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對老子《德道經》的解釋

我對老子《德道經》第一章的解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眇;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子?第一章》)

我的解釋:

道(宇宙的邏輯規律)可以用言語說的清楚,但不是恆久的道(意思是沒有不變的邏輯)。名(表達事物的概念)可以用名稱界定,但不是恆久的名(概念)。在萬物的起源之時,一切名(概念)未定;那是後來作為母體萬物分娩出來的。因此,沒有總是保存的欲(人的精神世界)看到的只是萬物殘破不全之處;總是在保存的欲(有人的精神世界),才可看到萬物的廣大全局。有總是保存欲(精神世界)與無總是保存欲(精神世界)這兩者來自一處而表達的概念不一樣,都可以稱為奧妙(精神世界的奧秘)。奧妙之中還有奧妙,所以奧秘(精神世界的奧秘)才是一切奧妙的由來。

《道德經》網上下載的版本比較混亂,主要是標點符號,例如本人手頭就有下面兩種標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 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我對於老子《德道經》十三章解釋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為寵辱若驚?

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寵辱若驚

------------------------------------------------------------------------------------------------

人們對於自己處於的寵辱境況反應都很強烈,看重並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為什麼對於寵辱反應強烈呢?因為寵是好的一方面,辱是不好的一方面,得到好處時感到驚異,失去好處時也感到驚異,這就是所謂寵辱若驚。這意思是一個人對寵辱得失是非常注重的,人有趨利避害的特點,意即人皆自利。

什麼是看重自己不受到傷害?

就是我(人)之所以有注重寵辱得失,是因為我(人)有軀體(肉體)(意思是害怕自己的軀體受到傷害,維護自己的軀體的尊嚴和完好無損),如果我(人)沒有軀體,還有怕什麼寵辱得失呢?所以,凡是看重自己軀體(包括尊嚴榮譽)的人,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凡是愛惜自己的軀體(包括尊嚴,榮譽)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這句話的另外一種表達就是總不能把天下給一個連死也不怕的流氓地痞吧

我對老子《德道經》三十章的理解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意思是:

以理性的自然法則「道」去輔佐君主的人,是不會依仗武力強暴天下的,這樣做勢必會得到一個好的結果。而以武力用兵,軍隊所過之處,生民摧殘、田地荒蕪,荊棘叢生。大戰過後,必定是災荒之年。真正的「善」無非體現在這種善行導致的結果上,絕不搞野蠻侵略。達到一種善的目的不必要去犯凶矜(矜,危也;凶矜,凶危之地也);達到一種善的目的不必要殺伐;達到一種善目的也不必要耍驕橫;達到一種善的目的所作所為應該迫不得已的低調;達到這種目的後不要逞強大。要知道物極必反,不去按照理性的自然法則「道」去做的就是違背了「道」,這樣就會自取滅亡。 

感悟:墨子的反對侵略戰爭原來是遵循了老子的這個觀點的

我對老子《德道經》第七十六章理解

 

 

《德道經》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稿。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

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柔軟,死亡之後軀體僵硬。草木生長之時枝條柔軟,死亡之後枝葉乾枯僵直。所以,僵硬固執的事物屬於死氣沉沉一類,柔軟的事物屬於生機勃勃一類的。

所以,用兵時僵硬固執將遭敗滅,樹木乾枯僵直將遭摧折。僵硬固執的事物處於下位,柔軟順應事物處於上位。正所謂柔能克剛嘛

感悟:

老子講究強調「有欲則柔」為上位,孔子強調 「不欲則剛」為上位。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兩個對立元素。對於人來說,如果強調「有欲則柔」,那麼對他人格特質思想境界來說,就是強調人性的感情色彩部分,以柔美、溫馨、陽光、情感愛心、熱心快腸,看重是人的精神世界。如果強調不欲則剛」,那麼就是要把人性的情感色彩部分去掉,以剛直、剛烈、僵硬、刻板、頑固,有時候甚至是冷酷或殘酷無情為特點,不看重甚至企圖消滅人的精神世界。

又因為有生命的人有欲(即有精神世界),無生命的物體(包括山水,石頭樹木)無欲(即沒有精神世界),故鑒於老子的以上觀念,可以推導出有生命的人是上位的,無生命的物是下位的。-有生命的人,作為宇宙間客觀存在,原本是絕對價值的存在,是宇宙的目標所在。

對《德道經》第五章解釋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意思是:

天地之間沒有愛,萬物就會像廢棄的草狗一樣被拋棄;作為榜樣的聖人如果沒有了用愛心,百姓也會像廢棄的草狗一樣被拋棄。人生天地之間,就如同在一個充滿空氣的大袋子里啊!保持虛靜才不受委屈,越過多的動作卻越憋屈,所謂言多必失嘛,不如好好保持那份清靜無為。

感悟:

不必去瞎折騰這個世界,要永遠保持那份安靜情懷去愛所有人,去敬畏所有的物吧

我對於老子《德道經》十三章解釋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為寵辱若驚?

