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讀點中國古代經典寓言(061)

每天讀點中國古代經典寓言(061)

寓言最初產生於民間,流行於民間,後來一些文人學者一方面引用人們已經創作出來的寓言,另一方面又不斷創作新的寓言,作為論證或辯論的手段,這樣,大量的寓言便在歷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來,成為我國文學遺產的寶貴財富。

 

被困的水怪

 

  老人們說,在那遙遠的大海的海岸上,曾經有一個水怪被困在那裡。

  這個水怪平時生活在水中,身軀巨大,長著一對鼓眼睛,一口牙齒閃著鋒利的白光,渾身披著鱗片,一天可以游好幾千里路。這還不說,牠還可以興風作雨,當風雨大作的時候,牠就可以飛騰起來,直上九霄,非一般的魚蝦可比。

  可是水怪現在被潮汐衝上岸,困在沙灘裡。水怪在陸地上是半步也挪動不了的,再加上牠身體過於龐大,儘管牠用盡全身的力氣掙扎,而且前面又沒有高山峻嶺、關隘峭壁的阻隔,路也並不遠,但牠仍然是沒有辦法回到水中去。可憐這個水怪空有一身本領,卻無法施展,連自己都救不了。

  這時,幾隻水獺(ta)圍攏來,見是水怪被困在那裡動彈不得,就你一言我一語地嘲笑起它來。有的說:「喂,大水怪,你為什麼上這裡呆著來了?你平日的威風都上哪裡去了呢?」有的說:「水怪啊,原來你也有這種落魄的時候啊,真還不如我們水獺,陸地和水裡都能自由往來呢。你真是白白浪費了一身好本事啊!」

  要是在平時,水怪才不把這群微不足道的水獺放在眼裡呢,可是現在,牠被困住了,無計可施,只好任憑水獺們戲謔嘲弄,心裡十分窩火。

  最後,一隻頗有威信的老水獺開了口:「水怪啊,你平日裡總是看不起我們,完全不考慮我們也有尊嚴。現在你被困,知道是什麼滋味了吧。只要你開口請求我們一句,我們就幫你回到水中,你要不肯開口,我們可就不管你啦!」水怪自恃清高,不願丟這個臉,就扭過頭去不理牠們。

  過了很久,水獺們又來了,對水怪說:「水怪啊,我們就要離開這裡了,這是你最後的機會,你願意我們幫助你嗎?」

  這時候,其實只要稍稍藉助一點外力,水怪的困境就能夠解除,可是牠怎麼也放不下身份,說什麼也不要幫助,還打腫臉充胖子說:「就算爛死在泥沙裡,死得也像個英雄,我自己情願這樣。我可沒有乞求別人幫助的習慣,你們用不著管我,愛上哪兒就上哪兒去吧。」於是,水獺們走了,其他可以幫牠的動物見到這種情形也不來理睬牠了,免得自討沒趣。

  水怪就這樣一直堅持著牠可憐的自尊而被困在沙灘裡,誰也不知道牠最終是死是活。

  其實,接受幫助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如果像水怪那樣過於清高而又不願依靠群眾,就會孤掌難鳴,就算有本事也無法施展,豈不是反而浪費了一身本領嗎?

  

規與矩

 

  凡是做車輪的師傅,手邊總離不了一個圓規,他習慣於用這樣一件工具去測量普天下的物件,到底是圓還是不圓。他一邊測量,還要一邊對人解釋:「只要符合我這個圓規的標準,就可以稱作圓,如果不符合我這個圓規的標準,就應該視為不圓。所以,你如果想判斷任何一個物件是圓還是不圓,只要用我這個圓規去測量一下,就明白了。」

  這是個什麼道理呢?原來,確定圓與不圓的標準和方法都十分明確,因此是不容置疑的。

  而做房屋傢具的木匠師傅,手邊也總離不開一把矩尺,他經常用這樣一件工具去測量普天下的物件,到底是方還是不方。他也是一邊測量,一邊對人說:「凡是符合我這把矩尺的標準的,就是方的;如果不符合我這把矩尺的標準,就是不方。所以,你要想知道一件東西是方還是不方,只要用我這把矩尺去測量一下,就清楚了。」

  這又是什麼緣故呢?原來,判定方與不方的標準和手段早就確定,因此已無需爭議了。

  這個故事說明:判斷是非應當有一定的客觀標準,有了規矩,就可以定方圓。對世間的任何人或事,只要規定出明確的評價標準,其是非曲直就會一目瞭然,從而避免許多無意義的爭論。

  

許綰的智慧

 

