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松靜基本功夫
漫談松靜基本功夫
鬆是不緊,以太極拳運動解釋就是全身筋絡鬆開,不可有絲毫緊張或用力。即修鍊氣功、武術等各項運動之舒筋活血基本要件,鍊氣功者尤須周身俱要鬆柔而體沉,由體沉漸進氣沉,丹田為鍊氣之初基。此法古代道家與養生家經過實踐成功的寶健延年要法。由於過去傳授下手法都是口傳心授,沒有文字記載,即使有書也多含糊其詞,深奧莫測,其理難明,真實口訣用法不落紙筆,對初學者不知從何下手,有何步驟,方收到效能。我幸遇
修鍊體鬆方法,是全身關節筋絡以意注視,用意導引絲毫不可用力鬆開。
初煉的姿勢,以站樁或兩腳平行與肩同寬直踏,立定時,兩膝稍屈,尾閭微收,使脊椎骨自然曲度端直,頭宜正直,眼睛平視,眼神內斂,雙手以子午連環訣置放腹臍前,先深呼吸幾次,使心平氣和,於吸氣時舌尖倒捲舐上額,先以意注視○關竅,用意導引此部位筋絡緩慢鬆開,且精神集中在這個○部位上。「○」表示設定要鬆開之部位,呼氣時先以意注視○用意導引此部位筋絡隨息絲毫不可用力逐漸緩緩鬆開,須記此部位,然按此下手法經日積月累不間斷的重複練習,可使全身筋絡鬆透,此簡稱舒筋法。
呼吸方法,不論哪派門,用何種的方法,能合於吸氣時肺部容納較多量的空氣,呼氣時盡量吐出肺內深處的廢氣,且調息順暢者為善法。煉呼吸先將肢體筋絡放鬆為主要件,初學者以站姿勢或正襟危坐(參考
提腎術記載於北宗氣功是培元養氣之基本功法,即煉精化氣之初基,所指腎的部位為陰蹻火即精竅,本法要領簡單初學須認知提精竅的下手法,方收到效能,據我煉舒筋法的經驗,參照仙宗要義講記之訣示:「由精竅上提,若是提精氣不縮丸,生氣小而無感覺,因此提丸先助是精竅回縮,方生出真氣」,與師父指導丹道明訣,將摘其要述之,提腎術於吸氣時舌尖倒捲舐上顎配套舒筋法,先以意注視精竅,用意導引精竅筋絡舒鬆,同時提精竅回縮,即聚集精元於竅中,所以提精竅先舒筋與調息於氣順,精神寧靜,即邊吸氣邊鬆筋肉,同時以意氣導精竅之精元回縮於竅心,且取之以慢不可快,以快即有動火而傷神,得之以順,當全身能鬆靜氣沉丹田,因此提精竅回縮,自然生精化氣,其作習秩序不可枉序而行,若身體之筋肉尚未達舒鬆之前而運氣,易造成關竅筋絡血氣滯阻,此時強迫吸氣運身不但不產真氣,相反倒生濁氣,且從練習時間與效益來講是事半功倍,這點初學者應特別注意。
上述呼吸法與提腎術皆以筋肉鬆柔為基本要件,體鬆之定義與習練下手法前已敘之,現對修鍊過程之要點加以補充,就以動功與靜功分別說明,動功是指外煉筋骨皮的屈伸運動、鍛鍊關節肌肉舒鬆為主,如丹道跳動旋轉功、八段錦、瑜珈體位、韻律操、武術、外丹功、拉筋、硬氣功等,依照運動規律,經長時間練習均可達到強身作用,靜功者,藉以靜坐、站樁法,是以意注視,用意導引全身筋絡舒鬆,此法亦可配套屈伸運動之舒筋,輔於吐納法至全身筋絡緩慢導氣運行而鬆沉,然後逐漸氣沉丹田,即為培元養氣之初基,其實煉到體沉後才開始體會到全身內外經絡產生變化,且在各階層之學習過程當中,會發生不同的感應,本法是以意注視,用意導引來舒筋與導氣,此處所指的「意」之用法須恰到好處,就是要做到多一分不要,少一分不肯,如守竅時是似守非守,若用意過多、過重、過快甚至過慢或強求顯現功能均不宜,有這種情況時會生執著,引起動火現象發生,故靜功之用意導氣的運作與動功用意是伸縮動作,於方法、效能視不相同的,初學氣功時,必須認辨清楚,一點亦不可混淆,以免枉費修鍊好幾年的功夫,還分布出清氣或是濁氣之別。