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寵辱若驚

------------------------------------------------------------------------------------------------

人們對於自己處於的寵辱境況反應都很強烈,看重並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為什麼對於寵辱反應強烈呢?因為寵是好的一方面,辱是不好的一方面,得到好處時感到驚異,失去好處時也感到驚異,這就是所謂寵辱若驚。這意思是一個人對寵辱得失是非常注重的,人有趨利避害的特點,意即人皆自利。

什麼是看重自己不受到傷害?

就是我(人)之所以有注重寵辱得失,是因為我(人)有軀體(肉體)(意思是害怕自己的軀體受到傷害,維護自己的軀體的尊嚴和完好無損),如果我(人)沒有軀體,還有怕什麼寵辱得失呢?所以,凡是看重自己軀體(包括尊嚴榮譽)的人,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凡是愛惜自己的軀體(包括尊嚴,榮譽)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這句話的另外一種表達就是總不能把天下給一個連死也不怕的流氓地痞吧

對老子《德道經》三十五章的理解:

原文: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意思是:

足不出戶,就能夠推知天下的事理;眼不望窗外,就可以認知宇宙空間日月星辰自然運行的規律。對不懂邏輯思維的人來說,越是出外得越遠,其所知道的東西就越少。所以,有懂得邏輯推理的聖人不出行卻能夠知道得多,不眼見為實也能明了天下的事情,不妄為也可以有所作為。

感悟

:知道從細微處看全局的哲理嗎?好一個胡塞爾的現象學!

如果沒有這樣的理性的大道思維,這世界這麼大,僅憑小小個人的,眼見為實的,零星殘片還怎麼認識若大世界

對老子《德道經》三十三章的理解:

原文: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意思是:

聖人作為大眾的意識的人格的化身,是所謂「以百姓之心為心」的存在實體,它是大眾的意識尺度的人格設定,故可以稱其為上帝。這種上帝人格的普遍的理性邏輯規律就是對待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對待;對待不善良的人,我也善良對待,這樣就可以得到善良的結果:使人人向善。對待誠信的人,我以誠信對待;對不守誠信的人,我也以誠信對待之,這樣可以得到好的結果:使人人守誠信。如果天下普遍有這種上帝人格流行,與天下百姓的心相融合,必然使天下人心歸於淳樸。這樣天下人都專註於耳目聰慧,這樣天下人都會感受到上帝的垂愛啊

感悟:

原來老子心目中的聖人不是那種假仁假義的世俗聖人而是上帝啊

老子曰:「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意思是:

追求認識宇宙的大智慧達不到,只好求其次追求對人對己的便利,對人對己的便利不可得,只好再求其次追求對親戚關係遠近的愛心,如果這種愛心也達不到,只好又求其次追求對社會熟人的交往認同,如果連這種認同也做不到,最後只好講社會的等級秩序了。所以說,講社會的等級秩序,造成了人們缺乏誠實和信仰,也是社會動亂的根源。

我對老子《德道經》二十四章的理解:

原文: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⑾。

從事政治治理國家的人常常不聲不響去幹事,其治下的人民反而得到很多實惠;從事政治治理國家的人往往大肆招搖,動靜搞得非常大,其治下的人民反而啥好處也沒有得到。這就是所謂事物的二律背反性:災禍往往依傍幸福裡面的;幸福也往往潛藏著災禍藏裡面。表面看來正常的東西誰料到會走兩個極端,如此沒有確定性?表面看來正確的事物忽然一下變成錯誤的事物,表面看來好的事物忽然一下變成壞的事物。這種規律讓人們的迷惑由來已久了。因此,有道的聖人做此一件事情要顧及彼一件事情,不會把兩者割裂開來,他們品行端正沒有兩面人格,正直而不會肆意行事,有光榮而不對外顯耀。  

  

感悟:

二律背反,就是要我們干工作不要一窩蜂上,搞運動式的熱潮,這樣做結果會適得其反的。

我對老子《德道經》二十五章的理解

原文: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意思是:

把治理國家看成正經事情,把發動戰爭看成邪門歪道的事情,把無為作為治理天下的方法可以取得天下的善治。我為什麼贊成這種認知的呢?因為,現在的情況是天下人民被非常多的紛雜禮制所禁錮,這種禁忌多了,老百姓就越陷於貧窮;並且人們大多總是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導致國家越陷於混亂狀態;人們大多還相互搞陰謀詭計勾心鬥角,導致國家邪風怪事就越鬧得厲害;於是國家法令越是繁雜森嚴,盜賊就越是不斷地增加。所以,有道的聖人說:「我用無為治理天下,人民就自我化育;我治理國家喜好清靜,人民就會走正道;我治理國家不多生事,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治理國家不貪權貪財,人民就自然淳樸。

感悟:

