量的篇幅論述文學作品的藝術特徵,涉及情采、聲律、麗辭、比興、誇飾、練字等許多方面,更是文學自覺的標誌。而梁元帝蕭繹的《今樓子·立言》,對文筆的劃分更準確了:

吟詠風謠,流連哀思者謂之文。……至若文者,惟須綺谷紛披,宮徵靡曼,唇吻遒會,情靈搖蕩。

這裡,他認識到「文」的特點有三:美的辭采、美的聲調音律、能夠打動人的心靈。他是從審美特徵來認識文學的,比較直接的抓住了文學的本質特徵。已經跟我們今天對文學的認識幾乎一致了。

對文學的審美特性有了自覺的追求,不但表現在理論的創新上,更重要的是表現在創作實踐中追求美的創造。表現在:

一是開拓了一些新的題材。陶淵明創立了田園詩,謝靈運、謝朓完成了從玄言詩到山水詩的轉變,這些都是表現自然美的;梁代宮廷里出現了「宮體詩」,主要是表現女性美的;邊塞詩也始於南北朝。

二是文學形式的更新演化,也反映了一種對美的追求。拿詩歌來說,古體五言詩在漢代已經成熟,經過建安詩人和阮籍等人的創作,在內容、手法等方面又有新的發展和豐富;七言詩在漢代產生,但數量極少,到了曹丕的《燕歌行》,可以看到明顯的進步,南朝的鮑照又創立了以七言為主的雜言樂府歌行;齊「永明體」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最美的詩歌樣式——格律詩即將出現。

三是追求修辭的華美。這與文學觀的發展是一致的。曹植的詩歌開始講究詞采華美和對仗工整,開始著意於鍊字造句。如「秋蘭被長坂,朱華冒綠池,」(《公宴》)此後太康詩人、南朝詩人大多著意於此,成為一種時尚。

第四,注重文學與哲學的結合。文學與哲學結合這一特點在先秦諸子散文中比較明顯,但嚴格講,先秦諸子散文不是文學作品。而哲理詩在先秦兩漢時較少見。到了漢末,從古詩十九首起,詩歌中已經有了哲理化的因素。到了魏晉時期,文學與哲理的結合成為一種引人注目的新現象。這種現象的產生,一方面與當時玄學有關,另方面與作家個人的經歷有關。從根本上說,是作家個人意識加強,重視個體價值的結果。本時期的哲理詩,以阮籍、陶淵明的成就最高。這一種文學與哲學的結合,給中國古代文學的面貌帶來了極大的改變。這使文學(主要是詩歌)擺脫了簡單的、就事論事的反映現實的傳統,表現了作者更為深邃的心理活動,並把讀者帶入到一個更高層次的思考。詩歌的內涵,由此變得更加豐富、深沉、厚重了。

總之,魏晉南北朝是我國文學史上文學的自覺時代,是文學的各方面都富於創新精神的時代。儘管這個時期的文學還不是很成熟,但是它為後代的文學確立了一些重要的原則,提供了多樣的發展空間,開闢了更為廣闊的道路。為唐代文學的全面繁榮奠定了基礎。

四、魏晉南北朝哲學思想對文學的影響

這一時期在哲學思想領域的特點是思想活躍,各種思潮紛紛興起。約而言之,則可概括為儒學式微、玄學興起,佛、道二教廣泛傳播流行。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作為一種官方意識形態在兩漢時期一直居於支配地位,它不僅是整個社會政治與道德的綱紀,而且也影響著士人的政治生活與思維方式。漢末黃巾起義,不僅動搖了漢朝的統治,同時也動搖了兩漢數百年間儒學一尊的地位。面對滿目瘡痍的社會與紊亂崩潰的綱紀,要重新恢復整個的安寧穩定與秩序,新的地主階級的統治者必須尋找一種更行之有效的治國之術。漢末乘時而起的曹操即提倡法治,用人唯才,至於選拔「不仁不孝,而有漢國用兵之術」(《求逸才令》)的人,作為北方的實際統治者,曹操的這些措施又加速了儒學的衰落。顧炎武在《日知錄·兩漢風俗》中說:

「孟德既有冀州,崇獎跅馳(tuo  chi/放蕩)之士。觀其下令再三,至於求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於是權詐迭起,奸逆萌生。故董昭太和之疏,已謂當今年少不復學問為本,專以交通為業;國士不以孝悌清修為首,乃以趨勢求利為先。……夫以經術之治,節義之防,光武、明章數世為之而未足;毀方敗常之俗,孟德一人變之而有餘。」

即指曹操的措施所帶來的思想變化。儒學一尊的地位一旦打破,人的思想一旦從桎梏中解放出來,於是便出現了思想界的活躍局面,各種「異端」思想便流行起來。魯迅即說這時「更因思想通脫之後,廢除固執,遂能充分容納異端和外來的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係》)

儒學式微的同時,則是玄學的興起與佛、道的流行。

玄學興起於魏晉之際,而盛行於兩晉,其內涵雖在魏晉及兩晉有所變化,但總體上看,它是魏晉時期所形成的一種不同於以前的新的世界觀與人生觀。玄學的產生,實緣於魏王弼、何晏等人對《老》、《庄》、《易》及《論語》等的注釋(王弼有《老子注》、《周易注》、《周易略例》、《論語釋疑》,何晏有《論語集釋》等),因此,玄學的形成實和老莊思想頗有關係。到東晉時,玄學又吸取了佛學的一些成分,進入新階段。但不論如何,玄學與漢代盛行的神學目的論,讖緯宿命論相比,它更帶有思辯性,這從當時玄學所涉及的一些命題即可看出(如聖人有情無情問題,本末有無問題,聲無哀樂問題、養生問題、言意關係問題等),這些帶有強烈的思辯性的問題,打破了漢代以來繁瑣經學的統治,對於解放人的思想、活躍思維都起了重大作用。而玄學中一些命題的辯析探討,反過來也影響到文學創作風貌的變化,如玄學崇尚虛無、貴自然、辯形神,對於文學創作中追求自然神韻就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阮籍的發言玄遠,嵇康的清新脫俗,陶淵明的任真自然,都不能不說和玄學的影響有關。

除了玄學的興起外,這一時期另一值得注目者乃佛、道二教的流行。

佛教約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此後在中國生根、變化、發展,形成了中國化的佛教,並溶入中國文化之中,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佛教發源於公元前六至五世紀的古印度,為釋加牟尼所創。史載:「漢哀帝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國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傳》),這是關於佛經傳入中國的最早的時間記載,至漢明帝永平八年(65年),帝夢金人而遣使至天竺求法,十年天竺僧人竺法蘭,迦葉摩騰以白馬馱經至洛陽,明帝為建白馬寺。桓帝時大月支僧支讖來到洛陽,譯經典,此後,又有安世高來華。他們先後譯出佛經小乘經典,佛教漸見流傳。至魏晉南北朝,又有支謙、康僧會、竺法護、道安、鳩摩羅會、法顯、曇無讖、真諦等眾多僧人,翻譯大量佛經。這些佛經不少是由外來的印度或西域僧人與漢人共同翻譯的,而在共同翻譯過程中,增進了中外思想、語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佛教的傳入,帶來了中國政治、思想、經濟、文學、音樂、美術、雕塑、音樂習俗等一系列的變化,其中這一時期佛教流行的最主要標誌,並對中國文化產生巨大影響者,乃在於佛、玄、儒的交流及大量的佛寺的創設。中國的寺院有相當一部分即創設於魏晉南北朝。據統計,梁時有佛寺2846座,僧尼82700餘人,僅建康就有佛寺700餘座;北魏末,寺院有3萬餘座,僧尼二百餘萬人;北齊僧尼二百餘萬人,寺院4萬餘座。就文學而言,由於佛教的流行,玄與佛合流,不少文人大都研習佛理並與僧人交往,這對於豐富文學思想以及藝術形式、表現手法,都有很大影響,其主要者,一是使中國文學中想像更豐富。二是使中國文學的故事性加強。三是天竺聲韻理論影響了中國音韻學的產生,進而影響到詩歌格律的形成。四是豐富了中國語言與辭彙。五則豐富了文學觀念。

與佛教相比,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一種宗教,約產生於漢末,相傳張道陵為道教創始者。與佛教追求寂天不同,道教的主旨在於追求人的精神自由與長生不死,並通過煉丹、吃藥等來達到其目的。葛洪《神仙傳》記張道陵云:「張道陵者,沛國人也,本太學書生,博通五經,晚乃嘆曰:『此無益於年命。』遂學長生之道。得黃帝九鼎丹法,欲合之,用藥皆靡費錢帛。」除煉丹、吃藥外,道教也講究養生、醫術本草。就煉丹吃藥來說,道教對統治階級頗有吸引,而講究養生、醫術本草則對平民有吸引。它求仙而不否定世俗,求長生而不否定享樂,既有很大的虛幻性,又有很強的現實性,所以,道教自產生以後,不論在上層社會還是普通民眾中都不乏吸引力。因此,在佛教流行的同時,道教也在社會上廣泛地傳播開來。

道教的求長生、慕神仙以及煉丹、服食等,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人有很大影響。這一時期文學作品中的遊仙詩以及作品中所呈現的生命意識與主題,莫不與道教的流行與影響有關。曹操有《氣出唱》三首及《精列》,郭璞有《遊仙詩》十四首等,均是其代表,也有一些詩中對求仙表示懷疑的,如曹植詩云:「虛無求列仙,松子久吾欺。」曹操云:「神龜雖壽,猶有竟時」,等等。這些詩不論是正面的希企求仙,還是反面的否定神仙的虛妄,都反映了神仙之說對文人的影響。這種長生求仙,也反映了這一時期人的生命意識的覺醒。「我們念魏晉人的詩,感到最普遍、最深刻,能激動人的,便是那在詩中充滿了對時光飄忽和人生短促的思想與情感。」(王瑤《中古文學論集·文人與葯》)是否可以說,這種覺醒了的生命意識是道教神仙之說流行的原因之一,而道教神仙之說的流行,也加強了人的生命意識的進一步覺醒。道教影響於文學的另一值得注意的特點,是它對想像力的刺激。儒家是重功利的,重實用的,很少有神奇的怪誕不經的想像,而道教因為求仙,描繪了一幅美妙的仙界,這對於文人想像力的開發,對於文學作品中富有浪漫主義的藝術境界的描繪,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五、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發展歷程

編者將這一個時期的文學劃分為三個歷程:建安、正始文學,兩晉文學,南北朝文學。

(1)建安、正始文學。建安文學是魏晉南北朝文學的開始。這時的文壇以曹氏父子為中心,在他們的周圍集中了王桀、劉楨等一批文學家。政治理想的高揚、人生短暫的哀嘆、強烈的個性、濃郁的悲劇色彩,這些特點構成了「建安風骨」這一時代特徵。正始文學處於魏晉易代之際,政局恐怖。在哲學史上,正始是正始玄學的開創期,在文學史上,正始文學的主要代表是嵇康和阮籍,他們的作品揭露了禮教的虛偽,表現了政治重壓下的苦悶與抗議。

(2)兩晉文學。兩晉太康時期文壇出現繁榮局面。「三張二陸兩潘一左」是太康時期的代表詩人。太康詩風以繁縟為主,喪失了建安詩歌的「風力」,但在語言的運用上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左思的《詠史》詩,抗議門閥制度,抒發寒士不平,與建安詩歌一脈相承。

西晉末年,在士族清淡玄理的風氣下,產生了玄言詩。東晉玄佛合流,更助長了玄言詩的發展,使它佔據東晉詩壇達百年之久。晉宋易代之際出現了陶淵明,他開創了田園詩,他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成就最高的詩人。

(3)南北朝文學。宋初經歷了由玄言詩到山水詩轉變過程,謝靈運是第一個大力寫出山水詩的詩人。山水詩的出現擴大了詩歌的題材,豐富了詩歌的表現技巧。

宋代的鮑照在七言樂府上做出了突破。

南北朝民歌給詩壇帶來清新的氣息。

齊梁時代有兩個值得注意的文化現象。其一是詩體的重大變革,沈約、謝朓等人共同創立了「永明體」,為唐朝近體詩的形成做了必要的準備;其二,浮靡輕艷的宮體詩成為詩歌的主流,它主要是以艷麗的詞句表現宮廷生活,女性成為吟詠的對象。

六、魏晉南北朝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1)在中國文學史上,魏晉南北朝是一個醞釀著「新變」的時期。其「新變」可概括為以下三點:文學進入自覺的階段,文學創作趨於個性化;玄學的興起和佛教的傳入為文學創作帶來新的因素;語言形式美的發現及其在文學上的運用。

(2)文體的發展。五言古詩達到鼎盛;駢文的興盛,為中國文學增添了一種可以充分發揮語言形式美的文體;抒情小賦發展成為駢賦;七言古詩的確立;南北朝樂府民歌對文人的刺激和影響;小說已初具規模,出現了一批志怪小說和志人小說。

總起來說,沒有這一時期的新變和醞釀,就沒有唐詩的高潮,也沒有唐代文學的全面繁榮。

複習思考題

(一)解釋:1、文學的自覺  2、文筆之分  3、生死主題    4、遊仙主題  5、隱逸主題  6、文學家族

(二)填空

1、魏晉南北朝文學是從漢末       開始的,其終結應以隋文帝統一中國為標誌。其時間斷限是公元     年到公元     年,它共經歷了     年。

2、魏晉南北朝文學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期是        ;第二期是        ;第三期是        。魏晉南北朝詩歌經歷了         、          、          的變化過程。

3、魏晉南北朝是「文學的自覺時期」。文學自覺有3個標誌:第一,          。第二,          。第三,           。

4、魏晉南北朝的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出現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         》始,有陸機的《       》、劉勰的《       》、鍾嶸的《      》等,再加上肖統的《        》、徐陵的《        》等文學總集的出現,形成了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高峰。

5、魏晉南北朝是典型的亂世文學,文人多遭殺戮的命運,使文學創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題,它們是          、         、

           。

6、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儒學禁錮的崩潰,形成了新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其理論形態就是魏晉          。

(三)簡答

1、簡述魏晉南北朝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繁榮情況。

2、魏晉南北朝的新的文學思潮是怎樣產生的?它的意義何在?

3、簡述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發展歷程。

(四)論述

1、動亂的社會對文學的主題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談談你對當時文人風尚的理解與認識。

2、門閥制度與門閥觀念是如何影響魏晉南北朝的文學創作的?

3、試述佛學對文學的影響。

第一章  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

(4課時)

一、學習提示

本章介紹了建安文學和正始文學的情況。分5節,用4節介紹建安文學,1節介紹正始詩歌。第一節:曹操與曹丕。主要介紹了他們詩歌的內容和風格,也指出了他們對建安文學的倡導和貢獻。第二節:曹植。著重介紹了他在政治上的悲劇和在詩歌創作上的卓越成就,肯定了曹植在後世詩壇上的地位。第三節:王桀、劉楨及蔡琰。分別介紹了3人在詩歌創作上的成績,並連帶介紹了建安七子中的其他詩人,如陳琳、阮瑀、徐幹等人。第四節:建安詩歌的時代特徵。從政治理想的高揚、人生短暫的哀嘆、強烈的個性表現和濃郁的悲劇色彩等4個方面論述了「建安風骨」的美學內涵。第五節:阮籍、嵇康與正始詩歌。重點介紹了阮籍82首《詠懷詩》,指出其與建安風骨是一脈相承的。

本章是魏晉南北朝文學的重點。要求能結合具體作品的分析,認識「建安風骨」的美學內涵和「正始之音」隱晦風格。要求掌握「三曹」詩歌的主要成就和各自的特點,掌握「七子」中代表的王粲、劉楨、蔡琰等詩歌創作的內容和特點,阮籍《詠懷詩》的成就和影響。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對曹植生平及詩歌的了解。通過本章的學習要充分認識建安文學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講析篇目和導讀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美女篇》、*《詠懷詩》(*夜中不能寐、獨坐空堂上、駕言發魏都)、《步出夏門行》(觀滄海、神龜雖壽)、《贈白馬王彪》、《七哀詩》(西京亂無象、荊蠻非我鄉)、《野田黃雀行》、《雜詩》(僕夫早嚴駕)《送應氏》、《名都篇》

二、重點和難點

1、曹丕及七言詩。

2、曹植對五言詩的發展。

3、建安詩歌的時代特徵。

4、阮籍《詠懷》82首。

第一節  曹操與曹丕

一、建安文學(見P47注釋1)

二、曹操的生平及文壇地位

操字孟德,沛國譙(今安徽毫縣)人。曹操的家庭出身是微賤的,他的父親曹嵩是漢桓帝時宦官曹騰的養子,《三國志·魏武帝紀》說「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可知其先世社會地位不高,為當時的清流所鄙視。又一說認為是漢相國曹參之後,則恐不可靠(陳華昌《曹操與道教及其仙游詩研究》一書有考辨)。曹操的家庭出身,加上當時社會風氣的影響,使他很少受傳統倫理觀念價值標準的束縛,他重視實效,崇尚刑名之學,在日常生活中也簡易隨便。《三國志·武帝本紀》云:「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裴松之注引《曹瞞傳》雲其「好飛鷹走狗,遊盪無度。」《世說新語》引云:「曹嘗問許子將:『我何如人也?』子將不答。固問之,子將云:『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陳琳文中曾說他是「贅閹遺丑,本無懿德;好亂樂禍,剽狡鋒協。」從個性來看,他的特點可說是生性機警,簡易通脫。而所謂通脫,就是無所拘泥,不固執,個性與感情能夠直率地表現出來。這種個性當然也影響並體現於其文學創作。

曹操是政治家兼文學家,這種雙重身份使他對建安文學的興盛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表現在:(1)建安文人集團的形成與他的汲引羅納有很大關係。漢末社會動亂,文士顛沛流離,分散各地,是他將他們吸納到自己的身邊,從而形成了一個文人集團。如徐幹、劉楨、楊修、邯鄲淳、吳質、陳琳、應瑒、王粲等,無不是在他的感召與延攬下走到鄴城的,鄴下文人集團創作局面的形成,曹操實有力焉。(2)他在鼓勵文人為他效力的同時,還勉勵他們努力從事文學創作活動。如陳琳草具書檄,深得他賞識,「數加厚賜」,阮瑀受命作書與韓遂,亦受到表彰。(3)他自己的文學創作推動了文學創作活動的興盛。《文心雕龍·時序》說:「魏武以相王之尊,雅愛詩章」。《三國志·魏書》說他「御軍三十餘年,手不舍書。……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而且他常常興之所至往往要他人參與其事,從而形成了當時集體性的文學創作活動。因此,沒有曹操,就難以形成當時文學繁榮的局面。

三、曹操的文學創作及其成就

曹操的文學創作,主要表現在詩歌上。他的詩歌今存有20餘首,數量不算多,但成就卻很突出。從內容上來看,大致分為四類,即紀事,述志、遊仙、詠史。

紀事類詩歌對漢末戰亂和人民的苦難作了真實的反映,如《蒿里行》、《薤露行》、《步出夏門行》、《卻東西門行》等。其中《蒿里行》寫軍閥混戰造成的慘象,被明人鍾惺譽為「漢末實錄,真詩史也」。

述志詩有的表現了他的政治理想與政治主張,以《度關山》、《對酒》為代表。如《對酒》:「對酒歌,太平時,吏不呼門。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禮讓,民所爭訟。三年耕有九年儲,倉谷滿盈。……囹囿空虛,冬節不斷人。」還有的則表現了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如《短歌行》、《步出夏門行》中的《觀滄海》、《龜雖壽》。

遊仙詩則有《氣出唱》三首、《精列》。

《詠史》有《善哉行》三首其一等。

在藝術上,曹操的詩歌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第一,繼承漢樂府的傳統而又有所創新,曹操現存的二十五首詩歌全是樂府詩,這些詩歌沿用了漢樂府的題目以及樂府民歌中常見的題材,在這一點上他明顯地繼承了漢樂府民歌反映現實的傳統,「感於哀樂,緣事而發」。但是他又對漢樂府民歌進行大膽的革新,因而富有創造性,這種革新,表現在一是漢樂府民歌反映現實眼界較狹小,對重大事件較少涉及,而他則在樂府詩創作中直接反映漢末重大歷史事件,這就對民歌的傳統有所突破。二是他雖沿用樂府古題,卻又是以古題寫時事,可謂是襲古題而不襲古意。如《短歌行》,崔豹《古今注》曰:「長歌、短歌,言人壽命長短,各有定分,不可妄求。」這是古辭內容,而曹操的《短歌行》在詠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時,又加進了求賢才的內容。《蒿里行》、《薤露行》,原是喪歌,崔豹《古今注》云:「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唏滅也。亦謂人死魂歸蒿里。……至孝武時,李延年乃分為二曲,《薤露》送王公貴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輓歌。」但曹操卻用來寫漢末時事。由此可以看出曹操在運用漢樂府這一形式時,表現了充分的靈活性,進行了大膽的革新。這種革新,拓寬了樂府文學的表現領域,給樂府文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朱乾《樂府正義說:「樂府題,自建安以來,諸子多假用,魏武尤甚。」方東樹也說他是「用樂府題目作作詩。」而這正是他對樂府的一大貢獻。

第二,他的詩在風格上以慷慨悲涼為基調,語言上極為本色。建安時期社會動蕩,民生凋弊,滿目蒼瘐,作為政治家的曹操蒿目時艱,故其抒發情感往往慷慨悲涼,這也成為他詩歌風格的基本特徵。而在詩歌的語言上,他又絕少華美辭藻,結構也不很精細,而是喜從大處著筆,厚重古樸,真實直率地坦露自己的胸襟,顯示出鮮明的個性。故鍾嶸評云:「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敖陶孫雲其:「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陳祚明雲其「跌宕悲涼,獨臻超絕。」

第三,在體裁上,他四言、五言均有,且皆成就不凡,就五言而言,他是開建安文人五言詩之風氣者,就四言而言,他則《詩經》之後復興四言的大家。這是因為《詩經》之後,文人的四言詩很少出色者,他不是機械的摹擬《詩經》,而是在內容與情調、句法、詞法均有創新,從而使四言詩在《詩經》之後又大放異彩。

除詩歌外,曹操的散文也頗有特色,魯迅稱他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其文風的特點是清峻與通脫,也即是他的文章不受任何陳規的約束,說話大膽,言辭鋒利,用極簡潔的形式與樸素的文筆,坦露自己的心境。最著名的有《讓縣自明本志令》、《祭故尉僑玄文》、《遺令》等。

四、曹丕及其文學創作

丕字子桓,曹操次子。其兄曹昂早死,故其後來得以繼承曹操的爵位。建安二十二年立為魏王太子,二十五年代漢自立,曹丕在政治上無曹操之雄才大略,但他羨慕漢文帝的無為而治,即位後也有一些開明的政策,表明他力求做一個明君。他博學多識,勤於著述,對文學創作也很重視,是曹操之後建安文壇的又一領袖。他的文學創作今存辭賦或全或殘約30篇,詩歌據鍾嶸《詩品》,說原有百餘首,現存約四十首,另《典論》一書,今存二篇。

曹丕的詩歌,就題材而言,可分三類,一曰公宴詩,這類詩大多寫游賞宴歡之樂,模寫山水,往往與諸子同題共作。二曰抒情言志之作,三曰寫男女愛情及遊子思婦題材。其中以第三個方面寫得最好,也最有特色。其次,他的詩在體裁上比較多樣,四、五、六、七言,雜言均有創作。在風格上,曹丕的詩歌更多地具有清新流麗、細膩纏綿的特點,這一點與曹操的古直蒼涼不同。所以清人沈德潛說他是「子桓詩有文士氣,一變乃父悲壯之習矣。要其便娟婉約,能移人情。

