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換來的是虛榮的蘋果

                溺愛換來的是虛榮的蘋果

編者按

  近日,一則「大學新生要蘋果三件套,氣哭母親」的新聞,成了微博上數千人爭相評論的熱點。這則新聞雖然有點極端,但並非個例。當我們的孩子在生理上已長大成人,心理上卻仍然停留在嗷嗷待哺的「吃奶」階段。這樣的結果不應該完全歸咎於孩子,因為中國的父母,一直以來都沒有、也不願給孩子「斷奶」。也許有一天,我們連綿不絕、難以割捨的溺愛,澆灌出的卻是一棵永遠也結不出果實的蘋果樹。

                        沒有「蘋果三件套」究竟丟了誰的臉

                                         文   / 熊丙奇

  新大學生入學在即,不少新生開始為大學生活添置「裝備」。在北京中關村某電子賣場,一名女孩看上了「蘋果三件套」(iPhone4s、iPad3和mac book)。面對超過2萬的花費,母親剛表示吃不消。這名女大學生大喊一聲:「不給我買,就讓我在大學丟臉去吧。」說完便撇下母親,揚長而去,氣得母親掩面而哭。

  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關注,有人指責這名女生不知感恩;還有人認為,為人父母者應該首先反思,是自己平時的縱容,導致孩子要這要那,一不如意就翻臉不認人。但我更關注的是她要「蘋果三件套」的理由,是沒有這就可能會「丟臉」。

  在討論這起事件時,大家翻出了有的學生為買「蘋果」不惜賣腎的舊事。與「賣腎」的瘋狂行為相比,這名女生要「溫和」許多。但不管「瘋狂」還是「溫和」,之所以他們對「蘋果」如此痴迷,除了是「果粉」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面子」思想——覺得有了這,就體面過人;而沒有這,就覺得很丟面子,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

  把面子和物質享受聯繫在一起,表明我們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對於青少年的價值觀教育,出現了嚴重的偏差。在美國、加拿大的中學,對學生的財富觀、人生觀的教育,基點是「上帝幫助自助的人」,「通過自己努力奮鬥,獲得財富,才是值得尊重的」。因此,很少有學生炫耀自己的美貌,因為那是先天遺傳,與後天的努力無關;很少有學生比拼父母、家產,因為這也不屬於自己,那是父母奮鬥的結果。甚至如果有學生有意無意顯擺自己家庭有錢,還將被嘲笑。

  在加拿大,很少看到有年輕人開豪車。開豪車的都是四五十歲以上的人,因為不管父母有多富裕,車得自己花錢買。還有的年輕人,哪怕家庭有豪華別墅,也自己在外租房過。他們覺得這才是很酷的事。根本不像我國,有的年輕大學生駕豪車到學校,十分「拉風」。

  國外學生由於有著不同的財富觀、價值觀,因此即使一些富翁的子女,也在八九歲時就去打零工掙零花錢;有不少學生一滿18歲,就宣布獨立,不再拿父母的錢,包括上大學,也是自己去打工掙學費。

  財富觀、價值觀的錯位,會導致人生的錯位。直接的表現,就是對自己不負責。我們有不少學生,沒有任何責任感,就連讀書,也認為不是為自己讀,而是為父母讀。因此,他們對為自己付出的父母沒有任何感激之情。高考考出不錯的分數,進了不錯的大學,就認為足夠對得起父母了。於是,他們伸手向父母要獎賞也就十分正常。這些學生進了大學之後,由於沒有責任心,很容易出現學習的惰性,陷入迷茫。

  近年來,包括清華在內的高校,就明確發布禁令,禁止一年級學生帶電腦進宿舍。頒布這樣的禁令,在信息時代顯得很荒謬,卻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很多大學新生進校之後,完全放縱自己。如果沒有禁令,不少學生會很快沉迷網路,荒廢學業,並很快被退學。表面上看,這是因為這些學生沒有自控力,深層次的原因是他們缺乏責任心。