原來老子道家是非常尊重社會個人的權利的。從這個角度看,個人的權利和自由需要統治者清靜無為,不要對人民沒事找事來限制人民的自由,也不要貪污腐敗來剝奪人們的利益---------國家權力不要強迫我們支配平衡社會剝奪我們的勞動,不能脅迫我們做不願意做的事,以剝奪我們的願意;不能挑動人群中間的利益紛爭,或把社會人分成若干等級給以社會財富的不平等分配,以剝奪我們的利益-------

我對老子《德道經》二十六章的理解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意思是:

  世界上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常常不多說話,而往往是那些愚魯的人愛大言不慚大言炎炎。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是把耳朵堵塞起來,把大門關閉起來,一句話,不聽。要化解這種愚魯也可,必須以虛柔不盈的方式來化解。要蘊蓄著光明,混合著塵埃。這種和光同塵,絕非同流合污,那是智者和而不同的自信,藏而不露的內涵,伸而能屈的忍耐和蓄勢待發的等待。所以,親疏、利害、貴賤這些對立兩面都是虛幻不可得的東西,就如同泡沫一樣剎那即破。這就是為什麼說與講親疏、利害、貴賤,等級差別的不智者對比那些講平等,公正,愛無差等的大智慧者要高貴得多的原因。

感悟:

那些愚魯的人們常常大言不慚,大言炎炎講你們的親疏、利害、貴賤,等級差別的合理性,理性的人們,一句話,不要聽。當然,也要適合時機的予以反擊,予以化解

我對老子《德道經》六十二章的理解:

原文: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意思是:

宇宙中的邏輯規律是萬事萬物里包涵的奧秘所在。善良的人當然會一絲不苟的珍視它,即使有罪業的人也把它作為最低限度保證。比如說對於溢美之詞可以換來尊貴,好的行為讓人晉級這個邏輯規律,不善的人怎麼也不會捨棄。所以,天子臨朝、三公即位,雖然有拱壁在先駟馬在後的獻禮儀式,還不如讓他們懂得這個「道」的奧秘。自古以來,人們之所以看重「道」,不正是由於要求得它最低限度保證而得到事情的滿足嗎?不正是說明求得它最低限度保證犯了罪過也可得到它的寬恕嗎?就因為這個,天下人才如此珍視「道」啊。

感悟:

懂得邏輯規律的上帝,手中握著罪人的罪債, 因他自願地為世人的罪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聖經》中耶穌好像擔保過罪業深重的人也有資格進入天國, 因為這些人得到了他保證:凡 懺悔自己罪孽的罪人,就能得到上帝赦免,並保證能夠去天堂。

這裡不能不說包含了非常理性的邏輯規律:一面向不善之人保證上帝的 慈愛與信實,一面向上帝保證罪人悔改重生並願順從上帝的律 法。 因為,作為擔保不是為一面作的,上帝卻是一位。保證人是為了讓那些憑自己的資格或能力無力達到法定 之要求的人而設立。不善之人憑自己永遠無法達到天國的要求, 而上帝願意人人都進入天國,故差下聖人耶穌。上帝願 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因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間, 只有一位擔保人,就是上帝 這就是引人向善的邏輯!

我對老子《德道經》三十八章的理解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面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意思是:

  

  具備「上德」的人不是想著自己獲得利益,使自己利益最大化,這樣才算是有德的;具備「下德」的人總是不失時機的獲得利益,這樣其實是無德的。 具備「上德」的人相信順應真正自然規律而為,自己並不用心力為;具備「下德」的人相信一種淺表邏輯規律卻什麼都要去強行作為。具備上仁之人則是完全不相信自然邏輯規律,不得已而為。具備上義的人也不相信自然邏輯規律,卻什麼都強行作為。

所以,追求認識宇宙的大智慧達不到,只好求其次追求對人對己的便利,對人對己的便利不可得,只好再求其次追求對親戚關係遠近的愛心,如果這種愛心也達不到,只好又求其次追求對社會熟人的交往認同,如果連這種認同也做不到,最後只好講社會的等級秩序了。所以說,講社會的等級秩序,造成了人們缺乏誠實和信仰,也是社會動亂的根源。

先前有見識的人說了這個道理:華貴的外衣常常包裹著愚陋。所以,頂天立地的大丈夫要敦厚做人,不要輕薄做人,要有誠實 內心,不要有浮華表面,要取其實在去其虛華。

我對老子《德道經》四十三章的理解

原文: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意思是:

  宇宙中最柔弱的東西,總是遊走於最堅硬的東西裡面;那種看不見的無形體的東西靜悄悄滲入沒有間隙的有形體東西裡面,我由此認識到「清靜無為」的益處來。以身作則的不言之教,就是得益於清靜無為啟發,關於這點全天下很少有人認識到。

感悟:

不必去用居高臨下的口吻要求別人要怎麼怎麼樣,要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動默默的感化別人

我對老子《德道經》四十五章的理解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意思是:

  最完美的東西,也有其缺陷,只是因為它的弊端沒有表現其作用;最充盈鼓起的東西也有缺口,只是因為其缺口處不被認可。由此推斷,世界上沒有最直東西,直只是相對而言的,因為就連宇宙都是彎曲;最靈巧的東西,也有笨拙的一面;即使是卓越的辯才,也有不善言辭的時候。只要人們能夠靜下心來克制那份躁動,以冷峻克服那份狂熱,以清靜無為的態度對待一切事物,那麼天下就歸於正理。

感悟:

人無完人,金無赤足。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比較而言的,只要我們能夠靜下心來克制那份躁動,以冷峻克服那份狂熱,多多的思考, 敦厚做人默默做事,即便不是完美的人,也不乏是知理的理性者。

我對老子《德道經》五十三章的理解  

  

   

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竽。非道也哉!

