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非長久,死乃必然——佛教與舒緩療法
作者:伊娃·K·馬薩爾,
蘇菲·舒爾,赫伯特·H·瓦茨克
Eva K. Masel,Sophie Schur and Herbert H. Watzke
作者任職於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內科舒緩治療部摘要
確定患者的精神需求,是舒緩治療評估的一部分。佛法認為,人生即苦。對於身患重病時,如何減輕痛苦的建議,可能會對患有不治之症和慢性病人帶來幫助。舒緩治療可以從佛教中汲取慈悲、關懷以及生死相依等正見,從而提高療效。對於不治之症,佛法教育可以引起更為深刻的認識,同時也為患者提供了在應對疾患的同時,也關注自己內心的方法。這不僅對佛教的信仰者有益處,對其他患者也是如此。
關鍵詞
舒緩療法 臨終關懷 佛教 死亡 臨終 不治之症 癌症
死亡與臨終這一話題,能喚起人們心中如此深沉的惶恐不安,以至於我們通常都儘力活在對死亡的否認之中。然而,我們可能明天就會死,死得措手不及、完全無所依怙。雖然死期不定,但死亡必將到來,無論是誰,有生必有死。
——恰度祖古仁波切
引言國家共識項目建議,舒緩療法應將精神、宗教以及存在主義等方面的關懷包含其中,以提高療法的質量。當然,對危重患者和臨終患者的關懷是一種個體過程。尤其重要的是,在與這些患者接觸時,要注意某些關鍵準則,並將他們在生命最後階段的需求和願望考慮在其中。舒緩療法是對罹患絕症者和臨終病人的護理。除了緩解患者的癥狀之外,也包括對病人及其親屬心理方面的關懷。由於涉及到生理、心理、社會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跨學科的治療手段在舒緩療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精神信仰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應對痛苦,同時對精神信仰的考慮使人們進入了這樣一個領域——是什麼給予了病人意義和目的,從而拓展了醫患之間的關係。
佛法建議,作為醫生,首先且重要的是懷著愛與慈悲去救治病人。從佛教的角度看,即使病人患有不治之症,醫生也應該鼓勵他們去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而不僅僅是身體的疾患。這對緩解身體和心理不適非常重要,也是幫助患者避免全然專註自身疾病的一種手段。通過去發現所處環境,以及道德或倫理、個人宗教信仰等方面所蘊藏的價值,使精神療法的目標得以實現。
佛教信仰與生命的終止佛教的教義之所以經久不衰,是因為它始終將生與死聯繫在一起。人們只有直面死亡,才會應對死亡。佛教徒常說,人應該早早有所準備,這樣,死亡的痛苦和焦慮才不會干擾人們對處境的認知能力。
依據佛教教義,身體和心靈不能彼此分離,這是因為「獨立存在的實體」 並不存在。一切事物都通過因果關係交織在一起,並且不斷變化和重組。這意味著,對短暫與變化的認識是佛教教義的基本特徵。可以說,人的身體恰恰在演示著這一特徵:從出生到死亡,它一直不斷地在變化。身體被視作教授無常的老師。
據歷史記載,佛陀本人曾尋求不被死亡擊垮的狀態。在經歷了親人的老去之後,他悟到:無論如何,有生必有死。這促使他去尋找事物的本質。八十歲時,他在寂靜和正念中示現圓寂。
佛教被視為是一種秉持「中道」,沒有刻板教條的宗教,它的根本是慈悲和對生命的尊重,死亡被看作生命不可分割的部分。由於其「非有神論」的思考方式,有人認為,與其將佛教稱為一種宗教,不如將它稱為一種哲學更合適。根據佛教教義,那種將個人的「自我」看作獨立於其他個體而存在的觀點是一種錯誤。佛教認為,能擁有人身是千載難逢的寶貴機遇,因為它是走上開悟之路的物質基礎。一個人不能被認為「是」,或「擁有」他的身體,他不過是「客居身中」而已。
人們總是以拒絕、否認和蔑視來對抗死亡,不僅社會上如此,從臨床治療的角度看也是這樣。比如,醫學界認為,「不治之症」的存在似乎只是暫時現象,他們再三強調,對某些疾病的治癒方法尚未發現——就清楚地表明了這種觀點。醫學界僅僅從科學的視角觀察不治之症、臨終和死亡,這很可能會導致對個體的忽略。佛教認為,只有不站在任何一個極端才能發現真相。
「四聖諦」被認為是佛教的核心要義。佛陀在證悟後立即開示了四聖諦,一代聖教從此開演。四諦之所以被稱為「神聖」,是因為它們是那些達到無我境界的人照見的。因此,它們體現的是現實的本質。四聖諦如下:1)苦諦(痛苦的真相);2)集諦(痛苦的起源);3)滅諦(痛苦和痛苦之因的息滅);4)道諦(息滅痛苦和痛苦之因的道路)。
