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輕寮】明海大和尚:什麼是三皈依?
編者按:本文據明海大和尚於2015年7月25日下午在文殊閣針對三皈五戒所作開示整理而成。文章標題為編者所加,並分上下兩篇連載,上篇內容講三皈依,下篇內容講五戒。
今天下午我們的課程由兩個部分構成。前一個部分,我們在這裡探討佛教的三皈五戒。後面一個部分,有願意受三皈五戒的可以到西邊的普賢閣,有一個簡單的儀式。前面這一部分,很慚愧,我沒有專門地做課件,是以前做的課件的兩個部分拼起來的。
我們先探討三皈依。三皈依其實涉及到信仰的選擇、信仰的確立。說到信仰,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宗教信仰。
最近美國有一個研究中心,有這樣一個數據:全球69億人,信仰各種宗教的人佔總人口的84%,沒有宗教信仰的是16%。在84%中,基督教佔總人口的32%,伊斯蘭教佔總人口的23%,印度教佔總人口的15%,佛教佔總人口的7%。也有人調查了中國信仰宗教的狀況,得出:不信仰宗教的人佔總人口的62%。因為中國有14億人,所以有的人說世界不信仰宗教的人都在中國。
這個說法不準確。原因是,在中國文化的背景下,中國人解決自己的信仰的問題,確實有中國特色。比如說,有很多中國人以儒家的倫理作為自己人生的準則——終極的準則。
那麼,儒家是不是宗教呢?學者們也有爭論。我聽說在香港,儒家叫孔教。但是在大陸,我們只有五大宗教。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國14億人口中,如果你要去統計的話,很難準確地了解有宗教信仰的人究竟占人口的多少百分比。數字不會太精確,但肯定會比你統計的要多得多,像佛教徒就是這樣。
三皈依是什麼?要討論這個問題,首先呢,我習慣於說三皈依不是什麼。三皈依的對象是三寶——佛、法、僧。
大家應該知道,「佛」這個字是外來語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他是兩千六百多年前古代印度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最早是一個王國的太子,可以繼承王位。後來,他思考人生的真理,找不到答案,於是放棄世俗生活,到森林裡去修行,最後在菩提樹下獲得無上正等正覺。這個無上正等正覺者,就是我們說的「佛寶」。
後來,佛陀向別人分享自己覺悟的經驗,因應於不同人的根性,告訴他們如何達到覺悟。當他講出來的時候,他領悟的「法寶」便出現於世間。也有很多人追隨釋迦牟尼佛離開世俗生活,把自己全部的生命奉獻給實踐和傳播佛法,這個就叫「僧寶」。這就是佛、法、僧三寶。
這個圖片是佛陀第一次轉法輪,在鹿野苑。這五個人呢,是他的父親派來跟他一起修行的。佛陀悟道以後,第一次向這五個人分享他的經驗——轉法輪。
後來,佛陀的法有越來越多的眾生聽到,而且有很多人選擇放棄世俗生活,加入僧團。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之後,最終在雙樹林涅槃。佛陀涅槃以後,在社會層面傳播的佛像、經書、僧團,這叫住持三寶。
目前世界佛教有三大語系——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你們接觸佛教的時候,可能會發現這三大語系有很多現象層面的差異。像漢傳佛教的佛像、經書、出家人,與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的住持三寶,在現象上有一點差異。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住持三寶呈現的形象不一樣,體現出一些個性化。
今天,在歐美國家也一樣。我知道,在美國也有人想要造出美國人自己崇拜的佛像,但好像他們還不敢馬上就造出一個歐美人樣子的佛像。我看到過一個照片,是一個佛像的頭,把眼睛、鼻子、嘴巴這一切模糊,就是一個白板,但是耳朵是有的。我也看到這樣的。
在美國,他們小心謹慎地在探討、在尋求,在他們的文化、他們的國度里,佛教的三寶呈現出什麼樣的樣子來。在未來,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你看佛像的風格,從印度到中國、到日本、到韓國。日本、韓國的佛像是那樣的,中國的佛像是這樣的。中國兩千多年從南北朝到唐、到宋、到元明清,各歷史朝代的佛像又不一樣。
佛教在世界上傳播的歷史,就是人類文化史的一個奇蹟。這個奇蹟是什麼呢?一方面,它保有了它的宗旨、核心的理念、核心的價值;另外一方面,它又充分地跟它所在國家的民族文化、自然環境相適應。你們可以想一想這是為什麼?它這種普遍的適應性,跨越漫長的時間、廣大的空間的這種普遍的生命力、強大的生命力,從哪裡來?