 意思是:

   假使我稍微的有點認知,在大道上行走,唯一擔心的是害怕走了岔道。大道雖然平坦,但當政者卻往往喜歡捷徑而走岔了道。於是導致朝政腐敗已極,搞得農田荒蕪,國庫十分空虛,而當政者穿著華貴的衣服,佩帶著鋒利的寶劍,精美的飲食多得不想吃,搜刮佔有富餘的財物,這就叫做強盜頭子。這是多麼無道啊!

感悟:

明明有平坦的康庄大道不走,卻以有捷徑為借口把人們帶到岔道上走,結果遇到了一條大河,怎麼辦?那就人騎人的過吧,死就死一些人,反正死的不是自己,被騎的不是自己就行。  

 

可是,死的人多了,自己不想被人騎也難啊

  

我對老子《德道經》四十七章的理解  

原文: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意思是:

  治理天下合乎理性的規律,連天下的馬匹都用於生產勞作。治理天下不合乎理性的規律,天下的馬匹只能集中在郊外的軍馬訓練場圈養起來。這樣所帶來的危害不過是有人不知滿足,。追咎根源不過是統治者的貪慾太大企圖發動戰爭造成的。知道到什麼地步就該滿足了的人,才能保持永遠的心滿意足啊。

感悟:

老子一向反對戰爭,尤其是反對違背天意民心的戰爭。發動戰爭的人要麼是權力欲太重,要麼是財迷心竅,企圖搶別人的,占別人的,卻不知道戰爭往往得不償失。

我對老子《德道經》五十五章的理解

原文: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意思是:

  在宇宙中,對厚重有所保持的事物里莫過於生命,比較而言,尤其是童子的生命持有的厚重更臻於完美。毒蟲不曾螫過他,猛獸不曾傷害過他,兇惡的鳥也不曾搏擊過他。他的筋骨柔弱,而小手緊握。他雖然不知道男女的媾和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卻勃然舉起,這是因為精氣充沛的緣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卻不會沙啞,這是因為他氣血柔和的緣故。知道柔和的規律叫做持有,明白持有的叫做陽光。有益生命的叫吉祥,慾念主使精氣就叫做旺盛。當然,過於旺盛了就會變衰老,就轉變成不合於「生命規律」了,不遵守生命規律那就會過早的衰亡。

  

  感悟:

宇宙中什麼是亮點,它的真諦在哪裡?當然是生命,尤其是嬰孩的第一聲啼哭,原本就宣示宇宙中一個厚重的事物就產生了。那麼精氣充沛生機勃勃,那麼溫馨、美麗、陽光、祥和。

我對老子《德道經》四十二章的理解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意思是:

  宇宙萬物是怎樣演化成的呢?他是由一維空間物質生成二維空間物質,再有二維空間物質生成三維空間物質,正是這三維粒子才構成宇宙萬物啊。萬物總是由陰性的粒子圍繞著陽性的粒子,被一種力量牽引著向著陽性粒子。由陰陽性粒子運動而形成一種適勻的平衡狀態,萬物就由這種狀態中產生。

按理說,人們最厭惡的就是孤獨、鰥寡、沒有生活來源,但君王侯爺們卻用「孤」、「寡」、「不穀」這些詞來稱呼自己。所以對於世界上的事物,往往簡化它反而對人有裨益;對人有裨益的事物往往反而是得到簡化的事物。別人這樣教導我,我也這樣去教導別人。俗話說,強暴的人不得好死。我把這句話當作傳教的宗旨。

  

  感悟: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說過,哲學的命題就是簡化邏輯,把日常語言明確化。

由於大自然中天體系統是最常見的簡單系統,因此,物理學首先在天文學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現在我們不僅可以準確地預報日食、月食這樣的天文現象,還可以發射航天器,幾年之後,在另一個行星的預定區域著陸。這些現代科技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哲學的這種理性精神的指導。

兩千五百年前的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老子就有這種理性精神,因而他用這種精神解釋宇宙萬物,推斷出三維物質才構成宇宙萬事萬物!這不能不讓現代人驚訝,並由衷欽佩。

