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張其成:《內經講義》

天人觀

 

天人問題是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天」與「人」是中國哲學的一對重要範疇。

一、 天道觀

《黃帝內經》有關「天」的論述集中反映了天道觀、宇宙論思想,《黃帝內經》的天道觀是其醫學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天」是獨立於人的意志之外的客觀自然存在

「天」字在《內經》中,含義較為複雜。從語義學上講,主要指天空、自然界、天氣、天時。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又引申為自然的狀態、本來的面貌。如「天真」、 「天年」、「天壽」、「天數」等。

從哲學上看,《內經》的「天」與殷周時期的天道觀是不同的。殷周時期的「天」主要是指意志之天、主宰之天、神靈之天。到了周末,天的權威性開始減弱。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改變了殷周天人關係理論。《內經》的「天」主要是指獨立於人的意志之外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是不斷運動變化的物質世界。客觀存在的自然界,是物質性的自然。不僅認為天是無意志、無目的的,而且認為天地是無限的。如《素問·天元紀大論》曰:「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矣。」《靈樞·經水》曰:「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廣,不可量。」雖然《內經》中有一些「天」字從表面上看是指有意志、有目的「天」,但實際上往往用在反詰問句中,是為了否定有意志、有目的的「天」的。如《靈樞·本神》對精神疾患的病因所發出的「天之罪與?人之過乎?」的詰問,其中的「天」不能簡單地看成就是有意志的神、萬物的主宰。

(二)天地的生成與結構

《內經》認為天地是陰陽二氣不斷分化積累的結果,是一個生成的過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陽產生天地,天地進一步產生萬物,《素問·天元紀大論》說:「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成相感而化生成物矣。」在無限的天地宇宙中化生出無窮的事物。《素問·六節藏象論》說:「天至廣,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草生五色,五色之變,不可勝視,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同勝極,嗜欲不同,各有所通。」現實世界是逐步產生出來的。《素問·天元紀大論》說:「太虛廖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統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曰陰曰陽,曰柔曰剛,幽顯既位,寒暑弛張,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太虛就是廣闊無限的「天」,太虛與真元之氣是整個宇宙產生的基礎,萬物產生的本原。

二、 人道觀

《黃帝內經》的人道觀——人學思想相當豐富。作為以人為研究對象的醫學著作,《內經》必須回答人道——人學的基本問題,從而構成了《內經》頗具特色人道觀和人學思想。

(一)人的本原和生成

《內經》吸收了《周易》、《莊子》有關人的生成的思想,指出人是由於天地之氣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素問·寶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內經》的作者已涉及到生命起源的問題,認識到生命是天地陰陽兩氣相感的產物,是自然界物質變化的結果。《靈樞·本神》說:「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說明天德和地氣的交互作用產生了人類。這裡的「德」,也是一種氣,是指萬物成長的內在基礎,《莊子·天地》說:「未形之分,物得之以生,謂之德也。」可見,「德」是由道所產生的具有生成萬物的一種內在能動力量,是一種有利於生命起源的物質。

(二)人的形神關係

人的形神問題即形體與精神的關係問題,是先秦諸子論述較多的一個問題。《內經》繼承了莊子「精神生於道,形體生於精」、後期墨家「刑(形)與知處」、荀子「形具而神生」的形神觀,結合當時的醫學科學成就,豐富和發展了先秦以來的形神說。形,在《內經》中主要有兩種涵義,一是指人的形體,二是指萬事萬物的形體(物質形態)。神,在《內經》中主要有三種涵義:一是指人體的精神意識;二是指生物體的生理功能和綜合生命力;三是指宇宙自然世界的運動變化及其規律性。《內經》有關人的「形」「神」關係主要表現為形體與精神的關係、形體與功能的關係。

《內經》認為人的精神包括思維、情志、感覺等的精神意識活動。人的形體生成精神,精神是形體的產物;精神意識又反作用於形體,並對形體起一定的主導作用。這些精神意識活動都是在五臟、特別是心的功能基礎上產生出來的。《素問·宣明五氣》說:「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謂五臟所藏。」《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又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喜、怒、悲、憂、恐五種情志是人對外界刺激反應出來的一種精神活動。五種情志分別由心、肝、肺、脾、腎五臟產生。說明五臟精氣是情志活動的物質基礎。《內經》運用陰陽的對立統一關係來說明形體和機能的關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物質形體為陰,生命功能為陽。在內的形體物質是在外的生命功能的物質基礎,在外的生命功能又是在內的生命物質的主導和護衛。健全的形體是機能旺盛的物質保證,機能旺盛又是形體強健的根本條件。為了說明「形」,《內經》提出了「精」的概念,認為「精」不僅是構成人的形體而且是構成人的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質。《靈樞·本神》說:「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

 

(三)人性

先秦諸子百家對人性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提出了各自的觀點,如孟子主張性善論,荀子主張性惡論,告子主張性無善惡論,道家主張人性自然論,等等。《內經》作為一部天地人三位一體的綜合性醫學著作,對人性問題也有所涉及,提出了具有醫學特色的人性論觀點。

《內經》對於人性善惡問題的探討是與人的氣質、人格等內容交織在一起的。《內經》的人性學說深受諸子影響,內容較複雜,既有儒家的善惡論思想,又有道家的自然論思想。從善惡角度說,《內經》主要受世碩有善有惡說與董仲舒「性三品」說的影響。《靈樞·通天》根據人的氣質性格將人分為太陰、太陽、少陽、陰陽和平五類,這同時是一種人性的分類法,因為其中包含有對人性善惡的價值評價,太陰、少陰之人屬於性惡之列,陰陽和平之人屬於性善之列,從《內經》的描述來看,陰陽和平之人具有道家理想人格的色彩,而與儒家聖人形象有所不同。至於太陽、少陽之人則既不屬於善者之列,也不屬於惡者之列。可見《內經》人性說並不是簡單的善惡二分,而是包含善惡的陰陽五分,如果再簡單歸納一下就是陰、陽、陰陽和平三類。

《內經》不僅對人性作了分類描述,而且對不同人性的形成作了本體論的闡釋。《靈樞·通天》認為:太陰之人「多陰而無陽」,少陰之人「多陰少陽」,太陽之人「多陽而少陰」,少陽之人「多陽少陰」,陰陽和平之人「陰陽之氣和」,《靈樞·行針》認為重陽之人「頗有陰」。將先天陰陽之「氣」作為人性的基礎,這是先秦諸子人性論所未涉及的。作為醫學著作,《內經》並不太關注人性的社會性以及人性是否可以改變問題,而是以氣秉論人性,從先天生理因素尋找人性的根據,關注五態之人的發病及其治法。《內經》陰陽五分的人性論思想的目的不是解釋道德現象以及提供治國方略的理論根據,而是為養生治療提供理論指導。因此《內經》特別重視人性修養對於養生治療的的作用。

三、 天人觀

天人關係論是中國哲學包括《內經》哲學天人學說的核心。先秦哲學家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和「天人相勝」等觀點。在天人關係問題上,《內經》主張「天人合一」論,具體表現為「天人相應」學說,可以說「天人相應」思想是《內經》的核心思想之一。《內經》反覆強調人「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蔘天地」(《靈樞·刺節真邪》),「人與天地相參也」(《靈樞·歲露》、《靈樞·經水》),「與天地如一」(《素問·脈要精微論》)。《內經》「天人相應」學說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天人相似

天人相似指人體與天地萬物的形態結構相類似。《內經》認為人的身體結構體現了天地的結構。例如《靈樞·邪客》把人體形態結構與天地萬物一一對應起來,一一作了類比。人體的結構可以在自然界中到相對應的東西,人體彷彿是天地的縮影。《靈樞·經水》在解釋十二經脈與十二經水的對應關係時說:「凡此五藏六府十二經水者,外有源泉而內有所秉。」認為外在的十二經水和內在的十二經脈都有一個共同的來源,即天地之氣。天地之氣在外形成十二經水,在內形成十二經脈。人體的十二經脈與自然界的十二經水是相應的。十二經水是行水的,而十二經脈是行血的,如同經水有遠近深淺的差別,十二經脈中的氣血也有遠近深淺的不同,二者是相對應的。這種思想的形成,與漢代盛行的「人副天數」有密切關係。

(二)天人相動

天人相動是指人體生理功能節律隨天地四時之氣運動變化而改變。人與天之間存在著隨應而動和制天而用的統一關係。《內經》認為人體生理功能變化的節律與天地自然四時變化的節律一致,人體生理功能隨著自然界年、季、月、日、時的變化發生相應的變化。就一年四時而言,「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人的生理功能活動隨春夏秋冬四季的變更而發生生長收藏的相應變化。就一年十二月而言,「正月二月,天氣始言,地氣始發,人氣在肝。三月四月,天氣正方,地氣定發,人氣在脾。五月六月,天氣盛,地氣高,人氣在頭。七月八月,陰氣始殺,人氣在肺。九月十月,陰氣始冰,地氣始閉,人氣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復,地氣合,人氣在腎。」(《素問·診要經終論》)隨著月份的推移,人氣在不同部位,發揮作用。就一日而言,「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素問·生氣通天論》)隨著自然界陽氣的消長變化,人體的陽氣發生相應的改變。人體衛氣也隨著晝夜出陽入陰的變化而變化,衛氣白晝行於陽經二十五度,夜晚行於陰經二十五度。在一日之內也體現了一年四季的變化節律,這一點在病理上表現較明顯,「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藏,邪氣獨居於身,故甚也。」「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

 

(三)天人相通

天人相通指人與天的規律相通,《內經》認為,人體不僅與自然界的共性運動規律相通,而且與自然界的具體運動規律相通。陰陽五行是宇宙事物的總規律,不管是對自然界,還是對人體生理變化,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靈樞·通天》說:「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五,人亦應之,非徒一陰一陽而已。」由於人體和自然界有著共同的規律,因而可以歸為同「類」。《內經》利用這個「類」從已知的自然界的事物去推知人體臟腑的生理功能,提出了比類的方法,「及於比類,通合道理。」(《素問·示從容論》)根據「天人相應」的原理,通過「外揣」即對外在自然現象的觀察,以自然運動規律來類推人體生命運動規律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通過「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的自然現象分布以及變化規律,推論出人體內存在著同樣的生理變化規律:「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府。」說明人體內進行著與天地之氣同一形式的新陳代謝過程。《內經》進而認為人體五藏與自然界的四時五行遵從同一運動規律。《素問·刺禁論》曰:「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部於表,腎治於里,脾為之使,胃為之市。」從今天的解剖學角度看,這段話所言的五臟方位是錯誤的,然而這裡的「左」、「右」、「表」、「里」以及「生」、「藏」、「部」、「治」等並非解剖學的定位概念,而是氣機運動的動態功能概念,是從陰陽、四時、五行總體規律上類比、推理出來的。

《內經》天人相應思想強調自然的運動變化對人的生理、病理機能的制約作用的觀點,為科學發展所證實,與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論是不同的。董仲舒認為天不僅能影響人,人亦能影響天,天人感應的中介是氣,這樣氣就具有了神秘的性質,將天人格化,最終陷入神學目的論中。《內經》的天人相應論,不承認人能影響天,把天看成是客觀存在的物質自然。其天人相應思想是建立在氣論自然觀基礎上的。人類作為氣所化生的萬物中的一部分,其運動變化的規律節律與天地自然是一致的。因此天能夠影響人,而人並不能影響天。

四、天人相應觀在建構中醫學體系中的作用

《內經》的天人觀是《內經》醫學形成的哲學基礎,其中「天人合一」、「天人相應」觀體現了整體系統論思想,促使了《內經》整體系統醫學體系的形成。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藏象學說

《內經》藏象學說,是在天人相應的思想指導下建構起來的。《內經》認為「有諸內必形諸外」,人體臟腑、氣血、經絡深藏於體內,但可顯象於外,可以通過已知的自然現象去推知隱蔽的內臟功能。所謂「藏象」即指藏於內、象於外。根據外在的「象」可以推測內在的臟腑功能、氣血活動、經脈長短。

根據五時推知五髒的生理功能特點,如《素問·六節藏象論》認為心、脾、肺、腎分別與夏、長夏、秋、冬四時通應,分別主陽氣旺長、盛長萬物、陽氣肅降、陰氣旺盛。根據天地四時寒溫推知氣血津液的活動規律,如《靈樞·衛氣行》、《靈樞·營衛生會》說營衛的運行「與天地同紀」,並以太陽的視運動作為認識人體營衛運行規律的依據。太陽視運動的軌道分陰陽,太陽晝行於陽十四舍,夜行於陰十四舍,人身亦有陰陽,營衛營衛運行「陰陽相貫,如環無端」,日行於陽二十五度,夜行於陰二十五度。根據月亮盈虧消長推論人體氣血的盛衰變化,如《素問·八正神明論》說:「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廓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廓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靈樞·歲露》也論述了「月滿」和「月空」對人體氣血盛衰的影響。根據二十八宿天象推知人身二十八脈的長短,如《靈樞·五十營》根據日行二十八宿「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於身」、「呼吸定息,氣行六寸」等數據計算出周身十六丈二尺。根據四季的變化推知脈象的節律變化,隨著四季的變化,脈象有不同的表現。如《素問·玉機真藏論》說:「春脈如弦」、「夏脈如鉤」、「秋脈如浮」、「冬脈如營」,四時脈象的節律變化、五藏機能的遞相旺衰與四時的生長收藏一一相應。

(二)病機學說

根據天時和自然現象推論發病及其病因,如《素問·評熱病論》說:「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人與天地相參也,故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從對自然現象的觀察中推論疾病的發生。《內經》認為疾病的發生是從致病因素侵襲人體開始的,如《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說:「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於燥濕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其中燥濕寒暑風雨六種氣候和自然現象,分別具有善行數變、溫熱、上炎、重濁、乾燥、凝滯收引的特性,無論是太過還是不及都會引起相應的病證。《內經》根據陰陽四時消長變化推論疾病傳變,認為不同性質、不同季節的病因往往侵襲與之同類的部位,如《素問·金匱真言論》說:「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項;南風生於百般,病在心,俞在胸脅;西風生於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風生於冬,病在腎,俞在腰股;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人體正氣盛衰決定疾病的進痕,而人體正氣的盛衰與晝夜四時陰陽消長同步,因此疾病的進退也隨晝夜四時陰陽消長發生相應的變化,《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說:「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充分體現了天人相應的思想。人體疾病傳變是有規律性的,《素問·玉機真藏論》論述了以風寒邪氣為病因的外感病按照五行相勝的順序傳變的規律。

