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卷第四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卷第四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唐天台沙門湛然釋
○七得用不得用者得謂自證用利他也於中為二先標。
七明得用不得用者。
○次釋釋中又二初舉極果。
夫四悉檀獨有如來究竟具得微妙能用。
○次舉因人因人中二先標列四句。
下地已去得用不同凡有四句不得不用得而不用不得而用亦得亦用。
○次解釋釋中凡夫及四教不同。
凡夫外道苦集流轉尚不能知四悉檀名字誰論其得既其不得云何能用也。
○初藏通兩教各分二乘與菩薩別釋初三藏二乘中先聲聞次支佛初聲聞中二初明得而不能用次假令下明用而不當同不能用。
若三藏教二乘殷勤自行者知苦斷集修道證滅入真亦名為得不度眾生故不能用。
初文可解。
○次文具明不能用四悉之相能稱機故方名能用聲聞借使欲利於他而差機故不能用故云假令於中初舉滿願通明差機。
假令用者差機不當故凈名訶滿願雲不知人根不應說法無以穢食置於寶器。
○次如富樓那下約四悉一一皆先出人次結不能用。
如富樓那九旬化外道反被蚩笑文殊暫往師徒皆伏此是不知樂欲不能用世界悉檀也如身子教二弟子善根不發更生邪疑此不能用為人悉檀也如五百羅漢為迦絺那說四諦都無利益佛為說不凈觀即得破惡此不能用對治悉檀也如身子不度福增大醫不治小醫拱手五百皆不度佛度即得羅漢此不能用第一義悉檀也。
初文雲如富樓那九旬化外道如止觀第六記身子差機如止觀第七記迦絺那如止觀第九記如身子不度福增者論雲此比丘宿生為魚身長七百由旬宿曾聞法雖墮魚中宿種猶在時有商主將諸商人入海采寶忽見流急船向白山兼見三日並現即白海師海師曰禍哉非三日也二是魚目一是天日白山者魚齒也必入魚腹船中諸人各稱所事中有優婆塞稱南謨佛魚聞佛名即自念言此佛弟子我昔亦佛弟子即忍死合口水流便退魚因捨命風吹屍上岸神生值佛身子及五百皆不度佛度得果佛令按行海畔見骨山高七千由旬山北日所不照回來白佛佛言是汝身骨問曰魚身長七百由旬所見骨山高七千由旬何故身小而骨山大耶答或恐字誤應是七十耳大醫等者身子為大醫五百為小醫。
(△次支佛)。
支佛亦然是名得而不用也。
支佛亦然者據理既不知機明知不能用四雖有部行但是悲心如身子云我非知機但憐愍故而為說法可以比聲聞知也。
次明三藏教菩薩者雖知苦集修道止伏結惑未有滅證但得三悉檀雖未得一而能用四所以者何如病導師具足船筏身在此岸而度人彼岸常以化人為事自未得度先度人是為不得而用。
次明三藏菩薩未得滅諦名未得一具能用四所以者何下釋不斷煩惱稱病導師。
通教二乘體門雖巧得而不用與三藏同也通教菩薩初心至六地亦得亦用用而未巧七地入假其用則勝也。
通教菩薩六地未巧者與羅漢齊雖亦說法不能稱機故云未巧。
若別教十住但得析法體法兩種四悉檀而未能用十行方能用十迴向進得相似四悉檀亦能相似用登地分真得亦分真用。
別教十向既進修中道故相似中道其用勝前登地已去任運真應。
圓教五品弟子未能得用六根清凈相似得用初住分真得用也唯佛究竟得究竟用。
○八明權實者先標。
八明四悉檀權實者。
○次釋釋中二先正釋次料簡先正釋中二初重指前對諦。
四諦各辨四悉檀者此通途說耳。
未判權實故云通途。
○次正釋中二初四教次五味初文自四初三藏中又四初引論總判。
釋論雲諸經多說三悉檀不說第一義者此指三藏。
言釋論雲諸經多說三悉檀等者此是大小相對而說即指三藏經為諸經般若為第一義各有其意。
○次三藏下示教觀體。
三藏多說因緣生生事相滅色取空少說第一義。
非無空理但非即空故云少耳。
○三就三藏菩薩下且許當教以論三四。
就三藏菩薩但約三悉檀明四若就佛即具四。
言約三悉以明四者非但無中道第一義諦亦無真諦第一義諦且據緣真伏惑邊說立第一義名耳故云約三明四又明四者能為他說四故云明四自行但得三耳。
○四雖爾下正判屬權。
雖爾終是拙度權逗小機也。
○次通教中亦四初形前立名。
若通教四諦明四悉檀體法即真其門則巧。
○次故下引論證巧。
