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 「現實與可能」、「當下與未來」之間的不確定 | 理解你焦慮背後的意義

KY作者 / 羅勒

編輯 / KY主創們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里,我們似乎已經很難見到一個焦慮水平很低的人了。 有人說,焦慮已經成為了一種「時代病」,我們害怕停留在原地,也害怕前往不一樣的地方。

 

心理學家Scott Stanley(2017)稱,這是一個「不確定」的時代(the ageof ambiguity)。

 

隨著教育年限的拉長,我們比父母輩經歷了更長的「不確定期」——比他們在更長的年紀才擁有屬於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家庭(settled down)。同時,隨著交通與通訊的發達,人們可到達的地域和可觸及的資訊,也都變得前所未有的寬廣,而這也意味著人們對於工作和生活的選擇充斥著更多變數和未知。

 

人們在更多的選擇與未知中,感受到的並不是更多自由,而是一種消極的無窮無盡感。例如,當想換一份工作時,你總覺得不考慮完所有可能的「選項」,就無法做出最有利的決定。但往往選項太多,你應接不暇,最後反而陷入不安。正如O』Conner(2017)教授所說,焦慮正是滋生於這「現實與可能」、「當下與未來」之間的不確定。

 

焦慮並不是現代人才有的情感,它其實是人的天性,是僅有人類才有的一種感受,它體現了人們對未來的感知與計劃的能力,是一種對未來可能的危險的擔心——而動物只會對眼前的危險感到害怕(fear)(O』Conner, 2017)。 也正是焦慮的存在,使得人類能夠對潛在的危險做好準備,從而在物競天擇的殘酷自然中得以存續繁衍。

 

很多人可能會把焦慮和害怕混為一談,但二者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情感。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認為,害怕需要有一個確切的對象,而焦慮則不需要。當人們焦慮時,所感受到的「危險」更多時候是寬泛的、來自內心(主觀感受到的),因而也往往與事實有出入。而害怕則是針對那些即將來臨的、明確的外在危險所產生的(Auchincloss & Samberg, 2012)。

 

儘管它是人的天性——我們每個人都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中或多或少地感受到過焦慮,但,不同的人對於焦慮的體驗是十分不同的。

 

有些人感受到的焦慮,是身體上的不適(WHO, 2009; Testa, et al., 2013),比如:

  • 頭暈、肢體上的刺痛感、眩暈等神經癥狀

  • 胃痛、噁心、腹瀉、或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的癥狀;

  • 心跳加速、心悸、胸痛等心臟不適;

  • 和/或呼吸急促、肌肉緊張、皮膚瘙癢、尿頻尿急等等。

 

而還有些人感受到的焦慮則更多是精神上的,比如坐立難安、易被惹怒、總是陷入在不健康的懷舊之中、注意力無法集中等(Smith, 2008)。

 

焦慮是一種一定會被人們所感知到的情緒,正如Calvin S. Hall(1954)在《弗洛伊德心理學入門》(A Primer of Freudian Psychology)一書中所提到的,「一個人可以不知道自己焦慮的原因,但Ta一定知道自己正在感到焦慮」。那麼,你所感受到的焦慮是什麼樣的呢?你了解自己焦慮背後真正的原因嗎?

你的焦慮背後,究竟是什麼?

1. 焦慮源於衝突

 

弗洛伊德在《抑制、癥狀與焦慮》(1926)一書中指出,所有的焦慮都來源於衝突。在他的理論中,人的精神分為三層,代表潛意識層面的慾望和衝動的是「本我」,代表父母與社會教導的道德和良心是「超我」,而二者之間「執行者」便是「自我」,它一方面受到來自慾望的衝擊,另一方面又受到道德的壓制。

 

當超我與自我發生衝突時,人們會感到「道德焦慮」;而當本我與自我發生衝突時,人們會感到「神經性焦慮」。

 