 

(三)診法學說

《內經》以天地四時相應觀念指導診斷辨證,如《素問·三部九候論》受天地人三才思想的啟示而建立三部九候全身遍診法。又如《素問·脈要精微論》認為脈隨四時陰陽的變動而上下浮沉,表現為春規、夏矩、秋衡、冬權的四時脈象。根據異常脈象與四時的關係,可以判斷疾病所在和死亡時間。《內經》以陰陽五行觀念指導診斷辨證,認為在診斷時,氣色的清濁、音聲的高低、脈象的浮沉、尺膚的滑澀,等等,皆可歸屬於陰陽,進而判斷疾病的陰證、陽證本質。在面部色診時,借鑒五行原理,確立所病部位,推論五官、五體、五色主病,如《素問·刺熱論》說:「肝病熱者,左頰先赤;心病熱者,顏先赤;脾病熱者,鼻先赤;肝病熱者,右頰先赤;腎病熱者,頤先赤。」從而建立了五色體竅主病的診斷方法。

(四)治療學說

根據天地人「三才」思想提出因時因地因人的「三因」論治學說,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治不法天之,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強調三因論治的重要性。《素問·五常政大論》說:「必先歲氣,天伐天和。」用藥論治,必須順應四時節令,不可違時妄治。《素問·異法方宜論》說:「黃帝問曰: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曰:地勢使然也。」五方地勢不同,體質、發病各異,治療手段相應有別。根據天地生化原理提出正治反治的法則。《素問·至真要大論》說「逆者正治,從者反治。」正治又稱逆治,就是逆其徵候性質而治療;反治又稱從治,就是順從其病症假象而治療。根據時間特徵決定用藥針灸,《素問·藏氣法時論》提出「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等五藏之病應在其主時之日用藥治療的觀點。

(五)養生學說

《內經》認為人類生存在自然界當中,只有與自然息息相通、順從自然規律來生活、養生,才能健康長壽。因此取法自然、順應天時是《內經》養生學說的基本原則。《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志,是謂得道。」人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與晝夜變化規律相應的生物節律,只有順應這種節律變化才能保持人體健康。《內經》特別重視日常生活的養生,強調節制有度,只有做到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房室有度、寤寐適時、情志調暢,才能壽盡百歲。這一養生原則就是在天人相應的思想指導下形成的。

 

思維方法論

 

方法論是關於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根本方法的理論。有哲學科學方法論、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之分。思維方法論屬於哲學科學方法論,指在思維過程中複製和再現研究對象或現象的各種方式。具體地說就是思維主體按照自身的特定需要與目的,運用思維工具去接受、反映、理解、加工客觀對象或客體信息的思維活動的方式或模式,本質上反映思維主體、思維對象、思維工具三者關係的一種穩定的、定型的思維結構。傳統思維方式是傳統文化的最高凝聚和內核。中醫思維方法論即中醫研究人的生命活動、形成醫學理論體系以及應用於臨床實踐的根本方法。

在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下,中醫學形成了不同於西醫學的思維方式。這一獨特的思維方式主要表現為整體思維、意象思維、變易思維等。

一、 整體思維

(一)整體思維的涵義

所謂整體思維,就是以普遍聯繫、相互制約的觀點看待世界及一切事物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不僅把整個世界視為一個大的有機整體,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連續的、不可割裂的,事物和事物之間具有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關係,而且把每一個事物又各自視為一個小的有機整體,部分作為整體的構成要素,其本身也是一個連續、不可割裂的整體,部分與部分呈現出多種因素、多種部件的普遍聯繫。認為天與人之間、事物與事物之間同源、同構、同序、同律。

中國傳統哲學,不論儒家還是道家,都強調整體思維。《周易》一書提出了整體論的初步圖式。例如,從全書結構形式上看,《周易》最基本的單位是陰爻(--)和陽爻(—)。陰爻和陽爻三次組合構成八卦,六次組合構成六十四卦。一切自然現象和人事吉凶納入八卦、六十四卦系統中,表現出一種整體觀念。《易傳》以普遍聯繫、相互制約的觀點解釋《周易》。六十四卦六爻同時具有下中上、初中末、天地人之義,是一個天人時空統一的整體系統。道家代表人物莊子講「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天地是一個整體,人與世界是一個整體。任何一個局部都體現著全體,比如莊子認為「道」無所不在,甚至在「螻蟻」、「秭稗」等。

「天人合一」是這種整體思維的根本特點。所謂天人合一,是指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相通、相類和統一。在傳統思維中,儒道兩家都主張「天人合一」。道家傾向於把人自然化,儒家傾向於把自然人化,但他們都認為,人和自然界是一氣相通、一理相通的。老子的道天地人「四大」,《易傳》的天地人「三才之道」,是這種整體思維的早期表現。而董仲舒以陰陽五行為框架的天人感應論,則提出了更加完備的整體模式。中國傳統哲學的這一思維傾向,直接孕育了中醫學的整體性思維方式。當然,在長期的醫學實踐中,《內經》又將傳統哲學的整體性思維具體化、科學化。

(二)《內經》中的整體思維

在整體思維指導下,《內經》建構了一個三才合一的整體醫學模式,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並以三才為經,五行為緯,論述天、地、人諸事物的類屬及其相互關係。《內經》的整體思維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人體本身是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內經》將人體本身看成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人體內部部分與部分之間既是連續的、不可割裂的,又是互相制約、互為作用的。《內經》將人體生命活動整體系統各部分、各要素(子系統)的有機聯繫歸結為陰陽對立統一、五行生剋制化、氣機升降出入三種模式。用陰陽模式說明人體生命活動由相互聯繫、相互對立、相互制約、相互轉化的兩大類生理機能結構組成;用五行模式說明人體五臟功能活動是多級多路反饋聯繫的有機系統;用氣機升降出入模式說明人不但與自然界交換物質、能量,而且人體內部物質與能量也是運動轉化的。

《內經》認為在人生命活動中,人的生理、心理、軀體三者是有機聯繫的,即生命能力與軀體形骸之間、精神心理與軀體生理之間有著密切關係,提出了「形神一體」和「心身一體」觀念。在形態結構上,中醫學認為人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系統把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全身組織器官組合成一有機的整體,並通過精、氣、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機體統一的機能活動。在生理功能上,中醫學認為人體的各個臟腑器官都是互相協調活動的,任何一個臟腑、器官、組織的活動都是整體機能活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個器官、組織在這個整體中既分工不同,又密切配合。在人體這個系統中,臟腑經絡、形體官竅、精氣神等要素之間具有相互作用的整體調控規律,在每一臟腑經絡、形體官竅的子系統中又有更小的子系統,又各有陰陽、氣血。在病理變化上,中醫著眼於分析局部病變所反映的整體病理狀態,局部病變對其他部分、對整體的影響,從人天系統、人體內五臟經絡系統、五臟經絡內各子系統等各級系統調控其病理變化。在疾病診斷上,由於各臟腑、組織、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決定了中醫在診斷疾病時,可以通過觀察分析五官、形體、色脈等的外在病理表現,藉以分析、揣測內在臟腑的病變情況,從而對患者作出正確的判斷,並進行治療。《內經》中有關脈診、目診、面診等全息診法記載,正是整體思維的反映。在疾病治療上,既注意臟、腑、形、竅之間的聯繫,也注意五臟系統之間的聯繫。在養生保健上,也體現整體觀念,如在養生動靜關係上強調要動中寓靜、動靜結合、動而中節。

 

2、人與外界環境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內經》不僅認為人體本身是一個有機整體,而且認為人與天也是一個有機整體。《內經》有「生氣通天」的論斷,認為「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強調人與外界環境的密切聯繫,從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整體聯繫中考察人體生理、心理、病理過程,研究人體開放系統與周圍環境交換物質、信息、能量以及隨宇宙節律進行新陳代謝活動的規律,並提出相應的治療養生方法。

人生活於自然環境之中,當自然環境發生變化時,人體也會發生與之相應的變化。如季節氣候的變化,中醫學根據五行學說,把一年分為五季,認為春溫、夏熱、長夏濕、秋燥、冬寒就是一年四時中氣候變化的一般規律。在四時氣候的規律性變化影響下,人也表現出春生、夏長、長夏化、秋收、冬藏等相應的生理性適應過程。一日晝夜昏晨自然界陰陽的消長也對人產生一定的作用。《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說:「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人體的機能活動產生與晝夜節律變化相似的變化以適應環境的改變。如《素問·生氣通天論》說:「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地理區域是自然環境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不同地區,由於氣候、土質和水質不同,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生理機能和心理活動。如江南地區地勢低平,多濕熱,故人體的腠理多疏鬆,體格多瘦削;西北地區地勢高而多山,多燥寒,故人體的腠理多緻密,體格偏壯實。生活在已經習慣的環境中,一旦易地而居,許多人初期都感到不太適應,但經過一定的時間,大多數人是能夠逐漸適應的。

人是社會的人,社會環境同樣會影響人的機能活動,關乎人體的健康與疾病。《內經》指出:「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始富後貧,雖不傷邪,皮焦筋屈,痿蹩為攣。」說明社會環境的劇烈變動對人的心身機能的巨大影響。《內經》強調人因社會經濟、政治地位不同,在體質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疾病治療時要因人而異。

總之,《內經》整體思維是一種有機論思維,它與西方的整體思維有所不同。《內經》強調人體的功能,把現實事物看成是一個自組織的有機系統,整體不可以還原為部分。西方的整體觀是機械決定論的,它注重的是實體和元素,把現實事物看做是無數的細小部分組成的複合體,整體可以還原為部分。這一有機整體性思維具有西方精密的還原分析思維所不可及的視野,能夠發現用分解方法所不能及的客體的一些屬性和特點。因此,中醫學整體思維成為其優勢和特色所在,成為立足於世界醫學之林幾千年的不可或缺的基石之一。但是,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中醫學的整體思維雖然強調對人體、人與自然社會的整體性、統一性的認識,卻缺乏對這一整體各個細節的認識能力,因而對整體性和統一性的認識也是不完備的。這種思維雖然缺少片面性,但它的不片面是建立在模糊直觀的基礎上,中醫理論整體觀帶有原始的、樸素的、直覺的、想像的成分。這是我們在把握中醫學整體思維時應當注意的。《內經》整體思維與現代系統思維有相同之處但不能等同。《內經》整體思維是系統思維的原始形態,具備了系統思維的基本特徵,在一定意義上兩者是一脈相承的。但我們更應該看到兩者之間存在較大的不同之處。現代系統論作為嚴格意義上的科學方法論是二十世紀以來人類科學研究的成果,是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中醫學整體論與現代系統論並不在同一層次上,因此應積極吸取現代系統論的新思路、新方法,使中醫學整體論躍上新的層次。

二、 意象思維

(一)意象思維的涵義

所謂意象思維,就是指運用帶有感性、形象、直觀的概念、符號表達對象世界的抽象意義,通過類比、象徵方式把握對象世界聯繫的思維方式。意象思維作為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重要內容之一,與西方人重抽象思維的傾向形成反差。

中華民族的意象思維在古代得到特別的發展而早熟,《周易·繫辭傳》說:「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見乃謂之象。」「象」字有三重涵義:一指事物可以感知的現象,包括肉眼可以看見的物象和雖肉眼無法看見但可以感知的物象;二指摹擬的象徵性符號,如卦象、爻象;三指取象、象徵,為動詞意。「意」是「象」所蘊涵的事物共的特性和規律。《易傳·繫辭上》說:「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所謂「意象」就是經過人為抽象、體悟而提煉出來的帶有感性形象的概念或意義符號。就「象」與「意」的關係而言,意為象之本,象為意之用;象從意,意主象。意象思維的含義在於:一方面它通過形象性的概念與符號去理解對象世界的抽象意義,另一方面它又通過帶有直觀性的類比推理形式去把握和認識對象世界的聯繫。傳統哲學的意象思維滲透到《內經》中,成為中醫學思維方式的主要內容之一。

 

意象思維主要體現在取象比類的思維方法之中。取象思維就是在思維過程中以「象」為工具,以認識、領悟、模擬客體為目的的方法。取「象」是為了歸類或比類,即根據被研究對象與已知對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從而認為兩者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或類同,並由此推導出被研究對象某些方面形狀的邏輯方法。取象的範圍不是局限於具體事物的物象、事象,而是只要功能關係、動態屬性相同,就可以無限地類推、類比。

(二) 《內經》中的意象思維

中醫學的意象思維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運用取象比類法建構藏象理論。對於藏象理論的形成,《素問·五臟生成論》提出「五臟之象,可以類推」的原則。王冰注釋:「象,謂氣象也。言五臟雖隱而不見,然其氣象性用,猶可以物類推之。」張介賓說:「象,形象也。藏居於內,形見於外,故曰藏象」。(《類經·藏象類二》)根據五行之象,《素問·金匱真言論》從直觀經驗入手,按照功能行為的相同或相似歸為同類的原則,將自然界和人體分為五類,然後發掘出蘊涵於「象」中的深層的藏象理論。

2.運用取數比類法說明生理病理現象。取數比類是以易數表示抽象意義,並通過易數推演事物變化規律的方法。易數主要有卦爻數、干支數、五行生成數(河圖數)和九宮數(洛書數)。《素問·金匱真言論》用五、六、七、八、九說明「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的整體聯繫。《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以「太過者,其數成,不及者,其數生,土常以五」及數的生克勝復之理闡釋五運六氣的常變規律。《素問》「運氣七篇」用的是干支之數,通過取數比類推測六十年氣候的變化規律及其與人體疾病的關係。《素問·上古天真論》人體發育與生殖基數的女七男八,即陰陽進退之數;《素問·金匱真言論》五臟四時應數,即五行生成之數。