故釋論雲今欲說第一義悉檀故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且約即空明第一義。
○三就佛下當教判得。
就佛菩薩皆得有四。
○四而約下正判屬權。
而約方便真諦以明悉檀猶屬權也。
○次別教中三初形前。
若別教四諦明四悉檀約於中道此意則深。
○次而猶下望後。
而猶是歷別別相未融。
○三教道下正判屬權。
教道是權此則非妙。
○次圓教中二初亦形前。
今圓教四諦明四悉檀其相圓融最實之說。
○次故四悉下正判是妙。
故四悉檀是實是妙。
(△次五味)。
若用此權實約五味教者乳教則有四權四實酪教但有四權生酥則有十二權四實熟酥則有八權四實涅槃十二權四實法華四種俱實(云云)。
次約五味中可見。
○次料簡中五重問答。
(△初一問答)。
問三藏菩薩雖得四悉檀望通教但成三悉檀今通教望別教云何答有二義當通是得四望別但得三。
初問中雲菩薩雖得四此亦約三論四如前答中通教既無中道義當無第一義。
(△二一問答)。
問別教望圓亦爾不答不例圓別證道同故。
(△三一問答)。
並曰三藏通教俱證真諦亦應俱得四答三藏真諦雖同菩薩不斷惑故闕一圓別俱斷惑是故俱四。
三藏菩薩不斷惑者若以二乘望通即同得四。
(△四一問答)。
又並三藏通等雖四而三可是權別教四而不三應非是權答三藏通教教證俱是權故但三無四別教教道權證道實從證則四從教則權。
言從證則四從教則權而不雲從教則三者教道證道俱說有四但權實不同故不雲三。
(△五一問答)。
又並證道有四教道應三答若取地前為教道應如所問(云云)。
若取地前為教道者既有若取之言當知初地以去仍有教道之義具如止觀第三記。
○九開顯中二初標。
九開權顯實者。
○次釋釋中二初正開次料簡初正開中二初明施開之意次正約前四時論開以會法華初文又三初通明諸法本實次大悲下施權三今開下顯實。
一切諸法莫不皆妙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眾生情隔於妙耳。
初文者法既本妙粗由物情故知但開其情理自複本。
○施權中二初正施。
大悲順物不與世諍是故明諸權實不同。
○次無量義下引證。
故無量義雲四十餘年三法四果二道不合。
○三今開下正開開中又二初約法通開明施化本意。
今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唯以一大事因緣但說無上道開佛知見悉使得入究竟實相。
○次除滅下寄二乘難開以明開相。
除滅化城即是決粗皆至寶所即是入妙。
粗既即是妙化城即是寶所故也。
○次若乳下正約四時明開又二初正開次方等下明開分齊。
若乳教四妙與今妙不殊唯決其四權入今之妙是故文雲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即此意也決酪教四權生酥十二權熟酥八權皆得入妙故文雲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又雲決了聲聞法是眾經之王聞已諦思惟得近無上道。
乳及二酥中別教四悉雖有第一義並約教道故云唯決四權生酥十二權熟酥八權皆得入妙生熟酥中決權引證但云千二百羅漢及決了聲聞法者前證乳教已引菩薩菩薩義同不繁文故不重引之既雲菩薩亦除疑網驗知菩薩亦須會三。
(△次明開分齊)。
方等般若所論妙者亦與今妙不殊開權顯實其意在此。
方等般若至在此者開分齊中亦應雲華嚴文無者略驗彼三部圓教無殊法華之圓判頓獨在華嚴信是妄生疣贅況法本妙隔在物情法華已開翻降為漸十如實境妙卻為粗佛之知見貶歸菩薩藥王十譬嘆教聖說成虛法師三世校量通為不實分身佛集寶塔涌空徒屈來儀證斯漸教同異之相不可具論一家教門足堪搜檢如何獨異黜茲妙經。
問曰決諸權悉檀同成妙第一義為當爾不。
次料簡中問決諸權悉檀至不爾者問意者若決粗入妙為決諸粗四悉同入妙第一義悉為自決世界入世界乃至決第一義入第一義耶雲不爾者若不如此為如後意耶亦有本云為當爾不恐人誤改耳。
答決權入妙自在無礙假令妙第一義不隔於三三不隔一一三自在今且作一種解釋也。