  對孩子進行責任教育,就必須調整傳統的與物質享受相聯繫的財富觀、價值觀。改變傳統的親子關係——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不是父母把孩子作為「私人財產」,也不是孩子把父母作為「提款機」,而是成年公民與未成年公民的關係。父母只是對未成年公民具有監護責任,引導他們成長為獨立、自立的社會公民。我國當前的「官二代」、「富二代」問題,以及普通家庭的子女教育問題,都與沒有這樣的財富觀、價值觀有關。富裕家庭簡單地以物質給予代替親情交流,普通家庭也把親子關係變為功利的分數關係。這種現象值得我們警惕。

 

  教師聲音

                     這樣得來的「蘋果」會變味

                             文  /鐵錚

  遙想當年,我到大學報到時,肩上是部隊的背包,身上是一身舊軍裝;後來,新生的三大件成了「隨身聽、皮箱、手錶」、「手機、筆記本電腦、數碼照相機」……時代不同了,經濟發展了,我並不主張大學新生還像父輩、兄長那樣入學時那樣當苦行僧,但也不贊成不管不顧地高消費,尤其是不顧家庭經濟條件地盲目攀比。

  數碼時代,買些新的產品無可厚非。但買還是不買,起碼有三個考慮。一是家庭經濟條件是否允許;二是有否必要、有否實用價值;三是有否負面影響。

  對於一些家庭而言,供養一個大學生並不容易。學費、生活費以及學習的必需品購置等等,四年下來也不是個小數目。對於有的經濟困難家庭而言,支付這筆開支會更加困難。節衣縮食的家長有之,兼職的父母有之,輟學打工的兄妹有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強求家長買什麼蘋果之類的「奢侈品」,的確太過分了。

  如今,數碼新產品層出不窮、花樣不斷、令人眼花繚亂。但對於大學生來說,並非配置越高、價錢越貴的產品就越好。關鍵是看自己是否需要、是否適合自己。據銷售人員介紹,5000元左右的筆記本電腦、2000元左右的手機對大學生來講絕對夠了,真沒必要買那麼貴的。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有計算機房,基本可以滿足學生上網的要求。我在講「網站策劃與編輯理念」時,還會給學生4個免費的機時。至於手機嘛,多少錢的都有,功能滿足我們的基本要求就可以了。

  走進大學生活的不僅僅是自己。即便是我們消費得起、真的需要,恐怕也需要考慮一下周圍同學的反應和感受。即便是家裡條件十分優越,也沒有必要在別人面前炫富。我認識的一個女生每天開車上學,但都是在離學校還有一段距離的地方就泊車,然後像其他同學一樣走進校園。我欣賞這樣的學生。

  想起前幾天媒體的一則報道:一位男生為了買「蘋果」手機,竟瞞著家長賣了腎。儘管這只是極個別的現象,但我還是想說,真的不值得。這樣來的「蘋果」真的變了味。

  又想起了在校園家屬區貨攤上見到的那個本校的女生。她上課之餘賣菜,賣菜之後上課,這是她大學生涯的寫照。她總是熱情地和熟悉的老師、同學們打著招呼,從沒有因為幫父母賣菜、賣水果而感到難為情。校園裡也沒有任何人因為她家境不寬裕而低看她。如今,她早就不賣菜了。因為,她遠在大洋彼岸,讀博士去了。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在別人面前丟人的事兒,我想,那恐怕就是為了莫名其妙的虛榮心「打腫了臉充胖子」吧。雖然用著「蘋果三件套」,但學習成績卻並不高,這才是最丟人的事兒。

 

  家長感言

                         金錢不是衡量親情的尺子

                                文  / 心悅白雲

  如今,一些學生存在著嚴重的虛榮、攀比心態,這一方面是因為金錢至上的價值觀所導致,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的家長總是滿足孩子一切要求,給孩子過多的金錢和物質享受造成的。