我對老子《德道經》二十五章的理解: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

有一種混沌狀態物質,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它是一種聽不見、看不見也摸不著的物質,寂靜而無形,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且循環運動永不停息,也永遠不會枯竭,可以把它作為萬物的本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不,應該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上帝粒子)。它速度之快,倏忽之間可以到達遙遠,又倏忽之間返回本原。所以說界定宇宙邏輯的道是「大」(上帝粒子)構成、廣大的無形空間「天」是「大」(上帝粒子)構成、像地球這樣有形天體是「大」(上帝粒子)構成、像人這樣的具有生命結構的形體也是「大」(上帝粒子)構成。這個「大」(上帝粒子)構成宇宙中無形邏輯規律、無形空間,有形天體及其有形和無形共同存在的生命體這樣的四種物質,而像人這樣的生命物質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他們演化的順序應該是:人這樣的生命是由「地」這樣的有形的三維粒子演變成的,而像「地」這樣的有形粒子又是由「天」這樣的無形二維空間物質演變成的,無形的空間「天」是「大」這樣的上帝粒子遵循一定的規律「道」演變成的,故而道就是自然規律本身的演化。我對老子《德道經》二十五章的理解: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

有一種混沌狀態物質,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它是一種聽不見、看不見也摸不著的物質,寂靜而無形,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且循環運動永不停息,也永遠不會枯竭,可以把它作為萬物的本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不,應該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上帝粒子)。它速度之快,倏忽之間可以到達遙遠,又倏忽之間返回本原。所以說界定宇宙邏輯的道是「大」(上帝粒子)構成、廣大的無形空間「天」是「大」(上帝粒子)構成、像地球這樣有形天體是「大」(上帝粒子)構成、像人這樣的具有生命結構的形體也是「大」(上帝粒子)構成。這個「大」(上帝粒子)構成宇宙中無形邏輯規律、無形空間,有形天體及其有形和無形共同存在的生命體這樣的四種物質,而像人這樣的生命物質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他們演化的順序應該是:人這樣的生命是由「地」這樣的有形的三維粒子演變成的,而像「地」這樣的有形粒子又是由「天」這樣的無形二維空間物質演變成的,無形的空間「天」是「大」這樣的上帝粒子遵循一定的規律「道」演變成的,故而道就是自然規律本身的演化。我對老子《德道經》五十二章的理解

原文: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⑾。

  

意思是:

  

  天地萬物本身都有其邏輯起源的,這個起源就是天地萬物的根本出處。人如果認識萬物的根本出處,就能認識萬物全局,知道了萬事萬物的現象,又把握著萬物的根本,那麼人就會身雖死而精神永存,達到永生。如果這樣,即使把耳朵塞起來,閉門在家,以邏輯規律推知天下事,終身也不會勞累。就算是打開視聽,出門來做事時,那麼終身也不需要幫助。能夠看到細微的之處而知事物的全局去做事是明白的人;能夠堅持柔弱的位置去做人那是強大的人!。用智慧的光芒,回歸內心自在的明凈,不會給自己帶來災難,這就叫做萬世相傳不絕的普世常識。

  

感悟:

什麼是普世常識?普世常識就是身雖死其永存的一種永生的常識。從細微看原本就是生活常識,既不需要高深玄奧的理論,也用不著紛繁複雜的舉證,以現實為基礎,用理性的邏輯規律來思考得到的人類的共同認識。從現代人的角度看,這種人

用智慧的光芒,回歸內心自在的明凈,不給人自己帶來災難的人類世代相傳不絕的普世常識就是自由、民主、科學、法制、人權、平等、博愛等等理念的普世價值。

 我對老子《德道經》四十章的理解

原文: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意思是:

  

  一般,有周期的循環往複的運動是物質的運動規律,物質之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萬物產生於看得見的有形三維粒子這樣的物質,而有形物質粒子又產生於不可見的無形的比可見三維粒子維度更小的物質。

  

感悟:

現代物理知識告訴我們,微觀世界的確是循環往複的運動,並遵循物質 周期的運動規律的。而世界萬事萬物本來由三維粒子的量子態的微觀量子集合形成。萬物之所以有千差萬別,只是因為人們去觀察它們的時候,在人的意識反映中呈現出的量子態的狀態不同而已。其實,這些可見的由三維粒子組成的量子態,這些有形的三維粒子也是由看不見的更小維度的無形粒子的量子態構成的。所以,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我對於老子《德道經》十三章解釋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為寵辱若驚?

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寵辱若驚

------------------------------------------------------------------------------------------------

人們對於自己處於的寵辱境況反應都很強烈,看重並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為什麼對於寵辱反應強烈呢?因為寵是好的一方面,辱是不好的一方面,得到好處時感到驚異,失去好處時也感到驚異,這就是所謂寵辱若驚。這意思是一個人對寵辱得失是非常注重的,人有趨利避害的特點,意即人皆自利。

什麼是看重自己不受到傷害?

