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獨特的民族特徵

點擊載入圖片

滿漢長期雜居共處,相互耳濡目染,彼此習俗融合,是滿是漢確實不太容易分辨了。於是,有人說:「滿族人似乎已經沒有什麼自己的民族特點了」。其實不然,我認為滿族的民族特徵還是很突出的,在很多方面與漢族的區別還是較大的。

阿城滿族人口近10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4.1%,他們雖然和漢族及其他兄弟民族長期雜居生活在一起,也有的本來是滿族人,但是由於歷史的其他種種原因卻申報了漢族族籍,可是他們的長輩或本人在許多方面的還保留著滿族人的民族特徵,下面就滿族與漢族十幾個方面區別看看滿族的民族特徵。

一、查閱譜書是滿是漢一目了然

清代中葉,直至民國年間,滿族人家修譜、續譜的習俗一直沿襲不斷。滿族人早年的家譜大都運用滿漢兩種文字。一部譜書就是一部家族簡史,查閱譜書自然會找到最準確的依據。但由於歷史的原因,有些人家譜書已失,可以找其家族中最年長者詢問,一般都可以追查到家譜。漢族也有家譜,但決不用滿文,所記內容和形式與滿族家說為也不一樣。

二、對父母的稱謂滿漢截然不同

過去滿族人對父母的標準稱謂為「阿瑪」、「額娘」。民間稱謂為「瑪瑪」、「訥訥」。漢族人稱父母為「爹」、「娘」或「爸」、「媽」。新中國成立後出生的滿族人多數也稱父母為「爸」、「媽」了。但在建國前,滿族稱「爸」、「媽」的絕對沒有。可以問其長輩人,在建國前對「他(她)」的我、父母怎樣稱謂。

三、問其祖籍便可知其民族

阿城或阿城周邊的滿族,無論是拉林一帶南八旗、楊樹一帶西八旗,料甸滿族鄉一帶東八旗,蜚克圖和新鄉接壤一帶北八旗,還是城中的滿族人,或是從外地遷入調入的滿族人,追宗朔源其祖籍都源於兩地,一是部分女真人在前金這前未隨完顏部進關,一直在此地居住,問其祖籍,他(她)們便回答是坐根滿族,也有的人回答我們八輩子之前就是坐地戶。二是大部分滿族人都於乾隆、嘉慶年間從北京遷來拓墾戍邊的,問其祖籍,大部分人便回答:「北京順天府宛平縣轆轆把街、朝帽衚衕」。也有少部分人直接回答:「祖籍是長白山」的。因為長白山是滿族的發祥地。凡漢族皆稱祖籍山東、河北、江蘇等省份。因為當東北漢族,其祖先大多是從山東、河北、江蘇等省份闖關東遷移而來的。

四、問其旗籍便知是「旗」、還是「民」

八旗是滿族集政治、軍事、生產為一體的社會組織。八旗即正黃旗、正白旗、正藍旗、正紅旗、鑲黃旗、鑲白旗、鑲藍旗、鑲紅旗。除坐地滿族外,每個滿族人都編入八旗組織之中,因此上年紀的滿族人都能回答自己的旗籍。未入旗的漢族人,沒有旗籍。「旗人」管漢族人稱為「民人」。

五、問其祖先姓氏便能認定是滿是漢

辛亥革命後,滿族人複音老姓雖然都已冠以單音漢姓,但大多數都不忘祖先姓氏,或靠口傳,或寫於譜書。滿族在有八大姓:即佟、關、馬、索、齊、富、那、郎。以上八姓,謂之從龍八戶。這八大姓氏滿族複音老姓分別是:佟即佟佳氏。關即瓜爾佳氏。馬即馬佳氏。索即索綽絡氏。齊即齊佳氏,但也有姓喜塔拉氏的。富即富察氏。那氏屬以部冠的姓,屬葉赫部的則是葉赫那拉氏,屬輝發部的則是納喇氏。以上兩個滿族複音老姓改漢單音姓名都姓那。郎即鈕鈷祿氏(也有直接姓鈕的)。

