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形神兼備、內外兼修的太極拳?一篇文章告訴你!

【太極】中國最受歡迎的太極文化類公眾號

文傳榜2015十大網路國學公號

文 | 劉德鋒

編輯 | 鹿鳴

上古之人穴居野處、餐風飲露,生活環境惡劣,還要與虎狼熊羆,疾疫災害鬥爭,終其天年難矣。上蒼公平,雖人壽不及松柏、力不及熊虎,然賦人以智,使其能思能慮,能學能習,經過漫長歷史,技擊之道興,助人自處於天地之中。就技擊之道言之,中華民族有獨特之處,其因萬言難盡,然武與道、技與理之契合較其他民族為緊密。

現當代的散打、自由搏擊、綜合格鬥等技擊術,具有極強實用性和科學性,以力量、速度、實戰等為要素,極大地推動了技擊術發展。而傳統武術的繼承和發展,社會關注度均有所不及,僅在固定群體、傳播、習練。

在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發展出了極具代表性的內家拳法,諸如太極、八卦、形意,各有特色,於技擊、養生均有助益之功,萬不可等閑視之。

太極拳是內家拳法中較有代表性的一種拳法。習練太極拳,除師授、苦練、悟性等重要條件外,還要細心體會歷代太極大家太極拳論,期以理論指導實踐。

今以臆解王宗岳《太極拳論》方式,體悟一下,如何才是形神兼備、內外兼修、技擊養生並重的太極拳。

拳論: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

臆解:此論太極之道,亦太極之理。「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太極是有非無,故無極而生太極。無極者,天地本然混沌狀態。太極是從無極混沌,到陰陽、動靜的關鍵,太極亦有亦無、似有似無,但無太極,則無陰陽、無動靜,陰陽不分,動靜不生。無太極,則無極自無極,混沌自混沌。太極生,人在其中,動靜在其中,陰陽在其中,太極之道甚大。

拳論: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臆解:無極而太極,「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者,陰陽也。陰陽在太極中,或為動靜,或為剛柔,或為進退,或為順背,是一而二、二而一。動之,則太極分陰陽;靜之,則陰陽合太極。

太極拳者,取中庸之道,「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正道定理即是無過、無不及。中庸之運用即「隨曲就伸」,太極拳既是我的拳法,也是人的拳法。作為技擊拳法,必然有技擊原則,其原則就是「隨曲就伸」,從比喻的角度言,太極拳技擊原則就是「水」原則,無形而有形,靜則淵默,動則隨物,受萬物能容,攻堅強莫勝。

太極拳技法取決於人,敵曲我隨,敵伸我就,敵剛我柔,敵柔我剛,敵進我退,敵進我退等等,遇方則方,遇圓則圓,然此方、此圓非真方真圓,乃制敵而不制於敵之方圓。

拳論: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臆解:呼應上句「無過不及,隨曲就伸」,太極拳制敵之「走、粘」二字,人剛來我柔就之,人剛走我柔隨之,此謂走;從無過無不及中庸角度言,我順即我符合中庸之道,人背即人違背中庸之道,此謂粘;太極非純緩無急,亦非純急無緩,動急則急應,此急乃緩極之急,此緩乃蘊急之緩。否則,我如老翁漫步走,怎奈人健步如飛。

拳論: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臆解:太極拳招各異,用法不同,其理一以貫之。習練太極之法一言以敝之,即用力之久。民間「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三年打死人」的說法,習練太極拳,要投入足夠的時間,一萬個小時原則或者更多,無論是解牛的庖丁,還是賣油的油翁,均是「熟能生巧」。習練太極拳可分三個階段,即招熟、懂勁、神明。招熟,即太極拳架子要爛熟於心、爛熟於形,熟到到習慣成自然,不思然而然,一句話,「本能反應」,餓了就吃,渴了就喝,動靜皆是太極拳,是招熟。

