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綱要(靜權大師)
目錄
前言第一章、藏教
(一)立名的意義 (二)藏教的根性 (三)藏教的道理 甲、生滅四諦 乙、思議生滅十二因緣 丙、事六度行 丁、實有二諦 (四)藏教的因果 (五)六即1、理即
2、名字即 3、觀行即 (1)五停心 子、多貪眾生不凈觀 丑、多瞋眾生慈悲觀 寅、多散眾生數息觀 卯、愚痴眾生因緣觀 辰、多障眾生念佛觀 (2)別相念(3)總相念
4、相似即 (1)暖位 (2)頂位 (3)忍位 (4)世第一位 5、分證即 (1)須陀洹果 (2)斯陀含果 (3)阿那含果6、究竟即
(1)小乘阿羅漢果 (2)中乘辟支佛果 (3)大乘佛果 (六)十乘觀法 第一、觀正因緣境 第二、真正發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觀 第四、破法遍 第五、識通塞第六、道品調適
第七、對治助開 第八、知位次 第九、能安忍 第十、離法愛 第二章、通教 (一)立名的意義 (二)通教的根性 (三)通教的道理 甲、無生四諦乙、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
丙、理六度行 丁、幻有、空二諦 戊、通含別二諦 己、通含圓二諦 庚、別入通三諦 辛、圓入通三諦 (四)通教的因果 (五)六即 1、理即2、名字即
3、觀行即 4、相似即 5、分證即 6、究竟即 (六)十乘觀法 第一、觀境 第二、真正發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觀 第四、破法遍第五、識通塞
第六、道品調適 第七、對治助開 第八、知位次 第九、能安忍 第十、離法愛 第三章、別教 (一)立名的意義 (二)別教的根性 (三)別教的道理甲、無量四諦
乙、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 丙、不思議六度、十度 丁、顯中二諦 戊、圓入別二諦 己、別三諦 庚、圓入別三諦 (四)別教的因果 (五)六即 1、理即 2、名字即 3、觀行即 4、相似即 (1)十住位 (2)十行位 (3)十迴向位 5、分證即 (1)十地位 (2)等覺位 6、究竟即 (六)十乘觀法 第一、觀境 第二、真正發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觀 第四、破法遍 第五、識通塞 第六、道品調適 第七、對治助開 第八、知位次 第九、能安忍 第十、離法愛 第四章、圓教 (一)立名的意義 (二)圓教的根性 (三)圓教的道理 甲、無作四諦 乙、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 丙、稱性六度、十度 丁、不思議二諦 戊、圓妙三諦 (四)圓教的因果 (五)六即 1、理即 2、名字即 3、觀行即 (1)隨喜品 (2)讀誦品 (3)說法品 (4)兼行六度品 (5)正行六度品 4、相似即 5、分證即 6、究竟即 (六)十乘觀法 第一、觀不思議境 第二、真正發菩提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觀 第四、破法遍 1、從假入空破 (1)見假 (2)思假 2、從空入假破 3、兩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破 第五、識通塞 第六、道品調適 第七、對治助開 第八、知位次 第九、能安忍 第十、離法愛 結論
前言
當漢武帝時,佛法已和我國開始發生了關係。據魏書記載:「漢武元狩中,遣霍去病討匈奴,至皋蘭,過居延,斬首大獲。毗邪王殺休屠王,將其眾五萬來降。獲其金人,帝以為大神,列於甘泉宮。金人率長丈余,不祭祀,但燒香禮拜而已。」金人就是佛像。當時佛法雖未傳入中國內地,而北方的匈奴,卻先已照耀著佛教的光輝。其後,張騫使大夏。還,傳其旁有身毒國,一名天竺(就是現在的印度),這時,我國已知有佛法。漢哀帝時,博士弟子秦景憲,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即佛經),這時,佛經開始傳播到中國。後來漢明帝夜夢金人,項有白光,飛行殿庭。明日,問於群臣,傅毅以佛對。漢明帝於是就派蔡愔、秦景到印度求佛法。蔡愔等到月氏國,遇沙門攝摩騰、竺法蘭,遂與東還。愔等又得佛經四十二章及釋迦佛像,於是中國始有三寶。從此以後,印度梵僧東來傳教,中國僧人西往求法,譯經的事業,也一天天的興盛起來了。到了南北朝末年,單是北魏方面,就有寺廟三萬餘所,僧尼二百餘萬人,譯出的佛經,有四百一十部,合一千九百十九卷,可以想見當時的盛況。
佛經的譯述既多,講經的風氣,也就盛極一時。在判釋教義的時候,因為師法的不統一,就不免互有分歧。南北朝之間,分宗判教最著名的,有十家,所謂「南三北七」。「南三」,便是:一、虎丘山岌師,二、宗愛法師,三、定林柔次二師,這三家在南朝;所謂「北七」,便是:一、北地師,二、菩提流支,三、佛馱三藏、光統,四、護身自軌大乘所用,五、耆闍凜師所用,六、北地禪師,七、北地撣師。(以上所說,都是根據《法華玄義》,一、四、五、六、七諸家,原書未舉禪師之名。)這七家都在北朝。所判的教義:有一音教、二相教、半滿教、四宗教、五宗教、六宗教;又於頓、漸、不定三教中,開漸為三時教、四時教、五時教等。這許多法師,都各有各的師承,各有各的家法,他們的智慧,也都是出類拔萃;學者修習,無所折衷。於是南嶽慧思禪師出,勘同經論,遵守佛語,立天台教觀。其後智者大師,承南嶽的衣缽,用「五時八教」判釋一代時教。台教既興,眾說皆廢.而五時八教的判釋,便如日麗中天,為諸方學者所共遵了!
要明白天台宗的教義,必須遠溯龍樹菩薩。龍樹造《大智度論》、《中論》,發明一心三觀的要旨。其後北齊慧文禪師,讀《中論》,妙悟其旨,開空、假、中三觀的止觀法門。南嶽慧思禪師,從學于慧文禪師,悟入法華三昧,及旋陀羅尼,著《大乘止觀》,奠定台教的基礎。
智者大師,從慧思禪師學,誦《法華經》到藥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悟入法華三昧,得旋陀羅尼,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乃辭師出山,游化於陳隋之間;當時王公卿相庶人士女,受教的不可勝計。大師謂「法華為一乘妙典,開方便之權門,示真實之妙理,會眾善之小行,歸廣大之一乘」。遂出《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和《維摩》、《金光明》、《仁王》、《觀經》、《觀音經》等註疏。學者宗之,競相講習,天台宗遂大行於中國。
或者以為講演經論,只要根據正文,依文解義,便可明白,何必判教?這是不懂佛法的說法。且舉幾個例子:如說「涅槃」二字,使可作幾種解釋。可以說:「滅除生、老、病、死,一切都盡,名為涅槃」(藏教);也可以說:「生死本空,本來無苦,名為涅槃」(通教);也可以說:「生死是一邊,生死滅儘是一邊,超出二邊,名為涅槃」(別教);也可以說:「生死就是涅槃,涅槃就是生死,生死不可思議,涅槃也不可思議」(圓教)。又如說:「佛身長丈六」(藏教);也有說:「佛身如須彌山」(通教);也有說:「佛身有微塵相好」(別教);也有說:「佛身等真法界」(圓教)。有這樣許多不同的說法,假使不用藏、通、別、圓四教來判釋,怎麼會明白呢?所以判釋教義是講演經論時所不可缺少的工作;而研究教義,也就是學習經論時所不可忽略的學問。
天台宗判一代時教為五時八教。五時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八教是:藏、通、別、圓,頓、漸、秘密、不定。五時是從豎的方面說,把一代時教,分為五個時期;八教是從橫的方面說,把一代時教,分成八種教義。而八教中,頓、漸、秘密、不定四教,是說教時所用的儀式,稱做化儀四教;藏、通、別、圓四教,是教法中所含有的義理,稱做化法四教。直說大法,叫做頓;先說小乘,由小而大,叫做漸;唯獨當機明白,他人不能知,叫秘密;或頓或漸,並無一定,叫不定。這化儀四教,雖稱為教,其實它內中所含有的義理,還是藏、通、別、圓四教。化儀四教,譬如藥方;而化法四教,譬如藥味。藥方僅僅是一張紙,它之所以能有醫療疾病的作用,還是在於種種藥味。以下就但明化法四教,化儀四教便略而不談。
化法四教,是藏、通、別、圓。因為眾生的智慧有利鈍,煩惱有厚薄,所以如來以利他妙智,善巧方便,於一佛乘,開為四教。以下就依次敘述:先明藏教,次通、次別、次圓。根據佛祖的言教,而加以說明,教觀兼舉,理事俱談。背塵合黨,從凡入聖,應當從這裡認識開始。
一、藏教
首先敘述藏教,分為六節:1、立名的意義;2、藏教的根性;3、藏教的道理;4、藏教的因果;5、六即;6、十乘觀法。(一)立名的意義
藏教,又稱三藏教。三藏,就是經藏、律藏、論藏。四阿含為經藏(《增一阿含》、《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名四阿含),毗尼為律藏,阿毗曇為論藏。阿含、毗尼、阿毗曇,都是梵語,其實就是經、律、論。以經、律、論三藏為宗依,所以稱做三藏教。
藏教就是小乘教,大小乘都以經、律、論三藏為宗依,而獨稱小乘為藏教,這是有其根據的。《法華經》說:「貪著小乘,三藏學者。」《大智度論》說:「處處以摩訶衍(大乘),斥三藏法。」這裡很明顯地指出,三藏教就是小乘教。而且小乘三藏,部秩各別;大乘經律二藏,混而不分;所以三藏之名,獨歸於小乘。
藏教既是小乘,不稱小乘而稱藏教?這是因為藏教里還有辟支佛和菩薩。
(二)藏教的根性
藏教的根性,便是三界內的鈍根眾生。他們長住在欲界、色界、無色界裡面,業障深重,智慧薄弱,不能接受大法;又定執一切法為實有,不能了知諸法當體即空;所以稱為鈍根。
這裡有三乘的根性,就是聲聞根性、辟支佛根性、菩薩根性。雖有三乘根性,總而言之,還是三界裡面的鈍根眾生。
稱做鈍根眾生,是對通教的利根眾生而言。我們不要因了鈍根二字,便看輕藏教中人。他們能修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小乘所見的菩薩行),能得阿羅漢果、辟支佛果、佛果(小乘所見的佛果);能斷見思惑;能出三界獄;能證偏真法性。人天道中,就沒有人能夠及得上。若同凡夫比較,應該算做最利的根性。我們學佛,要自己明白自己的根性。只曉得欣慕圓教的高深,而輕視小教,弄得圓頓的教法,既修學不上;而小乘的教法,又不肯依之修學。結果,一無所成,還是一個生死的凡夫,上辜佛恩,下負己靈,這是應當引為炯戒的。
(三)藏教的道理
藏教的道理,依三乘分別,便是生滅四諦(聲聞乘),思議生滅十二因緣(辟支佛乘),事六度行(菩薩乘);依七種二諦分別,便是實有二諦。
甲、生滅四諦。
四諦,就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這四種道理,都是真實不虛,所以稱諦。
第一苦諦:就是三界二十五有依正二報。這三界二十五有,逼惱身心,所以稱做苦諦。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二十五有,就是:
「四洲四惡趣,六欲並梵天,
四禪四空處,無想五那含。」(四洲四惡趣,為八;加六欲天、梵天,為十五;再加四禪天、四空天,為二十三;再加無想天和五種阿那含天,為二十五。這裡的名相很複雜,一時不易講明白,等到將來另作專文解釋。)
苦,是三苦、八苦、十苦、百一十苦等。(三苦,是苦苦、壞苦、行苦。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十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苦、怨苫、苦受苦、憂苦、痛惱苦、死生流轉苫。百一十苦,出《瑜伽師地論》,名相繁多,不及備載,約之不出三苦、八苦。)這三界二十五有,上至非想非非想處,下至地獄,不論正報的身心,依報的國土,都是苦諦所攝,以不能脫離三苦、八苦等眾苦故。我們應當深切體會。
第二集諦:就是見思惑。集以招集為義,這見惑和思惑,能起善惡諸業,招集生死,所以稱做集諦。見惑,見理時能斷此惑。《止觀》中說:
「外道諸見,有單四見、復四見、具足四見、六十二見、一百八見等。」
執有、執無、執亦有亦無、執非有非無,叫做單四見;單四見每一見中,各具有無二見,叫做復四見;單四見每一見中,又各具單四見,叫做具足四見。列表如下:
┌有
│無 單四見┤亦有亦無 └非有非無┌有有
┌有中二見┤ │ └有無 │ ┌無有 │無中二見┤ │ └無無 │ ┌亦有亦無有 復四見┤亦有亦無中二見┤ │ └亦有亦無無 │ ┌非有非無有 └非有非無中二見┤ └非有非無無┌有有
│有無 ┌有中具四見┤有亦有亦無 │ └有非有非無 │ ┌無有 │ │無無 │無中具四見┤無亦有亦無 │ └無非有非無 具足四見┤ ┌亦有亦無有 │ │亦有亦無無 │亦有亦無中具四見┤亦有亦無亦有亦無 │ └亦有亦無非有非無 │ ┌非有非無有 │ │非有非無無 └非有非無中具四見┤非有非無亦有亦無 └非有非無非有非無色、受、想、行、識五陰,每一陰中有:陰大我小,我在陰中;我大陰小,陰在我中;離陰是我;即陰是我四見;便成二十種見。乘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便成六十種見。加斷見、常見二根本見,共成六十二見。列表如下:
六┌色┐ ┌陰大我小,我在陰中┐成二┌過去┐成六┌斷┐共成
十│受│ │我大陰小,陰在我中├十見┤現在├十見┤ ├六十 二┤想├乘┤離陰是我 │又乘└未來┘加 └常┘二見 見│行│ └即陰是我 ┘ └識┘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每根各有苦、樂、不苦不樂三種受,有十八見;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每塵各有好、惡、平三種塵,亦有十八見;合為三十六見;乘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共成一百八見。列表如下:
┌ ┐
│┌眼、耳、鼻┐ ┌苦 ┐十│ 一││ ├乘┤樂 ├八│合三 百│└舌、身、意┘ └不苦不樂┘見│十六┌過去┐合一 八┤ ├見,┤現在├百八 見│┌色、聲、香┐ ┌好┐ │乘 └未來┘見 ││ ├乘┤惡├十八見 │ │└味、觸、法┘ └平┘ │ └ ┘上面所說的單四見、復四見、具足四見、六十二見、一百八見等,每一見中,又各有八十八使。身、邊、見、戒、邪,叫做五利使;貪、瞋、痴、慢、疑,叫做五鈍使。約欲、色、無色三界,和苦、集、滅、道四諦,有八十八使。《俱舍論》中,有一偈解釋八十八使:
「苦下具一切,集滅各除三,
道除於二見,上二不行瞋。」這是什麼意思呢?上面三句是指欲界而言;下面一句,是指色界和無色界而言。欲界的苦諦下具十使,所以說具一切;集滅二諦下,除去身、邊、戒三使,各具七使,所以說各除三;道諦下除身、邊二使,具八使,所以說除二見;這樣,欲界四諦下共有三十二使。上二,是指色界、無色界。這二界每一諦下,比了欲界,多除去一瞋使,便成苦諦下具九使;集滅二諦下各具六使;道諦下具七使。色界四諦下共有二十八使,無色界四諦下,也有二十八使,這樣三界四諦下便合成八十八使。這是見惑的分齊。列表如下:
┌苦諦下—身、邊、見、戒、 ┐
│ 邪、貪、瞋、痴、慢、疑——十使│合┐ │集諦下—見、邪、貪、瞋、 │三│ ┌欲界┤ 痴、慢、疑————————七使│十│ │ │滅諦下—見、邪、貪、瞋、 │二│ │ │ 痴、慢、疑————————七使│使│共 三│ │道諦下—見、戒、邪、貪、 │ │成 界│ └ 瞋、痴、慢、疑——————八使┘ │八 見┤ ┌苦諦下—身、邊、見、戒、 ┐ │十 惑│ │ 邪、貪、痴、慢、疑————九使│ │八 │ │集諦下—見、邪、貪、 │合│使 │色界┤ 痴、慢、疑————————六使│二│ │ │滅諦下—見、邪、貪、 │十│ │ │ 痴、慢、疑————————六使│八│ │ │道諦下—見、戒、邪、貪、 │使│ │ └ 痴、慢、疑————————七使┘ │ └無色界——和色界同————————合二十八使 ┘思惑,思維道時,能斷此惑。有八十一品:便是分三界為九地,每地有九品。
九地:欲界一地:五趣雜居地;色界四地:初禪離生喜樂地、二禪定生喜樂地、三禪離喜妙樂地、四禪舍念清靜地;無色界四地: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非想處地。這九地各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思惑,合成八十一品思惑。五趣雜居地中,有九品貪、瞋、痴、慢;上八地各有九品貪、痴、慢,而沒有瞋;總為八十一品思惑。列表如下:
┌欲界—五趣雜居地——貪、瞋、痴、慢┐
│ ┌初禪—離生喜樂地—貪、痴、慢│ ┌上上品┐ 三│ │二禪—定生喜樂地—貪、痴、慢│ │上中品│ 界│色界┤三禪—離喜妙樂地—貪、痴、慢│ │上下品│合 思┤ └四禪—舍念清靜地—貪、痴、慢│ │中上品│八 惑│ ├乘┤中中品├十 │ ┌空無邊處地——貪、痴、慢 │ │中下品│一 │ │識無邊處地——貪、痴、慢 │ │下上品│品 │無色界┤無所有處地——貪、痴、慢 │ │下中品│ └ └非非想處地——貪、痴、慢 ┘ └下下品┘集諦是世間的因,苦諦是世間的果。我們研究集諦,便可以了知見、思二惑的浩翰無涯,世界上最利根智慧的人,還不能超出單四見,何況其他。所以破見思惑,實在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我們研究苦諦,便可以了知三界之中,無非是苦,即使生在非想非非想天,八萬四千劫後,依然還要墮落。所以我們必須要勤求佛法,慕滅修道。
第三滅諦:就是涅槃。滅前苦集二諦,證得偏空的法性。見思二惑,都已斷除,三界二十五有都已超越,這才是證得了滅諦。
第四道諦:略而言之,便是戒、定、慧三學;廣而言之,便是三十七道品。所謂三十七道品,合為七科:一、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二、四正勤: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滅,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三、四如意足:欲、念、進、慧。四、五根:信、進、念、定、慧。五、五力,同上根名。六、七覺支:念、擇、進、喜、輕安、定、舍。七、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定、正念、正命。這些道品,猶如道路一般,能令行人通至涅槃,所以稱做道諦。列表如下:
┌一、四念處——1、觀身不凈,2、觀受是苦
│ 3、觀心無常,4、觀法無我 │二、四正勤——l、未生惡令不生,2、已生惡令滅 三│ 3、未生善令生,4、已生善令增長 十│二、四如意足—1、欲如意足,2、念如意足 七┤ 3、進如意足,4、慧如意足 道│四、五 根——l、信根,2、進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品│五、五 力——1、信力,2、進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六、七覺支——1、念覺支,2、擇法覺支,3、精進覺支,4、喜覺支 │ 5、輕安覺支,6、定覺支,7、舍覺支 │七、八正道——1,正見,2、正思惟,3、正語,4、正業 └ 5、正精進,6、正定,7、正念,8、正命道諦是出世間的因,滅諦是出世間的果。要斷集脫苦,就必須修道證滅。我們研究道諦,便可以了知修行的重要和艱難,決不是悠悠泛泛,懶惰放逸,而可以僥倖超出三界,了脫生死。我們研究滅諦,便可以了知涅槃之中,沒有煩惱生死。惟有涅槃,才是唯一真正安樂寂靜的地方。
苦、集、滅、道四諦,是藏、通、別、圓四教之所共談,雖則共談,而有原則性的不同。所謂生滅四啼、無生四諦、無量四諦、無作四諦。
藏教所明,便是生滅的四諦:苦諦則生、異、滅三相無常遷流;集諦則貪、瞋、痴、等分(貪瞋痴三種都有,叫等分)煩惱,擾濁內心;道諦則以戒、定、慧三學,對治貪、瞋、痴、等分煩惱;滅諦則滅盡三界因果,證得偏空法性。這苦、集、滅、道四諦,都是有為之法,苦、集二諦生,則道、滅二諦滅;道、滅二諦生,則苦、集二諦滅;所以叫做生滅四諦。
我們研究了藏教的生滅四諦,可以了知煩惱不可以不斷,生死不可以不出,道品不可以不修,涅槃不可以不證。不論何人,都有離苦趣樂的要求。那麼在提出這個要求以前,必須先要認清,什麼是苦?什麼是樂?釋迦牟尼佛已明白告訴我們:三界二十五有是苦,煩惱是苦的因,修道可以滅苦,證得了寂靜涅槃,才是真正的安樂。這是佛教的根本教義,也是解脫生死的唯一方便。
乙、思議生滅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從無明到老死,共有十二支。這十二支,輾轉為因,互相資助,循環不斷,叫做十二因緣。
一、無明,意思是無所明了。過去世來,沒有智慧光明,起一切煩惱,這些煩惱,叫做無明。
二、行,就是造作。過去世來,因煩惱,造善、不善業,能招感現在世的果報,這些善、不善業叫做行。無明、行二支,是現在世識、名色等五支的因。
三、識,是垢染心。因過去世的煩惱和善、不善業,引生垢染心。一剎那間,對於自己的父母,生起憎愛意識妄念,投托母胎,這叫做識。
四、名色,名是心,色是身體。在母胎中,全身的軀幹四肢,漸漸生成,但還沒有眼、耳、鼻、舌四根;雖有心識,也不明顯,這叫名色。
五、六入,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母胎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漸漸完備,叫做六入。
六、觸,是接觸。出胎已後,眼、耳、鼻、舌、身五根,和外面色、聲、香、味、觸五塵接觸,生起意識。但對於好、壞、不好不壞的境界,還不能了了分別,這叫做觸。
七、受,是領受。五六歲後,六根接觸六塵時,對於好、壞的境界,能分明領受;但對於男、女、財物,還不曉得貪愛,這叫做受。從識到受五支,是過去無明、行二支的果。
八、愛,是貪愛。十四、五歲已後,對於男、女、財物,知所貪愛,但還不能廣遍追求,這叫做愛。
九、取,是取著。二十歲以後,貪慾熾盛,對於色、聲、香、味、觸等境,生取著心,儘力追求,這叫做取。愛、取二支,是未來世生死的因,等於無明為現在世識、名色等五支的因。
十、有,是所造的業。因為追求色、聲、香、味、觸等境,造善、不善業,牽引未來生死,這叫做有。這一支,也是未來世生死的因,等於行為現在世識、名色等五支的因。
十一、生、是未來世五陰之身。現在世的有支為因,招感未來世五陰之身,這叫做生。
十二、老死,五陰之身,住世衰變,叫做老;身壞命終,叫做死。生、老死二支,是現在世愛、取、有三支的果,等於識、名色等五支,為過去世無明、和行的果。
十二因緣和三世因果的關係,列表於下:
┌無明—惑┬屬過去世,是現在世識、名色、
│行——業┘六入、觸、受五支的因。 │識 ┐ │名色│ │六入├苦——屬現在世,是過去世 十二因緣┤觸 │ 無明、行二支的果。 │受 ┘ │愛┐ ┐ │取┴惑├屬現在世、是未來世 │有—業┘生、老死二支的因。 │生 ─┬苦——屬未來世,是現在世 └老死 ┘ 愛、取、有三支的果。(這裡所說的無明,是藏教二乘所破的見思惑,和別、圓二教菩薩所破的無明不同)。
照上面所講,從無明緣行,一直到生緣老死,是十二因緣順生門。若反覆研究,為什麼會有未來世的生和老死?便知道因為有現在世愛、取、有的緣故。為什麼會有現在世的識、名色、六入、觸、受?便知道因為有過去世的無明和行的緣故。若是沒有無明,也就沒有行;沒有行,也就沒有識;一直推到沒有生,也就沒有老死。所以經中說: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
沒有因,當然就沒有果,這樣逆推下去,便是十二因緣還滅門。
十二因緣和四諦的意義相同,不過開合不同而已。無明、行、愛、取、有五支,合為集諦;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支,合為苦諦;對治十二因緣順生的方法,便是道諦;無明滅,一直到老死滅,便是滅諦。
十二因緣,說明了一切法,都有它真正的因緣。開示真正的因緣,便是破斥邪因緣和無因緣。外道有主張邪因緣的,說:「一切法從時間生,時間常住不變,是一切法的因。」有的說:「一切法從空間生,空間常住不變,是一切法的因。」有的說:「一切法從大梵天王生,大梵天王是一切法的因。」有的說:「一切法從極微(極細小的塵)生,極微是一切法的因。」有的說:「一切法從地、水、火、風、虛空、冥初法自性生,地、水、火、風、虛空、冥初自性是一切法的因。」這些說法,都是從自己妄想心中計度出來的,不是真正的因緣,所以叫做邪因緣。還有主張無因緣的外道說:「一切法都是偶然而有的,並沒有一定的原因和條件。」推翻了世間、出世間一切因果法則,是十分錯誤的。佛說十二因緣,是真正的因緣。這種真正的因緣,佛教徒必須認識清楚。
十二因緣,也是藏、通、別、圓四教之所共談,所謂思議生滅十二因緣(藏教),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通教),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別教),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圓數)。怎樣叫做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可以心意卜度,是可思;可以語言分別,是可議;無明緣行,一直到生緣老死,名順生門;無明滅則行滅,一直到生滅則老死滅,名還滅門。生滅顯然,都屬有為之法,這是生滅。所以叫做思議生滅十二團緣。
我們研究了藏教的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可以知道生老病死的痛苦,從何而有?貪愛追求,從何而起?為什麼一切眾生,在三界中輪迴相續?為什麼一切聖人,能超出三界輪迴,永離生老病死?