答意者二意俱通故云自在言假令者如初問意縱令盡入妙第一義妙第一義既不隔三與第二義亦何別故云一三自在今文且作一種解者順第二意對開五章名義順故若唯入第一義但得對體余義則闕。
○若決下用第二意一一別對初世界中二初正會次亦是下示相會入。
若決諸權世界悉檀為妙世界悉檀者即是對於釋名妙也。
世界只是諸法決彼諸粗同入此妙故成妙名。
○次示相會入中二初約法說周意次譬說周意。
亦是九法界十如是性相之名同成佛法界性相攝一切名也。
初法說中七方便同成佛乘。
亦是會天性定父子更與作字名之為兒我實汝父汝實我子也。
譬說中二乘之名同稱菩薩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所行既成菩薩之道行人豈獨猶名二乘。
若決諸權第一義悉檀為妙第一義悉檀者即對經體妙也即是開佛知見示真實相引至寶所也。
次決第一義中以四悉義隨於五章故第一義居次佛所知見及所至寶所並屬理故。
若決諸權為人悉檀為妙為人悉檀者即是對宗妙也如此經雲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也。
次會為人中引證雲大車者車方為因道場為果。
若決諸權對治悉檀入妙對治悉檀者即是對用妙也文雲以此寶珠用貿所須又雲如此良藥今留在此可用服之勿憂不差經雲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動執生疑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又雲我已得漏盡聞亦除憂惱也。
次會對治中引證雲以此寶珠用貿所須者方便教中法有限量非即非妙是故艱難如勤力求索實理無竭疑盡信全如寶珠無價貿物無盡究除貧苦莫若如意此良藥等思之可知是故貿粗病差並是對治之別名。
若是分別諸權四悉檀同異決入此經妙悉檀中不復見同異昔所未曾說今皆當得聞即是妙不同異即對教相妙也即如文雲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一乘雖分別諸同異為顯不同異說無分別法也。
此中判教以辨同異本顯於同故本跡二門爾前未說因茲開廢莫不咸聞。
○十通經者又二初問。
十通經者問今以四悉檀通此經此經何文明四悉檀耶。
○次答答中二先總舉。
答文中處處皆有此意不能具引今略引跡本兩文。
○次別釋釋中先釋次結釋中二先跡次本跡中二先列經次釋本文亦然。
方便品雲知眾生諸行深心之所念過去所習業欲性精進力及諸根利鈍以種種因緣譬喻亦言辭隨應方便說此豈非是四悉檀之語耶。
(△次釋)。
欲者即是樂欲世界悉檀也性者是智慧性為人悉檀也精進力即是破惡對治悉檀也諸根利鈍即是兩人得悟不同即是第一義悉檀也。
(△次本中先列經)。
又壽量品雲如來明見無有錯謬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
(△次釋)。
種種性者即是為人種種欲者即是世界種種行者即是對治種種憶想分別即是推理轉邪憶想得見第一義。
跡之與本俱以性為生善善性在往故也俱以進力及行為對治並舉能治行也根舉能悟之人想舉能見之心此少異耳故同有四悉。
○兩處下結。
兩處明文四義具足而皆言為眾生說法豈非四悉檀設教之明證也。
(△七番共解竟)。
可知。
○次第二別解者初重略標五章前已列竟今於五中初廣釋名中二初開章。
第二別解五章初釋名為四一判通別二定前後三出舊四正解。
○次解釋釋中自四初釋初門中為三初於今經自立次立此下明立名意三問下料簡。
妙法蓮華名異眾典別也俱稱為經通也。
初文者雖在今經與他對辨不無通別若妙法蓮華名之與義俱異他經經之一字名與他同義與他異今從名通故云通耳。
○次立名意者以何緣故立此經名名既該乎一部一部意不逾三故名既通別不同三意亦隨名通別故釋此三意粗妙甄分教行理殊通別異轍今釋此三又為四意初標次列三釋四結。
(△立此下標謂教下列)。
立此二名凡約三意謂教行理。
初二如文。
○三釋中二先通解通別次別解通別通謂通於諸經教行及理別謂別在圓詮之教初通釋中二先略次廣。
從緣故教別從說故教通從能契故行別從所契故行通理從名故別名從理故通略說竟。