當我們產生可能會觸犯道德/紀律的念頭時,即便外在的懲罰並未到來或並不存在,自我也會立刻給出信號,阻止我們做出違反道德、可能招致懲罰的行為。而這個信號,便是焦慮;或者,當本我中的衝動太過強烈,一旦釋放便可能讓自我受傷時,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自我也會發出信號。這個信號,也是焦慮。

 

比如,當一個人腦中出現了想要頂撞自己父親的想法時(若在Ta的文化中這是一種不禮貌/不道德的行為),Ta便會感到一種巨大的焦慮感,這便是道德焦慮。

 

又比如,一些人內心特別渴望能夠持續不間斷地得到他人的關注、獲得他人的肯定,但由於過去的經歷等種種原因,這種渴望不被允許,被習慣性地壓抑在潛意識中,就有可能使得這些人總是在面對社交場合感到莫名的焦慮,這便是神經性焦慮。

 

而一般人往往很難去分辨自己的焦慮究竟源於哪種衝突(Hall, 1954)(這也使得緩解焦慮變得困難),尤其是一個人所感受到的焦慮,往往可能源於幾種不同的衝突。比如,一個人對「頂撞父親」感到焦慮,便有可能是因為這被認為是不道德的(道德焦慮),和/或是內心可能存在著更激烈的傷害父親的衝動(神經性焦慮)。

2. 焦慮屬於慾望

 

心理學家Lecan認為,焦慮屬於慾望,它是慾望的化身(Skelton, 2006)。

 

正如前文所說,焦慮發生在現在與未來、現實與可能之間。它其實恰恰反映了人們對於那些「想要但尚未獲得的東西」(慾望)的嚮往與期待。換句話說,當已經確定擁有、或者覺得完全沒有希望的時候,人們則並不會感到焦慮。

 

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們不難發現,那些容易引起自己焦慮的事物,往往也恰好是那些我們所懷抱期望的。我們在焦慮中,可以對自身的慾望一窺一二。

3. 焦慮是情緒的通用貨幣

 

正如前文所說,焦慮是一種只要存在,就一定會被人們所察覺的情緒。也許是因為它曾經為人類生存和繁衍扮演過重要的角色,所以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著對這種情緒的高度敏感和警覺。

 

它被人的機體當做預警的信號,催促我們第一時間針對引起焦慮的事物做出行動,來保護自己,避免受傷。所以,當焦慮產生時,它總是能夠牢牢地佔據人們的注意力,使得「清除引起焦慮的威脅」成為人們當時頭腦中最主要的任務。

 

也正因為如此,焦慮也常常不自覺地被人們當做一種防禦的手段,來逃避那些對人們而言,更為深層的、痛苦的情緒。焦慮也因此被稱為「一種通用的錢幣」,它可以是一切情感的兌換品。比如:

 

  • 一個人在潛意識中對父母充滿了憤怒,但由於這種憤怒太具有破壞性,它便有可能以焦慮的形式展現出來,即這個人總是在需要面對原生家庭時感到焦慮,逢年過節也不想回家,這樣Ta便「只需要」面對是否要回家的焦慮和抉擇,從而能夠避免面對自己對父母的憤怒;

 

  • 一個人並不信任自己的伴侶,但這種不信任無法在關係中被直接地表達,就有可能以焦慮——總擔心對方在外發生危險的形式表現,Ta也會不斷地給對方打電話、發信息,希望對方報平安(做出讓自己信任的舉動)。對「對方安全的擔心」就會比「不信任對方」更能讓自己和對方承認和接受;

 

然而,當人們的慾望與其他情緒都籠統地被概括為「焦慮」之後,便有可能使人看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感受到的是什麼,從而阻礙人們去獲得那些想要的、去解決那些令人痛苦的。而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尋遍緩解焦慮的方法,卻始終都無法解決痛苦的原因。

 

焦慮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往往在未來顯現卻不容忽視

 

短期內,一定程度上的焦慮是有益的,它能激發人們的行動力,去解決問題,做出改變。然而,長此以往,焦慮會給人們帶來諸多後果。

1. 焦慮會貽誤解決問題的時機

 