值得注意的是,取象比類作為人類把握對象世界的一種方式,歷來就具有很重要的認識論價值和科學價值。通過類比,可以啟迪人的思維,幫助人們打開想像的翅膀,由此推彼,觸類旁通,去認識和發現新的事物。醫家們在醫學實踐中運用這一思維方法,發明了不少新的診法。但是,取象比類這一思維方法的缺陷也很明顯。那就是過於注重事物或現象的共性、共同點和相似點,忽視了不同事物的特性和不同點。如果要推導出的屬性恰好是它們的不同點,那麼得出的結論就必然是錯誤的。

三、 變易思維

(一)變易思維的涵義

所謂變易思維是從運動變化觀點考察一切事物的思維方式。變易思維強調事物的運動變化,注重在兩極對立中把握事物的辯證統一,因而具有辯證法的特徵。變易思維從屬於辯證思維。辯證思維包含整體思維、相成思維、變易思維。相成思維把任何事物都看成是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相互包含的兩個方面的統一體。可以說相成思維是變易思維的基礎,變易思維強調對立兩面的相互作用推動事物的發生髮展變化。

在中國哲學史上,變易思維的產生淵遠流長。首先,道家學說中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道家的創始者老子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四十二章)說明「道」作為宇宙的本源,其內部總是包含著陰陽對立的兩種勢力,正是這兩種對立力量的推動,產生了萬事萬物,由「一」到「二」到「三」到「萬物」的過程正是道化萬物的過程。老子還提出「反者道之動」的著名命題,說明事物的發展是一個向其對立面轉化的過程。莊子也強調事物的變化,將事物生殺盛衰之化視為一個具有連續性、整體性的變動不息的洪流。儒家也把宇宙看成是變動不居的過程。孔子曾說:「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論語·陽貨》),把自然界的變化看成是一個如江河之水流動的連續過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論語·子罕》)。提出「叩其兩端而竭焉」(《論語·子罕》),強調要考察問題的兩個方面。作為先秦哲學的集大成者,《易傳》表現出更為明顯的變易思維特徵。如果說《易經》本身就是一部研究「變易」的著作,那麼,作為《易經》解釋之作的《易傳》更是明確的把宇宙規定為一個運動變化的大過程。《周易·繫辭傳》曰:「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一陰一陽之謂道。」「剛柔相推而生變化。」認為宇宙的本性就是變動不居的,天地萬物均處於運動變化的狀態,相反相成,相反的雙方、對立的兩面(陰與陽,剛與柔)是事物變化的根本原因。這一思想直接影響了《黃帝內經》醫學體系的形成。

(二)《內經》中的變易思維

 

1、運用變易思維說明人體生命運動變化過程。《內經》認為人體生命是一個生長壯老已的運動變化過程,臟腑經絡氣血具有升降出入運動機制與規律。《素問·玉版論要》說:「道之至數……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認為有序的運動變化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內經》還認為,要維持人體生命的正常運轉,關鍵是保持動態平衡,具體表現為陰陽對立統一,氣血相輔相成,氣機升降出入,以及營衛循環不止。

2、運用變易思維說明病理現象及其變化和發展的規律。《內經》從致病因素與抗病能力雙方的對立鬥爭與勝負關係論疾病發生機理,導致疾病發生的雙方又互為消長,具有相對的性質,因而提出「生病起於過用」(《素問·經脈別論》)的發病觀。又如《內經》從人體各層次機能的紊亂失調以至於衰竭分離認識病理變化,人體陰陽的和諧平衡被破壞如陰陽失調、氣機升降出入逆亂,則會致病。從氣的升降出入來看,《素問·六微旨大論》中說:「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說明沒有升降出入,便沒有生長壯老已的生命過程,也沒有自然界生長化收藏的生化過程,升降出入的反常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3、運用變易思維指導中醫臨床診斷和治療。《內經》認為診斷施治,必須先審陰陽。要依據陰陽、寒熱、虛實、表裡、氣血、水火、標本等對立統一的關係的不同性質及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規律確立不同病症的證治規律。就治療而言,《內經》依據本質與現象的辯證關係,提出了治病求本、補瀉調整、因勢利導等治療法則。形成了病治從逆、病治異同等具體治法,法隨病變。《內經》還提出病有標本,治有先後緩急的治則和因勢利導、補虛瀉實治法。

4、運用變易思維指導疾病的預防與養生。《內經》認為,疾病應以預防為主,人體如能陰陽協調,並與天地間陰陽變化相協調,就可以作到防患病於未然,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故《素問·生氣通天論》曰:「是以聖人陳陰陽,經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綜上所述,《內經》在研究人體生理、病理和疾病診治過程中,大量運用了變易思維的原則,使主觀認識符合生命運動的客觀變易過程。從變易思維本身的性質來看,它與現代系統科學的某些原則非常接近,都主張把事物當作一個有機整體來看待,並強調從組成事物整體的各個要素間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上理解事物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它們都強調事物的變化是一個「反覆」的轉化過程。但是,《內經》變易思維對組成事物整體的各要素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缺乏明確的科學根據,因而,只能說它是樸素的系統變易觀,它對事物整體的認識也是籠統的、模糊的。往往更強調事物的變化是一個循環反覆的封閉性過程,而不是系統科學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開放性的變化過程。從實現傳統醫學的現代化來看,變易思維既有崇尚變易、窮則思變的積極的一面,也有因循保守、安於現狀的消極一面。

 

 

「氣-陰陽-五行」論

 

「氣」「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被中國古代多數哲學家用來說明宇宙的本原、事物的構成及變化規律。《內經》採用「氣」「陰陽「五行」的範疇和「氣-陰陽-五行」模型說明人體生命的本質動力、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診斷治療。可以說「氣-陰陽-五行」是中醫學的理論基礎和哲學指導。

一、「氣-陰陽-五行」的來源

(一)氣的來源

氣」字「甲骨文中已經出現,原指氣體狀態的存在物,如雲氣、蒸氣、煙氣以及風等。甲骨文中還有「雲」、「風」等記載。「氣」的概念在古籍文獻中最早見於《國語·周語》。西周末期,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三川皆地震,伯陽父解釋說:「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這裡的「氣」指天地之氣、陰陽之氣,已從表示具體的存在物演變為一個抽象的具有哲學意味的概念。

春秋時代,老子、孔子都講過「氣」。《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四十二章》)這裡的「氣」是一個哲學概念,「沖氣」就是陰氣與陽氣的調和、和合。戰國時期,《孟子》、《管子》、《莊子》、《荀子》都講「氣」,而且大都是從哲學上講的。集先秦諸子之大成的《易傳》,提出了「氣」化生萬物:「精氣為物,遊魂為變。」「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繫辭傳》)「二氣感應而相與……觀其所感而天下萬物之情可見矣。」(《咸·彖傳》)認為天下萬物皆由陰陽二氣相感交合而生成。在漢代,「氣」已是一個重要的哲學範疇。

(二)陰陽的來源

「陰陽」觀念起源很早,大約在上古農耕時代。上古時代人們觀察日月之象,晝夜、陰晴、寒暑變化,發現大量相反相對現象,又在農業生產中發現向陽者豐收、背陰者減產等現象,殷、周時期,人們就總結出「相其陰陽」的生產經驗。最早記載陰陽觀念的是《易經》。《易經》大約成書於西周前期,由六十四卦符號系統與六十四卦文字系統(包括六十四條卦辭、三百八十六條爻辭)組成。其最基本的符號是「兩爻」:「—」和「--」,反映了上古先哲的陰陽觀念。在卦爻辭文字中,也有大量的表示陰陽對立的詞語,如乾坤、泰否、剝復、損益、既濟未濟等卦名,還有吉凶、上下、大小、往來等卦爻辭詞語。可見至遲在殷、周之際,陰陽觀念已相當成熟。從《尚書》、《詩經》等古籍看,也反映了陰陽的觀念。

突破原始意義而開始具有哲學意義的「陰陽」概念出現在《國語》、《左傳》中。據《國語·周語》的記載,「陰陽」概念的出現至遲是在西周末年。周宣王即位(公元前827年),卿士虢文公勸訴宣王不可廢除籍田儀式,其中以「陰陽」二氣解釋土地解凍、春雷震動的原因:「陰陽分布,震雷出滯。」(《國語·周語上》)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太史伯陽父以「陰陽」二氣解釋地震:「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國語·周語上》)可見,西周末年的「陰陽」已抽象為具有普適意義的「二氣」。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雜家都普通使用「陰陽」概念。道家的創始人老子是第一個真正將「陰陽」提升為哲學範疇的哲學家。戰國時期更出現了專論陰陽的陰陽家,以鄒衍為代表的陰陽家不僅融合了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而且以陰陽五行解釋季節變化和農作物生長,解釋王朝的更替、政治的興衰。

將「陰陽」思想更加系統化、理論化,並達到空前水平的是於戰國時期成書的《易傳》。《易傳》將「陰陽」提升到哲學本體論層面,並明確提出「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命題。可以說《易傳》是我國第一部系統論述陰陽哲學的專著。

 

(三)五行的來源

「五行」說起源於殷商時代,當時出現了「四方」觀念,甲骨文中有「四方」和「四方風」的記載,從中央看四方乃是殷人的方位觀。殷商大墓和明堂中有大量的表示五方圖案的構造。「五行」概念大約出現在周代。春秋時代出現五行相勝學說。戰國時代出現五行相生學說、五行與陰陽配合學說,此時五行已成為一種宇宙模型被廣泛運用;到了漢代,陰陽五行已共同成為神聖不可更改的世界觀、方法論,並一直延續到清末。

從現存文獻看,最早記載「五行」概念的是《尚書》,《尚書》有兩篇文獻中提到「五行」一詞,一篇是《夏書·甘誓》,一篇是《周書·洪範》;另一篇文獻《虞書·大禹謨》提到了「五行」的具體名目。先秦古籍《逸周書》也提到了「五行」,並有五行相勝的記載。《左傳》、《國語》中記載了大量的有關「五行」的言論或事件。先秦諸子如《孫子》、《墨子》、《管子》等均有關於「五行」的記載。子思和孟子「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荀子·非十二子》)鄒衍第一次把陰陽說和五行說結合起來,用陰陽消長的道理來說明五行的運動變化,構成陰陽五行說。並提出「五德終始」(又稱「五德轉移」)說,用五行相勝的過程解釋社會歷史的發展。漢代是陰陽五行學說被泛化和神學化的時代,漢武帝時,董仲舒將陰陽五行由對自然現象的認識模型一躍而變成對社會政治的說理工具。可以說兩漢時期重要的學術著作幾乎都涉及到五行。

 

二、「氣-陰陽-五行」的內涵及其關係

(一)氣的內涵

從字義上看,「氣」主要指為風、雲、霧等自然界的氣體存在物。《說文解字》說:「氣,雲氣也,象形。」氣為。《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號。」也指精良的粟米,引申為物之精華,即「精氣」。

作為一個哲學概念,「氣」意義主要有:

(1)氣是天地萬物的本原,是生命的基本條件。《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里,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和濁陰是氣的兩種形式,陰陽二氣不僅產生天地,而且產生萬物,包括人,《素問·寶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

(2)氣是無形的客觀存在。《素問·六微旨大論》認為氣的升降出入,表現為「無形無患」。氣無形但氣聚為有形。《素問·六節藏象論》說:「氣合而有形。」

(3)氣是天地萬物感應的中介。物體與物體之間充滿了氣,每一個物體內部也充滿了氣,充斥於天地萬物之間的氣是聯繫天地萬物的中介,也是聯繫每一物體內部各部分的中介。萬物以氣為中介,相互感應,相互融和。正因為有了氣,所以天地萬物才成為一個合一的整體,每一個事物才成為一個內部互有關連的整體。

(二)陰陽的內涵

從字義上看,「陰陽」指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與陽光照射到的地方。《說文解字》:「陰,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陽,高明也。」段註:「山南曰陽。」從《尚書》、《詩經》中「陰」「陽」的意義看,大部分取此義。

作為一個哲學概念,「陰陽」主要指事物相對、相反但又合和、統一的屬性。老子第一次將萬物看成「負陰而抱陽」,即認為萬物都具有陰陽合抱的屬性。《管子》、《莊子》進一步將陰陽與動靜相聯繫,發揮「陰陽」的屬性涵義。而真正完成並普遍使用「陰陽」屬性涵義的是《易傳》。《易傳》「陰陽」雖也指日月、天地、乾坤等有形實體,但更多的是指剛柔、進退、往來、動靜、闔辟、寒暑、伸屈、尊卑、吉凶、貴賤、險易、大小、得失、遠近、健順等相對屬性。「陰陽」往往與「氣」連用,表明陰陽是兩種無形的「氣」。

陰與陽的關係主要有:陰陽互根、陰陽互動、陰陽互制、陰陽消息、陰陽交感、陰陽轉化、陰陽爭擾、陰陽勝復,等。

(三)五行的內涵與關係

「五行」的最初意義指「五材」,即木、火、土、金、水五種具體的、基本物質、質料。《尚書·洪範》首次將五行稱為水、火、木、金、土,《左傳》、《國語》常將「地之五行」與「天之三辰」、「天之六氣」相併稱。作為哲學概念,「五行」主要指「五性」,即潤下、炎上、曲直、從革、稼穡五種基本功能屬性,這是《尚書·洪範》首次規定的。後世對五行的解釋基本上沒有偏離《洪範》的這種屬性規定。歸納五行的基本意義為:水,表示有潤下、寒冷屬性和功能的事物或現象;火,表示具有炎熱、向上屬性和功能的事物或現象;木,表示具有生髮、條達、曲直屬性和功能的事物和現象;金,表示具有清靜、肅殺、從革屬性和功能的事物和現象;土,表示具有生養、化育屬性和功能的事物和現象。後又被用於表示「五倫」即仁、義、禮、信(聖)五種道德倫常、「五類」即木、火、土、金、水五種分類原則。