初略者一代聖教諸名之下無不具此教行理三無不以別而契於通無不以通而應於別故此三中通攝佛法故教則機應相對行則因果相對理則名實相對亦是事理相對若無此三雙通別虛設。
○次廣釋中自三初約教中二釋結釋中二初明別。
夫教本應機機宜不同故部部別異。
○次金口下通。
金口梵聲通是佛說。
○次故通下結也。
故通別二名也。
○次約行中亦二釋結釋中初別次大論下引小以例初別中又二先立次引證並是約通論別且從別以明別如雲法寶即通種種故別。
約行者泥洹真法寶眾生以種種門入。
○次引證中先寄小各說即別俱正故通。
如五百比丘各說身因佛言無非正說。
言各說身因者涅槃三十二釋隨自意語中雲如五百比丘問身子云佛說身因何者是耶身子答雲汝等亦各得正解脫自應知之何緣方更作如是問有比丘言我等未得正解脫時意謂無明即是身因作是觀時得阿羅漢果有說愛有說行乃至飲食五欲如是五百各各說已所解已共往佛所稽首右繞而坐各說己解身子曰誰為正說佛言無非正說。
○次寄大中各入故別不二故通。
三十二菩薩各入不二法門文殊稱善。
三十二菩薩入不二法門者既有能入之門門皆趣理準例五百三十二亦無非正說此舉大小兩乘能趣之行。
(△次引小為例)。
大論明阿那波那皆是摩訶衍以不可得故。
次例中不可得即是理也舉劣況勝觀息尚即是理況大小兩乘能趣之行。
○當知下結又二先結。
當知從行則別所契則同。
○次引證。
求那?摩雲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云云)。
○次理中三初立次引證三結。
約理者理則不二名字非一。
初文不二故通非一故別。
○證中二文例立可知。
智度雲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大經雲解脫亦爾多諸名字如天帝釋有千種名。
先引大論次引大經中雲解脫亦爾多諸名字者大師在靈石寺一夏講百句解脫每於一句作百句解釋是則解脫有萬名字如天帝釋有千種名者亦名憍屍迦亦名婆蹉婆亦名婆佉婆亦名因陀羅亦名千眼天亦名舍脂夫亦名金剛寶頂亦名寶幢等。
○名異下結名異故別體一故通。
名異故別理一故通。
(△次別解通別)。
今稱妙法之經即是教之通別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乘是寶乘直至道場即行之通別或言實相或言佛知見大乘家業一地實事寶所系珠平等大慧等即是理之通別。
別中雲今稱等者妙法是別異余經故經即是通通名經故故知今經通別始自如是終乎而退莫非佛說俱是妙法從始至終咸別並通於此教通別中詮於行理通別故知本跡無非因果及名實故不可遍引故略示方隅粗引譬喻以示行之通別及方便中實相等為理通別譬喻中者諸子習因不同即是行別等賜大車直至道場即是行通大車是所乘通理道場是所契實相乃至大慧之名亦是名別一一別名咸從理立即是理通此是今經理之通別具如下釋中更廣明之。
○四約此下結。
約此三義故立兩名也。
○次料簡中先問次答。
問教主不同設教亦異云何而言金口梵聲名為教通。
問中所以但問教者教行理三展轉互通教既居初但從教問余之二種憑教自顯初廣略二解泛通諸教是故通以一佛為通今即離為四佛不同佛佛自有諸門教別故云教主不同設教亦異云何下難者以前通途難今四別。
○次答中意者即具當分跨節兩義應知兩義即與待絕二妙不殊又前二釋亦具二義何者若依施權即當分義若據佛意即跨節義雖具二義不談其意而以此意泛釋復未甄衡二途其意似通而未灼然開顯以是義故故須分於二義而答當分通於一代於今便成相待跨節唯在今經佛意非適今也釋此二義先標。
答此有兩義。
○次列。
(△妙樂雲當分二字皆去聲讀)。
一當分二跨節。
○三釋釋中先當分次跨節一一皆約教行理三初當分者順前問意為顯跨節以當分難四教當分皆具三意於中先正釋次融會不可即具故與後義俱立難易初文三藏廣餘三例初三藏中三初正釋相次經言下引證三此則下明當分意。
當分者如三藏佛赴種種緣說種種教緣異故教別主一故教通依此教行有能契所契種種名理理無種種。
初文可見。
經言即脫瓔珞著弊垢衣語言勤作勿復余去並加汝價及塗足油。