  殊不知,這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這樣養大的孩子必然會形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不良品格,並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正如美籍華人、華中師範大學特聘教授陶宏開在《讓親子關係遠離物質化、金錢化——談談你的看法》一文中說的:父母無原則、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各種各樣的要求,會使孩子成為專橫跋扈、為所欲為的人,親子關係就蛻變成了一種金錢關係,會使孩子以獲取物質享受和金錢的多少作為衡量親情的唯一尺度。它使得孩子只重視物質利益,只注重個人利益,忽視他人利益;它也使得家長的經濟負擔越來越重。使孩子眼裡只有錢,沒有親情,沒有責任。同時,隨著孩子的年齡越來越強,其對物質的慾望也會越來越大,而父母終歸有滿足不了孩子要求的時候。不能滿足,就會由愛生恨。

  家長對待孩子要像對待朋友,你要學會尊重他、理解他、傾聽他、和他溝通,無所不談,必要的時候給予一些鼓勵、安慰、指點、參考意見就夠了。你不能代他決定、代他選擇,更不能要他成為自己的私有財產。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給予適當的援助,他會感激不盡。但當你為了滿足他,經常給他買這買那,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覺得理所當然,不知道感恩,不知道這一切是多麼來之不易。有一天他們的願望不能被滿足時,很可能會反目成仇,甚至決裂。

  曾國藩曾說過:小孩子好的話,沒錢也有錢;小孩子不好的話,有錢也沒錢。他曾在家書中寫道:「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幾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習氣,則難望有成。」我認為,家長應該給孩子的不是豐厚的物質享受,也不是一大筆財產,而是授予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獨立思考以及生存的能力!與其給孩子物質上的享受,不如在他長大之前教會他如何擁有一顆強大自信的心。

 

  學者博文

                孩子,媽媽不是你的「自動取款機」

                                       文  / 付小平

  當今社會,很多人都發出這樣的疑問:「我們的孩子究竟怎麼啦?父母辛辛苦苦撫養長大的孩子,不知恩圖報,反倒把父母當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只會啃老和索取,只知炫富和虛榮。我們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目前社會上也流行這樣一種說法:「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女孩若不培養一點富貴之氣,長大後容易讓人輕看,甚至嫁不到好老公。」所以只要能滿足的,父母都盡量滿足孩子的需求。

  上述疑問和說法都直指一個根本問題:「我們到底該拿什麼來愛我們的孩子?究竟怎麼教育我們的孩子,才能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愛以及回饋這份愛?」

  很多父母常常覺得,愛孩子就是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讓孩子在最舒適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所以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孩子。久而久之,孩子認為這一切都是父母應該做的,吃最好的、用最貴的、穿最奢侈的等等,都是理所當然的。如果有一天,當父母無力承受的時候,孩子就會心理失衡,也會抱怨指責,甚至還會做出過激行為。

  我遇到過這樣的孩子,上初中已經是非名牌不穿了,一雙鞋1000多元,一件衣服2000多元。孩子親口跟我說:「我媽媽賺錢很容易,所以我花這點無所謂。我媽媽是我這輩子的自動取款機。」我真的不知道,當為人父母聽到這番話時會作何感想。從孩子的話中可以感覺到,他完全沒有體會到父母工作的艱辛,絲毫沒有感恩父母對他的養育,反而覺得即使一輩子啃老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抱有這樣想法的孩子雖不能代表全部,但也絕不是少數。

  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我們真的學會了正確地愛孩子嗎?愛的方式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真正感受到愛。為什麼我們為孩子付出那麼多,孩子卻沒有感受到我們的愛?為什麼我們辛辛苦苦養育的孩子卻不懂感恩、甚至還會恩將仇報?固然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但作為家長,我們需要深刻反思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做錯了什麼,更需要知道如何正確地愛孩子。