五、曹丕的文學貢獻

(一)他的《典論·論文》是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專門性的論著。《典論》是一部學術性的著作,已逸,《論文》是其中唯一保存下來的一篇。涉及到文學的價值、作家評論、作家的氣質、作品的風格、文體的區別等文學批評中幾個很重要的問題,為此後的文學批評理論的繁榮開了先河。

1、對文學價值的重視。他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曹丕所說的「文章」,指廣義上的文章,既包括倫理道德方面的論著,也包括詩、賦等文學作品。它把文學提高到與傳統經典相等的地位,這對文學的興盛,必然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對建安七子作了評價,指出各人的長處和短處。

3、提出了著名的「文以氣為主」的觀點。它所說的「氣」,大體指作家的氣質。作家的氣質不同,導致作品的風格就不同。

4、初步探討了各種文體的特點:「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

(二)曹丕有一首樂府詩《燕歌行》,內容上仍脫不了古詩十九首「少婦閨怨」的題材,主要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風格清麗婉轉,低徊哀怨;更重要的,《燕歌行》是我國現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詩。

比較:張衡的《四愁詩》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首獨立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詩。但不是成熟的,因為還帶有楚辭的遺迹。

(三)與曹操相比,曹丕的詩表現出新的變化:(1)更注重個人情感的抒發;(2)文人化藝術表現手法的使用與藝術風格的形成,這主要表現在語言的工麗綺練和藝術形式的創造上。

講解:《蒿里行》(P201)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二句,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大幅度的勾畫出戰亂時代百姓悲慘的生活畫面。明·鍾惺評此詩:「漢末實錄,真詩史也。」全詩充滿著強烈的愛憎感情,言簡意賅,悲慨深沉。

講解:《短歌行》(P202)

「短歌」與「長歌」相對而言,非指詩篇幅的長短,而是就歌曲唱時聲調的急緩、長短而言。這是一篇用於宴會的歌辭。全篇由兩個相互聯繫的主題組成:一是感嘆時光易逝,人生短暫;一是渴慕賢才,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實現統一天下的雄心。正因為感到時光易逝,人生短暫,所以才有時不我待的焦慮,大業未成的憂慮,求賢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業的決心。詩人追求不朽的事業,不僅是一種社會責任感,而且是為了使自己有限的生命獲得崇高的價值。全篇以比興手法,如「朝露」喻人生苦短,「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喻賢臣找到了明君,「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喻賢臣沒找到明君的茫然,「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喻自己的博大胸懷。全詩八句為一個層次,感情迂曲幽深,反覆申說,從「人生幾何」發唱,以「天下歸心」收結,詩中流動著一片悲涼慷慨、深沉而雄壯的情調,這正代表著建安詩歌最為感人的一面。

講解:《燕歌行》(P210)

這首詩的意義在於,一是它是我國文學史上現存最早且最完整的一首文創作的七言詩。七言詩的形式,在曹丕之前,只有東漢張衡的《四愁詩》,但《四愁詩》每句中間加有一「兮」字,而曹丕此詩則完整的七言句式,因而他對七言詩的形成做出了貢獻。儘管它還是句句押韻,音節不免單調,但卻直接為後來七言詩的成熟起了導夫先路的作用。第二,這首詩情致凄婉動人,語言淺顯清麗,音切和諧流暢,很能體現曹丕詩的藝術風格。作者將思婦安放在秋夜的背景上來描寫,即景抒情,即委婉細膩,又凄惻感人。開頭三句寫秋景,以燕雁尚知時令以興起女子對遠行丈夫的懷念。「慊慊」二句揣度對方遠遊也必定思念故鄉。「賤妾」以下五句寫女子百無聊賴的思念情狀。最後四句補寫夜景,末二句感慨牽牛、織女隔河遙望,為他們無辜被隔離而嘆息。這樣景情結合,非常巧妙地表現了女主人相思別離的幽怨之情。全詩語言上平易清新,頗有個性特色

第二節  曹植

一、曹植生平

植字子建,曹丕之弟。曾封陳王,死後謚曰「思」,故後世稱陳思王。在建安作家中,他是留存作品最多,對後世影響最大,後世評價最高的一位作家。鍾嶸稱他為「建安之傑」, 謝靈運嘗云: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敏捷,安有繼之?(李瀚《蒙求集注》)

曹植是一個悲劇人物。他的悲劇遭遇,是與他和曹丕的爭為太子的經歷密切相關的。他少時以才思敏捷而深得曹操的寵愛,一度曾被立為太子,但由於他放縱不羈,缺乏政治家的成熟與老練,最終在與曹丕的明爭暗鬥中失敗。由於有這樣一段經歷,所以在曹操死後,他的日子便很不好過。曹丕繼位後,他位為藩侯,但曹丕對他頗多猜忌,屢屢更換封地,加上曹丕的部下多方讒毀,他受到了嚴厲的迫害,名為侯王,行動卻不得自由,動輒得咎,行同囚徒。魏明帝即位後,他希望改變自己的地位,多次上書,力圖得到任用,但仍得不到信任,最終鬱鬱而終,死時年僅四十一歲

二、曹植的詩歌創作及其藝術成就

曹植的詩歌今存八十餘首,辭賦、散文四十餘篇,就其創作經歷來看,大致以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即位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的曹植由於受到曹操的寵愛,顯得志滿意得,昂揚樂觀,充滿自信,富於浪漫情調。《白馬篇》可說是前期作品的代表,詩中所寫慷慨赴國難的俠少年,實際上是作者的自我化身。後期的創作,由於是在曹丕父子的猜忌、迫害下忍辱求生,心情極為悲憤苦悶,所以其內容與風格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品中那種豪邁自信、昂揚樂觀的情調沒有了,代之出現的則是深沉的憤激與悲涼,作品集中抒寫的是對個人命運、前途的失望,對曹丕集團的怨恨,對自己在碌碌無為中空耗生命的哀傷以及對自由生活的嚮往。《贈白馬王彪》可說後期作品的代表。

曹植後期詩歌,主要是表達由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憤,其內容可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對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憤懣,如《野田黃雀行》;第二類用思婦、棄婦托寓身世,表白心跡,如《浮萍篇》、《美女篇》、《七哀詩》、《種葛篇》、《雜詩》(西北有織婦、南國有佳人)等;第三類是述志詩,如《雜詩》(僕夫早嚴駕)等;第四類是遊仙詩,如《仙人篇》、《五游詠》、《遊仙詩》、《遠遊篇》、《升天行》等。

曹植詩歌的價值,除了內容上的充實外,對後代影響最大是他的詩歌藝術。他的詩歌做到了氣骨與丹彩的完美結合,故鍾嶸說他是「骨氣奇高,辭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他詩歌上的創造性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他的詩歌抒情性增強,個性更加鮮明。就詩歌體裁來看,曹植詩作中有不少樂府詩,但是他運用樂府體裁,不是簡單地模仿,而是在詩中更多地注入了個人的感情,從而將樂府詩的以敘事為主,改變為以抒情為主。所以王瑤先生說:「他詩中的抒情成份加多了,有了鮮明的個性,因此獨成大家」。比如他的《美女篇》,從形工上看是模仿漢樂府《陌上桑》。但漢樂府敘述的是彩桑女巧妙地拒絕太守調戲的故事,以敘事為主,而《美女篇》主要表現是美女盛年未嫁的苦悶,他以此美人遲暮的苦惱,寓托他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這樣就注入了詩的感情,具有了詩人自己的個性。在這一點上,他較曹丕的單純模仿民歌勝出一籌,因為曹丕的詩好象總是在替別人訴說哀腸,看不到自己的個性。

第二,他的詩在結構上更講究,尤其是發端往往很精警。漢樂府詩往往以氣為主,自然道來,無意於工巧,而曹植詩則更注結構的安排,他常常以帶有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寫開頭,渲染氣氛,籠罩全篇。如他的《贈徐幹》:「驚風飄白日,忽然歸西山。圓景光未滿,眾星粲以繁。」以白日西歸,星月忽至來寫時光的流逝之速;《野田黃雀行》:「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以激烈動蕩的景象,暗示作者心境的不平和處境的險惡,等等。所以沈德潛說他「極工於起調」(《說詩晬語》)。

第三,他更注重詩歌的藝術技巧,尤其表現在注重對偶以及錘鍊字句上。曹植詩歌中對偶句極多,這一特點是魏晉詩歌趨向駢偶化的開始,而曹植是將這一手法運用到詩歌創作中的詩人。如「秋蘭被長坂,朱華冒綠池。」(《公宴》),「閶闔啟丹扉,雙闕耀朱光」(《五游》),再如鍊字的句如「清風飄飛閣」(《贈丁儀》),「明月澄清景」(《公宴》)等,經過詩人的精心錘鍊,便達到了十分警醒的效果。這為後來南北朝文人詩歌注重修辭技巧開了先河。

第四,他的詩歌中,對自然景物有較多的描寫,這也改變了樂府詩的面貌。對後代文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曹植對詩歌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後人給予他極高的評價,稱其為「建安之傑」。後人之推崇曹植,原因有三:一是文采富艷,二是他對五言詩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三是他不幸的身世引起後世文人的認同。

講解:《美女篇》(P212)

詩借美女因不遇理想的配偶而「盛年」不嫁,抒發有才能、有理想的志士因不遇明主,才能不得施展,理想無法實現的慨嘆。從《白馬篇》到《美女篇》,可看出詩人由前期到後期的心跡

講解:《野田黃雀行》(書P33)

建安十四年(219),曹操殺了曹植的好友楊修,次年曹丕即位,又殺了曹植的知己丁儀、丁廙(yì)兄弟倆,這首詩就作於此時。它通過黃雀落網和少年拔劍挑網救雀的故事,反映了當時政治官場上的險惡和黑暗,表達了對邪惡勢力的憎惡和自己身處險境、無力救助朋友的悲憤心情。詩中用「風波」喻環境的險惡,以「利劍」喻權力,以「鷂」喻強暴,以「雀」喻弱小和無辜的生命。通篇用比喻,而通篇寫心,寫眼看一個個朋友被無辜的殺害而自己愛莫能助的無奈和悲憤之心。由於政治環境的險惡,詩人只能用比喻的手法曲折深婉的表達。

講解:《贈白馬王彪》(P216)

全詩共七章,感情豐富複雜:旅途的艱辛,骨肉分離的悲傷,對人生的失望,對曹丕不敢明言的怨恨,對監視者的詛咒,兄弟之間強作達觀的慰勉等等,層見錯出,真切感人。而且詩中還出現了一種從根本上對人生表示懷疑、否定的傾向。這是因為,曹植既不能放棄對人生價值的追求,又看不到現實矛盾有任何解決的可能。天命可疑,神仙虛妄,人生無常,現實世界一片黑暗。本來建安文學具有一種慷慨激昂的基調,但這種基調是建立在對人生價值追求的自信自負的基礎之上的。當嚴酷的政治現實粉碎了這種自信自負之後,詩歌的格調就隨之改變。由此開啟了「正始詩風」。但從根本上說,曹植早期詩歌的激昂之氣與後期詩歌的悲哀情調有相通之處。正是由於建安文人對於人生自由和生命價值有著強烈的追求,當這一追求受到打擊時,他們的悲哀才如此強烈。

第三節  王粲、劉楨及蔡琰

一、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的名號,最早出自曹丕的《典論·論文》。他說:「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宜,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咸以自騁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從此,建安七子的名號便確立下來,其中孔融年輩較長,且在建安十三年(208)被殺,實際只有六人參加了鄴下文學活動。七子效命於鄴下,於其文學創作,實有幸與不幸。曹操羅織文人於鄴下,政治上的考慮大於文學。「諸子在魏,猶孟子在齊,不治事而議論。魏武看諸子,俱是書生無濟,然不收之,則失人望,故用之以充文學。」(吳淇《六朝選詩定論》卷5)七子依附曹氏於亂世,雖然有了安定的創作環境,但個性不免受到壓抑,無聊的應酬之作亦相應增多,當然這也是政治上一個無奈的結果。

「建安七子」中,以王粲的文學成就最高。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陽高平人。王粲才名早著,少年時即為蔡邕所重。十七歲時避難荊州,依附劉表十五年,但不被重用。後歸曹操,為丞相掾,軍謀祭酒,侍中等。

王粲詩文兼擅,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龍·才略》)詩以《七哀詩》最為有名。這是建安時期現實主義詩歌的傑作。第一首(西京亂無象),先敘寫在動亂社會不得不離開中原,投奔荊蠻的原因,次寫沿途所見所聞,「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極概括地寫出大亂中社會的蕭條,筆力凝重,感情沉痛。並通過飢婦棄子的典型事件,深刻地提示了當時軍閥混戰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結尾抒寫作者盼望有明主拯救亂世的願望。這首詩和曹操的樂府一樣體現了以舊題寫時事的精神。

王粲的《登樓賦》,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抒情小賦,這是作者登荊州當陽城樓時的所見所感。異鄉風物之美引發他思鄉懷土之情和壯志未酬的沉痛感情,寫景和抒情相結合,具有濃厚的詩意,脫盡了漢賦鋪陳堆砌的習氣,顯示了抒情小賦在藝術上的成熟。

劉楨,字公幹,東平人(山東東平),父劉梁為漢宗室,曾為野王令,性格倔強,今存詩二十餘首。七子中,他的成就也很突出。鍾嶸稱他詩云:「源出於古詩。仗氣愛奇,動多振絕,真骨凌霜,高風侉俗。……陳思之下,楨稱獨步。」(《詩品》上)

其成就主要在詩,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贈答詩,一類是遊樂詩。贈答詩中,最著名的是《贈從弟》三首,分別用蘋藻、松樹、鳳凰為喻,抒寫堅貞高潔的性格。遊樂詩包括《公宴詩》、《鬥雞詩》、《射鳶詩》等。

劉楨詩名甚高,可惜流傳下來的作品很少,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贈從弟》三首,第二首:「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凄慘,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通過比興手法寫出了有理想有報負之士守志不阿的節操。

七子中的其他詩人也都有一些著名的作品,如陳琳《飲馬長城窟行》借秦代民謠寫繁重徭役給廣大人民帶來的痛苦,有強烈的現實意義。阮瑀《駕出北郭門行》寫一位孤兒被後母虐待的情狀,從側面反映出漢末殘酷的社會現實。徐幹《室思詩》寫思婦憂愁苦悶的心緒,哀怨纏綿,堪稱佳作。

二、蔡琰及其《悲憤詩》

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事迹見《後漢書·列女傳》。她自幼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但卻遭遇不幸。《後漢書》本傳云:「適河東衛仲道。夫亡無子,歸寧於家。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沒於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壁贖之,而重嫁於董祀。」這種文化教養以及不幸的遭遇,使她寫下了漢末傑出的詩篇《悲憤詩》。

其詩今存三首,五言體《悲憤詩》、騷體《悲憤詩》和《胡笳十八拍》。其中五言體的《悲憤詩》比較可信。蘇軾《仇池筆記·擬作》以為非出自蔡琰之手,蔡居厚《蔡寬夫詩話》以為是蔡琰所作,以史證詩,當為蔡琰作無疑。(參看余冠英《漢魏六朝詩論叢》)

騷體的《悲憤詩》所述情節與蔡琰生平有不合之處,許多學者認為非蔡琰所作。《胡笳十八拍》(載《樂府詩集》和朱熹《楚辭後語》)相傳是她的作品,但由於不見《後漢書》,而且文體與漢魏間作品不同,有人也懷疑是後人偽托。(參見中華書局《胡笳十八拍討論集》)

五言《悲憤詩》是建安文壇上的一篇傑作。它長達540字,像這樣長篇的敘事詩,是前此文人詩歌中沒有的。這首詩生動地描寫了詩人在漢末軍閥混戰中的悲慘遭遇。她在被擄途中,受盡了胡兵的虐待和侮辱;在滯留胡中又倍受思鄉煎熬;有幸回國,卻又和親生子女生離死別;歸國後,故園一片廢墟,怵目驚心。全詩敘事兼抒情,善以女性的細膩感受,通過細節描寫,描摹情景,使人如臨其境。《悲憤詩》是對漢樂府敘事詩的發展,它對杜甫敘事詩的藝術風格,也有很大影響。

第四節  建安詩歌的時代特徵

一、政治理想的高揚。漢末動亂,激起建安文人的政治熱情,建功立業,揚名後世,成為他們共同的追求。「三曹」以天下為己任,「七子」都不甘以文人自居,造成了當時詩歌「雅好慷慨」、「志深筆長」、「梗概多氣」的特點,「慷慨」一詞為建安詩人的詩歌所慣用。建安詩歌這種悲涼慷慨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

二、人生短暫的哀嘆。動亂使生靈塗炭,疾疫流行,人多短壽。建安文人或死於疾疫,或被殺害,這種情況對文人刺激很大。面對短促多艱的人生,建安詩人採取了三種不同的態度:第一種是單純的哀嘆;第二種是慨嘆歲月短促,功名未立而努力追求;第三種是努力突破天命的限制,在有生之年追求更高的人生價值。後兩種思想體現了建安詩人積極的人生觀。

三、強烈的個性表現。建安時代是文學開始走向自覺的時代,也是詩人創作個性高揚的時代。他們以文才武略自居,在詩歌創作中不肯踵武前賢或效法同輩,努力展現自己的獨特風貌,「三曹」、「七子」可謂風格各異,詩體的運用上也或擅四言,或長五言,或工七言。鮮明的個性特點,是建安詩歌獨具魅力的標誌。

四、濃郁的悲劇色彩。曹操詩悲涼,曹植詩頗有「憂生之嗟」,王粲詩「發愀愴之詞」,劉楨詩「感慨至深」。建安詩人處於時代與個人雙重悲劇的交匯點上,故詩歌帶有濃郁的悲劇色彩。

以上所舉各點,就是「建安風骨」這一美學範疇的內涵。

補充擴展內容:

劉師培把「建安風骨」總結為四個方面(見《中古文學史》):

1、清峻。曹操以刑名法術治理天下,於鞍馬間為詩為文,用語簡潔,詞氣峭厲,不傍經典,直抒胸臆,故文風清峻。

2、通脫。即隨便之意。詩文的隨便由思想的隨便而來。這跟漢末儒學衰微,玄學興起有關。故這一時期的文學,既有直面現實人生,積極建功立業的樂觀精神,也有命運無常、人生短促的感嘆。但總的看來,建安文人對生命短暫的感嘆,最終導向及時建功立業、追求人生的不朽的精神。所以,慷慨悲壯,乃成為建安文學的又一風格特徵。

3、騁詞。即氣盛詞壯。建安文人思想束縛較少,精神比較自由,故其議論時事,抒寫情志,無不暢所欲言,力求充分地表現自我,由此形成「騁詞」的藝術風格。

4、華靡。即華麗。曹操尚質樸為文,而注重詩文華靡的,首推七子和曹丕、曹植兄弟。建安文學之漸趨華靡,表明文學已擺脫經學的附庸地位,其獨特的藝術風格開始受到文人的自覺重視。這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五節  阮籍、嵇康與正始詩歌

一、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

正始是齊王曹芳的年號(240—249),但習慣上所說的正始文學則包括正始以後至西晉立國這一時期的文學。這一時期文學的總體特徵是:

在整體風貌上,建安文學中那種高揚奮發、積極進取的精神已基本消失,而對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以及濃烈的憂生之嗟成為作品的主調。在藝術上,正始作家不再效法建安詩人用模仿樂府敘事體的方式揭露時事,而是將抨擊時事與抒寫感憤融為一體,使五言詩的抒情性進一步加強,詩歌在藝術上進一步文人化。在風格上,正始詩人創造了曲折隱晦、清雋艱深的風格,並開創了把多首托喻寄興的詩歌集合成五古詠懷組詩的體例。而這種以組詩的形式發感慨、寄情懷、寫理想的方式,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從此以後,文人往往將托喻寄興的五言古詩集合成組,來集中反映作家對社會人生的感懷。

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這一文學風尚的變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影響最著者,則是政局的不時變動以及玄學思潮的影響。

公元239年(明帝景初三年)明帝死,臨終以曹爽與司馬懿夾輔曹芳即帝位,但是不久曹爽與司馬懿圍繞權力之爭而矛盾激化,展開了激烈的鬥爭。這場權力之爭幾乎貫穿於這一時期的始終。在殘酷的政治鬥爭未見分曉時,身處這一政治背景下的詩人便深感苦悶。正始十年(249)司馬懿趁曹爽掃祭高平陵之機,發動政變,控制洛陽,誅殺了曹爽,而在此前,由於不少名士曾依附曹魏,於是曹爽被誅殺後,這批依附者如何晏、鄧颺(yang2聲)、丁謐等亦遭殺害,史稱當時「天下名士去其大半」。司馬懿死後,其子司馬師、司馬昭掌權,又相繼殺害了夏侯玄、毋丘儉、諸葛誕等名士,這一系列的殺戮,在政治上造成了一種高壓的局面,文人便普遍地感受到了政治上幻滅感與危機感,因此,他們在寫作詩文時,便不能不有所顧忌。他們不敢在作品中公開論及時政,只能以曲折隱晦的形式,抒寫自己的憂憤,這自然就使得這一時期的文學與建安文學的慷慨激昂、樂觀進取形成了反差。

除了時局政治的影響外,這一時期盛行的玄學思潮也對文學風貌的變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玄學作為一種社會思潮,其淵源可追溯至漢末,但談玄而成為一種社會風氣,則是正始年間出現的。正始初期,當時以洛陽為中心,在何晏、鄧颺周圍聚集著一批談玄的士人,也即正始名士。至正始中期以後,則形成了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另一談玄群體。(竹林七賢其名稱始見於《世說新語·任誕》:陳留阮籍、譙郡嵇康、河內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預此契者,沛國劉伶、陳留阮咸、河內向秀、琅琊王戎。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實際上是個名士集團。山濤、王戎後來投靠司馬氏,其餘五人都崇尚老莊,任性嗜酒,寄情山水,反對禮法名教,對司馬氏的篡權奪位不滿。文學成就上,向秀的《思舊賦》為悼念好友嵇康和呂安所作,十分感人,但無詩流傳;劉伶只有一首五言詩傳世;山濤、王戎、阮咸沒有詩歌傳世。因此,七賢中真正能代表正始文學最高成就的只有阮籍和嵇康。)玄學在內容上是以老莊思想為中心的。而老莊思想常常表現出對世俗社會、對傳統的儒家倫理道德的蔑視,因此受其影響,這時期文人的人生態度也就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他們的人生取向上,更多地具有了一種超凡脫俗的人生趣味以及一種自由自在、閑適愉悅、心與道冥的理想人生的追求。玄學在對士人的人生態度發生影響的同時,也自然對其文學創作也產生了影響。盛談老莊玄理,使得他們的詩歌明顯地表現出對於清虛高曠、自然悠遠的詩歌境界的追求,正始詩歌中的這類詩歌境界,顯然是與此有關的。另一方面,談玄需「校練名理」,通曉抽象理論的思辯,這也就不能不影響到詩歌的哲理成分,正始詩歌在抒情性加強的同時,又大都增添了一些理性的色彩,其原因即在此,正如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所說:「正始明道,詩雜仙心。」

正始文學風貌的形成,政治的因素與玄學的影響,可以說是糾葛在一起的。他們共同的作用,促成了正始文學特徵的形成

二、阮籍與《詠懷詩》

阮籍(210-263,52歲),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縣人)人,阮瑀(建安七子之一)之子。其人「才藻艷絕,而倜儻放蕩,以莊周為模則」(《三國志·阮籍傳》)。為人則「曠達不羈,不拘禮俗」(《三國志·阮籍傳》)。司馬昭當政時,「聞步兵校尉缺,廚多美酒,營人善釀酒,求為校尉,遂縱酒昏酣,遺落世事」(《三國志》本傳引《魏氏春秋》),遂世稱「阮步兵」。阮氏對司馬氏的拉攏利用雖持敷衍的態度,雖然最終逃脫了司馬氏的迫害,但其內心卻極度痛苦,終於憂憤而卒。