就是我(人)之所以有注重寵辱得失,是因為我(人)有軀體(肉體)(意思是害怕自己的軀體受到傷害,維護自己的軀體的尊嚴和完好無損),如果我(人)沒有軀體,還有怕什麼寵辱得失呢?所以,凡是看重自己軀體(包括尊嚴榮譽)的人,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凡是愛惜自己的軀體(包括尊嚴,榮譽)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這句話的另外一種表達就是總不能把天下給一個連死也不怕的流氓地痞吧

哈哈,

看一下這個解釋:

     老子說的寵辱若驚,並不完全等同於一般人所理解的老子是提倡寵辱不驚。相反,老子的意思是對待寵與辱要「若驚」,把它當成重大的事情。這也與「貴大患若身」在態度上才能保持一致。

  為什麼對待寵與辱要「若驚」,把它當成重大的事情?因為得寵與受辱看似相反,但都是由別人發動而讓我來接受。寵辱由外而來,使我失去自主性,無法維持人格尊嚴,正是因為它非我所能控制,所以,在老子看來,寵也好,辱也好,都不是人生值得珍視的東西,一旦面臨,不要因為受寵就得意,也不要因為受辱而沮喪,而是要「若驚」,即把它當成重大的事情,重視起來,敏銳地覺察其中的危險和機遇,而不必或得意或沮喪,這才是若驚的真實含義。當然,後世把若驚當成在榮辱面前不能淡定,而提倡不驚,與老子原意是不一樣的,但也說得通。這大概也要歸功於漢字文化的獨特魅力吧。文化思想史上這樣的例子也並不鮮見。

  如果理解了這一點,你就不會有問題中的那些困惑。

  道家並不是提倡被別人罵也不在乎,罵自己的家人也不在乎,老婆被別人侮辱了也不在乎。聯繫到上面講的道理,真正懂道家的不外乎是主張,別人罵你,這當然是一種辱,但面對這種辱的時候,你要真正重視起來,要若驚,而不是在辱的面前或者抬不起頭來,或者很輕率地發怒。既然是真正重視起來,嚴肅認真謹慎地對待,那就要衡量自己的力量,選擇恰當的方法和合適的時機順應自然的形勢順勢而為。道家主張無為,但無為並不是躺在床上睡大覺,而是指順應自然的形勢順勢而為。道家講柔弱,也是順應自然的形勢,也許是因為根據樸素的觀察看到很多最終展現出強大力量的事物最初都是柔弱的原因吧,所以道家講柔弱並不是軟弱,而是順應自然,以期最終能展現強大力量。

  說了這麼多,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哲學是思想的事情,光聽別人也不管用。一方面,要向人學習、向作品學習;另一方面,一定要自己思考。當然,我覺得你能提出疑問,即使這些疑問再怎麼膚淺,也是愛思考和有能力思考的一種表現,比只知道跟著別人說的強多了。假以時日,一定會越來越強大的。就像老子所說的柔弱,呵呵,弱者道之用,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我對於老子《德道經》十三章解釋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為寵辱若驚?

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寵辱若驚

------------------------------------------------------------------------------------------------

人們對於自己處於的寵辱境況反應都很強烈,看重並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為什麼對於寵辱反應強烈呢?因為寵是好的一方面,辱是不好的一方面,得到好處時感到驚異,失去好處時也感到驚異,這就是所謂寵辱若驚。這意思是一個人對寵辱得失是非常注重的,人有趨利避害的特點,意即人皆自利。

什麼是看重自己不受到傷害?

就是我(人)之所以有注重寵辱得失,是因為我(人)有軀體(肉體)(意思是害怕自己的軀體受到傷害,維護自己的軀體的尊嚴和完好無損),如果我(人)沒有軀體,還有怕什麼寵辱得失呢?所以,凡是看重自己軀體(包括尊嚴榮譽)的人,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凡是愛惜自己的軀體(包括尊嚴,榮譽)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這句話的另外一種表達就是總不能把天下給一個連死也不怕的流氓地痞吧

哈哈, 

看一下這個解釋:

     老子說的寵辱若驚,並不完全等同於一般人所理解的老子是提倡寵辱不驚。相反,老子的意思是對待寵與辱要「若驚」,把它當成重大的事情。這也與「貴大患若身」在態度上才能保持一致。

  為什麼對待寵與辱要「若驚」,把它當成重大的事情?因為得寵與受辱看似相反,但都是由別人發動而讓我來接受。寵辱由外而來,使我失去自主性,無法維持人格尊嚴,正是因為它非我所能控制,所以,在老子看來,寵也好,辱也好,都不是人生值得珍視的東西,一旦面臨,不要因為受寵就得意,也不要因為受辱而沮喪,而是要「若驚」,即把它當成重大的事情,重視起來,敏銳地覺察其中的危險和機遇,而不必或得意或沮喪,這才是若驚的真實含義。當然,後世把若驚當成在榮辱面前不能淡定,而提倡不驚,與老子原意是不一樣的,但也說得通。這大概也要歸功於漢字文化的獨特魅力吧。文化思想史上這樣的例子也並不鮮見。