丙、事六度行。
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件事,可以使自他度脫生死,到涅槃彼岸,所以叫做六度。
一、布施,有二種:一財施,二法施。財施又有二種:一內財,自己的身體,像發、毛、爪、齒、眼、耳、鼻、舌,乃至心、肝、肺、臟等。二外財,自己的財物,像飲食、衣服、財產等。菩薩行財施時,一切內財、外財,都能布施。像釋迦佛捨棄王位,便是布施外財。捨身飼虎,便是布施內財。法施,是把世間、出世間一切善法教人。菩薩行法施時,以清凈心,為人演說菩提妙法,而不希望受教的人供養恭敬。
二、持戒,也有二種:一在家戒,就是三歸依、五戒、八關齋戒。二出家戒,就是沙彌、沙彌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通於在家出家。菩薩行持戒時,以清凈心,奉持戒法,雖捨身命,不犯凈戒。像須陀摩王持不妄語戒,以身就死,終不妄語。
三、忍辱,也有二種:一生忍,二法忍。生忍又有二種:一受人恭敬供養,不生驕慢放逸心。二受人辱罵打撲,不生瞋恨怨惱心。法忍也有二種:一非心法,對於冷、熱、飢、渴、老、病、死等,能忍不動。二心法,對於瞋恨、憂愁、淫慾、驕慢等,能忍不動。菩薩行忍辱時,以質直心,對於一切苦樂境界,安忍不動。
四、精進,也有二種:一身精進,以自身勤行善法,行道、禮拜、誦念、講說,身不疲厭。二心精進,以自心勤行善道,念佛、修觀,一心不亂。菩薩行精進時,以質直清凈心,身心精進,盡未來際,不生疲厭。像釋迦佛,因精進故,先彌勒菩薩成佛。
五、禪定,也有二種:一世間禪,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和四無量心、四無色定等,這些都是凡夫所行禪。二出世間禪,又有二種;一出世間禪,就是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勝處、十一切處、練禪、十四變化、願智頂禪、無諍三昧、三三昧、師子奮迅三昧、超越三昧,乃至三明、六通等,這些都是出世間禪。也叫做二乘共禪,是菩薩和聲聞、緣覺共同修學的。二出世間上上禪,就是自性等九種大禪,首楞嚴等百八三昧,諸佛不動等百二十三昧,這些都是出世間上上禪,也叫做不共禪,只有菩薩能修,聲聞、緣覺不能修習。菩薩修禪定時,以質直清凈心,修行這些禪定,如如不動。像螺髻仙人修禪定時,鳥在他的頭上做窩生卵,他想出定,恐怕鳥要驚飛,於是仍入禪定,等到鳥飛方起。(禪定的內容很複雜,現在只能舉各種禪定的名稱,若要詳知,可讀智者大師《禪波羅蜜法門》)。
六、智慧,有三種;一、聲聞智慧,二緣覺智慧,三佛智慧。菩薩修智慧時,以質直清凈心,修三種智慧,像諸佛如來三智圓明,這便是修行智慧的果。
這六度行,也是藏、通、別、圓四教共談。
所謂事六度行(藏教),理六度行(通教),不思議六度、十度(別教),稱性六度、十度(圓教),(別、圓二教中,還要修十度,就是從第六智慧中,再開出方便、願、力、智四度,共成十度)。藏教菩薩,沒有證悟諸法本空的道理,而於事相方面,卻能勇猛實踐,所以叫做事六度行。末世學佛的人,往往好談空理,於事相方面,缺乏實踐精神,和藏教菩薩,恰恰相反。要知空理,不是依稀彷彿的認識,或者口裡說說就算數的。像藏教菩薩,修行三大阿僧祗劫,尚不能證悟諸法本空的道理,可見證悟空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對於事六度行,不能實踐,倒能夠證悟空理,這恐怕是世界上所沒有的事。這樣的口便說空,行在有中,不是自欺欺人,一定是著了空魔,是學佛過程中一件最危險不過的事。
丁、實有二諦。
二諦,是真諦和俗諦。七種二諦:便是實有二諦,幻有、空二諦,通含別二諦,通含圓二諦,顯中二諦,圓入別二諦,不思議二諦。實有二諦:俗諦「實有」而不是空,指五陰、十二處、十八界等,都是實實在在有的,既不是沒有,也不是幻有,所以叫做實有。真諦「真空」而不是有,指涅槃中所證的偏空法性,既不是五陰,也不是十二處、十八界等,一切沒有,空無一物,所以叫做真空。真俗二諦,完全相反而不相融,便是藏教中所明實有二諦的道理。
(四)藏教的因果
修觀是因,觀成證涅槃,涅槃是果。外道所修的邪行,都不能趨入涅槃,因為這些邪行,都不是證涅槃的因。因邪,所以就沒有果。佛法有因有果,因正果正。
藏教的因,是析空觀。觀自己身體,是個什麼?觀身是地、水、火、風、空五大合成。如骨、肉、臟、腑等屬於地大;涕、唾、精、血等屬於水大;暖氣屬於火大;動轉屬於風大;身體裡面的虛空屬於空大。這樣觀察,便知身體不過是五大所合成,我在那裡呢?我既沒有,什麼是我所有的東西呢?再觀自己的心,是個什麼?觀心是識大(地、水、火、風、空、識,叫做六大),識雖然好像有知覺,能了別,但假使沒外面的境界,識又從何而起呢(這裡所指的識,不過是第六意識,若第七、第八二識,那是別、圓二教所說,不是藏教人所知)?這識是剎那剎那生、住、異、滅的,並不是常住不變。這樣觀察,便知心不過是識大,我在哪裡呢?我既沒有,什麼是我所有的東西呢?這樣觀察,可以破人我執,出分段生死,證偏真涅槃。
藏教的果,是偏真涅槃。五陰、十二處、十八界等一切滅盡,證到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在這涅槃里,沒有五陰、十二處、十八界等,空無一物,叫做偏真涅槃。藏教的偏真涅槃,和通教真諦涅槃不同之點,便是一則要滅盡一切法,方證涅槃(藏教);一則一切法當體是空,便是涅槃,不待滅盡方空(通教)。至於別、圓二教,並不只以空為究竟,所以他們的涅槃,也就不能和藏、通二教所可同語了。
(五)六即
六即: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觀行即,四相似即,五分證即,六究竟即。這六即,表明了從凡夫到成佛的一切位次。
為什麼叫做六即?「六顯因果之事相,即顯佛性之理體。」從凡夫到成佛,其間因果事相,共有六個階段,歷歷分明,不可混濫,所以稱「六」。從凡夫到成佛,所有佛性理體,完全一致,凡夫的佛性,即是菩薩的佛性,也即是一切諸佛的佛性,同然一味,所以稱「即」。譬如初一夜的月亮,和初二、初三、乃至十五夜的月亮,從明暗盈虧方面觀察,便有十五天的不同,若從月亮的本體上觀察,原只是一個月亮。同時還要明白「六而常即、即而常六」的道理:從凡夫到成佛,佛性雖然一樣,而因果事相,不可混濫,分明有六個階段,這是「即而常六」。譬如初一到十五夜的月亮,雖十五天盈虧不同,只是一個月亮,這就如「六而常即」。初一到十五夜的月亮,雖是一個月亮,然而卻有十五天的盈虧不同,這就如「即而常六」。
用普潤大師的《六即頌》來說明六即的道理,是最為恰當的。大師的《六即頌》,這樣說:
動靜理全是 行藏事盡非
冥冥隨物去 杳杳不知歸這是頌理即佛,指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而言。一切眾生,全具佛性之理;這佛性之理,和十方諸佛,完全一樣,所以稱「理即佛」。據理而言,一切眾生當下是佛,所以說「動靜理全是」。約事而言,一切眾生,起心動念,完全和佛性相違,所以說「行藏事盡非」。一切眾生,雖具有佛性,而不能自知,因此逐物忘返,長劫輪迴。遂令佛性之體,隨六塵而流轉,不知發真歸元,修學佛法。所謂「法身流轉五道,名為眾生」,所以說:「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
學佛的人,往往有兩種毛病:一種是只知道「動靜理全是」。便大言不慚,自謂即心是佛,直踏毗盧頂上行,當下與十方諸佛一鼻孔出氣,說什麼持戒、念佛、修善、作福。還有謂:「呵佛罵祖,是祖師家風;魔來也斬,佛來也斬。」言語雖然相像,爭奈「行藏事盡非」,自已到底仍是一個業障凡夫。還有一種人只知道「行藏事盡非」,自認是一個業障凡夫,那裡有資格學佛?那裡有資格生凈土?更那裡有資格成佛度生?這便是辜負了自家的佛性,而不知「動靜理全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成佛。明白這理即佛頌,便可以對治上面所說的兩種毛病。
方聽無生曲 始聞不死歌
今知當體是 翻恨自磋陀這是頌名字即佛,指聞名知字,悟解佛性而言。學佛人從善知識所,或經論中,悟解不生不滅的本有佛性。已知佛性的名字,知道自己的佛性,和十方諸佛的佛性,完全一樣,所以稱「名字即佛」。「無生曲」、「不死歌」,是指佛性不生不滅的道理。即心是佛,不假外求,所以說:「當體是」。從前不知,現今方知,自恨從前昏昧,不解佛性的道理,造諸惡業,枉受輪迴,所以說:「翻恨自磋砣」。
念念照常理 心心息幻塵
遍觀諸法性 無假亦無真這是頌觀行即佛,指已悟佛性,順性起修而言。依教修觀行,而能觀的智慧,所觀的境界,本來和十方諸佛,完全一樣,所以稱「觀行即佛」。「念念照常理」,是念念照真常的佛性。「心心息幻塵」,是心心息滅虛幻的塵緣。遍觀一切諸法的本性,非假非真,便是中道第一義諦。這正是修觀行時,所用的法門。
四住雖先落 六塵末盡空
眼中猶有翳 空里見花紅這是頌相似即佛,指觀行有得,相似解發而言。雖沒有真正斷惑證真,卻相似於斷惑證真,所以稱「相似即佛」。「四住」便是見、思二惑:見惑一住(見一切住地),思惑三住(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見思煩惱,雖然已經斷除,而無明還沒有破,所以說:「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無明還在,還沒有得到清凈的智慧,親見本有的佛性。譬如眼病尚未全愈,空中仍見狂花,所以只能算相似即佛,比真正斷惑證真的不同。這相似即佛的位次,雖沒有真正斷惑證真,然而要得到卻也極不容易。南嶽大師自稱證十信位,十信位便是相似即佛的位次。《起信論》說:「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成就信心,就是證十信位,可見證十信位不是容易的事。而智者大師自稱證五品位,那是觀行即佛的位次;蕅益大師自稱名字位,那只是名字即佛的位次而已。這幾位大師自示所證的位次,並不一定是謙虛,是在告誡學者,要老實修持,不要生增上慢,未得謂得,疑誤自他。《法華經》法師功德品中,所說六根清凈,所得功德,便是相似位中的相貌。舉世學佛的人很多,但是沒有看見一個人,有這樣的六根功德。可見相似即佛的位次,已經不容易證到,何況分證即佛,究竟即佛呢!所以我們博地凡夫,唯有仰仗阿彌陀佛的慈悲弘願,老實念佛,求生凈土,才是真正超凡入聖的途徑啊!
豁爾心開悟 湛然一切通
窮源猶未盡 尚見月朦朧這是頌分證即佛,指分斷無明,分證法身而言(法身就是佛性)。從斷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直到斷四十一品無明,證四十一分法身,都屬於分證即佛。無明分分而斷,法身分分而證,所以稱「分證即佛」。功行既深,一旦無明豁破,心得開悟,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所以說:「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然而還沒有斷盡無明,滿證法身。比如雖窮水流,猶未能盡其源頭,雖見明月,猶未能十分親切,所以說:「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經中說:「菩薩雖見佛性,猶未了了,如隔羅[索*殳]。」正是這個意思。
從來真是妄 今日妄皆真
但複本時性 更無一法新這是頌究竟即佛,指真窮惑盡,智斷圓滿而言。無明斷盡,法身圓證,這是妙覺極果的位次(妙覺就是佛),所以稱「究竟即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因為不能認識,於是逆性而修,招種種苦報,翻本有的佛性,成為虛妄之法。諸佛如來,明見佛性,順性而修,得常、樂、我、凈的勝報(常、樂、我、凈,是涅槃四德),翻眾生虛妄之法,成佛性常住之果。其實眾生諸佛,佛性相同,因為一則順性而修,一則逆性而修,順性便全妄成真,逆性便全真成妄,所以古德常說:「眾生所迷,即是諸佛法身;諸佛所證,即是眾生理本。」所以說:「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諸佛成道,但證本有佛性,佛性以外,那裡更有一法,為諸佛之所證得。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所以說:「但複本時性,更無一法新。」
這六即的道理,也是藏、通、別、圓四教之所共談,但也有原則性的不同。藏教六而不即,因為真、俗二諦,不相和會,只有六個階段的位次,而不能一味融通;通教雖六而常即,而不即是佛,因為雖真、俗二諦,互相融通,而沒有談到佛性;別教雖談佛性,但仍是六而不即,因為別教真、俗、中三諦,歷別不融。雖談佛性,而佛性在生死、涅槃二邊以外,不即生死、涅槃是佛性,所以只有六個階段的位次,也不能一味融通;圓教六而常即,即而常六,六即佛的道理,只有圓教方才具足。即而常六,如冰水之不同;六而常即,如濕性之一體。所以說:「前三皆權(方便),唯圓教是實(真實)。」
就藏教而談六即,是很勉強的。因為藏教雖有六個階段的位次,而不相融通,是六而不即;又不談本有佛性,是六而非即。現在姑且模仿圓教的教義,就藏教而談六即的位次。
先制一表,表明六即的位次,然後依次敘述。
┌
│一理 即—偏真法性 │二名字即—初聞經教 │三觀行即—(一)五停心,(二)別相念,(三)總相念—外凡資糧位 │四相似即—(一)暖,(二)頂,(三)忍,(四)世第一—內凡加行位 │ ┌(一)須陀洹果——見道位┐ 六│五分證即┤(二)斯陀含果┐ ├三果有學位 ┤ │ ├修道位 ┘ 即│ └(三)阿那含果┘ │ ┌(一)小乘阿羅漢果┐ │六究竟即┤(二)中乘辟支佛果├證道位——三乘無學位。 └ └(三)大乘佛果 ┘一、理即。
就是偏真法性。《止觀》說:「法性自天而然,集不能染,苦不能惱,道不能通,滅不能凈;如雲籠月,不能妨害,卻煩惱已,乃見法性。」這法性,但為苦、集二諦之所遮蔽,而不為苦、集二諦之所染污;但為道、滅二諦之所表顯,而不是道、滅二諦之所創造。因為法性之理,本自清凈,所以不能染污;本來自有,也不待創造。法性譬如月亮,苦、集二諦,譬如雲霧;道諦譬如風,能吹開雲霧;滅啼譬如雲霧已經吹去,整個天空,凈無纖翳,月亮的光明,因此就完全顯露了。這裡所說的法性,不即是因果事相,而卻在因果事相以外;因果事相,叫做俗諦,法性叫做真諦,真、俗二諦,隔別不融。因為這個道理,所以依大乘事理相即,真、俗不二的道理,而判此因果事相以外的真諦,叫做偏真法性。
二、名字即。
就是初聞經教,了知名義。知道一切法,從因緣生,不從邪因緣生,也不是無因緣自然而生。知道一切法,有生必有滅,不是常住不變;一切法生滅變異,並沒有主宰。了達正因緣境,知一切法,無常、無我,這是藏教名字即的位次。
三、觀行即。
又分為三:(一)五停心,(二)別相念,(三)總相念。以前已經聞名解義,現在就依解起行,這是外凡資糧位。沒有親見偏真法性,心行理外,所以稱「外」;用有漏的身心,學習觀行,還沒有得到無漏,所以稱「凡」。這三種觀行,是超越三界,了脫生死的資糧,所以叫做「資糧位」。
(一)五停心。有五種:一多貪眾生不凈觀,二多瞋眾生慈悲觀,三多散眾生數息觀,四愚痴眾生因緣觀,五多障眾生念佛觀。這五種方法,能停息妄心,所以叫做「五停心」。
甲、多貪眾生不凈觀。貪有三種:一外貪:男愛於女,女愛於男,男女身分,互相貪愛。這種貪愛,可以用九想觀對治。九想觀,觀所愛的的人,作九種想:1、膀脹想,2、青瘀想,3、壞想,4、血塗漫想,5、膿爛想,6、噉想,7、散想,8、骨想,9、燒想。對所愛的人,作這九種觀想,可以使貪愛的心,息滅無餘。二內外貪:對於自己和他人的身體,而起貪愛。這種貪愛,可以用八背舍對治。八背舍:1、內有色相外觀色,2、內無色相外觀色,3、凈背捨身作證,4、虛空處背舍,5、識處背舍,6、無所有處背舍,7、非有想非無想背舍,8、滅受想背舍。違背五欲,舍離貪愛,所以叫做背舍。修八背舍,可以消滅自身和他身的貪愛。三遍一初處貪:對於資生五塵等物,悉皆貪愛,如貪田園、屋宅、衣服、飲食、色、聲、香、味、觸等,這種貪愛,可以用八勝處對治。八勝處:1、內有色相外觀色少,2、內有色相外觀色多,3、內無色相外觀色少,4、內無色相外觀色多,5、青勝處,6、黃勝處,7、赤勝處,8、白勝處。想心純熟,轉變自在,叫做勝處。修八勝處,可以對治遍一切處貪。(上面所說九想、八背舍、八勝處,但舉其名,它的內容,將來當作專文敘述。)
乙、多瞋眾生慈悲觀。瞋有三種:一非理瞋,無理而瞋;當修眾生緣慈對治。觀想一切眾生,猶如自家的眷屬,都要叫他們得到利益安樂。二順理瞋,因了他人的惱亂,而生瞋恚;當修法緣慈對治。觀想一切法,都是因緣而所生,空無有實;一切眾生,不知道諸法本空的道理,常想求得安樂,為了隨順眾生,都要叫他們得到安樂。三諍論瞋,以自己的見解為是,指他人的所說所行,都以為不對;當修無緣慈對治。修無緣慈時,不住法相及眾生相,憐憫一切眾生,往來五道,心著於法,分別取捨,受諸苦痛;為要使一切眾生,解脫諸苦,得諸法實相,叫做無緣慈。
丙、多散眾生數息觀。心思多散亂,可以用數息觀對治。息就是呼吸,詳細分別,有四種相貌:有聲音的叫做風,結滯而不通暢的叫做喘,出入不細的叫做氣,風、氣、喘三種,都不是息;沒有聲音,也不結滯,出入都細的才叫做息。數息,是從一到十,不多不少,可以使心不散亂。或但數出息——呼,或但數入息——吸,或取便而數,都可以。但不許出入俱數,因為出入俱數,容易生病。如上面的方法修持,可以使身心安定。常常修數息觀,可以對治散亂,證得一心。
丁、愚痴眾生因緣觀。不信因果,不了因緣生法,叫做愚痴,可以用因緣觀對治。因緣觀,便是觀十二因緣。修因緣觀,可破愚痴。
戊、多障眾生念佛觀。障有三種,一昏沉暗塞障,昏睡無記,可以念應身佛三十二相對治。二惡念思惟障,想作五逆十惡等事,可以念報身佛十力、四無所畏等對治。三境界逼迫障,身忽疼痛,或遇火焚水溺等事,可以念法身佛空寂無為對治。念佛法門,可以對治一切障。這裡所說的念佛觀,和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的念佛法門不同。
五停心觀,通於藏、通、別、圓四教。這裡雖就藏教而談,其實像慈悲觀中的法緣慈、無緣慈,念佛觀中的念報身佛、念法身佛等,都已經超出了藏教的範圍。
(二)別相念。就是四念處:一觀身不凈,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分別觀身、受、心、法,所以叫別相念。這四種觀,可以對治凡夫常、樂、我、凈四種顛倒。
(三)總相念。觀身不凈,受、心、法,都不凈;觀受是苦,身、心、法,都是苦;觀心無常,身、受、法,都無常;觀法無我,身、受、心都無我。這是用一觀觀四境。還有,觀身不凈,也是苦、無常、無我;觀受是苦,也是不凈、無常、無我;觀心無常,也是不凈、苦、無我;觀法無我,也是不凈、苦、無常。這是於一境用四觀。都叫做總相念。這總相念,雖仍用別相念的身等四境,不凈等四觀,然而能總攝而觀,境觀自在,較別相念進步多了!
四、相似即。
此中分四:(一)暖位,(二)頂位,(三)忍位,(四)世第一位。這四位,是內凡加行位。以前修五停心、總相念、別相念,現在進一步觀察苦、集、滅、道四諦,伏煩惱,依稀彷彿見到真諦的道理,心游理內,所以稱「內」;身心仍屬有漏,沒有到見道位,所以稱「凡」。以禪定資助觀慧,加功用行,所以叫做「加行位」。
(一)暖位:用總相念、別相念的智慧,觀察苦、集、滅、道四諦,依稀彷彿見到真諦的道理,伏煩惱,得佛法氣分,這叫做暖。譬如鑽木取火,火雖沒有生,而木已經發熱出煙了。用苦、集、滅、道四諦的智慧,修習種種善法,善法積集,依稀彷彿見到真諦的道理,這也叫做暖。譬如春夏,積集花草,自能發熱。這是用譬喻來解釋的。
(二)頂位:從暖位進修欲如意足、念如意足、進如意足、慧如意足,對於真諦的道理,更加明顯;用十六行觀(十六行觀在忍位中說明),觀察苦、集、滅、道四諦,更加分明;譬如人登山頂,觀瞻四方,悉皆明了,這叫做頂。
(三)忍位:從頂位再進一步,得信、進、念、定、慧五善根,對於真諦的道理,愈加明顯,煩惱的勢力,愈加削弱,對於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忍可於心,這叫做忍。
忍位又分為三:就是下忍位、中忍位、上忍位。下忍位:以三十二行為能觀(三十二行見表),遍觀欲界四諦和色界、無色界四諦。中忍位:縮滅能觀的三十二行和所觀的八諦,有七周滅緣,二十四周滅行。緣,就是欲界的苦緣、集緣、滅緣、道緣,和色界、無色界的苦緣、集緣、滅緣、道緣,共有八緣。在道理上講,這是三界的四諦,在修行人以心念緣道理時講,就叫做緣。
┌苦行廿八
│空行廿七 ┌苦緣七┤無常行廿六 │ └無我行廿五 │ ┌集行二十 │ │因行十九 │集緣五┤緣行十八 │ └生行十七 │ ┌滅行十二 ┌色界、無色界┤ │盡行十一 │ │滅緣三┤妙行十 │ │ └離行九 │ │ ┌道行四 │ │ │正行三 │ └道緣一┤跡行二 │ └乘行一 八│ ┌苦行三十二 緣│ │空行三十一 三│ ┌苦緣八┤無常行三十 十┤ │ └無我行廿九 二│ │ ┌集行廿四 行│ │ │因行廿三 │ │集緣六┤緣行廿二 │ │ └生行廿一 └欲 界┤ ┌滅行十六 │ │盡行十五 │滅緣四┤妙行十四 │ └離行十三 │ ┌道行八 │ │正行七 └道緣二┤跡行六 └乘行五行,就是苦緣下的苦、空、無常、無我四行,集緣下的集、因、緣、生四行,滅緣下的滅、盡、妙、離四行,道緣下的道、正、跡、乘四行;欲界四緣下共有十六行(頂位中所說的十六行觀,便是這十六行),加上色界、無色界四緣下的十六行,共有三十二行。七周滅緣,二十四周滅行,下面說明。上忍位:中忍位七周滅緣,二十四周滅行,滅到最後一行只剩二剎那的時間了,這時就到了上忍位。從上忍位再經過一剎那,只剩一剎那的時間了,這時就到了世第一位。從世第一位再經過一剎那,便證得了須陀洹果。
在下忍位,普遍觀察欲界和色界、無色界的苦、集、滅、道八諦,修苦、空、無常、無我等三十二行。在中忍位漸漸縮滅能觀的三十二行和所觀的八諦,一直滅剩一行二剎那。這裡就有七周滅緣和二十四周滅行:開始觀察欲界和色界、無色界上下八諦下的三十一行,只除去了色界、無色道諦下的乘行,這叫一周滅一行(就是乘行);次觀察上下八諦下的三十行,除去了色界、無色界道諦下的跡行,這叫二周滅二行(就是跡、乘行);次觀察上下八諦下的二十九行,除去了色界、無色界道諦下的正行,這叫三周滅三行(就是正、跡、乘三行);次觀察上下八諦下的二十八行,除去了色界、無色界道諦下的道行,到這時候,色界、無色界道諦下的四行,都除去了,那麼所緣的道諦,同時也就除去了,這就稱為一周滅緣。再滅下去,先除去欲界道諦下的乘行,這叫五周滅五行;再除去欲界道諦下的跡行,這叫六周滅六行;再除去欲界道諦下的正行,這叫七周滅七行;再除去欲界道諦下的道行,到這時候,欲界道諦下的四行都除去了,於是所緣的道諦也就除去,這就稱為二周滅緣。
就是這樣的滅下去,一直滅到只剩下欲界苦諦下的苦行(或只剩空行),這裡共有七周滅緣,二十四周滅行,總共有三十一周滅緣滅行(上面表中,三十二行下所注的數目字,四、八、十二、十六、二十、二十四、二十八,都是滅緣的,共有七周。一、二、三、五、六、七、九、十、十一、十三、十四、十五、十七、十八、十九、廿一、廿二、廿三、廿五、廿六、廿七、廿九、三十、三十一,都是滅行的,共有二十四周)。在上忍位,只滅剩欲界苦諦下一行(苦行或空行)的二剎那,再經過一剎那,就證到了世第一位,所以上忍位事實上只有一剎那的時間。
(四)世第一位:從上忍位經過一剎那,就證到世第一位,再一剎那,就證到須陀洹果。所以世第一位,事實上也是只有一剎那的時間。因為身心仍屬有漏,所以稱世間,而於世間法中,最為超勝,所以叫做世第—。
《俱舍論》中有四句頌:
「暖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
忍不墮惡道,第一入離生。」證暖位的人,遇到惡因緣,還能造五逆重罪,斷善根,墮無間地獄。不過他雖墮地獄,終不久住,以後必定能生人天道中,證涅槃果。若到頂位,雖造惡業,墮三惡道,必不起大邪見,必不斷善根。若到忍位,雖起煩惱惡業,決不會再墮三惡道。若到世第一位,只有一剎那,便入見道,證須陀洹果,永不再生四趣中。
以上內凡四位(暖、頂、忍、世第一),外凡三位(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通叫七方便位,也叫七賢位。這七方便位,在佛法中說起來,都是凡夫地位,請讀者想想,超凡入聖,是何等不容易啊!依通途法門修,是這樣的困難,而我們現在遇到既簡易而又圓頓的凈土法門,為什麼還不信呢?
五、分證即。
此中分三:(一)須陀洹果,(二)斯陀含果,(三)阿那含果。這三位,稱為前三果有學位,因為在四果阿羅漢之前,所以稱「前三果」。研習真諦的道理,斷除見惑和思惑,真諦的道理還沒有徹底明顯,見惑和思惑還沒有徹底消滅,正在修學期間,所以叫做「有學」。自此以去,通名聖位。
(一)須陀洹果。華言為「預流」,最初參預聖道的法流,所以叫預流,《金剛經》稱為入流。初入聖道,所以稱初果。從世第一位,經過一剎那的時間,在三界八諦下(欲界苦、集、滅、道四諦,和色界、無色界苦、集、滅、道四諦),發八忍、八智(八忍、八智詳上表),總有十六心,頓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三界八十八使見惑,見「藏教的道理」一節中的列表),見到真諦的道理,名見道位。
真諦的道理,極為明顯,對於欲界生死之苦,忍可於心,叫做苦法忍;真諦的道理,極為明顯,對於和欲界相類的色界、無色界生死之苦,忍可於心,叫做苦類忍;智慧開明,見到真諦的道理,了知欲界生死之苦,叫做苦法智;智慧開明,見到真諦的道理,了知和欲界相類的色界、無色界生死之苦,叫做苦類智。下面集法忍等十二心,都是這樣解釋的。忍能斷惑,是智的因;智能證理,是忍的果。十六心雖然同時頓發,仍舊可以論因果。又八忍能斷三界八諦下迷理之惑,不被見惑之所間隔,名為無間道(也名無礙道);八智能證三界八諦下無為之理,已離見惑的纏縛,名為解脫道。無間道用禪定斷惑,是即慧之定;解脫道用智慧證理,是即定之慧。
┌ ┌苦類忍三
│ ┌苦┤ │ │ └苦類智四 │ │ ┌集類忍七 │ │集┤ │ │ └集類智八 │ │ ┌滅類忍十一 │色界、無色界┤滅┤ │ │ └滅類智十二 │ │ ┌道類忍十五 │ └道┤ │ └道類智十六 八│ ┌苦法忍一 忍│ ┌苦┤ 八┤ │ └苦法智二 智│ │ ┌集法忍五 │ │集┤ │ │ └集法智六 │欲 界┤ ┌滅法忍九 │ │滅┤ │ │ └滅法智十 │ │ ┌道法忍十三 │ │道┤ └ └ └道法智十四(二)斯陀含果。華言為「一來」,在欲界中還有一番生死,所以叫一來。這是二果。須陀洹果時,已須斷盡三界見惑,到斯陀含果,斷欲界六品思惑(就是在八十一品思惑中,斷了五趣雜居地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的六品思惑),還有欲界的三品思惑沒有斷。
(三)阿那含果。華言為「不來」,從此不再來欲界受生,所以叫不來。這是三果。斯陀含果時,已經斷欲界六品思惑,現在,再斷欲界剩餘的三品思惑(就是五趣雜居地下上、下中、下下的三品思惑),並且還進一步斷上八地的思惑(上八地就是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舍念清凈地,這是色界四地;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非想處地,這是無色界四地),再向上進修,便可以證阿羅漢果了。這斯陀合果和阿那含果,名修道位。
六、究竟即。
此中分三:(一)小乘阿羅漢果,(二)中乘辟支佛果,(三)大乘佛果。這是三乘證道位。聲聞乘四諦而證阿羅漢果,緣覺乘十二因緣而證辟支佛果,菩薩乘六度而證佛果,所以叫做「三乘」。到這時,煩惱已經斷盡,智慧已經圓滿,無法可學,所以叫做「無學位」。
(一)小乘阿羅漢果:阿羅漢,有三義:一殺賊,二應供,三無生。見、思煩惱如賊,能壞涅槃,今斷見、思煩惱,證真諦理,煩惱已經斷除,喻如賊已殺盡,可以得到安樂了,所以叫「殺賊」;應受一切人天供養,所以叫「應供」;煩惱已盡,不再到人天中受生,所以叫「無生」。還有,阿羅漢也叫「真人」,因為他已經證到真諦的道理;也叫「應真」,因為他的智慧同真諦的道理相應;也叫「無著」,因為他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之中,無所滯著。這阿羅漢果,是小乘的第四果。在阿那含果時,原已先斷了欲界的九品思惑,並且進一步斷上八地的思惑;現在上八地中七十二品思惑(每一地有上上、上中、上下等九品思惑,八地共有七十二品思惑),通通都斷盡了。經中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三界的生死已沒有了,所以說「我生已盡」;戒、定、慧的德行,已經成就,所以說「梵行已立」;四果聖位,已經證到,所以說「所作已辦」;灰身泯智,永不再受後來的果報,所以說「不受後有」。
阿羅漢:有二種阿羅漢,三種阿羅漢,六種阿羅漢,九種阿羅漢。詳細分析起來,很是複雜,現在但作簡單的說明。
二種阿羅漢:一、時解脫阿羅漢,須等待時節,一切因緣都具足了,方能得到解脫;二、不時解脫阿羅漢,於一切時,隨意所樂,修集善業,可以得到解脫,不一定要等因緣具足。
又有二種阿羅漢:一、慧解脫阿羅漢,在因地中修習空觀,緣空觀直入,得到解脫,只證真諦理性,而沒有三明、八解脫;二、俱解脫阿羅漢,在因地中兼觀事相,在果上,具有三明、八解脫。(三明:一宿命明、二天眼明、三漏盡明。八解脫: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三凈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
又有二種阿羅漢:一、壞法阿羅漢,在因地中修九想觀,為了早求涅槃,早得斷苦,令所觀的骨人,燒壞滅盡,這樣的阿羅漢,沒有神通變化;二、不壞法阿羅漢,在因地中,也修九想觀,但修到第八骨想的時候,不進修第九燒想,這樣,就可以使八背舍、八勝處、神通變化等一切功德都具足。
照上面的說法,慧解脫阿羅漢和壞法阿羅漢,他們因為只求早證涅槃,忽略事修,等到證果的時候,就沒有三明、八解脫和神通變化。雖和俱解脫阿羅漢、不壞法阿羅漢同證阿羅漢果,而功德莊嚴,卻相去很遠。可見兼修事相法門,是學佛因地中的重要事項啊!