還有肇、金、洪、即愛新覺羅氏。舒姓即舒穆祿氏。祖姓即薩克達氏。費姓即費莫氏,章姓即章佳氏。南姓即納拉氏。董即董鄂氏。趙即西林覺羅氏,也有姓愛新覺羅氏或伊爾根覺羅氏的。郭即郭洛羅氏,敖即敖濟氏,戴即達爾充阿喜氏。何即赫居里氏。紀即錫瑪喇氏。唐即他塔拉氏。汪或王即完顏氏。杜即都善氏。蘇即蘇爾佳復氏。奚即錫克特禮氏或奚沙氏。張即張佳氏。孟即英爾哲墨克勒氏。曹即索綽羅氏。楊即易穆查氏。陳即陳佳氏,吳即烏蘇氏。伊即衣察氏等。漢族所姓均為百家姓,而沒有滿族複音老姓。

六、看其供奉祖先位置,滿漢各不相同

滿族人尊西,因為西方象徵至貴和首要,所以滿族人將祖先神龕(神板和祖宗板)供奉於西牆之上。而多數漢族人祖先供奉於北牆下供桌上。

七、問其祖先業績,滿漢回答各異

滿族大多是隨順治入關,滿族人說成是隨龍入關。清朝時旗人的男孩下生後就登記在冊開始吃俸祿,因為八旗「全民皆兵」,多有為開拓疆土,奠定我國版圖的戰史,什麼薩爾湖之戰、隨龍入關、平定三藩叛亂等等,都一代一代往下傳,後人不忘祖先的業績。漢族並非八旗,也無此種歷史。

八、問其祖先遷移史,滿漢也不一樣

東北滿族,大多「隨龍進關」又於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重新拔回東北,屯墾戍邊,安家立業。漢族祖輩多是從山東、河北、江蘇、河南、安徽等省「一擔挑(子女及全部家擋)」闖關東來到東北落戶。

九、問其祖先傳說,滿漢回答不一

滿族廣泛流傳並且世世代代傳頌本民族的《長白仙女》等傳說和關於老罕王(努爾哈赤)腳下七個紅痦子,烏鴉大救駕、義狗救主,怎樣挖捧槌,怎樣起兵伐明,建立大清國等口碑文學,並以此作為本民族自豪感的象徵。漢族則把這些傳說和口碑文學看作是滿族的故事。

十、看其老年婦女的穿著打扮,滿漢也有很多不同

滿族婦女,因男人出征爭戰,家裡生產生活等,所有出力氣的活計和事務,全由婦女承擔,所以滿族婦女不裹腳,全是天足。滿族婦女過去都佩戴頭飾,辛亥革命後,雖然不配戴頭式了,但滿族老太太,把「疙瘩鬏盤」在頭頂上,穿帶大襟的布衫或旗袍,系褲腳,腰揣手巾,手拿長桿大煙帶,給人以乾淨利嗦的感覺。漢族老太太,過去講究秀女三寸金蓮,多數都是裹腳,頭髮「疙瘩鬏」梳在後腦勺的下側。

十一、問其都禁忌什麼,更能看出滿漢不同的風俗

滿族人忌食狗肉,忌用狗皮用品,忌戴狗皮帽子。滿族人家都願意養狗,但絕不殺狗,只能在狗自然死亡後,找個合適的地方深埋。這些不是什麼宗教信仰,而是為了對狗的報答和紀念,因為在滿族民間留傳著「義狗救主」的傳說。還有滿族的祖先依山傍水,是魚獵民族,在狩獵生產中,狗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狗非常忠於主人,無論家貧與富,看門護院,圍獵警衛,都忠於職守,所以滿族忌殺狗和忌吃狗肉等。

