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徽派古建為何流向海外(深閱讀)

成龍將收藏古建築捐給新加坡引爭議

徽派古建為何流向海外(深閱讀)

本報記者 葉琦 尹世昌 王慧 王珏

《 人民日報 》( 2013年04月12日   04 版)

  核心閱讀

  4月4日,成龍連發4條微博,聲稱要將自己20年前購藏的4棟安徽古建築捐贈給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微博一出,頓時引發爭議。這4棟古建,是將在異國他鄉安家還是回歸故里,目前尚不明朗。但讓人縈懷的是,數十年來徽派古建築為何不斷流失,我們又該如何保護。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的一句詩,讓人對粉牆黛瓦的古徽州浮想聯翩。徽派古建築憑著獨特的風格享譽中外,然而,現實中它們正面臨流失的風險。

  4月4日,成龍連發4條微博,稱「二十年前經人介紹,我在國內買了十間安徽的古建築……包括廳堂、戲台、涼亭的徽派木建築,便一直躺在倉庫里成為白蟻的食糧。」

  成龍在微博中表示,「十年前,我想把這些老房子捐給香港政府,作為展示用途,但和特區政府談怎樣撥地,幾年都沒有談出一個結果。兩年前我跟一個新加坡朋友談起這件事,他馬上請我跟一位新加坡官員見面,那位官員馬上為我在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找到一塊地……」

  成龍這4條微博引來網友爭論:支持一方贊同成龍做法,認為只要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保存於哪兒並不重要;反對一方則認為,徽派古建築作為中國的文化遺產,成龍不該任意向外國進行捐贈,主張讓文物回到故地。

  4月9日下午,成龍再次通過微博表示,他本人不會做犯法的事,更不會做對不起民族的事。

  所捐古建去處追蹤

  這4棟古建於2010年已運抵新加坡;香港政府表示,拒絕重建因成龍捐贈帶多個附加條件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11日晚向本報證實,成龍曾先後兩次就部分古木收藏的捐贈構思與特區政府作接觸和交換意見。

  但該政府發言人表示,成龍所謂的「捐贈古木」帶有附加條件,包括要求政府撥出成龍屬意的土地重建古建;政府負責重建及所需經費;在建築中設置成龍展覽館和私人辦公室;以及政府負責日後古建築的管理和維修。

  根據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專家的評估,成龍的古木是從徽州原址拆卸的古建築構件,再運往香港。拆遷和重建古建築,尤其重建並不在原址,會使古建築脫離原有的歷史和人文環境。此外,特區政府認為撥出政府土地及動用公帑,興建成龍展覽館和私人辦公室並不合適。因此,經詳細考慮後,沒有接納有關建議。

  4月11日,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負責媒體聯繫的黛博拉·郭女士告訴本報記者,成龍2009年向該校捐贈了四棟明清古建築,包括兩棟古代民宅、一個戲台和一個涼亭。這些古建築於2010年運抵新加坡並被珍藏起來,準備復建在該校東海岸校園內,該校區預計將於2014年完工。最近成龍來該校看了復建規劃。「我們將計劃分享給成龍,他看了以後很滿意。」郭女士介紹,因為這一工程還在起步階段,將在古建築復原後再發布具體情況。

  4月11日晚,成龍助理鄧先生回應,目前另外6棟還在香港。「它們都得到很好保管,比如請了專家防蛀。」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011年5月31日報道,新科大建築與可持續設計助理教授楊茳善說,這4棟古建築處在落架狀態,它們被儲存起來,會在新校舍設計好後,融合在校園設計中。至於保養方面,只要和所有古建築那樣,定時進行維修保養,例如防白蟻、防潮濕等都不成問題。