三種阿羅漢:一、慧解脫阿羅漢,修性念處,用智慧觀察真諦理性,斷見、思惑,對破邪因緣、無因緣顛倒執性的一切智外道;二、俱解脫阿羅漢,修共念處,不但用智慧觀察真諦理性,而且還兼修禪定,事理共觀,得三明、六通、八解脫,對破根本愛、慢的五通外道;三、無疑解脫阿羅漢,修緣念處,緣佛三藏、十二部經教,和一切世間名字,通達一切道理,無所疑惑,對破世間的文字外道。
六種阿羅漢:一、退法阿羅漢,遇到違逆的因緣,能退失所得法;二、思法阿羅漢,常思念所得的法,恐怕退失;三、護法阿羅漢,於所證法,心生愛樂,善自守護;四、住法阿羅漢,住於所證法,不退失也不進步;五、進法阿羅漢,能自進修;六、不動法阿羅漢,不被煩惱所退動。
九種阿羅漢:一、思法阿羅漢,二、進法阿羅漢,三、退法阿羅漢,四、不退法阿羅漢,五、不動法阿羅漢,六、住法阿羅漢,七、護法阿羅漢,八、慧解脫阿羅漢,九、俱解脫阿羅漢。不退法阿羅漢,所作功德,不會退失。其餘八種名,上面都已解釋,不必再述。
依果地、和種性而論,還有退和不退的道理,說起來也很複雜。一往而言,在六種阿羅漢中,前五種有退,後一種不退。
阿羅漢所證的涅槃,有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的區別。見、思煩惱已經斷除,而五陰的身心,仍舊存在,這叫有餘涅槃;灰身泯智,一切都沒有了,這叫無餘涅槃。這種無餘涅槃,身體滅盡了,智慧也滅盡了,獨一解脫,叫做孤調解脫。
(二)中乘辟支佛果:辟支佛,就是緣覺,也叫獨覺。有的辟支佛,出有佛世,修佛十二因緣的教法而悟道,叫做「緣覺」;有的辟支佛,出無佛世,獨自覺悟,就叫「獨覺」。辟支佛不但斷見、思煩惱,並且還能進一步侵除習氣。習氣是習慣氣分,煩惱譬如臭物,習氣譬如臭氣。阿羅漢雖斷見、思煩惱,還有習氣存在,譬如臭物雖除,臭氣仍舊存在;辟支佛則連習氣也除去了,譬如臭物已除去,連臭氣也沒有了。所以辟支佛是超過阿羅漢。
(三)大乘佛果:佛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意義。藏教本來是小乘,怎麼有大乘佛果呢?藏教的人,本來只求證阿羅漢果,雖然如此,他們在修行的時候,也見到佛的身相,佛的功德等等,因此就有藏教的佛果。其實這藏教的佛果,乃是佛為了要度藏教的人,權宜應現,真正的大乘佛果,並不如此。
佛果是從菩薩修成的。菩薩,具足名「菩提薩埵」,那是梵語,華言「大道心眾生」,也叫「覺有情」,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意思。菩薩從初發心,緣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而發四宏誓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六度,經三大阿僧祗劫,更住百劫,修相好因,方成一生補處菩薩,然後示現八相而成佛。
第一阿僧祗劫,常修六度行,雖勤修事善,而觀察真諦的智慧很不夠,亦不自知將來可以成佛。若望小乘位次,准當外凡位(准,是指見理斷惑相當,並不是說修了一大阿僧祗劫的菩薩,只及到小乘的外凡位)。藏教所說菩薩,只是伏惑行因,就是但伏見、思煩惱,令不發起,而修因行,卻並不斷見、思煩惱。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藏教的人,以為生死是由見、思煩惱而來,若斷見、思煩惱,便不能再受生死;而菩薩卻要在生死中,廣度眾生,若斷見、思煩惱,又如何再到生死中度眾生呢?假使佛說:菩薩已斷見、思煩惱,能入生死。就要令藏教的人,發生疑惑。因此佛就說藏教菩薩是不斷見、思煩惱的。其實,那裡有不斷見、思煩惱的菩薩呢!
第二阿僧祗劫,修六度行,對於四諦的道理,漸漸明白,但還沒極其明白,雖然自知將來可以成佛,但還不能對人說。若望小乘位次,准當暖位。
第三阿僧祗劫,修六度行,對於四諦的道理,更加明白,自知將來可以成佛,也能自說:「我於來世,當得作佛。」若望小乘位次,准當頂位。
經過三阿僧祗劫,六度已經圓滿,更須經百劫修相好因。六度圓滿,各有相貌;像屍毗王以身施鴿,是布施滿的相貌;須摩陀王持不妄語戒,是持戒滿的相貌;羼提比丘為迦梨屍王割截手足,安忍不動,是忍辱滿的相貌;大施太子入海探寶,是精進滿的相貌;尚闍黎仙人坐禪,鳥於髻中生卵,是禪定滿的相貌;劬嬪婆羅門大臣分閻浮大地作七分,是智慧滿的相貌。百劫修相好因:佛有三十二相,每一相用百福。每百福莊嚴一相,經過百劫,修成三十二相的因。怎樣算一福呢?這有幾種解釋:有的說:像轉輪聖王,於四天下自在為王,稱為一福。有的說:像帝釋天王,於忉利天、四王天中自在為主,稱為一福。有的說:像他化自在天王,在欲界得自在為一福。有的說:除補處菩薩,其餘一切眾生所得的福報,合為一福。有的說:大千世界一切眾生所有福德,共為一福。有的說大千世界一切眾生瞎眼,能替他們醫好;大千世界一切人都受毒藥,能替他們醫好;大千世界一切人應死,能救濟他們令不死;大千世界一切人破戒、破見,能教他們得凈戒、開正見,有這些功德,方能算做一福。這樣經過百劫,修相好因,方成一生補處菩薩(這是指藏教的一生補處菩薩)。若望小乘位次,准當下忍位。
一生補處菩薩,從兜率天下、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轉*輪、入涅槃,這便是八相成道。菩薩降魔以後,安坐不動,准當小乘中忍位。經過一剎那,到上忍位。再經過一剎那,到世第一位。這時,發真無漏三十四心,這三十四心,就是見道位中的八忍、八智十六心,加上了修道位的九無礙、九解脫的十八心,合為三十四心(九無礙、九解脫是依三界九地思惑而說的,每一地有一無礙、一解脫,九地成九無礙、九解脫)。用這三十四心,頓斷見、思煩惱和習氣,坐在木菩提樹下,以生草為座,成丈六應身佛,受梵王請,三轉*輪,度三種根性的眾生,化緣已盡,便入涅槃,如薪盡火滅。究竟和阿羅漢、辟支佛一樣,同證偏真法性,灰身泯智,正報也沒有,依報也沒有。
其實大乘佛果,是否是這樣的呢?肯定的說,絕對不是這樣。那麼現在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這是對藏教的人,所以這樣說。藏教人只曉得「偏真法性」,尚不知通教的「真空」和別教的「但中」,何況圓教的「中道佛性」!因為他們不知,所以佛就隱實而施權,所謂薪盡火滅。不過所度的眾生,都已得度,能度的佛,自然不必再留住下去,佛的身智並非從此就沒有了!佛身本來充滿法界,無處不在,無時不現,那裡會灰身泯智,像藏教人所見的呢!
上面所談藏教的位次,名相很多,內容也很複雜。雖然如此,只要細心研究一下,也並不難懂。小乘是大乘的基礎,要學大乘,必須先把小乘的教義,弄個明白。有許多人,往往空腹高心,談玄說妙,侈言大乘,對於小乘的教義,採取不屑研究的態度。結果,小乘教義,固然沒有明白,而對於平時一貫提倡的大乘教義,也往往弄得糊糊塗塗,籠侗真如,顢頇佛性,這是要不得的!
(六)十乘觀法
十乘觀法,又稱十法成乘。乘,是車乘,用十種法,合成一輛車乘。乘坐這輛車乘,便可以從生死苦域,到達涅槃的安樂界中。十法,第一觀不思議境,第二真正發菩提心,第三善巧安心止觀,第四破法遍,第五識通塞,第六道品調適,第七對治助開,第八知位次,第九能安忍,第十離法愛(十法內容,下面詳解)。以前諸節,大都屬於理論方面,這一節,方是正說修持的方法。
十乘觀法,原出於天台智者大師《法華玄義》著述中,他是根據《法華經》譬喻品義而演繹出來的。《法華經》譬喻品中:舉出三車來譬喻三乘,羊車譬聲聞乘,鹿車譬緣覺乘,牛車譬菩薩乘。後面又舉出大白牛車,來譬喻佛乘。大白牛車超過羊、鹿、牛三車,這就譬喻一乘佛法,超過聲聞、緣覺、菩薩的三乘。經中說明這輛大白牛車,有這樣的話:「其車高廣,眾寶莊校,周匝欄楯,四面懸鈴。又於其上張設幰蓋,亦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寶繩交絡,垂諸華纓,重敷婉筵,安置丹枕。駕以白牛,膚色充潔,形體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風。又多僕從而侍衛之。」
蕅益大師的《法華會義》,解釋大白牛車一節經文,有這樣的說法:「其車高廣,譬如來知見深遠,橫周法界邊際,豎徹三諦(真、俗、中)源底也(如來知見譬車,橫周法界邊際譬廣,豎徹三諦源底譬高);眾寶莊校,譬萬行修飾也;周匝欄楯,譬陀羅尼能持萬善,遮眾惡也;四面懸鈴,譬四無礙辨(法無礙辯,義無礙辯,詞無礙辯,樂說無礙辯),下化眾生也;張設幰(車幔)蓋,譬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不思議梵行也,眾德之中,慈悲最高,普覆一切;亦似珍奇雜寶而嚴飾之,譬真實萬善,嚴此慈悲。故《大經》云:『慈若具足十力無畏等,名如來慈』也;寶繩交絡,譬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堅固大慈心也;垂諸華(花)纓(瓔珞),譬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神通等,悅動眾生,亦譬七覺(擇法、精進、喜、輕安、念、定、舍)妙鬘也;重敷(鋪設)婉筵(好的席子),譬觀、練、熏、修一切諸禪,重沓柔軟也;安置丹枕者,丹即赤光,譬無分別法。枕有內外,若車外枕,亦名為軫(車停時用來撐持車身的東西),隨所到處,須此支昂,譬即動而靜(車行時車外枕便不用),即靜而動(車停時車外枕便有撐持之用);若車內枕(人在車內,坐卧所用的枕頭),休息身首,譬一行三昧,息一切身行,智首也;駕以白牛者,譬無漏般若,能導諦(四諦)、緣(十二因緣)、度(六度)等一切萬行到薩婆若(—切種智,就是—切諸佛究竟圓滿果位之智),白是色本,即與本凈無漏相應;體具萬德如膚充,煩惱不染如色潔:又圓四念處(圓教的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為白牛;四正勤(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滅,末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二世(今世後世)善滿如膚充,二世惡盡如色潔;四如意足(欲、念、進、慧)稱行者心,如形體姝(美)好;筋譬五根(信、進、念、定、慧),住立能生,力譬五力(與五根名同),摧伏干用;行步平正,譬定慧均等,又譬七覺調平;其疾如風,譬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定、正念、正命)中行,速疾到薩婆若也;僕從,譬方便波羅蜜,能屈曲隨人,給待使令,魔、外、二乘,皆隨方便智用,故凈名云:『皆吾侍者』,又果地神通,運役隨意,名為僕從。」
若以十乘觀法結合大白牛車的譬喻,便是這樣:
第一、觀不思議境,是「其車高廣」。如來知見,就是不思議境,豎無始終,所以為高;橫無邊際,所以為廣。
第二、真正發菩提心,是「眾寶莊校,周匝欄楯,四面懸鈴,又於其上張設幰蓋,亦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寶繩交絡,垂諸華纓,重敷婉筵」等。菩提心就是四宏誓願,換言之,就是大慈悲心,包含萬行。眾寶是萬行,欄楯是陀羅尼,鈴是四無礙辯,幰蓋是四無量心,珍奇雜寶嚴飾幰蓋,是真實萬善,莊嚴慈悲,寶繩是四宏誓願,華纓是四攝法、六神通、七覺支等,婉筵是一切諸禪定。萬行、陀羅尼等,都包含在菩提心中,所以用眾寶,欄楯等,來譬喻真正發菩提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現,是「安置丹枕」。丹枕有車內車外的分別,這是指車內的丹枕,便是坐卧時所用的枕頭。丹枕可以安身,譬如止觀法門,可以安心。丹是正色,譬如止觀法門,是真正的法門。
第四、破法遍,是「其疾如風」。破除道途上的一切障礙,所以能其疾如風,譬如用空、假、中三觀,破除見思、塵沙、無明三惑,可以很快的到達如來智地。
第五、識通塞,也是「安置丹枕」。那是車外的丹枕,便是車停時撐持車身的東西——軫。苦、集二諦、 十二因緣、六蔽(慳貪、破戒、瞋恚、懈怠、散亂、愚痴)塵沙、無明是塞,道、滅二諦、滅因緣智(滅十二因緣的智慧)、六度、一心三觀是通,若通須護,若塞須破,於通中起塞,也須破除。車外的丹枕,車動時(行)丹枕常靜(不用),車靜時(停)丹枕常動(用以撐持),動時常靜,靜時常動,譬如於通則護,於塞則破。
第六、道品調適,是「駕以白牛,膚色充潔,形體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疚如風」等。道品是三十七道品,用三十七道品調停適當,是為道品調適。白牛譬四念處,膚色充潔譬四正勤,形體姝好譬四如意足,筋譬五根,力譬五力,行步平正譬七覺支,其疾如風譬八正道。
第七、對治助開,是「又多僕從而侍衛之」。若正道多障,圓理不開,須修種種方便,對治障難,助開圓理。僕從譬種種方便,侍衛譬助開圓理。
第八、知位次,既「行步平正」,必定游於四方,直至道場,終不以未到為已到,譬如不以凡濫聖,所以為知位次。
第九、能安忍,既是「有大筋力」,必定能負荷重載,譬如能安忍內、外、順、逆諸障。內障是自心的煩惱,外障是外來的阻礙,順障如名聞、利養等,逆障如刀、兵、水、火等。
第十、離法愛,既是「其疾如風」,必不停留於中途。譬如行人不於相似法中,而生貪著,不求進步。
已將譬喻結合正說,現在,再來正解十乘觀法。藏、通、別、圓四教,都講十乘觀法,名目雖同,內容大異。現在先講藏教的十乘觀法。
第一、觀正因緣境。
藏教是可思議的法門,所以不觀不思議境,但觀正因緣境。觀是能觀的智慧,正因緣境是所觀的境界。什麼是正因緣境呢?便是和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相應的有漏(漏落於煩惱)種子為因,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美(可愛的六塵)、惡(不可愛的六塵)、中庸(非可愛非不可愛的六塵)境界為緣,這種因緣,和合起來,便能出生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色(色蘊)、心(受、想、行、識四蘊)、依(國土)、正(眾生)、因、果。觀正因緣境,對破邪因緣和無因緣的兩種顛倒,可以開發真正的知見。邪因緣,是指外道以時(時問)、方(方隅)、梵天(梵天祖翁)、極微(極細小的微塵)、四大(地、水、火、風)等為因能生一切法的種種邪說;無因緣,是指外道謂一切法無有因緣自然而生的邪說。這種邪因緣和無因緣的說法,都是由於顛倒計度,並不與真正的事實相符。若不觀正因緣境,必定要墮落於邪因緣和無因緣的邪說中,所以首先須要觀正因緣境,對破邪因緣、無因緣的兩種邪說。這是發軔修行的第一要點。
第二、真正發心。
藏教是正化二乘,傍化菩薩。二乘但求自利,不知利他,所以不言發菩提心,但言真正發心。既觀正因緣境,便知三界色、心、依、正、因、果,是由於和六識相應的有漏種子,及六塵美、惡、中庸境界和合而生。三界色、心、依、正、因、果,便是生死的苦果,要從生死的苦界中,得到解脫,必須消滅和六識相應的有漏種子,不著於六塵的美、惡、中庸境界。要做到這一步,惟一的辦法,是趨求涅槃。惟有在涅槃中,才沒有這和六識相應的有漏種子,才能不著於六塵的美、惡、中庸境界,才能徹底解脫生死的苦果。藏教的人,見到這一點,所以決定發出離心正求涅槃,不要名聞利養。志求涅槃,是不假,不假即是真;不要名、利,是不雜,不雜即是正,所以叫真正發心。
《摩訶止觀》中,分別發心的相狀,列為十種:若心常常想念貪、瞋、痴,這是發地獄心;若心常常想念,要令眷屬眾多,貪求不息,這是發畜生心;若心常常想念,邪諂佞媚,陰賊忌害,或者要求名聞四達,自比賢聖,這是發鬼心;若心常常想念我慢貢高,求勝過於他人,而外面假裝仁義道德,這是發阿修羅心;若心常常想念,愛樂世間,修持五戒,這是發人心;若心常常想念,愛樂生天,修行十善,或世間禪定,這是發天心;若心常常想念,要得大威勢,令一切眾生,悉皆依伏,這是發魔羅心(欲界主);若心常常想念,要有利智辨聰,無事不知,這是發世智心(外道);若心常常想念三禪的安樂,這是發梵天心(色界天);若心常常想念,修戒、定、慧,趨求涅槃,這是發二乘心。這十種發心,前九種都是不真不正,第十種才是這裡所指的真正發心。假使進一步,用大乘教義來衡量,那麼連這第十種二乘心,還是不可以發的。學佛的人,應該自己勘驗,我們現在發的到底是甚麼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觀。
既已發心,便須修行。然而博地凡夫,罪障深重,終日散亂昏沉,不得安心,於是也就沒有辦法來進修,因此,就要善巧安心止觀。五停心能止五障,是止;四念處觀察身、受、心、法,是觀。止觀兼修,定慧平等,心便得安。
第四、破法遍。
見、思二惑,障礙一切行人,不得親見真諦理性,所以必須破除。修五停心、四念處,功行勝進,能破見、思二惑。這裡破法遍,本應遍破見思、塵沙、無明三惑,爭奈藏教人只知有見思,不知有塵沙、無明,所以但言破見思,而不言破塵沙和無明。
第五、識通塞。
四諦中的苦、集二諦,十二因緣的順生門,和慳貪、破戒、瞋恚、懈怠、散亂、愚痴的六蔽,這都是塞;四諦中的道、滅二諦,十二因緣的還滅門,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六度,這都是通。是通應護持,令其增勝;是塞應破除,令其消滅。
第六、道品調適。
修三十七道品,調停適當,叫做道品調適。在五停心一法門中,便可以具足三十七道品,其他法門中,亦一一各具三十七道品;修三十七道品,便可以入三解脫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作解脫門),到涅槃城。
第七、對治助開。
若利根人,修三十七道品,便可入三解脫門;若鈍根人,還須修種種方便,如不凈觀、八背舍、八勝處、十一切處、四無量心、四無色定等,來幫助開發正見,親見真諦理性,而不得於中起愛見慢。若起愛見慢,便墮於世間外道,不是佛法了!
第八、知位次。
既能照上面的方法進修,必能得到種種利益。但須記取,到這時候,不得生增上慢,得少為足,必須知道自己現在所到達的位次,免以凡濫聖的過失。
第九、能安忍。
安忍內、外諸障,如內來的煩惱、疾病,外來的名聞、利養,或刀、兵、水、火這些障難的加臨,必須要安心忍耐過去,不被轉動。這樣,才可以從暖位,進到頂位,再進到忍位。假使不能安忍,便很可能從頂位退到五逆,從暖位退到闡提。要再從闡提、五逆來進修,更是因難了。所以這安忍一法,也是修行過程中極重要的關鍵。
第十、離法愛。
既能安忍內、外諸障,又不得於所得法中生愛著心。若生愛著,便不能從忍位進趨世第一位而入見道位。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說:「不於似道,而生法愛,是為要意。」
若是利根人,只要觀正因緣境,便可以悟見真諦,入見道位;鈍根人從第二真正發心到第七對治助開,也可以悟入見道位;最鈍根人,必須全修十法,方入見道位。總之若能依照佛法,發心真實修持,決定可以成功,縱令鈍根,亦必不唐捐其功。
以上敘述藏教已畢,以下再依次敘述通教。
二、通教
敘述通教,也分六節:1、立名的意義;2、通教的根性;3、通教的道理;4、通教的因果;5、六即;6、十乘觀法。(一)立名的意義
通教,鈍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後別、圓,通前通後,所以叫做通教。
鈍根的人,依通教修行,但能見到真空理性,不能從空中見到不空的道理,結果,還只是灰身泯智,和藏教人證同樣的真諦涅槃,所以說通前藏教。利根的人,依通教修行,非但見到空理,而且還能見到不空的道理,這不空的道理,便是中道佛性。這中道佛性,又分兩種:一種叫但中,一種叫不但中。但中是超出於空、有二邊的中道,生死是有一邊,涅槃是空一邊,但中是超出生死、涅槃的二邊,獨顯一中,如離卻虛空,別指一月,這樣見到但中,使被接入別教;不但中是即空、有二邊的中道,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生死、涅槃當體便是中道佛性,譬如食蜜,中邊皆甜,這樣見到不但中,便被接入圓教。這種但中、不但中的被接,便是通後別、圓的道理,所以說通後別、圓。
智者大師的《四念處》中說通教有三種意義:一、因果俱通,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同稟此教;如《涅槃經》所說三獸渡河,謂象、馬、兔,河喻真空理性;菩薩喻象,菩薩親見真空理性,斷惑時煩惱習氣俱盡,如象渡河,深入河底;辟支佛喻馬,辟支佛也見真空理性,既斷煩惱,更侵習氣,然不能令習氣凈盡,如馬渡河,不及象深;聲聞喻兔,聲聞也見真空理性,僅斷煩惱,不除習氣,如兔渡河,浮於水面。這三乘雖然有斷習氣、不斷習氣等差別,但終是同稟通教,同見空理,同斷見思,同證真諦涅槃,這是因果俱通。二、因通果不通,就是接入別教的一類人,他們是依通教修行的,這是因通;而能於空中見到不空——但中佛性,結果,卻證到了別教的位次,這是果不通。三、通別通圓,別、圓二教所修的因和所證的果,都與通教不同,但借通教幻有即空的道理,從空悟入不空,見中道佛性,得入別、圓二教,所以說通教是摩訶衍之初門,這便是通別通圓。
又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八法皆通,所以叫做通教。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同稟此教,是教通;同見真諦理性,是理通;同得一切智,是智通;同斷見、思惑,是斷通;同乘摩訶衍,是行通;同是乾慧地乃至佛地,是位通;同學般若波羅蜜,是因通;同到薩婆若海,是果通。八法俱通,所以叫做通教。
通教的經典,不比三藏教,有阿含、毗尼、阿毗曇等別部可指;凡是方等、般若部中的經典,有明三乘人共稟共行的,便是屬於通教。
(二)通教的根性
通教的根性,便是三界內的利根眾生。他們長住在欲界、色界、無色界裡面,然而比起藏教的人,善根既深,智慧亦利,能夠了知諸法當體即空。不同藏教的人,必須滅盡諸法,方證空理,所以稱為利根。
通教是摩訶衍之初門,正為教化菩薩,所以說菩薩斷惑證真,名無生忍;傍化聲聞、緣覺二乘,因為通教是三乘共稟的緣故。
在通教中,又有利根、鈍根。利根能通入別、圓二教,鈍根僅與藏教證同樣的涅槃。
(三)通教的道理
通教的道理,依三乘分別,便是無生四諦,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理六度行;依七種二諦分別,便是幻有、空二諦,通含別二諦,通含圓二諦;依五種三諦分別,便是別入通三諦,圓入通三諦。
甲、無生四諦。
四諦,就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這和前面藏教中所說的相同。但藏教所明的是生滅四諦,而這裡所明的是無生四諦。觀一切法,如幻如化,當體無生,這便是無生的意義。三界二十五有依正二報,逼惱身心,這是苦義。通教便是說明這三界二十五有依正二報,猶如幻化,非是實有,當體即空。即然是空,當然就不能逼惱身心,這便是生死即涅槃,所以說:「苦無逼迫相」。見、思二惑,能起善惡諸業,惑、業和合,能招集生死,這是集義。通教便是說明這見、思二惑,善、惡諸業,皆由因緣所生;因緣所生之法,本無自性,全體是空;既全體是空,空之與空,也就無所謂和合,這便是煩惱即菩提,所以說:「集無和合相」。三十七道品,能對治生死、煩惱,這是道義。生死是苦,煩惱是集,所對治的苦、集本空,能對治的道諦,也本來是空,空之與空,豈復有二,所以說:「道不二相」。生死、煩惱,悉皆滅盡,這是滅義。今生死、煩惱本來是空,空便無生,既無有生,何處有滅,所以說:「滅無生相」。這便是無生四諦的道理。
這無生四諦的道理,表面上只說明了一個空,好像就等於根本四見中的一個「無」見而已,其實卻有天淵之別,必然要詳細分析一下。第一、通教所明的空,是說因緣無性,無性即空,並不是說沒有因緣所生的一切法;而邪見所執的無,便說無因無果,無一切法。第二、通教所明的空,是真正的道理,是符合於客觀事實的;而邪見所執的無,只是出於他們的虛妄計度,是違反於客觀事實的。第三、通教所明的空,可以使人很快的破見、思惑,見真諦理;而邪見所執的無,卻是使人永久流落在三惡道中,得不到佛法的利益。
乙、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也和前面藏教中所說的相同。但藏教所明的是思議生滅十二因緣,而這裡所明的是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通教的十二因緣,也可以心意卜度,可以語言分別,所以叫做思議;然而從無明緣行,一直到生緣老死,這十二支的因緣,都是如幻如化,當體即空;既然當體即空,那麼十二因緣的順生,也就是無生,十二因緣的還滅,也就是無滅;生即不生,滅即不滅,不生不滅,所以叫做不生滅。這便是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的道理。
丙、理六度行。
六度行也和前面藏教中所說的相同。但藏教所明的是事六度行,而這裡所明的是理六度行。六度的事業,當體即是真空理性,達事即理,所以叫做理六度行。例如行布施時,不見能行布施的我,不見受我布施的人,也不見所布施的東西、和布施所應得的果報,像這樣的布施,稱為三輪體空。其他修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五度時,也一一都是三輪體空,這樣的修行六度,便叫做理六度行。有些人談理性,往往就遺棄了事相,這是不對的。理性和事相,是不可分離的,一切事相,當體即是真空理性,事即是理,不可外事以求理。終日勤修六度,而不著六度之相,這樣,方才稱為理六度行。
丁、幻有、空二諦。
二諦是真諦和俗諦。七種二諦中,通教所明有三種二諦:便是幻有、空二諦,通含別二諦,通含圓二諦。幻有、空二諦:俗諦是幻有,指五陰、十二處、十八界等,非有似有,猶如幻事;譬如善於魔術的人,能於無中生有,變出種種人物,這變出的人物,無而忽有,然並不是真有,故名幻有;現在我們的五陰、十二處、十八界等,也和善於魔術的人所變出的種種人物一樣,也是無而忽有,也並不是真有,名為幻有。這樣的幻有,便是俗諦。真諦是幻有即空,指此幻有的五陰、十二處、十八界等,當體全空,不須把它們消滅後,方名為空。因為五陰等東西,既然和善於魔術的人所變出來的種種人物一樣,那麼變出來的人物,本非真有,既非真有,便是幻有,幻有就是空。這樣幻有即空,便是真諦。在藏教的實有二諦,是以實有為俗諦,而這裡卻以幻有為俗諦;藏教以了無所有為真諦,而這裡卻以幻有即空為真諦。這幻有、空二諦,便成真、俗不二,事、理互融,和藏教的真俗二諦相反而不相融的,完全不同。
戊、通含別二諦。
俗諦是幻有,和前面幻有、空二諦中所說的相同。真諦是幻有即空,這個空,並不是空無一物,也不即是幻有,而是真如理體;換言之,就是但中佛性。但中佛性,其體不空,這便是從空中見到不空。這樣通教的真諦中,包含了別教的中諦,因此就稱為通含別二諦。
己、通含圓二諦。
俗諦是幻有,也和前面幻有、空二諦中所說的相同。真諦是幻有即空,這個空,既不是空無一物,也不即是幻有,也不是通含別二諦中所明的但中佛性,而即是如來藏,換言之,就是中道佛性(不但中)。這中道佛性,亦稱為空,亦稱為不空。若稱為空,空中便具足一切法,一切法都趣於空;若稱為不空,不空也具足一切法,一切法都趣於不空。這便是圓教的中道佛性。圓教的中道佛性,亦空、亦不空,這也是從空見到了不空。不過這裡的不空,卻又比通含別二諦的不空,深入了一層。這樣,通教真諦中,包合了圓教的中諦,因此就稱為通含圓二諦。
庚、別入通三諦。
三諦,是真諦、俗諦、中諦。五種三諦:便是別入通三諦、圓入通三諦、別三諦、圓入別三諦、圓妙三諦。別入通三諦,俗諦是有漏,真諦是無漏,中諦是非有漏非無漏。這別入通三諦,其實就等於通含別二諦。通含別二諦中的幻有為俗,就是這裡的俗諦;幻有即空為真,就是這裡的真諦;幻有即空中所有的真如理體——但中佛性,就是這裡的中諦。這真如理體,是超出空、有,別顯一中的,所以就成為別教的中諦。
辛、圓入通三諦。
俗諦和真諦,與前面別入通三諦中的真、俗二諦相同。中諦是非漏非無漏中具足一切法,一切法趣於非漏非無漏。這圓入通三諦,其實就等於通含圓二諦,通含圓二諦中的幻有為俗,就是這裡的俗諦;幻有即空為真,就是這裡的真諦;幻有即空中所有的如來藏——中道佛性,就是這裡的中諦。這如來藏,具足一切法,一切法都趣入於此,所以就成為圓教的中諦。
通教所明的有三種二諦,兩種三諦,前面雖已作了一個簡單的介紹,但是還不夠明白,現在再來總述一下:
通教中所說的俗諦,是幻有,指一切法,都好比鏡中的像,水中的月,非有而有,所以稱為幻有。通教中所說的真諦,有三種意義:一種是幻有即空,指一切法,都好比鏡中的像,水中的月,非有而有,稱為幻有,既是幻有,幻有即是空(這是幻有、空二諦中的真諦)。一種是雖幻有即空,空中還具有真如理體——但中佛性,空中有不空(這是通含別二諦中的真諦)。一種是雖幻有即空,空中有不空,而此不空,即是如來藏——中道佛性,具足一切法,一切法都趣入於此(這是通含圓二諦中的真諦)。通教中所說的中諦,有兩種意義:一種是超出空、有,別顯一中的,這就是但中佛性(這是別入通三諦中的中諦)。一種是具足一切法,一切法都趣入於此,這就是中道佛性(這是圓入通三諦中的中諦)。這裡雖然說的是通教的道理,有許多地方,卻都已深入了別、圓二教的範圍,像通含別、通含圓、別入通、圓入通等都是。
(四)通教的因果
通教的因,是體空觀。觀察色、受、想、行、識五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加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十二入,再由十二入加上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的十八界,這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就包括了我們的世界和身心,觀察這些東西,都是因緣所生,不從自生,不從他生,亦不是自他共生,亦不是無因緣而生。