滿族人家忌坐西炕。過去的滿族人家,西屋除有南北炕外,還有條窄西炕,俗稱「萬字炕」。西牆是供奉祖先的地方,而西炕上有供桌,如果坐在西炕上,是對祖先的在為不敬。

滿族人家忌提馬鞭者、穿孝服者進屋,如果這種人有事,只能把人叫到邊說話。漢族人家沒有以上那些忌禁。

十二、聽其談話方言、口語、滿漢也有差別

年齡銷大的一些滿族人,在表示同意、贊成、答應時都會隨口而出「嗯吶」(實際上是嗯吶的嗯的變音,發音時,舌尖舔上牙里根,嘴唇微張,然後鼻子發出:「嗯」音形成的音,這個音後加吶。到目前為止,這個字從的有字典上都查不到,也無法用漢語拼音標註)。如果讓別人幹什麼或取什麼東西、辦什麼事、表示要趕緊、加快速度就說:「嗎溜的。」滿族人管饅頭、花捲餅子等乾糧都統稱為「餑餑」。管糕點、點心叫「薩其瑪」。管抹布叫「搌布」。滿族人管人蔘叫「棒槌」,管上山采人蔘的人稱「放山人」。管打獵稱「打圍」。管大衣叫「大氅」。管骯髒叫「埋汰」,管屋內的間壁牆叫「排叉」,把做什麼不認真的瑪唬說成「喇唬」,管不勤快不整齊不利嗦說成「懶散」(應讀成陰平lan san),管打扮稱「扎咕」。管今天說成「今兒個」,明天說成「明兒個」,後天說成「後兒個」,大後天說成「大後個」。管老鼠叫「耗子」,管相互說話叫「嘮嗑」。管什麼時間說成「多咱」。管蜻蜓叫「瑪螂」。管豬的大腿股骨叫「哈拉巴」。管豬羊的腿關節骨叫「嘎拉哈」等等。漢族人一般沒有以上那些口語方言.

十三、看其平時飲食習慣滿漢也有好多不同

東北的滿族人與漢族人,在飲食習慣上融合較大,但也有好多差別。滿族人家來貴客,由男主人按輩份,對等陪客,女主人必須熱情周到的站立服務。將飯桌放好後,先請客人坐正坐(上坐),而且必須當著客人面將桌子再擦,然後才能擺好碗筷,先上四個壓桌碟,接著才能兩個兩個的上菜,菜必須是雙兒,絕不出單兒。用好菜好酒待客。必須是滿杯酒半杯茶。吃飯時用上碗給客人盛飯,而且只能盛大半碗。待客人將自己碗中的飯要吃沒時,及時往碗里續。滿族人家在春夏季節普遍都做豆汁,當作飲料,麵食較講究的有粘豆包、甜餅子、黏糕。豆面卷子、鍋出溜兒(也叫牛舌餅)等餑餑。春種夏鋤時候的主食大多是粘豆包、黃麵餅子、黏糕再配上苞米或小米水飯。臘月初八都喝「臘八粥」,並用「臘八粥」祭祖。用「臘八粥」供於果樹。過去滿族人家下盤醬,就是現在做大醬,也都是在農曆的四月初八或四月十八下醬。滿族人家都漬酸菜。漢族人的傳統飲食習慣及待客和滿族是不一樣的。

十四、對環境的要求滿族人和其它民族也有些不同

滿族人以乾淨利嗦而著稱。滿族人對於自己所居住、生活、工作的室內外環境很講究,對裝飾、傢具、物品等擺放,要求很嚴格,那種東西擺放在哪,約定俗成,不能隨意亂擺亂放,滿族老人說:「什麼玩藝兒放在哪都要有個地方」。這個「地方」意思是說什麼東西都要有自己的位置,不能無規矩,雜亂無章,隨便亂擱。比如:西牆不準貼有人兒的畫兒;西牆不準掛不值錢的擺設,都要天天擦得鋥明瓦亮。穿的鞋子不允許放到炕以上的位置。男女穿的褲子、褲頭不能掛到人頭以上的位置。被褥要疊的整整齊齊。炕面、屋地要始終保持乾淨利亮、掃地的條帚,絕不允許放到炕上。鍋碗瓢盆每餐用完都要洗擦得乾乾淨淨,並在碗架里擺放整齊。房、屋、院、杖講究嚴實、四至、利落,絕不能糞草連門,散亂無章。正房、廂房、畜棚、廁所布局是有規矩的,不可隨意亂建。門前栽柳樹,房後栽楊樹,不能顛倒。滿族人的辦公室、桌、椅、板凳擺放規矩,桌面上的物品要始終擺放整齊,其它物品擺放都井然有序,一進屋就給人以乾淨利嗦之感。否則滿族人就會笑話你太「懶散」。其它民族了都很講究衛生,但沒有滿族人那些定律。

十五、滿族人的禮節

滿族素有注重禮儀、尊老愛幼,講究禮節之風俗。

日常生活中,滿族人對長輩畢恭畢敬,在過去無論是貧富人家還是官宦、平民,都有晨昏定省的規矩,就是每天早晨起來,晚輩要向長輩請安,行磕頭禮或打千。新歲卑幼見到尊長必長跪叩首。就是小孩子們平日在家玩時長者來此也必須