與世界其它主要宗教形成對照,佛教並沒有把注意力放在世界的起源或尋找存在感等問題上。佛教教義從一開始就闡述了,為什麼所有眾生不得不經歷痛苦。四聖諦中的第一諦——苦諦,認為一切皆苦,包括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以及五蘊(蘊代表集合)熾盛——「五蘊」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第二諦——集諦,是關於痛苦的原因。對生命的渴愛、貪、嗔、痴和迷亂。它們將人束縛在輪迴中。第三諦——滅諦,是通過滅除痛苦的根源終結痛苦。第四諦——道諦,是結束痛苦的方法,即八正道——從痛苦解脫的道路包括正見、正思惟、正念、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以及正定。
佛教徒認為有漏皆苦。並認為無明、嗔恨以及貪執是痛苦的根源。只有放下對身體、名相以及形式的執著,才能從痛苦以及苦因中解脫。這些可以通過禪修和學習佛法教義來實現。
關於舒緩療法與佛教的研究我們尚不知道任何有關這方面的研究,佛教對那些接受舒緩療法和臨終關懷的絕症患者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然而,精神關注和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質量之間的密切關係凸顯了精神關懷在舒緩療法中的重要性。在患者臨終前控制疾病的癥狀,是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如果生命不能延長,患者常常就會表示需要精神關注。大多數患者認為宗教或靈性很重要。舒緩治療部門的目標,是將醫療水平提升到促進病人儘早出院的程度,但是伴隨這種做法而來的,是高比例的病人遭受晚期疾病的折磨、出不了院,直至最後死在醫院。
精神療法可能幫助患者在臨終前應對疾病和減輕痛苦。在泰國佛教重症監護室的Kongsuwan等人所做的一個實證性研究中定義了四個核心特質來表述「善終」的概念,它們包括:平靜的心態、不痛苦、家人對病人死亡的接受、有人陪伴而不感孤單。晚期疾病可能引起各種癥狀。舒緩治療的目標是在病症診斷時以及治療和治療之後等各段期間滿足病人的需求。在這裡必須要區分舒緩療法和臨終關懷,但兩者一致認同的是,患者的生活質量、對癥狀的處理,以及對病痛的應對等方面應得以改善。
佛法在舒緩療法方面所蘊含的潛力佛教和舒緩療法都著眼於「當下」。進入舒緩療法中心往往是由於身體的癥狀,因此治療部門會先關注病人當下顯示的癥狀。如同佛教弟子所理解的,在本質上,我們就是自己的「當下」。佛教並不需要信仰。佛法的一個基本教導就是要你自己去證明一切,不要僅僅因為看到別人信從,自己就盲目地相信佛陀的教導。人們不應該放棄自己的主見,或盲目地跟從別人的意願,這隻會導致妄想。學佛的目的是自己體悟到真相,這意味著,佛法不應該被拿來當作一種從外部操控心識的方法,它應該被視為對處理困難課題的一種激勵。
不迴避死亡和生命的無常,這是佛教哲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死亡是生存的自然組成部分,它永遠伴隨著我們。 然而,「與肉體的出生和死亡形成對照的是,自性是不生不滅的。」儘管如此,死亡這一物理事件賜予了我們為更長的未來準備和訓練心靈的機會。不管這個人是不是禪定技巧高超的佛教徒,佛教都為他們提供了一些方法和練習,使他們在面對死亡時能得到保護和具有力量。佛教不認為死亡是終點,所以它在西方國家廣受歡迎。
絕症患者可以學著運用佛法去體會,自己的意識是寄居在身體里的客人。在很大程度上,死亡會激起人類根深蒂固的渴望,去實現不可能實現的事,即在死亡過程中控制自己的身體。通常而言,在臨終時,身體是無法控制的;然而,使心識直到最後一刻保持清醒,是有可能的。使自己具有控制心識的力量,其方法之一就是對佛教中關於死亡的教義反覆思維修習:
既然已經收到颶風警報,就不要等到狂風巨浪拍擊海岸時才開始做準備。同樣的,我們既然知道死亡迫在眉睫,就要儘快培養必要的禪修技能,以便在死亡那一刻開啟心靈的巨大潛能,而不應該等到死神來摧枯拉朽才徒喚奈何。
醫務人員可以和舒緩療法中心收治的病人建立緊密聯繫。儘管我們不建議把佛法作為一種醫療手段,但醫務人員可以用它去啟迪和激勵病人。那種沒有能力為病人提供任何幫助的感覺,也許會導致工作人員對病人的疏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佛教所強調的「利用一切可能的智慧和慈悲,減輕人類苦難的重要性」可能會對醫務人員有所幫助。在患者的疾病已經發展到晚期無法治癒的時候,作為佛教的核心要素——慈悲關懷,卻能在醫務人員努力減輕病人痛苦的過程中提供幫助。
醫院醫療實踐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與「痛苦」直接接觸;這代表了一個「日日現見生命有限性」的行業。但是,這種「現見」並不意味著「直面」。這裡必須要問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目前醫務人員在實踐過程中,與死亡在精神層面的直接碰面,是受到阻礙而不是得到促進?
