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還有多深?
誤區還有多深?
正值新年,與友閑聊,不由地回首青蔥歲月,感慨曾經年少時以為千真萬確的真理,到了這把年紀,竟然都是不經推敲的荒謬。
個人是成長了,但從兒時深深的烙印中掙脫出來,到今天的風輕雲淡、學會愛自己,需要經歷怎樣的情感煎熬和心理阻抗。原本應該順理成章,像現在幸運的年輕一代,會少走多少人生的彎路,免去多少不必須的糾結。可怕的是,還不知這樣的誤區究竟有多深,還有多少在潛意識裡蟄伏著,至今左右著我們,阻礙著我們更好地面對自己、更好地享受生活。又有多少人,或許已經成為那個年代的犧牲品,永遠無法掙脫,再無一絲希望。不知是這世上本無真理,還是一個個時代本身的過,抑或根本就是教育的誤區和失敗。
經歷同樣時代的人,一部分人能夠自省和覺悟,有幸走出來,活出本真和自己。可也有相當部分的人,永遠地沉溺麻痹下去了,成為時代烙印的犧牲品。希望我們是走出來的那部分,有心力挺住,直到柳暗花明的那一村。嘗試面對下那些曾經共同的以為,像心理師的催眠法,通過直面,或許可以集體治癒。曾經以為婚姻是一生一世,後來發現可以不是。人生永遠是自己的,並非因為婚姻,就是婚姻的,若婚姻不能帶來發自內心的幸福,可以放棄。但是,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又有多少有能力放棄,即便再不幸福,也無法突圍。固有的觀念讓他們深陷泥潭,無力自愛,更無力愛人,只能將錯就錯到底。曾經以為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後來發現婚姻各種都有。有些人視愛情為生命,有些人當金錢為命根。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活法,完全看個人喜好。難不成,所有沒有愛情,或曾經有過又消失了的婚姻,都該解體?有些誇張。現實是,只要婚姻能夠滿足個體願望,都能穩定地存活。
曾經以為戀愛、結婚、生子是個標準流程,後來發現大可不必。但是,有多少人喜歡獨身,最終被逼成婚;有多少人喜歡丁克,最終屈就生子。依照固有模式,而非依從自己活著,你的人生,還是你原本喜歡的模樣嗎?堅持自己,怎會無能為力?曾經以為愛、情、性相統一,後來發現南轅北轍。人是如此複雜的高級動物,怎麼可能統一?抑或你想統一,就能統一嗎?就像天生性取向同性的人,即使彆扭自己,按照大眾模式成婚了,終將會是悲劇。一些根深蒂固的天性,終歸是違拗不了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找到一個合適的現實方式,讓自己更放鬆、更舒適、更愉悅。曾經以為要把美好的貞操留在新婚里,後來發現試婚未嘗不可。買東西還有試用期呢,要找一個過一輩子的人,而且都是毫無經驗,就這樣一錘定終身,冒的風險不是一般二般。難怪現在人到中年的夫妻出現波動,不無社會因素,全部歸於個人品質,有失公允。曾經以為男女之間有純真的友誼,後來發現深不可測。交往就是交換,一個無權無利的女子,只有愉悅可以交換。反之,果真只有愉悅,卻讓男子持久地鍾情,不是最深刻的滿足和自信嗎?所謂純粹的友誼,也許是稍縱即逝,暫時地交換愛、情,沒有性。但能否保證一直沒有逾越?精神越軌就不是越軌嗎?即便是,有罪嗎?有研究發現,世界上的兩性,真正匹配、又能幸運地相遇,概率近乎零。換言之,所有現實的情侶,相互間都不能完全地滿足。那麼這些不滿足又能通過怎樣的方式達到平衡,哪怕只是片刻?太多的延展空間,無法述清。
