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馬戛爾尼訪華看滿清的落後!

馬戈爾尼訪華始末簡述

  公元1793年即乾隆五十八年,英國政府以向乾隆皇帝補祝八十壽辰為名(乾隆皇帝生於康熙五十八年八月十三日,即1711年9月25日,其八十歲應是乾隆五十五年,即1790年),派出以馬戈爾尼為首的使團來華。這是英國政府派出的第一個正式訪華使團,是中英關係史上的一件大事。

  一、 馬戈爾尼來華前中英雙方的接觸

  二百多年前,在中英正式通使之前,英國曾多次想打開中國的大門,中英雙方就已經有過直接和間接的接觸。

  當時,英國已經成為頭等的資本主義強國。17世紀40年代,英國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在18世紀60年代,又首先在英國發生了產業革命,英國的經濟開始起飛,很快代替荷蘭成為當時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在不斷增長的擴大產品銷路需求的驅使下,這一「海上第一強國」,奔走於全球各地。當開拓海外殖民地和市場成為英國的既定政策之後,其對華政策也日益顯示咄咄逼人的端倪。英國首先搶佔了印度,而急於打開中國門戶則可追溯到17世紀30年代。

  在明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的使節就曾踏上前往中國的航程,但歷經周折,最後沒有能夠和中國建立關係。入清以後,自康熙二十四年,英國商人在廣州開設了商館,英國從此加入對華貿易的西方國家之列。到了18世紀,英國成為了最大的對華貿易利益獲得者。如在1736年到廣州的12隻西洋商船中,英國只佔5隻,而在1775年到中國的38隻外船中,英國就佔24隻。18世紀末中英的貿易額和該世紀初相比,增長了二十倍,達到一千萬兩以上。

  為了進一步開闢中國市場,擴大對華貿易,在華英商聯合致書廣東督撫,提出改善中英貿易的五項要求:1、英船至廣東錠泊後,即請開艙解貨;2、奸民偷竊英商貨物,請予依法處罪;3、請緊華人將英人看作夷狄禽獸,任意侮辱;4、減輕對英貨的課稅;5、官吏請勿無故與外人疏離。但廣東督撫置之不理。而英國又急待改善對華關係以進一步擴大貿易。於是,在1787年,英王喬治三世任命曾擔任過英國孟加拉軍需總管的查爾斯?卡思卡特為特使,前往中國。誰知查爾斯?卡思卡特卻病逝在了途中,這次遣使夭折了。

  於是,乾隆五十三年即公元1788年,擺在英國國王和外交大臣面前的,仍舊是對華遣使擴展對華貿易的問題。當時,外交大臣亨利?鄧達斯在仔細考慮、斟酌之後決定選派喬治?馬戈爾尼為1792年英國使華團長。對於這次馬戈爾尼率團使華,英國政府極為重視。這在使臣的選派上就明顯的反映出來。正使馬戈爾尼是英國「國王的親戚,議國事的大臣」,使英國政府「從許多博學的人那裡挑出來的一個大博學的人,他從前辦過許多大事,到俄羅斯國出過差,又管過許多地方的事」,並且還在英國的一些「屬國地方料理國事情」。由此可見,英國政府派遣馬戈爾尼出使中國是經過慎重考慮遴選出來的合適代表。副使斯當敦「也是個體面的人,他的博學和會辦事與正使一樣」,「從前他在海地平服過許多的事情」,並且出任過同小西洋國家「講和」的談判專使。(《英王致乾隆的「表文」》)

  

  二、 使團出使目的

  對於此次來華的目的,英王在給乾隆皇帝的國書里是這麼說的:英國遣使前來中國,「並不想添自己的國土,自己的國土也夠了;也不是為貪圖買賣便宜;但為著要見識普天下各地方又多少處,各處事情物件可以彼此融通,別國的好處我們能看得著,我們的好處別國也能得著」。英國的初衷只是想「要把西方十界的物件,各國互相交易,大家都得便宜」。(《英王致乾隆的「表文」》)