  第一,家長對孩子的愛,用心比用錢更重要。

  愛孩子,並非要在物質上毫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要選對的方式,不是買貴的東西。心理學家就「如何表達愛」概括了五種方式,它們分別是:「肯定的言辭」、「身體的接觸」、「精心設計的時刻」、「禮物的饋贈」以及「服務的行動」。這五種表達方式都能讓對方感受到愛,而且它們可以一起出現或交替運用。這五種愛的方式既適用於愛人,當然也適用於孩子。在這五種方式中,只有一種方式是需要花錢的,其他方式只需要用心就可以。

  只要用心,一片漂亮的樹葉就是一份精心的禮物;只要用心,關鍵時刻的一個眼神就是一份會心的禮物;只要用心,睡前的一個擁抱或親吻就是一份稱心的禮物;只要用心,孩子進步時的一句讚美就是一份貼心的禮物。通過用心而非只用錢的愛,父母也會收穫一個充滿愛的孩子。

  第二,家長對孩子的愛,節制比泛濫更重要。

  我們對孩子的愛,並非多多益善,尤其在物質方面。有節制的愛,比沒有界限、放任自流的愛,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中國的家長,總是擔心自己虧待了孩子,總是喜歡把所有最好的給到孩子,總是願意滿足孩子提出的各種要求。雖然我們基本上都是在這樣的呵護中長大的,但我們真的需要改變這樣的教育觀念了。

  在女兒比較小的時候,當她想要玩具時,我們會讓她自己挑,但是約定每次只能挑一個,然後引導她去比較價格,儘可能選擇性價比較高的產品。在小區玩耍時,如果她想要買一些小零食,我們會跟她約定每天只能買一次,然後讓她自己拿錢去買。漸漸地,女兒也養成了節約的習慣,如果看到價格太高的東西,她自己也會說:「太貴了,不買了。」

  第三,家長對孩子的愛,獨立比包辦更重要。

  中國的家長,最喜歡做的事情是大包大攬,從頭管到尾,從里管到外。這也導致很多孩子從小就形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依賴心理。

  如果在西方社會,孩子想要買「蘋果三件套」,會自己想辦法去掙錢買。而在中國,孩子首先不是想辦法自己去掙錢,而是馬上尋求父母的資助。如果父母的經濟實力無法承擔,反而會招致孩子的責怪甚至要挾。因此,我們應該教孩子懂得一個道理:遇到任何困難或自己要想得到的東西,不要總是讓父母來承擔、來幫助,而是要自己想辦法,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目的。

 

  海外觀察

                   美國父母為何狠心讓孩子自己掙錢上大學?

                                         文  / 高娓娓(紐約)

  一次,和一位朋友討論美國父母教育孩子的問題,談起有一些美國家庭,孩子考上大學之後,不會為子女支付學費和生活費。這位朋友已經為人父母,她很不理解美國父母為什麼這麼狠心?

  我以前的同事曾經採訪過一位媽媽,她的三個孩子還在上小學。但是在短短几年後,她的孩子將會是14歲、15歲和16歲,開始考大學。然而,這位媽媽決定不為孩子上大學儲蓄一分錢。並不是因為她要懲罰三個孩子,也不是因為家庭的經濟拮据。這位媽媽是一名作家和社會媒體的戰略家,她的丈夫是手機開發商。相反,他們認為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是樹立自力更生的榜樣。

  丈夫說:「我告訴孩子,如果他們想考上大學,這將是他們的責任,自己為它付出。」他一直覺得,這是孩子的人生,不是他的責任。這可能有一點苛刻,但很多美國家庭的父母都認同這種教育理念。

  在美國,有人調查過,有38%的年輕人,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經濟上的支持,而年齡19歲至22歲的年輕人只有35%得到學費資助。當然也不排除不少美國父母是沒有足夠的錢支付孩子學費。