關於三寶,在佛法裡面做四種分別。這四種分別,我個人把它簡要為三種。
第一種,三寶就是我們所對的外境。剛才講到住持三寶,從我們對的外境看,佛寶是佛像,法寶是經書,僧寶是出家人。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釋迦牟尼佛是佛寶,他講的法是法寶,他座下的聖賢弟子是僧寶。這是我們之外所對的三寶。
那麼,第二個層面是什麼?比如說,如果我們現在跟佛陀在一起,我們皈依的是他的肉體嗎?顯然不是,佛陀在人間的肉體也遵循了無常的規律。
我們皈依的佛寶,是佛的生命品質。佛的生命品質,在佛學裡有個術語叫「法身」——「五分法身」,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當然,佛的生命除此再沒有其他。這就是他「法」的生命。
我們皈依的法寶難道是經書嗎?經書有很多層面,有梵文、巴利文、英文、漢語,乃至今天各種語言文字。但是,我們皈依的法寶顯然不是這些語言文字,而是這些語言文字所詮釋的義理。詮釋的義理,我們深入去看,就會發現有一些義理,講宇宙的普遍規律、根本規律,有一些義理講特殊的某一類眾生的生活中的道理,等等。
由此可知,這些義理分兩個層面:第一個叫第一義諦,講普遍規律;第二個叫世俗諦,是特殊的、個別的。我們皈依的是宇宙人生的根本的、普遍的規律這個法,而不是皈依的經書。
書裡面有語言文字,語言文字又詮釋義理,而義理之中又有分別,有了義與不了義。我們皈依的是了義。但了義跟不了義,並不能絕然分開,這個是法。對於這個法,佛陀並沒有發明它、並沒有創造它,佛陀只是發現了它。所以,有佛、沒有佛,法爾如是。我們皈依的是這個「如是」。
前幾天我們聽到很多佛教跟科學、跟心腦科學、跟自然科學的講座。「科學」這個詞是來自於西方的。科學實際上是一種理性,是超越人的主觀意志、普遍起作用的一種精神。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就是指這個。
從這個意義上講,佛教真的是很科學的。在佛教裡面,所謂「有佛、無佛,法爾如是」,就是說,無論有佛在世間講,還是沒有佛在世間講,無論有人講這個道理,還是沒人講這個道理,這個規律都普遍存在,一直在起作用。因此,當我們聽到法爾如是的時候,我們就會想到科學。不過,「科學」這個詞現在用得太多了,它的含義太多層面了。
我們皈依的僧是什麼?「僧」這個漢字,也是個外來語sangha,它的含義是和合眾。和合眾,在現象上是出家的比丘,在理上是什麼?不是某一個人,是一個團隊。一個團隊的出家人,也是人構成的。
我們是皈依這些人嗎?不是。我們是皈依他們的生活、他們生命中體現的品質、他們團隊生活中體現的佛法精神。在這裡,大家去體會一下這個皈依。這是第二種皈依,這是理上的。
第三個層面是什麼呢?第三個層面是說的自性。這是佛教很有個性的一點。
它把所有的法最終要拉回到你生命的——每個人生命的當下的本來。當下的本來,這叫一體三寶。每個人自己生命中本具佛、法、僧。眾生內心本具的佛性,是佛寶。宇宙的法則內在於我們生命中,你只是要發現它,不需要創造它,也不需要向外去探尋,這個是法寶。僧有和合的意思,寂靜的意思。
我們生命中有多種元素,我們有肉體、有精神,我們精神有各種層面的展現。所有生命中各種元素,本來是一和多,是統一的,是寂靜的、沒有矛盾的、一味的。這個就是本具的僧寶。本自寂靜,即僧寶。這就叫一體三寶,又叫自性三寶。所以,理解三寶,要在三個層面:第一是外在的對境,第二是理,第三是自心層面。
現在,我們講什麼是皈依。我先講皈依不是什麼。皈依不是加入佛教組織。這跟入黨有點不一樣。入黨是加入組織。組織它有一種組織的關係,然後責任和義務,你需要定期來交費。皈依不是加入組織。
那皈依是拜一個師父嗎?有的人覺得,在中國的文化裡面,拜師父是一個很溫馨的事。然而,皈依也不是拜一個師父。那你們說不是皈依僧嗎?僧是僧團、是團隊、是集體,不是一個人。
哪一個師父給你主持皈依,他是你皈依的見證人。那你要是說我要繼續修行,我需要師父指導。有很長時間,我為這件事情感到很迷惑。我當住持以後,第一次有個居士跪在我面前說,我要拜你為師。