  然而,英國國王在給馬戈爾尼的訓令中則是這樣說的:「在中國經商的英國臣民很久以來就多餘其他歐洲各國。……有些國家得力於他們在中國的傳教士。這些傳教士,由於他們的科學的專長和藝術上的天才,常常和那裡的神秘而文雅的王朝發生親密聯繫。他們在傳教之外,也為他們國家的利益有所儘力。但英國商人缺少這種幫助,在這個遙遠的國度里,每每被人誤解而得不到尊重。在這等情形下,我對於自己的遠方的臣民不能不予以應有的關懷,並以一個大國君主的身份有力的要求中國皇帝對於他們的利益予以應有的保護。」(《英國政府給英使馬戈爾尼的訓令》)

  在馬戈爾尼方面,在接受使命時,他曾寫書面報告給英國外交大臣,提出「不要使北京朝廷感到意外,要先行通知特使行將到來,特別要發出聲明,保證此行的目的不是強求改正過去所受的委屈,只是代表國王參加向皇帝祝賀八十大壽的慶典,並附帶談一下兩國以後貿易的互利問題」。並且認為:「對付一個如此驕傲的朝廷,它對西方國家的力量與重要性無知,而堅持東方式的妄自尊大,就必須給予皇帝及其大臣以莊嚴華麗的印象。」(《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對於此行的目的,他還主要闡述了以下6項(《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

  1、 擺脫廣州官吏的限制和勒索。

  2、 要求准許在靠近商品產地的口岸貿易。

  3、 廢除進出口貨物關稅,或降低至初期貿易徵稅水平。

  4、 獲得與葡萄牙人同等待遇,要求准許在中國某個島嶼上建立商站,並獲得與葡人在澳門同樣特權。

  5、 請中國皇帝頒發特別命令,通知地方官吏,禁止強迫公司代理或其他英國人負別人行為的連帶責任。

  6、不僅在各個口岸貿易,而且要廢除足以妨礙購買不列顛貨物的種種規條,以期很快改變對中國貿易的逆差,轉而為有利於大不列顛。

  從以上英國來華訪問的目的來看,在某種意義上,此時的資本主義的英國,已經準備好了要與龐大的中國封建帝國進行顯示自身力量的較量。作為慣例,外交回合是第一個步驟。所以,英國要派出以馬戈爾尼為首的使團訪華。然而,此時的清朝對西方資本主義迅速崛起後的變化卻仍茫然無知。對於英國正式外交交往的訴求,是首次遭遇,既無概念也無準備,更無從談改變自己的宗蕃制度傳統以認真對付,於是,雙方價值觀念上的巨大差異立即顯示了出來,使得這次交往比以往任何一次朝廷與西方國家的交往更意味深長。

  三、 在華出使過程

  馬戈爾尼使團來華,預先由英國東印度公司派人在廣州通知清朝署兩廣總督郭世勛和粵海關監督盛住,遞交了東印度公司董事長巴林給兩廣總督的正式信函,並要求在天津登岸,以免禮品經廣州長途運輸受損。郭世勛和盛住立即上奏朝廷,說英國國王「因前年大皇帝八旬萬壽,未及叩祝,今遣使臣馬戈爾尼進貢,由天津赴京。」乾隆皇帝聞之大喜,降旨海疆各督撫,如遇到英國貢船進口,「即委員照料護送進京」。(《清高宗實錄》)

  但一方本意是來華進行外交談判,而另一方則一如既往以為是遠道來貢,這種誤解首先是英方借祝壽為名造成,而清朝皇帝則以為「該貢使航海遠來,初次觀光上國,非緬甸、安南等處頻年入貢者可比」。從一開始雙方的認識就不在一個基點上。所以,英國以西方當時慣行的外交先例一到中國就無異於觸礁了。

