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南懷瑾:色法的修持

佛陀在世時,有很多聲聞、羅漢弟子,修持小乘法,將色心二法分開,棄絕色法,只修心法,因此,證得有餘依涅槊,斷三界煩惱,而後入火光三昧,灰身滅智,自認為已歸入空寂無為的涅槃界.即所謂不受後有。但是,這仍然是不究竟的。

念身為十念法之一種,位於念安那般那之後。從佛學經論的觀點,念身亦為三十七菩提道品中四念處之一部分。所謂四念處,即是念身不凈,念受是苦,念心無常,與念法無我。從修持的觀點看,色心本是一元,皆為第八阿賴耶識所顯現的,眾生一切苦受的來源,乃由於妄識心的作用。因此,如何息滅妄識心,也就是去除我執,達到真正的無我,則是修持的道路。如果只注重心法的行持,而忽略色身的調和,最高僅能夠證到小乘果的有餘依涅槊,仍然是不究竟。

經由心色二法的修持,其最後的目的,為達成三身成就,所謂清凈法身(體)、圓滿報身(相)、千百億化身(用)三者的互攝與相融。因此,修持的過程,就是如何轉業報身為圓滿報身,轉識成智,轉用得妙,此一轉,乃修持的中心,也是最難處。根據心色一元的道理,色身的修持與心法的修持是同等重要,色法不能得到解脫,心靈就不會大自在(無我)。所以,如何轉,應當先從色身入門。

有關念身法門的修持,佛家的顯教,印度的瑜珈,西藏的密宗,中國的道家等,各有不同的念身方法,但在基本上,大都以氣脈之學為基礎。

藏密的身瑜珈,導源於印度,已經建立了完整的體系,其修持的程序.由身入門,先修氣、再修脈,然後轉到心意層面,並進而修持明點,最後達成拙火(靈力、靈能)的成就。

中國道家的修身之法,也是依據氣脈學,再加上東漢之後佛法東傳的熏陶,所演繹而來的精、氣、神三修,即所謂煉精化氣,鍊氣化神與煉神還虛,乃至做到精滿不思淫,氣滿不思食與神滿不思睡,如此自然達到延年益壽,長生的不老的境界。

道家的守三竅之論,也是根據佛家三界的道理(欲界、色界、無色界)所演繹出來。

佛家的念身法門,以不凈觀與白骨觀為最重要。因為.佛在世的時候,大部分的弟子皆依佛陀的教導,修此二觀,而很快證到了果位。後世的修行者,大都忽略了這兩種念身法門。因此證果的人自然很少。

所謂不凈觀,即覺知人身的不凈,以除其貪慾之觀想。所謂白骨觀,即觀白骨,證知人身無常與無我,而不執著此色身。

經由不凈觀與白骨觀的修持,而變成厭棄色身或不執著色身,仍然是不究竟的。須知青山綠水固然美麗也是由污爛泥土堆積而成,佛像清凈莊嚴也是由業報身所轉化成就,聖潔的蓮花乃生長於污泥之中,這就是「化腐朽為神奇」的道理。

藏密的身瑜珈,中國道家的煉精氣神與守竅、佛家的不凈觀與白骨觀等,都是屬於修色身之法,因此除了明白氣脈學之外,還必須具備古今中外各醫學知識,如中國的《難經》與《內經》,道家的奇經八脈、現代的醫學、物理、化學等,如此,才能奠定修持念身法門的基礎。

大部分的念身法門、都與氣息的修法有關,所以念身法門與修安那般那(出入息法),於開始時,幾乎是分不開的,可以說是二者為一。不論哪一種念身法門.其目的都是為了配合心地的修持,將此業報身轉化成為清凈圓滿.與千百億化用的佛身。

推薦閱讀:

南懷瑾:「深入緣起,斷諸邪見」|邪見 斷見 性空緣起
南懷瑾先生論佛法修證
《習禪錄影》--(摘錄)南懷瑾著
無常才是人生:讀《人生不過一念間 : 南懷瑾的15堂人生智慧課》
南懷瑾的江湖|大象公會

TAG:南懷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