曾經以為多愛與單純無關,後來發現大相徑庭。從人性的角度,完全可以同時多愛。比如,一些有才情的美女,男人們難免為之趨之若鶩。因為在充足的愛中泡大,沒有生存空間的擠壓,沒有磨練心機的機會,這樣的女子反而更為單純可愛,也招致了世俗更多的妒忌。記得兒時喜歡的一位漂亮阿姨,可愛、單純、溫柔,被男人們追逐著,最終卻因周邊大媽們的圍堵尋了死。女人的過,男人的過?時代的過?曾經以為有人陪伴就不會孤單,後來發現嚴重低估了自己。無法浸入內心的陪伴或熱鬧,反倒讓你愈發孤獨,才知道自己的內心原是如此豐富,不是什麼人都能安慰得了。只有那個對的人,那份深深的喜歡,才能讓你安心和溫暖。甚至走到極端,「和自己相處得好,才是最大的不寂寞」?曾經以為分是命根,後來發現風馬牛不相及。痛心的是,到如今,我們的孩子還在應試教育中身陷囹圄。我們不但無力挽救,而且還身不由己地成為幫凶!自己被誤導也就罷了,但讓你清醒地看著孩子們在曾經的困境中掙扎而束手無策,才是冰冷的絕望。曾經以為上進永遠是好的,後來發現適中才是根本。當然,年輕人需要激勵,但人過中年,尤其是女人,能否繼續升遷、是否要為潛規則委屈自己,已無需糾結。保持一個適中的位置,保持自己的風格,身心舒適,活出自己,才是要緊。否則,弄得自己不是自己,女人不是女人,有意思嗎?曾經以為只要努力就會被認可,後來發現遠非如此。好比職場,只是工作好哪裡夠,按照清華老師三幅透鏡原理,還得有與領導的私交、與同事的結盟,才有進步的可能。若是天性孤傲,沒有付出,結果是想當然的。又好比情場,更非努力就能圓滿,很多時候是覆水難收、沒理可講。只能換個想法,人生原本無常,能有機緣相交,就值得珍惜和感恩,不能貪心一生一世。
人生如戲,過往皆是雲煙,沒有永恆。唯有從生活重重的幕布中穿越過來,經過舞台上喜怒哀樂的洗禮,練就一份淡泊的心情、善待自己的能力、惠及他人的寬厚,就平靜地幸福了?用盡一生,發現自己、活出自己、釋放情感,無憾了。若是中年可以修鍊至此,是不是就達到了陳染描述的優雅境界?「氣定神閑,一門多麼了不得的藝術;40歲,一生中多麼奢侈的季節!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40歲生命就已凋零,她依憑短暫易逝的生物本能活著,年輕是她惟一的通行證;另一種人,40歲生命剛剛開始,她埋葬並穿越了青春期特有的晦澀哲學的泥濘之路,再一次出生!」喜歡這樣的句子:「生命不在於成就什麼,或做什麼,而在於感覺如何。」「每個人都會很快死去。你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不要輕易浪費它,不能生活在別人的世界裡。不要被條條框框所限制,不要按照別人的想法來生活。不要讓別人的觀點淹沒了你自己內心的聲音。有時候,你的內心和直覺已經知道了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要有勇氣遵從你的內心和直覺,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都說商場如戰場,其實,情場、職場何嘗不是如此?一團亂麻、無法解脫時,試圖找個簡單的辦法,按照經濟學的邏輯思維,算算成本與受益,做個可行性選擇。可惜,人生哪裡算得清,經濟學稱霸的年代已經久遠,不然,怎會有心理學的異軍突起?相對於外部世界的有規可循,人類的內部世界更加撲朔迷離。
誤區究竟還有多深?我們已然面對了冰山上多大的一角?由此,是不是可以更好地生活?未知永遠大於已知,求索中。推薦閱讀:
※基層醫生常見的甲亢診治誤區
※男人當心12個「性」福誤區
※糖尿病能吃火龍果嗎?糾正大多數糖友的飲食誤區
※武夷肉桂3個購買誤區,買之前一定要注意!
TAG: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