五行之間的關係主要有生克、乘侮、勝復、制化等。

三、「氣-陰陽-五行」的特性

「氣-陰陽-五行」不僅是《內經》重要的概念範疇,而且是《內經》最基本的思維模式。

(一)「氣-陰陽-五行」模型的特性

1、功能性。「氣-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認識宇宙生命現象的思維模型,表示的是關係實在、功能實在,而不是物質實體、形態實體。雖然「氣」「陰陽」「五行」最早都表示特定的物質實體,但當它一旦成為一種思維模型,一旦成為一個哲學範疇,並被中醫廣泛運用時,它就不再是指有形態結構的物質、實體。如「氣」已經從雲、風、霧等有形可感的實物轉變為無形的抽象概念。「氣」原本有兩種狀態:一種是凝聚的、有形的狀態,分散細小的氣凝聚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一種是彌散的、無形的狀態,細小分散的氣由於不停地運動彌散而看不見摸不著。有形的氣習慣上稱為「形」,無形的氣習慣上稱「氣」。「氣」具有超形態性,氣非形而是形之本。「陰陽」從單純指背陰、向陽的實體轉變為兩種相反、相對的功能屬性。「陰陽」上升為哲學概念以後,已不再單純指背陰、向陽的實體,而是指兩種相反、相對的功能屬性:凡具有推動、溫煦、興奮、發散、上升的功能,則屬於「陽」;凡具有靜止、寒冷、抑制、凝聚、下降的功能,則屬於「陰」。「五行」從五種實體的元素材料轉變為五種基本功能屬性。「氣-陰陽-五行」作為一種模型,從物質實體轉變為關係實在、功能實在。

 

2、互換性。「氣-陰陽-五行」是一個三級合一的思維模型,三者之間具有互換性。從氣的角度看,陰陽是二氣,五行是五氣;從陰陽角度看,氣是陰陽的未分狀態,五行是陰陽的分化狀態。氣-陰陽-五行是一個逐漸生成和分化的過程,是三個不同的層次。氣生陰陽,陰陽生五行。《周易·繫辭傳》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氣)生兩儀(陰陽)為第一級劃分,陰陽生四象(太陽、太陰、少陽、少陰)為第二級劃分,四象生八卦為第三級劃分。《內經》根據人體的實際情況對陰陽作了有限的劃分,其中「三陰三陽」是中醫的發明。從某種意義上說,五行也是陰陽所化生。

3、普遍性。「氣-陰陽-五行」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思維模型,萬事萬物都適用於這一模型。它們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分而言之,「氣」至大而無外、至小而無內,充滿宇宙萬物之中,《莊子·知北游》說:「通天下一氣耳。」氣不僅生成萬物,而且充斥萬物生長化收藏的整個過程當中,連貫而不間斷。陰陽和五行作為兩種與五種有關聯的氣同樣也是普遍存在的,天地萬物皆涵陰陽五行之氣;同時陰陽五行作為特殊的分類方法,可以運用於世界萬事萬物。

(二)「氣」「陰陽」「五行」 概念的特性

作為單個的醫學哲學概念,「氣」「陰陽」「五行」除了都具有功能性、超形態性、普遍性外,又有各自的特性。

1、「氣」的運動性與滲透性

哲學意義上的「氣」已與「形」分立,「形」是有形的、靜態的,「氣」則是無形的、動態的。「氣」具有運動不息、變化不止、連續不斷的特性。氣的運動有升降出入等形式。氣的運動稱為氣機,氣機必然產生各種變化,從而化生天地萬物,稱為氣化。氣化學說經歷了精氣與元氣兩個發展階段。氣機與氣化的關係:氣機是氣化的前提,氣化是氣機的結果。沒有氣的運動就沒有氣的化生,沒有氣的化生就沒有世界萬物的運動變化。氣無形質而可以滲透、貫穿到一切有形質的事物之中,無處不入,無時不入;同時氣又可以吸收其他事物的成分而組成各種各樣的氣,如陽氣、陰氣、天氣、地氣、風氣、雲氣等。

2、「陰陽」相對性

事物的陰陽屬性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具體表現為,一是陰陽要隨著比較標準的改變而改變。陰陽是通過比較而確定的,單一方面無法定陰陽,沒有比較標準也不能定陰陽,比較的標準不同,作出的陰陽判斷也不同,如以0度水為標準,則-1度水是陰,1度水是陽;如以10度水為標準,則1度水為陰,11度水為陽。二是陰陽要隨著關係的改變而改變。陰陽並不是實體,也不是事物所固有的本質,陰陽表示的是事物之間的關係。如在男與女這組關係中,男是陽,女是陰;而在父母與子女這組關係中,母(女)則為陽,子(男)則為陰。三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因為陰陽是層層可分的,陰陽中復有陰陽。如晝為陽、夜為陰;晝中上午為陽(陽中之陽)、下午為陰(陽中之陰),夜中前半夜為陰(陰中之陰)、後半夜為陽(陰中之陽)。

3、「五行」的時序性

五行常用來表示五類事物之間的排列次序和變化過程。《尚書·洪範》:「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這種次序被後世用來說明事物發展的節律和周期。然而五行次序並不是固定的,在不同著作中往往有不同的次序,甚至同一部著作在不同篇章中也會出現不同的五行次序,如《管子》、《黃帝內經》等。不同的五行次序往往反映不同的宇宙發生觀、事物運動周期觀。五行的排列次序大多數書上並沒有標明「一二三四五」的次序。從各種五行次序看,有的用的是相生次序,有的用的是相剋次序,有的則混雜不一。五行的次序往往與社會歷史、一年四季等配合,用來說明各自的循環周期、興衰變化。

四、「氣-陰陽-五行」 在建構中醫學體系中的作用

「氣-陰陽-五行」在《內經》中有的是哲學概念,有的是醫學概念,更多的則是醫學哲學相混合的概念,這些概念範疇在建構中醫學體系中起到重要作用;「氣-陰陽-五行」還是《內經》最重要、最基本的思維模型,這一模型被廣泛運用於說明人體生命的生成與活動、人體生命的功能結構、人體病理變化、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一)人體生命的生成與活動

《內經》用「氣」說明人體生命的本原和生成。如《素問·寶命全形論》說: 「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從本體論層面說明「氣」是人的總體來源。從個體生成層面上說,生命的直接來源是父母陰陽兩精的結合,父母精血被稱為先天之精氣,如《靈樞·天年》:「人之始生……以母為基,以父為楯。」人既生之後,其發育、成長、生存所需的物質能量,則靠水谷精微及大氣,稱之為後天之精氣。《素問·六節藏象論》:「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之五味。」《內經》認為正氣、精氣是生命活動的動力。人的五臟、六腑、形體、官竅、血、津液等生理功能活動,都必須在氣的推動下進行,如肺司呼吸,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肝主疏泄氣機等。

 

用陰陽思維模式說明人的生命活動,如《素問·六微旨大論》認為氣化有升降出入四種形態,升降出入即是兩對陰陽,「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在正常情況下,氣的「出」與「入」、「升」與「降」是相對的,相反而相成,是一種動態的有序的過程,從而保持了生命的正常、旺盛的活動;人體生命的功能結構

用「氣」說明人體生命的功能結構。《內經》將人體生命的功能結構看成是各種「氣」的作用。人有各種各樣的「氣」,僅就人體部位功能而言就有:臟腑之氣(包括五臟之氣、六腑之氣),經絡之氣(如十二經氣或真氣),俞穴之氣(俞穴又稱氣穴、氣門、節氣),形體之氣(形體上中下之氣、頭身四肢之氣、筋脈肌皮骨各部之氣),特定聚散分布之氣(元氣、宗氣、營氣、衛氣),等等。

用「陰陽」說明人體組織結構與生理功能。《內經》以「陰陽」分析概括人的組織結構、人體整體和局部的生理功能認為人體組織結構。「陰陽」被中醫用來區分不同生理功能的物質及屬性。就功能與物質而言,則功能為陽,物質為陰。就精與氣而言,則精為陰,氣為陽。就營氣與衛氣而言,則營氣為陰,衛氣為陽。《內經》反覆強調「生之本,本於陰陽」,並把機體的正常狀態稱為「陰平陽秘」、「陰陽勻平」,不是指陰陽的絕對平衡,而是強調人體生命運動過程是一個陰陽制約、陰陽消長的過程,陰陽雙方要達到動態的平衡、動態的和諧。

用五行說明人體五髒的生理功能。五行與五髒的配屬經過了一個從經學到醫學、從物質實體到功能實在的過程。《黃帝內經》五行-五髒的模式,將五行與五髒的功能屬性作了規範和確定,以五行功能說明五髒的生理功能,從而打破了解剖學五髒的功能界線,上升為五大功能系統。五臟是一個中心,不僅將人體各種組織器官一一對應地聯繫在一起,而且將自然界的時間、空間、氣味、色彩、味道等因素有機地聯繫起來,構成了一個天人相應、內外相通的功能網路。五髒的生理功能是依據五行的生克制化原理聯繫在一起的。五行—五臟之間的相生相剋是雙向的,正因為有這種雙向聯繫,才使人體生理功能得以協調和正常。

(二)人體病理變化

用氣機失調說明人體病理變化。如精氣不足,稱為氣虛;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不能保持協調平衡,稱為「氣機失調」升多降少,謂之氣逆;升少降多,謂之氣陷。氣的運動受阻,運動不利,稱作「氣機不暢」;氣的運動受阻嚴重並在某些局部淤滯不通,稱為「氣滯」;氣的外出運動太過,稱作「氣脫」;氣的出入運動不及而結聚於內,稱作「氣結」、「氣鬱」,嚴重者稱為「氣閉」。氣機失調,表現在臟腑上可見:脾失宣降,胃氣上逆,脾氣下陷,腎不納氣,肝氣鬱結,等等。

用陰陽盛衰說明人體病理變化。疾病的發生髮展與正氣、邪氣有關。正氣分陰陽——陰氣與陽氣;邪氣分陰陽——陰邪與陽邪。在六淫邪氣中,寒、燥、濕為陰邪,風、暑、火(熱)為陽邪。以陰陽偏盛(勝)、陰陽偏衰概括。

用五行生剋乘侮說明五臟病理變化。疾病傳變分為兩類:一是相生關係的「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如「水不涵木」證、心肝血虛證。二是相剋關係的「相乘」、「相侮」。如「木旺乘土」證、「土虛水侮」證。此外,五行理論還用來說明五髒的發病與季節的關係、五髒髮病的規律與預後的規律等。

(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用氣-陰陽說明疾病的診斷治療。如以「陰陽」概括病變部位、性質及癥狀的屬性,作為辨證的綱領。治療疾病,就是調整失衡失調的陰陽,使之恢復到相對平衡的健康狀態,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陰陽學說還可用於分析歸納藥物的性能,指導養生健體、預防疾病各個方面。

用五行說明疾病的診斷治療。如根據五色之間以及色脈之間的生克關係,推斷病情的輕重及疾病的預後。用於治療,主要判斷一臟受病涉及另一臟,依五行生剋乘侮規律作出相應的調整,以控制其傳變;根據五行相生原理確定了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治則如滋水涵木、益火補土等治法,根據五行相剋原理確定了抑強、扶弱的治則和抑木扶土、培土製水、佐金平木、瀉南補北等治法。

 

 

《黃帝內經》取象比類思維

 

 

一、取象比類的內涵與特徵

(一)取象比類的內涵

所謂取象比類,指運用帶有感性、形象、直觀的概念、符號表達對象世界的抽象意義,通過類比、象徵方式把握對象世界聯繫的思維方法,又稱為「意象」思維方法。具體地說,就是在思維過程中以「象」為工具,以認識、領悟、模擬客體為目的的方法。取「象」是為了歸類或比類,即根據被研究對象與已知對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導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或類同。取象的範圍不是局限於具體事物的物象、事象,而是在功能關係、動態屬性相同的前提下可以無限地類推、類比。

中華民族的意象思維在古代得到特別的發展而早熟,《周易·繫辭傳》說:「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見乃謂之象。」「象」字有三重涵義:一指事物可以感知的現象,包括肉眼可以看見的物象和雖肉眼無法看見但可以感知的物象;二指摹擬的象徵性符號,如卦象、爻象;三指取象、象徵,為動詞意。「意」是「象」所象徵的事物蘊涵的特性和規律。《易傳·繫辭傳》說:「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莊子·天道》說:「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所謂「意象」就是經過人為抽象、體悟而提煉出來的帶有感性形象的概念或意義符號。就「象」與「意」的關係而言,意為象之本,象為意之用;象從意,意主象。意象思維的含義在於:一方面它通過形象性的概念與符號去理解對象世界的抽象意義,另一方面它又通過帶有直觀性的類比推理形式去把握和認識對象世界的聯繫。傳統哲學的意象思維滲透到《內經》中,成為中醫學思維方式的主要內容之一。

(二)取象比類的特徵

取象比類思維方式的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注重整體、類比

《內經》不但將人本身各部分之間看成一個整體,而且將人與自然看成一個整體。在「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的思維指導下,採用類比、類推的方法,將人體各部分與外界各事物融為一體。對人體各部分不作個體的、深入的分析,對人與外界事物為什麼「合一」、怎樣「合一」不進行具體的分析,只重視在「象」的模型範式上的歸類「合一」。中醫對疾病的認識也體現這一特點。

2.注重動態、功能

《內經》類比之「象」是動態、功能之「象」。《內經》很多概念只代表功能,不一定非有實體結構。《靈樞·陰陽系日月》說:「陰陽者,有名而無形。」「陰陽」已從「日月」的實體意義抽象為動態範疇,是泛指,指事物的共性,而不是指具體事物的形體。《內經》「臟象」注重臟腑之「象」,不是指生理解剖意義上的實體結構,而是指功能相同、時空節律形態具有同步性、全息性和一組動態結構。

3.注重直覺、體悟

《內經》取象比類體現了直覺體悟的認知方法。由取象比類所建立的臟象、經絡學說主要是通過直覺體悟感知的。臟腑的生理結構與人體實際解剖部位並不相同,說明不是由實證方法得出的。經絡主要是體悟循經感傳之「象」的產物。《內經》在診斷、辨證上更體現了這一特點。望聞問切四診是一套由表知里的診斷方法,通過對臟器經絡的功能性變化之「象」的感知,把握疾病發生病因、病變機理。