籍容貌環傑,志氣宕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而喜怒不形於色。或閉門視書,累月不出;或登臨山水,經日忘歸。博覽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忘其形骸,時人多謂之痴。(《晉書·阮籍傳》)

籍早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為常。文帝(司馬昭)初欲為武帝(司馬炎)求婚於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晉書·阮籍傳》)

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懌而退。喜弟康聞之,乃備酒挾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晉書·阮籍傳》)

阮籍的文學成就,主要是《詠懷詩》82首。八十二首詩雖非一時一地之作,但因內容集中,風格和表現手法接近,可以看成五古詠懷組詩。

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抒寫內心激烈的矛盾和強烈的憂生懼禍之情。《詠懷》其一「夜中不能寐」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奠定了整個組詩的基調。詩人用象徵的手法,通過他夜中難寐、徘徊戶外的一系列舉動和眼前所見所聞,抒發了一種既難以名狀又難以排遣的深沉愁緒。再如其十七「獨坐空堂上」,寫遙望整個世界空無一人,唯見失群的鳥獸驚惶奔飛,抒發了強烈的孤獨感和憂生之嗟,給人以震撼。有時詩人的內心情感也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現,如其三十三「一日復一夕」直陳「終身履薄冰,誰知我心焦」,傾訴了在動蕩不定、變幻無常的社會背景下形成的哀傷、焦慮、憂憤的心情。這樣的作品在《詠懷》中有相當數量。

二是諷刺統治集團的荒淫腐朽和專制殘暴,批判維護世族統治的儒家禮法的虛偽。這一類作品也往往不是對人物、事件作具體描繪,而主要是抒發由歷史事實引起的盛衰之嘆。如其三十一「駕言發魏都」由古吹台引起聯想,用戰國之魏喻曹氏之魏,影射魏王只知歌舞行樂,不知養兵用賢,難免重蹈前人亡國的覆轍。其十一「湛湛長江水」對楚國君臣荒淫誤國行徑的揭露,顯然也是針對曹魏王朝的。更多的盛衰之嘆則是針對恐怖政治而發,但這類詩多用曲筆,寫得更為隱晦曲折。一般不具體記述史實,而著重抒寫作者對於社會和人生感受的思考。詩中還有不少篇章揭露和諷刺了那些趨炎附勢的名利之士和虛偽做作的禮法之士,淋漓盡致地刻畫了他們醜惡的嘴臉和卑鄙的靈魂,如其六十七「洪生資制度」。

三是借飲酒、求仙表現遺世獨立、高蹈出塵的情懷。阮籍在詩中讚美了巢由、夷齊、四皓等隱士,也一再抒發「願登太華山,上與松子游。漁父知世患,乘流泛輕舟」(其三十二)的隱居求仙的願望,但這一切都不過是詩人企望逃避現實、排遣苦悶的一種曲折的表達方式而已。

《詠懷詩》的藝術風格

1、「阮旨遙深」的藝術風格。

生在易代之際,高壓之下,阮籍抒其怨憤,不能不欲露故藏,欲言又止。故風格隱晦曲折,「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淵放,歸趣難求」(鍾嶸《詩品》)這主要是由時代和他的身世所決定的,他同情曹魏,不滿於司馬氏,但身仕亂朝,常恐遭禍,故處世極為謹慎,作詩亦不敢直言,常常藉助比興、象徵的手法來表達感情、寄託懷抱。或借古諷今,或借遊仙諷刺世俗,或借美人香草寓寫懷抱,使詩歌變得非常隱晦。李善《文選注》:「嗣宗身仕亂朝,常恐罹謗遇禍,因茲發詠,故每有憂生之嗟。雖志在刺譏,而文多隱蔽,百代以下,難以情測。」

2、就詩歌的特點而言,《詠懷詩》大抵又具備各自的個性,它們遠承《風》、《雅》、《離騷》,近取樂府、《古詩十九首》,在藝術表現上兼收並蓄,寓多樣於統一。

3、詩歌精神而言,阮籍《詠懷詩》與建安風骨仍是一脈相承的。「黃初之後,惟阮籍《詠懷》之作,極為高古,有建安風骨。」(嚴羽《滄浪詩話》)

4、《詠懷》開創了我國五言抒情組詩的體例,自此之後,作者代不乏人

講解:《詠懷》(夜中不能寐)(P219)

一個清冷的夜晚,詩人憂心如焚,夜不能寐;起坐彈琴,企圖求得排遣和發泄。然而如水的月光、冷風瑟瑟、野外孤鴻翔鳥的哀鳴不但未能排遣作者心中的孤獨,反而更加深了作者的憂思、傷心。這裡寫的是外在的景物,實則寫作者的心境以及暗示出他未來的命運。全詩以明月、清風、孤鴻、翔鳥,畫出一幅凄清的夜景;無寐、彈琴、徘徊、憂思,乃是詩人在此背景下的一系列心理活動。以景襯情,情又外化為人的行為。故情在景中,也在人物的行動之中。至於詩人因何憂思,緣何傷心,未經挑明,也不必挑明,因為這裡所描繪的並非實景,也未必隱喻著什麼具體事件,而是借詩的意象,用象徵手法,寄託一種孤獨感,憂傷情。方東樹說本詩為《詠懷》的發端,「不過總言所以詠懷不能已於言之故」(《昭昧詹言》)。這首詩可以概括《詠懷》組詩的總體風格。

三、嵇康的詩歌

嵇康,字叔夜,正始年間詩人,竹林七賢的領袖。父早卒,依母兄長大。康風度極佳,「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鳳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晉書·嵇康傳》)。《世說新語》引山濤對嵇康的讚譽是:「岩岩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然若玉山之將崩」。魏晉人推崇形體美,嵇康又是當時的名士,故引起不少人的崇拜和追隨。成年後,娶沛穆王曹林女為妻,曹林與曹丕、曹植是異母兄弟,這樣,嵇康便與曹氏政權有了分割不開的關係,自然被司馬氏集團劃入曹氏集團之中。由於嵇康對司馬氏集團的虛偽與殘忍的厭惡,決定了它在政治上與司馬氏政權的不合作態度。再加上他恃才傲物的性格,決定他只能是個悲劇人物。

公元262年,嵇康的好友呂安為其兄呂巽(xun)所誣,呂巽欲奪呂安妻,反誣呂安不孝,呂安入獄,供詞中涉及嵇康,康遂被捕入獄。其實,呂安事件只是一個借口,直接的導火索是他寫的一篇書信體散文《與山巨源絕交書》,再加上鍾會進讒言,最終為司馬氏集團所害。康臨刑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康環顧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時年四十,海內之士,莫不痛之」。(《晉書·嵇康傳》)

嵇康詩文兼善,但詩歌成就不如阮籍。現存詩50多首,主要抒寫世路險惡,人生憂患。其中四言居大半,其四言詩,意象鮮明,意境深遠,內容豐富,風格清峻通脫。代表作是《贈秀才入軍》18首,是一組各自成篇而又相互勾連的四言詩。第九章想像入軍縱馬馳騁豪邁倜儻的雄姿,第十四章描寫詩人隱居俯仰自得的雅興,都生動傳神。其中「目送歸鴻,手揮五弦」兩句,透露出詩人高峻的人格和傲世的精神風貌,是廣為傳誦的名句。

嵇康的散文創作中最著名的是就是那篇曾經給他帶來殺身之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公元261年,山濤被任命為吏部郎,這說明「竹林七賢」發生了分化。山濤舉康代自,嵇康得知消息後,於是給山濤寫了一封信,要與他絕交。這封信在中國書信史上是繼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之後的又一篇力作。文章篇幅宏大,情緒激烈,分析深透,自由揮灑,文字駢散交錯,靈活自如,具有通脫恣肆、樸質自然的藝術風格。

信中反覆申說自己的政治立場和個人的性格、愛好,提出了「七不堪」、「二不可」為不能出仕的理由,說自己不能舍其所樂而從其「九患」。信中鮮明的表明自己的個人意識和追求個性自由的精神,這正是魏晉文學最顯著的特色。

寫法上,主要用冷嘲熱諷、嬉笑怒罵的筆調進行反語諷刺。體現在兩點:

1、故意以言過其實的言詞,放縱的態度,極度的醜化自己。這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越是醜化自己,就越反襯出自己的清白、山濤的墮落;二是他醜化自己——那「七不堪」、「二不可」的理由讓明眼人一看就是虛假的,自己並非沒當官的素質,而是官場太腐敗,太黑暗,這才是自己不願出仕的真正理由,即不願與司馬氏集團同流合污。

2、言在此而意在彼。作者在文中指桑罵槐,出語鄙俗,毫無禮節,表示出對受信者的極大不恭敬。有時用比喻憤怒的責罵對方(如「自以嗜腐臭,養鴛雛以死鼠也」)。其實,罵山濤變節只是個借口,其真正的目的是揭露司馬氏集團的虛偽和官場的腐敗黑暗。

3、一般書信皆以言事為主,以簡要為重。而此信卻有多種文體風格:其犀利透闢的辨析,近似政論文;其引經據典,寓言指事,含蓄深邃而富有哲理,又像諸子散文;而其嬉笑怒罵,幽默諷刺,又類小品雜文。魯迅的雜文受魏晉散文影響很大,我們從他的大量雜文中可以看到嵇康散文的影子。

複習思考題

(一)背誦默寫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美女篇》、《詠懷詩》(夜中不能寐)。

(二)解釋:1、三曹  2、七子  3、建安風骨  4、正始風力  5、嵇阮  6、《詠懷詩》

(三)填空

1、建安時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詩人      ,「三曹」是指      、      和      ;「七子」是指      、       、       、       、       、      和      。

2、建安文學的倡導者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傑出的詩人        。

3、曹操的詩歌其中一部分詩反映了漢末戰亂和人民遭受的苦難,如《         》寫「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另一部分描寫他本人的政治主張和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如《         》(「對酒當歌」)和《步出夏門行》的《         》。曹操的詩學習漢樂府,他採用          寫時事。

4、《          》是我國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詩。《          》是我國現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詩。

5、曹植的創作以       年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其前期詩歌主要是歌唱         ,代表作有《         》。其後期詩歌主要是表達        的矛盾,其代表作有對自己和朋友遭受迫害的憤懣,如表現朋友無辜被害而自己無能為力的《         》,對任城王暴卒而表示悼念的《         》。還有用思婦、棄婦托寓身世,表白心跡的《        》、《         》。前者以美女盛年未嫁寄託自己的懷才不遇,後者以「沉浮異勢」自述無辜被棄。

6、「七子」中成就最突出,被《詩品》列為上品的詩人是        和        。前者被稱為「七子之冠冕」,後者「仗氣愛奇」,他們的代表作一是寫戰亂中飢婦棄子的《         》,另一首是個人的抱負和遭遇的《         》3首。

7、現存題為蔡琰的作品有    篇,其中較為可信的是五言體的《         》。

8、正始文學的代表作家是        和        。

9、嵇康的四言詩的代表作是《         》。阮籍的代表作是《         》82首,他開創了中國文學上中          的先河。

10、阮籍《詠懷詩》風格隱約曲折,《詩品》評為「言在耳目之內,             。」

(四)簡答

1、簡述曹操詩歌的主要內容。

2、簡述曹操在建安文壇上的地位和作用。

3、曹丕的《燕歌行》在詩歌發展上有什麼地位?

4、簡述曹植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5、略論曹植詩歌創作前後期的變化及其原因。

6、簡述王粲、劉楨詩歌的藝術成就。

7、試述蔡琰《悲憤詩》的成就。

8、簡述阮籍《詠懷詩》的影響。

(五)論述

1、試論三曹詩歌的風格差異。

2、試論曹操用古題樂府寫時事的成就和影響。

3、曹植詩歌的藝術成就和影響。

4、談談建安詩歌的時代特徵。

5、試述阮籍《詠懷詩》的內容和藝術特色。

第二章  兩晉詩壇

(4課時)

一、學習提示

本章介紹了兩晉詩壇的詩風和代表作家。分5節。第一節:陸機、潘岳與太康詩風。主要介紹了他們以才華自負、馳騁文思,在詩歌技巧方面,形成了與漢魏古詩不同的藝術風貌——繁縟。第二節:左思與劉琨。介紹了左思《詠史》、劉琨的《扶風歌》,論述了二人的詩風「再現建安風骨」和「與建安風骨一脈相承」的特色。第三節:郭璞的遊仙詩。論說了其遊仙詩「坎壈詠懷」,繼承了《詩》、《騷》的比興寄託傳統。第四節:王羲之與蘭亭唱和。對蘭亭詩的內容作了評價,認為蘭亭詩標誌著詩人已開始留意山水審美,並從山水中體悟玄理。第五節:孫綽、許詢與玄言詩。介紹了東晉玄言詩的產生、發展和影響。

本章要求重點掌握兩晉太康詩風「繁縟」的特徵及其影響,左思《詠史》詩的繼承和創新,其《詠史》和劉琨《扶風歌》對建安風骨的再現。了解「遊仙詩」和「玄言詩」的形成和影響。陸機、左思、劉琨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家。

講析篇目和導讀篇目:*《詠史》(*弱冠弄柔翰、*鬱郁澗底松、 皓天舒白日、 荊軻飲燕市) 《悼亡詩》(荏苒冬春謝)《猛虎行》  《扶風歌》  《遊仙詩》(京華遊俠窟、青溪千餘仞)

二、重點和難點

1、太康詩壇的代表詩人陸機和潘岳。

2、太康詩風「繁縟」的特徵。

3、左思《詠史》詩。

第一節  陸機、潘岳與太康詩風

一、西晉文學的基本風貌

西晉50年,歷武、惠、懷、愍四帝,而文學的繁榮則在武帝太康惠帝元康時期,其中以太康文學為代表,作家則以「三張、二陸、兩潘、一左」最著名。此外,較著名者,晉初尚有傅玄與張華,晉末還有劉琨與郭璞,而不太著名者也還有不少。從數量來看,西晉一代頗多天才秀異的作家,所以劉勰在《文心雕龍·時序》中曾說:「晉雖不文,人才實盛。」

關於西晉詩風的特點,劉勰在《文心雕龍》中也多有論及,《明詩》篇中說:「晉世群才,稍入輕綺。……采縟於正始,力柔於建安,或析文以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情采》篇又說:「體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總的來說,西晉一代的文學更加註重形式與技巧。如果對西晉文學的特徵作一總結歸納,大致有以下幾方面的傾向:一是模擬古人的擬古之風甚盛。擬古是文人創作追求技巧化的一種表現方式,而這種方式則成為西晉文學的一大特殊景觀。西晉一代的大部重要作家,如傅玄、張華、束皙、陸機、陸雲等都在模擬上下了很大功夫,其中陸機最為著名。二是追求詞藻的華美與對偶的工整。這種追求由於大多是刻意為之,是出於呈才炫博的目的,因而顯得文字雕琢堆砌,有失簡潔明快,潘、陸二人最具有典型性。張華曾批評陸機說:「人之作文患於不才,至子作文,乃患才多也」,孫綽評西晉文章說:「潘文爛若披錦,無處不善;陸文若排沙簡金,往往見寶」。所謂爛若披錦見其雕琢,所謂排沙簡金者,顯其堆砌。三是總體風格而言,繁縟成為其基本特點。這種風格的形成則是其刻意呈才,過分追求對偶與藻飾的必然結果。

西晉一代的追求形式技巧的繁縟文風,常為過去的文學史家所詬病。以通達的眼光觀之,追求技巧與形式美,自然是整個文學發展中的一個鏈環,但是如果我們前後比較,不能不承認,西晉文學儘管出現了不少天才秀異的作家,但其作品卻缺乏一種力度和生氣。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實與西晉士風的特點有關。

不論是建安文人還是正始文人,作家的心靈世界往往是充滿熱情與衝突的,但是,到了西晉,文士的精神境界普遍缺乏一種崇高精神,羅宗強先生曾以「士無特操」來概括這一時期士風的特點。「士無特操」的原因之一,在於西晉政權的「政無準的」。西晉是以強取豪奪的手段取得政權的,儘管它提倡以名教立國,但除了孝的觀念尚未泯滅,在對待忠時則往往處於兩難境地。實際上整個西晉一代文士,忠君的觀念十分淡薄,傳統的道德崇高性一旦缺失,就影響了文士的人格建構與理想追求。因此,這一時期文士在出處去就上,往往純然以自我之得失為中心,求名求利成為他們人生追求的目標。《晉書·石崇傳》所載頗能說明這一點。「(崇)嘗與王敦入太學,見顏回、原憲之像,顧而嘆曰:『若與之同升孔堂,去人何必有間。』敦曰:『不知於人云何,子貢去卿差近。』崇正色曰:『士當身名俱泰,何至瓮牖哉!』」「士當身名俱泰」典型反映了此時士人求名求利的心態。正由於此,西晉文士多依附權臣,捲入了政治鬥爭的漩渦,而在政治鬥爭中,他們也往往缺乏崇高的道德意識與是非觀念,其命運也常隨其所依附的權臣在政治鬥爭中盛衰而沉浮,不少文人則因捲入其中而最終喪命(據徐公持先生統計,西晉一代文人死於政治鬥爭者有數十人)。

西晉文人熱衷於功名利祿,造成了他們作風浮華,思想平庸,耽於逸樂,肆於物欲,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作品也就自然喪失了崇高的精神與激蕩人心的活力,而與浮華作風相應,自然也就更崇尚綺麗與繁縟,追求技巧與與形式,劉勰所說的:「采縟於正始,力柔於建安」的傾向,其原因即在此。

二、太康詩風

「太康」,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年號。文學史上所說的「太康文學」,是指從「泰始」(晉武帝司馬炎年號,公元264年)到「元康」(晉惠帝司馬衷年號,公元299年)約30多年間的文學。這一時期,社會較為安定,經濟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文學也相應的發生了變化。陸機、潘岳是西晉詩壇的代表,太康詩風就是指以陸機、潘岳為代表的西晉詩風。

太康詩風總的特點,用兩個字可以概括:繁縟。具體說,主要體現在:(1)語言由樸素古直趨向華麗藻飾;(2)描寫由簡單趨向繁複;(3)句式由散行趨向駢偶。應該說,詩歌的這個變化是從曹植開始的。太康詩歌一方面繼承並發展了曹植詩「詞采華茂」的特點,另方面對六朝山水詩的發展以及聲律、對仗技巧的成熟,有促進作用。

三、潘岳與陸機

潘岳(247-300),字安仁,他是滎陽中牟(今河南開封附近)人。少年時以才慧而為鄉里稱為奇童。弱冠之年走上仕途,出任賈充司空府掾,以才能為人所嫉,棲遲十年。後來先後任河陽令等官,最後官至給事黃門郎,因此他的作品集即稱《潘黃門集》。

關於潘岳其人與其文,在文學創作上引出了一個話題,即人品與文品的關係。金人元好問《論詩絕名三十首》中寫道:「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高情千古《閑居賦》,爭信安仁路塵。」即通過潘岳說明人品與文品的對立,了解潘岳及其為人為文,有這麼幾點值得注意。

第一,潘岳美貌,是中國古代的美男子。《世說新語·容止》中說他「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拱之。」潘岳的這一特點,後代常津津樂道,「貌比潘安」成為人們的形容男子貌美的套語。

第二,潘岳的人品的確存在缺陷。《晉書·本傳》稱,「岳性輕躁,趨世利,與石崇等謅事賈謐,每侯其出,與崇輒望塵而拜。」作為一名文士,潘岳確實德行有所虧缺。不僅如此,他謅事賈謐,除了為賈謐講《漢書》外,還為賈謐充當槍手。賈謐的《晉書斷限》一文,即是他捉刀的。賈后謀廢太子司馬遹,誣構之文,也是出自他的手筆,這種直接參預政治陰謀,為了謀取個人的權位與前程,趨炎附勢,不顧傳統道德與個人尊嚴,不擇手段,反映了他在人品道德上的問題。這是一個才子因過分追求各位勢利而導致的道德墮落。

第三,潘岳的人品與文品確實存在著不一致處。潘岳在政治品格上缺乏節操,但是在那些表現他個人感情生活的作品中,卻往往表現出真摯的情感。潘岳似乎是一頗重視家庭生活與親情的文人,在這一領域,他的不少詩文往往富有動人的感染力。他的《內顧詩》是任河陽令時思念妻子楊氏之作,詩中寫其對久別妻子的日夕懷念,感情之專註,令人驚嘆。而他的《悼亡詩》,寫其赴任前對亡妻的悼念懷想,尤其感人,正由於他的影響,「悼亡」成為後代詩人追念亡妻的專門題目。

第四,潘岳不僅能詩,同時也是西晉著名的辭賦作家。其賦今存二十餘篇,在各類文體中數量最多,著名者如《西征賦》、《閑居賦》、《懷舊賦》、《寡婦賦》,其賦作中,仍以寫哀情而見長。故《晉書·本傳》稱他「善為哀誄之文」。

第五,潘岳作品的風格詞彩華艷而著稱。鍾嶸曾引孫綽語評其曰:「潘文爛若披錦,無處不善。」「爛若披錦」誠然如是,「無處不善」則有過譽之嫌。就詩歌言,他的有些作品由於鋪敘過多,往往顯得平緩而缺乏含蓄,有的還失之於枯燥乏味。

陸機

1、陸機的家世生平

陸機(261-303),字士衡,吳郡吳縣華亭(上海市松江縣)人。出身世族,祖父陸遜、父親陸抗,都是東吳名臣。陸機少為吳牙門將。吳亡,十年不仕。太康十年,與弟陸雲入洛,頗為張華推重,名動一時。然好游權門,與賈謐親善,與陸雲、潘岳等結為「文章二十四友」。歷任太子洗馬、著作郎、中書郎等職。後成都王穎舉薦他做了平原內史,世稱陸平原。太安二年,為成都王后將軍、河北大都督,討長沙王,兵敗,為成都王所殺。年僅四十三。陸機以亡國之臣入洛,又才高自負,熱衷功名,仕於亂朝,不免為時人所忌。許多文章都流露出作者的憂懼之情、難言之隱。

2、陸機的詩文創作

(1)陸機的擬古詩。

A、陸機詩今存約100首,多為模仿樂府、古詩之作,內容形式皆少創新,數量約40餘首。陸機的代表作《赴道洛中作》寫入洛時留戀家鄉之情和前途未卜的憂慮,試看其二:

遠遊越山川,山川修且廣。振策陟崇丘,安轡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銜思往。頓轡倚嵩岩,側聽悲風響。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撫枕不能寐,振衣獨長想。

其他如《門又車馬客行》寫吳亡之痛,《猛虎行》寫人生之艱難,進退之猶豫,《贈尚書郎顧彥先二首》寫故人之阻隔,心境之索寞,《君子行》寫熱衷仕進、又憂懼政局的矛盾,都能真切地傳達出他由吳入晉後的處境和心情。

B、值得關注的一個特點:這些詩歌多情景相生,顯示了自曹植以來,自然景物漸入詩壇的歷史趨勢。其《招隱詩》體貌山水,窮形盡相,末尾綴以議論,實已開謝靈運山水詩的先聲。

C、因時風所染,陸機詩好炫博學識,堆砌辭藻,以至於情繁而詞隱。

張華評他的詩:「人之作文,患於不才,至子為文,乃患太多也。」(《世說新語·文學》劉孝標註引《文章傳》)

至如士衡才優,而綴辭尤繁。            (《文心雕龍·熔裁》)

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詞隱。               (《文心雕龍·體性》)

士衡才思有餘,但胸中書太多,所擬能痛割捨,乃佳耳。

(陳繹曾《詩譜》)