  法國學者阿蘭?佩雷菲特在他的著作《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中,認為「兩個傲慢者互相頂撞,雙方都自以為是世界的中心,把對方推倒野蠻人的邊緣」。又說:「中國拒絕對世界開放,而英國人則不管別人願意與否,想讓世界對所有的交流開放。」雖然,滿清王朝對於英國明顯帶有殖民主義色彩的「開放」要求理應拒絕,但問題在於它拒絕的方式是僵化的固守朝貢體制。這註定這次中英外交交往必然以失敗而告終。不僅僅是禮儀和文化的衝突,更是清朝政府對外政策的失誤。清朝僵化的外交思想和模式與西方近代外交格格不入,孤立與世界潮流之外的海外政策,其閉關自守的性質在此暴露無遺。

  1、 貢品隱含的較量。

  英國帶來的600多箱獻給乾隆皇帝的禮物中,有許多英國有意向中國顯示其科技發達、武力強盛的禮品,如當時英國最大、裝備有最大口徑火炮110門的「君主號」戰艦模型,以及榴彈炮、迫擊炮和卡賓槍、步槍、連發手槍等。然而,乾隆皇帝卻不以為然,只是將之作為海外國家進呈的一般貢品而已,而英使也只不過是萬里迢迢來送貢品,以表示向大清國的恭順的朝貢國使節而已。因此,他不僅沒有看到禮品上所表現出的西方科技的巨大變化,相反卻還責難英使在禮品單上自稱「欽差」一詞,而降旨要其改為公差,以符天朝體例。

  馬戈爾尼帶來的禮品沒有使乾隆從中得到新的啟示,不過將之視為西洋奇器玩好在宮廷中作為擺設。那些顯然是用來炫耀實力的大炮,則被拉到了圓明園,擱置在那裡,知道1860年,英軍火燒了圓明園時又發現了它們,而它們一直未被使用過,又被英軍拉回了倫敦。

  中國和西方國家君主間價值觀念的巨大差異在此顯現出來。乾隆皇帝在外交回合上固守朝貢體制,不能知己知彼,有理有節,對英使所獻貢品所昭示的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視而不見,仍陶醉與「天朝上國」的虛幻迷夢中,恰恰是葬送了中國向前發展的機遇。

  2、 禮儀的爭執

  外交禮儀問題,是使團到來後雙方即發生爭執的主要問題。固守朝貢體制的清朝,堅持執行朝貢禮儀,來朝使節必須向大清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但馬戈爾尼執意不肯行叩見禮,理由是:致敬外國君主,不能超過對本國君主禮節,因此只能對中國皇帝行與英國國王相同的單腿跪理。

  英使的執著態度,使乾隆皇帝十分不悅。在上諭中有「似此妄自驕矜,朕意甚為不悅,已令減其供給。所有格外賞賜,此間不復頒給。又說「朕與外夷入覲,如果誠心恭順,必加以恩待,用示懷柔。若稍涉驕矜,則是伊無無福承受恩典,亦即減其接待之理,以示體制,此駕御外蕃之道宜然。」

  英使自天津等岸後,先到北京,再至乾隆接見之地熱河,禮儀的爭執一直沒有解決。

  乾隆五十八年,即1793年,在熱河萬樹園,乾隆接見了馬戈爾尼。但是,最後的禮節到底怎麼樣,一直以來都是學術界爭論的一個焦點。在清朝的檔案文獻當中記載卻都是肯定了英使的屈服,行了叩禮。而在馬戈爾尼自己的記錄中則是否認了這一點。

  3、 實質性的談判

  英使馬戈爾尼來華的真正目的是來向中國皇帝提出擴大對華貿易要求的,所以在第一次覲見時,就急於表達這一要求。然而,第一次接見時,他只能將英王書信呈遞給乾隆皇帝。第二次覲見也辦不到。而接著是皇帝生日的慶典活動,在活動結束後,清廷便讓使團離開熱河,返回北京,並隨即促其「九月初五以前啟程回國」。