怎麼說不從自生呢?譬如人家罵我一句,我就生起了瞋恨心,這個瞋恨心,並不是從自己心裡生出來的,因為心尚且本來是空,那裡能生出瞋恨來。假使自己心中能生出瞋恨,那麼就不須要等到人家來罵,方才生瞋恨,一切時中,應該常常生起瞋恨心,而其實不然!就是說明瞋恨心不是從自己心裡生出未的。
怎麼說不從他生呢?這個瞋恨心,雖然因為人家來罵,才生起來的,然而人家去罵已斷煩惱的聖人,聖人並不會生瞋恨心,或者去罵木石,木石也不會生瞋恨心。可見這個瞋恨心,也不是罵的人身上生出來的,這就說明瞋恨心不是從他人方面生出來的。
怎麼說不是自他共生呢?這個瞋恨心,既不是從自己心裡生出來的,也不從他人方面生出來的,單是自己不會生瞋恨心,單是他人也不會生瞋恨心,自、他兩面都不會生瞋恨心,那麼合起來,也是不會生瞋恨心。譬如兩個瞎子合起來,不會成為亮眼,兩堆沙合起來,不會成為米,這就說明瞋恨心不是自他和合共同生出來的。
怎麼說不是無因緣而生呢?一切萬物的出生,必定要有它出生的因緣,不能無因而有,我們不能在深夜忽然看見太陽,也不能使一塊泥土忽然變成了金子,這個瞋恨心的生起,必須有它生起的條件。假使沒有自己的心和他人的罵,也不會生起瞋恨心來的,這就說明瞋恨心不是無因緣而忽然生出來的。
這就叫做四句推檢,結果,四皆不生。既然四皆不生,為什麼我們現在又明明覺得有這個瞋恨心呢?應該知道:這個瞋恨心,是無生而生,生即無生,譬如鏡中的像,水中的月,非有似有,有即非有。《中論》中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觀察瞋恨心是如此,觀察其他一切法,都是如此。這樣,就見到身心世界,一切皆是幻有,幻有即空,這便叫做體空觀。藏教的析空觀,是要把一切法,分析而後,方見是空。通教的體空觀,觀一切法,當體是空,不須分析。這樣觀察,可以破人我執,出分段生死,證真諦涅槃。若是利根的人,便可以用體空觀,破法我執,出變易生死,證入別、圓二教的位次。
通教的果,是真諦涅槃。這裡的真諦涅槃,事實和藏教的偏真涅槃相同。不過藏教的偏真涅槃,是要滅盡一切法,方證涅槃;而通教的真諦涅槃,便是見一切法,當體是空,便是涅槃,不待滅盡方空。通教里的聲聞、緣覺、和佛所證的果位,還是同藏教一樣的;若是利根的人,便可以通入別、圓二教,那麼他們所證的涅槃,也就和這裡的真諦涅槃大不相同了。
(五)六即
就通教而談六即,還是很勉強的。通教固然有六個階段的位次,也能互相融通,但並沒有談到本有佛性,是即而非佛。現在姑且依圓教的教義,就通教而談六即的位次。
先制一表,表明六即的位次,然後依次敘述。
┌一理 即—真空法性
│二名字即—了達真空法性 │三觀行即—第一乾慧地—和藏教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齊 六│四相似即—第二性地—和藏教暖、頂、忍、世第一位齊 ┤ ┌第三八人地┐ 即│ │第四見地─┴和藏教須陀洹果齊 │ │第五薄地——和藏教斯陀含果齊 │五分證即┤第六離欲地——和藏教阿那含果齊 │ │第七已辦地——和藏教阿羅漢果齊 │ │第八辟支佛地——和藏教辟支佛果齊 │ └第九菩薩地 └六、究竟即——第十佛地——和藏教佛果齊一、理即。
就是真空法性。《中論》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一切諸法,不論是心是境,都如鏡花水月,乾城陽焰,既非自生,亦非他生,亦非自他和合而生,亦非無因而生,四句推檢,求其生相,了不可得,名為無生,無生之理,便是真空法性。這真空法性,在佛不增,在生不減,今古常然,始終不改。若依四諦解釋:三界諸苦,都如空華一般,苦無逼迫相,當下即是真空法性;集無和合相,煩惱本空;道不二相,無有能治所治;滅無生相,生既不有,何處有滅;這集、滅、道三諦,也和空華一般,當下即是真空法性。譬如空華顯現的地方,就在虛空之中,華本無有,唯有虛空而已。藏教所說的法性,是在因果事相之外,稱為偏真法性;這裡所說的法性,不離因果事相,因果事相當下便是法性,稱為真空法性。因果事相,叫做俗諦,法性叫做真諦,真、俗二諦,圓融無礙,這才是通教的法性。
通教是通前藏教,通後別、圓二教的。若把真空法性,誤認為在因果事相之外,這便成了藏教的偏真法性;若見真空法性中還有不空的道理,這不空的道理,是超出於生死、涅槃以外的,就成了別教的但中佛性;若見真空法性中,還有不空的道理,這不空的道理,與一切法圓融無礙,這就成了圓教的中道佛性。
二、名字即。
就是了達真空法性。了知一切色法、心法、世間法、出世間法、有漏法、無漏法,都是因緣所生,當體即是真空法性,猶如幻化夢境,非有而有,有即非有。譬如人做夢的時候,看見山河大地、人物事業,宛然是有,等到夢覺的時候,便一毫也不可得。一切諸法,也就如夢境一般,當體全空,所以說:「生死涅槃,同於昨夢。」能夠這樣地真實了解,便是通教名字即的位次。
三、觀行即。
就是第一乾慧地。是三乘外凡位。見思煩惱譬如火,真空法性譬如水,用真空法來對治見、思煩惱,譬如用水克火。在這裡,已經了達真空法性,能依教修觀。雖然有些智慧,然而煩惱的火,還沒有消滅,法性的水,還沒有引出,只是乾燥的智慧,所以稱為乾慧。在這裡,同藏教一樣修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但是能觀察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如幻如化,當體即空,便和藏教不同。
四、相似即。
就是第二性地。是三乘內凡位。彷彿見到真空法性,所以稱做相似。性指法性,過乾慧地,得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在這個階段里,通稱為性地。在這裡,法性的水,彷彿已經引出了,見、思煩惱的火,已經潛伏而不現了,智慧輾轉增長,煩惱逐漸微薄,法性彷彿顯現,是為性地。和藏教暖、頂、忍、世第一位齊。
五、分證即。
這裡有七個位次:1、第三八人地,2、第四見地,3、第五薄地,4、第六離欲地。5、第七已辦地,6、第八辟支佛地,7、第九菩薩地。在藏教里,第七已辦地,即是阿羅漢位。第九辟支佛地,即是辟支佛位,都要算做究竟即。通教是通於三乘的,依二乘說起來,第七已辦地,第八辟支佛地,可以算做究竟即;若依大乘說,唯有佛地,才可以算做究竟,所以現在第九菩薩地以前,一律算做分證即。
1、第三八人地,2、第四見地,是三乘見道位。體達見惑煩惱,即是真空法性,斷三界見惑。八人就是八忍。在這二位時,修八忍八智(八忍、八智,藏教中曾列表),已經得八忍七智——十五心,便還沒有得到道類智,這是八人地;八忍八智——十六心具足,頓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親見真空法性,便是見地了。這二位,雖分兩地,其實是用無間三昧連續證得的,在修觀時,無有間斷,不出於觀,名為無間三昧。十五心時,稱為八人地,十六心滿,便稱見地。和藏教須陀洹果齊。
3、第五薄地,三乘斷欲界九品思惑中前六品思惑,體達欲界思惑煩惱,即是真空法性。第四見地,已斷見惑,但思惑還沒有斷,現在進斷欲界六品思惑,煩惱漸薄,所以稱為薄地。和藏教斯陀含果齊。
4、第六離欲地,三乘斷欲界九品思惑盡,體達欲界思惑煩惱,即是真空法性。斷身見、戒取、疑、貪、瞋五下分結,離欲界煩惱,所以稱為離欲地。和藏教阿那含果齊。
5、第七已辦地,三乘斷三界見、思惑盡。體達色界、無色界思惑煩惱,即是真空法性。斷掉舉、慢、無明、色染、無色染五上分結。這時,色界、無色界七十二品思惑,都已斷除,所作已辦,所以稱為已辦地。和藏教阿羅漢果齊。
第七已辦地以前,都是三乘共行,第八辟支佛地以上,過二乘地,唯是菩薩所行。
6、第八辟支佛地,第七已辦地斷見、思惑盡,猶有習氣存在,譬如燒木成炭;這裡,更侵習氣,譬如燒炭成灰。和藏教辟支佛果齊。
7、第九菩薩地,第七已辦地,斷盡見、思惑,第八辟支佛地,侵除習氣,到這裡,習氣也將要斷盡了。二乘觀一切法空,菩薩雖觀空,而不住於空;更能從空入假,作六度萬行等利益眾生之事,所以超出於二乘。菩薩既觀真諦,又觀俗諦,所以得法眼:既照真諦,又照俗諦,所以得道種智。能夠遊戲神通,凈佛國土,成就眾生。
藏教所說的菩薩,並不斷惑,但是伏惑而不發,叫做伏惑行因。因為藏教認見、思惑為三界的根本,若斷見、思惑,就不能再到三界里度眾生了。通教所說的菩薩,雖斷見、思惑,而不斷習氣,叫做扶習潤生。因為通教認為若斷習氣,便成為一無所有,豈能再到三界度眾生呢?所以必須用本來誓度眾生的願力,扶起殘餘的習氣,以滋潤三界的生死,生於三界之中,作利益眾生的事業。若別、圓二教的菩薩,就不須伏惑行因,也不用扶習潤生,因為別、圓二教中,有中道佛性,這中道佛性,是不空的;自能從這裡發起應化等身,遍於法界,濟度眾生。
藏教雖說有菩薩,其實是沒有菩薩的,既不斷見、思煩惱,豈能歷三阿僧祗劫,不會迷失退墮呢?藏教的菩薩,其實本是別、圓二教的菩薩,為化二乘,方便應現,並不是真有不斷惑的菩薩啊!所以這裡,正說菩薩決定斷惑!若說菩薩不斷惑,是方便的說法,不是真實的道理。
六、究竟即。
第十佛地。過菩薩地,便入佛地。用誓願力,扶習潤生,生閻浮提中,八相成道:l、從兜率天下、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輪、8、入涅槃。眾生機緣既熟,運用與真空法性相應的一念智慧,頓斷一切煩惱習氣,坐七寶菩提樹下,天衣為座,現帶劣勝應身成佛。通教的佛身,本來也是丈六之身,但能現十里、百億尊特之身;若鈍根人所見,便是丈六佛身;若利根人所見,便是尊特之身;實是一佛,機見不同。丈六名為劣,尊特名為勝,所以稱為帶劣勝應身。為三乘人,轉無生四諦*輪,所謂「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道不二相,滅無生相」等義。化緣既盡,便入涅槃。阿羅漢留習氣,如燒木為炭;辟支佛侵習氣,如燒炭為灰;佛煩惱習氣,一切都盡,如劫火燒須彌山,一切大地都盡,無炭無灰。究竟和藏教佛果一樣。
藏、通二教,雖說有佛果,其實是沒有佛果的。因為藏教觀偏空法性,通教觀真空法性,既然是空,用什麼根據來成佛呢?原來藏、通二教的佛果,其實本是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為化二乘,示現成佛。佛是常住涅槃而不捨生死的,豈有像藏、通二教所說究竟灰身泯智的佛果呢?
(六)十乘觀法
通教的十乘觀法,名目和藏教相同,而意義大異。
第一、觀境。
觀察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六道眾生的五陰(色、受、想、行、識)、十二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都是因緣所生,本來是空,猶如幻化,非有而有。這樣,觀察所觀的境界,如幻如化;又須了知能觀境界的心識,也是如幻如化。於是,能觀所觀,都成為如幻如化。既知能觀所觀,都如幻化,便能令煩惱很快的斷除,智慧很快的增長。不過修這樣的觀法,必須用切實的工夫,並不是口頭說說,可以算數。也不是稍微開一點豁達的空見,可以冒濫的。必須真知灼見,一切諸法,猶如幻化,對於涅槃生死,無所執著,這才是通教中所修的觀法。知生死如幻化,便不會貪著生死或逃避生死,知涅槃如幻化,便不會背舍涅槃或滯著涅槃。
我們現在自問:能不能修這樣的觀法呢?若道能修,便不免自欺欺人。因為我們自心中剎那剎那之間,不知有多少貪慾、瞋恚、愚痴的念頭,那裡就能同這種觀法相應呢!若道不能修,又是自暴自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成佛,豈我一人,無有佛性,不應成佛!圓教的不思議境,尚且即心本具,何況通教的觀法呢!於是,既不可自暴自棄,又不可自欺欺人。佛法是決定要修學的,任何困難,任何阻礙,都必須加以排除,非達到自他成佛的目的不可;地位必須要弄清楚,我們是博地凡夫,通身都是罪業,萬不可以凡濫聖,自欺欺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能則謂之能,不能則謂之不能,常常慚愧懺悔,務使內外如一,言行如一,方能漸漸有相應分。利根的人,修這種如幻如化的觀法,便能證無生忍,十乘觀法,任運具足;鈍根的人,不能即證無生忍,還須修習下面真正發心等法。
第二、真正發心。
不假叫做真,不邪叫做正。通教是三乘共行的,所以不言發菩提心,但言真正發心。真能觀生死涅槃猶如幻化,既不貪著,亦無執滯,不求名聞利養,窮達、吉凶、生死,都不能歆動其心,這樣,方可以算做真正。我們應當自己勘驗,發心學佛,真不真呢?正不正呢?既然說是真正學佛,為什麼在暗室無人之地,心念隱微之中,自欺其良知呢?為什麼對於些微的得失,便不能放下呢?可見,這真是發心的不真和不正。若在這裡放過,即使再多學些佛法,儘管熟讀三藏十二部,撐腸拄腹,還是歸於無用!這裡的真正發心,有三種人:聲聞、緣覺,志脫苦輪,直觀無生四真諦——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道不二相,滅無生相,斷見、思惑。菩薩體達諸法,猶如幻化,依無生四諦,發四弘誓願,雖知涅槃如幻化,而能任運以大慈心與眾生以三乘涅槃之樂;雖知生死如空華,而能任運以大悲心,拔眾生分段生死之苦。雖能這樣,與眾生樂,拔眾生苦,而知一切諸法,如鏡中之像,水中之月,非有而有,有即非有,既不執滯,亦不止息。
第三、善巧安心止觀。
凡夫的心,所以不能深入佛海,便是為了昏沉和散亂的障礙。因此,必須修止觀來對治。止是止息妄念,妄念止息,散亂的毛病就沒有了;觀是觀照諸法,諸法明顯,昏沉的毛病也就沒有了。通教的止觀,是如空如幻的止觀。用如空如幻的止觀,對治如空如幻的昏散,於是,就能發起如空如幻的智慧,破除如空如幻的煩惱。
第四、破法遍。
所破的是見、思惑,能破的是智慧。以如空如幻的智慧,來破如空如幻的見、思惑,雖能破所破,都如空如幻,然亦非無能破所破。若道見、思煩惱,如幻如化,有即非有,破除它做什麼?智慧也如幻如化,有即非有,還有什麼東西來破見、思惑?不知如幻如化,並不就是沒有,譬如善幻人所變的東西,確有此物,蜃樓海市,亦真有所見。智慧煩惱,雖都如幻如化,而幻化智慧,不可不生,幻化煩惱,不可不破!
第五、識通塞。
四諦中的苦、集二諦,十二因緣中的流轉門,和慳貪、破戒、瞋恚、懈怠、散亂、愚痴,這是塞;四諦中的道、滅二諦,十二因緣中的還滅門,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是通。通是如幻如化,塞也是如幻如化,用如幻如化的通,通如幻如化的塞,令無塞不通。在這些地方,明見不昧,叫做識通塞。通是能通涅槃門,塞是阻塞涅槃門的障礙物,障礙不去,就永不能趨入涅槃。非但對於通塞二法,要明確認識,又須堅毅的精神,對於涅槃門中的障礙物,毫不猶豫地加以廓清。
第六、道品調適。
能修的人,如幻如化不可得,所修的道品,也如幻如化不可得。雖能修所修,都不可得,而須精進修習三十七道品。若道:人法都空,無能修所修,慳貪、破戒,皆不可得,不礙涅槃,不必修習三十七道品。這是最大的邪見,是魔眷屬,引諸眾生,墮於惡道。應當不為所惑,勤修道品,調適己心,入三解脫門。
第七、對治助開。
藏教的人,定執一切諸法,無常、苦、空,而不知無常、苦、空,都是因緣所生,緣生無性,猶如幻化,不可定執。通教的人,就用這種如幻如化的智慧,來對治藏教的執著,幫助開通三解脫門,到達涅槃。
第八、知位次。
從乾慧地、性地,直到佛地,一切位次,也是如幻如化,非有而有,不可於中,生起執著。然而一切位次,卻歷然不紊,不可以凡濫聖。設若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犯大妄語,墮無間獄。如佛世有一比丘,出家修道,得初禪定,自以為已經證得了須陀洹果;從是進修,得四禪定,自謂已經證得了阿羅漢果;等到臨命終時,四禪天的中陰身現前,於是便毀謗佛法,說:「我已證得阿羅漢果,應得涅槃解脫,為什麼還有中陰身?我是阿羅漢,尚不得涅槃,可見佛說,全是虛妄,宇宙間並沒有涅槃,也沒有解脫。」他因為這樣毀謗涅槃,毀謗解脫,毀諸如來,四禪天的中陰身消滅,地獄的中陰身現前,命終墮入阿鼻地獄。又如《大智度論》中說:「魔語菩薩:『汝於諸佛受菩提記,父母兄弟名某。』若受著者,成增上慢。」學佛人初聞佛法,好談即心是佛,現身成佛等語;論道理可以這樣講,論事相,則佛與眾生天地懸殊。若或事理不明,以凡夫地,擬於佛果,是即魔眷,必墮地獄,不可不慎。以蕅益大師的智慧功德,臨終云:「名字位中真法眼,未知畢竟付何人。」但示居名字即位,況吾輩凡夫,罪障深重,論智慧功德,與蕅益大師相較,何啻天淵,而乃不知慚愧,妄擬聖境,這是要不得的!
第九、能安忍。
內來的煩惱、疾病,外來的名聞、利養、刀、兵、水、火,這些障難,都如幻如化,非有而有,能夠安心忍耐過去,便可以從乾慧地進入性地。這裡的安忍,和藏教不同。藏教認一切障難為實有,所以修行安忍很為困難;通教觀一切障難,如幻如化,非有而有,於是修行安忍,就容易得多。觀一切障難,如幻如化,是完全靠著智慧的力量,所以智慧是學佛所最需要的利器。
第十、離法愛。
既能安忍,便可以從乾慧地,進入性地。性地是相似即位,相似見法性,而不是真見法性。若誤以相似為真實,於中生愛著心,不求進步,便不能從性地進到八人地見地,入見道位,所以必須離法愛。不論學佛法或學世間法,所以不能進步的原因,雖然很多,主要的便是主觀思想在作祟,主觀思想正類於佛法中所說的法愛。因為人對於自己的主觀堅持不舍,於是就不能接受他人的忠告善導,不能接受書本上的嘉言法訓,永遠只能停止在自己的主觀思想上,不能前進一步。而且,不進則退,既然堅執自己的主觀,必將令心思才力,日漸退化,設若一旦發生意外的問題,便弄成張皇失措,無法應付,這是多麼危險的事啊!因此,我們在這一點上,必須提高警惕,從善如流,去惡如棄,常常知非,日日改過,絕對不要保留些微的主觀思想,才可以寡過修身,漸次從凡夫地,入於佛法。
利根的人,但觀如幻之境,便能入見道位;鈍根人,從第二真正發心,到第七對治助開,也可以悟入見道;最鈍根人,必須全修十法,方入見道。
以上敘述通教已畢,以下再依次敘述別教。
三、別教
敘述別教,也分六節:1、立名的意義;2、別教的根性;3、別教的道理;4、別教的因果;5、六即;6、十乘觀法。(一)立名的意義
別教是三界外菩薩所修學的法門。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八法,別異於前之藏、通二教;別異於後之圓教,所以叫做別教。
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八法,相生的次第,是這樣的:沒有言教,就不能說明道理,所以第一是教;言教所以說明道理,所以第二是理;明白了道理,就可以生起智慧,所以第三是智;有了智慧,才可以斷惑,所以第四是斷;斷惑必須修行,所以第五是行;修行就可以證得種種位次,所以第六是位;位次之始,是第七因;位次之終,是第八果。又中道佛性是第七因,妙覺極果是第八果。
所謂八法皆別:一教別,獨被菩薩,不通二乘,是別前藏、通二教;又不是圓教一乘,是別後圓教。
二理別,真、俗、中三諦,隔歷不融,次第而證。藏、通二教,沒有三諦的名稱,是別前二教;又不是圓融三諦,是別後圓教。
三智別,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智次第而證。藏、通二教,但有一切智和少分道種智,沒有一切種智,是別前二教;圓教三智一心中得,今既次第,是別後圓教。
四斷別,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三惑次第而斷。藏、通二教,但斷見思惑和少分塵沙惑,無明名字尚不可得聞,何況論斷,是別前二教;圓教不斷而斷,圓斷三惑,今既次第而斷,是別後圓教。
五行別,行謂聖行(戒、定、慧,名聖行)、梵行(慈、悲、喜、舍,名梵行)、天行(依理成行,名天行)、嬰兒行(從天行體,起化他用,示同小善,名嬰兒行)、病行(示同煩惱,名病行),五行次第而修。藏、通二教,但有聖行和少分梵行,沒有天行、嬰兒行、病行,是別前二教;圓教一行一切行,圓修五行,今既次第,是別後圓教。
六位別,有十住、十行、十迴向(三賢)、十地(十聖)等位次。不同藏教的七方便、四果和緣覺、菩薩三乘的位次,不同通教十地的位次,是別前二教;圓教一位一切位,隨舉一位,即圓具諸位,今位位不能相收相攝,是別後圓教。
七因別,一因迥出,正因佛性,超出生死、涅槃二者之外。藏、通二教,不知正因佛性,是別前二教;圓教明正因佛性、緣因佛性、了因佛性同時具足,今既一因迥出,是別後圓教。
八果別,一果不融,位位不相即,直到妙覺極果,方證法身,不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等道理。藏、通二教,不知法身,是別前二教;圓教四德(常、樂、我、凈)三身(法身、報身、化身),同時具足,一德一切德,一身一切身,今既不然,是別後圓教。
別教的經典,也不比三藏教有別部可指;諸大乘經中,廣說菩薩歷劫修行,教、理、智、斷、行、位、因、果互不相攝等,便是別教之相。
(二)別教的根性
別教的根性,是三界外的鈍根眾生。他們已經超出了欲界、色界、無色界。所謂根,是指: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這五根都遲鈍,所以稱為鈍根。不能了知圓融三諦的道理;不能三智一心中得;不能一斷一切斷,斷一切惑;不能一行一切行,修一切行;不能一位一切位,論一切位;乃至一因迥出,不知三因圓具;一果不融,不知即心是佛等,所以稱為鈍根。
別教的菩薩,雖稱鈍根,這是對圓教的利根菩薩而言。其實,這些菩薩的福德、智慧、神通、威力,都是了不起的!他們已經超出了三界,都能夠修學無量佛法,親近無量諸佛,度脫無量眾生,直至登地以後,便入於圓教的位次,聲聞、緣覺都不能望其項背。我們決不可因為鈍根的緣故,便輕慢別教的菩薩。
別教是獨被菩薩的教法,沒有聲聞、緣覺的二乘。然而通教中利根的人,卻能接入別教。通教中利根的人,自被接後,便成為別教的菩薩,不再稱為聲聞、緣覺了。
(三)別教的道理
別教的道理:是無量四諦,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不思議六度、十度。依七種二諦分別:是顯中二諦,圓入別二諦。依五種三諦分別:是別三諦,圓入別三諦。
甲、無量四諦:
藏教明生滅四諦,通教明無生四諦,而這裡所明的是無量四諦。四諦有無量相,是菩薩法,非是聲聞、緣覺所知,叫做無量四諦。苦有無量相,如地獄一界,便有八寒八熱、十六游增、一百八獄、乃至八萬四千鬲子地獄,一一獄中,受苦形狀,亦復多種。只是地獄一界,尚有無量苦痛,何況餓鬼、畜生十法界諸苦(諸佛無苦,以眾生之苦為苦),所以說:「苦有無量相,十法界不同故。」集有無量相,但論見惑,便有單四見、復四見、具足四見、六十二見、一百八見,一一見皆有八十八使,只是見惑已自無量,何況思惑、和塵沙惑、無明惑,所以說:「集有無量相,五住煩惱(見一切住地為見惑,欲愛住地、色愛住地、無色愛住地為思惑,他人分上的見思惑,為塵沙惑,無明住地為無明惑,五住即是三惑,只開合不同而已)不同故。」道有無量相,如大小二乘,偏、圓、權、實,各有八萬四千法門,一佛的法門,已如恆沙之多,何況十方諸佛的法門,所以說:「道有無量相,恆沙佛法不同故。」滅有無量相,法門既已無量,由法門所趣入的指歸,也是無量,所以說:「滅有無量相,諸波羅蜜不同故。」這是無量四諦的道理。
乙、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
藏教明思議生滅十二因緣,通教明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而這裡所明的是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這種十二因緣,唯是三界外大菩薩境界,聲聞、緣覺,尚且不知,何況其他,所以為不思議。雖離分段生死,猶有變易生死,所以稱為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這種十二因緣,共有兩層意義:
一是迷於中道真實義諦,不了心外無法,厭苦、斷集、證滅、修道,是根本無明(無明);因此根本無明,發起三界外偏真無漏行(行);因此偏真無漏行,引生方便有餘土中變易生死的識種(識);因此識種,成無漏五陰(名色);因此而起慧眼、慧耳等(六入);因此而緣偏真諦理(觸);因此而起無漏正受(受);因此而起涅槃法愛(愛);因此而取著涅槃(取);因此而潤變易生死的識種,今生有芽(有);因此而招感方便有餘土中不思議變易生死(生和老死)。這是第一層意義。
二是迷於中道真實義諦,不了心外無法,訶棄真空,別修萬行,是根本無明(無明);因此根本無明,發起三界外入假神通行(行);因此入假神通行,引生實報莊嚴土中變易生死的識種(識);因此識種成亦有漏亦無漏五陰(名色);因此而起法眼、法耳等(六入);因此而緣三界外勝妙境界(觸);因此而生樂無樂受(受);因此而起神通法愛(愛);因此而於神通法愛,深生取著(取);因此而潤變易生死識種,令生有芽(有);因此而招感實報莊嚴土中不思議變易生死(生和老死)。這是第二層意義,這是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的道理。
丙、不思議六度、十度:
藏教明事六度行,通教明理六度行,而這裡所明的是不思議六度、十度。這種六度、十度,唯是三界外大菩薩境界,不是聲聞、緣覺所知,所以稱為不思議。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這是六度,再從般若一度中,開出四度,便是方便、願、力、智(一說從禪定,開出願、力二度,從般若開出方便、智二度),共成十度。教化眾生,隨其心樂,現身說法等,這是方便;成就一切眾生,供養一切諸佛等,這是願;具深心力,無有雜染等,這是力;知一切法真實,知一切如來力等,這是智。一一度中,攝一切法,生一切法,成一切法,浩如恆沙,這是不思議六度、十度。
丁、顯中二諦:
七種二諦中,藏教所明有一種二諦,便是實有二諦;通教所明有三種二諦,便是幻有、空二諦,通含別二諦,通含圓二諦;這裡所明有兩種二諦,便是顯中二諦、圓入別二諦。顯中二諦:俗諦是幻有、幻有即空。指五陰、十二處、十八界等,非有似有,猶如幻事,譬如善於魔術的人,變出種種人物,這變出來的人物,無而忽有,並非真有,既非真有,便是幻有,幻有便是空,這是俗諦。十法界一切諸法,都是幻有,也都是空,都是俗諦所攝。真諦是不有不空,超出空、有以外,另有但中佛性。這但中佛性,既超出於生死,亦超出於涅槃,而為十法界迷悟所依,這是真諦。這真諦既是但中佛性,雖名真諦,真實即是中諦,所以稱為顯中二諦。
戊、圓入別二諦:
俗諦是幻有、幻有既空,和前面顯中二諦中的俗諦相同。真諦是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不有、不空,具足一切法,一切法皆趣入於不有、不空,不有、不空之外,更無一法可得,這是圓教的中道佛性,名為真諦。這真諦比顯中二諦中不有、不空的真諦,深入了一層,而成為圓教的中道佛性了,所以稱為圓入別二諦。
已、別三諦:
五種三諦中,通教所明有兩種三諦,便是別入通三諦,圓入通三諦;這裡所明也有兩種三, 諦,便是別三諦,圓入別三諦。別三諦:俗諦是幻有,真諦是幻有即空。這是把前面顯中二諦中的俗諦,開為真、俗二諦,而以顯中二諦中所明不有、不空的真諦,為這裡的中諦。有是俗諦,空是真諦,但中佛性,超出空、有,別顯一中,名為中諦。和顯中二諦,但有開合的不同,這是別三諦。
庚、圓入別三諦:
俗諦是幻有,真諦是幻有即空。這是把前面圓入別二諦中的俗諦,開為真、俗二諦,而以圓入別二諦中所明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的真諦,為這裡的中諦。有是俗諦,空是真諦,中道佛性,具一切法,名為中諦,和圓入別二諦,但有開合的不同,這是圓入別三諦。
總括藏、通、別三教的六種二諦,四種三諦。若明俗諦,可成三種分別:一是實有,二是幻有,三是幻有、幻有即空。若明真諦,可成六種分別:一是實有滅;二是幻有即空;三是幻有即空、不空;四是不有、不空;五是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六是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若明中諦,可成四種分別:一是幻有即空、不空;二是不有、不空;三是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四是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
現在,再把藏、通、別、圓四教的七種二諦,五種三諦,總列一表:
藏教:
實有二諦——俗諦實有。真諦實有滅。
通教:
幻有、空二諦——俗諦幻有。真諦幻有即空。
通含別二諦——俗諦幻有。真諦幻有即空、不空。 通含圓二諦——俗諦幻有。真諦幻有即空、不空,空、不空。 別入通三諦——俗諦幻有。真諦幻有即空,中諦幻有即空、不空。 圓入通三諦——俗諦幻有。真諦幻有即空,中諦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別教:
顯中二諦——俗諦幻有,幻有即空。真諦不有、不空。
圓入別二諦——俗諦幻有,幻有即空。真諦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 別三諦——俗諦幻有。真諦幻有即空。中諦不有、不空。 圓入別三諦——俗諦幻有。真諦幻有即空。中諦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圓教:
不思議二諦——俗諦幻有,幻有即空。真諦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
圓妙三諦——俗諦一切法趣俗。真諦一切法趣真。中諦一切法趣中。(四]別教的因果