(2)《文賦》。

陸機又有賦體論文的《文賦》對文學功能、藝術靈感、藝術構思、文質關係、文體分類、文體特徵乃至具體的文學技法,均有論述,是我國第一篇系統的文學創作論。對後來劉勰創作《文心雕龍》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第二節  左思與劉琨

左思與劉琨在西晉詩壇上是兩位比較突出的作家,左思繼承並發揚了「建安風骨」的傳統,作品內容充實,富於力度,有「左思風力」(鍾嶸語)之稱;劉琨當晉末亂亡之際,抒英雄失路之悲,清剛悲壯。二人確為當時文壇之驕驕者。

一、左思的詠史詩

1、左思生平

左思(250~305?)字太沖,齊國臨淄人,少學琴書,皆不成,乃勤與學,貌寢口訥,辭藻壯麗。他是一個出身寒族而又才華的文人。他的父親左雍曾作過殿中侍御史,其妹左棻也曾被選為貴嬪,但這並沒有帶給他仕途的騰達。他一生未曾作過顯官,只在元康時當過一段時間的秘書郎。賈謐專權時,左思曾加入其「二十四友」中,因此在賈謐被誅後,他便受到牽連而居宜春里。八王之亂時,齊王冏命他為記室,他辭而不就。所以他的一生是不得志的。這既也與他出自寒族的家世有關,也與他的性格有關。左思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據記載,他是「貌寢口訥」,貌丑而且口才不佳,自然容易養成他內向的性格,向內心世界發展。內向性格的人,不善於表現自我,也就不易為人所識拔了解。特別是在門閥社會,出身寒族,又「貌寢口訥」,仕途上的不得意就是可以想像的事。而對於左思來說,也自然容易產生強烈的反抗與不滿。左思的作品,之所以不同於潘岳、陸機等人,充滿了寒士不平的抗爭以及對門閥制度的抨擊與蔑視,在他的家世與性格中是可以找到根據的,這一點是理解左思作品的基礎。

2、左思《詠史》詩的淵源與特徵。

「詠史」之名,起於班固。但前人詠史,但指一事,隱括本傳,不加藻飾,此為「正體」;左思詠史,多自攄胸臆,此為「變體」,其成就遠過於前人正體。

3、左思《詠史》詩的內容。

主要是寒士之不平及對士族的蔑視與抗爭。其《詠史》8首,有的表達對門閥制度的不滿及對豪右的蔑視;有的肯定寒士自身的價值,有的感嘆寒士生活的困頓。

4、左思《詠史》詩的藝術手法

第一,它的主題深刻。作品雖然寫的是左思自己在門閥士族制度下所受到的壓抑、抗爭與不平,但是這一主題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具有普遍的典型性,反映了整個寒族出身的知識分子的共同心聲。作品中寫自己在門閥制度的重壓下,壯志難酬的悲憤與抗爭,帶有強烈的社會批判精神,充滿了反抗壓迫,追求自由解放的浪漫意識,始終貫注了豪邁的氣概,這與同時代的詩人相比,顯得尤為可貴。由於作品在對抗與衝突中,呈現出激情與力度,因而成為建安風骨嗣響。鍾嶸稱為「左思風力」,正指出了這一特徵。

第二,以詠史的方式抒寫懷抱,將詠史與抒懷結合,開創了詠史詩創作的新路。詠史詩的創作始自班固,建安以後也有不少作者,但寫法上大抵是實詠史事,略述感概。左思的作品則是借古諷今,抒發個人懷抱,是詠史詩的一種新創,對後代詩人詠史之作提供了很好的范型,因而對中國詩歌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第三,是他的語言精當,出語自然,雖有對句而不刻意工巧,不重詞采而形鮮明,運用典故又恰當貼切,借古諷今又思致深刻,所以鍾嶸評他:「文典以怨,頗為精切,得諷諭之致。」

5、左思《詠史》詩的評價和影響。

鍾嶸《詩品》曰:「文典以怨,頗為精切,得諷喻之致。」又曰左思的詩「出於公幹」(劉楨),在論及陶淵明時,又曰:「又協左思風力」。鍾嶸標舉「左思風力」,說明左思再現了建安風骨。左思《詠史》,開創了我國詠史詩借詠史以抒懷的新路,前人評其「創成一體,垂式千秋」。

講解:《詠史》(弱冠弄柔翰)(P223)

這首詩的中心是表達建功立業的雄心。同時也批判了士族門閥制的等級觀念。詩中塑造了能文能武、才華橫溢的詩人自我的英雄形象。以古人賈誼、司馬相如、穰苴等歷史人物自比,抒懷才不遇的心情。

講解:《詠史》(鬱郁澗底松)(P224)

澗底之松,縱然高大挺拔,可是生於地勢低下之所,竟被山頂上的小松所遮蓋。社會也是這樣,寒士縱有才華也只能屈沉下僚。而那些庸才仗著門第就可以世居高位。不是以才德取士而是以門第取士,這就是當時的社會現實。作者借喻說理,對士族門閥制提出了強烈的抗議!

二、劉琨的詩

1、劉琨生平

劉琨(270—317?),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附近)人。他出身大世族,是漢朝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少年時期以雄豪著名,頗負志氣,與祖逖交好,有聞雞起舞的故事傳世。但是劉琨的一生經歷了由貴遊子弟到軍閥混亂工具再到救國志士的三個歷程。早年時他好尚老莊,追慕放曠,生活豪奢,嗜好聲色。他曾事賈謐,是賈謐「二十四友」中最年少者,在洛陽與石崇、陸機、陸雲等參與貴游浮華集團的文詠活動。八王之亂起後,又介入了諸王爭鬥殺伐。但是,在晉室危亡之際,他卻志於王室,迎惠帝於長安,被封為廣武侯。在經歷了天下大變後,他的思想發生了變化,他意識到個人對於國家社會的責任感,因此在給盧諶的信中對自己早年的放縱頗致後悔,說:「昔在少壯,未嘗檢括。遠慕老莊之齊物,近嘉阮生之放曠,……自傾輈張,困於逆亂,國破家亡,親友雕殘……然後知聃周之為虛誕,嗣宗之為妄作也。」從此他一改過去之放曠,而成為一位愛國志士。三十七歲後,他出任并州刺史,從中原到北方,以晉陽(太原)為根據地,在極為艱危的條件下,與各路軍閥及各少數民族武裝集團轉戰多年。但由於長於懷撫而短於控御,缺乏將略,不善用人,最終被與他結盟的幽州刺史段匹磾殺害,時年48歲。

2、劉琨詩文

劉琨現存詩僅三首:《扶風歌》、《答盧諶》和《重贈盧諶》,都是後期作品。這些詩表現了愛國思想、悲歌慷慨,格調悲壯,直承漢魏風骨。在當時思想性薄弱的詩壇上,顯得尤其可貴。鍾嶸評道:「善為凄戾之詞,自有清拔之氣」,劉勰說:「雅壯而多風」。(《文心雕龍·才略》),都指出了劉琨詩歌的主要風格。

劉琨之文,感情真摯,樸實自然。其獄中絕筆《答盧諶書》是詩人懺悔錄式的自白,駢散相間,真實自然。

第三節  郭璞的遊仙詩

一、郭璞的生平

郭璞(276—324),字景純,河東聞喜(今山西絳縣附近)人,他是一個博學有高才卻不善口才的人。不僅通經術、通古文奇字,而且善於天文卜筮之術。曾注釋過《爾雅》、《方言》、《穆天子傳》、《山海經》、《楚辭》等。西晉滅亡後,他過江避亂,深受王導和元帝、明帝推重,後來為王敦記室參軍,因為反對王敦謀殺,而被王殺害。

郭璞與溫嶠、庾亮等人曾是布衣之交,但他在東晉時卻才高位卑,常為縉紳所譏笑,曾著有《客傲》以抒發自己偃蹇傲世之志。當庾亮、溫嶠致位公卿,但卻沉於下僚,這自然使他不免產生不平,而身處亂世,特別是在殘忍的王敦手下,他消極避世的思想就比較突出,因此,在詩歌創作上,他便選擇了遊仙題材,今存遊仙詩19首,其中9首為殘篇。

二、郭璞的文學成就

1、郭璞早年頗有辭賦,其中以《江賦》、《客傲》為最著名,《江賦》寫景壯麗,設想新奇,唯好用古字奇典;《客傲》仿東方朔《答客難》、揚雄《解嘲》,牢騷語中,頗多玄言。

2、郭璞的《遊仙詩》

(1)遊仙詩的淵源。詩歌以「遊仙」名篇始於曹植。

(2)南渡後,深感世路坎坷,禍福難測,又目睹晉室豪族爭權奪利,不思北伐,乃作《遊仙》以明志。今存19首,其中9首為殘篇。

(3)辭多慷慨、乖遠玄宗、坎壈詠懷。

《遊仙》憂心時事的精神與隱而不顯的風格,實源自《離騷》。鍾嶸《詩品》稱其「辭多慷慨,乖遠玄宗」,「坎壈詠懷」。《遊仙》詩形象鮮明,造語奇麗,名為遊仙,實為詠懷,在東晉詩壇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其五:

逸翮思拂霄,迅足羨遠遊。清源無增瀾,安得運吞舟?珪璋雖特達,明月難暗投。潛穎怨青陽,陵苕哀素秋。悲來惻丹心,零淚緣纓流。

郭璞以遊仙寫失意之悲,與左思借詠史抒牢騷不平,有異曲同工之妙。

(4)自《遊仙》出,後之詩人取其談玄而遺其取象,東晉詩壇玄歌大盛,可視作對《遊仙》的消極發展。

第四節  王羲之與蘭亭唱和

蘭亭詩的內容,或抒寫山水游賞之樂,表現出山水審美的情趣;或由山水直接抒發玄理。蘭亭詩中這兩者的藝術水平都不高,但它卻標誌著詩人已開始留意山水審美,並從山水中體悟玄理。它預示著山水詩將要興起。

第五節  孫綽、許詢與玄言詩

西晉王朝在「八王之亂」後,最終亡於北方少數民族的內侵。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馬睿在建康即位,開始了東晉的歷史。東晉歷104年,就文學而言,玄言詩的盛行是這一時期的基特徵。只有到了東晉末年陶淵明的出現,才改變了文壇的面貌。

一、玄言詩及其流行的原因

所謂玄言詩是指東晉時期以詩歌的形式闡述玄佛哲理的詩歌。這種詩歌大都抽象枯燥、缺乏形象性,因此,可以說它是詩歌發展史上的一段歧途。但是在當時卻是一個流行近百年的創作傾向,且有大量的作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則是孫綽與許洵。

東晉詩壇玄言詩流行,究其原因是與這一時期文人的心態及玄學清淡的盛大行有關。

東晉政權是一個偏安的政權。在東晉建立之初,那些初過江的中原士族,由於棄家別土,倉皇南奔,確曾產生過強烈的國破家亡的悲痛,他們也曾力圖找出國破家亡的原因,而崇尚玄虛清淡曾被認為是導致亡國的重要原因,王衍在被石勒俘後曾嘆息:「嗚呼!吾曹雖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虛,戮力以匡天下,猶可不至今日!」(《晉書·石勒傳》)桓溫也曾慨然嘆息:「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

但是,待到他們在政權鞏固,偏安的局面形成以後,文人的心態則又發生了變化。由於江南山水清秀美麗,文人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下,逐漸產生了偏安的心態,他們既無力恢復中原,便在新環境下追求一種寧靜、閑逸的生活與脫俗瀟洒風神。於是西晉時期在士人盛行一時的玄學清淡風氣,在東晉便又一次盛行開來。當時的朝廷重臣甚至包括帝王,都以崇尚玄虛清淡相高。其中王導、庾亮、謝安等都是玄學清淡的代表人物,在他們的周圍聚集了一大批清淡的名士。《世說新語·文學》記載,王導在都城建康曾召集多人「共談析理」、「既共清言,遂達三更」,可以看出他們玄談的熱情,而當時參加者,皆一時俊彥與朝中要員。這都可說明東晉時期玄學清淡的風氣影響遍於朝野士林。

玄學是以老莊思想為中心的,但是,這一時期的玄學又有了新的變化,這就是隨著江南佛教理論的傳播,有許多重要的僧人也多與士人交往,形成了玄釋合流的傾向,玄學中增加了佛理的內容。而不論是玄學還是佛理,都具有較強的思辯色彩,當文士們在生活中以談論佛理玄理作為表現他們的高雅情趣時,也就很自然地影響到了他們的詩歌創作,東晉玄言詩的興盛的根本原因即在此。

二、玄言詩的代表作家孫綽、許詢

玄言詩的代表人物是許詢、孫綽、支遁等。在西晉永嘉年間至東晉盛極一時,他們用詩的形式來表達老莊玄理,其作品「理過其辭,談乎寡味,皆平典似《道德論》」(鍾嶸《詩品序》),成就不高。

複習思考題

(一)背誦默寫篇目:《詠史》(「鬱郁澗底松」、「弱冠弄柔翰」)

(二)解釋:1、太康詩風  2、詠史詩  3、玄言詩  4、蘭亭詩  5、潘陸  6、遊仙詩

(三)填空

1、西晉太康時代最著名的作家有       、       ,所謂「太康詩風」就是指的以他們為代表的詩風。太康詩風的特徵是         。與他們同時,號稱「三張二陸兩潘一左」的「左」是指         。

2、西晉詩人多以才華自負,陸機、潘岳等人的努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       ,二是追求       的進步。陸機的代表作有摹擬《古詩十九首》的《       》十二首和被召入洛陽留戀家鄉之情的《       》二首。潘岳的代表作是《       》三首。

3、左思的代表作有《       》八首,其內容主要是       及對士族的蔑視與抗爭。它開創了詠史詩借       的新路。

4、劉琨的代表作是       ,郭璞的代表作是       十四首。蘭亭詩的內容,表現出山水       的情趣和由山水直接抒發       。

5、東晉玄言詩的代表人物是       和       。

(四)簡答

1、什麼叫「繁縟」?太康詩風「繁縟」的特徵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2、簡述左思詩歌的藝術特色及影響。

(五)論述

試舉例說明左思《詠史》的主要思想內容。

第三章  陶淵明

(4課時)

一、學習指要

本章介紹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最重要的大詩人陶淵明的生平和創作。第一節:陶淵明的人生道路與思想性格。介紹了陶淵明一生中和後期的人生道路以及思想性格。第二節:陶淵明的田園詩及其他。教材分陶詩為五類,重點介紹了田園詩。第三節:陶詩藝術及其淵源。從兩個方面介紹了其藝術特色,並指出陶詩源出漢魏古詩並協左思風力。第四節:陶淵明的散文和辭賦。介紹了《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和《歸去來辭》。第五節:陶淵明的典型意義。介紹了陶淵明在後世的地位和影響。

本章是學習重點,要求對各節的內容都深入理解掌握,特別是陶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要認真閱讀陶詩中的重要作品,對具體作品進行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

講析篇目和導讀篇目:

*《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野外罕人事、種豆南山下)   *《飲酒》(結廬在人境)  《讀山海經》(孟夏草木長)  《詠貧士》(萬族各有托)  《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  《輓歌詩》(荒草何茫茫)

二、重點和難點

1、陶淵明的田園詩。

2、陶淵明的詠懷詩和詠史詩。

3、陶詩的藝術特色。

4、陶淵明的影響。

第一節  陶淵明的人生道路與思想性格

一、陶淵明的生平

陶淵明(365-427,62歲),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其曾祖陶侃,以軍功至大司馬,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父親陶逸做過安城太守;外祖父孟嘉做過征西大將軍。所以陶家自陶侃起,仕宦已歷三世,算得上是一個有地位的貴族。但是,值得注意,陶侃儘管地位較高,但他畢竟和王、謝等門閥士族不同,他的出身較寒微(晉陶母祝髮待賓),而且出身少數民族,因而他在當時仍然是被那些高級士族所輕視的,比如溫嶠曾罵他是「奚狗」,《晉書·本傳》說他「望非世族,俗異諸華」。到了陶淵明這一代,由於幼年喪父,家道日漸敗落,他在《五柳先生傳》中描摹家境情況是:「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環堵蕭然,不避風雨;短褐穿結,簞瓢屢空。」陶淵明的少年時代是在農村度過的。因為有這樣的家世背景,陶淵明少年時代就深好六經,有大濟蒼生的宏願。又厭惡世俗,不好榮利,熱愛自然。

其仕途上「四起四落」的非凡經歷尤其引人注目:

一起一落:29歲,任江州祭酒,因厭惡官場的污濁而辭職。後被召江州主薄,不就。

二起二落:36歲,到江陵,任荊州刺史桓玄的幕僚,當時桓玄正陰謀篡奪晉室政權,陶淵明感到失望,第二年母親逝世,他便趁機丁憂(舊稱遭父母之喪為「丁憂」)回家,在家閑居三年,躬耕田野,寫了一些田園詩。

三起三落:39歲,做了鎮軍將軍劉裕的參軍,不久改任建威將軍劉敬宜的參軍,由於時局動蕩,官場險惡,他又離開了官場。

四起四落:40歲時,他又求為彭澤令,「於時風波未定,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歸去來兮辭序》)。但這一次只做了八十多天縣令,因「郡遣督郵至,縣吏曰:『應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解印綬去職」(《宋書·陶淵明傳》)。從此不再出仕。

陶淵明最後一次歸隱後的22年間,親自躬耕,開始幾年可能生活還可以過得去,44歲時,家中遭火災,生活境況急劇下降,有時還得向別人借貸或乞討(讀《乞食》)方能養活一家7口人。元嘉四年深秋(427),他預感到將離開人世,寫了三首《輓歌詩》和一篇《自祭文》,兩個月後,便與世長辭。

二、陶淵明的思想

陶淵明的人生道路以辭彭澤令為界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因出身等因素,尚積極謀仕,在政治上要有所作為。他在《雜詩》中說:「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可見出他的胸懷。但同時,東晉士族文人普遍嚮往隱逸生活,追求精神自由的風格,在他身上也留下了很深刻的影響。《歸園田居》中說:「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就反映了他思想的另一面。所以,陶淵明是抱著這兩種彼此矛盾的願望——積極出仕與嚮往隱逸——走上了人生道路的。開始時前一種願望佔據了主導地位。但那是一個動亂的時代:宗室內部的鬥爭,軍閥對政權的野心,不斷引起血腥的殺戮乃至激烈的火併。這種社會動亂不僅給人民帶來災難,同時在社會上層也造成嚴重的不安全感。這使陶淵明的政治雄心不能不有所消減。另一反面,在這種權力爭奪之中,一切卑劣血腥的陰謀,無不打著崇高道義的幌子,這使秉性真純的陶淵明也難以適應和忍受。所以最後「愛丘山」的夙願就壓倒了「逸四海」的猛志。所以說,他的歸隱,實際上是自己的理想與當時的現實無法調和的結果。

陶淵明的反覆出仕和反覆歸隱,其思想根源是儒道兩家的思想,而主要是以老莊哲學為核心,對儒、道兩家取捨調和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自然」哲學。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一種「自然」的社會。他常常把儒家虛構的淳樸無爭的上古之世與道家宣揚的小國寡民的社會模式合為一體,作為理想世界來歌頌。這在他的散文《桃花源記》和一些田園詩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第二節  陶淵明的田園詩及其它

一、山水田園詩興起的原因

1、世族莊園經濟,為士族文人提供舒適優裕的生活環境和賞心悅目的山水田園之美,並影響了他們的審美情趣和文學創作的題材。

2、永嘉南渡後,北方士人南遷,江南秀麗山川景色,讓文人們登臨山水,流連忘返。他們縱情山水,在自然山川中澄懷觀道,體悟玄理。

3、朝隱之風的影響,士人在自然山水中尋找到精神慰藉。晉宋王室與士族,士族與士族之間的矛盾,使一部分士人在世俗功利的追求、個人的全身遠禍之間,尋求「朝隱」,不僅能緩衝出仕和入仕的矛盾,也能滿足士人生活上溺於享受、思想上耽於玄理的需求。

4、玄學之風的影響。魏晉玄學在清淡中發揮老莊自然哲學觀、體認人與自然的關係。玄言詩中己開始出現一些山水詩句作為玄學名詞的印證或點綴。東晉玄言詩人孫綽曾諷刺人說:「此子神情都不山水、而能作文?」(《世說新語·賞譽》)由此可見,玄言詩中本來就孕育著山水詩的成分。劉勰說:「宋初文詠,體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文心雕龍·明詩》)山水詩給文壇帶來了清新的空氣和活力,最終取代了「平典似道德論」的玄言詩。

二、陶淵明的田園詩

陶淵明流傳至今的作品有詩一百二十餘首,在詩歌、散文、辭賦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詩歌。陶詩題材主要有:田園詩、詠懷詩、詠史詩、行役詩、贈答詩。田園詩是其文學創作的主要內容。這種田園詩的藝術魅力,與其說它是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如說在於其中寄託了陶淵明的人生理想。田園被陶淵明用詩的構造手段高度純化、美化了,變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難所。陶淵明的詩文集,歷代刻印過多種,清陶澍注的《靖節先生集》,今人逯欽立注的《陶淵明集》是較好的注本。

田園詩的思想內容:

1、描繪了田園風光的無限美好和對純樸田園生活的熱愛及怡然自得的心境。如《歸園田居》第一首:「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等句,把平凡的農村景物寫得富有詩意。「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是詩人喜悅之情情不自禁的流露。

2、描寫躬耕生活及與勞動人民的關係。《歸園田居》其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其二「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等句,表現作者對農作物生長的關心和對農業生產的熱愛。

3、反映農村的凋敝景象和詩人自己的生活困頓。《歸園田居》其四:「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寫戰後農村生活的荒涼;「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怨詩楚凋示龐主薄》),真實地反映了饑寒的苦辛。

4、表現詩人美好的社會理想。《桃花源詩》提出了一個人人參加勞動,人人過著美好生活,「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的烏托邦理想社會。這是陶淵明田園詩的一個新發展。

三、陶淵明的詠懷詩與詠史詩

它們明顯地繼承了阮籍、左思詩歌的傳統,又有陶淵明自己的特點,這就是圍繞著出仕與歸隱這個中心,表現自己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其中有對自己生平的回顧,如《飲酒》十九;有對社會的抨擊,如《飲酒》二十。不乏惋惜也不乏激情,如《詠荊軻》。《雜詩》其二寫出了他憂憤之深廣。

詠懷詩主要有《飲酒》、《雜詩》、《詠貧士》、《讀山海經》等,圍繞出仕與歸隱矛盾,表現了壯志未遂的苦悶的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暴露了黑暗。

這些詩中,貫穿著詩人對社會的認識和對人生的體會,表現了他對塵俗的厭惡,對腐朽的統治者的蔑視。在一些詩篇中,他還以松菊、孤雲自比,表現了孤芳自賞、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但有些詩篇,也流露出壯志未遂的苦悶無奈和樂天安命的宿命論思想。

他還有一些借詠史而詠懷的作品。詠史也是詠懷,不過是借史實為媒介而已。如《詠荊軻》、《擬古》等。《詠荊軻》一首借對古代人物的熱烈歌頌或深摯同情,抒發自己的滿腔悲憤,寄託自己堅強不屈的意志,被魯迅先生稱為「金剛怒目」式的詩篇。

(《詠荊軻》取材於《戰國策·燕策》和《史記·刺客列傳》。歌詠了荊軻反抗暴秦的英勇行為。詩人對失敗了的荊軻表示深深的同情,正反映了詩人對暴政的憎恨。)

(《讀山海經》 歌頌精衛與刑天的鬥爭精神。也是曲折的借古代神話表達詩人剷除強暴匡世濟民的理想,抒寫了詩人壯志難酬的激憤情懷。)