  如果理解了這一點,你就不會有問題中的那些困惑。

  道家並不是提倡被別人罵也不在乎,罵自己的家人也不在乎,老婆被別人侮辱了也不在乎。聯繫到上面講的道理,真正懂道家的不外乎是主張,別人罵你,這當然是一種辱,但面對這種辱的時候,你要真正重視起來,要若驚,而不是在辱的面前或者抬不起頭來,或者很輕率地發怒。既然是真正重視起來,嚴肅認真謹慎地對待,那就要衡量自己的力量,選擇恰當的方法和合適的時機順應自然的形勢順勢而為。道家主張無為,但無為並不是躺在床上睡大覺,而是指順應自然的形勢順勢而為。道家講柔弱,也是順應自然的形勢,也許是因為根據樸素的觀察看到很多最終展現出強大力量的事物最初都是柔弱的原因吧,所以道家講柔弱並不是軟弱,而是順應自然,以期最終能展現強大力量。

  說了這麼多,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哲學是思想的事情,光聽別人也不管用。一方面,要向人學習、向作品學習;另一方面,一定要自己思考。當然,我覺得你能提出疑問,即使這些疑問再怎麼膚淺,也是愛思考和有能力思考的一種表現,比只知道跟著別人說的強多了。假以時日,一定會越來越強大的。就像老子所說的柔弱,呵呵,弱者道之用,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

老子的寵辱若驚與後來的寵辱不驚不是一個層面。只有臉皮厚,心黑才表現寵辱不驚,看重自己的身體、榮譽、尊嚴的人一定會寵辱若驚的  我對老子《德道經》三十四章的理解

原文: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於大,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以其不爲大也.故能成其大。

  

意思是:

  

  「大」(上帝粒子)所遵循的規律就像水一樣廣泛漫延,充斥左右上下的廣大空間,然後最終演化形成萬物,卻沒有界定名稱。萬物憑依它有規律的運動而產生,並與之膠著在一起,卻自己並不顯露形狀。所以,如果人沒有保持的精神世界的思維去感知一定會界定為「小」,主要是由於它是萬物歸宗,雖不顯露形狀,卻充斥左右上下的廣大空間,其實應該界定為「大」;所以有邏輯思維的聖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能夠用推理明白這個看似不大的「大」才是真正的大。

感悟:

以抽象概念為形式的思維,是人類思維的核心形態.它主要依靠概念、判斷和推理進行思維,是人類最基本也是運用最廣泛的思維方式。一切正常人都具備邏輯思維能力,但一定有高下之分。有邏輯思維的聖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能夠用這種方法剔除事物表面的假象看到事物的本質

我對老子《德道經》五十一章的理解

原文: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也.夫莫之爵而恆自祭也.道生之.畜之.長之.遂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弗有也.爲而弗寺也.長而弗宰也.此之胃玄德.

  

意思是:

  

  「道」是生成萬事萬物必然邏輯規律,「德」是積聚萬事萬物的處所。正如「物」是萬事萬物必然顯露的形態,「器」是萬事萬物的存身之所一樣。故此,萬事萬物沒有不尊崇道的規律而看重德的內容的。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貴,就因為像虔誠的人不需要酒肉這樣的祭品也能夠永遠保持其虔誠之心一樣。因而,大道生長萬物,德積聚容納萬物,使萬物生長發展,成形,然後讓它分開自立,在曲折中成熟,像一個慈母那樣的呵護養育它長大,亦如一個慈母般的把它從無形變成有形,使它受到撫養、保護又不自恃有功,在其成長中又不對之索取,這就是「德」的內在邏輯奧秘之處。

  

感悟:

原來老子的「德」就是一位慈愛的母親孕育,撫養,愛護、保護孩子的一片永不言棄的慈母之心。

我對老子《德道經》三十九章的理解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而以爲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候王無以正,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候王自稱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為本邪?非也。故至數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意思是;

  

  往昔的宇宙是事物聚集並抱定一種規律在宇宙系統中運行才達到不相互侵害。比如,天是物質聚集並抱定一種規律在空間系統中運行就會顯得空曠清明;地是物質聚集並抱定一種規律在像地球這樣的天體系統中才顯得厚實寧靜;人也是在人的精神世界系統中抱定一種邏輯的思維才有靈氣;江河溪流是物質的聚集並抱定一種規律在地球的水系統中運行才清澈充盈;就因為萬物只有抱定自然賦予的理性規律和統一系統才得以滋生髮展,所以,邦國的君主只有在國家這個系統中抱定一種理性的治國方法後方才有資格為政。推而言之,天如果不空曠清明,必定會因天體隕石混沌發生碰撞而崩裂;地如果不厚實安寧,恐怕到處因地震火山爆發而塌陷;人不能保持思維靈氣,恐怕很難生存必然很快滅絕;江河溪流不能保持充盈流水,恐怕要乾涸;萬物不能保持生長,恐怕要被消滅;邦國君主不能保持為政的資格,恐怕很快被顛覆。所以世俗的高貴是以世俗的下賤為本體的,世俗的高等是以下等為基礎的,邦國的君主們這種自稱為「孤」、「寡」、「不穀」,以表現自己高傲不群是以下賤為本體嗎?顯然不是。這種想求得許多人讚許的方式,可能最終連一點讚許也得不到,所以說邦國的君主不要一心追求貌似珍貴卻容易破碎的寶玉,而應該追求貌似低賤卻堅硬的山石。