  魏王決定建造一座很高很高的台閣,它的高度恰好是天與地之間距離的一半,並將這座高台起名叫「中天台」。很多人知道魏王這個決定後,都覺得很荒唐,於是紛紛前來勸阻魏王。魏王感到非常生氣,他傳下命令說:「誰要再來反對我的決定,一律殺頭!」這樣,大家都不敢再說什麼了,只是在心裡著急。

  一天,有個叫許綰(wan)的人背著筐,拿著鐵鍬到王宮來求見魏王。他對魏王說:「聽說大王要建一座『中天台』,我願前來助大王一臂之力。」

  見到這個前來幫助建造高台的第一人,魏王感到很高興。魏王問他:「你有什麼力量能夠幫助我呢?」

  許綰說:「我沒什麼了不起的力量,我只是能幫助大王您商量建台的計劃。」

  魏王連忙高興地問他說:「你有什麼高見?快講來我聽。」

  許綰不慌不忙地說:「大王您在建造高台之前,先得發動大規模的戰爭。」

  魏王很不理解地說:「你這是什麼意思?」

  許綰說:「請大王聽我分析。我聽說天地間相距15000里,中天台的高度是它的一半,那就是7500里,要建7500里高的台,那麼台基就得方圓8000里。現在拿出大王的全部土地,也遠遠不夠做台基的。古時堯、舜建立的諸侯國,土地一共才方圓5000里。大王要建中天台,首先就得出兵討伐各諸侯國,將各諸侯國的土地全部佔領。這還不夠,還得再去攻打四面邊遠的國家,得到方圓8000里的土地之後,才算湊齊了做台基的土地。另外,造台所需的材料、人力,造台的人需要吃的糧食,這些都要以億萬為單位才能計算;同時,在方圓8000里以外的土地上,才能種莊稼,要供應數目龐大的建台人吃飯,不知道還得要多大的土地才夠用呢。所有這些,都必須先準備好了,才能動工造高台。所以,您應該先去大規模地打仗。」

  許綰說到這裡,魏王目瞪口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後來,魏王當然是放棄了造中天台的想法。

  許綰勸說魏王,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使魏王明白自己所要建的「中天台」只不過是毫無客觀基礎的盲目蠻幹,它當然不可能實現。

  

造父學駕車

  

  造父是古代的駕車能手,他在剛開始向泰豆氏學習駕車時,對老師十分謙恭有禮貌。可是3年過去了,泰豆氏卻連什麼技術也沒教給他,造父仍然執弟子禮,絲毫不怠。這時,泰豆氏才對造父說:「古詩中說過:擅長造弓的巧匠,一定要先學會編織簸箕;擅長冶金煉鐵的能人,一定要先學會縫接皮襖。你要學駕車的技術,首先要跟我學快步走。如果你走路能像我這樣快了,你才可以手執6根韁繩,駕馭6匹馬拉的大車。」

  造父趕緊說:「我保證一切按老師的教導去做。」

  泰豆氏在地上豎起了一根根的木樁,舖成了一條窄窄的僅可立足的道路。老師首先踩在這些木樁上,來回疾走,快步如飛,從不失足跌下。造父照著老師的示範去刻苦練習,僅用了3天時間,就掌握了快步走的全部技巧要領。

  泰豆氏檢查了造父的學習成績後,不禁讚歎道:「你是多麼機敏靈活啊,竟能這樣快地掌握快行技巧!凡是想學習駕車的人都應當像你這樣。從前你走路是得力於腳,同時受著心的支配;現在你要用這個原理去駕車,為了使6匹馬走得整齊劃一,就必須掌握好韁繩和嚼口,使馬走得緩急適度,互相配合,恰到好處。你只有在內心真正領會和掌握了這個原理,同時通過調試適應了馬的脾性,才能做到在駕車時進退合乎標準,轉彎合乎規矩,即使跑很遠的路也尚有餘力。真正掌握了駕車技術的人,應當是雙手熟練地握緊韁繩,全靠心的指揮,上路後既不用眼睛看,也不用鞭子趕;內心悠閒放鬆,身體端坐正直,6根韁繩不亂,24隻馬蹄落地不差分毫,進退旋轉樣樣合於節拍,如果駕車達到了這樣的境界,車道的寬窄只要能容下車輪和馬蹄也就夠了,無論道路險峻與平坦,對駕車人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這些,就是我的全部駕車技術,你可要好好地記住它!」

  泰豆氏在這裡強調了苦練基本功的極端重要性。要學會一門高超的技術,必須掌握過硬的基本功,然後才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學習駕車如此,做其他任何事情也都應當這樣。

 

推薦閱讀:

超有名的句子,關於那些古人的經典話
童蒙養正的經典―《弟子規》
女人不幸福的十二個開始,太經典了!
隨和,是一種追求舒適生活的態度!(經典)
佛經經典句子

TAG:中國 | 經典 | 古代 | 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