啊!我說這是什麼意思?後來,我在書裡面好好地找。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我們皈依三寶的時候,皈依僧寶,皈依的是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僧團,而不是哪一個人。你說你要拜一個師父跟他學。那他是你在修學佛法中信賴和依止的一個出家人。信賴和依止的出家人,在出家人的修行生活中,叫依止師。
在出家人的戒律裡面,確立依止師、確立依止的關係,都是有儀式的。出家人戒律要求,在出家五年之內,受戒五年之內,一定不要離開依止的師父。什麼意思呢?五年之內,不要離開一個指導你的人。比如說,也許一個師父在柏林寺出家受戒,他到了南方一個寺院,他應該在那裡依止一個師父。
確立這種依止關係,有一個簡單的儀式。這個儀式非常簡單,只是說幾句話,就可以確立。這種關係既可以確立,也可以解除。注意,可以解除。當他離開這裡,離開他依止的師父,他可以解除。這是出家人。
那在家人呢?我就以此類推了,在家人也要在修學上遵從某一個師父的指導。那應該就是依止的師父——依止師。所以,三皈依也不是拜一個師父。注意,在一生的修學中,你可以依止多個師父,而不是一個。
好像我拜了這一個師父,再也不能拜別的師父了,我的理解不是這樣。也許這個師父教了你某一方面的法,然後你又碰到一個師父,他可以教你別的方面的法,你也可以依止他,跟他請教、跟他學。但在你心中,所有的出家人都是你師父。
不過,在今天,在中國,也許你在大街上會遇到穿和尚衣服的人,事實上他卻不是和尚。這個,有時候讓我們很煩惱。怎麼辦呢?我覺得,你可以對他保持一份敬意,可以敬而遠之。
但你要依止一位師父,那是要慎重的,要觀察、要了解他。一旦觀察、了解後,你確定了依止他,跟他修行,你就要接受他的指導,聽他的話。觀察他需要一個時間,也需要方法,就是看他說的跟他做的怎麼樣。這個過程,本身也是一個學習佛法的過程。所以,皈依不是拜師父。
還有人理解,皈依就是什麼都不能幹了:不能吃肉了,不能喝酒了,不能談戀愛了,不能結婚了。
這也是錯的。皈依不是這個意思。皈依僅僅是內心信仰的確立。你在世俗生活中的角色、你在世俗生活中的一切生活秩序、你在世俗生活中要承擔的責任不變。
你一時還放不下肉,你可以接著吃。雖然簡藝老師建議我們小心點、少吃一點——他的建議是對的,但你短時間內放不下,你可以選擇三凈肉。當然你要談戀愛,你要結婚,你要生兒育女,這些一切無礙。
也許你們說,你是不是把佛法降價在賤賣呀?不是,因為這是佛陀的本意。佛陀的在家弟子裡邊,就有各種身份、各種生活狀態的。還有的人認為,皈依一定是境界很高了才可以做。我的回答是,正是因為你境界不高,所以才需要皈依。
還有人說,我一定要對佛法非常了解了再皈依。這個倒沒錯。但是也要注意啊,佛教不是佛學,它不單純是一個學問。對佛法的了解,除了學問、知識層面的了解,情感、體驗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要深入地了解佛法,情感的投入、體驗是必備的因素。而皈依正是一種投入。皈依也是我們了解佛法必不可少的環節,甚至可以說,它貫穿於我們對佛法學習和了解的從始至終的過程。
釋迦牟尼佛關於皈依的開示也是有體系的,就如同前面我介紹三寶有三種一樣。最初他告訴我們,皈依,我們要依止。皈是回歸,依是依止、依靠。
他告訴我們,皈依就像有一個人在一個國家犯了罪——死罪,這個國家要懲罰他。他逃離到另外一個王國。在這裡,他得到保護,得到救度。皈依就是得到救度,得到幫助,把我託付給你而得到救度的意思。這聽起來,好像我們的生命要依賴一些外在的力量,才能得到救度。是的,佛陀是這樣講的。
但是,最終的時候,佛陀也告訴我們:並沒有一個外在的皈依,只有自皈依;以自為洲渚,莫以他為洲渚。洲渚是河裡的島。以自己為洲渚,這就是自性。所以,實踐佛法的過程,恰恰是在自己的生命中,踐履佛陀的教導;在自己的生命中,實現或者說找到自心本具的三寶。
我們生命中本具的洲渚、本具的皈依處,那個島、那個讓我們得到安穩的地方,並不在我們生命之外。因此,佛陀說,以自為洲渚,莫以他為洲渚。這讓我們又一次想到科學。多麼富於理性的精神!