別教的因,是次第三觀。先修空觀,觀一切法,當體全空,不待滅盡方空。即空人我,亦空法我,人法都空,見二空之理。這二空之理,叫做真諦;次修假觀,觀空而不住於空,從空入假,觀一切法,雖如幻如化,而因果歷然,毫髮不爽。從此起行,廣學佛法,利益眾生。這樣,便可以見俗諦;次修中觀,以前所修的空、假二觀,都是入中觀的方便,稱為方便道。空、假二觀已成,真、俗二諦已見,然後得入中道第一諦觀,觀一切諸法,當下具足空、假、中三諦,親見不思議理性。這時,雖說是別教的因,其實已和圓教中人所見,無二無別了。這樣,次第修三觀,叫做次第三觀。空觀成,斷見思惑,成一切智,出分段生死;假觀成,斷塵沙惑,成道種智,出方便土中的變易生死;中觀成,斷無明惑,成一切種智,出實報土中的變易生死。從初入中道第一義諦觀,登初地,便同圓教初住位的菩薩。從此進修,雖名別教的位次,其實證入了圓教的位次了。
別教的果,是中道無住涅槃。中道之理,不住空、假二邊,體自寂滅,叫做中道無住涅槃。這是從別教當教而說。其實,別教的妙覺位,還是圓教饒益行位的菩薩,究竟的果,事實上還是圓教的三德涅槃。
(五)六即
就別教而談六即,還是有點勉強。別教雖談佛性,仍是六而不即,真、俗、中三諦,歷別不融。佛性在生死、涅槃之外,不即生死、涅槃是佛性,六個階段的位次,仍不能一味融通。今且依圓教教義,就別教而談六即的位次。
先制一表,表明六即的位次,然後依次敘述。
┌一、理 即—但中佛性
│二、名字即—仰信但中佛性 │三、觀行即—外凡十信位—和藏教七方便位、通教乾慧、性地齊 │ ┌十住——習種性—七住和藏教、通 六│ │ 教二佛地齊,十住以去,藏 ┤四、相似即—內凡三賢位┤ 通二教不知名目。 即│ │十行——性種性 │ └十迴向—道種性 │五、分證即—十地——聖種性 │ 等覺性 └六、究竟即——妙覺性六即位中,觀行即——外凡、有十位;相似即——內凡、有三十位;分證即有十一位;究竟即一位。這五十二位,分別見於諸經,現在正依《瓔珞經》,來說明菩薩歷位斷證之相。把五十二位,束為七科,使是:信、住、行、向、地、等、妙。又合七科為二,便是:凡、聖。凡中又分為二:信為外凡;住、行、向為內凡,亦名為賢。聖亦分二:十地等覺為因,妙覺為果。
一、理即。
就是但中佛性。這但中佛性,超出生死、涅槃二邊之外,不即生死,不即涅槃。一念迷昧,但中佛性,便隨了染緣,而出生九法界的依正;一念覺悟,但中佛性,便隨了凈緣,而出生佛法界的依正。在隨染緣的時候,成為九法界的生死,而但中佛性的本身,並沒有被九法界所染;在隨凈緣的時候,成為佛法界的涅槃,而但中佛性的本身,並沒有被佛法界所清凈。所以說:「在生死而不染,證涅槃而非凈。」十法界並不就是但中佛性,而是離十法界外,另有但中佛性。九法界的生死染法,是俗諦有邊,佛法界的涅槃凈法,是真諦無邊,但中佛性,超出真、俗、空、有的二邊。圓教的中道佛性,與一切法圓融無礙,即一切法,無不是中道佛性;而但中佛性則不如是。但名中道,不是真正的中道,所以叫做「但中」。
二、名字即。
就是仰信但中佛性。初聞但中佛性,超出生死、涅槃二邊之外,離十法界,別有但中佛性,即於此生起信心,深信不疑。了知一切凡夫,沉淪生死,而但中佛性,未曾有減;一切聖人,證入涅槃,而但中佛性,未曾有增。然而所以不能證得這但中佛性,都是由煩惱、生死之所障蔽,必須先修空觀、假觀為方便,進修中觀,滅除煩惱、生死,方可以親證但中佛性。這樣生信,這樣了解,便是別教的名字即位。
三、觀行即。
就是外凡十信位。信是順從的意思。聞說別教的但中佛性,無量四諦,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等道理,隨順不疑,叫做信心。信心有十種: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迴向心、八護法心、九戒心、十願心。對於但中佛性,無量四諦,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等道理,深信不疑,叫信心;於此但中佛性之理,憶念不忘,叫念心;為了要親證但中佛性,先修空觀,觀真諦理,一心精進,不雜不退,叫精進心;運用智慧揀擇,離諸過失,叫慧心;湛然寧寂,心不動搖,與真諦相應,叫定心;定力日深,慧光日發,定慧交資,縱逢障難,心不退轉,叫不退心;以此定慧,迴向佛地,叫迴向心;兢兢自護,保持不失,叫護法心;任運防止一切過非,叫戒心;乘自本願,遊歷十方,上求下化,叫願心。這十信位,伏三界見思惑。和藏教七方便位、通教乾慧地、性地齊。
四、相似即。
就是內凡三賢位。這裡細分起來,就有三十個位次,便是:十住、十行、十迴向。
l、十住位。真諦是所住的理,智慧是能住的心,以智慧心,住真諦理,這叫做「住」。十住是:一發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具足方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
信心成滿,廣求智慧,創發大心,叫發心住;隨空觀心,凈諸六度法門,煉治心地,清凈潔白,叫治地住;巧觀空有,長養眾行,叫修行住;生於真諦實際之家,種性清凈,叫生貴住;帶真隨俗,修習無量善根,叫具足方便住;成就第六般若法門,叫正心住;徹證無生,入於畢竟空界,叫不退住;見空而不取證,悲智堅固,不生二乘之邪倒,如人初生,太和未散,天真純粹,叫童真住:不住於空,而能入假化物,當紹佛位,叫法王子住;觀空無相,得無生心,以無生法水灌頂,如轉輪聖王太子,當紹王位,用寶瓶取四大海水灌太子頂,叫灌頂住。
初發心住,斷三界見惑盡,和藏教初果、通教八人地、見地齊。到第七不退住,斷三界思惑盡,和藏、通二教的佛地齊。到第十灌頂住,斷界內塵沙惑,伏界外塵沙,藏、通二教,不能知其名目。菩薩不知眾生病,不知法門葯,此等無知之惑,如塵若沙,叫做塵沙惑。對於所化六凡之機,不知他們的病,不知治病的葯,不能應病與葯,這是界內的塵沙惑;對於所化三乘之機,不知他們的病,不知治病的葯,不能應病與葯,這是界外的塵沙惑。觀一切眾生病,學一切法門葯,這是伏塵沙惑;能知病識葯,應病與葯,這是斷塵沙惑。這十住,叫習種性,研習空觀。用從假入空觀:假是虛妄,空是審實,知凡俗的虛妄,悟真諦的審實,先須照假,後入於空,叫從假入空觀。見真諦理。開慧眼:了知無相無作,無生無滅之理。成一切智:一切內法內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能知能解,但不能用諸佛道法,發起眾生善根,叫一切智。證位不退:永不退失,超越凡位。
2、十行位。行是進趣的意思。以前十住位中,既已發真悟理,從此加修,從空入假,觀無量四諦。十行是: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瞋恨行、四無盡行、五離痴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
初入法空,不為邪動,心生歡喜,叫歡喜行;常化眾生,令得法益,叫饒益行;常修忍辱,謙下恭敬,叫無瞋恨行;發大勇猛,行大精進,令一切眾生,至究竟涅槃,叫無盡行;修定持心,不為無明之所失亂,叫離痴亂行;般若智照,念念現前,生生常在佛國中生,叫善現行;以人法二空為方便,空諸執著,於我我所,一切皆空,叫無著行;依四弘誓,運大慈悲,與樂拔苦,所願如心,成就一切難得善根,為天人所敬,叫尊重行;力行真性、觀照、資成三軌,說法授人,示教利喜,令人信解領受,三輪清凈,善成軌則,叫善法行;真、俗二諦,同時現前,空有雙非,但中理顯,叫真實行。
這十行,叫性種性;分別十法界中種種性,種種欲,無有錯謬。用從空入假觀:若住於空,便同二乘,不能利益眾生,不能算做佛法;現在是觀空而不住於空,而入於假,遍觀一切眾生病,遍學一切法門葯,應病與葯,令得服行,叫從空入假觀。斷界外塵沙惑,見俗諦理。開法眼:明見生、住、異、滅、自、他、一、異等相,眾生幾微,無不洞鑒。成道種智:能分別一切假名,用諸佛道法,發起眾生善根,叫道種智。
3、十迴向位。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己功德,普施眾生,事理和融,順入法界,叫做「迴向」。十迴向是: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二不壞迴向、三等一切佛迴向、四至一切處迴向、五無盡功德藏迴向、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八真如相迴向、九無縛無著解脫迴向、十入法界無量迴向。
以無相心,常行六道之中,到處度生,心常無相,叫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念念不住於空、有二邊,而歸向中道,二邊可壞,中道不可壞,叫不壞迴向;一切時中,依三世佛法而行,叫等一切佛迴向;以大願力,入一切佛土,供養一切佛,叫至一切處迴向;以常住法,授與前人,常住之法,含藏一切大乘功德,以此授受,功德無量,叫無盡功德藏迴向;行中道之善,不漏落於空、有二邊,即空而有,即有而空,叫隨順平等善根迴向;觀眾生修善行惡,無有二相,叫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以中觀心,隨順實相,出入同佛,即寂而照,常照有無,叫真如相迴向;以般若照三世諸法,理智合一,無能照所照,叫無縛無著解脫迴向;覺一切法,中道無相,一法既圓,萬法俱寂,叫入法界無量迴向。
這十迴向,叫道種性;正修中觀,叫做道,能生佛果,叫做種。習中觀:空假之心,既已滿足,正修中道第一義觀。伏無明惑,居方便有餘土:修空、假二觀的方便道,斷見、思、塵沙,叫做方便。無明未盡,名為有餘。證行不退:化他行滿,無有退轉。
五、分證即。
最初仰信但中佛性,經過觀行、相似位,修空假二觀為方便道,然後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初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中道,便入於分證即位了。初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中道,依別教位次說,是初歡喜地;依圓教位次說,是初發心住。分證即共有兩位:1、十地位,2、等覺位。
1、十地位。地有二種意義:一能生,二能持。證中道實際理地,能生佛智,能興無緣大悲,荷負一切,故名為地。《瓔珞經》:「地名為持,能持百萬阿僧祗功德故;亦名為生,能生一切因果故。」十地是:初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
舍凡入聖,四魔不動(分破無明,不為煩惱魔所動;分證法身,不為陰魔所動;分得常住,不為死魔所動;百界作佛,不為天魔所動),有、無二邊,平等雙照,自、他俱益,真實大慶,叫歡喜地;相即無相,以證無相,入眾生界,終日度生,不見有生可度,眾生之界,同於虛空,不為空、有二邊之垢所染,叫離垢地;中道智光,慧照無礙,入上信忍(十住、十行、十迴向為伏忍,初歡喜地為下品信忍,二離垢地為中品信忍,三發光地為上品信忍),修習諸佛道法,凈極明生,叫發光地;順無生忍(四焰慧地為下品柔順忍,五難勝地為中品柔順忍,六現前地為上品柔順忍;順於無生之理,所以為順無生忍),觀一切法,觀慧發焰,比前極其明盛,叫焰慧地;順無生忍,修佛道法,三界無明,莫不皆空,不但方便土塵沙已盡,即實報土,與分證寂光土之無明,亦已分盡,為下地所不及,叫難勝地;上順諸法上品無生忍,觀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寂滅無二,寂滅境相,常時現前,叫現前地;修無生忍(七遠行地為下品無生忍,八不動地為中品無生忍,九善慧地為上品無生忍),以中道觀,觀諸煩惱,不有不無,即是第一義諦,當體無生,任運常向上地,念念寂滅,叫遠行地;以無生觀,舍於三界,三界乃有為動作之地,既入無為寂滅,不為三界所動,叫不動地;入於上品無生忍,於一一世界,學佛化度,無明將盡,智慧轉增,念念覺無生之理,即以此理,覺悟眾生,現身如雲,說法如雨,以此利他,叫善慧地;入中道觀,受佛職位(以此得菩薩果為寂滅忍),既等不妄不變之真如,亦同交徹融攝之法界,唯以妙法慈雲,遍覆涅槃果海,叫法雲地。
初歡喜地,用中道觀,破一分無明,證一分中道,名見道位。從初地至佛地,皆斷無明,但以約位,分為三道:初地名見道,二地至六地名修道,七地以去,名無學道。別教初地以前,未見中道,尚名邪見,斷無明別見,發真中道,名為見道。開佛眼,無明初破,圓見法界,成一切種智,知一切諸佛道法,知一切眾生因種。初入實報無障礙土,行真實法,感得勝報,色、心不相妨礙,名無障礙。證念不退,中道正念,二邊莫動。隨可化機緣,於百三千大千世界中,現身作佛,示現八相成道,利益眾生等事。從此至第十地,地地各斷一品無明,證一分中道。功德智慧,位位轉勝。此十地位,叫聖種性。
2、等覺位。從第十法雲地,更斷一品無明,入等覺位。邊際智滿,入重玄門,若從法雲地望之,名之為佛;若從妙覺位望之,名為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菩薩。純修觀智,純一堅利,喻如金剛,所以稱金剛心;惟餘一品無明未斷,所以稱無垢地。解入百千三昧,照一相無相,寂滅無為,望於妙覺,猶有一等,比下名覺,所以稱為等覺。猶有一品無明未破,以金剛觀,再破一品無明,使可補入妙覺佛果,破一品無明,叫做過一生,補妙覺位,叫做補處,所以又稱一生補處。因位雖窮,其上仍有妙覺極果,仍有一品無明,未曾斷盡,所以不得稱無上士,而稱為有上士。
六、究竟即。
就是妙覺。從等覺金剛後心,朗然大覺,妙智窮源,無明習盡,寂而常照,名為妙覺。坐蓮華藏世界,七寶菩提樹下,大寶華王座,現圓滿報身。為鈍根菩薩,說無量四諦*輪,所謂苦有無量相,十法界不同故;集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故;道有無量相,恆沙佛法不同故;滅有無量相,諸波羅蜜不同故。別教佛果,但破十二品無明,與圓教第二行位菩薩齊,依圓教論,仍是屬於分證位。而圓教的妙覺佛果,為了教化鈍根菩薩,示現別教佛相,那就並不是等於圓教第二行位菩薩,而真實是圓教的究竟位了。
據經教所說,還有借別教的位次,來說明通教斷證的。如說初地斷見惑,二地至六地斷思惑等,斷見思惑,明是說通教的斷證,並不是正說別教的斷證。有借別教的位次,來說明圓教斷證的,如說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凈土,三賢是別教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十聖是別教的十地,果報是實報無障礙土,既三賢位已住實報無障礙土,明是說圓教的斷證,並不是正說別教的斷證。若能把別教的六即,詳細分別清楚了,那麼對於經教中所說,至何位,斷何惑,證何理,或是正說別教,或是借別明通,或是借別明圓,都可以一覽瞭然,無所窒礙了。
(六)十乘觀法
別教的十乘觀法,名目和藏、通二教相同,而意義大異。
第一、觀境。
觀但中佛性,超出空、有二邊,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這但中佛性,登初地後,方可證得,初心學佛,既沒有證得此理,應如何修觀呢?於是先在名字位中,仰信但中佛性,深信這但中佛性,確是十法界迷悟所依,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在生死而非染,在涅槃而非凈,但由客塵煩惱之所覆蔽,所以不能證得,須先藉緣修,助發真修,方可證得。什麼是緣修呢?在十信、十住位中,用從假入空觀,斷見思與界內塵沙;十行位中,用從空入假觀,斷界外塵沙;十迴向位,習中觀,伏無明;這些都是修中道觀的方便,叫做緣修。什麼是真修呢?從初地,用中道觀,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中道,雙修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才名真修。名字位中,仰信但中佛性,先籍緣修入觀行、相似位,後發真修,入分證位。緣於登地中道之境,以為所觀,這是第一觀境。
圓教的不思議境,即心本具,而今則先須仰信;圓教的中道佛性,即空、即假、即中,而今則超出於空、有二邊,所以不同。
第二、真正發心。
學佛以發心為本,發心是因,成佛是果,因果必須相稱,因若不真不正,便不能得真正的妙覺佛果。別教中人,緣於無量四諦而發心。觀法界眾生,無量無邊,普令法界眾生,悉離諸苦,這是緣苦諦而發心。觀法界眾生,無量無邊,所受諸苦,也是無量無邊,因此發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興此誓願,普令法界眾生,悉離諸苦,這是緣苦諦而發心。觀法界眾生,無量無邊,所有煩惱,也是無量無邊,因此發心「煩惱無盡誓願斷」,興此誓願,普令法界眾生悉斷一切煩惱,這是緣集諦而發心。觀一切諸佛,所說法門,無量無邊,能令法界眾生,悉離諸苦,得諸妙樂,因此發心「法門無量誓願學」,興此誓願,普學一切諸佛無量法門,以此法門,利樂眾生,這是緣道諦而發心。觀法界眾生,雖復無量無邊,而無不具有佛性,但為客塵煩惱之所覆蔽,若能依教修證,決能漸次顯發,因此發心「佛道無上誓願成」,興此誓願,普令法界眾生,咸成佛道,這是緣滅諦而發心。如此發心,名為真正,不如此發心,便為邪偽。
圓教的發心,是緣無作四諦,陰入皆如,無苦可舍,而今則須度一切生死;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而今則須斷一切煩惱;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而今則須修學一切諸佛無量法門;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而今則須令一切眾生,咸成佛道,所以不同。
第三、善巧安心止觀。
既緣無量四諦而發心,便須以行填願,方令誓願不虛。所謂行,便是止、觀。修止,是止一切境界相,於一切境界,無所分別;修觀,是分別因緣生滅相,分別諸相,觀諸理趣。若人但修於止,於止生愛,味著禪定,便應修觀,分別諸法,以資策起,使不愛著;若人但修於觀,心則浮動,不能證定,便應修止,止一切境界相,離諸分別,心則澄定。止觀二法,不相舍離,互相資助,這是善巧安心。圓教以心體本寂為止,即寂之照為觀。今雖未能如此,然亦須止觀兼修,定慧相資。
第四、破法遍。
先修空觀,破見思惑;次修假觀,破塵沙惑;再修中觀,破無明惑。圓教初心便伏無明,見思、塵沙任運先去;今則次第破三惑,所以不同。
第五、識通塞。
空、假、中三觀為通,見思、塵沙、無明三惑為塞,是塞須破,是通須護,位位檢察校計,令無塞不通。若誤以塞為通,或不能以通通塞,便為不識通塞。圓教塞即是通,無塞非通;今則通塞有異,須破塞令通,所以不同。
第六、道品調適。
念念相續,修三十七道品,如此勤修,便是修功補過,可以趣入涅槃之門。《大集經》:「三十七道品,是菩薩寶炬陀羅尼」。具足佛法,叫做寶,遍照法界,叫做炬,總持一切,叫做陀羅尼。三十七道品既是具足佛法,遍照法界,總持一切,那麼修三十七道品,自能滿足一切功德。圓教一切法中具足一切法,一心念處,一切心念處;而今則無量道品,各各別異,所以不同。
第七、對治助開。
雖修三十七道品,然尚不能證得中道,於是就須要修藏、通二教的種種事相法門,借這些事相功德,助開三解脫門,以證實相。圓教以藏、通、別三教的事相法門,助開實相,而今則但能以藏、通二教,助開實相。
第八、知位次。
善知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七種位次,知至何位,斷何惑,證何理,明確不昧,決不致以凡濫聖,起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
第九、能安忍。
既知位次,又須離強軟、違順二賊。違就是強賊,順就是軟賊,如一切困苦厄難,是逆境,一切安逸娛樂,是順境,於逆境中生瞋恨心,於順境生愛戀心,便是被強、軟二賊所壞,以其破壞行人道業,所以喻之為賊。行人於此,必須生警惕心,安忍違順二境,遠離強軟二賊,乃可由觀行即的十信位,而入於相似即的十住位。
第十、離法愛。
若於相似即位,生起法愛,便會滯於相似位中,不能勝進,叫做頂墮,如已登山頂,仍復墮落。所以必須離於法愛,乃可由相似即的十住、十行、十迴向之十位,而入於分證即的十地位。
能修十乘觀法,不論何人均得由凡夫地,經名字、觀行、相似,而入分證。由此十法,運載行人,超於十地,所以叫做十法成乘。
以上敘述別教已畢,以下再依次敘述圓教。
四、圓教
前面已經把藏、通、別三教,概括地講過了。現在進而敘述圓教,也就分為六節:1、立名的意義;2、圓教的根性;3、圓教的道理;4、圓教的因果;5、六即;6、十乘觀法。(一)立名的意義
《四教儀》:「圓名圓妙、圓滿、圓足、圓頓,故名圓教也。」這裡,用四重名義,來解釋圓教。什麼是圓妙呢?《輔宏記》:「三諦圓融名圓,不可思議名妙。」三諦,是真諦、俗諦、中諦,真諦泯一切法,俗諦立一切法,中諦統一切法。但舉真諦,真諦中具俗、中二諦;舉俗諦,俗諦中具真、中二諦;舉中諦,中諦中具真、俗二諦;一諦中具三諦,名之為「圓」。又真諦遍於俗、中二諦,俗諦遍於真、中二諦,中諦遍於真、俗二諦,一諦遍於三諦,名之為「融」。如是互具互遍,不可思議,名之為「妙」,這是圓妙的意義。什麼是圓滿呢?《輔宏記》:「三一相即為圓,無有缺減故滿。」一諦即是三諦,三諦即是一諦,名為「三一相即」,一諦中具足三諦,全三諦即是一諦,名為「無有缺減」,這是圓滿的意義。什麼是圓足呢?《輔宏記》:「圓見事理名圓,一念具足為足。」理具事造,兩重三千(這些道理,後面詳述),於一念中見,名為「圓見事理」,一念心中,具足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名為「一念具足」,這是圓足的意義。什麼是圓頓呢?《輔宏記》:「教體本周名圓,非漸次成名頓。」三諦為立教之體,遍於一切,名為「教體本周」,三諦乃天然之性德,非造作所成,是為「非漸次成」,這是圓頓的意義。通而言之,自從初發心時,直至成佛,都具有這四重意義。若別而言之,則圓妙、圓足、圓頓三重意義,初發心時,便已具備;圓滿一義,唯屬於佛。因為色心本妙(圓妙),本具萬法(圓足),天然之德,非造作所成(圓頓),所以初發心時,便已具備;而惑無不盡,德無不滿(圓滿),就必須屬於妙覺極果了。
再說圓教的功用,所謂圓伏、圓信、圓斷、圓行、圓位、圓自在莊嚴、圓建立眾生。圓伏,是圓伏五住。(五住是五種惑,一、一切見住地惑,就是三界分別見惑,謂諸眾生,用意根對法塵,分別而起種種邪見,住著三界,這是一切見住地惑。二、欲愛住地惑,就是欲界的思惑,謂諸眾生,用五根對五塵,起貪愛心,住著欲界生死,這是欲愛住地惑。三、色愛住地惑,就是色界的思惑,謂諸眾生,不了此惑,住著色界禪定,不能出離,這是色愛住地惑。四、有愛住地惑,就是無色界的思惑,謂諸眾生,不了此感,住著無色界禪定,不能出離,這是有愛住地惑。五、無明住地惑,就是根本無明惑,謂聲聞、緣覺,不了此惑,沉空滯寂,不能廣修六度萬行,住在方便有餘土;大乘菩薩,能斷此惑,然猶未盡,住在實報莊嚴土,這是無明住地惑。)圓教人初聞圓教名字,開悟圓教道理,便能用一心三觀,觀一境三諦,境智相應,五住惑不伏而伏,名為圓伏。
圓信,是圓常正信。《止觀》:「云何圓信?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無一二三,而一二三。無一二三,是遮一二三;而一二三,是照一二三。無遮無照,皆究竟清凈自在。聞深不怖,聞廣不疑,聞非深非廣意而有勇,是名圓信。」上面所說,使是一境三諦的道理。一切諸法,當體即空,本無所有,不可執著(空);然而因緣和合,成種種法,如夢如幻,不無虛相(假);究竟唯是一心(中);但舉一法,無不具有三諦之理。三諦之理,本悉空寂,所以說「無一二三」,無便是遮,一切都遮,纖塵不立,顯真空義;三諦之理,宛然具備,所以說:「而一二三」,而便是照,一切顯現,萬法具彰,明妙有義;無遮無照,究竟清凈自在,明真空、妙有,兩不相礙,非但不礙,而復相融,一切究竟,一切清凈,一切自在,這是一境三諦的道理。徹法底源,所以為「深」,包含法界,所以為「廣」,畢竟不可思議,所以為「非深非廣」,對於這種道理,能夠徹底信入,不怖,不疑,亦不怯弱,名為圓信。
圓斷,是一斷一切斷。五住惑本來無性,全即法界。既信一境三諦之理,從此進修,便能不斷而斷,斷五住惑,開佛知見,住大涅槃,名為圓斷。
圓行:是一行一切行。《止觀》:「云何圓行?一向專求無上菩提,即邊而中,不余趣向,三諦圓修,不為無邊所寂,有邊所動,不動不寂,直入中道,是名圓行。」這也是依一境三諦而修,隨觀一境,皆即三諦,所以隨修一行,即具一切諸行。不如二乘為無邊所寂,不如凡夫為有邊所動,不動不寂,念念與中道第一義諦相應,名為圓行。
圓位,是一住一切位。《止觀》:「云何入圓位?入初住時,一住一切住,一切究竟,一切清凈,一切自在,是名圓位。」證初住時,即具一切諸位功德,位位相攝,行布不礙圓融,名為圓位。
圓自在莊嚴,以一境三諦為所莊嚴,一心三觀為能莊嚴。《止觀》:「圓自在莊嚴者,或於此根入正受(正定),或於彼根起出說(出定說法),或於一根雙入出,或於一根不入出,餘一一根亦如是;或於此塵入正受,或於彼塵起出說,或於一塵雙入出,或於一塵不入出,餘一一塵亦如是;或於此方入正受,或於彼方起出說,或於一方雙入出,或於一方不入出;或於一物入正受,或於一物起出說,或於一物雙入出,或於一物不入出。若委說者,只於一根一塵,即入即出,即雙入出,即不入出;於正報中,一一自在;於依報中,亦復如是;是名圓自在莊嚴。」於一根中入正受、起出說法,入出無礙;一一根中入正受、起出說法,亦入出無礙;或雙入出,或不入出,亦無礙;入正受是空功德,出說法是假功德,雙入出、不入出是中功德。根中如是,塵中亦然,正報如是,依報亦然。根、塵、依、正,無諸障礙,名為圓自在莊嚴。
圓建立眾生,以四悉檀,普益眾生。《止觀》:「云何圓建立眾生?或放一光,能令眾生,得即空、即假、即中益,得入出、雙入出、不入出益,歷行、住、坐、卧、語、默、作、止亦如是,是名圓建立眾生。」於一光中,令諸眾生,得四悉檀益,所謂歡喜益、生善益、滅惡益、入理益。得即空益,悟入真諦;得即假益,悟入俗締;得即中益,悟入中諦。得入出益,於此光中入正受,於彼光中起出說法等,眾生蒙益;得雙入出益,於一光中入正受、起出說法等,眾生蒙益;得不入出益,於一光中,不入正受,亦不起出說法等,眾生蒙益;光中如是,根、塵、依、正,一切法中,無不如是,悉令眾生,得種種益,名為圓建立眾生。
具備上述的四重意義,所謂圓妙、圓滿、圓足、圓頓;和七種功用,所謂圓伏、圓信、圓斷、圓行、圓位、圓自在莊嚴、圓建立眾生,名為圓教。這是諸佛境界,不共三乘位次,但化最上利根之人。這是如來稱性直談,最後付囑,《法華經》:「如來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之知見,就是正指圓教。《法華經》又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藏、通、別三教,都是方便引逗,唯此圓教,才是真實之說。所以經中用付財、系珠等種種譬喻,說明佛之知見。經中說:「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所以我們對於圓教教義,必須特別注意,方為不負如來出世的一大事因緣。
(二)圓教的根性
《四教儀》;「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圓教。」又:「諸大乘經論,說佛境界,不共三乘位次,總屬此教也。」很明顯,圓教的根性,是最上利根之人,非是三乘人所能修學,不但不共聲聞、緣覺,連別教菩薩,尚不與共,唯是一佛乘。那麼,我們博地凡夫,豈非完全絕望了嗎?卻也不然,今且據《華嚴》等經,略為證明。
《華嚴經》:「菩薩(釋迦佛在兜率天宮時,為補處菩薩)於兜率天宮,放大光明,名光幢王,照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彼世界中,地獄眾生,遇斯光者,眾苦休息,咸生歡喜,從彼命終,生兜率天。天中有鼓,發音告言:『諸天子!汝以心不放逸,於如來所,種諸善根,往昔親近善知識,毗盧遮那大威神力,於彼阿鼻地獄命終,來生此天。』乃至『諸天子!毗盧遮那入離垢三昧,汝當敬禮!』天子聞已,咸生是念:『奇哉希有!何因發此微妙之音?』天鼓告言:『我所發聲,諸善根力之所成就。諸天子!如我說我而不著我,不著我所;一切諸佛,亦復如是,自說是佛,不著於我,不著我所。諸天子!如我音聲,不從東方來,不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業報成佛,亦復如是,非十方來。諸天子!譬如汝等昔在地獄,地獄及身,非十方來,但由於汝,顛倒惡業,愚痴纏縛,生地獄身,此無根本,無有來處。諸天子!毗盧遮那菩薩威德力故,放大光明,而此光明,非十方來。諸天子!我天鼓之音,亦復如是,非十方來,但以三昧善根力故,般若波羅蜜威德力故,出生如是清凈音聲,示現如是種種自在。』乃至『汝當往詣彼菩薩所,親近供養,勿復貪著五欲樂具。著五欲樂,障諸善根,譬如劫火,燒須彌山,悉令滅盡,貪慾纏心,亦復如是,終不能生念佛之心。諸天子!汝等應當知恩報恩!』時諸天子,聞是音已,化作華香等雲,各皆一萬,往詣菩薩所住宮殿,欲申瞻觀。聞其已從此歿,生於人間(指佛從兜率天下生閻浮提),遂欲下閻浮提承事供養。時天鼓中出聲告言:『菩薩非此命終而生彼間,但以神通,隨諸眾生心之所宜,令其得見。汝等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凈治其意,住善威儀,悔除一切業障、煩惱障、報障、見障,』乃至為說『諸業果報,無來去處,譬如幻感。』時諸天子,聞是法已,得無生法忍。得十地故,即見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蓮華,華上各有菩薩,放光現佛。於是廣化華香,以為供養,眾生蒙香,皆證十地。彼諸眾生證十地者,亦復放光,又令遇斯光者,皆得十地。」
華嚴是一乘圓教,十地是鄰於極果之位,地獄眾生,蒙佛光明,即得生天,即生天已,聞天鼓音,便證圓教十地。可見圓教的根性,尚攝地獄眾生,何況人、天、二乘而不為所攝受呢!