  面對成龍的捐助意願,黃山市政府4月8日表示,如果成龍願意將徽州古建築捐獻回家,黃山市方面願意提供最好的地塊、技術最精湛的工匠和相關經費予以支持。

  黃山市文化局局長鬍榮蓀表示,目前黃山市正在想辦法與成龍本人取得聯繫,希望能通過恰當的方式讓其回歸本土,「能讓這些古建築及構件留在徽州做研究展示是最好的。」

  4月10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董保華表示,「我們關注到此事,也希望積極促成(回歸),成為一個比較好的範例。但是範例有一個前提,就是各級政府,包括當地群眾對世代生產、生活和居住的古代民居所持的態度。」董保華說,有關部門對古建回歸應給予支持、嘉獎和引導。

  董保華表示,希望成龍先生能夠不辜負眾人的希望。

  古建出境是否合法

  20年前買賣古民居在經濟比較落後的農村司空見慣

  4月8日,記者採訪了安徽省文物局,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龍購買古民居發生在20多年前,由於時間過長且無相關購買記錄,如今調查和考證存在較大難度。另外,除成龍本人透露其古建是從安徽購買外,具體購自何處尚不能完全確定。

  「買賣古民居,20年前在經濟比較落後的農村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很多居民文物保護意識比較薄弱,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所居住的房子是文物。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和經濟社會條件下,生活條件相對艱苦的居民聽說有人願意出一個不低的價錢來購買這些古民居,通常也就賣了。」該負責人介紹,「古民居的修護和保護需要大量的費用,當時的政府並不具備對應的財政實力,因此也存在管理不太規範的情形。」

  至於這批建築的文物價值,成龍助理鄧先生說,十幾年前出境的時候,沒有人提到「文物價值」。當時類似建築在安徽很多,是因為到了境外才成了好東西。「新加坡也是一個華人聚居地,這些古建築在境外會發揮更好的文化傳播作用。」

  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主任卞利教授通過調研發現,皖南徽派古建築年久失修,很多居民寧願住進小平房。

  2003年6月21日,美國波士頓附近的塞冷鎮從黃山市休寧縣原封不動地搬走了一座始建於1800年、名為「蔭余堂」的徽州古民居。購買者將建築分為2700塊木塊、8500塊磚、500件石雕,用19個大貨櫃運往美國進行重建。

  「現在古民居已經運往香港,因為香港有自己的特區基本法,《文物保護法》並不適用於香港特區。因此,不可從內地法律角度去衡量此事,我們現在只能是儘可能地呼籲成龍方面能夠將文物留在國內,新加坡的氣候過於潮濕,可能不利於木質結構建築的長期保存。」安徽省文物局的一名專家表示。

  對於成龍朋友、詞作家王平久所說「成龍曾想把古宅捐給國家但相關方面反應消極」一事,卞利認為存在一定可能性,因為對於徽派古建築的修復和保護存在較大難度,需花費大量資金,當年管理、資金可能都跟不上。

  古建保護需共同努力

  由單一政府投入向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等多元融資轉變

  據了解,古徽州區域內有1022個古村落、散落著大大小小6908幢古建築及100多座牌坊。

  卞利說,1997年9月,安徽省頒布《皖南古民居保護條例》,規定1911年以前具有歷史、藝術價值的民用建築均在保護之列,未經政府部門批准,不得拆除或買賣,並將皖南地區古村落遺存的古民居、祠堂、牌坊等全歸於「皖南古民居」範疇加以保護;2011年6月,《徽州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總體規劃》獲文化部批准並實施,禁止購買古民居進行整體搬遷等行為……

  黃山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文化委主任王恆來表示,黃山市自2009年開始施行「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以來,籌集數10億元巨資,對100多個古村落及1000多幢明清時期古建築實施了保護,由單一政府投入向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等多元融資轉變。

  「對於成龍所購買的徽派古建築一事需要充分考慮當時的歷史環境和經濟社會條件。皖南古建築的大面積維護和維修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需要我們共同付出努力去完成。」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張廷皓說。

  徐馨芷參與采寫


推薦閱讀:

海外生寶寶是什麼體驗?如加拿大?
中醫在國外有怎樣的地位?
移民的時代已經到臨。讓地球變成村。成立國家移民管理局是大勢所趨時代所需
為何澳大利亞成為吸引高凈值移民人數最多的國家?

TAG:閱讀 | 海外 |