在長時間的焦慮掩飾下,人們會急於通過一些「暫時策略」緩解痛苦,而不是去解決真正的困擾,比如一些人會在明明需要全身心投入備考的時候,被焦慮所困,去做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名曰紓緩情緒以最佳狀態備考,這就像是試圖用自殘(身體痛苦)來緩解心理痛苦、用煙酒來麻痹自己,都很可能是「借酒澆愁愁更愁」。

 

這不但使得真正的問題得不到解決,還甚至可能貽誤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

2. 焦慮會「促進」壞的結果發生

 

長久地受焦慮情緒所困,人們會更容易故步自封、自我設限——因為恐懼未知,而不敢走出舒適區。甚至可以說,焦慮,正是他們所擔心的事情之所以發生的原因。由於焦慮佔據了他們所有的精力與認知資源,以至於沒有多餘的部分可以真正用在達成目標上,最終,不盡如人意的結果也就可能如他們自己所焦慮的那樣發生了。

3. 焦慮會改變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有研究發現,長期處於焦慮之中,會使得人們對於環境中的負面信息過度敏感。而這種過分的警覺,便會使人們習慣性地過濾對自己而言積極的信息,而專註於那些消極的信息(Azarian, 2016),而這會極大地降低人們生活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在焦慮的人的眼中,世界似乎總是動蕩不安的、蕭條的、很喪的(這可能也是為什麼這個焦慮的時代,同時也很喪的原因吧…)

4. 另外,焦慮還會損傷大腦

 

有研究發現,長期的焦慮會使人的海馬區和額前區域發生結構改變或功能衰退,從而影響到人的記憶、情緒與認知,提升人們罹患其他精神障礙的可能性,比如,早發性失智症等(Connelly, 2016)。

 

如何應對焦慮及其造成的影響?

 

焦慮會使得人們出現各種不適的身體癥狀,會改變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會影響情緒心理。為此,心理學家們提供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方法:

1. 認知偏差改變訓練

(Attention Bias Modification Training, ABMT)

 

在認知偏差改變訓練中,最核心的就是「注意力」訓練。在這個訓練中,人們需要面對一個屏幕,上面有一張積極的圖像(開心的表情)和一張消極的圖像(憤怒的表情),人們被要求按下積極圖像所對應的按鈕。這樣便能夠「強制」人們去有意識地注意到那些積極的信息。

 

心理學家們認為,在成敗上千次這樣的重複中,便能強化人們在生活中對積極信息的關注(Azarian,2016)。

 

你可以試著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多關注生活中那些(可能曾經被你忽略掉的)積極的信息,比如他人對你的稱讚、一些令你感到開心的事情等。

2. 學會放鬆

 

冥想、漸進式肌肉放鬆呼吸練習都常常被用以緩解焦慮所帶來的身體不適。比如,你可以嘗試(伯恩, 2009):

 

● 通過鼻腔慢而深的吸氣到肺的最底部,同時慢慢從1數到5。在過程中,盡所能地把空氣呼吸到身體最深處。也可以把手放在腹部,當你吸氣的時候,應當感受到腹部膨脹。

● 暫停,屏住呼吸,腦海中慢慢地從1數到5。

● 通過鼻腔或者口腔,慢慢地呼氣,從1數到5(如果需要更多時間,就數更久),確定氣體完全呼出。

● 如果已經完全呼出氣體,用正常的呼吸方式呼吸兩次,隨後重複上述步驟。

 

在剛開始時,可能你會覺得深呼吸比較困難,但多次練習後會得到改善。如果過程中感到頭暈,可以先停止30秒後再進行。

 

每天進行呼吸練習5分鐘,至少持續2周。如果可以,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段進行,使得這種呼吸方式變成習慣。

3. 具體化自己的感受

 

焦慮可能會掩蓋那些真正讓你持續痛苦的情緒。因此,不妨嘗試去有意識地學習更多情緒辭彙,在下次比如在遇到一些看起來令你感到「焦慮」的事情時,試著問問自己「我現在感覺怎麼樣?」,「除了焦慮,我還感覺到什麼嗎?」,並在學到的情緒辭彙中找到能夠描述你感受的那一個,是內疚、失望、尷尬、痛苦、難過、羞恥還是什麼?