《法華經》:「『告諸四眾,提婆達多,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天道。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廣為眾生,說於妙法。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發緣覺心,恆河沙眾生,發無上道心,得無生忍,至不退轉。時天王佛般涅槃後,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寶塔,高六十由旬,縱廣四十由旬,諸天人民,悉以雜華、未香、燒香、塗香、衣服、瓔珞、幢幡、寶蓋、伎樂、歌頌、禮拜,供養七寶妙塔。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議眾生,發菩提心,至不退轉。』佛告:『諸比丘!未未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子,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凈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處,常聞此經。若生人天中,受勝妙樂;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提姿達多,造五逆罪,墮阿鼻地獄,而無量劫後,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這裡,正顯《法華經》的純圓獨妙。可見圓教的根性,尚攝五逆眾生,何況未造逆的眾生,而不為所攝受呢!
《觀無量壽佛經》:「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
凈土是無上圓乘,五逆十惡具諸不善的惡人,臨終十念念佛,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聞說諸法實相,發菩提心。可見圓教的根性,確是普攝五逆十惡的惡人了!
照上面所說,圓教的根性,是上根利智的人,然而也普攝一切人,乃至地獄天子、提婆達多、五逆十惡,無不攝入,這正明法門的圓頓勝妙不可思議。所以這樣,是因為仗著佛力和法力;一方面,也是當機者善根成熟的緣故。不過,誤會了圓教的道理,很容易發生兩種嚴重的毛病:一是貢高我慢病,二是懶惰放逸病,這兩種毛病,必須設法防止。
一、貢高我慢病。若人聞佛說:「一切眾生,皆入一乘,皆當成佛。」便自謂我是學佛乘的,因此,對於聲聞、緣覺、甚至權教菩薩,都採取了藐視的態度,這叫貢高我慢病。患這種病的人,為貢高我慢之所障蔽,非但不能見圓三諦理,就連權教、二乘,乃至人天福善都將消失掉。所以,我們一方面,固然不可自暴自棄,高推聖境,甘處凡愚;一方面尤須慚愧謙下,以虛受人,自知不足,時求進步。譬如高山之上,不容眾水,惟大海低於百川,百川都歸入於大海。
二、懶惰放逸病。若人聞佛說:「五逆十惡,皆得往生,皆當成佛。」便謂作惡無妨於學佛,因此,雖名為學佛,而實際上仍舊懶惰放逸,並且照舊作惡,不肯改過遷善,這叫懶惰放逸病。患這種病的人,為懶惰放逸之所障蔽,善法損減,惡法增長,畢竟當受無量大苦。所以,我們一方面,應當相信,五逆十惡,皆得往生,皆當成佛;另一方面尤須精進勇猛,遷善改過,修一切善,止一切惡。善法譬如光明,惡法譬如黑暗,光明和黑暗,是不可能並存的。
上面所說的兩種毛病,都是不善於學圓教才發生的,切不要誤會以為學圓教就必定會發生這兩種毛病,圓教是阿迦陀葯,能治萬病,它的本身是毫沒有一點毛病的。
所謂不善於學圓教,實際上還不是不善學,而是不曾學。譬如只知背誦教條,而沒有實際的修持;或只知盲修瞎練,而根本沒有在心地上用功,這些都不能算在學圓教。怎樣才夠得上真正學圓教呢?首先,必須具至誠心,深信佛法的好處,自知罪障深重,慚愧懺悔,改往修來,因發心的真切猛利,可以消滅無始的罪障,得入圓乘。懺是懺其先罪,悔是悔其後過。懺悔一法,是去惡為善,背塵合覺的一個重要過程,所以天台教中特別注重懺悔,如「法華三昧懺」等,這是博地凡夫得入圓乘的一種勝異方便,尤必須加以最認真的修習。
(三)圓教的道理
圓教的道理:以四諦論,是無作四諦;以十二因緣論,是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以六度、十度論,是稱性六度、十度;以二諦論,是不思議二諦;以三諦論,是圓妙三諦。
甲、無作四諦。
藏教明生滅四諦,通教明無生四諦,別教明無量四諦,而這裡所明的是無作四諦。苦、集、滅、道四諦,即是實相,實相之理,如天而然,非造作而後有,所謂「天然之性德」,名為「無作四諦」。
「陰入皆如,無苦可舍,」不異名如,吾人現前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不異實相,捨實相而別求實相,猶如棄空花而別求虛空,終不可得。空花即是虛空,喻苦諦即是實相,所以說:「無苦可舍」。「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集是煩惱,煩惱即是無明,無明無體,即是菩提,不可斷無明而別證菩提,猶如不可離波覓水,所以說:「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著有、著空,都是邊見,心外取法,都是邪見;或邊或邪,當下無性,無性之性,即是中道實相正體,不可離於中道實相正體,而別修於道,所以說:「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生死是因緣生法,緣生無性,當下即空,即是涅槃,不可復滅,所以說:「無滅可證」。《法華玄義》:「無作者,迷中(中道)輕故,從理得名。以迷理故,菩提是涅槃,名集諦;涅槃是生死,名苦諦;以能解故,煩惱即菩提,名道諦;生死即涅槃名滅諦。即事而中,無思無念,無誰造作,故名無作。」
乙、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
藏教明思議生滅十二因緣,通教明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別教明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而這裡所明的是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無明至於老死,這十二支因緣,體即般若、解脫、法身三德,體德圓融,名「不思議」;真常不變,名「不生滅」。無明、愛、取三支,是煩惱道,煩惱即般若;行、有二支,是業道,業即解脫;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支,是苦道,苦即法身。是十二因緣,即是如來涅槃三德。
又煩惱既無,業、苦亦空,業空則清凈,一清凈,一切清凈,般若清凈,解脫、法身皆清凈,是凈德;業性本空,即是解脫,解脫自在,一自在,一切自在,解脫自在,法身、般若皆自在,是我德;法身無相,無生死苦,亦無涅槃樂,無苦無樂,是名大樂;又法身無有生死,是名真常,一常樂,一切常樂,法身常樂,般若、解脫亦常樂,是常、樂二德。是十二因緣,即如來涅槃四德。在因名三因佛性,至果即涅槃三德,體德圓融,故為「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
《法華玄義》:「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者,為利根人即事顯理也。《大經》云:『十二因緣,名為佛性者』。無明、愛、取,既是煩惱,煩惱道即是菩提,菩提通達,無復煩惱,煩惱既無,即究竟凈,了因佛性也;行、有是業道,即是解脫,解脫自在,緣因佛性也;名色、老死是苦道,苦即法身,法身無苦無樂,是名大樂,不生不死是常,正因佛性故。言無明與愛,是二中間,即是中道,無明是過去,愛是現在,若邊若中,無非佛性,並是常樂我凈,無明不生亦復不滅,是名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也。」
丙、稱性六度、十度。
藏教明事六度,通教明理六度,別教明不思議六度、十度,而這裡所明的是稱性六度、十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是六度,再加方便、願、力、智四度,便成十度。稱法界性,而行六度、十度,度度全是法界,具一切法,即空、假、中。即如以布施一度而論,稱性行施,施從緣生,當下無性,豎窮橫遍,體自如如,即是空義;施為法界,一切法趣施,是趣不過,即是假義;施尚不可得,何況當有趣非趣,即是中義。又一切法趣施是假義;施尚不可得,是空義;何況有趣有非趣,是中義。即布施一度,具一切法,即空、假、中;其他持戒、忍辱,乃至方便、願、力、智,無不如是。具一切法,即空、假、中,故為「稱性六度、十度」。
丁、不思議二諦。
藏教明實有二諦,通教明幻有、空二諦,通含別二諦,通含圓二諦,別教明顯中二諦、圓入別二諦,而這裡所明的是不思議二諦。二諦皆具諸法,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故稱「不思議二諦。」
世間六凡諸法為幻有,出世諸法為幻有即空。世間出世間法,三千性相,是俗諦;世間出世間法,三千性相,一一無非實相,是真諦。三千性相的名數是這樣的: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是為十法界;一法界中,又各具十法界,便成百法界;一法界中又各具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十如是,便成千如是;又眾生假名具千如是,五陰實法具千如是,依報國土具千如是,便成三千性相。又真諦理性,具三千性相,名理具;俗諦事相,顯三千性相,名事造。三千性相,是俗啼,三千之外無實相,俗諦即是真諦,事造三千即是理具三千;實相無相,是真諦,實相之外無三千,真諦即是俗諦,理具三千即是事造三千。是則真即是俗,俗即是真,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同居一念。亦可說同居一塵,同居一名。如一念,一切諸念亦然;如一塵,一切諸塵亦然;如一名,一切諸名亦然。真俗不二,真俗宛然,名為「不思議二諦。」譬如意寶珠,能隨人意願,雨諸珍寶,寶珠是體,能雨珍寶是用,體譬真諦,用譬俗諦。如寶珠體中,不具珍寶之性,何能如意雨寶?此譬真諦理中,如不具三千性相,如何得有俗諦之事造三千。如寶珠不能如意雨寶,何能知其體中具珍寶之性?此譬俗諦事中,如不造三千性相,何從知有真諦之理具三千。今珠體具珍寶之性,珠有雨寶之用,珠能雨寶,全因體具,體即是用,用即是體。譬真即是俗,俗即是真,是為「不思議二諦。」
戊、圓妙三諦。
藏教但明二諦,不論三諦;通教明別入通三諦、圓入通三諦,別教明別三諦、圓入別三諦,而這裡所明的是圓妙三諦。三諦圓融,名「圓」;三一一三,名「妙」。但舉真諦,真諦具三千性相,俗、中皆真,三諦皆泯相:舉俗諦,俗諦具三千性相,真、中皆俗,三千皆建立;舉中諦,中諦具三千性相,真、俗皆中,三諦皆絕待。一諦即三諦,三諦即一諦,是為「圓妙三諦」。
上面雖舉了無作四諦、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稱性六度十度,和不思議二諦、圓妙三諦等道理,這些道理,其實只是一種道理。《華嚴經》所說的一真法界,《法華經》所說的佛知見,《涅槃經》所說的大般涅槃,《般若經》所說的實相般若,《維摩經》所說的不思議解脫,乃至真如、法性、實相、法界、寂光、毗盧等,種種名詞雖有不同,實在所明的即是這個道理。
對於這個道理,徹底明白,便是名字即位;依此起修,是觀行位;分證此理,是分證位;徹證此理,是究竟位。如來所覺,眾生所迷,都在於此。直顯此理,便名為「實」;方便開顯,便名為「權」;圓頓此理,便名為「圓」;但顯一分,便名為「偏」;頓見此理,便名為「頓」;漸見此理,便名為「漸」;正入此理,便名為「正」;昧此盲修,便名為「邪」。這是佛法最重要的根據,如來出世,菩薩利生,諸祖弘法,都是為了要令一切眾生親證這個道理。
為了對於這個道理,更加明朗起見,下面再引兩節文字以資說明。
天台宗的十法成乘,第一便是觀不思議境,所謂不思議境,正是這個道理。如《摩訶止觀》:「不可思議境者,如《華嚴》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此三十種世間(十法界各有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合為三十種世間)悉從心造。又十種五陰,一一各具十法,謂如是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眾生世間……準例可解;國土世間,亦具十種法……。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即成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例如八相遷物,物在相前,物不被遷,相在物前,亦不被遷,前亦不可,後亦不可,只物論相遷,只相遷論物。今心亦如是,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思議境。」
又:「若解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非一非一切;一陰一切陰,一切陰一陰,非一非一切;一入一切入,一切入一入,非一非一切;一界一切界,一切界一界,非一非一切;一眾生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一眾生,非一非一切;一國土一切國土,一切國土一國土,非一非一切;一相一切相,一切相一相,非一非一切;乃至一究竟一切究竟,一切究竟一究竟,非一非一切;遍歷一切,皆是不思議境。」這是從一念心中,具見百界千如,三千性相。歷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眾生世間,國土世間,乃至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未究竟等,無不具見百界千如,三千性相,這就叫做「不思議境」。
一法即一切法,是俗諦;一切法即一法,是真諦;非一非一切,是中諦;即三諦是一諦,即一諦成三諦,一諦三諦,圓融無礙,這是不思議三諦。於一切法中見一法,是空觀;於一法中見一切法,是假觀;非一非一切,是中觀。又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是總空觀;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是總假觀;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是總中觀;這是不思議一心三觀。用不思議一心三觀,觀不思議三諦,這是圓頓教的修學方法。
《四教儀》:「妙法者,即是心也。妙心體具,如如意珠。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這裡很明白指出「妙法」,即是心法。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即成百法界;一法界又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法,在一念心,並不是說心含三千法,亦不是說心生三千法,即心是法,即法是心,即一念心是三千法,即三千法是一念心;推而廣之,即一微塵是三千法,即三千法是一微塵;即一毛孔是三千法,即三千法是一毛孔;即一名字是三千法,即三千法是一名字。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即是一法,非一法非一切法。心法、佛法、眾生法,這三法,即是不思議廣大法界。若明心法,即明佛法、眾生法。三法即一法,一法即三法,而復互具互攝,不相混濫,這便是所謂「妙法」。
(四)圓教的因果
圓教的因,是一心三觀。吾人現前介爾一念六識妄心,體具諸法,即空假中(這是但舉一念妄心以明,其實一切諸法,無不都是體具諸法,即空假中)。能明白這個道理,依此起修,便是一心三觀。在這裡,必須明白性德和修德的關係:性德是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的,本是不可思議,圓滿具足一切諸法,即空即假即中(就是圓妙三諦);修德是依性德而起修,念念迴光返照,觀照本具之性德。修德功深,性德便顯。若沒有本來具足的性德,便不能發起修德;若沒有依性德起修的修德,也就不能顯明性德。一心三觀,是依圓妙不可思議的性德而發起的修德,從此起修,可以親證圓教的三德涅槃。
依性德而起一心三觀的修德,這一心三觀,不縱不橫,不前不後,亦不一時。所謂縱者,如別教說:法身本來具足,般若漸次修成,解脫最後始滿,如點水之縱氵;所謂橫者,亦如別教說:法身、般若、解脫,各各別異,不相收攝,如烈火之橫灬。今明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不如點水之縱氵,不如烈火之橫灬,而如伊字三點∴,首羅三目∴。若言縱,則雖一點在上,而二點在下,不可謂縱。若言橫,則雖二點在下,而一點在上,不可謂橫。這是譬喻法身雖本來具足,而今實未失,般若、解脫雖今後修成,而實亦本來具足,不可謂縱;又法身今雖不失,而實為性德,般若、解脫雖本來具足,而實為修德,一性二修,不可謂橫。法身如一點在上,般若、解脫如二點在下,所以說為不縱不橫。三德即是三諦,因中名三諦,果中名三德。三德既即三諦,所以現在舉果中三德的不縱不橫,來說明因中三諦的不縱不橫。又三諦在於一境,故不前後;一境歷明三諦,故不一時。三諦既是不縱、不橫、不前後、不一時,那麼稱三諦而修的三觀,當然也就不縱、不橫、不前後、不一時了。
天台智者大師所說的《摩訶止觀》,廣明圓教的修因。一部《摩訶止觀》,開十大章:一大意、二釋名、三體相、四攝法、五偏圓、六方便、七正觀、八果報、九起教、十旨歸。在第七正觀一章中,又開十章:一陰界入、二煩惱、三病患、四業相、五魔事、六禪定、七諸見、八增上慢、九二乘、十菩薩。
今略述正觀陰界入不思議境,以明圓教的修因。所謂陰界入,即是五陰、十八界、十二入,這五陰、十八界、十二入,攝盡一切法,這一切法,當下是不思議境。智者大師用夢境來譬喻不思議,他說:「為當依心故有夢?依眠故有夢?眠法合心故有夢?離心離眠故有夢?若依心有夢者,不眠應有夢;若依眠有夢者,死人如眠應有夢;若眠心兩合而有夢者,眠人那有不夢時;又眠心各有夢,合可有夢,各既無夢,合不應有;若離心離眠而有夢者,虛空離二,應常有夢。四句求夢尚不得,云何於眠夢見一切事。」
這是譬喻我們現在的宇宙萬有,為當依自心故有?為當依他緣故有?為當自心他緣合而故有?為當離自心離他緣故有?若依自心故有,那麼我們可以不籍外邊的種種條件,而自於心中生出宇宙萬有。而實自心中,不能生出宇宙萬有,故知字宙萬有,不依自心而有。若依他緣故有,那麼假使令我們都沒有自心,又何從得知宇宙萬有。瓦礫土石,沒有自心,也應該有它的宇宙萬有了。而沒有自心,實不能得知宇宙萬有,瓦礫土石,實沒有他的宇宙萬有。故知宇宙萬有,不依他緣而有。若自心他緣合而故有,但自心他緣各各不能生出宇宙萬有,各既不生,合何能生?譬如一個盲人,不能見物,合多盲人,亦不能見物。故知宇宙萬有,實不依自心他緣合而故有。若離自心離他緣故有,虛空非心非緣,應於虛空之中,忽然生出宇宙萬有,而虛空中,實不能生宇宙萬有。故知宇宙萬有,不是離自心離他緣故有。這樣,自、他、合、離,四句推檢,都不能得宇宙萬有出生之處,故知宇宙萬有,即是無生,即是不思議境,不得於不思議境上,執為自生、他生、合生、離生。所以龍樹菩薩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能這樣觀宇宙萬有,便是修一心三觀。觀宇宙萬有,不自生、不他生、不合生、不離生,便是空觀;而復萬法昭然,因果不爽,便是假觀;當下即是不思議境,便是中觀。觀色法如此,觀心法亦如此;觀五陰如此,觀十八界、十二入亦如此;觀心法如此,觀佛法、眾生法亦如此;如此修觀,正是圓教的修因!
圓教的果,是三德涅槃。法身德,名性凈涅槃;般若德,名圓凈涅槃;解脫德,名方便凈涅槃。三德涅槃,唯是一心,不縱橫並別,名為圓證。
天台智者大師《大般涅槃經玄義》,解釋三德涅槃:「方便凈者,漚和善巧,權能逗物,住首楞嚴,建於大義,或一閻浮提,或一四天下,或一大千界,或十方土,隨諸眾生,應可調伏,種種示現。無生而生,王宮七步;無滅而滅,倚卧雙林。是以晨朝放光,大聲遍告,正覺世尊,將欲涅槃,若有所疑,今速可問,為最後問。所以三界躃踴,八部悲號,獻供填空,流血灑地,高幢翳諸日月,廣蓋遍覆大千,如經廣說。乃至下者,作九法界身,非生現生,非滅現滅,不前不後,一時等現。然於寂滅,無所損減,於諸生死,無染無累,故名方便凈涅槃也。
「圓凈者,因圓果滿,畢竟成就。原其初基,以大涅槃心,行如來行,持戒不殺,擁護正法,廣宣流布,利益眾生,迴向大乘。感得金剛堅固之體,法身常身,圓滿具足,獲大涅槃,修道得故,安住於此秘密藏中。復能頒宣,廣說一切悉有佛性,施與一切,常命色力,安無閡辯。雖破煩惱,亦無所破;雖圓智慧,亦無能圓;雖施眾生,不得眾生及以施相,是名圓凈涅槃也。
「性凈者,非修非得,非作業非與業,本自有之,非適今也,沖湛寂靜,不生不滅。雖在波濁,波濁不能昏動,猶如仰觀虛空月形,五翳不能翳。雖復隨流苦酢,其味真正,停留雪山,雖沒膚中,膿血之所不染,故名性凈涅槃也。
「此三涅槃,不可相離,即三而一;不可相混,即一而三。雖復一三,即非一三;雖非一三,而復一三。會之彌分,派之彌合,橫之彌高,豎之彌闊,微妙莫測,不可思議。」這是解釋三種涅槃。
大師又說:「德有三種:一法身德、二般若德、三解脫德。法身者,即是金剛堅固之體,非色即色,非色非非色,而名為真善妙色。真故非色,善故即色,妙故非色非非色。又真即是空,善即是假,妙即是中,例一切法,亦復如是。以是義故,名為佛法,名佛法界,攝一切法,名法身藏,名法身德也。般若德者,即是無上調御一切種智,名大涅槃明凈之鏡。此鏡一照一切照,照中故是鏡,照真故是凈,照俗故是明;明故像亮假顯,凈故瑕盡真顯,鏡故體圓中顯,三智一心中得故,言明凈境。攝一切法,故稱調御,是佛智藏,名般若德也。解脫德者,即是如來自在解脫,其性廣博。無縛無脫,是廣博義;體縛即脫,是遠離義;調伏眾生,是無瘡疣義。如是解脫,攝一切法,亦名解脫藏,亦名解脫德。如是三德,不可相離,文云:『法身亦非,乃至解脫亦非。』如是三德,不可相混,文云:『三點具足,無有缺減。』當知雖一而三,雖三而一,雖復三一,而非三一,雖非三一,而三而一,不可思議,攝一切法,攝一切人。文云:『我及諸子,四部之眾,悉皆入中,微妙難思。』這是解釋涅槃三德。
前面廣引智者大師的話,來解釋方便凈、圓凈、性凈三種涅槃,和法身、般若、解脫三德。這裡含攝著很重要的道理,所以不避煩瑣,而把它抄錄出來。雖然文辭較古,其實是說得很清楚的,希望於此詳讀精思。若能對於這些道理,洞然明白,那麼,從凡夫地直趨佛果,中間就可以沒有歧途和迂曲了!這是圓教修因所感的果,也就是十方諸佛同證的果。
(五)六即
六即正意,本屬圓教。即而常六,所以有種種位次;六而常即,種種位次,不離一性。現在,先制一表,表明六即的位次,然後再依次敘述:
┌一、理即——不思議理性(即中道佛性)
│二、名字即——聞解不思議理性 │ ┌一、隨喜 │ │二、讀誦 │三、觀行即——五品外凡位┤三、講說 │ │四、兼行六度 六│ └五、正行六度 ┤四、相似即——十信內凡位 即│ ┌十住 │ │十行 │五、分證即——四十一聖位┤十迴向 │ │十地 │ └等覺 └六、究竟即——妙覺六即位中,觀行即有五位,相似即有十位,未破無明,未見不思議理性;分證即有四十一位,位位破一分無明,見一分理性;究竟即,破盡無明,徹證理性。
《法華經》中明開示悟入佛知見。開佛知見,正對十住;示佛知見,正對十行;悟佛知見,正對十迴向;入佛知見,正對十地。《華嚴經》在初住位,便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所有慧身,不由他悟。」從二住以去,無不如此,正是明四十二位,行布圓融,不可思議。《維摩經》:「薝葡林中,不嗅余香,入此室者,唯聞諸佛功德之香。」也正是說明圓教四十二位,位位所證,都是佛的境界。《般若經》:「如來為發最上乘者說。」最上乘,正是圓教一乘。《涅槃經》:「復有一行,是如來行。」如來行,正是圓行。《大經》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當知是人,已用一切諸河之水。」喻如圓教行人,凡修一行,即具一切行。《首楞嚴經》:「搗萬種香為丸,若燒一塵,具足眾氣。」也是譬喻圓教的一行一切行,一修—切修,一成一切成。這些經文,都是說明圓教行位的圓融。
《妙法蓮華經玄義》:「平等法界,尚不論悟與不悟,孰辯淺深;既論悟不悟,何妨辯淺深。」《釋簽》(湛然《法華玄義釋簽》):「約理則證法無名,約事則不無諸位。」圓教雖說圓頓,然而證悟亦有淺深,所以應立位次;雖立位次,然而但明一性,縱有淺深,只是一理。所以說:「一悟即佛,無複位次之殊。」而一方面,又須立六即的位次。
智者大師《觀無量壽佛經疏》釋題:「初釋佛者,佛是覺義,有六種即」。這是六即佛最初的說法。在《起信論》中,明阿賴耶識有覺不覺二義,接著說:「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這本覺,便是理即佛。又說:「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下面又說:「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雖複名覺,即是不覺故。」這是觀行即佛。「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覺於念異,念無異相,以舍粗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這是相似即佛。「如法身菩薩等,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粗念相故,名隨分覺。」這是分證即佛。「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這是究竟即佛。若列成表,便是這樣:
┌本覺——理即佛
│ ┌不 覺——觀行即佛(覺滅相) 覺義┤ │相似覺——相似即佛(覺異相) └始覺┤隨分覺——分證即佛(覺住相) └究竟覺——究竟即佛(覺生相)這裡就是少了一個名字即佛,然而從本來不覺到始覺,最初必須經過聞名解義的一個階段。真正到了名字即佛,便起觀行,所以名字即位的後心,就是觀行即位的初心。因此,我們可以說,智者大師的六即佛位和《起信論》的本覺、始覺義,是完全一致的。
一、理即。
即是不思議理性。智者大師說:「《涅槃經》云:『一切眾生,即是佛。如貧女舍寶,眾物具廢;力士額珠,圓明頓在。』《如來藏經》舉十喻,弊帛裹黃金,土模內像,暗室瓶盆,井中七寶,本自有之,非適今也。《凈名》云:『一切眾生皆如也。』《寶篋》云:『佛界眾生界,一界無別界。』此是圓智,圓覺諸法,遍一切處,無不明了。雖五無間,皆解脫相,雖昏盲倒惑,其理存焉。斯理灼然,世間常住,有佛不能益,無佛不能損,得之不為高,失之不為下,故言『眾生即是佛』,理佛也。」這是解釋理即佛義。
不思議理性,便是前文所講的圓教的道理。一切眾生,具有這個道理,然而沒有知道。如貧女家中,原有無量寶藏,但是她自己還不知道;力士額中的明珠,自己不見,以為是失去了,不知仍在額中;破布包裹著黃全,外面雖只是破布,裡邊實有黃金;泥土的模型中,實有佛像;暗室之中,實有瓶盆;井中實有七寶。這是譬喻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是自己不知道,以為是沒有。因此,就孤負了本有佛性,枉自流浪生死,受無量苦。佛教的要點,便先要人知道這個理即佛,知道我們雖是凡夫,而卻有如來智慧德相。因此,便能依著佛的經教去修持,漸漸從名字即佛,而證到究竟即佛。這樣,才可以不孤負如來的悲心,和自己的佛性,這樣,才是圓教的修證。不過,假使只知道我們凡夫,都有如來智慧德相,而不肯依教修持,那麼,就如貧女家中,雖有無量寶藏,而不肯加以發掘和利用,也還只是一個貧女,而不能得受用的啊!