二、取象比類方法的運用

取象比類思維方法在《內經》中有廣泛的運用。

1、運用取象比類法建構藏象理論

藏象學說是《內經》理論的核心內容,對於藏象理論的形成,《素問·五臟生成論》提出「五臟之象,可以類推」的原則,王冰注釋:「象,謂氣象也。言五臟雖隱而不見,然其氣象性用,猶可以物類推之。」張介賓說:「象,形象也。藏居於內,形見於外,故曰藏象」。(《類經·藏象類》)根據五行之象,《素問·金匱真言論》從直觀經驗入手,按照功能行為的相同或相似歸為同類的原則,將自然界和人體分為五類,然後發掘出蘊涵於「象」中的深層的藏象理論。首先,以五行之象類推五髒的功能作用。如肝象木而曲直,心象火而炎上,脾象土而安靜,肺象金而剛決,腎象水而潤下。其次,以五行之象類推五臟外合體竅、通於天氣的理論。將人體臟腑、器官、生理部位和情志活動與外界的聲音、顏色、季節、氣候、方位、味道等分門別類地歸屬在一起。如心臟,其基本功能是主神明,主血脈,宇宙萬物中的赤色、徵音、火、夏、熱、南方、苦味等均可歸屬於心。

2、運用取象比類法認識疾病的狀態和表現

中醫重「證」不重「病」。將各種病症表現歸結為「證」。如眩暈欲撲、手足抽搐、震顫等病症,都具有動搖的特徵,與善動的風相同,故可歸為「風證」。又如,中醫從體表五色和不同器官組織的改變所歸屬的五行,以診斷五髒的疾病。如「肺熱者色白而毛敗,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肝熱者色蒼而爪枯,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腎熱者色黑而齒槁。」

 

3.運用取數比類法說明生理病理現象

《內經》所取之「數」實際上就是一種特殊的「象」,它並不偏向於定量,而是偏向於定性。取數比類是以易數表示「象」的意義,並通過易數推演事物變化規律的方法。易數主要有卦爻數、干支數、五行生成數(即後世所謂的「河圖數」)和九宮數(即後世所謂的「洛書數」)。《素問·金匱真言論》用依五行生成數圖中的成數五、六、七、八、九配五髒的肝、心、脾、肺、腎,肝木成數為八,心火成數為七,脾土成數為五(十),肺金成數為九,腎水成數為六,說明「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的整體聯繫。《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以「太過者其數成,不及者其數生,土常以生也」及數的生克勝復之理闡釋五運六氣的常變規律。《素問》運氣七篇用的是干支之數,通過取數比類推測六十年氣候的變化規律及其與人體疾病的關係。《素問·上古天真論》人體發育與生殖基數的女七男八,即陰陽進退之數。此外,《內經》中「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別、「三」陰「三」陽、「五」運「六」氣、「五」輪「八」廓、「六」淫「七」情、「三」部「九」候、「八」綱辨證、「八」法、「四」氣「五」味、「五」腧穴、「八」會穴,等等,均是運數思維的體現。

值得注意的是,取象比類作為人類把握對象世界的一種方式,歷來就具有很重要的認識論價值和科學價值。通過類比,可以啟迪人的思維,幫助人們打開想像的翅膀,由此推彼,觸類旁通,去認識和發現新的事物。醫家們在醫學實踐中運用這一思維方法,發明了不少新的診療方法。但是,取象比類這一思維方法的缺陷也很明顯,那就是過於注重事物或現象的共性、共同點和相似點,忽視了不同事物的特性和不同點。如果所推導出的屬性恰好是它們的不同點,那麼得出的結論就必然是錯誤的。

 

 

《黃帝內經》整體思維

 

 

「天人合一」是整體思維的根本特點。所謂整體思維,就是以普遍聯繫、相互制約的觀點看待世界及一切事物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不僅把整個世界視為一個大的有機整體,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連續的、不可割裂的,事物和事物之間具有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關係,而且把每一個事物的各部分又各自視為一個小的有機整體,部分作為整體的構成要素,其本身也是一個連續、不可割裂的整體,部分與部分呈現出多種因素、多種部件的普遍聯繫。認為天與人之間、事物與事物之間同源、同構、同序、同律。中國傳統哲學,不論儒家還是道家,都強調整體思維。在長期的醫學實踐中,《內經》又將傳統哲學的整體性思維具體化、科學化。

在整體思維指導下,《內經》建構了一個三才合一的整體醫學模式,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並以三才為經、五行為緯,論述天、地、人諸事物的類屬及其相互關係。整體思維體現在《內經》藏象學說、病機學說、診法學說、治療學說、養生學說等各方面。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兩點。

1.人體本身是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

《內經》將人體本身看成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人體內部部分與部分之間既是連續的、不可割裂的,又是互相制約、互為作用的。《內經》將人體生命活動整體系統各部分、各要素(子系統)的有機聯繫歸結為陰陽對立統一、五行生剋制化、氣機升降出入三種模式。用陰陽模式說明人體生命活動由相互聯繫、相互對立、相互制約、相互轉化的兩大類生理機能結構組成;用五行模式說明人體五臟功能活動是多級多路反饋聯繫的有機系統;用氣機升降出入模式說明人不但與自然界交換物質、能量、信息,而且人體內部物質、能量與信息也是運動轉化的。

《內經》認為在人生命活動中,人的生理、心理、軀體三者是有機聯繫的,即生命能力與軀體形骸之間、精神心理與軀體生理之間有著密切關係,提出了「形神一體」和「心身一體」的觀念。在形態結構上,中醫學認為人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系統把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全身組織器官組合成一有機的整體,並通過精、氣、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機體統一的機能活動。在生理功能上,中醫學認為人體的各個臟腑器官都是互相協調活動的,任何一個臟腑、器官、組織的活動都是整體機能活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個器官、組織在這個整體中既分工不同,又密切配合。在人體這個系統中,臟腑經絡、形體官竅、精氣神等要素之間具有相互作用的整體調控規律,在每一臟腑經絡、形體官竅的子系統中又有更小的子系統,又各有陰陽、氣血。在病理變化上,中醫著眼於分析局部病變所反映的整體病理狀態,局部病變對其他部分、對整體的影響,注重對人天系統、人體內五臟經絡系統、五臟經絡內各子系統等各級系統進行調控,以抑制其病理變化。在疾病診斷上,通過觀察分析五官、形體、色脈等的外在病理表現,分析、揣測內在臟腑的病變情況,從而對患者作出正確的判斷,並進行治療。《內經》中有關脈診、目診、面診等全息診法記載,正是整體思維的反映。在疾病治療上,既注意臟、腑、形、竅之間的聯繫,也注意五臟系統之間的聯繫。在養生保健上,也體現整體觀念,如在養生動靜關係上強調要動中寓靜、動靜結合、動而中節。

2.人與外界環境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內經》不僅認為人體本身是一個有機整體,而且認為人與天也是一個有機整體。《內經》有「生氣通天」的論斷,認為「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靈樞·歲露》),強調人與外界環境的密切聯繫,從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整體聯繫中考察人體生理、心理、病理過程,研究人體開放系統與周圍環境交換物質、信息、能量以及隨宇宙節律進行新陳代謝活動的規律,並提出相應的治療養生方法。

人生活於自然環境之中,當自然環境發生變化時,人體也會發生與之相應的變化。《內經》根據五行學說,把一年分為五季,認為春溫、夏熱、長夏濕、秋燥、冬寒就是一年四時中氣候變化的一般規律。在四時氣候的規律性變化影響下,人也表現出春生、夏長、長夏化、秋收、冬藏等相應的生理變化過程。一日晝夜昏晨自然界陰陽的消長也對人產生一定的作用。《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說:「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人體的機能活動產生與晝夜節律變化相似的變化以適應環境的改變。如《素問·生氣通天論》說:「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地理區域是自然環境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不同地區,由於氣候、土質和水質不同,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生理機能和心理活動。如江南地區地勢低平,多濕熱,故人體的腠理多疏鬆,體格多瘦削;西北地區地勢高而多山,多燥寒,故人體的腠理多緻密,體格偏壯實。生活在已經習慣的環境中,一旦易地而居,許多人初期都感到不太適應,但經過一定的時間,大多數人是能夠逐漸適應的。人是社會的人,社會環境同樣會影響人的機能活動,關乎人體的健康與疾病。《內經》指出:「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始富後貧,雖不傷邪,皮焦筋屈,痿為攣。」(《素問·疏五過論》)說明社會環境的劇烈變動對人的心身機能的巨大影響。《內經》強調人因社會經濟、政治地位不同,在體質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疾病治療時要因人而異。

總之,《內經》整體思維是一種有機論思維,它與西方的整體思維有所不同。《內經》強調人體的功能,把現實事物看成是一個自組織的有機系統,整體不可以還原為部分。西方的整體觀是機械決定論的,它注重實體和元素,把現實事物看做是無數的細小部分組成的複合體,整體可以還原為部分。《內經》有機整體性思維具有西方精密的還原分析思維所不可及的視野,能夠發現用分解方法所不能及的客體的一些屬性和特點。但是,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中醫學的整體思維雖然強調對人體、人與自然社會的整體性、統一性的認識,卻缺乏對這一整體各個局部的細緻、精確的認識,因而對整體性和統一性的認識也是不完備的。這種思維雖然缺少片面性,但它的不片面是建立在模糊直觀的基礎之上,中醫理論整體觀帶有原始的、樸素的、直覺的、想像的成分。這是我們在把握中醫學整體思維時應當注意的。《內經》整體思維與現代系統思維有相同之處但不能等同。《內經》整體思維是系統思維的原始形態,具備了系統思維的基本特徵,在一定意義上兩者是一脈相承的。但我們應該看到兩者之間存在較大的不同之處。現代系統論作為嚴格意義上的科學方法論是二十世紀以來人類科學研究的成果,是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內經》整體論與現代系統論並不在同一層次上,因此應積極吸取現代系統論的新思路、新方法,使中醫學整體論躍上新的層次。

 

 

《黃帝內經》變易求和思維

 

一.變易求和的涵義

所謂變易求和是一種傳統的思維方式。變易求和的思維方式不但以運動變化的觀點考察一切事物,而且以統一和諧的觀點考察事物的運動變化。變易求和思維從屬於辯證思維。所謂辯證思維是指把任何事物都看成是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相互包含的兩個方面的統一體,對立兩面的相互作用推動事物的發生髮展變化的一種思維形式。辯證思維包含相成思維、變易思維、求和思維。相成思維把任何事物都看成是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相互包含的兩個方面的統一體;變易思維強調對立兩面的相互作用推動事物的發生髮展變化;求和思維注重在兩極對立、運動變化中把握事物的和諧統一。可以說相成思維是變易思維、求和思維的基礎,變易思維、求和思維是相成思維的結果。在中國傳統哲學中,變易求和思維一直居於重要地位,它對中醫學理論的產生和發展以及中醫臨床實踐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在中國哲學史上,變易求和思維的產生淵遠流長。首先,道家學說中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道家的創始者老子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四十二章)說明「道」作為宇宙的本源,其內部總是包含著陰陽對立的兩種勢力,正是這兩種對立力量的推動,產生了萬事萬物,由「一」到「二」到「三」到「萬物」的過程正是道化萬物的過程。老子還提出「反者道之動」的著名命題,說明事物的發展是一個向其對立面轉化的過程。莊子也強調事物的變化,將事物生殺盛衰之化視為一個具有連續性、整體性的變動不息的洪流。儒家也把宇宙看成是變動不居的過程。孔子曾說:「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論語·陽貨》),把自然界的變化看成是一個如江河之水流動的連續過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論語·子罕》)。提出「叩其兩端而竭焉」(《論語·子罕》),強調要考察問題的兩個方面。作為先秦哲學的集大成者,《易傳》表現出更為明顯的變易思維特徵。如果說《易經》本身就是一部研究「變易」的著作,那麼,作為《易經》解釋之作的《易傳》更是明確的把宇宙規定為一個運動變化的大過程。《周易·繫辭傳》曰:「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一陰一陽之謂道。」「剛柔相推而生變化。」認為宇宙的本性就是變動不居的,天地萬物均處於運動變化的狀態,相反相成,相反的雙方、對立的兩面(陰與陽,剛與柔)是事物變化的根本原因。這一思想直接影響了《黃帝內經》醫學體系的形成。

二.變易求和方法的運用

1、運用變易求和思維方法說明人體生命運動變化過程

《內經》認為人體生命是一個生長壯老已的運動變化過程,臟腑經絡氣血具有升降出入運動機制與規律。《素問·玉版論要》說:「道之至數……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認為有序的運動變化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神轉不回」是說存在於生命體內的「神機」,永遠循陰陽消長、五行休王方向有序運轉,不可休止,亦不可逆轉;「回則不轉,乃失其機」是說如果神機逆轉則開始疾病過程,乃至於死亡。《內經》還認為,要維持人體生命的正常運轉,關鍵是保持和諧和動態平衡,《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醫學的目的是「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具體表現為陰陽對立統一,氣血相輔相成,氣機升降出入,以及營衛循環不止。《素問·生氣通天論》以「陰平陽秘」的和諧、平衡狀態作為健康標準;《素問·五臟別論》強調臟腑藏瀉之和;《素問·至真要大論》以「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令其調達而致和平」作為治療追求的目標。

2、運用變易求和思維方法說明人體臟腑經絡屬性及其相互關係

《內經》運用陰陽對立統一、變化和諧的辯證思維方法來說明人體的臟腑經絡,反映人體的本質和發展規律。以當時流行的陰陽學說來分析人體內各種關係,並把人體器官概括為五臟六腑,把人體生理功能歸結為臟腑陰陽,認為五臟屬陰,六腑屬陽;五臟之中,心肺屬陽,肝脾腎屬陰;而心肺之中,心又為陽中之陽,肺又是陽中之陰。同樣,經絡之中經屬陰,絡屬陽;經之中有陰經陽經,絡之中有陰絡陽絡等等依次類推。《內經》的陰陽是多層次的,如天地陰陽,天之陰陽,地之陰陽;身形陰陽,形氣陰陽,臟腑陰陽,五臟陰陽等。層次不同,各以對立面為前提,目的是將人的功能活動依性質不同分為不同的對立面,以便從相反功能相互作用的方式上,分析其相成機制和運動變化規律,如氣血營衛、臟腑藏瀉。