四、陶淵明的其他詩歌

陶淵明的行役詩都是他宦遊時期的作品,其主題主要是悲嘆行役的辛苦,表達對仕宦的厭倦,反覆訴說對田園的思念和歸隱的決心。如《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其二等;

陶淵明的贈答詩頗有敦厚之情,其詩以其真摯的感情、家常的內容、雋永的意味、既不火熱又不冷淡的語調,為自己塑造了一位仁厚長者的形象。如《停雲》、《與殷晉安別》、《答龐參軍》等。

五類題材之外,陶淵明還有一些以發揮哲理為主要內容的作品,如《形影神》、《連雨獨飲》、《擬輓歌辭》等,可視為玄言詩,但與東晉流行的玄言詩又有所不同。

第三節  陶淵明詩歌的藝術風格及其淵源

一、平淡自然與詩意淳美的統一

陶淵明的詩,最大的特點是平淡自然,絕去雕飾。在他的詩里,很難找到奇特的形象,誇張的手法,華麗的詞藻,一切都是平平淡淡。似在不經意間如實道來。蘇軾說他是「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朱熹說他的詩是「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葛立方在《韻語陽秋》中說:「陶潛、謝眺詩,皆平淡有思致,非後來詩人怵心劌目雕琢者所為也。」這些評語都說明一個意思,就是平淡自然。但是陶淵明的詩雖平淡卻不枯淡,而是韻味雋永。原因在於寫詩時有深厚、熱烈的情感,而且能做到造語精到。

陶詩的一大特點是將日常生活詩化。他的詩多採用白描手法,稍加點染勾畫,便呈現出深遠無涯的意境和疏淡自然的情趣。如「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歸園田居》其一)質樸無華而又詩意盎然。

二、情、景、事、理的和諧交融

詩中,往往將詩人的感受、自然的景物、人生的哲理結合在一起,構成完整的意境。《飲酒》之五可稱這方面的代表作:「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通篇沒有工巧的詞句,而是寓理於情,融情入景,意到筆隨,充滿了情味、理趣。給讀者的,不僅是藝術上的滿足,而且有思想上是啟迪。

三、平淡中見警策,樸素中見綺麗

陶詩的語言質樸而簡煉,用字不追求新奇和藻飾,而是努力尋求精當的語句,自然貼切恰到好處,同他的詩歌的題材、風格協調一致。

鍾嶸《詩品》評價說:「文體省凈,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典婉愜。」鍾惺的《古詩歸》也說:「其語言之妙,往往累言說不出處,數字迴翔略盡。」都恰當地評價了陶詩的語言特色。

蘇軾評價陶詩說「淵明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說得十分中肯。金代元好問也評他說:「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南窗白日曦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對陶詩的藝術淵源,鍾嶸《詩品》也說:「其源出於應璩,又協左思風力。」

第四節  陶淵明的散文與辭賦

陶淵明現存的散文6篇,辭賦3篇。數量不多,影響不小。他的散文內容上擺脫了談玄與言佛,藝術上基本擯棄了駢麗與繁縟,一反流俗,歸於自然,語言樸素簡潔、文風淡泊而傳神。《五柳先生傳》是詩人自撰的小傳。在不到二百字的篇幅中,以精粹的筆墨描寫他的愛好、生活態度以及思想性情等各方面。《桃花源記》生動地展現了理想的生活圖景、令人悠然神往。《與子儼等疏》追敘生平思想與經歷、筆端飽含感情。《自祭文》,追敘一生志願、表現了詩人錚錚骨氣。

陶淵明的辭賦繼承了抒情小賦的傳統,但洗凈鉛華,感情真摯。《歸去來兮辭》是詩人辭謝歸隱的宣言書,歷來為人稱頌。文中著力描寫了他由迷途折回的喜悅以及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從中表現了他高潔的志趣。《感士不遇賦》抒發了詩人對「士不遇」的感慨,也揭露了「士不遇」的原因,從中也展現了詩人耿介不阿的品格。《閑情賦》是用鋪排的寫法表現男女之間深摯的感情。關於題旨,眾說不一,或以為以男女比附君子之事。

《桃花源記》則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它想到的是整個社會的出路和人民的幸福。

第五節  陶淵明的典型意義

1、陶淵明是魏晉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詩人。

2、陶淵明蔑視權貴、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品德給後代作家樹立了榜樣。

3、「田園詩」成為一個影響深遠的詩歌流派。

陶淵明是我國文學史上開宗立派的重要詩人。他所處的時代,正是形式主義風盛行之時,詩壇上充斥著談玄悟禪、模山范水之作。形式上刻意追求綺語浮詞、鋪錦列銹。陶淵明卻以嶄新的內容和形式的詩作卓立於詩壇,表現出革新精神。

陶淵明在文學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鍾嶸《詩品》稱譽他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可以說,歷代有成就的詩人,幾乎無不愛到他的藝術熏陶,以至後世的「擬陶」、「和陶」詩不下上千首。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陸遊等大詩人,都表示過對陶淵明其人其詩的讚美與仰慕。沈德潛《說詩啐語》云:「唐人祖述者,王右丞(王維)有其清腴,孟山人(孟浩然)有其閑 遠,儲太祝(儲光羲)有其樸實,韋左司(韋應物)有其沖和,柳儀曹(柳宗元)有其峻潔。」這說明,陶詩給了後代詩人多麼豐富多採的藝術營養,並且直接影響著唐代詩歌創作黃金時代的到來。

陶淵明在他生活的時代只以隱士著稱,他的文學創作沒有得到高度的評價,這是因為他平淡的風格與當時崇尚的文風不合。經蕭統、蘇軾、朱熹的弘揚,陶淵明才確立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並獲得了世界的聲譽。

陶淵明是中國士大夫的精神家園,「不為五斗米折腰」成了中國士大夫用以保護自己出處選擇的自由,平淡成了他們心目中高尚的藝術境界。

由於陶淵明的吟詠,菊和酒已成為其人格的象徵。從飲酒中體悟人生真諦的,陶淵明是古人中為數不多的幾個之一;菊成了中國文學裡象徵高遠情致的意象。

講解:《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P237)

這首詩的平淡醇美,全表現在詩人不動聲色的白描之中。田宅樹木,詩人只是徑直說出,全不費力,也不需要什麼比喻、象徵、暗示;但細細體味,種種物事,無不透漏出詩人對它們的深切依戀和喜愛。似乎詩人正掰著手指,如數家珍:田地幾畝,房屋幾間,房前屋後種著什麼樹、開的什麼花;再由近到遠的看: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從遠處看,整個村莊依稀可見,裊裊的炊煙升起,那大概是農家在做飯吧;那聽到的雞鳴狗吠聲,襯托出農村的幽靜。這是千百年來典型的又是理想的農村風光!整個畫面呈現出悠遠、虛淡、靜穆、平和的韻味。這正是作者心目中「樊籠」的對立面。在構圖上整個畫面意象縱橫交錯:「曖曖遠人村」是橫向鋪開,「依依墟里煙」是縱向上升,「狗吠」二句是以聲襯靜。有動景,也有靜景;有圖像,也有聲音。而用詞的精確,對仗的工整,又體現出平淡中見功力的詩人風格。這裡,作者似乎以純客觀的態度寫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其間全無情緒性的渲染。但這白描的景物,卻又映襯出詩人心靈的晶瑩透剔。只有人的心純凈如止水,如明鏡,自然的影象、聲音,才能最真實、最細緻入微的為人的感官所領會。遠處村落的狗吠於深巷與吠於曠野,聲音自是不同;偷過薄霧,傳來棲於樹巔的雞鳴聲,這些細微處,詩人不僅能夠感受,而且能夠辨別,其心境的寧靜,自不待言。這裡全然沒有城市尤其是官場上的那種「賓客盈座,鳴聲聒耳,囂塵臭處,千變百技,在人目前」(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的精神污染,有的則是農村的淳樸、自然、平淡、寧靜。也就是在這淳樸、自然、平淡、寧靜的環境里,詩人參透了人生的玄機,身心得到了極大的解放,感受到了極大的愉悅,獲得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講解:《飲酒》(結廬在人境)(P238)

這首詩從題目看屬於詠懷詩,其實是借歌詠田園生活以抒懷的: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首四句說「心」——主觀精神與「地」——客觀環境的關係。「人境」,就是自然之境,這裡沒有「車馬喧」——官場上的污濁。詩人自問:為什麼能夠遠離官場,不享受榮華富貴,而要來到這偏遠的農村受勞作之苦呢?答案在兩個字:「心遠」——心胸曠遠。只要心胸曠遠,就不會受到世俗的干擾。歸園田之後,詩人的身心得到了極大的解放,勞動之餘,以酒與菊為伴,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酒能給詩人帶來愉悅,帶來超脫;我們可以想像:傍晚時候,微醉之餘,詩人到東籬採菊,「馨香盈懷袖」,在這暮靄籠罩、晚霞滿天的美好時刻,不經意的一抬頭,目光與南山相遇,山氣的美好,飛鳥相與結伴還巢,詩人採菊時的悠然,也就是南山的悠然;鳥的倦而知返,也就是他的倦而知還。剎那間詩人感到,是他在看南山呢?還是南山在看他呢?此時已分不清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已經物我融合,自己與大自然完全融為一體了(對比:「見」如果換成「望」、「看」的意境效果。蘇軾評曰:「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則此一片神氣都索然矣」(《仇池筆記》卷上))。此即王國維所說的「以物觀物,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的「無我之境」(《人間詞話》)。於是詩人產生一種頓悟,感受到自然的奧秘,參透了人生的真諦,觀照萬物時悟到了一種「真意」。儘管詩人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但如果聯繫陶淵明的其他作品來考察,他在本詩中通過一系列意象所暗示的人生真理還是可以探索的。南山的永恆,山氣的美好,飛鳥的自由,不正是體現了自然的偉大、圓滿與充實么?那麼,人的短促一生,除了歸依自然,順應自然,在自然的永恆、美好、自由中感受自己生命的意義外,還有什麼可追求的呢?所以說,這首詩仍然是陶淵明人生理想的寄託,只是偏重有所不同。當然,詩中的這種人生觀說到底只是一種哲理的、詩意的嚮往。因為世俗社會中的人很難擺脫塵世的各種糾纏。但作為對人生的一種哲學思考,它是有價值的。

三、複習思考題

(一)默寫:《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種豆南山下)、《飲酒》(結廬在人境)。

(二)解釋:1、田園詩  2、魏晉詩風  3、《五柳先生傳》 4、《桃花源記》

(三)填空

1、陶淵明,又名       ,字       ,號       ,       (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謚號為       。

2、陶淵明的作品,今存詩      首,賦、文、贊、述等     篇。其詩可分為五類:        、       、       、       、       。其散文辭賦的名篇是《         》、《        》和《        》。

3、陶淵明的田園詩按其內容可以分為三個方面:有的是通過描寫田園景物的恬美,表現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其代表作品有《            》其一(少無適俗韻);有的是寫自己躬耕生活的體念,如《             》其三(種田南山下);有的是寫自己的窮困和農村生活的凋敝,如《             》(天道幽且遠)。

4、陶淵明的詠懷詩和詠史詩,繼承了       、       的傳統,它圍繞著詩人           這個中心,表現了自己不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污的品格。其代表作有《            》其二(白日淪西阿)、《            》其十(精衛銜微木)等。

5、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色,可以歸納為主要兩點:一是       、       、       、       的渾融,二是平淡中見       ,樸素中見       。蘇軾概括為「       、       」。

(四)簡答

1、簡述陶淵明的生平和思想。談談陶「崇尚自然」的含義。

2、試述陶淵明詩歌的主要內容。

3、為什麼說陶淵明的詠史、詠懷詩繼承了阮籍與左思的傳統。

(五)論述

1、試舉例說明陶詩的藝術特色。

2、論述陶淵明的典型意義。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4課時)

一、學習提示

本章介紹了南北朝樂府民歌的概況,分析了它們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分兩節。第一節:南朝民歌與吳、楚風情。主要介紹了南朝民歌的分類、內容和藝術特色,重點介紹了《西洲曲》。第二節:北朝民歌和北朝各民族的風習。主要介紹了北朝民歌廣泛的社會生活題材,重點介紹了《木蘭詩》。

本章是學習重點。學習時,要掌握一些文學常識,如南朝樂府的分類、北朝樂府民歌廣泛的社會生活題材、南北樂府民歌風格的區別。重點掌握《西洲曲》、《木蘭詩》。

講析篇目和導讀篇目:*《西洲曲》、*《敕勒歌》、《木蘭詩》、《子夜歌》(始欲織郎時、秋風入窗里)、《讀曲歌》、《那呵灘》(聞歡下揚州)、《華山畿》(君既為儂死)、《折楊柳歌辭》(腹中愁不樂)、《隴頭歌辭》(隴頭流水)、《琅琊王歌辭》(新買五尺)。

二、重點和難點

1、《西洲曲》的內容和特色。

2、《木蘭詩》的內容和特點。

3、南、北樂府民歌特色之比較。

第一節  南朝民歌與吳、楚風情

南北朝民歌現存五百多首。是繼周民歌和漢樂府民歌之後以比較集中的方式出現的又一批人民的口頭創作,也是我國詩歌史上的又一次發展。它不僅反映了新的社會現實,而且創造了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南北朝長期對峙的局面,以及兩地在民族風尚、自然環境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南北朝民歌呈現出不同的情調與風格。大抵南方民歌清麗纏綿,北方民歌樸直剛健。《西洲曲》和《木蘭詩》,分別代表著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從共性而言,它們篇制短小,抒情多於敘事。

一、南朝民歌的產生土壤及其分類

南朝樂府民歌保存在郭茂倩的《樂府詩集·清商曲辭》里。主要有吳歌、西曲兩類。吳歌今存326首,主要產生於長江下游以建業為中心的一帶地區。西曲今存142首,產生於長江中游和漢水兩岸,以江陵為中心的地區,及其四周的一些城市。這些民歌最初是徒歌,後經樂府機構採集方才入樂。其中少數出自鄉村,多數出自城市市民之口,因而富有市民文學特色。另有神弦歌一類,是民間祭神的巫歌,也產生於建業附近,數量極少,今僅存18首。除《清商曲辭》外,《雜曲歌辭》、《雜歌謠辭》中也保存了少量南朝民歌。

二、南朝樂府民歌產生的背景和情調

1、經濟背景:東晉以來,長江流域經濟發展迅速,商業發達,城市繁榮。宋文帝時又出現經濟上升的局面,富庶的地區首推荊、揚二州。《宋書》卷六六《何尚之傳》:「荊、揚二州,戶半天下」,卷五四《孔季恭等傳論》:「荊城誇南楚之富,揚部有全吳之沃。」齊初幾十年也是南朝比較安定的時期。在繁榮的城市裡盛行著歌謠舞蹈。李延壽《南史·循吏列傳》載:宋初「凡百戶之鄉、有市之邑,歌謠舞蹈,觸處成群,蓋宋之極盛也。永明繼起,垂心政術,都邑之盛,士女昌逸,歌聲舞節,袨服華妝,桃花綠水之間,秋月春風之下,無往非適。」南朝樂府民歌,大部分來自於繁華的城市。如《吳歌》盛行於建業,《西曲》發源於荊、襄、樊、鄧,前者系當時首都,後者也是當時重鎮。

2、時代風尚:南朝是一個耽於聲色的社會,大臣皆崇好女樂,而民間風情小調,本與女樂相近,最合於使用,故極為當時社會之所愛好。《晉書·樂志》說:「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說明從民間到貴族喜好風情小調的風氣。

3、統治者的有意採集與提倡:漢代統治者採集民歌有「觀風俗」「行樂教」的目的。南朝統治者採集民歌的目的,則完全是為了娛樂,並按他們的趣味加以潤色。宋廢帝時戶口不滿百萬,「而太樂雅鄭,元徽時校試,千有餘人」(《南齊書》卷二八《崔祖思傳》)。梁武帝後宮的女樂分吳聲和西曲兩部,並曾各擇以賞賜寵臣(《南史·徐勉傳》)。「王侯將相歌伎填室,鴻商富賈,舞女成群,竟相誇大,互有爭奪」(見梁裴子野《宋略》)。今傳南朝樂府民歌便是供帝王貴族富商的女伎們演唱的。由於此,南朝樂府民歌的內容比較狹窄,以情歌居多。另外,由於統治階級的荒淫,南朝民歌中一些色情的東西,恰好適應了統治階級的趣味。《南史·宋廢帝紀》:「山陰公主,淫姿過度。謂帝曰:『妾與陛下,雖男女有殊,俱托體先帝,陛下後宮數百,妾惟駙馬一人,事不平均,一何至此!』帝乃為立面首左右三十人。」此語公然出之於女子之口,誠有史以來所未有。在這種風氣下,統治階級對於樂府詩的取去趣味可想而知。

三、《吳歌》、《西曲》、《神弦曲》

1、吳歌

吳歌的特點是艷麗柔弱,多表現羞澀纏綿的情態。現存的吳聲歌中,以《子夜歌》42首、《子夜四時歌》75首、《華山畿》25首和《讀曲歌》89首最為重要。吳聲歌曲奪為女性吟唱,其內容或表現對愛情的渴望,或表現相思的痛苦,或表現堅貞不渝的愛情,或表現對負心男子的怨恨,或表現婚姻不自由的苦悶。這些作品,以清新淺近的語言,表現真摯細膩的感情,風格艷麗柔軟、哀怨纏綿,真實地再現了江南女子在愛情問題上地複雜心態,並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2、西曲

西曲產生的地點,是長江中游和漢水兩岸的城市,而以江陵為中心。曲調唱法與吳歌不同,此外,西曲的時代比吳歌稍晚,以齊梁居多。西曲多寫水邊旅人思歸的別情,表現船戶、賈客生活的尤其多。風格比吳歌真率、開闊。其突出特點是結合勞動來描寫愛情。

如《那呵灘》男女一唱一和,將女子的天真與男子的身不由己的遺憾表現得很真切:

聞歡下揚州,相送江津灣。願得篙櫓折,交郎到頭還。

篙折當更覓,櫓折當更安,各自是官人,那得到頭還。

3、神弦曲

「神弦曲」有十八首,也屬於「清商曲辭」。是江南(建業附近)民間弦歌以娛神的祭歌。據《晉書·夏統傳》,當地祭神,多用女巫。「並有國色,善歌舞」,神弦曲大概就是由女巫來唱的。神弦曲所祀之神,大都是地方性的鬼神,來歷多不可考,所以《圖書集成·博物部》統歸之「雜鬼類」。和《楚辭》相似,神弦曲具有人神戀愛的特色。曲詞中,也有的讚歎男神的美貌,表現為「女悅男神」,這些歌實際上都與情歌無異。朱熹評《楚辭?九歌》說:「比其類則宜為《三頌》之屬,而論其詞則反為《國風》再變之鄭衛」。意雖不滿,但也道出了民間祭歌的一個共同特徵。

四、南朝民歌的特點

1、從內容上看,南朝民歌大都是情歌,且多作女子口吻,基調哀怨、纏綿。並以抒情為主,感情真率動人。

2、體制小巧,多為五言四句。

3、語言清新自然,不雕飾,不做作。

4、大量運用比興、象徵和雙關語。

5、語言自然曉暢,風格清新婉麗。

五、南朝民歌的代表作《西洲曲》

《西洲曲》是南朝樂府民歌中的傑作,也是最長的一首抒情詩。作品通過季節變換,層層遞進地表現了一位少女從春到秋對遠方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語言優美,情感纏綿,筆觸細膩。全詩三十二句,四句一轉韻,流利宛轉,聲情和諧。沈德潛說:「續續相生,連跗接萼,搖曳無窮,情味愈出。」(《古詩源》)高度評價了這首經過文人加工潤色的南朝民歌的藝術成就。

講解:《西洲曲》(P272)

《西洲曲》開頭寫一位少女回憶梅花初落時與情人在西洲約會,於是折梅一枝遙寄江北的愛人。以下便寫那少女從春到秋、從早到晚的無盡相思。情調纏綿悱惻,充滿了隱約朦朧之美,頗有藝術感染力。並且巧妙運用諧音雙關的修辭方法,如本篇多次寫到蓮。「蓮」和「憐」諧音,「蓮子」即「憐子」,暗示愛憐的人。「低頭弄蓮子」,即暗指愛撫所愛的人。又以蓮子的青如水比喻對愛人的感情純潔如水。「置蓮懷袖中」即表示對所愛的人珍愛,以「蓮心徹底紅」喻愛情的成熟和熱烈。運用雙關語,使全詩的情調更顯得優美迷人。全詩以五言四句為一段,用頂真格的修辭把上下段連接起來,如「風吹烏臼樹,樹下即門前」,「出門采紅蓮,採蓮南塘秋」,「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全詩迂迴曲折而又首尾一貫。清人沈德潛稱讚這首詩說:「續續相生,連跗接萼,搖曳無窮,情味愈出。」(《古詩源》)。

第二節  北朝民歌與北朝各民族的風習

一、北朝民歌反映的內容和情調

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樂府詩集·橫吹曲辭》的《梁鼓角橫吹曲》中,少部分保存在《雜曲歌辭》和《雜歌謠辭》中,共70首左右。所謂《橫吹曲》,是在馬上演奏的一種軍樂,因為樂器有鼓有角,所以叫「鼓角橫吹曲」。北朝民歌大部分是這種軍樂的歌詞,由梁代樂府機關保存下來,所以叫「梁鼓角橫吹曲」。

二、北朝民歌的內容

北朝民歌在數量上不及南朝的清商曲,但內容卻豐富得多,相當全面而生動反映了北朝二百多年間的社會狀況和時代特徵,酷似漢樂府民歌。大體有以下幾方面內容:

1、反映了北方的景色、風俗、少數民族的游牧生活,如《敕勒歌》。

講解:《敕勒歌》(P276)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二十七個字,便出色的畫出了遼闊蒼茫的草原景象,並反映了北方民族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面貌,具有無比的魅力,確是「千古絕唱」。元好問說:「慷慨歌謠絕不傳,穹廬一曲本天然,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對它作了很高的評價。這首歌謠據說是鮮卑人的作品,史稱:「北齊神武(高吹)使斛律金唱敕勒歌。」《樂府廣題》說:「其歌本鮮卑語,易為齊言,故其句長短不齊。」也許是斛律金翻譯成漢語的。

2、表現尚武精神、征戰生活的戰歌。如《企喻歌》:「男兒欲作健,結伴不須多。鷂子經天飛,群雀兩向波。」顯示出北方男子好勇尚武的品格。

3、反映婚戀生活的戀歌。如「驅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塌地呼天」(《地軀樂歌》)其愛情詩歌大膽直白,熱情奔放,毫無掩飾,與南方民歌的含蓄形成鮮明的對比。

4、反映人民苦難和貧富對立的詩歌。如《隴頭歌》三首,寫背井離鄉、饑寒交迫者內心的悲慘和凄苦。《勞雀利歌》:「雨雪霏霏雀勞利,長嘴飽滿短嘴飢」;《幽州馬客吟》「快馬常苦瘦,剿兒常苦貧。黃禾起羸馬,有錢始作人!」以上兩首,皆用比興。前者「長嘴」和「短嘴」便是剝削者和被剝削者的形象寫照。後者以「苦瘦快馬」喻「苦貧剿兒」,以黃禾能振起羸馬,明喻有錢便有作人資格。對比鮮明,揭示了社會本質。

三、北朝民歌的特點

北朝樂府民歌繼承漢樂府的傳統,體裁多樣,自由靈活。多敘事,但感情強烈,且直抒胸臆。語言質樸無華,氣盛詞質,不像南朝民歌,它沒有巧妙的雙關語,也沒有所謂一唱三嘆的裊裊餘音,而是名副其實的悲壯激越的軍樂、戰歌。風格古樸悲涼、粗獷豪放。