  而有些父母則是堅持不支付孩子的大學學費,即使是有足夠資金。他們認為如果孩子沒有付出,不會真正了解教育價值,或是金錢的價值。

  我認識的一個老美朋友就說:「我上大學時,一直在打零工,同時還有獎學金,再加上借用學生貸款,費用就夠了。我覺得,這種方式讓我更負責任,更加努力應付學業。因為我知道,如果不及格,我會負擔不起學費。等我的孩子出生之後,我也會這樣教育他,讓他學會獨立。」

  美國的家長認為,父母應該只在適當的時間為孩子做出貢獻。但是,大學生應該對自己的教育負責,孩子要做兼職的工作,為自己作出貢獻。當然,家長會支持他的努力。這是對他好,也對家庭和社會都有好處。

  其實,美國家長對孩子的一貫作風是:不給錢,不罵人。自己需要什麼,去努力,去創造,不干涉。他們會經常讓孩子有一些小的目標,一個一個去奮鬥、去實現。比如:買玩具、出去旅遊,都要靠勤工儉學,自己掙的錢自己支配。而美國孩子從小就比較有經濟頭腦,大概也與此有關。我認識的一個美國孩子,才13歲,很成熟老練。那次他參加我們的聚會,在位置上坐定後,他就跟每個人打招呼,然後拿出資料,介紹他發明的飛機燃料之類的東西。他講話時很得體大方自信,像在正式演講一樣。原來他從6歲開始就開始做自己的生意,經常搞活動,賺了不少錢。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離開時和我們每個人握手道別,連坐角落裡的都沒有漏掉。

  美國父母可能不像中國父母那樣對孩子安排得無微不至,他們更側重的是讓孩子健康樂觀,能獨立生存,有健康的人格、性格、意志,鼓勵創新。他們不會煞費苦心地設計孩子的未來,更不會一意孤行地替孩子安排未來,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發展,順著孩子的天性培養孩子,努力培養孩子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以及能獨立生存於社會的能力。說白了,美國父母不是孩子的靠山,而是他們的精神支柱。

  我不能說美國的教育都很成功,但美國家長讓孩子從小就從事送報等勞動,本身就是一種吃苦精神的磨鍊。在寒冷的冬天,當中國的同齡孩子還在熱被窩裡熟睡時,西方孩子早已起來挨家挨戶去送報了。這在嬌慣子女的中國家長看來可能有些「殘忍」。而正是這些看似殘忍的教育方式,讓美國的小孩從小就有超強的適應能力。長大之後,他們懂得如何照顧自己,讓自己生活得更好。相比之下,中國的父母就顯得過於「溫情」了。

  我想說,造成這種不同家庭教育觀念的根源,其實是子女的歸屬問題:即孩子是屬於他們自己還是屬於父母。在中國,孩子就像是父母的私有財產,是屬於父母的,一切得聽父母的;在美國,子女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屬於自己,也屬於社會。他們有自己的喜好、選擇、隱私、交際圈。所以父母不能打孩子,因為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孩子的問題不是父母說了就算。

  由此而來就引出了另一個問題,父母對子女的責任。在中國父母對子女照顧是無限的,從小到大,家長會幫孩子把一切都料理好,生活、學習,包括經濟上的,會想方設法攢錢供孩子讀大學、出國、結婚、買房子、養兒育女等。父母在做這一切的時候,做得心甘情願,犧牲非常大。

  在美國,父母不會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來,反而孩子還必須承擔一些家務勞動,如擺餐桌、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很多孩子吃喝玩樂、學習的費用,都是自己在學校里、在社會上打工掙來的。他們也可以在家裡幹活,父母給記工錢。

  這看似很「狠心」,其實卻是讓孩子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個道理的最佳辦法。而且,自己努力得來的,才會更懂得珍惜。自己攢錢上大學,恐怕連逃課都捨不得了吧?

推薦閱讀:

TAG:溺愛 | 虛榮 | 蘋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