 

3、運用變易求和思維方法說明病理現象及其變化和發展的規律

《內經》從致病因素與抗病能力雙方的對立變化與勝負關係論述疾病發生的機理,認為導致疾病發生的雙方又互為消長,具有相對的性質,提出「生病起於過用」(《素問·經脈別論》)的發病觀。從人體各層次機能的紊亂失調以至於衰竭分離認識病理變化,認為陰陽失調、氣機升降出入逆亂即人體陰陽的和諧平衡被破壞就會致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勝(盛)」字表述了陰陽雙方和諧關係的打破。「陰陽勝(盛)衰」理論提綱挈領,有利於對病證的宏觀調控。《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這是從人體陰陽統一和諧角度說明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及病理機制。從氣的角度看,《內經》認為血為有形之物質,氣為無形之功能。「氣主煦之,血主濡之」(《難經·二十二難》)。氣以行血,血以載氣。在氣的生成中,血是生氣之源,為氣之母;在血的生成中,氣能生血。因此,一個健康人必須保持氣血的動態平衡,否則,「氣血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素問·調經論》)。從氣的升降出入來看,《素問·六微旨大論》中說:「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說明沒有升降出入,便沒有生長壯老已的生命過程,也沒有自然界生長化收藏的生化過程,升降出入的反常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4、運用變易求和思維方法指導中醫臨床診斷和治療

《內經》認為診斷施治必須先審陰陽,陰陽是醫道之綱領。如八綱辨證中陰陽是總綱。在紛繁複雜的病理現象中,抽象出陰陽、寒熱、虛實、表裡、氣血、水火、標本、反正等對立統一的關係,認識它們的不同性質及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原則,從而確立不同病症的證治規律。可見陰陽對立統一的辯證思維方法始終貫穿在中醫臨床診斷和治療中。就治療而言,《內經》依據本質與現象的辯證關係,提出了治病求本、補瀉調整、因勢利導等治療法則和病治從逆、病治異同等具體治法,強調法隨病變。《內經》還運用矛盾主次轉變的規律,提出病有標本、治有先後緩急的治則。又如補虛瀉實治法的實質,就是協調機能活動,使之和諧,維持機體內部的和諧統一。因勢利導治法的實質,就是順應上下浮沉、內外出入的自然趨勢而引導病邪外出。

5、運用變易求和思維方法指導疾病的預防與養生

《內經》認為,疾病應以預防為主,人體如能陰陽協調,並與天地間陰陽變化相協調,就可以做到防患病於未然,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故《素問·生氣通天論》曰:「是以聖人陳陰陽,經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綜上所述,《內經》在研究人體生理、病理和疾病診治過程中,大量運用了變易求和思維的原則,使主觀認識符合生命運動的客觀變易過程。從變易求和思維本身的性質來看,它與現代系統科學的某些原則較為接近,都強調從組成事物整體的各個要素間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上理解事物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都強調事物的變化是一個「反覆」的轉化過程,都注重事物運動變化的平衡、和諧狀態。但是,《內經》變易求和思維對組成事物整體的各要素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缺乏明確的科學根據,它對事物整體的認識也是籠統的、模糊的,只能說它是樸素的系統變易觀。由於將強調事物的變化看成是一個循環反覆的封閉性過程,而不是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開放性的變化過程,因而還不是系統科學變化觀。變易求和思維既有崇尚變易、崇尚和諧的積極的一面,也有因循保守、安於現狀的消極的一面。

 

 

《黃帝內經》是一部人文醫學著作

 

 

 《黃帝內經》到底是一本什麼書?各家說法很多:有人說是一本養生的書,有人說是醫學著作,還有人說是一部人文學著作。 《黃帝內經》中有醫學的、倫理學的、哲學的、天文學的、地理學的、心理學的等等內容。因此,大多數人認為它是一部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相結合的著作,我認為在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雙重屬性中,人文科學是佔主要成分的,它創造了一個以人文科學為主要特徵的醫學體系。這個體系與西醫是不同的,西醫是以自然科學為主要特徵的醫學體系。所以可以說《黃帝內經》是一部人文醫學著作。《黃帝內經》裡面講到了藏象、經絡,這些是講中醫的生理的。《內經》還講到疾病的病因、病機、病證,講診斷治療的篇目也有很多。因此它無疑是一部醫學著作,是中國傳統生命科學的著作。  為什麼說它是一部人文醫學著作呢?理由有五個:一是《黃帝內經》講的是人,是以人為核心的,人是鮮活的,而不是冰冷的,具有一種強烈的人文關懷,生命至重,重於千金。二是《黃帝內經》講人的生命是整體的,人不是工具,不是一件東西,不能隨意分割。強調人和自然不能分割,人自身各臟象之間不能分割。三是《黃帝內經》講人的生命又是有差異的、個體性,這種差異性來自於社會、地域、文化、體質、心理等因素,而不全是物質因素。四是《黃帝內經》認為人的生命是可以感知、感受的,是可以給它定性的,認知生命的重要方法是直觀、體悟的方法。五是《黃帝內經》認為人是活生生的生命,人的生命活動主要形式是氣的聚散,因而重視活體超過重視屍體解剖;重視能量超過重視物質形態。  所以《黃帝內經》所建構的中醫學,是一種具有濃厚人文科學色彩的醫學體系。          

《黃帝內經》的文化淵源

 我認為《黃帝內經》雖然有些篇章是先秦時期的,但整體是在西漢時成書的,當然《素問》七篇大論還要晚一些。所以受到了先秦典籍如《周易》《尚書》以及儒家、道家思想的影響。《周易》裡面的「陰陽」哲學,《尚書》裡面的「五行」學說,還有《論語》里講的「兩端」、「中和」、「和為貴」、《孟子》、《中庸》的「陰陽五行」構成論、「中庸」方法論,對《黃帝內經》都有直接的影響。  道家對《黃帝內經》的影響就更大了。比如王冰編的《黃帝內經》中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論」中非常強調上古真人,這是道家的一種理想人格。還有為什麼《黃帝內經》託名「黃帝」?這可能是受西漢初年黃老學派的影響。黃老也屬於道家。《內經》重「道」,講「陰陽之道」、「天地之道」、「升降之道」、「醫之道」、「養生之道」、「養長之道」,這是受到《老子》萬物源於「道」思想的影響。此外老子、莊子的「清靜無為」、「道法自然」、「聚氣養氣」、「求生之厚,長生久視」等思想和方法,更是直接影響了《黃帝內經》的養生、預防、醫療等體系的形成。  先秦的儒家、道家對《黃帝內經》的這種影響可以用來解釋《黃帝內經》以前為什麼講解剖、講物質實體、講形態學,而到《黃帝內經》反而不重視了呢?這不能不是文化的作用、哲學觀念和思維方式的作用。               

中醫應該對自己有信心   

 《黃帝內經》說「一陰一陽謂之道」,強調了陰陽的不偏不倚。如果偏陰偏陽,就是病態。中醫的目的就是調整陰陽,達到「平」「和」的狀態,到了「和」的狀態,病就治好了。可以說,醫家和陰陽家在文化意義上是一致的,可以看成是《周易》陰陽和合思想的最完美的繼承者。「和」是一種調和的狀態,「和」是中國文化的最高價值取向。  

 《黃帝內經》在醫學上的意義就在於它提供了一種有別於西醫的醫療思想、醫療方法,即非對抗性治療的和合思想,以調和為主的治療方法。《黃帝內經》在科學上的意義是建立了另外一種科學形態。科學也應該是多元的,科學絕對不僅僅是17世紀牛頓力學以後的現代科學這種形態。現代科學有三個特徵:一是邏輯推理,二是數學描述,三是實驗驗證。這種科學強調物質實體和形態,強調客觀化、標準化、規範化。而《黃帝內經》提供了以整體論、模型論、過程論等等為特徵的科學形態。它具有人文科學的性質,強調個體性、特殊性,它不提供一種公理。西方科學是唯物論的,是建立在物的層面上的。而中國哲學是物心合一的,是生生不息的,不是物的哲學,而是人的哲學,是生命哲學。中醫就是以這種哲學作為其理論基礎的。在這種哲學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科學當然不可能等同於西方在唯物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科學。長期的實踐證明,中醫學這種科學形態對解決人的生命問題是有用的、有效的。所以中醫應該對自己有信心。

中醫學究竟如何發展

 《黃帝內經》所建立起來的中醫學在現代社會如何發展?這的確是一個戰略問題,是一個關係到中醫學生死存亡的問題。我並不反對中醫的現代化,問題的關鍵是怎樣現代化?現在絕大多數人認為中醫現代化就是要中醫現代科學化,這是本人不敢苟同的。因為西醫已經按照現代科學的模式在飛速發展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們只需要拿來為我所用,而不必要把自己變成他那種樣子。

 再看目前的中醫現代研究,很多人都是努力用現代科學的方法尋找或證明在中醫理論中、在《黃帝內經》中和西醫相同的東西,主要是想說明西醫有的東西,我們中醫也有,由此證明我們中醫也是科學的。這種研究的結果導致了西醫的譏笑,因為在他們看來我們中醫里那些和西醫相同的內容,是西醫里最粗淺的東西,如一些解剖常識等。如果從這方面去比較,就是用我們的短處比人家的長處,這是沒有意義的。解剖可以說是最初級的,《黃帝內經》以前中國是講解剖的,而到《黃帝內經》卻不強調解剖了,可能這正是《內經》的偉大之處,因為它不是從物質層面,而是從信息層面、從功能層面來看待人的生命;不是用對抗性手段,而是用調節、調和的手段來處理生命問題。而且一定要以實踐為評價標準,而不是以符合不符合現代科學為評價標準,檢驗中醫是否科學的標準只能是實踐,只要實踐證明是有效、有用的就是科學的。所以中醫的發展一定要按照自己的科學形態來發展,如果按西醫的科學形態發展的話,那就直接發展西醫不就行了?那樣中醫也就消失了。

 

「走近國學,體悟中醫」

 

 非常高興來到上海中醫藥大學,和我們各位老師、同學在一起探討一個話題:國學和中醫。今天,我所講的題目是:走近國學,體悟中醫。

一、國學概說

什麼是國學?實際上很簡單,國是指中國,學就是學問,是指中國傳統的學問,或者叫中國傳統的學術,約等於中國傳統文化,它們並不完全相同。它們的區別在那裡呢?在我看來,國學是中華傳統文化當中精華的部分,是偏重於形而上的一個層面。從文化的角度來說,國學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它的載體是什麼呢?是文字、文獻、語言,其中還有一個活的載體,就是人,我們一舉手、一投足實際上都體現了文化。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國學的典籍著作按照傳統分類,可分為四類:經、史、子、集。如果按照學科的分類,我們的國學和傳統文化,怎麼分類呢?可大體分為五類:文、史、哲、科、醫。文,是文學藝術;史,歷史典制;哲,哲學宗教;科,科學技術;醫,中醫養生,這裡將中醫從科學技術里分了出來,因為它不純粹是科學技術,還有人文屬性。那麼傳統的典籍的分類與現代的學科分類之間是怎樣的對應關係呢?首先我們看「史」,最重要有三類,是紀傳體,編年體,紀事本末體三種體裁;子,包括儒家、道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演算法、術數、藝術、雜家、類書、小說等等;集,楚辭、別集、總集等;可見,按照現代的學科分類,史,對應史學;子,對應哲學、科學、還有醫學等;集,就是文學。那麼經是什麼?「經」,是四部裡邊最重要的,主要就是六經,包括《易》《書》《詩》《禮》《樂》《春秋》,這又被稱為六藝。漢代時期是五經,《樂經》失傳了。對於「經學」的詮釋,國學大師,當代三大儒之一的馬一浮先生曾經說「國學者,六藝之學也」,「全部人類之心靈,其所表現者,不能離乎六藝,全部人類之生活,其所演變者,不能外乎六藝也。」可見,六經是人類全部心靈的路程,也是全部人類的生活。馬一浮先生還說「詩經、書經是至善;禮經、樂經是至美;易經、春秋經是至真」。世界人類一切文化,最後之歸宿,必歸於六藝。

對於現代一個普通的國學研究者,讀六經比較有難度,但我認為有五本書是必讀的,所以推薦給大家:《周易》《論語》《道德經》《六祖壇經》《黃帝內經》,因為這五本書代表了國學的五大家,其中《論語》是儒家第一經典,《道德經》是道家第一經典,《六祖壇經》是中國化佛教代表禪宗的第一經典,《周易》則是國學的源頭和主幹,是群經之首,《黃帝內經》是醫家的第一經典。我認為讀了這五部書才能算是一個文化的中國人。

二、群經之首——《易經》

目前,按現在的學科分類,《易經》一般歸屬於哲學,但這種對應是不全面的。現在我們了解一下《易》。她為什麼是群經之首呢?又為什麼會成為國學的中心呢?