二、名字即。
聞解不思議理性。智者大師說:「如斯之理,佛若不說,無能知者。《法華》云:『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世尊未出時,十方常暗暝。』《涅槃》云:『於無量世,亦不聞有如來出世大乘經名。』若佛出世,方能闡智慧日,識三寶之光明,開甘露門,知十號之妙味,因說生解,於寶適悅。故須達聞名,身毛皆豎,昏夜大朗,巨關自辟,此名字佛也。」這是解釋名字即佛義。所謂三寶光明、十號妙味,正是指不思議理性。《涅槃經》中,須達多長者,初佛聞名,身毛皆豎,在昏夜中,忽見光明如晝,尋道而出,城門自開,見佛聞法,證須陀洹。智者大師引這段故事來說明名字即位的超勝。蕅益大師說:「了知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同在一念。如一念,一切諸念,亦復如是;如心法,一切佛法及眾生法,亦復如是」。這樣,才叫做聞解不思議理性。若對於十如、因緣、四諦、三諦、二諦、一諦、無諦等道理,有一點不能明白通達,還是不能真正算做名字即佛的。
三、觀行即。
智者大師說:「觀行佛者,觀佛相好,如鑄金像,心緣妙色,與眼作對,開眼閉目,若明若暗,常得不離見佛世尊,從大相海,流出小相,浩浩漾漾如大劫水,周眸遍覽,無非佛界;念一佛與十方佛等,念現在佛與三世佛等,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念色身、念法門、念實相,常運念,無不念時,念念皆覺,是名觀行佛也。」這是解釋觀行即佛義。不論念應身佛(色身)、念報身佛(法門)、念法身佛(實相),念念皆覺,便是觀行即佛。觀行即位,又分五品:一隨喜品,二讀誦品,三說法品,四兼行六度品,五正行六度品。
(一)隨喜品。
對於妙法,隨順歡喜,叫做隨喜品。妙法,就是不思議理性,上文已經詳述。對於不思議理性,能明白通達,生大歡喜,叫做隨喜。《法華經》:「若聞是經,而不毀訾,起隨喜心。」智者大師說:「若人宿植深厚,或值善知識,或從經卷,圓聞妙理,謂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議,如前所說,起圓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塵,有大千經卷,欲開此心,而修圓行。圓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為十:
(1)謂識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議;(2)傷己昏沉,慈及一切;(3)又知此心,常寂常照;(4)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5)又識一心諸心,若通若塞;(6)能於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7)又解此心,正助之法;(8)又識己心,及凡聖心;(9)又安心不動不墮,不退不散;(10)雖識一心,無量功德,不生染著;十心成就(這十心,便是十法成乘)。要言之,其心念念悉與諸波羅蜜相應,是名圓教初隨喜品。」
圓聞妙理,起圓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這是名字即位;從此進修,十心成就,便是觀行即位初隨喜品。在這時候,內以三觀,觀三諦境;外以五悔,勤加精進,助成理解。所言五悔,便是:一懺悔,二勸請,三隨喜,四迴向,五發願。用十心開發妙心,五悔助成理解,這正是初隨喜品。《法華經》中明:「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祗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可見,隨喜妙法功德的不可思議了。
(二)讀誦品。
讀誦大乘,常念不失,叫做讀誦。《法華經》:「何況讀誦受持之者。」智者大師說:「行者圓信始生,善須將養,若涉事紛動,令道芽破敗。唯得內修理觀,外得受持讀誦大乘經典,聞有助觀之力。內外相籍,圓信轉明,十心堅固。《金剛般若》云:『一日三時,以恆河沙身布施,不如受持一句功德。』初品觀智如目,次品讀誦如日,日有光故,目見種種色。論雲(彌勒論):『於實名了因,於余名生因,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聞有巨益,意在於此,是名第二品位。」
在這時候,內修理觀,觀於妙法;外加讀誦,以助理觀,以前十心(十法成乘),更加堅固,這是第二讀誦品。如《金剛經》及《彌勒論》所說,可見讀誦受持大乘經典功德的不可思議。
(三)說法品。
講說大乘經典,既能自利,亦能利他,彼此得益,叫做說法。《法華經》:「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智者大師說:「行者內觀轉強,外資又著,圓解在懷,弘誓熏動,更加說法,如實演布。《安樂行》云:『但以大乘法答。設以方便隨宜,終令悟大。』《凈名》云:『說法凈則智慧凈。』《毗曇》云:『說法解脫,聽法解脫。』說法開導,是前人得道全因緣,化功歸己,十心則三倍轉明,是名第三品位。」
在這時候,內修理觀,輾轉增盛,以大誓願,更加說法,如實演布,利益他人。以前十心(十法成乘),更加明顯,這是第三說法品。引《法華經安樂行品》、《凈名經》、《阿毗曇》等,所以說明說法的意義。
(四)兼行六度品。
隨喜、讀誦、說法以外,還能兼行六度,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以此六度,利益他人,理觀為正,事行為傍,叫做兼行六度。《法華經》:「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等。」智者大師說:「上來前熟觀心,未遑涉事;今正觀稍明,即傍兼利物,能以少施,與虛空法界等,使一切法趣檀,檀為法界。《大品》云:『菩薩少施,超過聲聞辟支佛上,當學般若,』即此意也。餘五亦如是,事相雖少,運懷甚大。此則理觀為正,事行為傍,故言兼行布施。事福資理,則十心彌盛,是名第四品位。」
在這時候,正觀愈明,即兼行布施等六度,以少物施,能令功德與虛空法界同等,但仍以理觀為正,六度等為傍,所以名為兼行六度。以前十心(十法成乘),更加增盛。這是第四兼行六度品。《大品》是摩訶般若經,經中廣贊般若。般若即是妙法,即是不思議理性,即是大乘;學般若,即是修理觀。
(五)正行六度品。
從兼行六度品,進一步,到正行六度品。《法華經》:「若人讀誦,為他人說,復能持戒等。」智者大師說:「行人圓觀稍熟,事理欲融,涉事不妨理,在理不隔事,故具行六度。若布施時,無二邊取著,十法界依正,一舍一切舍,財身及命,無畏等施;若持戒時,性重譏嫌,等無差別,五部重輕,無所觸犯;若行忍時,生法寂滅,荷負安耐;若行精進,身心俱靜,無間無退;若行禪時,游入諸禪,靜散無妨;若修慧時,權實二智,究了通達;乃至世智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具足解釋佛之知見,而於正觀,如火益薪,此是第五品位。」
在這時候,理觀愈熟,便能涉事不妨理,在理不隔事,所以能正行六度。行六度時,能以實相融通,一一諸度,無非法界,這是第五正行六度品。
這隨喜、讀誦、說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五品位,是外凡位,圓伏五住煩惱,與別教十信位齊,而復大勝。從此進修,便登相似即位。
四、相似即。
智者大師說:「相似佛者,念佛相好身,得相似相應;念佛法門身,得相似相應;念實相身,得相似相應。相似者,二者乃知,渴不掘井,聽說何為?略舉其要,如《法華》中六根清凈,即是其相,名相似佛也。」這是解釋相似即佛義。如鍮似金,若瓜比瓠等四句,譬喻相似即位,有似於親證不思議理性。相似即位,又名六根清凈位,《法華經法師功德品》,廣明其相: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凈。」
「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凈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知悉見。」
「三千大千界中,一切內外,所有諸聲,雖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凈常耳,皆悉聞知。」
「以是清凈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
「若好若丑,若美若不美,及諸苦澀物,在其舌根,皆變成上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若以舌根,於大眾中,有所演說,出深妙聲,能入其心,皆令歡喜快樂。」
「得清凈身,如凈琉璃,眾生喜見。其身凈故,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生時死時,上下好醜,生善處惡處,悉於中現。」
「以是清凈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是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凈明利,至於如此,便是六根清凈的相狀。
六根清凈位,即是十信位,是內凡位。十信位的名目,和別教相同,而義大異。初信斷見惑,顯真理,和藏教初果,通教八人見地,別教初住位齊,證位不退。二信至七信,斷思惑盡,如藏通二教的佛果,別教七住位齊,三界苦、集二諦,斷盡無餘。八信至十信,斷界內外塵沙惑盡,假觀現前,見俗諦理,開法眼,成道種智,和別教八、九、十住,及十行、十迴向位齊,證行不退。從此進修,便登分證即位。
五、分證即。
分破無明,分見法性。智者大師說:「分證佛者,初發心住,一發一切發,發一切功德,發一切智慧,發一切境界,不前不後,亦不一時。三智一心中得,得如來妙色身,湛然應一切,開秘密藏,以不住法,即住其中。以普現色身,依眾色緣,一音隨類,報答諸聲,不動真際,群情等悅。應以三輪度者,能八相成道,具佛威儀,以佛音聲方便,而度脫之,況九法界三輪耶!初住尚爾,況等覺耶!是名分證佛也。」這是解釋分證即佛義。
從初發心住,發一切功德,一切智慧,一切境界,直至等覺,都是分證即位。從初發心住,便能示現八相成道,具佛威儀,示現十法界身,度脫一切。以後每歷一位,輾轉增勝,直至等覺。
分證即,共有四十一個位次,便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四十一位次的名目,和別教相同,而義大異。智者大師說:「初發心住發時,三種心發,一緣因善心發,二了因慧心發,三正因理心發,……十番進發無漏,同見中道佛性第一義理,以不住法,從淺至深,住佛三德,及一切佛法,故名十住位。」
又:「從十住後,實相真明,不可思議,更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一行一切行,念念進趣,流入平等法界海,諸波羅蜜,任運生長,自行化他,功德與虛空等,故名十行位也。」
又:「十行之後,無功用道,不可思議真明,念念開發,一切法界願行事理,自然和融,回入平等法界海,更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故名迴向也。」
又:「十地位者,即是無漏真明,入無功用道,猶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負法界眾生,普入三世佛地。又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故名十地位也」。
又:「等覺地者,觀達無始無明源底,邊際智滿,畢竟清凈,斷最後窮源微細無明,登中道山項,與無明父母別,是名有所斷者,名有上士也。」
初住三心圓發,斷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具佛五眼,成一心三智,初居實報莊嚴凈土,亦復分證常寂光凈土,證念不退,與別教初地齊;二位至十住,與別教十地齊;初行,與別教等覺齊;二行,與別教妙覺齊;三行已去,所有智斷,別教之人,不知名字。
六、究竟即。
智斷圓滿,名究竟即,便是妙覺極果。智者大師說:「究竟佛者,道窮妙覺,位極於荼,故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邊際智滿,種覺頓圓,無上士者,名無所斷,無上士者,更無過者。如十五日月,圓滿具足,眾星中王,最上最勝,威德特尊,是名究竟佛義。」這是解釋究竟即佛義。
妙覺極果,徹證不思議理性,福智圓滿,如十五日月,無有過者,是名究竟即佛。智者大師說:「一切大:理大(一)、誓願大(二)、莊嚴大(三)、智斷大(四)、遍知大(五)、道大(六)、用大(七)、權實大(八)、利益大(九)、無住大(十),即是前十觀成乘,圓極竟在於佛,過荼無字可說。故盧舍那佛,名為凈滿,一切皆滿也。」
自初住斷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經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四十一位,斷四十一品無明,證四十一分三德。到究竟即位,斷四十二品微細無明,永盡究竟,登涅槃山頂,以虛空為座,成清凈法身,居上上品常寂光凈土,亦名上上品實報無障礙凈土,性修不二,理事平等,這是圓教的佛果。
藏、通、別三教,都有佛果,然而都是方便,不是真實。藏、通二教的佛果,僅和圓教的七信位齊;別教的佛果,僅和圓教的第二行齊。惟有圓教的佛果,方是真正的佛果。圓教的佛果,尚非別教中人所知,何況藏、通二教的人。真正的佛教——實教,唯是圓教;真正的佛果,唯是圓教的妙覺。佛教徒開始學佛,便志求成佛,既求成佛,就必須明白如何是佛?圓教是真正的佛教,圓教的佛果,是真正的佛果。因此,對於圓教的六即,尤其是究竟佛果,更須明白通曉,方不為權乘、小果,誤其真修;曲徑、旁蹊,迷其坦道。
(六)十乘觀法
十乘觀法,出於《摩訶止觀》,智者大師依《法華經》義而立。所謂十乘觀法:一觀不思議境,二真正發菩提心,三善巧安心止觀,四破法遍,五識通塞,六道品調適,七對治助開,八知位次,九能安忍,十離法愛。用這十種法門,便可以從凡夫地,到佛的涅槃果海。
這十種法門的生起是這樣的:自己已經了達不思議境界(1),便能發菩提心,悲憫眾生(2);從此修止觀法門,以滿弘願(3);既有弘願妙行,便能遍破一切障礙(4);在遍破一切障礙的時候,能知某法是通,應該護持,某法是塞,應該破除(5);從此自能進修三十七道品(6);用三十七道品對治惑業,助開妙理(7);於一切位次,不僭不濫(8);於一切順逆苦樂的境界,都能安忍不動(9);亦不著相似中的法愛(10)。因此,使能超越凡夫地,入菩薩位,趨入如來的涅槃果海。
藏、通、別、圓四教,都談十乘觀法,不過有偏圓、深淺的不同。現在是談圓教的十乘觀法。
第一、觀不思議境。
觀一念心,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空、即假、即中,更不前後,亦不一時,廣大圓滿,橫豎自在。上根的人,正觀這不思議境。
一念心,是一剎那的五陰識心。五陰、十二入、十八界,本來都是不思議境,但因境界寬廣,難以示人,所以就不取十二入、十八界,而但取五陰;五陰中又不取色、受、想、行四陰,而但取識陰。猶如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的取識陰,令人易於修觀。指出這一剎那的五陰識心,正是揀去思議心,而專取不思議心;一剎那的五陰識心,當下便是不思議境,更不可離卻思議心,而另覓不思議心。
所謂不思議境,如《華嚴經》所說:「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種種五明,是說十法界五陰。十法界有三種意義:第一依真諦講:十法是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十法都是假名,法界是真空,十法依於真空法界,也就當下即是真空法界,是為十法界;第二依俗諦講:十法是佛乃至地獄,界為界分,佛乃至地獄十法,各有界分,差別不同,是為十法界。第三依中諦講:佛乃至地獄,當下即是中道第一義諦真如法界,是為十法界。
一剎那的五陰識心,具足十法界;十法界中,每一法界,又各各互具十法界,便成百法界;每一法界,又各各具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十如是,百法界便具千如是;每一如是,又各各具有三種世間,所謂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這樣,就成為三千種世間,所以說: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一剎那的五陰識心,無不具足這三千性相,百界千如。
上面,搬了許多佛法的專門名辭,恐怕讀者要怪我,攔路虎太多了。這原是不得已的事,因為要用簡短的篇幅,說明深奧煩復的道理,是很不容易的事。現在,再把十如是和三種世間,做一個簡單的解釋。
十如是,出於《法華經方便品》。
一如是相,是指外面的相貌,看了外面的相貌,就可以知道它裡面是什麼。但相有隱顯的不同,又有善觀相、不善觀相的不同。《摩訶止觀》引三國的故事說:孫權、劉備、曹操三人,都有做皇帝的相貌,但孫權、劉備二人的相貌,顯而易知,曹操的相貌,隱而難知;一切眾生的心,都有成佛的相貌,但彌勒菩薩的相貌,顯而易知,雖不善觀相的人,也知道彌勒菩薩是要成佛的;一切眾生的相貌,隱而難知,唯有善於觀相的人,方能知道一切眾生,都能成佛。
二如是性,是指裡面的實性,猶如竹木裡面,具有火性,雖不可見,遇緣即發;一切眾生的實性,即是佛,雖不可見,但能依教修行,可以成佛,如《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三如是體,體是體質,十法界五陰,都是用色、心兩法,以為體質,一切眾生的色、心,也就是佛的色、心。
四如是力,力是功能力用,猶如有技能力氣的人,因為生病,許多技能力氣,都用不出來了;其實這些技能力氣,並沒有失掉,一且健康恢復,還是能夠發揮出來的。一切眾生的心,具有佛的功能力用,因為有見思、塵沙、無明等病,所以一切佛的功能力用,都用不出來了;等到見思、塵沙、無明等病治癒後,一切佛的功能力用,就都能發揮出來了。
五如是作,作是造作,若離於心,何所造作?一切眾生的心,能造一切法,所謂是心作佛。
六如是因,因是習因,能招習果,也叫做業。如習善的人,善業愈益增長,習惡的人,惡業也愈益增長。
七如是緣,緣是助緣,緣和因不同。如五穀的種子是因,雨露水土等是緣,五穀的出生,必先有種子的因,和雨露水土的緣。一切眾生,以業為因,無明、愛、取,能潤於業,令生有芽,這叫做緣。
八如是果,果是習果,因為修了習因,以後就必能招感習果;如過去修善業,現在或未來,善業愈益增長,或現在修善業,現在或未來善業愈益增長等。
九如是報,報是報果,報果和習果不同,報果是由善惡業因所招感的苦樂果報,習果是由過去的善惡因所招感的善惡業力,前者是異熟果,後者是等流果。
十如是本末究竟等,相為本,報為末,初如是相,乃至九如是報,這九如是,都屬於事,十究竟等,屬於理,九如是的事,即是究竟平等的理,所以名為究竟等。這究竟等,又有三種意義:一、相為本,報為末,本末都是從緣所生,緣生無性,本末都空,這是依空義而說等;二、相但有名字,乃至報也但有名字,這些名字,都是假施設有,這是依假義而說等;三、相即無相,無相而相,非相非無相,乃至報即無報,無報而報,非報非無報,當下便是實相,這是依中義而說等。佛法界,具十如是,乃至地獄法界,也具這十如是。
三種世間,一、五陰世間,五陰是色、受、想、行、識,十法界的五陰,各各差別,如佛有佛的五陰,乃至地獄有地獄的五陰;二、眾生世間,五陰和合,成為眾生,上自佛界,下至地獄,十法界眾生,各各差別;三、國土世間,國土是眾生所依住的境界,佛有佛的國土,乃至地獄有地獄的國土,佛的國土是常寂光,地獄的國土是鐵床銅柱,十法界國土,各各差別。佛法界具三種世間,乃至地獄法界,也具這三種世間。
一剎那的五陰識心,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此不思議妙境,成不思議妙觀,境觀不二。然而境則是一,而觀有三,三觀謂空觀、假觀、中觀,既是境觀不二,便成三一互融。一境融於三觀,故非前後;三觀融於一境,故非一時。不前後,則非縱;不一時,則非橫。言語道斷,心行路絕,是為不思議境。這不思議境,四聖六凡,情與無情,無處不有;而復世出世間,染凈色心,無法不具。所以《法華文句》中說:「橫周法界之邊際,豎徹三諦之源底。」
上根人,但觀不思議境便登初住。為中下根,復論以下九乘。
第二、真正發菩提心。
依不思議妙境,發無作四弘誓願,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憫己憫他,上求下化。
既深識不思議境,了知一苦一切苦。我與眾生,無始以來,起惑造業,輪轉生死,當求出離。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的苦,大家都知道,而人間八苦,天上五衰,修羅多瞋,聲聞、緣覺,沉空滯寂,不肯趨向於大菩提,亦復是苦。因此,便起大悲拔苦的心,發兩誓願,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這兩誓願,要分三諦來說明:
一、雖知眾生如虛空,而誓度如虛空的眾生,雖知煩惱無所有,而誓斷無所有的煩惱,這是約真諦說;二、雖知眾生數甚多,而誓度甚多的眾生,雖知煩惱無邊底,而誓斷無邊底的煩惱,這是約俗諦說;三、雖知眾生如如佛如,而誓度如佛如的眾生,雖知煩惱如實相,而誓斷如實相的煩惱,這是約中諦說。若見有眾生可度,見有煩惱可斷,便墮愛見大悲,非解脫道,所以須依真諦而觀空;若偏觀空,不見有眾生可度,不見有煩惱可斷,又著於空。若著於空,諸佛所不化,所以必須依俗諦而觀假;若但見空、有二邊,便違中道,所以必須依中諦而觀中。如鳥飛空,不住於空,亦無跡可尋,雖空而度,雖度而空,亦復雖空而斷,雖斷而空,是為真正發菩提心。
又既識不思議境,了知一樂一切樂。我與眾生,雖知求樂,而不識樂因,如把瓦石當做了如意珠,螢火當做了日月光,所以雖長劫求樂,樂不可得。今既了解,便起大慈與樂的心,發兩誓願,所謂:「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兩誓願,也要分三諦來說明:
一、雖知法門永寂如空,而誓修如空的法門,雖知佛道無所有,而誓成無所有的佛道,這是約真諦說;二、雖知法門無量,而誓修無量的法門,雖知佛道無上,而誓成無上的佛道,這是約俗諦說;三、雖知法門非修非不修,而誓修非修非不修的法門,雖知佛道非證非得,非不證得,而誓願以無所證得,而證而得,這是約中諦說。若見有法門可修,見有佛道可成,是名有見;不見有法門可修,不見有佛道可成,是名空見;如是二見,都是邪見,所以必須依三諦而修三觀。雖空而修,雖修而空,亦復雖空而成,雖成而空,是為真正發菩提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觀。
體不思議妙境,常恆寂然,這是定,寂而常照,這是慧。定即是止,慧即是觀。
這裡,還須分別所安和能安。所安是法體,即是不思議妙境;能安是寂照。若知煩惱生死,本性清凈,這是寂,也就是止。如《摩訶止觀》說:
「無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變作無明,起諸顛倒善不善等。如寒來結冰,變作堅冰;又如睡來,變作有夢。今當體諸煩惱,即是法性,不一不異。雖顛倒起滅,如旋火輪,不信顛倒起滅,唯信此心,但是法性,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體其實不起滅。妄謂起滅,只指妄想,即是法性,以法性系法性,以法性念法性,常是法性,無不法性時。體達既成,不得妄想,亦不得法性,還元返本,法界俱寂,是名為止。如此止時,上來一切流轉皆止。」
若知煩惱生死,本性如空,這是照,也就是觀。如《摩訶止觀》說:
「觀者謂觀察無明之心,上等法性,本來皆空,下等一切善惡妄想,皆如虛空,無二無別。譬如劫盡,從地上至初禪,炎炎無非是火。又如虛空藏菩薩所現之相,一切皆空,如海慧初來,一切皆水。介爾念起,所念念者,無不即空,空亦不可得。如前火木,能使薪然,亦復自然(自燒),法界洞朗,咸皆大明,名之為觀」。
這是說明能安的寂照——止觀。又煩惱生死,即是法性,即是不思議妙境,能安即所安。所安是法界體——不思議妙境;能安是法界用——寂照。
安心止觀,分為二門:一是教他,二是自行。教他又有二種:一是聖師,二是凡師。所教的人,又有二類:一信行人,二法行人。要須聽法而悟,這是信行人,要須思惟而悟,這是法行人。長劫聞法,便成信行種子,長劫坐禪,便成法行種子。法行人根利,因為他能自己觀法而得開悟,信行人根鈍,必須從他人處聞法方得開悟;也可說信行人根利,一聞便悟,法行人根鈍,必須曆法觀察方得開悟;也可說各有利鈍,信行人聞慧利修慧鈍,法行人修慧利聞慧鈍。自行也有信行、法行二類。信行人,宜修觀,法行人,宜修止,然而也不一定。
教信行人,用四悉檀說止觀法,有八番;若信行人轉為法行人,亦用四悉檀說止觀法,也有八番,便成十六番。教法行人,用四悉檀說止觀法,有八番;若法行人轉為信行人,亦用四悉檀說止觀法,也有八番,也成十六番。二個十六,便成三十二番安心。教他有三十二番安心,自行例此,也有三十二番安心,便成六十四番安心。又聞思二慧,互相資發,信行人雖宜聞法,亦須取資於坐撣,法行人雖宜坐禪,亦須取資於聞法,就相資中,也用四悉檀說止觀法,論轉不轉,亦有三十二番安心;教他如此,自行亦然,亦成六十四番,二個六十四,便成一百二十八番安心。再用三番止觀,和一心止觀乘起來,便成五百十二番安心。《摩訶止觀》中,說得很詳細,能用這五百十二番安心止觀,教他或自行,這才是善巧安心止觀。
得鳥者網之一目,而不可以一目的網得鳥。眾生所修者,只是無量法門中的一個法門,而不可用一個法門去度眾生。因為眾生的心行,各各不同,或多人同一心行,或一人多種心行,所以不論教他或自行,都須要明白種種法門,來善巧安心。
第四、破法遍。
法性清凈,不合不散,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原不可說破與不破。但因一切眾生,多顛倒,少不顛倒,破其顛倒,令不顛倒,所以要遍破諸法。上面已說善巧安心止觀,若真能善巧安心,定慧即當開發,定慧開發,則不須再講遍破諸法;唯有欲善巧安心,而不能相應,於是就須要以即定之慧遍破一切顛倒,所以接著要講破法遍。
然破法要依門,門有多種:有以文字為門,有以觀行為門,有以智慧為門,有以理為門。現在不論後三門,但論文字一門。文字門即是教門,教有四教:謂藏教、通教、別教、圓教,現在且置前三教,但說圓教。圓教中又有四門,謂有門、無門、亦有亦無門、非有非無門,現在且置餘三門,但說無門。無門,即是空無生門,即用空無生一門,便可以遍破諸法。
依空無生門破法,有三種:(一)從假入空破;(二)從空入假破;(三)兩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破。
(一)從假入空破。
假有二種:一、見假;二、思假。
一、見假。
破見假以入空。見是見惑,有單四見、復四見、具足四見等。於一見中,又有五利使、五鈍使,所謂身見、邊見、邪見、戒取、見取,是五利使,貪、瞋、痴、慢、疑,是五鈍使,歷三界成八十八使。乃至六十二見,一百八見等,每一見各具八十八使。見惑的名相,已見於藏教章中,現在不再談。這許多見惑,凡夫誤認為真,其實都是假的。假有三種:1因成假、2相續假、3相待假。
1、因成假。因了其他因緣而生起的,叫因成假。例如因了內六根、外六塵而生起一念的心,這一念心完全因內六根、外六塵而生起,本無實體,叫因成假。
2、相續假。前念後念,相續不斷,叫相續假。例如一念的心,剎那相續,生滅不住,本無實體,叫相續假。
3、相待假。待有而有無,待無而有有,叫相待假。例如待於無心,而知有心,此心非實,待無而有,叫相待假。
現在姑舉破單四見中的有見以入無生門。例如有人執一念心為有,便墮有見,即須破除。先從因成假破,用龍樹菩薩《中論》所說「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四句,破令盡凈,便入無生門。
怎樣破法呢?謂觀此一念心,為從根生?為從塵生?為根塵共生?為離根塵生?若從根生,根中有心故生心?根中無心故生心?根中若是有心,則根中便有二物,一是根,二是心;若說根和心即是一物,這樣便是把事實混亂了;又根是能生,心是所生,若根即是心,那麼弄成能生即是所生,能所也分不出來了;根中若是無心,無心而能生出心來,那麼一切無心之物都應生出心來,一切無心之物,既不能生出心來,可知根中無心,也就不能生出心來;如此推求,知一念心,不從根生。
若言心從塵生,今問此塵是心故能生心?非心故能生心?塵若是心,既已非塵,又變成心自生心,還同根生破;塵若非心,非心又何能生心;如此推求,知一念心,不從塵生。若言根塵合生,若根與塵,各各能生心,則不合亦能生心,各既不生,合又何能生?如此推求,知一念心,不從共生。若言無因緣生,既無因緣,又何能生?如此推求,知一念心,不從離生。這是推因成假破有見入無生門。
若不能於此悟入無生,即轉從相續假破。謂此一念心,為前念滅故後念生?為前念不滅故後念生?為前念亦滅亦不滅故後念生?為前念非滅非不滅故後念生?若言前念滅故後念生,前念滅中有生故後念生?前念滅中無生故後念生?若前念滅中有生故後念生,既說前念滅,滅法中何得有生法;縱使滅法中有生法而能生後念,那麼便是前念生故後念生,而不可說前念滅故後念生;若前念滅中無生故後念生,既無有生,何能生後念。若言前念不滅故念生,便成念自生念,前念既不滅而能生後念,那麼一念中便有了兩念,一是不滅的前念,二是所生的後念,當然沒有這種道理;若說前念即是後念,卻又弄成能所不分,也就混亂了事實。