引證中言即脫瓔珞等者報身四十一地戒定慧陀羅尼以為瓔珞寂滅忍為柔軟上服大小相海為嚴飾之具丈六相好為粗生空法空為弊現有煩惱有為有漏為塵土坌身實無生死煩惱似有生死煩惱為狀有所畏如成論無畏品雲如經雲善來比丘隨順我法我則歡喜者此似有貪如語調達汝為痴人食人涕唾此似有瞋自言我是人中師子此似有慢善持我法如擎油缽又如語調達言我尚不以法付舍利弗等況當與汝此似有見也文中但略舉垢衣一句耳語言勤作等者即是小乘七科道品即除見思糞之法器也語言即念處勤作即正勤咄男子等即如意好自安意即五根所以者何等即五力更與作字即八正雖忻此遇即七覺當加汝價即暖法不能發真如意能發故云加價今文甚略言塗足油者下偈文中得如意足觀如油塗足則能履水能得神通又油能除風如定除亂廣如信解品?釋此則唯譬三藏說教行理可知。
(△三明當分意)。
此則身口行理齊分而說不得作余解也。
(△二三教例)。
通別圓等教行理當分亦爾。
次三教例中雲通別圓等亦爾者具如下本門果妙中釋四種身相不同。
(△次融會)。
斯義易解而理難融(云云)。
融會可知。
○次跨節中四先當分次若開下立跨節相三如此下結意四作如此下融會初文又二初正斥。
二跨節者何處別有四教主各各身各各口各各說。
○次只隱下明當分意立當分者以施權竟權實相對故有四主各各不同故明意者無別當分只是隱實施權且雲當分。
秪隱其無量功德莊嚴之身現為丈六紫金輝不說甘恬常樂之味說於咸酢無常辛辣棄王者服飾執持糞器名為方便。
初至金輝現當分身也不說下說當分法也略語身法餘二略無不說甘甜常樂之味說於咸酢無常辛辣者大經第四雲苦為酢味無常鹹味無我苦味樂為甜味我為辛味常為淡味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食彼破三修故但三味勝劣相對故成六味故略不說凈及不凈今文從劣故云不說甘甜等也棄王者服飾重語隱妙現粗亦與前隱功德現丈六意同如窮子見父豪貴尊嚴等無量功德莊嚴瓔珞為王者服飾當知秪是一種身口行理更無別途今棄此服飾即當分義施權意也言糞器者生滅道品。
若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即向身是圓常之身向法是圓法向行向理皆即真實。
若開方便下正明跨節相此句總開即向身向法向行等者指前方便身口行理等也。
○三結意中歷三意結。
如此通是一音之教而小大差別能契有長短所契唯一極種種名名一究竟唯一究竟應於眾名。
初言通是一音之教而小大差別者今此是法華跨節一音不同小乘當分一音具如止觀第一記故依婆沙但三藏佛一音耳準例通別皆應有當分一音。
作如此論教行理通別者相則難解理則易明(云云)。
前當分義中分四教主各有所說所行理體故義易解理無種種何故四教各有所詮所詮異故理不應異故云難融跨節義中不分四教各別詮理故云易明諸經所說因果各別今越彼別義唯論一理故相難解若二義相成則理相俱易若二義隔越則二俱難明是故二義相須當分乃成今經相待義邊跨節乃成今經開權義邊又若方等般若及華嚴等當分義者仍是施權若來至法華當分義邊成判權實判已即廢廢已即開開廢相即不可異時。
○二定妙法先後中四初標次若從義下辨先後三從今題下正明今意四雖復下融通二途。
二定妙法前後者。
初如文。
○次文者從義從名各有其致從義中先立。
若從義便應先明法卻論其妙。
○次引證。
下文雲我法妙難思。
○從名中亦先立。
若從名便應先妙次法。
○次引事事中二先證從名。
如欲美彼稱為好人。
○次篤論下復順從義。
篤論無人何所稱好必應先人後好。
言篤者爾雅雲固也老子云守靜曰篤篤貞正也。
今題從名便故先妙後法解釋義便故先法後妙。
三明今意者應知題名須從名便故先妙次法已如題中今欲解義故須從義所以下正釋中先法次妙。
雖復前後亦不相乖(云云)。
四融通者只緣前後無乖故解釋中則從義便故知前後並不乖理。
○舊解中二初出諸師次今家難。
三出舊解舊解甚多略出四家道場觀雲應物說三三非真實終歸其一謂之無上無上故妙也引經雲是乘微妙清凈第一於諸世間為無有上又雲寄言譚於象外而其體絕精粗所以稱妙又引經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會稽基雲妙者表同之稱也昔三因異趣三果殊別不得稱妙北地師雲理則非三三教為粗非三之旨為妙此意同而辭弱。