 

不過,也正如前文所說,焦慮背後可能有很多我們自身都不了解的「究竟」。而在了解這些「究竟」之前所做的努力,往往顯得收效甚微。所以,想要真正更好地應對焦慮,我們首先需要「不急於求成」地去了解自己的焦慮。

 

而這又該如何去了解呢?

我們最新推出的KY線上系列課

《如何停止習慣性焦慮》也許可以幫到你:

今天想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們自己最新推出的KY線上系列課——《如何停止習慣性焦慮》。以下為課節簡介:

1.習慣性焦慮是什麼&原因

焦慮其實只是一個表現出口,並非根本的情緒;我們只感受到焦慮,卻總是忽略了引起焦慮背後的真正情緒而無法根本解決。了解焦慮背後的原因,是停止焦慮的第一步。

2.如何應對習慣性焦慮

潛意識本能與外部環境的衝突,金錢與性的關係以及如何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它們,本節課從潛意識角度帶你緩解焦慮。

3.如何與焦慮做朋友(上)

4.如何與焦慮做朋友(下)

如何獲得一種長期的方法,能夠在生活中不斷練習,緩解焦慮情緒?本次課教你用正念練習,給大腦放個假。

5.家庭也會緊張--我的習慣性焦慮與家庭情緒系統(上)

6.家庭也會緊張--我的習慣性焦慮與家庭情緒系統(下)

代際傳承、重要期待,我們總是被外界的一些人、事、物甚至是不理解的傳統所影響;本次課教你如何建立合理界限,從容而堅定的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賈平凹曾說,「我們從未感受到如此的富裕,也從未有過如此的焦慮」,當焦慮成為一種時代病,我們希望你可以不再是其中的一個。生活也許艱辛,但我們總要學會給自己一些去接近 「從容」的機會:

References:

Azarian, B. (2016). How anxiety warps yourperception. BBC.

Auchincloss, E.L. & Samberg, E. (2012).Psychoanalytic terms and concepts.

Connelly, K. (2016). Chronic stress andanxiety can damage the brain, increase the risk of major psychiatric disorders.Baycrest.

Hall, C.S. (1954). A Primer of FreudianPsychology. NY: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Freud, S. (1926). Inhibitions, Symptoms andAnxiety. Standard Edition 20, 77-175.

Melinda,

O』Connor, P. (2017). Anxiety is a part ofhuman nature. Psychology Today.

Skelton, R. (2006). The EdinburghInternational Encyclopaedia of Psychoanalysis.

Smith, M. (2008). Anxiety attacks anddisorders: Guide to the signs, symptoms, and treatment options. Helpguide.

Stanley, S.M. (2017). Cuelessness: Why isanxiety up for teens and young adults? Psychology Today.

Testa, A. et al.,(2013). Psychiatricemergencies: Psychiatric disorders causing organic symptoms. Eur Rev MedPharmacol Sci. 17(1), 55-64.

WHO (2009).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Mental Disorders in Primary Health Care.

艾德蒙·伯恩 (2009). 心理醫生為什麼沒有告訴我.(鄒枝玲,等譯).重慶大學出版社.


推薦閱讀:

【愛情】「破鏡重圓」的背後:忠貞的公主被擄做妾 仍不忘約定尋找破鏡
中俄雅克薩之戰很輝煌?背後真相卻很囧
朱亞文曬老婆「丑照」被全網diss後,一個細節暴露了幸福背後的真偽。
100億背後的資本角逐 那些名導和他們有錢的兄弟
楚漢之爭背後的兩大集團

TAG:現實 | 未來 | 焦慮 | 意義 | 理解 | 背後 | 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