我們先看看「易」字有兩種寫法,第一種就是蜥蜴的象形字,變色龍,易經就是變化的經典,第二種寫法,上邊是日,太陽,下邊是月,太陰,可見,易就是關於「陰陽」的學問,所以莊子說「易以道陰陽」,《周易》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黃帝內經》說「一陰一陽謂之道」。

那什麼是陰陽呢?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這張圖,它被稱為太極圖、陰陽圖或者八卦圖。這是唯一一張正確的太極圖,按我的考證,這個圖是南宋張行成所作。這張圖實際上展現了陰陽大道,搞懂這張圖,就搞懂了國學。因為在這張圖裡你能找到儒家、道家、中國化佛家的位置,還可以找到醫家的位置,找到中醫五臟六腑的位置,找到你人生的位置,甚至能找到如何做人處事的道理。看懂了這張圖你可以明白人生的意義,至少有三個效果:不會鬱悶、不會自殺,不會痴呆。掌握了這張圖,就掌握了人生的道路。

那麼,請大家在這張圖中先找出儒、道、佛的位置。讓我們先來用一個字概括一下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儒家就是「仁」,道家就是「道」,佛家就是「空」,這都是從三家的本體總結出來的。那麼,儒家在這個圖的哪個位置?儒家是一種陽剛之氣,那麼就是陰陽魚中白色的部分。道家呢?道家是一種陰柔、虛靜、無為的自然之美,所以就是黑色的,老子說:「執白守黑」,這也告訴了我們怎麼對待東西方文化,怎麼對待中西醫結合,就是「知白守黑」,就是一定要了解西醫,但一定要守住中醫。中國化佛家在那裡呢?是外邊一個圈?是中間的兩點?是中間的S曲線?都對的。你看到了外面一圈,是看到了佛家的空性;看到中間的點,是看到了佛家的中性,印度大乘佛教分兩派,其中就有一派叫做中觀派,它對中國文化影響很大。但中性不是佛家的獨特思想,儒家也講「中」,講「中庸之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那麼,道家呢?當然也有中性思想,《老子》第42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對於中國文化的理解,梁啟超認為中華文化有兩大精神:「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取自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是天之道、陽剛的精神;厚德載物取自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是地之道,陰柔的精神。這是非常重要的,但我認為除此之外還有一點:中正和諧,簡單的說就是陰陽的「中和」。

對於《周易》這個「周」字的含義解釋很多,有周朝、周地、周文王等等,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周期」。《周易》就是要看出萬事萬物的周期變化規律。概括來說,三句話可以描述《周易》所講的內容,第一,宇宙周期變化的大規律;第二,人生知變應變的大法則;第三,人類為人謀事的大智慧。什麼叫宇宙?宇是指空間,宙是指時間,這是一個大宇宙,所以在中間能找出你自己的時空來。很多人看過《周易》,總的感覺是看不懂,但我想有兩個字大家都看的懂,就是「吉」「凶」。既然是講吉、凶,那不是講算命、講結果嗎?非也!《周易》的精華是在前邊那部分,而不再後面的「吉凶」判斷語。前面是「因」,後面是「果」。但前面那部分大多數人看不懂。所以就把周易看做是算命的書,這是中華五千年文化史上第一樁冤假錯案。那麼前邊的「因」告訴了我們什麼呢?告訴了我們在這個時空點上,時位的特徵是什麼,到了這個時位,你應該怎麼去做。首先告訴了我們特定時位的場景、規律,然後告訴我們怎麼去做,最後才是結果。所以說《周易》不但告訴了我們周期變化的大規律,還告訴了我們知變應變的大法則。因此,我們說《周易》不僅僅是預測學,還是行為學。教你怎麼去做,如何才出現了吉或凶。這就告訴我們,看到吉的時候,不要得意忘形;看到凶時不要驚慌、恐懼。《周易》不是算命,而是「改命」,或叫「立命」,安身立命。

我們再來看這張圖,她共有八條半徑,恰好對應八個卦象。這個太極圖的最上邊全是白的,全是白的半徑是乾卦。這個圓心到最下邊,全是黑的半徑是坤卦。然後看左和右,左邊這條半徑,白黑各半,白外黑內,那麼用八卦怎麼表示呢?是離卦,離卦外邊是陽,裡邊是陰。看右邊,也是黑白對半,但黑在外邊,白的在內,所以是坎卦。以上是四正卦,是八卦中最重要的卦。我們再看左下方這條二分陰、一分陽的半徑,這表示陽氣在生長,這就是震卦,震卦就代表春天。再看左上方這條二分陽、一分陰的半徑,是兌卦。再往前走,是陽氣最盛的地方,是乾卦,往順時針方向走看右上方這條半徑,是一分陰、兩分陽,這是巽卦;再看右下方這條半徑,是一分陽、兩分陰,這是艮卦。

這有怎麼樣的意義呢?一年中的周期變化是不是這樣呢?冬至馬上到了,12月23號冬至,是一年中陰氣最盛的時候,黑夜最長,白天最短,是坤卦。但此時陽氣也開始回復,走到了離卦的位置,是白天和黑夜一樣長,是什麼節氣?對,春分,3月21日。再走,陽氣走到最盛,夏至6月21日,在乾卦的位置。再走到坎卦的位置,又是白天和黑夜一樣長了,是秋分9月23日。一天,一個月也同樣是如此。那麼一天之中,什麼時候是坤卦所主的?子時(半夜11點到1點)。什麼時候是離卦所對應?卯時(5點到7點),一天中什麼時候陽氣最盛?午時,中午11點到13點(乾卦的位置)。到坎卦這個位置,什麼時候呢?酉時(下午5點到7點)。一個月中也是如此,四種月相:晦朔弦望。望在乾卦的位置,最下邊(坤卦)的位置是晦日,震卦時露出一個月牙,叫朔,(離卦)是上弦月,(坎卦)是下弦月。人生也是如此的,在不同環境時有變化的,周期是不同的,所以學習《周易》是要有悟性的。太極圖表達陰陽中和的思想。告訴我們要反向思維,要走中道,走在中間的S線上。如果你走到黑的位置身處逆境時,要看到光明。在人生低谷的時候,光明就要到來。你到最低谷也就是坤卦時,馬上就是震卦嘛。同樣,我們在光明的時候,身處順境時,也要看到了其相對面,產生憂患意識,所以就中國人講究「中道」,就可以不偏執。兩個點是什麼意思呢?對於圖中兩點也有其含義,白點,為陰中之陽,代表坎卦;黑點,為陽中之陰,代表離卦,交叉並形成一個整體,所以中醫針灸講究交叉取穴、遠道取穴。

 

 《漢書·藝文志》說《周易》這本書經歷過伏羲、周文王、孔夫子三個聖人,時間上經歷了上古、中古、下古三個時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伏羲作八卦,在古代歷史典籍上都是這樣記載的。究竟是不是伏羲作的八卦?到目前為止的考古發現,最早的八卦只有距今約4500年左右,是2006年在河南省淮陽縣平糧台出土的一個陶片中清晰刻有離卦,當代歷史學家李學勤認為這就是最早的八卦。雖然還不到六七千年前的伏羲時代,但不能就此認定伏羲時代根本就沒有八卦。你怎麼知道沒有?說不定哪一天從我們這塊土地下面就能挖出六七千年的八卦。如果伏羲做八卦這種傳說是成立的,那他就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和主幹。為什麼說是源頭呢?因為是先有了《周易》,然後有了儒家和道家。孔子、老子離現在兩千五百年左右。不但是儒家的孔子作了《易傳》,其實老子《道德經》里有很多東西,也是在解讀《周易》,比如「反者道之動」,就可以看成是對《易經》物極則反思想的解釋。《周易》這本書形成的歷史,基本等同於中華文明演進的歷史。如果說伏羲作八卦還有更多傳說色彩的話,那麼周文王演六十四卦應該是真實不虛的。從卦爻辭的用字遣句風格來看,和殷商甲骨文一致,可以史書記載的周文王演六十四卦是確切的。上海博物館從香港購回一批戰國的竹簡,上邊清晰的繪有彩色的六十四卦象。《周易》又是中華文化主幹,準確地說《易》之陰陽大道是中華文化的主幹,因為只有「易」才能統貫儒道禪,《易》是儒道禪三家唯一都信奉的一本書,儒家奉為「五經」之首,道家奉為「三玄」之一,禪宗也信奉《易》,明代智旭大師就寫過《周易禪解》。

總而言之,如果把國學比喻為一棵大樹的話,伏羲八卦就是樹根,也就是中華文化的基因。樹榦是易、陰陽之道。然後長出三個枝幹——儒家、道家、中國化佛家(禪宗)。除這三枝之外,還有一枝是綠色的,也就是現在還在老百姓當中廣泛使用,那就是醫家——中醫,她彙集了儒、道、佛三家之精華。佛家對中醫的影響是在東漢以後,尤其是隋唐時期,她對中醫產生了重大影響。如孫思邈《大醫精誠》所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這裡「大慈」、「普救」,就是佛家的用語。

三、中醫與國學的內在關聯

說完了國學和《周易》,我們再來談一談中醫學。在我看來,中醫學的價值取向與國學完全相同,都是陰陽中和。中醫怎麼講健康呢?其實就是講陰陽中和,分三個層面:天人合一、人我合一、形神合一,概括起來就是陰陽合一。我認為中醫學是對《周易》最好的繼承和運用,她運用在了人的生命規律上。天屬陽,人屬陰,天人合一;從內外角度看,人是陽,我是陰;從主從關係看,我為陽,人為陰,總之是要人我合一;形屬陰,神屬陽,形神合一。這三個層面和諧了,就健康了。《內經》開篇說:「昔在黃帝,生而神明,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史記·五帝本紀》也有這樣的記載,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生而神明,弱而能言,幼而循齊,到第四句「長而敦敏」就區別開了,到「成而登天」區別就更大了。如果你能做到「長而敦敏」,那麼就不難「成而登天」,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度過天年。什麼叫養生呢?養生最核心的是養神,復歸於嬰兒,保存嬰兒時期的那一份天真。老子從中悟出了一個大道理,即做人做事要柔弱、虛靜、內斂,而學國學的最終目的也是叫你修心、安心。

我們簡單的分析比較一下中、西醫學。簡單地說,我們中醫的治療是中和、調和性質的;西醫的治療是對抗性的。我有個朋友說:「中醫治癌症,只是把癌細胞看成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不是敵人。」這句話大家可以討論。其實中西醫治療癌症可以打一個比喻:癌細胞好比毒草,西醫治療是把毒草除去而不改善土壤,所以除掉之後還會長出來,而中醫是改善土壤,而不是鋤草。不管是採用中藥、針灸,還是推拿,實際上都是在激發自愈能力和自我修復能力,根本目的是努力改變土壤。而不是把癌症當成敵人,非得殺滅不可。從這裡你也可以看出東西方文化的根本差異。所以說,西方文化是把形神分離的,中醫則把人體看成一個整體。我們從宗教的角度來認識一下東西方文化的區別,西方的文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基督教的文化,無論是基督教、天主教,都信奉上帝,上帝和眾人之間有一道鴻溝,眾人永遠成不了上帝,上帝是唯一的,統領一切,伊斯蘭教也同樣,信奉的是真主,眾人永遠成不了真主。但東方文化則不然,我們的儒家說人人可以成為聖人,道家說通過修鍊人人可以成為真人,佛家也說人人皆可成佛,佛即是覺悟者。這從某種程度可以看出中西文化、中西醫學是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

對於中醫學來說,它最精華的是氣和象,即氣本體和象思維。中醫學是原創思維,這種思維是以「象」為模型的,包括氣、陰陽、五行。這種思維方法主要是從《周易》來的,太極就是氣,最根本的。兩儀就是陰陽。四象就是五行,比如說太陽就是五行的「火」,太陰就是五行的「水」,少陽就是五行的「木」,少陰就是五行的「金」,那麼「土」呢?土不佔四方而統領四方,土不佔四時而統領四時,土居中央。如此可以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氣是什麼呢?氣是物質?是功能?是能量?是信息?氣叫什麼沒關係,但一定要體會到,這才是重要的。莊子說「通天下一氣耳」「氣聚則為生,散則為死」,天人合一是用「氣」,人我合一是用「氣」,形神合一也是用「氣」,《黃帝內經》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還講了六類氣:元氣、營氣、衛氣、宗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我們再來看「象」,氣也可以說是象,象不純粹為一種形。「象」分兩類,一類是物象,其實就是形,有形之象;另一類是意象,是無形的,但可感覺到。老子說:「大象無形」。《周易》說:「易者,像也,像也者,象也」。《周易》就是象,八卦是卦象,中醫講臟象、舌象、脈象、證象、葯象等等。中國人用的思維就是象思維:陰陽是象,經絡是象,臟腑是象。錢學森曾把中醫學說成是「唯象中醫學」,是十分有見地的。把「象」搞清楚了,中醫的問題就清楚了。

 

四、堅定信心,發展中醫

「中醫究竟是不是科學?」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什麼是科學?如果把「科學」看成就是現代自然科學,是牛頓力學之後的那種科學,那中醫當然不是科學,那種科學必須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邏輯思維,第二數學描述;第三實驗驗證。中醫可以嗎?當然不可以。但不能因此說中醫不科學,因為科學是有多種形態的、多元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中醫當然是科學。而我們中醫人要做的是不要處處和西醫爭高低,也不要想方設法、不惜代價來證明自己是「科學」,而是要堅持自己的主體、自己的特色。中醫作為一種以象思維、氣本論建立起來的醫學模式究竟怎麼發展?我的觀點很簡單,就是「堅持主體,發揚優勢」,八個字,或者稱為主體優勢發展論。既然大家入了中醫藥大學的門,就希望能夠一直走下去,那麼最終就會看到光明。祝大家前途光明,事業輝煌!謝謝!