四、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木蘭詩》

《木蘭詩》是北朝樂府民歌中最傑出的作品,講述了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藝術形象。全詩分為六段。第一段寫木蘭得知徵兵消息,決心代父從軍。第二段寫木蘭作好從軍準備,踏上征途。第三段寫木蘭十年征戰,得勝而歸。第四段寫木蘭立功不受爵,辭歸故鄉。第五段寫木蘭歸家時親人的歡迎以及換妝後夥伴的驚訝。第六段寫以雙兔為喻,讚歎木蘭。她勤勞善良,熱愛和平,當戰爭來臨,出於對年邁父親的關心和保家衛國的決心,她勇敢地衝破封建禮教的束縛,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馳騁疆場,征戰十年。當她立下戰功以後,又不慕榮利,不求封賞,而是渴望回鄉與家人團聚。在木蘭身上集中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是古代人民理想的化身。

這首民歌在藝術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首先,它富於傳奇色彩,是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的範例。其次,描寫繁簡有致,剪裁精當而結構嚴謹;第三,通過人物的行動和氣氛的烘托來刻畫人物的心理、性格,將敘事與抒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第四,出色地運用了民歌常用的復疊、鋪陳排比等藝術技巧,比喻、對偶、反襯、頂真等修辭手法,增強了藝術效果。同時筆墨凝練,繁簡得宜,句式以五言為主,雜以七言、九言,錯落有致,聲韻鏗鏘,富有音樂美。《木蘭詩》不愧是我國古代詩歌史上輝映千古的敘事詩名篇,與《孔雀東南飛》被譽為我國詩歌史上長篇敘事詩的雙璧。

五、南曲與北歌的比較

南曲與北歌內容、風格迥異。讀(唱)南曲,猶聽燕子的呢喃細語;而北歌猶雄鷹鳴叫,戰馬蕭蕭。具體說:

內容上,南曲幾乎清一色的是情歌,寫男女之事;而北歌除寫男女情愛之外,還寫了大漠風光,征戰行役,羈旅鄉思等內容。

風格上,南曲婉約旖妮,纏綿哀怨;而北歌豪放粗獷,坦率爽朗。

手法上,南曲多用雙關、象徵、暗示等細膩地表達情感;而北歌多坦露直率。

形式上,南曲多為整齊的四言或五言歌詩;而北歌則是四、五、七言和雜言的靈活運用。

用語上,南曲多綺麗精工,而北歌多質樸剛健。

造成南北文風差異的原因很多,有文化背景不同的因素(南方文人文化素質相對要比北人高),有政治環境不同的因素(長達二百七十多年的南北分裂,造成南來北往被阻斷;南方相對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北方則政權更迭頻繁,連年征戰不斷),還有民族性格氣質(南人含蓄,北人直露;南人深婉細膩,北人粗獷豪放;南人重文,北人尚武)、生活習俗(包括飲食習慣等)的因素,但其最重要的因素是地理因素,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不同性格氣質的民族。南方人生活在山青水秀、鳥語花香,桃紅柳綠、小橋流水的優美的自然環境中(以江南採蓮的盛事以及張志和的《漁歌子》為例),容易陶冶青年男女浪漫懷春的情思。而北人則生活在長城、大漠、風沙的自然環境中,容易養成粗獷豪放、尚武好勇的習性。造成這種南北文風的差異,不僅表現在民歌中,也表現在文人詩歌創作中。南北文風的融合,從庾信開始,一直到盛唐才基本完成。

複習思考題

(一)默寫:《西洲曲》、《敕勒歌》

(二)解釋:1、「吳歌」  2、「西曲」  3、《西洲曲》  4、《木蘭詩》  5、《敕勒歌》  6、「梁鼓角橫吹曲」

(三)填空

1、南朝樂府民歌約500首,大部分屬於《樂府詩集·       》,其中         326首,         142首,          18首。

2、吳歌產生的地點在      下游,而以當時的首都      為中心,產生的時代以         和         居多。

3、西曲歌產生的地點在       (今湖北江陵)、       (今江陵縣附近)、          (今湖北襄樊市)、         (今河南省鄧縣之間),這些城市在       中游和       兩岸,以江陵為中心。產生的時代以        、        、         、        的居多。

4、南朝民歌喜用雙關語,其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用同音異字的,如「蓮」雙關「         」、「絲」雙關「         」;另一類是同音同字的,如布匹之「匹」雙關匹偶之「         」,以黃連之「苦」雙關相思之「苦」等。

5、北朝民歌主要見於《樂府詩集·         》中,在《雜曲歌辭》和《雜歌謠辭》中也有一小部分,共        余首。

6、所謂「橫吹曲」,是馬上演奏的一種軍樂,因樂器有鼓有號角,所以叫「          」。它是由梁代的樂府機關保存下來的,故又叫「           」。

7、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碩果,其中又以         語的歌辭居多,這些歌辭後來被翻譯成漢語,如《          》。

(四)簡答

1、為什麼說現存的南朝樂府民歌的內容比較狹窄,而絕大多數是情歌?

2、南朝民歌在形式和內容上的特點是什麼?

3、北朝民歌在內容和形式上的特點是什麼?

(五)論述

1、分別概述南北朝樂府民歌的思想內容。

2、比較南北民歌在題材內容、藝術風格和體裁形式上的特點。

3、講析《西洲曲》。

4、分析《木蘭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

第五章  謝靈運、鮑照與詩風的轉變

(4課時)

一、學習提示

本章介紹了南朝劉宋時期的兩位詩人——謝靈運和鮑照。謝靈運是使玄言詩轉變為山水詩的關鍵人物,鮑照則創造了以七言為主體的歌行體,他們開創了南朝詩壇的新風。第一節:謝靈運所開啟的新風與山水詩的孕育與產生,謝靈運山水詩的出現及其山水詩的藝術特色和影響。第二節:鮑照及其創新。主要介紹了鮑照詩歌的內容:充滿對門閥社會的不滿情緒與抗爭精神,代表著寒士的強烈呼聲。又介紹了鮑照詩歌的藝術風格:俊逸豪放、奇矯凌厲。鮑照詩歌對七言詩的發展與影響。

本章是學習的重點。要求掌握謝靈運山水詩的藝術特色和鮑照詩歌的成就和影響。

講析篇目和導讀篇目:*《代出自薊北門行》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於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 《夜宿石門詩》  《歲暮》  《擬行路難》(寫水置平地、對案不能食)

二、重點和難點

1、謝靈運善寫山水詩的原因。

2、謝靈運山水詩的特色。

3、從陶淵明到謝靈運詩歌藝術的轉變。

4、謝靈運山水詩的地位和影響。

5、鮑照詩歌的內容。

6、鮑照詩歌的藝術風格。

第一節  謝靈運所開啟的新風與山水詩的興盛

一、山水詩(也包括田園詩)的源起、興盛的原因:

在《詩經》、《楚辭》的時代,詩中就出現了山水景物(如《蒹葭》、《伐檀》、《山鬼》、《九辨》等),但那只是作為生活的襯景或比興的媒介,而不是作為一種獨立的審美對象。曹操的《觀滄海》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詩。晉宋時代則是山水詩興盛的時期,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談到:「宋初文詠,體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概括了這個時期山水詩的特點。

劉宋時期山水詩興盛的原因大致是:

1、文人生活環境變遷的影響。南渡以後,大批文人隨之南下,會聚於會稽(今浙江紹興)一帶。中國的政治、文化重心由北方隨之南遷。南方的山水風貌,迥異於北方,如吳均在《與朱元思書》中所寫: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劍,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囀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唳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望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又如陶宏景《答謝中書書》,作品選304頁】

這樣的美景,在南方到處都是,令見慣了北方長城、大漠的南下士人,耳目為之一新。對自然美的領略,既已成為文人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內容。山水景物,就成了文人新的、獨特的審美對象。

2、受魏晉之後隱逸之風的影響。晉宋王室與士族、士族與士族之間的矛盾,使得一部分士人在世俗的功利追求和個人的全身遠害之間,持一種首鼠兩端的態度,「朝隱」之風,由是盛行。「朝隱」不僅能緩衝出仕與入仕的矛盾,也能滿足士人生活上溺於享樂,思想上追求玄理的需求。另外,佛教的傳播,儒、釋、道的融合,對於「朝隱」也起了推波逐浪的作用。山林寺院之中,每見士人足跡。東晉高僧慧遠託身廬山,所作《廬山記》,即精美的山水描繪文字。文人徘徊於出世與入世、朝廷與山林之間,或借山林寫其超然世事的情趣,或借寫山林化其心中鬱結,則人與自然的關係,便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3、玄學的影響。魏晉以來,玄學大盛,士人追求「達自然之至,暢萬物之情,」(王弼《老子》第29章注)的自然美。郭象注《莊子》云:「自然生我,我自然生,故自然者即我之自然。」有此認識基礎,人格之美與自然之美得以統一。人格美與自然美密切相關,能否領略山水之美,乃成為衡量人格境界的重要標準。不僅如此,在玄學看來,自然山水又成為人藉以達道的媒介。莊子認為道生萬物,而萬物之中,唯有未受人世污染的自然,最能體現道的本質與真美。魏晉以來,這種觀念更受到推崇。阮籍說:「夫山靜而谷深者,自然之道也。」(《達庄論》)宗炳云:「夫聖人以神法道而賢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樂。」(《畫山水序》)山水既已成為道的一種感性形式,人只有以我之自然,面對山水之自然,才能進入物道合一、物我合一的境界。可見在人與自然的審美關係建立的過程中,玄學的興盛,玄學與佛學的合流,對起了催化劑的作用。

二、謝靈運的山水詩

1、謝靈運山水詩的生平

謝靈運(386-433,47歲),出身東晉顯赫世家(舉唐·劉禹錫《烏衣巷》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祖父謝玄曾是淝水之戰的主將,謝家曾出現了謝混、謝惠連、謝朓等文化名人。謝靈運年青時即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有《謝康樂集》。謝靈運門第高,天資過人,為人性格高傲,政治上企望大。但他缺乏當官的素質,因他處處流露出詩人式的敏感,顯露、急躁,故在仕途上多遭人忌恨,多次遭到打擊,曾貶官為永嘉太守,他的山水詩多為此時所作。

當時,以劉裕為代表的劉宋王朝統治者堅決地推行抑制門閥大族、提撥庶族地主作為輔佐、加強集權統治的政策,對王、謝等大貴族集團施以壓力,企圖摧毀他們頑強的勢力。謝靈運便在劉裕這種削弱士族勢力,實行皇帝專制的政策下被降爵為候。處身於這樣的形勢中,謝靈運為了維護自己貴族集團的地位和利益,經常與統治者處於一種複雜而劇烈的鬥爭中。他一直對劉宋集團採取不合作和反抗的態度。

劉義隆即位後,深知謝靈運倔強不馴,更有意嚴加裁製。謝靈運感覺到了自己的危險,只求隱退。永初三年(422),謝靈運出任永嘉太守,任職僅一年便託病回故鄉始寧隱居。元嘉三年(426),謝靈運被召至京為秘書監,常常稱病不朝,結果仍是請假回籍。這是劉宋王朝不能容忍的。劉義隆認為謝靈運脫離控制,很不放心,就唆使地方官告他造反,迫使謝靈運到京表白,乘機要他做臨川內史,事事加以掣肘。謝靈運自然是不願受這種約束的,劉義隆於是派人帶兵逮捕他。這樣,謝靈運不得不興兵反抗,結果是兵敗被殺。一代大詩人就這樣在劉宋王朝與世族的鬥爭中了卻了一生。

朝廷失寵,宮廷之爭失敗後,謝靈運身在朝廷,心卻在山水之中。他一方面隱逸泉林、縱情山水,在山水林野中去探尋、追求獨立於黑暗現實之外的人生理想,一方面又還苦戀著昔日的榮華,對過去的特權難以忘懷。處於這樣一種兩難境地,謝靈運常常開山伐木,登山觀水。因為只有這樣,只有遠行郊野荒林之中,才能忘卻世道的艱難痛苦;只有在無限純凈的山水中,才能尋找到精神的自由與解脫。因此,謝靈運追求老子的無為、莊子的逍遙。但由於他沒有最終跳出功名利祿的怪圈,短暫的愜意之後,他又感到迷茫,故而屢屢向山水訴說自己的失意與孤寂,傾吐自己的不幸與憤懣:「殷憂不能寐,苦此夜難頹……運往無淹物,年逝覺易催。」(《歲暮》)「江南倦歷覽,江北曠周旋……懷新道轉迥,尋異景不延。亂流趨正絕,孤嶼嵋中川。」(《登江中孤嶼》)

謝靈運是真正大力創作山水詩並起了巨大貢獻的詩人。謝靈運山水詩的特點是鮮麗,清新,自然,他的詩開啟了南朝一代的新詩風,實現了詩歌藝術由魏晉的古樸向南朝追求聲色的轉變。

2、謝靈運山水詩的特點

謝靈運的詩歌今存100餘首,其中大部分是山水詩。而這些山水詩絕大部分作於宋文帝永初三年(422)出守永嘉至元嘉十年(433)去世這十年間。詩中所描繪的大都是永嘉、會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色,而大量的具有高度美學價值的山水描寫正是他為中國詩歌所做出要貢獻。這些詩歌在藝術上大致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精工富艷的風格。謝詩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意象密集,對偶句多,語言深奧典雅,從而在整體上形成富艷精工的風格。形成這種風格的原因,是與他「富目輒書」的表現方式有關的,他習慣運用移換形之法,將其所見收入詩中,對景物作全景式的鋪陳,而為了充分展現其所見到的景物,便不得不藉助於鋪陳排比等方法,從而形成了他繁富累贅的特點。鍾嶸曾批評他的詩「頗以繁蕪為累。」這種特點,也有人稱之為「以賦法入詩」也即把賦的鋪陳之法,用於詩歌創作。胡適即云:「謝靈運……受賦的影響太深了,用駢偶的句子來描寫山水,故他的成績並不算好……(他)只能把自然界的景物,更裁割成駢儷的對子,遠不如陶潛真能欣賞自然的意義。」(見《白話文學史》)

(2)細膩的景物刻劃。謝詩雖就整體而言頗有雕琢繁蕪之累,但就描寫刻劃自然美而言,卻常給人生動細膩之感。《南史·顏延之傳》載云:「延之與謝靈運俱以辭采齊名,而遲速懸絕。延之嘗問鮑照己與靈運優劣,照曰:謝五言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君詩若鋪錦列繡,亦雕繢滿眼」。這裡以「初發芙蓉,自然可愛」評謝詩,主要即指其寫景之生動清新。對謝靈運而言,其詩在寫景上,主要表現為對聲色的追求。沈德潛《古詩源》云:「詩至於宋,性情漸隱,聲色大開。」而對於聲色的表現,則是他山水詩在景物描寫方面的一個重大貢獻。對於色的表現,如:「春晚綠野秀,岩高白去屯」(《入彭蠡湖》)突出暮春時節山野間綠、白兩種色調,構成一幅素凈柔和的圖畫。作者沒有塗抹萬紫千紅,只用綠野作底色,白雲作點綴,抓住春天那充滿陽光,洋溢著生命力的特點。再如「原隰荑綠柳,墟囿散紅桃」(《從游京口北固應詔》)以綠、紅兩各色調對比,色彩明麗,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對於聲的描繪如「鳥鳴識夜棲,木落知風發。異音同致聽,殊響俱清越」(《石門岩上宿》)寫大夜深沉,鳥鳴聲,落葉聲格外清越,正反襯出無聲的靜態。這種對聲色的描繪,反映出詩歌創作上的一種新的趨向,對後代詩人創作是頗有影響的。就此而言,謝詩可說是詩歌創作的新時代的開創者。

(3)結構上的程式化特點。謝詩從整體結構而言,往往先作出遊,次寫見聞,末尾談玄說理,拖著的一個玄言的尾巴。所以近人黃節云:「大抵康樂之詩,首多敘事,繼言景物,而結之以情理」。這種以敘事——寫景——說理所形成的結構模式,使謝詩呈現出一種程式化的特點。它給人讀詩帶來一種單調之感,因而也被看作是謝詩的一種弊病。至於形成這種結構模式的原因,實與謝靈運山水審美意識上的局限有關。由於謝靈運一生都不能忘懷於政治權勢,當他政治失意遊山玩水時,只是把山水作為一種矚耳流目感觀上的刺激,以此掩飾他對權位的熱衷,故而在他寫景時,並不能真正做到情、景、理三者的完善融合,形成一種完整渾然的意境,詩中這種結構模式正是這種山水審美意識的反映。正如李澤厚所說:「由於自然在這裡或者只是這些門閥貴族的外在遊玩的對象,或者只是他們追求玄遠即所謂『神超理得』的手段,並不與他們的生活、心境、意緒發生親密的關係,自然界實際就並沒有真正構成他們生活和抒發心情的一部分。」所以「主客體在這裡仍然是對峙著的。」如果將謝詩與陶詩比較,這一點就更為清楚。

三、謝詩與陶詩的比較 

與陶淵明的田園詩作比較,可以看出謝詩對詩歌藝術的轉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從寫意到摹寫;(見文學史教材107-108頁的分析。下同);從啟示性到寫實性;

在寫作手法和藝術成就上還可看出兩人詩風的區別:

1、謝詩善於描繪畫境,在移步換景中領略山水之美,把敘事與寫景結合起來。而陶詩寫田園山水,往往是靜觀;靜觀須心境純凈,方能物我親切交流。

2、謝詩中也有哲理,但主要在於化其心中鬱結,且哲理往往遊離於詩外,形成敘事—寫景—說理的程式,往往在詩的最後拖上一個玄言的尾巴,這說明他的詩脫胎於玄言詩但仍留著玄言詩的尾巴。而陶詩的哲理則融於體物之中,故能達到超然物外、遇景成趣的境地。

3、語言上,謝詩精工綺麗,刻意追求,多用深奧的書面語和典故,深澀難懂,有佳句而無佳篇。而陶詩則樸素、平淡、自然。

四、南朝其他山水詩作家

除謝靈運之外,南朝寫山水詩的詩人還有謝惠連、顏延之、鮑照、謝朓、王融、沈約、何遜、陰鏗等人。

謝靈運與顏延之並稱「顏謝」,與顏延之、鮑照並稱「元嘉三大家」。他們的詩的共同特點是「尚巧似」,但顏延之的山水詩成就不及謝靈運。

五、山水詩的文學價值

1、山水詩的產生,標誌著人對自然美的認識加深了,標誌著人與自然進一步的溝通與和諧。大自然已經從作為陪襯的生活環境或作為比興的媒介變成具有獨立美學價值的欣賞對象。山水詩啟發人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即美學的角度去親近大自然,發現和理解大自然。它的出現,使山水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為中國詩歌增加了一種題材,這無論在文學史上還是美學史上都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2、山水詩的出現,改變了「詩言志」的傳統,打破了儒家功用主義的詩教觀,為詩歌走向純審美的藝術化鋪平了道路,南朝詩歌所具有的美學特徵,正是隨著山水詩的建立而產生的。

第二節   鮑照及其創新

一、鮑照的生平

照字明遠,約生於晉安帝義熙十年(414),卒於宋明帝泰始二年(466),祖籍上黨,後遷東海(今山東蒼山、郯城?)。與謝靈運不同,他的生平事迹現存的史料材料較少,史書中有關他的傳記均較簡略,主要見於《宋書》卷五十一(附於「宗室傳」),《南史》卷十三(附於《臨川王劉道真傳》)。齊虞炎《鮑照集序》記述他的生平比較概括,云:「(照)家世貧賤,少有文思。宋臨川王愛其才,以為國侍郎。王薨,始興王浚又引為侍郎。孝武初,除海虞令,遷太學博士,兼中書舍人,出為秣陵令,又轉為永嘉令。大明五年,除前軍行參軍,侍臨海王鎮荊州,掌知內命,尋遷前軍刑獄參軍事。宋明帝初,江外拒命,及義嘉敗,荊土震擾,江陵人宋景因亂掠城,為景所殺,時年五十餘。」這是對他生平較為詳細的資料。明張溥嘆息說:「鮑明遠才秀人微,史不立傳,服官年月,差可憑者,虞散騎奉敕一序耳!」鮑照的出身是比較低微的,他的文章中,自稱是「孤門賤生」(《解褐謝侍郎表》)、「北州衰論,身地孤賤」(《拜侍郎上疏》),這種出身,在當時是頗受輕視的。但他在年青時,不甘心於自己的社會地位,因此,約二十歲向臨川王劉義慶「貢詩言志」。《南史·本傳》載其謁見劉義慶,「未見知,欲貢詩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輕忤大王』,照勃然曰:『千載之上有英才異士,沒沒而不聞者,可數哉?大丈夫豈可遂蘊知能,使蘭艾不辨,終日碌碌,與燕雀相隨乎?』於是奏詩。」因得劉義慶的賞識,攫為國侍郎,此約在元嘉十六年(439),劉義慶任江州刺史時。他在劉義慶的幕下歷六年,至元嘉二十一年劉義慶死,才離職,在家一度閑居,後又在始興王劉浚幕下任侍郎,孝武帝時任中書舍人,秣陵令、永嘉令等職。孝武帝大明五年,他在臨海王劉子頊任前刑獄參軍(後世因稱鮑參軍),明帝初,江外諸王拒命叛亂,劉子頊失敗,鮑照死於亂軍之中。

二、鮑照詩歌的主要內容

鮑照「才秀人微」(《詩品》),生活在門閥士族統治的時代,處處受到壓抑,所以與左思一樣痛恨世族制度。鮑照今存詩200多詩,其代表作是《擬行路難》18首和《擬古》八首。其詩歌的主要內容是:

(1)反映社會的不平,抨擊門閥制度對人才的壓抑,抒發憤世激俗之情。《擬行路難》其六:「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詩歌抒發了有志難伸的激憤,棄官歸隱後在表面快樂溫馨的背後是詩人無可奈何虛擲光陰、消磨壯志的悲涼。最後兩句在自我解嘲中借古人為己鳴不平,甚鋒芒暗指士族社會和那些邪惡勢利小人,表現了詩人孤直耿介、傲岸不屈的性格。

(2)描寫邊塞征戍生活,抒寫報國壯志。《代出自薊北行》,他歌頌邊塞將士「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的英勇戰鬥精神。《代東武吟》寫出了一個窮老還家的士兵報國無路的痛苦,全詩意緒悲涼,主題深刻。

(3)另有遊宦思鄉、感傷年命,抒寫愛情及寫景詠物等內容。

三、鮑照詩歌的藝術特色:

(1)繼承漢魏樂府詩形式及傳統,筆力雄建、直抒胸臆。七言詩和雜言的樂府詩最能體現其詩歌特色。其代表作《擬行路難》,內容深刻、感情奔放,詩人悲憤不平之氣,溢於言表。

(2)工於寫景、工於比興。「傷禽惡弦驚,倦客惡離聲。離聲斷客情,賓御皆涕零。涕零心斷絕,將去復還訣。」(《代東門行》)描摹行旅場景,真實生動。《梅花落》通篇比興,借梅花以讚美堅貞正直之士,借雜樹以譏諷無節操之人。

(3)奇特瑰麗、氣象雄渾、風格豪放俊逸,頗富浪漫色彩。鮑照體氣豪邁,內心又多強烈衝突,更兼受南朝尚美文化的薰陶,故其詩俊逸雄邁,華而不弱,聲情氣茂,貫注全篇。杜甫說:「清新庚開府,俊逸鮑參軍」。(《春日憶李白》)所謂「俊逸」,指的是他詩歌感情奔放,音節激昂頓挫,富於變化的特色。

四、鮑照在詩史上的地位:

