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檀講師修學手記(1)《隨念三寶經》習題

 

 

 

隨念三寶經》

 法尊法師 譯

 

   頂禮一切智智尊!

   如是佛陀薄伽梵者,謂: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諸如來者,是福等流,善根無盡。安忍莊嚴,福藏根本,妙好間飾,眾相花敷,行境相順,見無違逆。信解歡喜,慧無能勝,力無能屈。諸有情師,諸菩薩父,眾聖者王,往涅槃城者之商主。妙智無量,辯才難思,語言清凈,音聲和美;觀身無厭,身無與等。不染諸欲,不染眾色,不染無色。解脫眾苦,善脫諸蘊,不成諸界,防護諸處。永斷諸結,脫離熱惱,解脫愛染,越眾瀑流。妙智圓滿;住去、來、今諸佛世尊所有妙智;不住涅槃,住真實際。安住遍觀一切有情之地。是為如來正智殊勝功德。

   正法者,謂:善說梵行。初善、中善、後善。義妙、文巧。純一、圓滿、清凈、鮮白。佛、薄伽梵,善說法律。正得,無病,時無間斷。極善安立,見者不空,智者各別內證。法律善顯。決定出離,趣大菩提。無有違逆,成就和順;具足依止,斷流轉道。

   聖僧者,謂:正行、應理行、質直行、和敬行。所應合掌,所應禮敬。清凈功德,凈諸信施。所應惠施,普應惠施。

 

隨念三寶經》習題庫

1

 

1、認識三寶的功德有什麼作用?皈依三寶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答:三寶佛法僧具足六種功德相,即罕見、無垢、勢力、莊嚴、殊勝、不變。我們只有心裡認識了三寶的功德,才能時時隨念,而產生信解,進而就會聽從佛的教誨,按佛所開示的法去實修,隨順趣入菩提道。

 皈依三寶的終極目標是成就佛的一切功德;「靈性健康出輪迴」,乃至究竟成佛,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2、佛法修學道路上有哪三道門?

答:1.皈依是進入佛門2.發菩提心是大乘佛法門3.灌頂是進入金剛乘之門。

3、怎樣得到三士道皈依體?

答:1、共下士道的皈依體是要有兩種心。第一個是畏懼心(畏三惡道苦)。人身難得,人命無常,希望不墮三惡道,就要深信佛法僧三寶的真凈功德,能夠成為我們究竟的皈投依怙之處,能夠讓我們遠離三惡道苦。這樣的兩種心(畏懼心和信心)來皈依三寶,是得到共下士道的皈依體。

2、共中士道的皈依體是畏懼六道輪迴之苦,然後對三寶有真實的信心,知道皈依三寶修學佛法能夠超出輪迴,可以得到共中士道的皈依體。

3、上士道的皈依體是以大悲為體,自身在輪迴之中知道痛苦,然後也悲憫一切的如母有情眾生的輪迴之苦,深信三寶有救護的功德。以這樣的心來皈依三寶,可以得到上士道的皈依體。

4、三寶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答:三寶的作用分別是:佛的作用就是指引解脫的道路;法的功用就是產生五道十地的智慧功德;僧的作用就是我們修行道上的道友,先行一步的帶路人。

5、簡釋佛三德。為什麼在成佛之道的最初,中間和最後,慈悲都顯得非常重要?三智是破哪三惑所顯?

答:  1、佛的三德是斷德、智德和悲德。

【斷德:】——就是佛已斷盡煩惱障和所知障,覺慧增廣。

【智德】:——是佛對於一切所知境界妙智增廣;佛陀的智慧是一切種智、道種智和一切智;佛觀一切法如空如幻,空幻不二;歸納起來就是深智慧、細智慧、廣智慧、敏智慧這四種智慧。

【悲德】——就是佛陀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大慈悲心。「有一眾生未得度,我佛終宵有淚痕」。

2、最初如果沒有慈悲心,那就不會產生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誓願,所以最初的修學道路上,慈悲心是佛田的種籽。中間慈悲心是菩提苗茁壯成長的雨露,如果沒有慈悲心,缺乏慈悲心,六度萬行就缺乏動力和保證,福慧功德就難以圓滿。所以《普賢行願品》上說:眾生如樹根,佛菩薩如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智慧花果。最後呢,慈悲也是佛田成熟的豐碩果實,成佛以後真正的有大智慧大能力幫助眾生,如果沒有慈悲心,證菩提時就會墮入到享受自法樂的一邊,就會墮入到二乘。所以在最初,中間和最後,大悲心,菩提心都非常重要,到果地上就成就了佛陀的圓滿的悲德。

3、一切智 是破見惑和思惑所顯的智慧;(聲聞緣覺、菩薩、佛陀都有。)

道種智 是破塵沙惑所顯的智慧;    (為菩薩和佛陀具有。)

一切種智 是斷盡無明惑所顯的智慧;(唯有佛陀才具有。)

6、為什麼學佛法要從論典下手?

答: 學佛法要從論典下手,如果不從論典下手,直接去學習經的話,是絕對不可能了知佛密意的。因為佛陀所說的經,她就好像醫生開的藥方一樣,她是針對於具體的眾生的習氣煩惱所說的。菩薩,大論師,後世的那些大論師,像龍樹菩薩、無著菩薩、乃至於彌勒菩薩,他們把佛陀在經典上面所講的密意歸納起來,形成理論體系,這樣我們才更容易通達,更容易了解。就好像說你就把所有的藥方背下來,也不能做一個醫生一樣,首先一定要通達這個醫學體系的理論,然後再去學會開藥方。而不是說你把藥方都背下來,就能夠做醫生了。所以我們學習佛法一定要有正知正見。

7、薄伽梵有哪六義?