用現代的語言,我們還可以從很多角度來講皈依。皈依是連接,把我們的生命和三寶連接。皈依是融入,像一滴水融入大海,像一顆石頭融入高山,像一粒塵土歸入大地。一個人的生命很短暫,一個人生命的力量也很有限,而皈依到三寶中,就使我們有限的生命找到了無限的基礎。用現代的語言,還可以做一些比喻,皈依就是給電腦裝一個操作系統。
然而,有的人會說,我不裝你的操作系統,我要自己研發一個操作系統。在電腦這件事情上,這是可能的;但是在宇宙人生的真理、在佛法這件事情上,你說我要自己創立一個皈依處,這基本上沒有可能。皈依也可以說是繼承一筆財富。就像一個人做生意,繼承了來自於父輩的財富,富二代嘛。
當然,他剩下的工作應該是去學習、去掌握怎麼運用這個財富,而不是去炫富或者什麼。當然,學佛的人也有皈依了以後炫「富」的。他看不起沒有皈依的人,那就大概相當於炫「富」。有的人說,我要自己創業,我不要那個繼承的財富,我要自己去做小買賣,要做到世界首富。這種精神很可嘉。要是以做買賣來說,這完全有可能;但是以探討宇宙人生的真理、探討覺悟的道來說,可能性不是很大。
實際上說到三皈依,就說到我們對信仰的選擇。
我們今天是生活在一個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時代。呈現在我們每個人面前、呈現在諸位生命中的宗教信仰,也是多種的。所以,我們有必要認識一下佛教的個性。
也許你們碰到很多種宗教。今天,我們要談一談佛教這種宗教它的一些個性。我談的就是我的認識,你們看對不對?
在我的心目中,佛教首先是一個智和信並重的宗教。一說到宗教,首先是信——信仰。有的宗教還比較強調這一點。
在佛教里,佛教所需要的信,好像並不大於你們學物理、學數學最早接受某個公理時,你給予它的信;也不大於我們的生命在剛開始走向學校教育的時候,接受這個文明、接受我們所從屬的文化給予我們的那些價值觀、那些習俗所應該有的信。所以,接受佛教的信的要求,最初的起點並不高,有起碼的信賴和信任,我覺得就夠了。
佛教終極的指向在於智慧。智慧在普通人就是認知,就是認識。說到認識,我們普通人的認知能力在展開的時候會有很多疑問,因此佛教對其有很多探討。
釋迦牟尼佛講法,也是一種探討式的,是一個老師的角色,跟學生有互動。佛經里經常有「於汝意云何」這樣的話。佛陀也有讚歎他弟子見解正確的時候:「善哉!」所以,他是這樣一種教學。
佛教的經典多,所探討的問題既有宇宙人生的普遍規律,也有具體的乃至做人做事的,比如怎麼交朋友,怎麼過好在家人的生活,夫妻之間、父母和子女之間的責任、義務等等都有。還有關於生命的一些奧秘,比如我們在媽媽肚子里最早孕育的過程,佛經里都有討論。
佛經、佛法裡面有關生命的信息量特別大。可以說,佛教的信仰重視智慧,最終指向智慧,而這也是佛教有很大發展空間的原因。當智慧提升的時候,信被提升了。智慧在人的層面,首先表現為理性。信仰則是一種感性、一種情感。
大家可以想一想,一種感性和情感如果沒有翅膀,如果沒有理性去駕馭的話,就可能變得沒有方向,走向極端或者狂熱。具體到每個佛教徒,也許會表現得不一樣。
因此,佛經里又講,修行佛法的人有幾種:有一種是信行人,有一種是法行人。這大概是學佛法的人裡面所呈現的不同傾向。對於整個佛教的個性來說,則是信和智並重。
第二點,佛教是一個自覺宗教。這跟有的宗教是天啟宗教不一樣。天啟宗教的創教來自於外在的超越力量的啟示,而佛教來自於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的悟道。
