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顆心鑄就完美人生

一:好奇心

你還有一顆好奇心嗎?估計大多數人會說沒了。

被歲月磨平了。被風雨打掉了。被煩雜的生活給消蝕掉了。或者被渾濁的人生給磨蝕掉了。

好奇不是獵奇。好奇心是我們在世界面前的一種嬰兒心態,是我們對未知世界的渴望。是求知的開始。

好奇心更是我們內心的一種強烈衝動,一種了解世界征服世界的衝動。

擁有好奇心的人,他的人生永遠是新鮮的,永遠有他想知道的未來,也永遠有探求下去的動力。

但凡成功之人,少不了這顆心。

可是生活中,現實中,太多的人,一過了青年時期,有些甚至更早,就早早夭折了這顆心。談起未知的世界來,他們總喜歡說,跟我沒關係,知道能咋,不知道又能咋?於是他們的生活停止了,目光擱淺在今天,更多的甚至擱淺在昨天。

他們不再關注這個世界到底發生著什麼,有什麼是日新月異的,有什麼在蠢蠢欲動。他們的知識永遠停留在離開學校的那一天,認知卻隨著歲月的綿延而越來越老化越來越膚淺。尤如被大浪拋棄在沙灘上的貝殼,除了能感知到風吹日晒,感知不到溫暖也感知不到任何細微的柔軟。世界在他們眼裡,永遠就是那個樣子。世界的腳步跟他們的腳步完全是脫節的,世界在變,他們卻再也懶得變。

可以說,一個人如果讓好奇心過早地死去,那他的生命,再也不會有什麼精彩。

保留一顆好奇心,就是保留我們永遠的童心。童趣、童真、童味。不要認為孩子幼稚,在世界面前,孩子那雙眼睛才是最有活力也最有希望的。

二:求真心。

人到一定年紀,或者有了一定經歷,再遭遇幾場挫折幾場打擊,就平了,木了。

對這個世界,開始變得馬虎,變得不那麼認真。

對萬事萬物,開始抱一種能過得去就行的態度。什麼真的假的,對他來說,他只關乎一樣事,這個世界對我如何,某件事能給我帶來什麼?

是的,我們的心胸越來越狹窄,要求的東西越來越直接也越來越現實。明知道有些事是錯的,明知道太多的人在說假話,可這有什麼關係呢?我們不是早已習以為常早就習慣了這樣嗎?幹嘛要拋根問底,幹嘛要去追尋真相?

求真心是我們叩問世界叩問萬物的最原始動力,是我們追求真理的力量源泉。

只有求真,才能讓我們不欺騙自己也不欺騙他人。唯有求真,我們才能不斷發問。而每一次發問,便是我們朝真理靠近的一次機會。

千萬別失去求真心,沒了它,我們的世界將越來越渾濁,我們的思維將越來越麻木,我們的雙眼也會變得越來越看不透事物。

三:完美心

我們為什麼不能將事情做得更完美呢?

最大的原因,是我們早已失去一顆完美心。

每個人來到世界上,一開始都是追求完美的,也都希望自己能變得更加完美。

可是慢慢地,我們變了。這變一方面緣自生活打在我們心靈上的印記,也即生活的殘酷。因為生活永遠是不完美的。於是我們便認為,人生無法完美,越是想追求人生的完美,我們的痛苦便會越多。為了少受罪,少糾結,我們開始變得粗糙,開始變得潦草。我們不再認真做事,不再精益求精。遇大事還多少能付出點心血,遇到小事,一應兒的馬虎。

做不好小事,哪來大事讓我們做?

太多的人其實一生輸在小事上,因為我們的平凡註定了我們一生不可能遇到太多大事,我們大部分的生命是用來應付小事的。小事上的馬虎鑄就了我們的性格,也養成了一個個惡習。

我們能輕易放過自己,能輕易原諒自己所犯的錯誤。我們從不去細問,自己錯在哪,而總是怪罪這個世界,認為是自己生不逢時抑或命運不濟。但我們很少想到,正因為我們早早放棄了完美之心,讓世界在我們眼裡開了巨大的口子,很多甜美很多感動很多做人的智慧還有做事的樂趣就從這口子中流走了。

對自己苛刻的人,大多是追求完美的人。

對他人苛刻的人,大多是要求百分百的人。

對事件精益求精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不輕易去犯小錯誤,不漏掉任何一個小環節,這才是我們成長中要養成的好習慣。也是我們能走向成功的必需。


推薦閱讀:

有哲理的話:世間事,莫強求;平常心,待人生
我存在是必然嗎?假設父母沒有生下我,我會不會出現在未來?
對人生的啟示------佛法中的知慧
內心長時間感覺空洞,到底該怎麼辦?
2008年以來,我的人生發生了哪些變化?

TAG: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