將佛教帶到床邊住進我們舒緩治療中心的B太太,是一位六十五歲的轉移性乳腺癌患者。她信仰新教,但有一位佛教師父定期看望她。據她介紹,這對她的病情非常有幫助。當這位患者遭受嚴重的突發性疼痛時,師父建議道:「如果你感受到疼痛,不要想這是多麼難受或何時才會過去。要想『這是痛苦!』」這樣就會使病人更加從容地應對痛苦。
對於一些患者來說,佛教可以提供緩解方法,使之能坦然面對病情,而不是避開它。約書亞等人對一組訓練有素的禪修者的痛覺感受進行了研究:坐禪者的疼痛敏感性較低。高度有效的內源性阿片肽系統生成β內啡肽增加,以及皮質醇的下降也許可以解釋這種現象。
人們的苦難各種各樣,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想避開它。在照顧晚期疾病患者時,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在治療B太太的經驗中,我們團隊一起討論了佛教哲學的運用。我們發現佛教哲學在無常觀的教育方面很有幫助。佛教法師蒞臨治療中心,這對我們來說也非常殊勝。在詢問B太太病史的第一次面談中,我們問了她的希求,她表示希望見到那位佛教法師。在和護理人員商量後,我們團隊認為沒有理由不安排這樣的會面,此舉也能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在病人進入臨終期時如何照顧她。
還有一次,這位病人被逐漸惡化的病情折磨得近乎崩潰並變得極其絕望。為此,法師將一滴水滴到自己的手上,並問她:「我的手上滴的是什麼東西?」她為法師問這麼簡單的問題感到生氣,回答說:「不就是一滴水,難道不是嗎?」然後,法師吹掉了這滴水,說:「你認為這是一滴水,但在一秒鐘內它已經變成了另一種形式。你無法控制這一切。說發生就發生了。」病人從中認識到,一門心思關注病情的發展沒有任何意義,這些事情不可預測,對它們的擔心除了徒增傷感之外,沒有任何其它作用。
當與那些面臨生命威脅的疾病患者接觸時,應當找到一種體貼而沒有虛情假意的方式。舒緩治療中心的查房與一般醫療診所普通查房的不同點在於,前者在會診時把病人的個人感覺最大程度地考慮在內。在查房過程中我們發現,佛教中的某些部分能給我們的病人帶來安慰——他們不一定非得是佛教弟子。其中包括,將注意力集中於當下、對萬法無常(也包括令人討厭的病症)的認識以及安住於慈心之中等等。
與普遍的認識相反,舒緩治療中心的經驗告訴我們,經過對生命終極話題的討論之後,病人會感到如釋重負。看起來,病人對實際狀況的真實了解,能為他面對疾病提供支持。施泰因豪澤(Steinhauser)等人的調查數據表明,作為精神需求的篩查工具,「你感覺平和嗎?」這個問題非常有效,因為平和的感受或情緒與精神健康之間有很密切的關係。
缺乏精神視角的醫療實踐會導致對科學簡單的倚賴,而且無法滿足病人的需求。生命的終點是非常個人化的體驗,科學對此也非常迷惑。對於自己無法體驗、沒有經歷過的死亡,我們該如何去處理呢?
結論對治痛苦是佛教和舒緩療法的共同之處。就像減輕病人的痛苦是舒緩療法的醫療目標一樣,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令一切有情眾生從痛苦中解脫。
佛教的禪修有助於避免痛苦。它也會加深我們對「存在即是痛苦」這一理念的認知。這能為病人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尤其是那些來到治療中心的病人。佛法,即佛陀的教導,被證明在病人遭受病痛期間可以提供很大幫助。
在醫院,尤其是設備齊全的醫院,與培養愛心相比,日常工作以及提高醫療知識等通常被放在優先地位。在醫院中建立及提供佛法甚至禪修的指導,被證明於醫患雙方都是有利的。這通常可以幫助病人變得更加獨立於外部影響。當一個人不得不面對不治之症時,他很容易失控,此時病人將自己的親密感和信任投向了醫務人員。進入舒緩治療中心,意味著病人已經放棄自己的獨立性,完全被無法控制的因素所掌握。在健康狀況不斷惡化的情況下,保持強大而清晰的頭腦會更困難。從佛教的角度來看,這意味著此人被困在了一種「依因緣而生的存在」之中。疼痛、焦慮和不安全感會導致難以承受的壓力。因此,如果一個人能提前做好準備,將會獲益匪淺。
專業護理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不過,佛教哲學可以幫助人們面對人體的短暫性和有限性。佛教作為一種獨特的選擇,可以讓病人獲得更強的自主感。
加德滿都塵土飛揚的小街上有座小廟,上有銘文:「生非長久,得守規矩。死乃必然,勉力行善」。
文章來源:
推薦閱讀:
※寺院的錢「借」給在家人是否如法 ?
※人類起源說在佛教「創世說」與基督教《創世紀》中的比較研究
※佛教咒語的運用(上)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