  皇帝敕書雖已下達,馬戈爾尼為了未完成的使命,還想做最後的努力,和和坤等進行交涉,重申英王國書之請,提出了下列九項要求:第一,允許英國派員常駐北京,學習教化,照顧本國商務;第二,允許英商至浙江寧波至直隸之天津等處錠泊交易;第三,允許英商按俄羅斯成例,在京師設一商館,收貯貨物;第四,許給舟山附近一個小島,以便英商居住,收貯貨物;第五,在廣州附近撥給一處地方,居住英國商人,或准令寄住澳門的英人自由出入;第六,英商於廣州及澳門間運輸貨物,請免徵稅或減稅;第七,請另行曉諭粵省海關,准許英商照例上稅;第八,聽任英人在華自由傳教;第九,英商獲得中國許以居留權者,不強制以納稅。

  對於這些要求,乾隆皇帝在答覆英王的復書中,逐條予以駁拒。關於第一條要求,則說「與天朝體制不合,斷不可行」。第二條,則以寧波、天津「並未設有洋行,爾國船隻到彼,亦無從銷賣貨物。況該處並無通事,不能諳曉爾國語言,諸多不便……所請……之處,皆不可行」。至於第三條要求,「更不可行。……天朝疆界嚴明,從不許外蕃人等,稍有越境摻雜」。關於第四條則說,「天朝尺土,俱歸版籍,疆址森然。即島嶼沙洲,亦必劃界分疆,各有專屬。……若別國紛紛效尤,懇請賣給地方……豈能各應所求?此事尤不便准行」。要求第五條所請一節,亦礙難照准。第六條則說,「此時不能因爾國船隻較多,徵收稍有溢額,亦不便將爾上稅之例,獨為減少,惟應照例公平抽收,與別國一體辦理」。所請第七條,向有定例,「毋庸另行曉諭」。第八條所求的傳教自由,亦因「天朝自開闢以來,聖帝明王,垂教創法,四方億兆,率由有素,不敢惑於異說,……今爾……意欲聽夷人傳教,尤屬不可!」同時在諭旨中,再度申明「天朝特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一方面,我們應當肯定,乾隆拒絕馬戈爾尼提出的「給地」、減稅、多口通商的無理要求,維護了國家主權。但是另一方面,乾隆皇帝在其諭旨中所流露出的那種陶醉於天朝上國的自我滿足,進而妄自尊大,處處以天朝體製為處理對外關係行為準則的態度,置於當時世界潮流來看,是多麼的落伍而迂腐啊。

  

  英使馬戈爾尼的訪華,是中英這第一次正式交往,只是雙方力量隱含較量的第一回合,表面上以英國的要求全部被乾隆皇帝駁回而失敗。但清朝統治者的愚昧落後已經完全體現出來,而這也使中國在以後的歷史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此次訪華,使馬戈爾尼和歐洲了解了中國,使他們對中國的熱情轉為蔑視。清朝帝國開始衰落了,而英國以及其他一些西方國家在此之後則變得日益強大。「天朝上國」的大門沒有被「如締結條約、互相通商,為現今文明各國共有之辦法」叩開,喪失了學習先進迎頭趕上的時機,最終只能被西方列強的槍炮所轟開,使得中國陷入了有史以來最屈辱、最慘痛、最落後的一百多年時間當中,以至於現在,我們仍然要為國家的復興而努力艱辛。這其中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參考書目:

  1、 王思治《英使馬戈爾尼來華探析》及《中英通使二百周年學術討論文集》中其他文章。

  2、 王立誠 《中國近代外交制度史》

  3、 劉培華 《近代中外關係史》上冊

  4、 萬明 《中國融入世界的步履》

  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英使馬戈爾尼訪華檔案史料彙編》


推薦閱讀:

火器時代簡史之一:從三眼銃到火繩槍,大明火器落後在襁褓期
民國第一次選美:相貌出眾的阮玲玉為何落後胡蝶
中國現在有多落後
【都藝術·專訪】藝術中的先進與落後之辯
軍備敗壞 落後挨打!暗淡的清代火器史

TAG:滿清 | 落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