這就是自覺與天啟的不同。來自於外在力量啟示的宗教,一般來說,它的教義比較濃縮。
我想上面的指示一定是很凝練的,對吧?不能跟你說太多話。那麼自覺呢,則是一個分享的,所以可以跟你探討。現代人就感覺說,佛經太多了,有的宗教的經只有一本。在很忙碌的時代,比較起來,好像佛教有點吃虧。
自覺宗教跟天啟宗教有很大的不一樣。自覺宗教的教學是啟發式的,它要啟發我們本有的覺性、智慧。而天啟宗教的教學是權威的。自覺宗教在傳播上,我們看到佛教的那個數據,佔7%,所以佛教的傳播有點隨緣。是不是有點太隨緣了?而天啟宗教的傳播更加主動,它是干預的,外來的力量干預我們、拯救我們。
自覺宗教告訴我們,我們生命得救的希望,內在於我們每一個人。也許天啟宗教會說,你靠一個外在力量得救。這又不同。
所以,在自覺宗教里,會體現一種包容性。而在天啟宗教里,會表現出一些排他性,因為沒有我你就不能得救,對吧?這就有排他性了。這是我個人認為的佛教的第二點。
第三點,我們說佛教智和信並重,智最終內在於每一個人的心性,信仰要表現在我們的生活、我們的行為、我們的性格中。
如果你是真理的話,你也不能以真理的名義去殺人或者去強迫別人。這個是佛法。因為當你這樣去做的時候,你的行為已經違背了佛法的覺悟和佛陀所教導的原則。
因此,我們在歷史上看到,佛教從來沒有成為國家戰爭的一種媒介、一種動力。佛教在歷史上從來沒有成為大的戰爭和流血的動因,它主張絕對的和平主義、非暴力。
因此,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一方面,信仰宗教的人並沒有減少;但另外一方面,在某些領域,其實宗教的名聲並不那麼好。這是因為從20世紀末到21世紀,地球上很多局部的衝突、很多地區的爭端,與一些宗教有關。而佛教呢,它是絕對的和平主義、是非暴力,它從來不主張以暴力為手段解決問題。
所以,相對來說,佛教在世界層面的形象是非常好的。佛教徒佔地球宗教信仰總人口雖然只有7%,排在第四,但是世界上三大有影響力的宗教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
我在想,佛教的世界影響力來自於什麼?並不來自於它的政治力量,也不來自於它的經濟力量,更不來自於它在世界某一個地方製造了爆炸性的新聞。我覺得,它的世界影響力來自於它的和平主義,來自於前兩天我們聽課中所學到的自然科學的發展、心腦科學的發展等不斷印證佛法的發現、以及佛法的禪修又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它對今天日益煩躁的我們的價值——不可替代的價值。
所以,它的世界影響力是這樣來的。這是今天我們在各大宗教信仰中來觀察佛教。你們也許會說,你這也是在貶低別的宗教。作為一個和尚,因為我對我的信仰有信心,所以我要把我有信心的原因說出來,而不是貶低別的宗教。
我相信,每個人信仰什麼宗教,有他的因緣。不是說我貶低一下就能改變他的因緣的。我們也沒有必要去費力改變別人的信仰。我跟你們只是分享我個人是這麼觀察佛教的,以及我自己對佛法有信心的這個層面的原因。
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皈依之後呢,就確立了一個信仰。所謂的皈,是回歸啊。(本文節選自《第二十二屆生活禪夏令營專輯》)
(圖片來源:網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