 答:根據《佛地經》上所說,「薄伽梵」有六重意思:第一是自在(十種自在);第二是熾盛;第三是端嚴;第四是名稱;第五是吉祥;第六是尊貴。

8、試從自利利他的角度闡釋佛十種尊號的含義,為什麼世間一切眾生的福報乃至聲聞緣覺的福報加起來也比不上佛陀一個毛孔的福德?

【如來】——梵語多陀伽多耶。乘真如之道,來三界垂化有情;如者不變之體,來者隨化之用,為度眾生而示現妙色身;即是如來。是從佛的色蘊來立名。

【應供】——梵語阿啰喝帝。佛受六道和聲聞緣覺、菩薩,九法界的供養而三輪體空,受不可思議妙樂,所以名為應供。是從佛的受蘊來立名。

【正等覺】——梵語三藐三菩提。亦有譯為正遍知;正覺和等覺,正知和遍知(智慧普遍一切,了知無餘),是從佛的想蘊來立名。

【明行圓滿】——就是明足和行足。明是智慧(智慧的證悟),行是福德(實踐修行),福德智慧圓滿兩足尊,所以稱為明行圓滿。明行圓滿是果顯因德號。是從佛的行蘊來立名。

【善逝】——梵語修伽陀。出世有學安樂之道稱為「善」,依之而獲得無學無上之果位稱為「逝」。它是圓滿證悟本體的智慧,見性的智慧,是從佛的識蘊來立名(諸識的綜合體)。

【世間解】——佛陀以遍知的智慧,能夠毫無障礙的明見一切眾生要依何因緣才能調伏,才能教化,所以能夠幻化無邊的事業。這個大智慧、大慈悲的體相就是世間解(世間包括器世間、有情世間和智正覺世間)。

【無上士調御丈夫】——佛陀斷盡一切的見思惑、塵沙惑和無明惑,圓顯法身,所以稱為無上士;能夠慈悲地攝受一切眾生,能夠以大威德降伏那些剛強難化的眾生,所以稱之為調御丈夫。 無上士調御丈夫是顯示佛陀教化有緣有情世間的功德(難調令調、殊勝易行、究竟成佛、畢竟不退)。

【天人師】——佛是人天一切眾生的導師。佛陀示生於人間,在人間天上說法來教誡、教導眾生,並且佛陀斷證功德圓滿,能夠以利他的大悲心來宣示正法,所以稱為無上的導師。「佛能正教誡、教授天人,令其出離一切眾苦,是故說佛名天人師。」

【佛】——佛陀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覺者(斷德、智德、悲德三德具足)。「無為任運成,非觀待他緣,具智悲及力,得二利佛也。」

【薄伽梵】——薄伽梵有六義,即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歸納起來就是佛寶的八種殊勝功德。(1、無為,2、任運自生,3、非思惟言傳境,4、大智慧,5、大慈悲,6、大雄力,7、自事圓滿,8、他事圓滿)

「佛陀一毛孔的功德」,是從佛身功德來講的。

佛身功德,概括的說是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佛身是智慧功德的凝聚體,是智慧的化現,因此就能六根互用,也即是全能的、全方位的。甚至一個毛孔也具有五官的功能;所以,佛陀是正遍知,無所不知。而聲緣菩薩不能遍知(從究竟義來講,還沒有成佛,因此,與佛陀相比福報還是有差別的)。凡夫更是沒有遍知(從究竟解脫來講,眾生不能超出三有、脫離六道輪迴,根本就無福報可言)。     另外,佛陀每一個毛孔都是全息的,具有遍知和身語意的一切功德,且功德與法界平等一味,周遍法界;而眾生乃至聲聞緣覺的福報加起來也不可能稱法界性。因此說世間一切眾生的福報乃至聲聞緣覺的福報加起來也比不上佛陀一個毛孔的福德。

9、為什麼說一切法門都是在修皈依三寶?

答:一切法門的修學都是在修皈依三寶,都是對皈依三寶的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的解釋。所以皈依三寶是至關重要的,並且皈依三寶也是佛法的根本,是一切戒律的根本。我們受別別解脫戒的時候,在什麼時候得戒體啊?在念三皈依的時候得戒體。是一切修行實踐的保障,所以我們學習佛法貫徹始終的心要就是依於三寶的體系來學習,最初、中間和最後都要皈依三寶,這樣子才能夠迅速成就。

10、佛陀的見性真智有哪三個特點?

佛陀見性真智有三個特點:

第一個是現觀直覺。好像大圓鏡裡面現一個影像一樣的,真實的直觀的顯現出來,沒有主體的思維的參與。

第二是無二見。主觀意識和客體對象融為一體,所以主觀和客觀這種對立消失了。

第三是遍知一切。見道以上的菩薩他們都有現觀智和無二見,但是因為所知障沒有斷盡,所以還是有限的,不是遍知的。並且他的準確性、清晰性也有限度,只有在他的那種禪定之中才有這種見性的真智慧。在座下出定以後仍然還是世俗智慧,有名相,有分別。而佛陀的見性真智慧是遍及一切事物,所以是正遍知,已經沒有出定入定的分別。能夠一智同觀一切事理,智慧圓明通達,稱為非思惟言傳境,稱為現觀智慧。

所以這個三種就是佛陀自利圓滿的殊勝功德。


推薦閱讀:

《平洋訣》目講師著
營養講師常用語
說詞(一)(二)(三)--飛觴醉月(九戒)講師
工廠保安逆襲成為交大EMBA講師,為提升自己每天讀完3本書

TAG:講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