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茶杯中的創奇之作
建盞在宋時是皇家御用茶具和士大夫鬥茶珍品,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文人雅客詠頌對象。一代天子宋徽宗,不僅以建盞表演分茶之事,茶宴群臣,還親自為建盞著作,《大觀茶論》有云:「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煥發茶采色也」。
《文會圖》
南宋 劉松年 《攆茶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天子定調,茶事及建盞的發展自是方興未艾。宋朝上至宮廷,下至民間,風靡起一股用建盞鬥茶、吃茶的社會風尚風尚。(鬥茶,又稱「茗戰」,是一種評比茶質優劣的技藝和習俗)
下圖是宋末元初著名書畫家趙孟頫繪製的《鬥茶圖》
圖中四位鬥茶手分成兩組,每組二人,老大帶著助手,畫面上方的助手正在持壺注湯,雙方裝備都很齊全,每人各有一副茶爐和茶籠。一項文雅的茶事變得富有生動性,趣味性,參與性,賽事性。
宋人燒制的黑釉茶盞,極具藝術表現力,色如墨玉,彩如夜空,通過窯火的自然造化,在黑色釉面上產生鐵結晶花紋,有鷓鴣斑和銀星斑。有「銀星斑」的茶盞後被稱為「油滴盞」。此次藝博會上的這對建盞滴油盞,品相絕美,十分珍貴。
下圖為廣州藝博會建窯滴油盞
圖為廣州藝博會建窯滴油盞側面
建窯在歷史上的地位一直都很高,尤其兩宋時期,我們耳熟能詳的宋代名流都為建盞寫下讚美詩句
蘇東坡在《送南屏謙師》云:「忽驚午盞兔毛斑,打作春瓮鵝兒酒」;
圖為廣州藝博會建窯滴油盞俯視圖
宋代陶谷的《清異錄》「閩中造茶盞,花紋鷓鴣斑,點試茶家珍之。」
圖為廣州藝博會建窯滴油盞底部
《寄調歌頭·詠茶詞》詩云:「兔毫盞里,霎時滋味舌頭回。」
圖為廣州藝博會建窯兔毫盞俯視圖
蘇轍《次韻李公擇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道》「蟹眠煎成聲未老,兔毛傾著色尤宜。」
圖為廣州藝博會建窯兔毫盞其中一隻
楊萬里《以六一泉煮雙井茶》「鷹爪新茶蟹眼湯,松風鳴雪兔毫霜。」
圖為廣州藝博會建窯兔毫盞正面圖
圖為廣州藝博會建窯兔毫盞底部
作為地大物博的中國,傳世珍寶太多,宋代五大名窯,元青花,明青花,清粉彩,泱泱大國對於建盞的重視,自然不及文化匱乏的鄰國日本。日本自古就嘆服中國的唐宋文明,對唐宋遺留器物更是密藏侍奉。在日本,有八件中國瓷器定為「國寶」,其中就有四件是建盞。
據日本古籍《君台觀左右帳記》記載:曜變,是建盞之最,世上罕見之物,值萬匹絹。油滴是僅次於曜變的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
日本人認為建盞是上天所賜,譽其為至高無上的神品。到了16世紀,甚至發展到一個「曜變」茶碗可值傾城之價,為爭奪一個「曜變」茶碗,在武士集團之間甚至引發戰爭。
推薦閱讀:
※喝茶需要的基本款的茶具有哪些?
※採訪了100個人99個喊窮,手藝人到底怎麼了?
※每個人都應該有個適手的蓋碗
※你喝茶只用一款杯子嗎?
TAG:茶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