初文中前三師大師不破者以下文雲余者望風故也若欲薄知得失者例光宅意破無非不遣如道場觀雲三非真實不知何教之三為非真實既不知三外別有菩薩歸一與無上顯妙未彰若引今經以證妙者理稍可然其如所證無妙可論余皆不了無上故妙者引經是乘微妙清凈第一具足應雲於諸世間為無有上有本無第三句並前二句方可證無上故妙也又雲寄言談於像外等者意雲妙理無形言談托像寄有形言以談像表像表為妙有形為粗但像表之理精粗是亡亡精粗故故名為妙亦不知像表絕精絕粗為何所詣引經文證義亦如前會稽基即法華寺基也言表同者不知昔何教三為異表會何教令同亦不知指何為昔三因故亦令妙不成北地師三意趣亦爾三師之三並不出光宅之見故云望風如順風破陣陣首既破余者望風。
○次光宅師者所感天華志公尚雲嚙蚤武帝欲請雨問志公志公云云能致雨便請雲公講法華經至其雨普等四方俱下降雨便足又雲法師未生之前有人於水中得法華?題雲寄與雲法師廣如別感測應若斯猶不稱理況他人乎驗靈山親承理無差忒然三師稍同光宅而不及光宅菩薩用三僧祇故知光宅有三可會但無一可歸無一可歸故破不成妙指昔通漫故破粗非粗所以招於二十四難良有以也於中先總立。
光宅云云妙者一乘因果法也待昔因果各有三粗今教因果各有三妙。
○次廣釋釋中先釋昔日因果各有三粗次釋今日因果各有三妙初文者先因次果初因中先標次釋次結。
昔因果粗者因體狹因位下因用短。
初如文。
聲聞修四諦支佛修十二因緣菩薩修六度三因差別不得相[(冰-水+〡)*ㄆ]因體是狹昔第九無礙道中行名菩薩伏道不斷未出三界故名因位下第九無礙止伏四住不伏無明故言用短。
釋中體則具列三乘位用則但舉菩薩者舉勝兼劣以三祇菩薩不斷惑因與二乘凡位似同故名因同並是初明諦等為體位中言第九無礙者三祇之內伏惑時長乃至非想第九品並伏而未斷位未出界況復變易故名為下用短可知當知二乘位用下短比此可知。
(△三結)。
是為昔因三義故粗也。
○昔果三義者初標列次釋後結。
昔果粗者體狹位下用短。
(△次釋)。
有餘無餘眾德不備故言體狹位在化城不出變易故言位下第九解脫止除四住不破無明又八十年壽前不過恆沙後不倍上數是故用短。
釋中體者縱至佛果亦但有餘無餘故與二乘其體是狹佛果亦同位在化城佛果亦同止除四住又下重釋用耳八十等者以壽量意用斥昔果本行菩薩道時所成壽命為前過恆沙今猶未盡復倍上數名之為後八十年佛無此壽故故名為短。
(△三結)。
是為昔果三義故粗。
○次明今因果各三義者為二先釋次結釋中二先因次果因中三列釋結。
今因體廣位高用長者。
(△次釋)。
會三為一收束萬善故言體廣不止界內無礙道中行出於界外行菩薩道故言位高無礙伏惑不止四住進伏無明故用長。
釋中言界外行菩薩道者若自行者必在界外若兼化物則自在受生。
(△三結)。
今因三義妙也。
○次果中亦先標列次釋三結。
今果三義妙者體廣位高用長。
(△次釋)。
體備萬德眾善普會故言體廣位至寶所故言位高斷五住惑神通延壽利益眾生故言用長。
言神通者在因則以伏斷為用在果則以利物為用光宅意以壽量品為神通延壽利益眾生。
(△三結)。
今果三義故妙。
○即是下總結。
即是一乘因果之法妙也。
○次今古下破中三先舉難例易次因體下正破三彼作下結成難勢。
今古諸釋世以光宅為長觀南方釋大乘多承肇什肇什多附通意光宅釋妙寧得遠乎今先難光宅余者望風(云云)。
初文中南方者南朝即江東是舊總雲南朝後分兩道故云江東承肇什者取語便耳關中四子即生肇融睿後人承用四子之義故時人語曰生肇發天真若以今意望之多附於通不必全是故云多附附謂附近光宅亦附近肇什故云寧遠時人以為光宅得旨故抑雲不遠先破得旨之難余易自啟。
○次正破中二先因次果因中三重謂體位用一一各以四一難之初破因體中先通責光宅昔言通漫復泛許之故云可然。
因體廣狹四難者若謂昔因體狹為粗指何為昔若指三藏等可然若指法華已前皆稱為昔此不應爾。
○何者下正破中三初舉昔有四一次舉今無四一三結難初昔中二先列次結。
何者般若說一切法皆摩訶衍靡不運載思益明解諸法相是菩薩遍行華嚴入法界不動祇洹凈名一念知一切法是為坐道場。
初文者般若舉乘乘即是教故云運載既言一切靡不遍行及法界等當知體廣般若有教一思益有行一華嚴有人一凈名有理一。
○昔因如此下結。
昔因如此無所不[(冰-水+〡)*ㄆ]若為是狹。