感悟:

宇宙中萬事萬物都有其自身形成的統一系統並以一種邏輯規律在這個系統中的運行,正因為如此,雖然萬物千差萬別,紛繁多樣,卻能夠各行其道,各得其所,互不相侵;正因為如此,宇宙中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事物能夠永遠處在一種公正平等,有條不紊的秩序中正常運行。

另外,作為邦國的君主不要以追求自己的孤傲脫群為榮,而應該追求大眾化以保持與人民的平等關係和血肉聯繫,這樣才能是一位真正的理性君主啊

我對老子《德道經》七十四章的理解

原文:

 若民恆且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也。若民恆且畏死,而為奇者,吾將得而殺之,夫孰敢矣?若民恆且必畏死,則恆有司殺者。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也。夫代大匠斫者,則希有不傷其手矣。

意思是:

在一個邦國里,如果人們普遍的接近於不怕死的狀態,是沒有辦法用死來恐嚇他們的。如果人們普遍的接近於怕死的狀態,只要把那種專搞歪門邪道的人抓起來殺掉,那麼誰還敢幹違法亂紀的事呢?如果人們普遍把死亡當必然的恐懼狀態,那麼通常由設置掌管刑罰的人去殺人即可。如果讓不是掌管刑罰的人去代勞,就如同普通人去代替高明的工匠師傅去砍削木材,很難掌握分寸的,既做不好又有可能把自己的手砍傷。

感悟:

在一個邦國里,如果人們普遍的接近於不怕死的狀態,必定是因為有不懂得法律的人掌管著刑罰,就像他們不是工匠師傅卻非要代替干工匠師傅的活一樣,是很難把握刑罰的分寸的。這種司法中的量刑過亂才是導致邦國的人民不怕死的根源。所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我對老子《德道經》六十七章的理解

        原文:

        天下皆胃我大.不屑.夫唯大.故不屑.若屑.細久矣.我恆有三寶之.一曰慈.二曰檢.三曰不敢爲天下先.夫慈故能勇.檢故能廣.不敢爲天下先故能爲成事長.今舍其慈且勇.舍其檢且廣.舍其後且先.則必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建之.以慈垣之.

        意思是:

          天下人都說我所說的「大」(上帝粒子),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的東西。我認為正因為這個「大」是宇宙里無所不包且永恆的東西,所以才不是指任何具體的事物。如果它是任何一個具體的細枝末節的事物,那麼它也就顯得太渺小不值一提了。比如說我保全有三件法寶並不指細枝末節的東西卻具有普遍不可忽視的效用: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簡樸;第三件是以慈愛居於天下人前面。有了這慈愛,所以能勇武;有了簡樸,所以能大方;以慈愛(不敢者,慈愛也)居於天下人之面前,所以能做成功大事情。可惜現在的人捨棄慈愛的勇武;捨棄簡樸的大方;捨棄妥協的爭鬥,結果是走向死亡。用慈愛來征戰,就能夠勝利,用慈愛來守衛就能鞏固。世界上有建樹成功的事物,都是用慈愛的德性鞏固保存下來的。

        感悟:

        老子說過,德性是母性的慈愛。這裡他不光提到德性有慈愛的意思而且也有簡樸大方之意,他尤其看重以慈愛居於天下人之面前的博愛。所以老子的慈愛本身就有博愛的意思。從狹義講,人類社會難免有爭鬥,許多事情難免要用武力解決,但是要懂得以博愛為原則,一切要以愛惜人的生命為宗旨,唯有慈愛的勇武、妥協的爭鬥方能做到這種博愛原則。

        從廣義來講,宇宙中萬事萬物的聚集化育成熟都有慈愛的德性,所以慈愛孕育守衛並且鞏固世界上一切有建樹成功的事物。

我對老子《德道經》七十三章的理解

原文:

勇於敢者則殺.勇於不敢者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戰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意思是:

  勇武有兩種,一種是剛毅的勇武,一種是慈愛的勇武。剛毅的勇武就會讓人早死,慈愛的勇武就可以讓人活命,這兩種勇武的結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這是自然規律運行的必然敝處,誰知道是什麼緣故嗎?符合自然的規律是:不通過爭奪的勝是最完美的勝;不言語的應對是最完美的應對;不召喚而自動到來,坦然從容不迫的籌劃是最完美的籌劃。只有如此,才能在大自然的這個寬廣無邊的系統里,看似稀疏卻不會有一點漏失。

。  

 
推薦閱讀:

十神吉凶解釋
增廣賢文全文|解釋
男寶寶起名常用100字附解釋(2)
轉 心經白話解釋--學佛網
八字神煞速查解釋表

TAG:解釋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