肅立請安,特長者走後方可再玩,否則要遭家長打罵或訓訴。小輩人到長輩家,無論年歲多大,雖然是貴客,也只能坐於旁坐。不管在什麼場合遇到長者大坐,小輩或兒孫們都不能與長輩人並肩同坐,而在一旁垂手站立。如途遇長者,必須鞠躬垂手問好。如和長輩相遇或同行,必須先請長輩先行自己跟隨其後。如果晚輩因事外出或上學一定要叩問父母,待得到恩准後方可動身,否則不可先行。

外出歸來不可先進自己屋內,必須先稟告長者以慰親心,獲准後方可叩謝回房休息。如果晚上回來,也要先去看望長者,如果長者已安睡,悄悄進屋,以手伸到褥子下邊試其炕涼熱,如過涼或過熱,都要採取一定措施後,然後才能自己去休息。

過大年時,晚輩無論男女,都要給長輩磕頭,族內的外家人,小的要給長者行打千禮,新結婚的媳婦在大年三十兒晚上必須穿戴一新,挨家挨戶給族人中長者拜年裝煙,而且行跪拜大禮,長者或以錢以物賞給。這在滿族人中是非常嚴格的禮節規矩。

滿族媳婦不能和公婆同桌吃飯,而孫子和孫女則可以。媳婦要垂手站在桌頭待老人和孩子吃完飯漱口後,媳婦還得給公婆裝完煙,然後才能將飯菜揀到自己屋去吃。俗話說:「多年的媳婦熬成婆」這話是真的。

姑娘外出回家也要給長者行禮請安,女人及日常所用之禮皆請安,做法是微低頭,兩手握空拳順兩腿處自然下滑,雙膝微曲。但姑娘給母親、奶奶、姥姥等長輩請安必須頭頂其胸,表示更親近的大禮。如果平輩相見,無論男女都各用擁抱肩禮,一般兄弟姐妹間相見各用貼面禮,朋友則用擦肩禮。

滿族人家來客,如果長者不在家,只能男孩陪客。否則就是對客人的不尊敬。例如外祖父來了,按禮只由祖父或父親相陪,但都不在家,就只能由外孫子相陪,就連祖母都不能上桌,其坐次是外祖父盤腿坐正位,外孫子在左側炕邊聳拉腿而坐。

滿族人待客禮節也很講究。如果是長者來則先請安,然後給客人讓坐,用溫水打手巾,讓客人擦臉、漱口、再裝煙倒茶,做飯時鍋、碗、瓢、盆、勺子相磕不能出聲,否則是表示對客人不歡迎。吃飯時將桌放好,請客人坐正位,然後先用平均乾淨的搌布當客人的面再將飯桌子擦一遍,接著擺上四個壓桌碟,然後再擺吃碟和筷子。擺筷子時不當著客人面墩齊,要將筷子整齊的放在吃碟右側,粗頭向外,細頭朝桌子中間。上菜時,一回上2個菜,總菜數要成雙而不出單。四季待客的飲食有別,夏取涼、冬用熱,春秋涼熱要適中,要以禮相待,對客人遠接遠送。

滿族人對人名的稱呼,也很講究。對長輩不準稱名道姓,如稱名道姓會叫人訓斥「沒大沒小,不懂禮貌」。見到長輩必須按親戚或按輩份該叫什麼就叫什麼,然後請安。見到平輩或晚輩,只能很有禮貌地稱名而不道姓,然後再說話或辦事。例如:見到或招呼胡振華,只能叫振華你怎麼怎麼樣,而把姓捨去,以表示尊敬重視對方。

隨著時代的變革,滿族人的禮節變得簡化多了,但在部分滿族人家特別是滿族聚居之屯,有些禮節規矩還是很講究的,尊敬長者的風俗,滿族人永遠是滿族人這是骨子裡的東西改不掉的啊!!


推薦閱讀:

李經梧對抽絲、螺旋、纏絲三勁的獨特見解
一款風格獨特的毛衣袖子的織法,扭緊式的袖口
專論八字中桃花的幾種獨特情況
時尚牛仔褲是眾多女人的追求,充滿獨特的優雅氣息!
12種獨特魅力 讓女人偏愛大叔

TAG:民族 | 滿族 | 獨特 | 特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