○若言下責今經無四一又二先列次釋。
若言今因體廣那忽言法華明一乘是了不明佛性是不了那復言法華明緣因是滿不明了因是不滿那復言前過恆沙後倍上數猶是無常因既以無常因那得常果因果俱無常此無常人那見佛性。
列中並是光宅?意下去例知。
(△次釋)。
非了義故體不[(冰-水+〡)*ㄆ]行一非滿字故體不[(冰-水+〡)*ㄆ]教一非常住故體不[(冰-水+〡)*ㄆ]人一不見佛性故體不[(冰-水+〡)*ㄆ]理一。
○當知下難勢。
(△三結難)。
當知今因狹中之狹狹則是粗昔體既廣昔還是妙。
還以彼義而難於彼。
○次難位中四先來意次標三釋四結。
此一難已知粗妙薳復具作後難耳。
因位高下四難者。
初二可知。
○釋中亦二先昔次今昔中亦先釋次結。
般若是無上明咒無等等明咒上人應求上法因教則不下大論雲菩薩出三界外受法性身行菩薩行因位則不下凈名嘆菩薩德近無等等佛自在慧十方作魔王者皆是住不可思議解脫則因人不下凈名雲雖成佛道轉法輪而行菩薩道又雲諸佛秘藏無不得入則見理不下。
釋中初文雲無上是法舉法取人言般若是無上明咒者大論問釋提桓因何故以般若為無上明咒答諸外道聖人有種種咒術利益人民誦是咒者能隨意所欲使諸鬼神諸仙有咒得大名聲人民歸伏貴是咒故故名般若以之為咒帝釋白佛是般若咒常與眾生道德樂故余諸咒術能增長惡般若神咒能滅諸禪涅槃之著何況貪等是故名為大明咒也無上明者大或有上故次名無上無等等者等此無等名無等等皆破無明故並雲明又外道有咒能知他心有咒能飛變有咒能住壽於諸咒中般若出過無量無邊故云無等又諸佛於一切眾生中無等故般若名無等又無等等者妙覺位也無能等此無等之位故云無等等故凈名中所嘆菩薩皆是等覺位鄰妙覺故云近無等等佛自在慧此咒無上義同妙覺故云無等等是為咒義無等等故也次引大論中應雲因行而言位者恐誤受法性身行菩薩行如前釋引凈名中近無等等者佛名無等無等中最故云等等等覺近之舉彼所近故云佛自在慧十方魔王者不思議品文入地菩薩能作魔王魔王不儘是彼入地菩薩故但云多以實行者不能惱於深位菩薩故云非驢所堪所以今雲皆是等也次凈名文者初住八相未是極位故名為雖是故仍須行菩薩道自行化他以進後位此由初住見理故也故舉理以顯德秘藏正當所見之理。
○如是下結。
如是因位四一皆高云何言粗。
(△次今)。
若言今因位高者教那忽是第四時位那忽住無礙道伏無明人那忽是生死身非法性身理那忽無常不見佛性。
次若言下明今經中亦應雲行亦但云位者應是以位顯行前文亦然。
○當知下結。
當知今因皆無四一其位下而粗昔因具四一高而妙。
○次明用中三謂標釋結。
因用長短四難者。
○釋中二先昔次今先昔者又二釋結初教。
釋論雲處處說破無明三昧是教用長。
是事不知名為無明佛一切種智知一切法明無明無二若知無明不可得亦無無明是為入不二法門是則行長。
次明行長中初雲無明舉失顯得一切種智正明能知之行一切法即兼舉所觀以顯能觀明無明下出觀相若知下釋觀相是為下結觀相者並是中道觀故亦應合有用字但是文略。
又一日行般若如日照世勝螢火蟲若人入薝蔔林不嗅余香誰復樂二乘功德座不須禮華不著身皆是阿惟越類則人用長。
次明人一中雲一日等者並是斥奪之辭舉能奪所以明人勝初雲一日行般若如日照世等者大品習應品雲菩薩行般若一日出過二乘之上二乘如螢火蟲不作是念我力能照閻浮提普令大明二乘亦爾不作是念我行六度乃至菩提菩薩照世洞照法界如照三千故云如日照世故勝二乘一切智光拙度菩薩尚未見空故如螢火若入薝蔔等者若入凈名常寂光土之室故唯聞諸佛法界萬德之香尚不嗅地前教道之香豈樂拙度小行功德故法身菩薩立種智之身如實相之座不假燈王之威見思塵沙諸習先盡故分段方便二土五塵不能染於實報法身故知此等皆是法身念不退類故云阿越。
色無邊故般若亦無邊受想行識無邊故般若亦無邊是則理長。
理一中雲色無邊故等者五陰是理故即陰是實相般若故皆無邊以由理故令法無邊。
○當知下結。
當知昔教行人理俱長長故是妙。
○次若謂下破今教無四一故粗。
若謂今因用長那復言法華是覆相教教則短行覆相行則短覆相不明佛性理則短。
文闕人一以行兼之行必有人故也言覆相者覆卻常住真實之相而用於權亦略用字如前可知。
(△三結)。
四一既闕今短而粗昔用既長長則是妙。
○次果體廣狹四難者亦標釋結。
果體廣狹四難者。
