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良好家風匯聚成社會清風
文明觀察
讓良好家風匯聚成社會清風
作者:孔維克 《光明日報》( 2016年04月25日 10版)
高官貪腐案多數是家庭式或家族式腐敗,與敗壞的家風密切相關。CFP |
家風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文化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圖為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羅村鎮「家風村風行風」指導員深入村居發放手冊,講解家風建設。CFP
|
近兩三年,隨著反腐敗力度的加大,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令人痛心的現象:在官員尤其是高官貪腐案中,多數是家庭式或家族式腐敗。比如山西官場的塌方式腐敗,還有一些舉家移民國外的裸官現象等。與此同時,校園暴力甚至殘害同學的事件時有發生,一些農村的老人明明有兒女卻得不到贍養……社會的這些不和諧之音,不能不令人深思。
是什麼讓貪腐官員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並讓他們的家庭也滑向了深淵?是什麼讓老人辛苦帶大兒女卻老無所依?是什麼讓祖國的花朵們自相殘害甚至親手弒親?在我看來,無不與敗壞的家風有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述,把中華民族注重家風的優良傳統提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高度來看待。回望歷史,古代很多家庭出現了大批的忠臣良將,如著名的楊家將、岳家軍,無一不是整個家族心繫社稷、為國捐軀、死而後已。在這裡,我們看到了良好家風的典範。結合當下中國社會面臨的種種現實問題,我認為,在社會建設中大力倡導家風建設,已經迫在眉睫。
那麼,什麼是良好家風呢?
這可以從一副對聯說起。對聯是中國獨特的文化現象,它貼在自己家的大門上,反映了這戶人家的道德理想。古代流傳的對聯中有這樣一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可以說,這是我們傳統家風建設的標識。在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上,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隨處可見優良家風的傳承,從《孔子家語》到《曾子家訓》,從《曾國藩家書》到《傅雷家書》,我們都可以看到優良家風是怎樣塑造了一代代國之棟樑。
古人云,「積德之家,必無災殃」「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家之興替,在於禮儀,不在於貧富貴賤」……這些都是傳誦久遠的名訓。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不僅嚴格要求自己,對親屬子女也嚴加管束,那種激勵、震撼人心的清廉之舉和高風亮節,成為良好家風、家教的楷模,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家風是家庭或家族的文化,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多年形成的傳統、規範和習俗,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文化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家風能從小影響一個人,也能影響一代又一代人。儒家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的就是「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這個道理。
如何進行良好家風建設?我認為,主要應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
一、在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上下功夫。每家有每家的規矩,每家有每家的傳統,家風各不相同,但優良的家風都有一個共同點,即蘊含了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觀念。這應該成為我們的社會共識,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家是連接個體與社會的一座橋樑。因此,各級各類媒體要積極助推這座正能量之橋的鋪設,弘揚傳統文化中的優秀精華。比如,可以通過電視、網路等,將傳統的孝順、敬業、勤儉、勵志故事改編成孩子們愛看的短片短劇,也可將當代社會中活生生的道德楷模的故事搬上熒屏、舞台。同時,在不同層次的升學考試中,應加大優秀傳統文化試題的比例。總之,只有全民動員,才能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在家長自覺帶動中傳承。一位小學教師曾在自己所帶的班級開展家風小調查,結果班裡70%的孩子回答有家風,30%的孩子表示沒有或不知何為家風。這位老師進一步發現,回答沒有或者不知道家風的孩子在行為習慣、與人交往上或多或少都存在問題,可見家風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讓家長帶動家風,一是在耳濡目染中帶動。良好家風的塑造首先從父母自身做起。國外有句諺語說:「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脊梁骨長大的。」這就是說,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習慣愛好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作為父母,理應重視家風建設。二是在家長陪讀經典中感悟。「問題孩子」背後,往往都有「問題父母」。一些父母自己本身就不讀書、不學習,丟掉了傳統。所以,要在全社會積極倡導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的風氣,促進家風建設。有關部門可組織挑選體現優秀傳統文化和當地鄉規民約的書籍,像落實「扶貧」政策一樣,免費發放到每一位中小學生手中,讓他們與家長一起閱讀。另外,一定規模的社區,還可以與婦聯、共青團等單位聯合設立家長學校,讓孩子的父母在家長學校接受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課程以及家風教育。
三、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中建設。家風本該是一個人人熟悉、相對簡單的話題,但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很多人感到難以回答,這反映出了傳統和現代未能有效對接的問題。文化是一條河,我們從過去游向未來,不能割裂上游和下游的關係。一是,每個家庭的家長都要自覺地思考,自己的家庭如何在傳統與現代的對接中建設現代家風,讓傳統美德適應新時代的需要,比如家庭民主、社會責任、進取精神、人生價值等。二是,傳統文化的根在百姓心裡,如何把它積澱下來的正能量發揮出來,由家庭帶到社會,再由社會回到家庭,這是我們今後努力的關鍵。今天的家風建設,應該站在現代文明發展的角度來審視,在開放多元、民主法治的基點上談家風;要融入現代精神,剝離傳統文化中保守、世故的成分,提倡創新與個性。三是,中國傳統家庭教育中「詩禮傳家」的內涵,《孔子家語》《顏氏家訓》等典籍中的有益成分也應隨時代變化而變化,我們需要的是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而不是獨善其身的「私民」。
四、在典型家庭經驗展現中見效。總結家風和家教典型,是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正能量的具體體現。應該深刻挖掘家風和家教的生動典型,通過家風家教典型經驗的弘揚,培育中華民族最基本的人倫道德情感。因此,政府有關部門應考慮開展良好家風評比活動,對具有良好家風的先進典型、經驗進行總結推廣,充分發揮良好家風建設對全社會的引領作用。
五、在善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上著力。現代社會對良好家風的倡導和追求,不只是愛和感恩,還有平等、自由、民主,等等。家風雖然屬於道德文化範疇,但也能夠約束人們的行為,引導向善,與法治的作用不謀而合。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位,在不違背國家法律的前提下,制定現代家庭的家訓家規,形成良好的家風,能夠承擔起守護社會共有核心價值理念的責任。優良的家風可以彌補法律功能上的不足,讓每個家庭成員以道德觀念約束自我,可以從源頭上防範和遏制違法犯罪活動,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穩定。讓我們用每個家庭的良好家風,匯成一股全社會的清風,使我們的社會惠風和暢,使我們的國家風清氣正。
(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文聯副主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