 

 

薛松,張其成:張景岳陰陽思想探析

 

摘要:陰陽互根是張景岳陰陽思想的核心,他從陰陽互根的角度闡發了人體精氣、水火等的關係,創立了「陰中求陽」、「陽中求陰」的獨特治法。由於受易學「陽尊陰卑」思想的影響,張景岳更重視陽氣的作用,提出「陽非有餘」,並從形氣、寒熱、水火三個方面加以闡發。在強調陽氣重要性的同時,張景岳亦不忽視真陰,他從真陰之象、真陰之臟、真陰之用、真陰之病以及真陰之治五個方面闡述了人體「陰常不足」之理。 陰陽學說作為方法論,幫助人們構築中醫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1]],自《黃帝內經》以來已成為中醫理論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歷代醫家無不對其進行發揮充實,尤以明代醫家張景岳對中醫陰陽學說的進一步完備所做的貢獻為大。作為醫易大家,張景岳不僅對醫學有著深入的研究,且易學造詣深厚,同時還熟知宋明理學思想,其陰陽學說深受易學思想的影響,試做探析如下。1 一分為二,互為其根張景岳認為宇宙間普遍存在著兩個既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方面,即陰陽。他在《類經·陰陽類》中明確提出「陰陽者,一分為二」的著名論斷,認為宇宙的形成是由太極之一氣,一分為二,化為陰陽二氣,陰陽乃構成萬事萬物的根本,他說:「道者,陰陽之理也,陰陽者,一分為二也。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天生於動,地生於靜,故陰陽為天地之道也。」[2]同時,張景岳認為「一分為二」乃萬物化生的根本之理,他說:「萬生於一,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八分為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十四,以三百八十四爻,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策,而交感之妙,化生之機,萬物之數,皆從此出矣。」張景岳這種「一分為二」的思想顯然受了理學家解易思想的影響。周敦頤在《太極圖說》說:「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4]邵雍也說:「太極既分,兩儀立矣……是故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八分為十六,十六分為三十二,三十二分為六十四。」[5]234「一分為二」具有深刻的辨證內涵:陰陽二者既對立又統一,這是陰陽互根思想的理論基石。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即提出「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概念,把陰陽的對立與互根統一於太極之中。邵雍在《觀物外篇》里也對陰陽互根思想做了深刻的闡述:「陽不能獨立,必得陰而後立,故陽以陰為基;陰不能自見,必待陽而後見,故陰以陽為偶。」[5]267受此影響,張景岳在論陰陽關係時也著重強調「陰陽互根」,明確指出:「陽為陰之偶,陰為陽之基,……一動一靜,互為其根」[3] ,「陰根於陽,陽根於陰,陰陽結合,萬象乃生……陰無陽不生,陽無陰不成,而陰陽之氣,本同一體。」[6]張景岳將陰陽互根的思想充分應用於醫學理論中,表現為以陰陽互根論統攝人體水火以及精氣等關係,如:論「水火同原」,張景岳說:「道產陰陽,原同一氣,火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離也。何以見之?如水為陰,火為陽,象分冰炭。何謂同原?蓋火性本熱,使火中無水,其熱必極,熱極則亡陰,而萬物焦枯矣;水性本寒,使水中無火,其寒必極,寒極則亡陽,而萬物寂滅矣。此水火之氣,果可呼吸相離乎?其在人身,是即元陰元陽。」[7]說明人身之水火即元陰元陽是不可相離的。論「精氣互生」,張景岳說:「以精氣分陰陽,則陰陽不可離」[8],「故先天之氣,氣化為精;後天之氣,精化為氣,精之與氣,本自互生」[9]。精氣雖可分為陰陽兩個方面,但在生命活動中,精與氣是時刻不能分離的整體:氣為陽,陽必生於陰;精為陰,陰必生於陽。張景岳在「陰陽互根」理論的基礎上,對陰陽精氣不足的治療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說:「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源泉不竭」[8],又說: 「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氣;善治氣者,能使氣中生精」[10]。這種「陰陽相濟」的治法,對後世論治陰陽虛損諸病,影響很大。2 崇生重陽,提出「陽非有餘」 雖雲「陰陽互根」,但從《易傳》到理學家都以陽為主導,陰為從屬。陽貴陰賤,扶陽抑陰,可以說是易學的主導思想。《周易·繫辭傳》即明確提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程頤說:「陰陽尊卑之義,男女長少之序,天地之大經也」[11]。朱熹也說:「乾坤陰陽,以位相對而言,固只一般。然以分言,乾尊坤卑,陽尊陰卑,不可並也」[12]。傳統文化中「陽尊陰卑」的思想意識在以張景岳為代表的明代醫易學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金元以來,時醫多執補陰之說,專用寒涼、攻伐陽氣之弊流行。張景岳為救其偏,一反朱丹溪「陽有餘陰不足」之說,而創「陽非有餘」之論。在《大寶論》中,他主要從形氣、寒熱及水火之辨三個方面來說明人體陽氣的重要性。2.1 形氣之辨從形氣上看, 張景岳認為:「形氣者,陽化氣,陰成形,是形本屬陰,而凡通體之溫者,陽氣也;一生之活者,陽氣也;五官五臟之神明不測者,陽氣也。及其既死,則身冷如冰,靈覺盡滅,形固存而氣則去,此以陽脫在前,而陰留在後,是形氣陰陽之辨也。非陰多於陽乎?」[13]798在張景岳看來,人體五臟六腑氣化之所以變化無窮無不由於陽氣的作用,及其死後,則身冷如冰,知覺盡失,形存而氣則去,這種陽脫在前而陰存於後的狀況說明了陽氣的不足。2.2 寒熱之辨從寒熱上看,張景岳認為:「寒熱者,熱為陽,寒為陰;春夏之暖為陽,秋冬之冷為陰。……是熱能生物,而過熱者惟病;寒無生意,而過寒則伐盡。然則熱無傷而寒可畏,此寒熱陰陽之辨也,非寒強於熱乎?」[13]798春生夏長,顯示著陽熱的生化萬物;秋收冬藏,象徵著陰寒的缺乏生意,這種現象說明了陽氣的重要性。2.3 水火之辨從水火上看, 張景岳認為:「水火者,水為陰,火為陽也。造化之權,全在水火」[13]798。雖然造化之權在於水火,但水亦由天一之陽而生,他說:「天一者,天之一也,一即陽也,無一則止於六耳。故水之生物者,賴此一也;水之化氣者,亦賴此一也」[13]799。這說明了水之所以生物、化氣,惟賴水中之陽氣。3 尊水重陰,亦倡「陰常不足」傳統文化雖以「陽尊陰卑」為主,但亦素有尊水重陰的傳統,如《老子·第八章》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管子·水地篇》亦曰:「水者,何也?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室也。」這種尊水重陰的傳統觀點在張景岳的醫學思想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張景岳雖重視陽氣, 但亦不忽視真陰。他在「陰陽互根」思想的指導下,認為陰陽是相對的,兩者缺一不可,《真陰論》說:「凡萬物之生死,本由陽氣;顧今人之病陰虛者,十之八九,又何謂哉?不知此一陰字,正陽氣之根也。蓋陰不可以無陽,非氣無以生形也;陽不可以無陰,非形無以載氣也。」[14]800陰不可以無陽,陽不可以無陰,但從「此一陰字,正陽氣之根也」這一句可以看出張景岳雖重視陽氣,尤立足陰精,其對真陰的闡述及陰虛證的治療之法事實上是他學術思想中的主要核心之一。在《真陰論》中,張景岳從五個方面對真陰作了闡發: 3.1真陰之象精、形為真陰之象。在《真陰論》中,張景岳引用《靈樞·本神篇》「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以及《素問·三部九候論》「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之意,認為陰虛即精虛,精虛則氣無所依附,氣無所附則生化之機息,而人之外在形肉由內在陰精所生,故觀察人之外在「形質之壞與不壞」,即可確定人之內在「真陰之傷與不傷」[15]。3.2真陰之臟腎與命門為真陰之臟。張景岳說:「所謂真陰之臟者,凡五臟五液,各有所生,是五臟本皆屬陰也;然經曰: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液皆歸乎精,而五精皆統於腎,腎有精室,是曰命門,為天一所居,即真陰之腑。」[14]800張景岳將腎作為人身真陰之臟,而統於命門,將真陰與命門聯繫在一起,強調命門為人身之太極,命門兼具水火,為性命之本。3.3真陰之用命門水火之功為真陰之用。張景岳說:「所謂真陰之用者,凡水火之功,缺一不可。命門之火,謂之元氣;命門之水,謂之元精。五液充,則形體賴而強壯;五氣治,則營衛賴以和調。此命門之水火,即十二臟之化源。」[14]800張景岳認為人身形體之強壯、營衛之和調以及臟腑功能之運轉均歸於命門真陰之用。3.4真陰之病不足虧損為真陰之病。張景岳說:「所謂真陰之病者,凡陰氣本無有餘,陰病惟皆不足」。他認為「水虧其源,則陰虛之病疊出」[14]801,而見陽盛於標之證,此非陽盛而是命門之水虧,病在陰中之水;「火衰其本,則陽虛之證迭生」[14]801,而見陰寒偏勝之證,亦非陰盛而是命門之火衰,病在陰中之火。正如王冰所說:「寒之不寒,責其無水;熱之不熱,責其無火。」無火無水,皆在命門,統稱為陰虛之病[15]。3.5真陰之治補腎命為真陰之治。張景岳說:「所謂真陰之治者,凡亂有所由起,病有所由生,故治病必當求本。蓋五臟之本,本在命門,神氣之本,本在元精,此即真陰之謂也。」[14]801五臟為人體之本,腎為五臟之本,命門為腎之本,陰精為命門之本。因此凡陰陽諸病變,當從並具水火之命門入手。4.小結張景岳的陰陽思想以陰陽互根為核心,他明確提出「陰陽者,一分為二」的論斷,認為「陽以陰為基,陰以陽為偶」,「陰陽之氣,本同一體」,闡述了陰陽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張景岳從醫學角度將崇生重陽與尊水重陰的兩種哲學思想統一起來[16],一反朱丹溪「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而創「陽非有餘,陰常不足」說,認為腎主水而水中有火、命門真陰涵攝真陽,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參考文獻:[[1]] 張宗明. 奇蹟、問題與反思[M]. 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4,54.[2] 張景岳. 張景岳醫學全書·陰陽類[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26.[3] 張景岳. 張景岳醫學全書·類經附翼·醫易義[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777.[4] 周敦頤. 周敦頤集·太極圖說[M]. 北京:中華書局,1990,3.[5]邵雍. 皇極經世·觀物外篇[M].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6] 張景岳. 張景岳醫學全書·類經圖翼·陰陽體象[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623.[7] 張景岳. 張景岳醫學全書·景岳全書·傳忠錄·陰陽篇[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877~878.[8] 張景岳. 張景岳醫學全書·景岳全書·補略[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1575.[9] 張景岳. 張景岳醫學全書·類經·攝生類[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21[10] 張景岳. 張景岳醫學全書·景岳全書·傳忠錄·陽不足再辨[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906.[11] 程頤. 二程集·周易程氏傳·坤卦[M]. 北京:中華書局,1981,755.[12] 朱熹. 朱子語類·卷六十八[M]. 北京:中華書局,1986,1652.[14]張景岳. 張景岳醫學全書·類經附翼·真陰論[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15] 謝文英. 淺析張景岳的陰陽觀[J]. 河南中醫,2003,23(11):11.[16] 周德生. 張景岳尊水重陰學術思想探析[J]. 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997,17(2):6.作者簡介:薛松(1979,12—),男,福建福州人,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史文獻專業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醫學與傳統文化的關係。張其成(1959,— ),男,安徽歙縣人,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醫史文獻學科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中醫哲學與中醫文化、易儒道禪生命哲學與養生學、儒釋道心理學。 

《黃帝內經》與養生

¤什麼是國學?中國傳統的學問和中國傳統的學術。

¤中醫是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綜合學科。

¤《易經》、《論語》、《道德經》、《壇經》、《內經》,作為中國人你不讀這五本書,那你就不是中國人,準確的來說就是不是文化學意義上的中國人。

¤中國傳統文化實際上是一個中心,三個代表,四大支柱

¤一個中心就是易,都是以易為中心,它也是我們國學的源頭,好比一根紅線,把儒道禪醫四家串在了一起。

¤有一位醫學家叫張景岳,他說:「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天上有一個大寶貝,就是太陽,人的大寶就是陽氣。

¤《黃帝內經》的三個第一。第一部中醫學經典,第一部養生學寶典,第一部生命百科全書。

¤中醫學的理論第一次偉大的革命是《黃帝內經》。

¤《易經》講的就是陰陽的變化規律,就是宇宙自然的變化;那《黃帝內經》講的是人體生命的演化大規律,這是一回事。

¤研究《黃帝內經》不會《易經》那叫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幾乎世界各民族的創世傳說都跟洪水有關。自然的大規律就是滔滔洪水到最後沒有水,最後一滴水就是我們的眼淚。

¤我跟你們每個人承諾,你在臨終的時候,你把手像嬰兒一樣握著,我保證你絕對死不了,如果死掉了你來找我。

¤什麼叫天師?就是精通天文地理的宗師。

¤《內經》為什麼叫內呢?這就是告訴我們對待生命重在內求。

¤太極圖就是講陰陽中和,是我們中華文化最完美的最典型的表現方式。

¤中醫就講啊,什麼叫健康,健康就是陰陽中和。

¤越簡單的東西越接近事物的本質,越複雜的東西越偏離到事物的本質。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這叫智慧,而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這叫知識。

¤學國學不是學知識,而是學智慧。

¤健康就是陰陽中和,表現為三個層面:一個層面是人與自然要和諧,就是「天人合一」;第二個層面就是人與人之間要和諧,就是人我合一;第三個層面是心身的和諧,也叫形神合一。

¤五藏為什麼是陰?因為五髒的共同功能就是收藏,心要藏神,肝要藏血,肺要藏氣,脾要藏水谷精微,腎要藏精。

¤養生的四大方面,飲食,起居,運動,精神,這四個方面做好了,那你就是度百歲乃去。

¤其實養生啊,我給他一個定義就是養成適合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

¤學國學三個字,聞,思,修。

¤古人對養生有兩大要務:第一是食,第二是眠,睡眠可以養神啊。

¤精是生命的物質,氣是生命的能量,神是生命的主宰。

¤呼吸就要深呼吸,深、長、勻、細,深呼吸,肚子要動,吸氣的時候腹部隆起,呼氣的時候腹部收縮。

¤儒家叫正心,道家叫靜心,佛家叫明心,醫家叫調心,這是最重要的,所以學國學在於修心。

¤養神有一個共同的法門,無論是道家,儒家,佛家,一個字就是靜。

¤儒家講了止定靜安慮得。道家講了致虛守靜,佛家講了戒定慧,行為的五戒之後要心靈定,就是心靈的極度純凈,這樣就能開大智慧。


推薦閱讀:

《黃帝內經》100錯
易經與內經
《內經知要》之脈診
(2)黃帝內經 三十一

TAG: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