(1)繼承和發揚了漢魏風骨,代表了詩歌的正確方向。

(2)在向民歌學習過程中,不僅以豐富的內容充實了七言詩的形式,而且變逐句用韻為隔句用韻,並可自由換韻,拓寬了七言詩的發展道路,對七言詩的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鮑照是第一個大力創作七言詩的詩人,他的七言樂府作品,對唐代李白、高適、岑參、杜甫等詩人有很大的影響。

(3)其邊塞題材的詩歌為唐代五絕及邊塞詩派的形成頗有影響。

複習思考題

(一)默寫:《代出自薊北門行》

(二)解釋:1、山水詩  2、元嘉三大家

(三)填空

1、謝靈運所開創的          詩,把自然界的美景引進詩中,使山水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

2、山水詩如同遊仙詩和玄言詩一樣,與魏晉之後的      之風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3、謝靈運山水詩的佳句,如「          ,綠筱媚清漣」(《過始寧墅》);「林壑斂暝色,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岩高白雲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              」(《登池上樓》)等。

4、鮑照詩歌的代表作有充滿對門閥制度不滿情緒的          其六(對案不能食)、有描寫邊塞戰爭,表現詩人建功立業願望的《          》(羽檄起邊亭)等,其風格繼承了          文學的傳統。

(四)簡答

1、簡敘謝靈運山水詩的特點。

2、試述鮑照詩歌的主要內容。

3、簡述鮑照在七言詩發展中的貢獻。

(五)論述

1、試述從陶淵明到謝靈運詩歌藝術轉變所表現的兩個方面。

2、試述鮑照詩歌的藝術的風格。

第六章  永明體與齊梁詩壇

(4課時)

一、學習提示

本章介紹了南朝齊梁陳三代的詩人和詩歌,這是新體詩所形成和發展的時期,也是形成以皇家為中心的詩人集團時期,因此這一時期的群體藝術風貌比較鮮明。此章分三節。第一節:沈約、謝朓與永明體。主要介紹了新體詩(永明體)的形成和代表作家沈約和謝朓,還有何遜、陰鏗。第二節:齊梁詩人集團。主要介紹了門閥制度下以家族為中心的文學集團及以宮廷和諸王為中心的文學集團。第三節:從市井到宮廷。主要介紹了南朝民歌怎樣從市井進入宮廷,宮體詩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宮體詩的內容、形式,還有宮體詩的影響。

本章所介紹的永明體的基本常識要掌握,重點是作為「永明之雄」的謝朓及其詩歌的內容與風格。對齊梁的「詩人集團」的出現要有所認識和了解,並認識「宮體詩」的功過是非。

講析篇目和導讀篇目:*《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玉階怨》、《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

二、重點和難點

1、謝朓與山水詩

2、蕭綱和宮體詩

3、宮體詩的內容和特色

第一節  沈約、謝脁與永明體

一、永明體(新體詩)的興起

1、永明體:

永明是齊武帝蕭賾的年號(483-493)。永明年間,沈約、謝朓、王融、周顒等詩人創造了一種跟古體詩不同的新體詩,史稱「永明體」。其主要特徵是講究聲律和對偶。永明體的興起與聲律的追求有關。齊、梁、陳三代是永明體形成和發展的時期。隨著文人五言詩創作的不斷繁榮,五言詩逐漸擺脫樂律的依附而創造符合詩之聲律,已成為必然的追求。隨著音韻學的發展,四聲的提出,在沈約等人的探索、創作中,詩歌聲律的規範要求逐漸完美起來。四聲的發現和永明體的產生,使詩人具有了掌握和運用聲律的自覺意識,它對於增加詩歌藝術形式的美感、增強詩歌的藝術效果是有積極意義的。可以說,永明體為唐代格律詩的出現及其繁榮奠定了基礎。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又一次劃時代的革命。

2、永明聲律理論的沿革

自魏晉以來,中國聲韻學由於受印度梵音學的影響有了新發展。齊永明年間,周顒發現漢字的平、上、去、入四種聲調,始著《四聲切韻》(己佚),同時的著名詩人沈約著有《四聲譜》(己佚),並把這一聲律理論的發現推廣到文學創作中,用平、上、去、入四聲規範詩歌和韻文的創作,要求詩文的遣字用語,應使聲音富於變化,以求語句的聲調和諧。力求做到,「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妙達此旨,始可言文。」(《宋書·謝靈運傳》)沈約在這一原則指導下,進一步提出了「八病」說,即在詩歌中要避免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前四者指聲調方面)、大韻、小韻、豪紐、正紐(後四者指聲母和韻母方面)等音律不和諧現象。

沈約等所發現的詩歌音律,和晉宋以來詩歌中的對偶形式互相結合,就形成了「永明體」的新體詩。這種新體詩是我國格律詩產生的開端。它的出現,反映了詩歌從比較自由發展到講究格律的必然趨勢。聲律說的產生,是我國文學發展中的重要事件,它除對詩歌形式有直接影響外,對於駢文、辭賦、以及後來的詞、曲等文學形式,都有很大的影響。

3、永明體的意義與不足

(1)永明體由於講求詩歌的韻律美,這便矯正了晉宋以來文人詩的語言過於艱深沉重的弊病,而走向清新通暢,這對增加詩歌藝術形式的美感、增強詩歌的藝術效果,具有積極意義。(2)由於新體詩的篇幅具有一定的限制,不容許過去那樣肆意鋪排,一味賣弄才華學問,這樣明凈、凝練的作品開始多起來,這在詩歌史上是一個意味深遠的變化,對後來梁陳乃至唐詩語言風格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3)但是,過分地對聲律提出近乎苛細的要求,也給詩歌創作帶來了弊病。

4、永明體的代表作家

永明體的代表作家:除沈約外,還有謝朓、王融、何遜、陰鏗等。其中謝朓成就最高。

二、沈約、謝朓的詩歌創作

1、沈約

沈約(441—513),字休文,吳興武康(今屬浙江)人,他出身於世居江東的世族,但早年因遇家難而流寓孤貧,乃發憤向學,四十歲以前,在仕途上頗坎坷,四十歲以後,則比較順暢。他年壽既長,官位又高,因此,在齊梁之際,他是文壇上公認的領袖人物。而在文學上,他的一些主張與創作實踐在當時也具有代表意義。

值得注意有以下幾點:第一,他是永明體的主要倡導者之一,《南史·陸厥傳》云:「吳興沈約、陳郡謝眺、琅琊王融,以氣類相推轂,汝南周顒善識聲韻,為文皆用宮商,將平上去入四聲,以此制韻,有平頭、上尾、蜂腰、鶴膝,五字之中,音韻悉異,兩句之內,角徵不同,不可增減,世呼為永明體」;第二,他較早地論及了「情」、「文」、「質」之間的關係,其主要觀點體現於《宋書·謝靈運傳論》中,這篇傳論可以看作是文學觀的一個總綱。第三,他提出了著名的為文「三易」說,此說見載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其中云:「沈隱侯曰:『文章當以三易:易見事一也;易識字,二也;易讀誦,三也。』」所謂「易見事」,就是指隸事用典必須明白曉暢,「易識字」是反對用生澀僻奧的字詞以爭奇炫博,當然也是對創作的合理要求。所謂「易誦讀」,則主要指聲律的和諧。他稱讚謝脁的詩歌,指出「好詩圓美流傳如彈丸」,就是因為體現了他所提出的「三易」的主張。沈約提出為文「三易」的主張,對於革除宋詩的排偶板滯、僻澀晦奧之風,從而形成齊詩的清省風格是有一定意義的。

沈約自己的創作基本上體現了他的創作主張。由於他注重格律,所以逐漸走向近體,由於他強調為文「三易」,詩風以自然工麗為主。對於沈約詩,古今褒貶不一,鍾嶸謂其「不閑於經綸而長於清怨」,大體是符合其創作實際的。所謂「經綸」,指典重堂皇的廟堂應制詩,這類作品,本來不易做好,沈約的這種詩歌,確實寫得質木枯燥。「清怨」是指其作品一方面具有清新之氣,另一方面又往往透露出一種感傷哀怨的情調。沈約成功之作大都體現了這一特點,其中以反映對現實不滿、抒寫友誼、描摹山水為內容的作品寫得最出色。如《別范安成》、《傷謝脁》二詩。

2、謝脁

眺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與謝靈運同宗,出身於世家大族。高祖謝據為謝安之兄,母為宋長城公主。由於他與謝靈運都以山水詩的創作見長,為示區別,世稱「大小謝」。又因他曾任宣城太守,尚書吏部郎,所以又有謝宣城、謝吏部之稱。謝眺與謝靈運一樣,也是一個帶有悲劇性的人物。他早年憑藉家世,才華與優美風姿,深為帝王宗室所喜愛,但亦因此而捲入到了皇族內部的權力之爭。在宣城王蕭鸞(明帝)輔政時,他亦頗受重用,因此,當他的岳父王敬則密謀起兵造反時,他曾因告發有功,而升任尚書吏部郎。而在蕭鸞死後,由於在齊東昏侯廢立之際,得罪了蕭遙光,最後被蕭遙光收捕入獄,害死於獄中,卒年36歲。就謝眺而言,對祿位的留戀,對仕途的憂懼和對明帝的感激是他思想的主導部分,他的悲劇也由此而來。明張溥曾把謝靈運與謝眺的死作了比較說:「嗚呼!康樂、宣城,其死等爾。康樂死於玩世,憐之者猶比於孔北海,嵇中散。宣城死於畏禍,天下疑其反覆,即與呂布、許攸同類而笑也。一死輕重,尤貴得所哉!」

謝眺的詩歌創作今存170餘首,其最新注本為曹融南《謝宣城集校注》。他的詩歌創作最為出色,其中以在建康和出任宣城太守時為創作最旺盛時期。

其詩歌特點大體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他的詩大體上承大謝,繼承了謝靈運山水詩細緻、清新的特點,通過山水景物的描寫來抒發情感意趣,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但他與大謝不同的是,大謝詩歌中的玄言說理成分到他的詩已基本消失。他的詩每篇以十二——十六句為基本格局,前四句或六句寫景,中二句由景過渡到言情,後半篇抒情。這種結構形式為齊梁詩人所普遍模仿,幾成定格。

第二,謝脁是一位善於熔裁警句的好手,他筆下的警句對仗工整、和諧流暢、清新雋永,體現了新體詩的特點。如「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喧鳥復春洲,雜英滿芳甸」(《晚登三山還望景邑》),依次寫晚霞、澄江、鳥鳴和繁花,描繪了一幅大自然美妙而充滿生氣的景象。尤其是「餘霞」兩句,想像奇妙,設喻貼切,精警工麗,色彩鮮明,韻致悠揚,是歷來為人稱頌的名句。

第三,其新體詩詞采華美,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已有全篇似唐人律詩。謝朓曾說:「好詩圓美流轉如彈丸」(《南史·王筠傳》),所謂「圓美流轉」是指語言清新流暢,聲韻鏗鏘婉轉,這反映了新體詩的一般特點,即力求平仄協調,聲韻鏗鏘,詞采華麗,對仗工整。特別是他的那些模仿南朝樂府民歌的小詩,遣詞自然,情味雋永,己開唐人絕句的先河。如:「夕殿下珠簾,流螢飛復息。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玉階怨》)語言精新流麗,意味深長。嚴羽說:「謝朓之詩,己有全篇似唐人者」(《滄浪詩話》),主要是評論他這種新體小詩。

第四,他的詩歌與謝靈運一樣,也存在著「有句無篇」的缺點。其中不少詩中,寫景句往往警絕,但往往難與全篇渾然一體,形成一種完善的整體境界來。所以鍾嶸評他說:「一章之中,自有玉石。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善自發端,而篇末多躓(zhi4),此意銳而才弱也。」大致指出了其缺陷所在。

三、其他新體詩作者

王融,字元長,「竟陵八友」( 沈約、謝朓、王融、蕭琛、范雲、任昉、蕭衍、陸倕)之一,精通音律,率先寫作新體詩,在詩歌律化進程中,起到過重要作用。詩風與謝朓近似,有長詩《古意詩》二首,小詩《思公子》等。

何遜,字仲言,曾任梁安成王參軍兼尚書水部郎,世稱「何水部」。何遜詩多紀游、寄贈、離別相思之作,尤以山水詩成就為高。其詩善描繪,講聲律,風格清新婉轉,頗得謝朓風致。如《相送》:「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來,浪白風初起。」語淺情深,意境已近唐人五絕。

陰鏗,字子堅,陳朝著名詩人。以描寫山水見長,詩風近似何遜,其新體詩,尤近唐人律詩。

第二節  齊梁詩人集團

一、家族文學向以宮廷為中心的詩人集團的轉變

東晉時期門閥士族的勢力達到鼎盛,一些名門望族世代習文,注重家族內部的文化教育,並由此而形成了諸多以家族為中心的文學集團,王、謝可為代表。劉宋之際,門閥政治向皇權政治回歸,以門閥家族為中心的文學集團,也逐步向以宮廷和諸王勢力為中心的文學集團轉變。

二、齊梁詩人集團

齊梁時期文學集團的詩歌創作活動,方式大體一致,多是應制、應教、同題共賦、相互唱和的作品,視野大多停留在宮廷,題材單調狹窄,內容脫離社會生活。

1、南齊竟陵王蕭子良文學集團 以南齊竟陵王蕭子良為中心,有竟陵八友等人。

2、梁代蕭衍、蕭統文學集團 蕭衍喜好文學,倡導並鼓勵文學創作。蕭統受父親影響和自己愛好,也召集文士進行詩賦創作和學術研討,他們在學術研究中成就突出,編篡了《文選》。

3、蕭綱文學集團 他們最突出的特徵是大力創作宮體詩,其代表作家主要有徐摛、徐陵父子,庾肩吾、庾信父子,世號為「徐庾體」。

【備:齊高帝蕭道成→齊武帝蕭賾→梁武帝蕭衍(立太子蕭統)→梁簡文帝蕭綱→梁元帝蕭繹】

第三節  從市井到宮廷

一、宮體詩概念

梁簡文帝蕭綱說:「餘七歲有詩癖,長而不倦。然傷於輕靡,時號『宮體』。」(《梁書·簡文帝紀》)「宮體」之稱,由此而來。宮體詩內容上主要寫閨閣情懷,表現變態心理、色情和低級趣味,反映宮廷生活的荒淫,形式上追求聲律對偶,風格輕艷靡麗。代表作家是梁簡文帝及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故人又稱「徐庾體」。

宮體詩與新體詩是兩個不同概念。宮體詩是就詩歌內容、形式與風格而言,內容上描寫色情、荒淫生活,風格輕靡。而永明體則專指詩歌聲律形式方面,是從聲律角度提出來的,它是古體詩向近體詩的過渡,其理論支持是永明聲律理論。

二、宮體詩人

蕭綱,梁簡文帝。其論文主張「立身之道與文章異,立身須謹重,文章且放蕩。」(《與當陽公大心書》)他所說的文章放蕩,即指詩中吟詠性情,尤其是艷情。

蕭綱現存詩294首,寫婦女或男女情懷的就有112首,他以觀賞的態度,詠美人、少姬、新婚、內人晝眠等,以便消遣娛樂,滿足情感的宣洩。這與古詩十九首中所寫的男女之間真摯的愛戀是不同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宮體詩的作者以賞玩的態度,沉溺於女性色相的描繪,而缺少一種男女情感的勾通和交流。蕭綱的《詠內人晝眠》、《美人晨妝》等是此類宮體詩的代表。

當時的宮體詩人中,除蕭氏父子外,還有徐摛、徐陵父子,庾肩吾、庾信父子。徐陵詩文流麗輕艷,與庾信齊名,一時號為「徐庚體」。徐陵的宮體詩,風格近似蕭綱。他的邊塞詩歌,亦多寫閨情。

徐陵編選《玉台新詠》目的是撰錄艷歌,供後庭歌詠。其內容大多數為男歡女愛的言情之作。全書收錄自漢迄梁與女性有關的詩歌660多首,是《文選》之外,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南北朝時代的詩歌總集,對研究六朝文學狀況有很大價值。

三、宮體詩的內容和特點

宮體詩就其內容而言,主要是以宮廷生活為描寫對象,具體內容不外乎詠物與描寫女性。因而在情調上傷於輕靡,風格上比較柔靡緩弱。在描寫女性的詩歌中,絕大部分是將目光停留在女人的生活圈內,寫其體態、容貌、服飾及器物,還有少數作品表現宮中淫蕩的生活。詠物之作則內容貧乏,單純詠物而毫無寄託,只講究詞藻、對偶與聲律。

對宮體詩的看法古人的理解不盡相同。《梁書》的作者姚察在《梁書·徐摛傳》中認為是指「不拘舊體」的「新變」詩體,在《庾肩吾傳》他說:「齊永明體中,文士王融、謝脁、沈約始用四聲,以為新變,至是(指蕭綱立為太子)轉拘聲韻,彌尚麗靡,復逾於往時。」從這裡的論述看,姚察認為宮體詩是在永明體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一種新詩體。到了唐代,人們對於宮體詩的認識,已開始注重其內容與風格,魏徵《隋書·經籍志》云:簡文之在東宮,亦好篇什。清辭巧制,止乎衽席之間;雕琢蔓藻,思極閨房之內。後生好事,遞相放(仿)習,朝野紛紛,號為宮體。」在唐人眼中,宮體實際就是寫艷情內容的詩歌。就上述論述看,姚察由梁入陳,又由陳入隋,他的理解應該較為直接與準確,但宮體詩中也確有不少艷情題材的作品,所以,如何界定宮體詩,曹道衡、沈玉成先生歸納了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聲韻、格律,在永明體的基礎上踵事增華,要求更為精緻;第二,風格,由永明體的輕綺而變本加厲為穠麗,下者則流入淫靡;第三,內容較之永明體時期更加狹窄,以艷情、詠物為多,也有不少吟風月、狎池苑的作品。凡是梁普通以後的詩符合以上特點的,就可以歸入宮體詩的範圍。從另一方面說,歷來被目為宮體詩的詩也並不全是宮體詩。

複習思考題

(一)背誦默寫篇目:《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二)解釋:1、二謝  2、永明體  3、宮體詩

(三)填空

1、齊永明期間,由於漢字四聲的發現和聲律論的提出,於是形成了具有格律的          體詩。這種詩體由於是在永明年間形成的,所以又叫          體。

2、新詩體的作家,除提出「八病」說的沈約外,還有以山水詩見長的南齊詩人          ,積极參与創製新體詩的          ,梁詩人          和陳詩人          等。

3、文學史上把謝靈運和謝朓稱為「          」或「           」,謝靈運因襲封康樂公,故又叫          ,謝朓因做過宣城太守,所以又稱          ,他們都是南朝最著名的山水詩詩人。

4、謝朓山水詩有一首寫春江日暮景色的名詩為李白所激賞,題為          (灞涘望長安)。它的一些五言四句的小詩,富有南朝民歌氣息,如          (夕殿下珠簾)和          (綠草蔓如絲)等。

(四)簡答

1、什麼是新體詩?新體詩有哪些代表作家?新體詩在詩歌發展史上有何意義?

2、什麼是宮體詩?簡述宮體詩的內容和特色。

(五)論述

1、比較二謝山水詩的異同。

2、分析《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的藝術特色。

第七章  庾信與南朝詩風的北漸

(4課時)

一、學習提示

本章分三節介紹了北朝文化與文學和以庾信為代表的南朝文學對北朝文學的影響。第一節:北朝文化與文學。主要介紹了北朝如溫子升、顏之推、邢邵等幾個代表作家的情況。第二節:南北文風的交融。主要介紹了南北使臣的外交活動和南朝遷入北方的文士對南北文化交融的作用。第三節:庾信文章老更成。主要介紹了庾信的文學成就,特別是庾信由南入北的「鄉關之思」帶給他「窮南北之勝」的藝術造詣。

本章的重點是庾信及其作品。學習本章、著重要求了解庾信的文學成就。其他如北朝文學的概貌也要有粗略概括的了解。

講析篇目和導讀篇目:《渡河北》、《擬詠懷》(榆關斷音信)  《寄王琳》、《晚秋》。

二、重點和難點

1、庾信「鄉關之思」的內容與表現

2、庾信承前啟後的地位

一、南北文風的交融

在中國文學中,由於地域的不同,各地區的文學風貌往往呈現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南北文學的不同。比如先秦時期《詩經》與楚辭就是兩種不同的風貌,是南北文學差異的最早的體現。而在南北朝時期,由於南北方政治上的對峙與分裂,文學上南北分途發展,其差異就更為明顯。這一時期,南方文學一直比較繁榮,其清綺文風也一直為北人所向慕。北方則由於一直是在少數民族統治之下,文化較為落後,文學的發展相對滯緩。有影響的作家相對較少,北魏時的溫子升、由魏入齊邢邵以及同時的魏收,儘管有「北地三才」之稱,但創作也基本上以學南為主。《北齊書·魏收傳》載:「收每議陋邢邵文,邵又云:江南任昉,文體本疏,魏收非直模擬,亦大『偷竊』。收乃曰:『伊常於沈約集中作賊,何意道我偷任昉。』」不過,北方文學中所具有的質樸、剛健的特點也是南方文學所缺少的,南北方的文風在政治對峙的同時,在這一時期也有相互交融的趨勢。特別是庾信、王褒等南朝作家入北以後的創作,將南方文風的華美與北方文風的蒼涼渾樸相結合,形成了兼具南北之長的新風貌,對南北文風的交流和融合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同時也對後來唐代的詩歌創作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從總體上,南北文風的交流,並不是在庾信、王褒以後才開始。在整個南北朝時期,政治上的分裂與對峙,並沒有造成南北文化交流的阻絕,南北交流可以說一直通過不同的途徑在進行。大體而言,南北交流的途徑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南北書籍的流通。在晉室南渡以後,北方經十六國時期毀滅性的動蕩,文化遭到嚴重的摧殘,圖籍幾乎喪失殆盡。據史載「宋武入關,收其圖籍,府藏所有,才四千卷。」而這一時期南方則由於社會相對安定,加上士族喜歡藏書,因而南方的藏書量大大超過北方。由於北方圖籍缺少,在北魏孝文帝時,曾有向南方借書之舉。《隋書·經籍志》記載,「孝文遷都洛邑,借書於齊,秘府之中,稍以充實。」而在北周宇文泰攻伐江陵時,曾將一批圖書隨江陵戰俘一起押運至長安。因此,南朝書籍流入北方,對北人文風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二是南北方使者的互聘。南北朝時期各政權在政治上是對峙的,但是雙方的外交活動並沒有完全中斷,不論是北方還是南方,在政治鬥爭的同時,他們也常常互派使節。據一些學者研究,當時這些使節的使命,很少有政治和軍事上的直接目的。他們最普通的目的,往往是為了顯示使者們門地之高貴,以標榜朝廷得士之盛,展現人物的言談風采,以炫耀國家文教之興。因此,雙方在選擇使節時往往注重門第、才學、口辯,而受聘國派出接待來使的接待者,也相應地一定是門第與才學口才最出色者。雙方在館中置酒高會,席間往返辯駁,談鋒陡起,以機智取勝;同時也常常賦詩作文,互相觀摩。《南史·王融傳》曾記載永明九年,北魏房景高出使南齊,問主客王融說:「在北聞主客《曲水詩序》勝延年,實願一見。」融乃出示之。這說明當時北方學者對南朝文人創作的關心,南朝的新作一出,北朝即風聞其事,借出使之機要求觀摩欣賞。除了這種直接的觀摩外,雙方的使者也常將對方名家之作帶回去流傳,比如北方作家溫子升的作品曾被南方使者張皋抄回南方,受到梁武帝的稱讚,雲是:「曹植、陸機復生於北土。」邢邵的名聲傳到南方後,被稱為「北間第一才子」。徐陵出使北魏時,魏收曾將其作品托除陵帶回南方以廣流傳,等等。這些都說明,伴隨著雙方外交使節的互聘,雙方在文學創作上也在不斷地交流和學習觀摩,這對於南北文風的交融,也是具有重要影響。