若言前念亦滅亦不滅故後念生,滅和不滅,二法相違,既滅就不可說不滅,若不滅不可說滅,若前念中自有二法,謂一是滅法,二是不滅法,滅和不滅二法合故能生後念,那麼就變成共生了;若是共生,那麼須滅和不滅二法各各能生,共方能生,若各各能生,又成二生,便成了二個後念,若各各不能生,共當然也就不能生。若前念非滅非不滅故後念生,為有此非滅非不滅?為無此非滅非不滅?若有此非滅非不滅,便是有因,既是有因,即同前破;若無此非滅非不滅,便是無因,既無於因,又何能生?這是推相續假破有見入無生門。
若再不能於此悟入無生,即轉從相待假破。謂此一念心,為待於無生而生?為待有生而生?為待亦有生亦無生而生?為待非有生非無生而生?若待無生而生心,有此無生?無此無生?若有此無生,便成有生,可得謂無?若無此無生,既無此無生,又何所待?若待於無而能生心,那麼一切龜毛兔角,都應該能生出心來了。若持有生而生心,那麼從生有生,即成二心;又持有生而生心,生和生是相同的,何名相待?凡物總是相異,方可相待,如待短而有長,待東而有西,不應長自待長,西自待西。若待亦有生亦無生而生心,有生、無生是二法,若二法各各能生心,便成二心,各各不能生心,則合亦不能生心。若待非有生非無生而生心,既非有生非無生,便是無因緣,從因緣求,尚不可得一念心的生處,何況從無因緣求而當可得?既無因緣,何能生心?這是推相待假破有見入無生門。如此破有見後,若轉墮入無見,再當從三假推破;乃至亦有亦無見、非有非無見;乃至復四見、具足四見等,都要這樣的推破。是為破見假以入空。
二、思假。
破思假以入空。思是思惑,思惑是貪、瞋、痴、慢,欲界具有四種,色、無色界但有貪、慢、痴三種,歷三有十種思惑。三界共分九地,地地有九品思惑,合為八十一品思惑。思惑的名相,已見於藏教章中,現不再談。這些思惑,也要用三假推破,入無生門。
現在姑舉破欲界貪以入無生門。例如有人貪慾熾盛,無法調伏,即須破除。先從因成假破,謂此一念貪慾心,為從根生?為從塵生?為根塵合生?為離根塵生?若從根生欲心,那麼未對塵時,根應自能生欲,而不對塵,根實不能生欲,故知欲心,不從根生。若從塵生,塵本非我,縱能生欲,與我何干;又塵和心異,何能相生?故知欲心,不從塵生。若根塵合生,應生兩心;又各各既不生,合亦不生;故知欲心,非根塵合生。若離根塵生,既離根塵,便無所有,無所有而能生,便是無因生,無因不能生,故知欲心非離根塵生。這是推因成假破欲界貪入無生門。
若不能於此悟入無生,即轉從相續假破。謂此欲心,為前念滅故生?前念不滅故生?前念亦滅亦不滅故生?前念非滅非不滅故生?若前念滅故生,前念已滅,已滅便無,無又何能生後念?若前念不滅故生,前念尚在,後念又何能生?若前念亦滅亦不滅故生,滅和不滅,二法相違,相違不能生。若前念非滅非不滅故生,既非滅不滅,便無所有,無又何能生。這是推相續假破欲界貪入無生門。
若再不能於此悟入無生,即轉從相待假破。謂此欲心,為待有生而生?為待無生而生?為待亦有生亦無生而生?為待非有生非無生而生?若待有生,從有生有,何名相待。若待無生,既無所有,又何所待?若待亦有生亦無生,有無相違,以何為待?若待非有生非無生,既非有無,即是無因,無因何待?這是推相待假破欲界貪入無生門。
如此破一品思惑,即顯一分真明,輾轉破欲界九品貪慾,乃至破欲界九品瞋、痴、慢,也用此法;乃至色界四地三十六品貪、痴、慢,無色界四地三十六品貪、痴、慢,都要這樣的推破。是為破思假以入空。
(二)從空入假破。
從空入假,有五種因緣:一慈悲心重,二憶本弘誓,三智慧猛利,四善巧方便,五有大精進力。具足這五種因緣,才能從空入假,弘濟眾生。唯有菩薩能夠這樣,二乘之人,但能從假入空,而不能從空入假。
從空入假有三種方法:一知病,二識葯,三授藥方法。
一、知病,謂知見、思兩病。
知見病,要知見的根本。見的根本,便是我見,從我見本,起無量見,我見若去,諸見自亡。又知起見因緣,因緣不同,如眾生的根性、形貌、居處、嗜欲等千差萬別,所造的業,也是千差萬別,這些都是起見的因緣。又知起見久近,謂知種種見,或從此世起,或從近世起,或從遠世起,或當於未來方盛。又知見惑重數:從一有見,分出三假,又從三假,分出四句,便成十二句;合四悉檀,便成四十八悉檀;又一悉檀分出性空相空,四十八悉檀便成九十六句;一一句各有止觀,九十六句便成一百九十二句;一百九十二句加前性空相空九十六句,再加四十八悉檀,再加根本十二句,便成三百四十八句;再乘信行、法行、信行轉法行、法行轉信行的四種人,合有一千三百九十二句。但一有見,便有這許多,無見、亦有亦無見、非有亦無見也如是,四見便有五千五百六十八句。復四見也如是,具足四見也如是,三種四見,便有一萬六千七百零四句。再加一絕言見,亦有一千三百九十二句,便成一萬八千零九十六句。所破的見病已如此之多,能破的法門也有如此之多,能所合論,便有三萬六千一百九十二句。自行如此,化他也如此,自行化他合論,則有七萬二千三百八十四句。更約六十二見,八十八使等,則有無量無邊,不可窮盡。於此諸見,無不明了,是為知見病。
又要知思病。要知思的根本,思以痴為本。又知起思因緣,又知起思久近,又知思惑重數。思惑的重數,九地有八十一品思惑。初一品有三假四句,便成十二句。一句有信解、見得,各用四悉檀,成八句。信行、法行、信行轉法行、法行傳信行,四種人各有八句,便成三十二句。一句有三十二句,十二句便有三百八十四句。一一句又有性、相二空,便成七百六十八句。七百六十八句加前三百八十四句,成為一個一百五十二句。再加根本十二句,則成一千一百六十四句。初一品思惑,有這許多重數,九品思惑,便有一萬零四百七十六句。欲界九品思惑有這許多重數,三界九品思惑,便有九萬四千二百八十四句。所破如此,能破亦然,能所合論,便有十八萬八千五百六十八句。自行如此,化他如此,自行化他合論,則有三十七萬七千一百三十六句。若再詳細推論,一一品中,又有無量品,品品之中,又有三假四句等,則有無量無邊,不可窮盡。於此諸思惑,無不明了,是為知思病。
二、識葯。
病有無量,葯亦無量,略言有三:一世間法葯,二出世間法葯,三出世間上上法葯。世間法葯,謂三皈、五戒、十善、四禪、四無量心等,又如儒教所說仁、義、禮、智、及種種善法,於世間雖然有利益,然而世間法葯,雖能利人,不能令人究竟解脫,所以還須要用出世間法葯。出世間法葯,如一行三昧、定慧、三解脫、四念、五力、六度、七覺、八正道、九想、十智等,無量無邊,一一法葯,有種種名相,種種功用。出世間上上法葯,約止觀而論,一法為葯,即一實諦;二法為葯,即是止觀;三法為葯,即三三昧;四法即四念處,五法即五根,六法即六念,七法即七覺分,八法即八正道,九法即九想,十法即十智,乃至恆沙法門,菩薩於此,無不了知。
三、授藥方法。
既知一切眾生病,識一切法門葯,便當應病授葯。若眾生沒有出世機,便授以世間的葯。而出世之機,又存下根、中根、上根、上上根的分別,下根授以生滅四諦的葯,中根授以無生四諦的葯,上根授以無量四諦的葯,若遇上上根,便授無作四諦的葯。每一種葯,又都分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四門,對四種根,便成十六門。這樣知一切病,識一切葯,應一切機,是為破空以入假。
(三)兩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破。
從兩觀入中道,有四種因緣:一無緣慈悲,二滿弘誓,三求佛智慧,四學大方便,具足這些因緣,才能得入中道,正破無明,親見法性。修中觀正破無明,即有三番:一觀無明,二觀法性,三觀真緣。
一觀無明。無明懸絕,云何可觀?今但觀空、假二智。這空、假二智,在破見、思塵沙惑時,名之為智,然以其障於中道,則此二智,還名為惑,叫做智障;這個智障,便是無明。現在只要觀空、假二智即是無生,便破無明,得見中道。在修觀時,即觀這空、假二智,為從法性生?為從無明生?為合生?為離生?若從法性生,法性本是無生,云何能生?若從無明生,無明本來不實,亦何能生?若合生、若離生,也都是這樣地推破,同前因成假中所說。
二觀法性。前觀無明,或生一種解,得一種定,便決定以為無明即是法性,這樣計著於法性,還是迷而不悟,便應轉觀法性。觀此法性,為從無明滅生?為從無明不滅而生?為無明亦滅亦不滅而生,為無明非滅非不滅而生?用這四句來推破,即同前相續假中所說。
三觀真緣。若依前法修觀,便執有中道觀智,能破無明,能見法性,還名為障,再當推破。便觀此中道觀智,待誰而有?為待於智?為待無智?為待亦有智亦無智?為待非有智非無智?用這四句來推破,即同前相待假中所說。用這三番推破,便可以正破無明,親見法性,得入中道。
以上所說,是依圓教空無生門,遍破一切法。即空無生一門已能如此,其餘有門、亦有亦無門、非有非無門,也都能遍破一切法。教門如此,觀門、智門、理門,也都能如此遍破一切法,這叫做破法遍。
在十乘觀法中,這一法講得最多最詳。但本文所說,還不及《摩訶止現》原文的十分之一,其中義理,也都沒有全部發揮出來,不過先做個引端,並且加以簡明的複述而已!看了這篇文字,也可以略知法門的深廣,和煩惱的眾多。修佛法原不是件簡單的事,必須要運廣大心,髮長遠心,遍法界修,盡未來際修,縱遇困難,也必須要以堅忍強毅的精神,逐漸克服,決不可見難便退。若是遇著小小困難便低頭了,這是不夠學佛的。還有,看了通途教理的艱難、煩復,相反地,更可以顯出凈土法門的簡易、徑捷,這一個特別法門,更希望大家要加以留意。
第五、識通塞。
通是通達,塞是阻塞。若能照前面所說的修學,遍破一切顛倒,便可以通入無生。若仍不能通入無生,那麼可以知道這裡面一定還有阻塞。因此,就必須明白認識:什麼是通達法?什麼是阻塞法?於通達法,須加意護持,於阻塞法,須徹底破除,然後方可以令無塞不通,通入無生。
若論通塞,可分為橫豎兩種:先講橫的通塞。橫的通塞是:苦、集二諦為塞,苦是集的因,集是苦的果,這是生死的因果,所以為塞;道、滅二諦為通,道是滅的因,滅是道的果,這是涅槃的因果,所以為通;這是依四諦論通塞。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乃至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十二因緣連環不斷,造成生死因果,是名為塞;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乃至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十二因緣既滅,解脫生死,得證涅槃,是名為通;這是依十二因緣論通塞。慳貪、破戒、瞋恚、懈怠、散亂、愚痴,名為六蔽,障蔽行人,不得明心見性,了生脫死,是名為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名為六度,能度行人,離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是名為通;這是依六度論通塞。這是橫的塞。
再講豎的通塞。豎的通塞是:見思惑,分段生死,是名為塞;從假入空觀,能破見思惑,出分段生死,是名為通。塵沙惑,方便土的變易生死,是名為塞;從空入假觀,能破塵沙惑,出方便土的變易生死,是名為通。無明惑,實報土的變易生死,是名為塞,中道正觀,能破無明惑,出實報土的變易生死,是名為通。這是豎的通塞。
又有兩種通塞:一種是通途的通塞,一種是別相的通塞。通途通塞,是以所破為塞,能破為通。如以布施破慳貪,布施是能破,是通,慳貪是所破,是塞;又如以中道正觀破無明,中道正觀是能破,是通,無明是所破,是塞。
別相通塞,於能破之通,起心生著,即成為塞,心不生著,是名為通。如布施能破慳貪,本來是通,若心著於布施,布施即成為塞,心不著於布施,方名為通;又如中道正觀能破無明,本來是通,若心著於中道正觀,雖中道正觀,亦成為塞,心不著於中道正觀,方名為通。
對於阻塞的地方,須破除令通達。於通達的地方,若生起執著,仍名為塞,還須破除。於塞得通,通須護持;於通起塞,塞須破除。這樣節節檢校,破塞成通,並沒有一種固定的方法,要須善巧方便,念念檢點,破一切阻塞,入無生門。
第六、道品調適。
道品是三十七道品,即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調適是調停適當。若能遍破諸法,明識通塞,應該可以入無生門。若再不能悟入無生,就須要修三十七道品,來調停適當,令疾與真法相應,入無生門。真法是無漏,道品是有漏,雖是有漏,卻能作無漏方便,修習有漏道品,調停適當,可以證得無漏真法。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門、無相門、無願門,這三門,是涅槃的近因;三十七道品是行道法,修學三十七道品,可以通到空、無相、無願等三門,是涅槃的遠因。為了這個緣故,所以須用道品來調停適當。
道品可分四種:一是約當分論道品,二是約相攝論道品,三是約位次論道品,四是約相生論道品。約當分論道品,如說:當依四念處得道。又說:四念處道場。又說:四念處是摩訶衍。四念處如此,其餘道品也都是如此。這些都是依道品的當其自分而說,並沒有調停道品,令其適當的意思。
約相攝論道品。如四念處之一,身念處一品,即能含攝其他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支、正道等三十六品;其他三十六道品,也各各能互相合攝三十六道品。這是依道品的互相含攝而說,也沒有調停道品,令其適當的意思。
約位次論道品。如四念處是外凡位,四正勤是暖位,四如意足是頂位,五根是忍位,五力是世第一位,八正道是見道位,七覺支是修道位。這是依道品所證的位次而說,也沒有調停道品,令其適當的意思。
約相生論道品。如修四念處,便能生起四正勤,修四正勤便能發起四如意足,修四如意足,能生起五根,修五根能生起五力,修五力能生起七覺支,修七覺支能證入八正道。這樣互相連帶生起,便含有善巧調停,令其適當的意思。這是約相生論道品,也就是道品調適。
現在略明修無作身念處成一心三觀的方法,其餘可以類推。《大品般若》:「念處是法界,攝一切法,一切法趣念處,是趣不過。」這是說念處一法,即同法界,攝一切法,一切法趣入於念處,即念處一法,具一切法。《法華經》說:「一切種相體性,皆是一種相體性。」一切種相體性,是指人、天、聲聞、緣覺、藏教菩薩、通教菩薩、別教菩薩,一種相體性,即是佛性。照這樣說,便成即身念處一法,具一切法,即身念處,是名佛性,人、天諸乘,即身念處,但修身念處一法,便可成佛。若觀法性因緣生故,一種一切種,即佛性是人天諸乘。一色一切色,身念處即一切法;若觀法性空故,一切色一色,一切法即身念處;一空一切空,身念處空,一切法皆空。若觀法性假故,一色一切色,身念處即一切法;一假一切假,身念處假,一切法皆假。若觀法性中故,非一非一切,雙照一一切,非身念處,非一切法,亦即身念處,即一切法;一切非空非假,雙照空假,身念處非空非假,雙照空假,一切法皆非空非假,雙照空假。以上以身念處即佛性,作如是觀。佛法界身有如是妙,其他九法界身,亦復如是。身如是,受、心、法,亦復如是。念處如是,正勤、如意足、根、力、覺支、正道,無不如是。能這樣修無作三十七道品,便可以與真法相應,入無生門。
第七、對治助開。
根利的人,無諸遮障,易入無生門,證得涅槃,不須對治。即使有遮障,只要一心專註,亦不能為障,不須另修助道法門,助開圓理。唯於鈍根障重的人,因為根鈍、故不能開無生門,障重、故不能一心專註修習妙觀,於是就須要另修助道,對治遮障,助開圓理,入無生門。
助道法門很多。如人修妙觀,為慳貪、破戒、瞋恚、懈怠、散亂、愚痴六蔽所障,就要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六度來對治。這六度法門,能對治遮障,助開圓理,便是助道法門。在對治時,必須善巧斟酌,蔽有厚薄,病有強弱。如用布施來對治慳貪,慳貪即去,那麼對治已發生了功效。設若行人好修布施,或不好修布施,或布施心生,或布施心不生,或慳貪即去,或慳貪不去,或能以布施助開圓理,或不能助開圓理,那麼就須善巧斟酌,或用對、或用轉、或用兼、或用具、或用第一義等種種方法。什麼叫對?就是以布施對治慳貪,持戒對治破戒等。設若這一個辦法無效,那麼就用轉的辦法。什麼叫轉?就是以布施對治慳貪無效,就轉用持戒來對治,持戒無效,再轉用忍辱來對治,如是歷用六度對治一蔽,一一蔽都須轉用六度,這就叫轉。如果這一個辦法仍歸無效,那麼就用兼的辦法。什麼叫兼?就是以布施對治慳貪無效,就以布施兼持戒兩度,對治慳貪一蔽,或以布施、持戒、忍辱三度對治慳貪一蔽,乃至以五度對治一蔽,這就叫兼。如果這一個辦法還是無效,那麼就用具的辦法。什麼叫具?具是具用六度,對治一蔽。什麼叫第一義?唯觀無相真如寂理,治一切蔽,名第一義。
以六度治六蔽,若以為六度只是事相法門,還是不能助開圓理,入無生門。要知道一一度都是不思議法,攝一切法。六度即是佛性,六度即是摩河衍。即一布施,便攝三十七道品、調伏六根、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六通、三明、四攝、四辯、陀羅尼、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等及一切法。布施如是,一一度皆如是,能如是知,如是觀,如是修,便能破諸遮障,助開圓理,入無生門。
第八、知位次。
既修事善,助開圓理,必可證入無生。但若不知位次,起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仍要墮落。如有比丘得第四禪,自以為已證阿羅漢果,臨終,陰境現前,遂生邪見,毀謗佛法,謂證阿羅漢果,不斷後有,因此,墮於地獄。又如魔與菩薩授菩提記,初發心菩薩不知是魔來授記,信受魔說,於記取著,起增上慢,便成魔眷。所以必須明知位次,無所冒濫,不生增上慢心,方可入道。
圓教的位次,在六即一章中已有詳細說明,不必複述。初住以去,已破無明,已見佛性,決沒有再起增上慢的過失,所以要明知位次,還是在初住以前的事。
初住以前,是五品與十信。五品是隨喜、讀誦、講說、兼行六度、正行六度。初隨喜品又有五悔法門,這是入佛法的初門,最為重要。在知位次中,最需要勤修五悔。五悔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
怎樣懺悔呢?智者大師說:「懺名陳露先惡,悔名改往修來。佛智遍照,佛慈普攝,我以身口,投佛足下,願世間眼(指佛),證我懺悔。我無始無量遮佛道罪,無明所逼,不識正真(指佛法),從三界系,動身口意,起十惡罪,三寶六親,四生五道,作不饒益事,破發三乘心人,造五、七逆,自作教他,見作隨喜,應現生後,受諸苦惱。如三世菩薩求佛道時懺悔,我亦如是。(自佛智遍照到這裡,都是行者對佛懺悔的話)。傷已昏沉,無智慧眼,發是語時,聲淚俱下,至誠真實,五體投地,如樹崩倒摧折我人(摧破折伏我人之見),眾惡傾殄(諸惡消滅),是名懺悔。」
怎樣勸請呢?勸請有二項:一是請轉*輪,二是請佛住世。智者大師說:「佛若說法,眾生得涅槃證,設未得者,且令受世間樂。佛若普許,則一切得安(一切眾生皆得安樂),我預一切罪苦亦除(自己的罪苦也得消滅),如遍請雨,我有少田,自沾甘潤。」這是請轉*輪。「我今請佛,饒益眾生。如大炬火,莫止變化之心,久住安隱,度脫一切。」這是請佛住世。
怎樣隨喜呢?智者大師說:「隨喜者,名為慶彼。佛既三轉*輪(勸轉、示轉、證轉),眾生得三世利益(過去、現在、未來),我助彼喜;又我應勸化令其生善,其善自生,是故我喜;喜三世眾生福德(人天福德)善、三世三乘無漏善、三世諸佛從初心至入滅一切諸善,我皆隨喜,亦教他喜。如買、賣香、傍觀,三人同熏(買香、賣香、傍觀的人,三人同得熏受香氣),能化、受化及隨喜者,三善均等。觀眾生惑,甚可悲傷,觀眾生善,應大恭敬,心常不輕,深知眾生具正、緣、了(正因、緣因、了因三因佛性,一切眾生,悉皆具足),即雖未發,會必應生,故敬之如佛。何者?未來諸世尊,其數無有量也。此深是隨喜意也。」
怎樣迴向呢?智者大師說:「迴向者,回眾善向菩提。一切賢聖,功德廣大,我今隨喜,福亦廣大。眾生無善,我以善施,施眾生已,正向菩提。」又:「不取不念,不見不得,不分別能迴向者、所迴向處,諸法皆妄想,和合故有,一切法實不生,無已、今、當生,無已、今、當滅,諸法如是,我順諸法,隨喜迴向,如三世諸佛所知、所見、所許,是名真實正迴向,亦名最上具足大迴向。」
怎樣發願呢?智者大師說:「發願者,誓也。……二乘生盡,故不須願。菩薩生生化物,須總願別願,四弘是總願,法藏(彌陀四十八願)、華嚴(普賢十大願王)所說一一善行陀羅尼,皆有別願。」
若能勤行五悔,助開觀門,一心三諦的道理,豁然開朗,如對明鏡,於一切色像了了分明。於一念中,圓解成就,正信堅固,無能移動,這便是第一隨喜品。從此進修,便可進入第二讀誦、第三講說、第四兼行六度、第五正行六度諸品。五悔法門以懺悔為首,行人要進入佛門,必須先從懺悔入。這五悔法門,非但初隨喜品要這樣修習,自因位之初,到因位之極,都需要這樣修習。
第九、能安忍。
既已明知位次,再能安忍內生的逆緣,便可以從五品位,進入十信位。內生的逆緣是煩惱業等,從內來破,當用內三術對治,便是觀煩惱等業等當體即空、即假、即中。能用這內三術,決定可以對治內生的逆緣。要從五品位進入十信位,對治內生的逆緣,是極為重要的事。
第十、離法愛。
已修觀不思議境乃至能安忍的九法,應可從五品位,進入十信,而登圓教初住。在十信相似位中,得六根互用的功德,如眼根能作耳、鼻、舌、身、意的五根佛事,耳根也能作眼、鼻、舌、身、意的五根佛事,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各各能作其他五根的佛事,這是六根互用。又初信破見惑,七信破思惑,十信破塵沙惑。若愛著這十信相似位的功德,不求勝進,便不得進登初住,名為頂墮。雖名為墮,其實也不會再墮落到凡夫、二乘位去。不過,沒有進步,便名為墮。猶如帆船,中途風息,不進不退,名為頂墮。若破法愛,便登初住,分身百界,示現成佛。所謂「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所有功德,唯佛能知。
初住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從此破四十二品無明,證四十二分法身,登妙覺位,這都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教中所論進修次第,乃是從凡夫地到初住位所用。初住已去,就不需要再用這些方法了。
結 論
以上把藏、通、別、圓四教的教義,約略的敘述過了。這裡雖同時舉出藏、通、別、圓四教,並不是四教並重,其歸重實在圓教。既以圓教為重,那麼就只談圓教好了,何必又要兼談前三教呢?這有兩層道理:第一,談前三教,正是做圓教的階梯。因為圓教的教法、諦理、觀行、果法,都極精深微妙,若不談前三教,便談圓教,就會令人不易明白。必須先談前三教,然後再談圓教,那麼圓教的教法、諦理、觀行、果德,才能徹底弄清楚。舉劣所以顯勝,烘雲所以托月,為了這個道理,所以必須同時並談四教。第二,談前三教所以防止迂曲,談圓教所以直示正途。若只談圓教,不得意的人,會落入藏、通、別三教之中而不自知。現在先談前三教,令人明白這些雖是佛法,但都是迂曲的路,不是通途大道。後談圓教,令人明白這才是唯一的通途大道。為了這個道理,所以必須同時並談四教。《法華經》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又說:「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又說:「諸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一乘法、一事實、一大事因緣,都是指的圓教。其他如《華嚴經》的一真法界,《維摩經》的不思議解脫,《般若經》的實相般若,《楞嚴經》的如來密因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涅槃經》的大般涅槃,乃至禪宗的正法眼藏,凈土的依正莊嚴,都是圓教中教法、諦理、觀行、果德的別名。所以要真正了解佛法,就非先研究圓教不可!
圓教是不思議境界,若用分別意識去研究圓教,不可能徹底明白。即使研究得明白了,也還是無用。那麼怎樣才可以真正明白呢?依從前祖師所說,有三種方法,能夠運用這三種方法,就保證可以真正明白圓教。哪三種方法呢?一是閱經,二是參禪,三是念佛。
第一閱經的方法:端身正坐,開經閱讀,如對聖容,親聆圓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別,從首至尾,一直閱去,無論若文若義,一概不加理會。這樣,利根的人,便能悟二空理,證實相法;鈍根的人,也可以消除業障,增長福慧。
第二參禪的方法:放下一切閑思妄想,凡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一切不管,只是要求明白己腳跟下事。舉起一則話頭,窮參力究,拼一生做一個呆漢,十年、二十年、乃至五十年、六十年,不到徹底大悟,決不休止。這樣的參究,忽然一天冷灰豆爆,豁爾開悟,圓教妙理,便徹底彰顯。達摩大師所說:「外絕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便是這個方法。即使參究一生,還是沒有開悟,那麼他生一出頭來,一定智慧猛利,一聞千悟。
第三念佛的方法:老實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不捏怪,不欲速,不得少為足,不尋義路,不求見聖境,不問得一心不得一心,驀直念去,只要信真願切,就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圓教妙理,徹底洞明。即使不能馬上開悟,只要能生西方,見佛聞法,決定開悟,所謂「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不過,即使真正明白了圓教的道理,也還並不就等於是了生脫死。因為五品觀行位的人,已是大開圓解,能圓伏五住煩惱,而實際上仍沒有斷,仍在生死中。必須初信斷見惑,七信斷思惑,方才真能超出分段生死;初住破一品無明,方才登法身位。所以即使用了閱經、參禪等方法,徹悟圓教妙理,還是在生死中。唯有念佛則不然,只要能真信、切願、持佛名號,臨終便可蒙佛接引,往生凈土。如能徹悟圓理,便登上品;沒有徹悟,也能生中下品。只要一生凈土,便決了生死,橫見四凈土,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這是特別的法門,較之其他一切法門,都要超勝。
天台宗以龍樹菩薩為初祖,二祖北齊慧文禪師、三祖南嶽慧思禪師、四祖天台智者大師、五祖章安灌頂禪師、六祖法華智威禪師、七祖天宮慧威禪師、八祖左溪玄朗禪師、九祖荊溪湛然禪師、十祖興道道邃禪師、十一祖至行廣修禪師、十二祖正定物外禪師、十三祖妙說元琇禪師、十四祖高論清竦禪師、十五祖凈光羲寂禪師、十六祖寶雲義通禪師、十七祖法智知禮禪師,這是據宋志磐禪師《佛祖統紀》所紀如此。其他諸祖旁出的很多,不可詳紀。佛法是十法界公共的法,本來用不著講什麼世系或傳承,只要深明佛意,便是真正的傳承。所以北齊慧文禪師讀《中觀論》,大悟一心三觀的道理,便仰推龍樹為初祖,並不需要龍樹菩薩親傳衣缽,才足表信。但是為了要防止後來的人,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冒濫祖位,那麼世系或傳承,也就有其必要了。法智禪師以後,歷史記裁不詳,世系或傳承,很不容易弄清楚。只要是大開圓解,徹悟自心,盡可以登座說法,普利人天,似乎也不必再論什麼世系或傳承了。如蕅益大師宗主天台,而並沒有自認是天台的第幾祖;紫柏大師人稱為「足可遠追臨濟,上接大慧之風。」而卻是前無師承。這都是明顯的例子。
天台宗的典籍,最重要的是三大部,即是:《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這都是智者大師所說,章安灌頂禪師所記。後來荊溪湛然禪師又著《法華玄義釋簽》、《法華文句記》、《摩訶止觀輔行》,來解釋三大部。這是學習天台宗所必須閱讀的典籍。
此外,如南嶽慧思禪師的《隨自意三昧》、《大乘止觀法門》、《法華經安樂行義》、《諸法無諍三昧法門》、《立誓願文》;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六妙法門》、《金光明經玄義》、《金光明經文句》、《菩薩戒義疏》、《觀音玄義》、《觀音義疏》、《觀無量壽佛經疏》、《觀心論》、《金剛般若經疏》、《阿彌陀經義疏》、《四念處》、《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覺意三昧》、《方等三昧儀》、《法華三昧儀》、《法界次第初門》、《維摩經玄疏》、《四教義》、《維摩經文疏》、《凈土十疑論》、《觀心食法》、《觀心誦經法》、《小止觀》、《仁王經疏》、《禪門章》、《禪門要略》;章安灌頂禪師的《涅槃經玄義》、《涅槃經疏》、《觀心論疏》、《智者別傳》、《國清百錄》、《八教大意》;荊溪湛然禪師的《止觀義例》、《止觀大意》、《維摩略疏》、《維摩廣疏記》、《金剛錍論》、《始終心要》、《十不二門》、《止觀搜要記》;法智知禮禪師的《觀音玄記》、《觀音疏記》、《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金光明經文句記》、《觀經疏妙宗鈔》、《十不二門指要鈔》、《扶宗記》、《十義書》、《觀心二百問》、《解謗書》、《修懺要旨》、《光明懺儀》、《大悲懺儀》等;這些典籍,在《藏經》中或《續藏經》中還可以看到,這都是我國文化的寶藏,希望學者們能夠把它發掘出來。
此外,天台宗諸大師的著作還很多,不容易一一列舉。即如明代的幽溪大師、蕅益大師、近代的諦閑大師等,都是天台宗的龍象。所有的著作,都是開佛知見,直闡一乘,也有學習的必要。
天台宗教義的體系,實際上不只是天台宗的教義體系,而是整個佛教的教義體系。譬如天上的月輪,給善畫的人畫出來了,他固然畫得維妙維肖,然而這月輪乃是天上的月輪,是全世界的人共見的月輪,而不是善畫的人個人私有的月輪。佛法是十法界公共的法,不過天台宗諸祖師把他分析發明,使後之學者,容易弄得明白,並不是天台宗的佛法如是,而其他宗的佛法,卻另是一個樣子。佛法是整個的,不論台、賢、性、相、顯、密、禪、凈,所明的只是這個佛法,所證的也只是這個佛法。《華嚴經》所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又說:「十方清靜人,一道出生死。」又說:「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學習佛法,必須首先明白這一層意義。
(天台宗綱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