懂勁,分懂己之勁,懂人之勁。首要懂己之勁,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己,每戰必殆」。懂己之勁,需要細心體悟,由內而外,由己及人,是何來路,是何去路,這是自保的根本;懂人之勁,亦需要細心體會,由外而內,由人及己,是何來路,是何去路,這是制勝的根本。懂己之勁即己一分不可作九厘亦不可作一分一厘;懂人之勁即人一分不可作九厘亦不可作一分一厘。

神明境界比較難達到,需要極大苦工、極高悟性。據傳說,近此境界者,有陳長興、陳青萍、陳發科、楊露禪、武禹襄諸公。「動合太極,道法自然,隨心所欲」應該就是這個境界了。

拳論: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臆解:太極拳身法要求「虛靈頂勁,氣沉丹田」,達到兩個目的,一是靈活與穩中兼備;二是對拉拔長,身如蓄弓。虛靈頂勁,不可兩偏,一者不頂勁,二者實頂勁,前者不及,後者太過,皆違太極之理,僵滯而不化。氣沉丹田,非努氣于丹田之謂,實意注丹田、重心下移、建立中樞之意。還要做到「不偏不倚」,即中正不偏,不中正,易為人所制。忽隱忽現,即虛則實之、實自虛之,亦即攻守之道,要達到「善守者,藏九地之下」,即隱;「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即現,「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具體而言「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我重左,實虛左而實攻右,我重右,實杳右而實攻左。我欲仰之俯之進之退之,則虛仰虛俯虛進虛退,似彌高彌深俞長俞促,假像也,實則仰即俯,俯即仰,進即退,退即進。我欲人仰、俯、進、退,皆能使其彌高、彌深、愈長、愈促,則人不及或過之,失中庸之道,易為我制。

拳論: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臆解:太極拳至神明境界,則能達到懂萬物之勁,動合太極,道法自然,從心所欲,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況人乎?人不知我,我獨知人。達到這個境界的路徑就是招熟、懂勁、階及神明。

拳論: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皆是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

臆解:技擊之道很多,雖流派不同,招勢有別,但大多是強壯勝過瘦弱,快勝過慢,有力氣勝過沒力氣,均是天生本能區別,就像熊羆虎狼勝人一樣,非學慣用功所能改變。

拳論: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

臆解:太極拳是「四兩撥千斤」,耄耋御重之技,即無力勝有力,弱勝強,老勝多,追求的不是先天自然之能,而是後天學力所為。

拳論:立如秤准,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臆解:太極拳身法要如秤准之穩,要如車輪之活。如秤准之穩,則稱人輕重,無不隨意;如車輪之活,則遇人能化,無力可受。做到偏沉,即陰陽分明,則能隨任自然,如果雙重,就會滯而不通,為人所制。

拳論: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臆解:欲避雙重之病,需明陰陽之道,從理上說就是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實際而言,「粘即似是走,走即是粘」,粘中有走,走中有粘,不可截然分開,就像常說的,剛中有柔,柔中有剛,欲剛則柔現,欲柔則剛現,不可純剛無柔,亦不可純柔無剛。實際上,粘是粘,走是走,也很難做到,只是勢有輕重,度有差別而已。真正懂得陰陽之道,也就懂勁了。

拳論: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臆解:懂勁是關鍵的一環,懂勁候,則用功一日,精進一日,學而思,思而學,最後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拳論: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

臆解:太極拳本是捨己從人之技,許多人都不從此去習練、去思考,舍近而求遠,這樣離真正的太極會越來越遠,學習太極拳者當留意於此。

何為捨己從人?

一者當舍己,即舍我,不要執著於氣力、筋骨、強弱、老少等因素,而要通過習練思悟,體驗太極之道,明陰陽之理,達到由規矩而逾規矩,因人變化而取勝。

二者當從人,如水之道,「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舍己則能從人,從人方能舍己,亦是陰陽太極之道。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一篇文章讀懂:中國太極拳的六大門派
「每次犯錯,都是一份禮物」 - Snapchat首席運營官Emily White講解7個職場犯錯的正確解決方式
有了這一篇文章,你還在擔心不會泡茶嗎?

TAG:文章 | 太極拳 | 太極 | 一篇文章 | 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