三是在對峙與戰亂中,雙方人才的流徙與遷轉。南北雙方政治對峙,因而也常常發生相互間的攻伐戰爭。在歷次戰亂中,不少文人也會因種種原因投奔敵對的一方。比如梁太清年間侯景之亂時,顏子推、蕭祗等人就奔入東魏。江陵陷落之後,王褒、王克、殷不害等被擄入西魏,庾信則在此前被西魏扣留北方,等等。這些文士由於戰亂而被迫流徙遷轉,自然也會對文風的交流起到一定的影響。

二、主要作家

1、北魏本土文人溫子升。溫曾被梁武帝譽為「曹植、陸機復生於北土」,擅長於碑版之文,近於東漢文章的風格;也擅長於寫詩,其代表作是《搗衣詩》。李白「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或許化其意。

2、北齊遷入文人顏之推。顏是由南入北的遷入文人,其文學觀見於《顏氏家訓》。

3、由魏入齊的本土文人邢邵。與溫子升並稱「溫邢」。由於南方文學對北方的影響,北地才士開始自覺仿效南朝名家。邢邵代表了北方文人於模仿之中求新變的共同趨向。南朝人稱他為「北間第一才士」。

4、與邢邵並稱「邢魏」的魏收。魏頗有文才,工於詩賦。其存世的詩篇多仿效南朝風格。

5、庾信、王褒等南朝文人進入北周,成為文壇主力。王褒以撰寫應用性的駢文而著名。其抒情性的詩文,《渡河北》可為代表。

王褒(513—576),字子淵,琅琊臨沂人。原為梁朝宮廷文人,梁元帝出降,他到長安而被留,和庾信一樣受到重用,北周時,出任高官。

王褒的詩作也分前、後期。前期在南朝,多奉和應制之作,詩風浮華纖巧。後期由南入北,詩風變為剛健質樸。如《渡河北》:「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常山臨代郡,亭障繞黃河。心悲異方樂,腸斷隴頭歌。薄暮臨征馬,失道北山阿」。詩人寫北渡黃河,因見秋天的景色而引起羈旅之悲和思鄉之情。

王褒還寫了許多反映邊塞風貌和征戰生涯的邊塞詩,如《關山篇》、《從軍行》和《出塞》等,對唐詩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三、庾信文章老更成

1、庾信生平

庾信(513—581),字子山,祖籍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東晉初「永嘉之亂」,遷居金陵。他的父親庾肩吾,也是梁代著名的作家。父子二人均以詩文才能受到梁簡文帝蕭綱的依重,出入宮禁,成為當時著名的宮廷作家,與他們同時的另一對父子作家徐摛、徐陵,也備受蕭綱的寵信。由於這兩對父子作家,都富有文才,寫作的詩文在風格上都以綺艷著稱,因而號稱為「徐庾體」。

庾信的一生,大致以梁元帝承聖三年(554)他42歲奉命出使西魏為界,分成前後兩個時期。庾信早年以聰敏、博學而著稱。十五歲時,被選為昭明太子蕭統的東宮侍讀。昭明太子死後,蕭綱被立為太子,他又作了蕭綱的「東宮抄撰學士」,由於他容儀過人,「接對有才辯」,因此,他的前期在仕途上可說頗為得意。梁武帝很賞識他,常委以外交重任。大同十一年(545),他曾奉命出使魏,和東魏的文人有過接觸,據載他曾與東魏的文討論過古代辭賦問題,《周書》本傳說是「文章辭令,盛為鄴下所稱」,可見他的出使為他在北方也贏得了聲譽。從東魏返梁後,他被任命領建康令,但是,悲劇也就在此時發生。梁武帝太清二年(547)十月,侯景攻到建康城下,蕭綱派庾信率領宮中文武三千餘人守衛,庾信棄軍逃入城中,次年,台城被攻陷,他逃奔江陵,而他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相繼死於戰亂中。到江陵後,他輔佐梁元帝蕭繹。因為蕭繹在平定侯景之亂等戰役時,曾借用西魏兵力,因而引起了西魏執政者宇文泰并吞南方的野心,於是,在承聖三年(554)四月,蕭繹便派他出使西魏。可是當他到長安尚未完成使命,西魏就已於九月派兵進攻江陵,十二月,江陵陷落,蕭繹被殺,他從此就被留在北方,屈仕敵國。西魏為北周所代後,他又出仕北周,不論是西魏還是北周,統治者對他的才華都很賞識,給予較高的待遇。北周時他曾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儘管晚年他的官位很高,但屈仕敵國的羞愧以及對故鄉故國的思念,卻使他的內心極為痛苦,這種情感使他晚年的詩風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杜甫說:「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又說:「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

2、庾信的詩歌

庾信是集南北朝詩歌之大成的詩人,其詩今存320首左右,其中大部分為後期作品,前期作品留存下來的數量較少。由於庚信在前期完全是一位文學侍臣,因此,就今存的少量的作品看,大體體現了梁代宮體詩風的一些特點,其內容多奉和應景,不出花鳥風月,淳酒美人,詩風綺麗輕冶。但也有個別詩表現出清新才思。如《奉和山池》:「荷風驚浴鳥,橋影聚行魚。日落余山氣,雲歸帶雨余。」頗能體現出梁詩極貌寫物、窮力追新的特點。

真正能夠代表庾信文學成就的,是他的後期作品。這一時期,由於生活和心境的變化,他的作品從內容到風格都與前期有了明顯的不同。概括地說:「鄉關之思」成了他後期作品中最突出的內容,而在藝術風貌上,他將南朝講究聲色、長於駢偶用典的技巧用來描寫雄壯肅殺的戰爭氣氛,蕭疏開闊的北方景色,渾樸質實的邊地生活,從而將南北文風融合起來,形成了剛健豪放、蒼涼悲壯的風格。

關於庾信詩歌的「鄉關之思」,最早見於《周書》本傳。云:「信雖位望通顯,常有鄉關之思」。具體而言,「鄉關之思」大致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亡國之痛,二是羈旅之愁。這兩個方面構成了庾信後期內心矛盾與痛苦的中心,而其中最能體現他的這種思想感情的則是他的代表作《擬詠懷》二十七首。這二十七首詩,雖非一時之作,但其主旨則有相似處,大體圍繞自傷身世,思念和哀悼梁代亡國的內容來展開。而藝術上的俊逸勁健,渾成蒼涼,更是他晚年詩風成熟的標誌。可以說,《詠懷詩》二十七首,是將南朝文學的修辭技巧,尤其是聲律,用典、駢偶等手段和深沉真切的感情相結合而形成的融合南北文風的代表性作品。

除了《擬詠懷》二十七首外,庾信後期的創作在體裁上也呈現出多樣化。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的一些五言小詩,這類詩以強烈的感情構成深摯動人的藝術境界,其風致已非常接近唐人的五言絕句,如《寄王琳》:

玉關道路遠,金陵信使疏。獨下千行淚,開君萬里書。

再如《重別周尚書》:

陽關萬里道,不見一人歸。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

這些詩情感的深厚與表達的含蓄蘊藉,是同時代人很少能達到的,因此,庾信對五絕的發展,也有不可磨滅的貢獻。另外,他前期創作的七言詩中的一些作品如《烏夜啼》、《秋夜望單飛雁》、《代人傷往二首》等,從句法、章法、對仗等看,也可看作是唐人七律、七絕的先驅。因此,從庾信的創作來看,他是一位集南北朝詩歌之大成,對南北文風的交流與融合作出貢獻的詩人,同時也是一個對唐代詩歌產生了直接影響的詩人。明人楊慎《升庵詩話》評云:「庾子山之詩,為梁之冠冕,啟唐之先鞭」,清人劉熙載《藝概·詩概》說:「庾子山《燕行歌》開唐初七古、《烏夜啼》開唐七律、其他體為唐五絕、五律、五排所本者,尤不可勝舉。」都說明了庾信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3、庾信承前啟後的地位

庾信前期所作的風格綺艷流麗的詩文,就其文學淵源而言,是沿著永明體講究聲律、詞藻的方向,進一步「轉拘聲韻,彌尚麗靡」,開啟了唐詩、律賦發展的道路。由南入北的經歷,使庾信藝術造詣達到「窮南北之勝」的高度,這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典型意義。庾信汲取了齊梁文學對聲律、對偶等修辭技巧,並接受了北朝文學渾灝勁健之風,從而開拓和豐富了審美意境,為唐代新的詩風的形成作了必要的準備。

複習思考題

(一)背誦默寫:《渡河北》、《寄王琳》

(二)解釋:1、《擬詠懷》  2、溫邢  3、邢衛  4、《哀江南賦》

(三)填空

1、北朝文學的本土作家,有北魏的       ,由魏入齊,與溫子升並稱的         和有「邢魏」之稱的         。還有由南入北,著有《顏氏家訓》的          ,被強留西魏和北周,寫有《渡河北》的        和「暮年詩賦動鄉關」的         。

2、「窮南北之勝」的南北朝最大詩人是       ,他早年是南朝有名的       詩人,後羈留北朝,寫下其代表作《       》27首。其五言小詩的名作是         和         。

(四)簡答

1、簡述北朝文學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2、根據庾信的生平經歷簡說其前後期詩風的變化。

(五)論述

1、試論述庾信「鄉關之思」的內容與表現。

2、試述庾信在文學史上承前啟後的地位。

第八章  魏晉南北朝的辭賦、駢文與散文

(2課時)

一、學習提示

本章介紹了魏晉南北朝的辭賦、駢文和散文的情況。第一節:別開生面的魏晉文壇。首先以「三曹」為主介紹了魏晉散文的風氣;接著介紹了魏晉抒情小賦的出現和一批體物寫志的佳作。還介紹了魏晉在刑名、老莊、佛、道等思想的影響下論辯文的勃興。第二節:南朝美文的衍化。介紹了南朝文章追新逐麗、文章駢化的世風。舉證了「元嘉三大家」的辭賦和駢文,陳壽、范曄的史論,劉勰的駢文藝術和詩體賦與寫景文。第三節:《水經注》與《洛陽伽藍記》。介紹了以酈道元、楊炫之為代表的北朝本土作家的文學業績,對《水經注》和《洛陽伽藍記》作了具體的介紹。

學習本章,要了解除開詩歌外,魏晉南北朝文學其他文體的發展興盛情況,其中特別是辭賦、駢文這種美文的特色以及它們對詩和散文的影響。

講析篇目和導讀篇目:*《登樓賦》、*《歸去來辭》、*《別賦》、*《答謝中書書》、*《水經注》(三峽)、《哀江南賦序》、《桃花源記》。

二、要點、重點和難點

(一)要點

1、魏晉文學

(1)三曹散文。《文心雕龍》用「氣爽才麗」評價三曹,其中曹植文藻飾尤盛,為後世確立了「以情緯文,以文被質」的典範。曹操的教令有「通脫」之風,其思想無所顧及,行文也不拘常例(如《讓縣白明本志令》),對公文性質的詔誥是一種文學性的改造。曹丕書札抒情如詩,寫景如畫(如《與朝歌令吳質書》);曹植的書札不但慷慨任氣,而且文采煥然(如《與吳季重書》)。

(2)魏晉抒情小賦,顯示出抒情化、小品化的特色。王粲的《登樓賦》,其離異之感與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融為一體,即景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曹植《洛神賦》描寫對洛神的追求與幻滅過程,藉以抒發作者個人政治上的失意和理想的破滅,是對傳統題材《神女賦》加以轉換的典範。陶淵明《歸去來辭》展現了作者辭官歸隱的意志和純潔高曠的品性。這些作品篇幅都不長,卻意緒綿邈,給人以新鮮的感受。

2、南朝文學

(1)南朝重視文翰之風下的美文。魏晉文章追新逐麗,南朝沿此風氣繼續發展,因而體物的華章美文繁盛,文章駢化過程加快。表現在詩歌創作上是「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這種傾向也傳染到其他文體。劉宋建國之初,所有「表、策、文、誥,皆亮辭也。」文章出現了「駢散合一」的趨勢。

(2)「元嘉三大家」的辭賦和駢文。謝靈運在詩歌創作上「才高詞盛,富艷難蹤」,在賦與文上更是如此。顏延之的駢文以典麗慎密見長,用典繁博,修辭巧麗,甚至其誡子書《庭誥》也通體駢儷,文風整飭。鮑照以奇峭之風運妍麗之辭,所作《芙城賦》、《登大雷岸與妹書》是這種奇麗風格的代表。

(3)史傳文學《三國志》和《後漢書》。陳壽被《晉書》本傳稱為「善敘事,有良史之才」;范曄的史論,對偶工整,辭采潤澤,聲律協暢,富於篇翰之美,顯示出以駢文論史的高超水平。

(4)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具有議論文的性質,卻採用駢文的體裁。劉勰汲取魏晉以來以駢儷偶語論事析理的經驗,從而使駢文說理的藝術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5)江淹的《別賦》和《恨賦》。這是南朝抒情小賦的名篇,它們既充分發揮賦體空間結構的優勢,又能以情感主線加以貫穿,有縱橫排宕的氣勢。

(6)詩體賦和寫景文。詩體賦是對賦的抒情化或詩化的進一步嘗試。寫景文的成就也引人注目:丘遲的《與陳伯之書》、吳均的《與宋元思書》、陶宏景的《答謝中書書》都是名篇,江南山水的清秀在他們筆下得到傳神寫照。象這樣在書信體中以描摹山水為歸趣的作品,在前代也不多見。

3、北朝文學

(1)酈道元和《水經注》。《水經注》約成書於北魏延昌、正光間(512—525)。酈道元生於南北分裂時代,一生未親履南方,但卻以北人的身份表現出對東晉以後南方地誌的廣泛參考和汲收,成為「集六朝地誌之大成」者,在文化史與文學史上都是卓絕不凡的。《水經注》清朗疏朴的文風,對於唐以後古文家的遊記文影響極大。

(2)楊炫之和《洛陽伽藍記》。這是現存文史典籍中寺塔記的典範之作。作者寫作此書,意在「京城表裡,凡有一千餘寺……恐後世無傳」,他要憑手中的筆,使一代名都伽藍的風采與故事傳之久遠。此書出於個人內心的滄桑之感,興亡之念,因而筆帶感情。故都洛陽不僅是北魏佛教隆盛的象徵而且是北魏國運的象徵,因此全書流露出對北魏全盛時期國力與中原文化的自豪之情,同時也表現出對故都「寺觀灰燼、廟塔丘墟」的黍離之悲。

(二)重點和難點

1、齊梁時期文學的「新變」意識。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永明聲律說的興起。永明中,四聲協調的規則並運用於詩文,變以往自然的巧合為人工的聲律,開啟了詩文格律化的道路,同時對文章的韻律之美也起著強化作用。

(2)文筆之辨的深入。對於文筆的辨別,發生於劉宋時期,最先只是純形式標準:「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梁時蕭繹重新提出對「文」的界定:「須綺轂紛披,宮徵靡曼,唇吻遒會,情靈搖蕩」,這就對純形式有所超越,而追究的是「文」的實質。

(3)不拘常體的呼聲。蕭子顯在《南齊書·文學傳論》中提出:「若無新變,不能代雄。」張融更宣稱:「夫文豈有常體,但以有體為常,政當使常有其體。」「常體」意味著從前代作品歸納出定式。但張融卻欣賞「不阡不陌,非途非路」和「不文不句」的創作方式。

 以上文學「新變」的意識,對於文章體貌深有影響,使齊梁文章善於在題材和風格的處理上翻新出奇,各競新巧。出現各種體式「美文」的繁榮。

2、魏晉抒情小賦、南朝駢文和寫景文的名篇:《登樓賦》《洛神賦》《歸去來辭》《芙城賦》《恨賦》《別賦》《與陳伯之書》《與宋元思書》《答謝中書書》等均當熟讀並理解。

三、複習思考題

(一)背誦默寫:《登樓賦》、《歸去來辭》。

(二)解釋:1、駢文  2、詩體賦  3、《別賦》  4、《水經注》  5、《洛陽伽藍記》

(三)填空

1、魏晉散文劉勰以「氣爽才麗」一語評價「三曹」。在建安各體文章中,曹操的         甚具異彩,有           之風。在應用文體中顯露文學魅力的,是曹丕、曹植的          。在曹植傳世的文章中,與書體相近的           文,如《求白試表》等也是情文並茂。

2、抒情小賦在魏晉時湧現出一批佳作:如曹植的《       》、王粲的《           》、陶淵明的《           》等。

3、南朝的駢文中,有代表性的名作有鮑照憑弔廣陵的《         》,孔稚圭諷刺偽隱士周顒的《         》,江淹抒寫各種離情別景的《          》和各種人的遺憾的《         》。

4、南朝的山水寫景文的代表作有丘遲的《       》、吳均的《       》和陶宏景的《       》。其中丘遲描寫江南暮春三月景色的有三句話,它們是:          ,         ,         。

5、北朝散文的代表作有北魏酈道元的《          》和楊炫之的《             》。

(四)簡答

1、試述「三曹」散文的內容和風格。

2、試述魏晉抒情小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五)論述

1、試述南朝美文衍化所表現的各個方面,你對它們有何評價?

2、齊梁時期,文學的「新變」有哪三個方面?試作簡要說明與論述。

第九章  魏晉南北朝小說

(2課時)

一、學習提示

本章分3節對魏晉南北朝小說作了介紹。第一節:小說的起源與魏晉南北朝小說的興盛。首先對「小說」一詞的出現和小說的原始意義作了介紹。接著追溯了小說起源的3個方面的「源頭」。第二節:志怪與志人。介紹了魏晉南北朝小說的兩個類型和它們興盛的原因。同時也對兩類小說的內容進行了大致的分類。第三節:《世說新語》。介紹了《世說新語》的編撰、內容和影響。

學習本章要求了解我國古代小說的有關知識,魏晉志怪、志人小說的內容以及在中國小說史上的地位和影響。重點是志人小說《世說新語》。

講析篇目和導讀篇目:*《韓憑妻》、*《紫玉》、*《石崇要客宴集》、《王子猷居山陰》、《賣胡粉女》、《石崇王愷》。

二、要點、重點和難點

(一)要點

1、上古時代有關小說的概念。《莊子·外物》說:「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以「小說」與「大達」對舉,是指那些瑣屑的言談,無關政教的小道理。班固《漢書·藝文志》把小說家列於「諸子略」十家的最後,這是小說見於史家著錄的開始。但他認為:「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這裡明確指出了小說起於民間傳說。

2、中國小說的起源。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神話傳說;其次是寓言故事;第三是史傳。

3、魏晉南北朝小說之興盛。今存題為漢人所著的小說,其實都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偽托漢人的作品。如託名東方朔的《神異經》和《十州記》,託名班固的《漢武故事》。題為魏晉南北朝的小說很多,如干寶《搜神記》、劉義慶《世說新語》等,包括後人的輯本,共約50種,足見其興盛的情況。

4、魏晉南北朝小說之分類。志怪小說和志人小說。前者記述神仙方術,鬼魔妖怪,殊方異物、佛法靈異。雖然表現了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積極意義的民間故事和傳說。後者記述人物的逸聞趣事,言談舉止,從中可以窺見當時社會生活的一些面貌。

5、志怪小說興盛的原因。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是志怪小說興盛的土壤。古人迷信天神,巫覡是代人向天帝祈禱、占卜等活動的中介,社會上流傳的巫術靈騐故事就成為志怪小說的素材。秦漢以來方術盛行,神仙的故事也成為志怪小說的素材。此外,道教的建立,佛教的輸入,產生了許多神仙方術,佛法靈異的故事,這也成為志怪小說的素材。

6、志人小說興盛的原因。它與士族文人之間品評人物和崇尚清淡的風氣有很大的關係。這類小說既是品評人物和崇尚清淡的結果,又反過來促進了這種風氣的發展。從志人小說在當時受到社會重視的情況,可以看出它的編撰是適應了社會的需要。裴啟《語林》寫成,許多人爭相傳抄;梁武帝曾欽令殷芸撰《小說》,都是很好的例證。

7、魏晉南北朝小說的特色。篇幅短小,敘事簡單,只是初陳故事梗概,而且基本上是按傳聞加以直錄,沒有藝術的想像和細節的描寫。雖有人物性格的刻化,但還不能展開。所以還只是初具小說規模,而不是成熟的小說作品。

8、魏晉南北朝小說的地位和影響。在中國小說史上,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小說和志人小說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在人物刻化、細節描寫以及敘事語言的運用方面,它們為唐傳奇的寫作積累了經驗,一些唐傳奇故事取自這個時期的小說;唐以後的文言小說始終有志怪一類,《聊齋》是這類小說的頂峰;模仿《世說新語》的小說多達幾十種之多。

(二)重點和難點

1、志怪小說《搜神記》的思想內容。志怪小說中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曲折地反映了社會現實,表達了人民的愛憎以及對美好生活嚮往的作品。如《搜神記》中的幾個故事:《三王墓》敘述楚國巧匠幹將莫邪為楚王鑄劍,反被楚王殺害,其子長大後為父報仇的故事;《韓憑妻》中所敘宋康王霸佔韓憑妻子何氏,夫婦雙雙殉情以示反抗的故事;《董永》寫董永的孝心感動了天帝,天帝派織女下凡與他結婚,幫他償債的故事等。

2、志人小說《世說新語》與名士風流。《世說新語》的內容主要是記錄魏晉名士的逸聞逸事和玄虛清談,也可以說是一部名士風流集。風流是一種人格美。在《世說新語》的36門中,其中13門都是正面褒揚,如《德行》中通過華歆與管寧的對比,就褒揚了管寧的淡泊名利。其他23門,或褒或貶,或看似貶但實為褒,或無所褒貶,只是寫某種真情的流露……總之,只是寫那些饒有興趣的,可資談助的逸聞逸事、言談舉止。《世說新語》是研究魏晉風流的好史料。綜觀全書,可以得到魏晉幾代士人的群像。通過這些人物形象,可以進而了解那個時代上層社會的風尚。

3、《世說新語》的藝術成就。魯迅評為「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瑰奇」。《世說新語》及劉孝標註涉及各類人物1500多個,魏晉兩朝主要人物,無論帝王、將相或者隱士、僧侶都包括在內。它對人物的描寫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學,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點,就是重在表現人物的特點,通過獨特的言談舉止寫出了獨特人物的獨特性格,使之氣韻生動、活靈活現,躍然紙上。《世說新語》的語言簡約含蓄,雋永傳神,透出種種機智和幽默,正為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所說:「讀其語言,晉人面目氣韻,恍惚生動,而簡約玄澹,真致不窮。」

三、複習思考題

(一)解釋:1、志怪小說   2、志人小說   3、《搜神記》      4、《世說新語》

(二)填空

1、追尋中國小說的起源,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        ,其次是         ,第三是         。

2、魏晉南北朝小說可分為         和       兩類,代表前者的是干寶的《       》。代表後者的是劉義慶的《       》。

3、《世說新語》共分       門,其內容主要記錄了魏晉名士的        和玄虛清談,可以說是一部       的故事集。為《世說新語》作注的是梁代        。

(三)簡答

1、簡述中國小說的淵源。

2、簡述魏晉南北朝小說的特點和影響。

(四)論述

1、以《三王墓》、《韓憑妻》為例,試論述《搜神記》的批判性和現實性。

   2、試論述《世說新語》的文學成就。


推薦閱讀:

南北朝:北周武帝宇文邕,多活十年,歷史將改寫!
南北朝雜記 【宋 劉敞】
南北朝《顔氏家訓》
中國漢服文化——魏晉南北朝漢服(220年—589年)
魏晉南北朝詩選

TAG:文學 | 魏晉南北朝 | 南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