鍊氣供需先修肢體筋肉鬆沉,然後漸進氣沉丹田,到這時候就會感受體沉的味道,至此才越煉越精,使精神寧靜,煉功夫能達於此提精竅回縮自然生精化氣,即增進精力(能量),就這個步驟過程中,有一要訣是「入木三分法」按北宗氣功記載是本門功法中「初步法輪」的要訣,修自三閉法與呼吸法熟練後才體會本法,且言三閉法,此乃本宗秘傳,均係口授心傳,在採補法中六門緊閉法,那是走丹所處理之心法,其吸、舐、撮(提腎術)閉,此三門緊閉之後用功法,如不習三門緊閉法,其採補之謂「閉」無法體會運行,故本門之三閉法是築基中之基石。然行周天法於吐氣時徐徐吐出依「呬」之口訣,細長勻的要領,將氣吐盡,其要點即順其吐盡之餘再向盡推進三分,也就是本門秘密所在,當氣吐完後何能再進三分,就要將下體全部機能收縮才能做到,抄錄這段文表示北宗氣功非常重視本要訣,也可確定為修鍊功夫「求精進不二法門」。本法要領簡單,於呼氣時以意注視用意導引○部位(關竅)筋肉鬆開,同時運作屈伸運動或導氣運行,然將氣吐盡,即順其吐盡之餘再向盡處推進三分,這就是呼氣將吐盡未盡之餘氣,同上法延續將○關竅筋絡鬆凈。
同時逐漸微調抑制吐氣量與速度,並且繼續微緩屈伸與導氣至極限,這步驟是吐納法內(含著)宿氣法,宿氣愈久則呼吸之量隨著增強,即肺活量也增強,促進新陳代謝,依照此訣法,經久練習後,尚未體悟到本要訣者,則須加強練習舒筋法,至體沉後自然體會其中奧妙處。如九陽明目功、龜鶴吐納法,配套本訣法來做,其功效更顯著。
最後說明本門最基本功法,即跳動旋轉功,該法是初進本門第一堂必修之課程其要領簡易學,就早期入門師兄姊們,學有成就者,非常重視它的功能,且下很大功夫鍛鍊之,據我學習體鬆經驗的方法,套用在本法運用,供初學者參考,煉跳動旋轉功之姿勢不論是動功或靜功均需要保持脊椎骨端正,頭部宜正,兩腳平行,兩手合掌中指尖朝天,兩手筋肉鬆開,不可用力撐之,於跳動前以意注視用意導引尾閭處經雙筋上引玉枕而舒筋,跳動時亦須貫注尾閭,同時使腰腿間的筋肉逐漸鬆開,當左實腳尖向下直踏著地,同時右虛腳關節筋肉緩慢鬆開不可用力上提,變換右實腳尖向下直踏著地時,左虛腳同法不可用力上提,兩腳虛實交替處是在(尾閭穴)左右兩跨需求平正,如具備這些條件之跳動旋轉,其重心易降至尾閭處,則身體能保持平衡而穩定,這項運動使身體之輸出動能與消耗量最小,能依法經久鍛鍊跳動旋轉後,則達到動中取靜之體沉,致全身內外筋絡鬆透之效能,至此跳動旋轉,可使體各器官所繫筋絡隨跳動旋轉而鬆動,且稍一上下跳動,則各臟腑皆能上下動盪,使每臟腑所繫宗筋易於壯盛。
推薦閱讀:
※平時想練習舞蹈基本功,卻找不到場地,怎麼辦好呢?
※卸骨術基本功紅砂手圖解教學
※舞蹈最重要的基本功到底是什麼?其實你們的理解都錯了!
※卸骨術基本功之挫骨分筋手功圖解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