○釋中二先昔次今初又二初難次結。
若昔果體是有餘無餘不備眾德為狹為粗者此豈然乎般若是佛母十方佛皆護凈名雲未曾聞此實相深經。
初難中全具四一文且引般若凈名但是理一教一餘二比於上下諸文類之可知故略不說。
(△三結)。
當知昔果體備眾德也。
○次從若謂今果去難今經果上四一不成初不滿不了教一不成。
若謂今果體廣應備滿了何故復言亦滿不滿亦了不了。
光宅?中雲明一乘故滿了不明佛性故不滿不了。
○從何故復言去行一不成。
何故復言佛果無常亦無我樂凈等眾德缺然廣義安在。
○從若體廣去人一不成。
若體廣者法身應遍一切處何故復言壽止八十或七百阿僧祇灰斷入滅去此不至彼耶。
此等並是光宅?意言七百阿僧祇者首楞嚴下卷堅首菩薩白佛言世尊佛壽幾何何時入滅佛告堅首東方去此三萬二千佛土國名莊嚴佛號照明莊嚴自在王十號具足今現說法如彼佛所有壽量我壽亦爾又問彼佛壽命幾何佛言汝自往問彼自當答堅首承佛神力於一念頃即往彼國頂禮繞佛白佛言世尊壽命幾何幾時入滅彼佛答言如釋迦壽我亦如是汝欲知者我壽七百阿僧祇劫釋迦亦爾堅首還白佛竟阿難言如我解佛所說彼佛是釋迦異名佛告阿難汝承佛力乃如是事乃至上方有土名一燈明等並釋迦分身。
○從若言去理一不成。
若言體廣應備五眼見佛性。
言應備五眼見佛性者據不見佛性則無佛眼。
○當知下結。
當知今果闕於四一狹而是粗將今望昔昔還是妙。
○次果位中亦三標釋結。
果位高下四難者。
今果位若高設教何得在第五教下行那不出無常人那不出變易理那不窮秘藏。
釋中亦應先舉昔有次斥今無文中從略直舉今無准前諸釋驗知昔破。
(△三結)。
當知今果之位闕四一皆下皆粗昔果位具四一皆高皆妙。
○次果用中亦三標釋結。
果用長短四難者。
○釋中亦不出昔直舉今文准前可知於中二先正破無四一次廣破神通初文二先破。
若今果用長教何不明常住行何不頓破無明人何不即是毗盧遮那理何不即是秘藏。
○次結。
當知今果無有妙法豈非粗耶(云云)。
可知。
而復言神通延壽是何神通若作意神通同彼外道若無漏神通同彼小乘若實相神通則非延非不延能延能不延能延何止延壽而不延眼令見佛性何不延舌說於常住眼不見性則知非實相神通非粗何謂。
次破神通中云何止延壽而不延眼奪其無理何不延舌奪其無教亦應更云何不延智知於常住奪其無行何不延身令契法身奪其無人文無者略眼不見性一句略牒無理具足亦應盡牒四句。
○三前一下總結也。
前一難已知粗後難重來耳。
○三結成難勢者又二先釋。
彼作因果六種以判粗妙又以四一專判妙今難其粗皆備四一則昔粗非粗難其妙全無四一則今妙非妙。
○次結數又二先結數次釋今意。
於其一句設四句難四六二十四耳。
初文者然二十四難中所破之義並在光宅?中今直引來為難而不委悉言二十四者且據相對今昔合論故二十四若今昔別論難昔因果各三合成六難難今因果亦成六難合一十二難一一四番成四十八又今文中果上三義但難今位及用略不語昔則闕二處四番現文乃成四十番也。
用彼矛盾自相擊故不盈不縮應爾許耳。
矛盾如止觀第五記今還以彼四一難彼妙成粗還以彼昔三難彼粗成妙故無盈縮。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卷第四
音釋
(充之切笑也)。
絺
(抽遲切)。
錯謬
(錯七各切乖也謬靡?切誤也)。
跨
(苦化切越也)。
弊
(毗祭切衣敗也)。
恬
(徒兼切安也)。
辣
(郎葛切辛也)。
逗
(大透切投合也)。
辣
(盧達切辛味也)。
酢
(倉故切)。
疣贅
(疣羽求切贅之芮切疣贅瘤也)。
甄
(之人切明也)。
跨
(苦化切)。
嚙
(倪結切噬也)。
薳
(音委遠也)。
乾隆藏 第116冊 No.1490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
推薦閱讀:
※妙法蓮華經(法華經)(三)
※妙法蓮華經大意(第十八集)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卷第三十
※妙法蓮華經12
TAG:妙法蓮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